登陆注册
47698900000003

第3章 千奇百怪话姓名(2)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和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是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布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犹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掘’,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取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候”。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汀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四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于人名的其他常识

通过对人名意义、属性和古人名字特点的了解,我们基本上对中国名字有了个大概了解。但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会遇到不少像小名、浑号及笔名的情形。下面,我们再做简单介绍,供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名的常识。

首先是“小名”。小名是人在少儿时所用的名字,又称乳名、奶名、幼名或小字。我国取小名的习惯起源很早。在西周时期,人们都是在出生后不久即取名,其目的只求能与别人区分开来,而不大讲究名字是否典雅。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鲁人,魏公子名虮虱,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从这些名字可以看出,古人取小名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小名一般只在家庭内部使用,所以,不仅古人不重视,而且现代人也仍然很随意。如“小毛”、“小狗”、“小花”、“小囡”等一些似乎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名字,在目前城乡各地的学龄前儿童中仍有使用。

在取正式名字前取个小名,古今都有这一习惯。在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有小名。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狒狸伐,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獭,宋孝宗赵奋小名小羊,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上述这些,无不都是称孤道寡的帝王。至于一些圣贤名宦,也都有小名。如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男人如此,女子也不例外。如汉武帝皇后小名阿娇,唐寿昌公主小名虫娘,明代女画家马月娇小名元儿等等。尽管小名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不及正式的名字及字、号,由于从古至今人人都有,因此,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

再者是“诨号”。诨号又称诨名、绰号、混名、花名、野名、外号、徽号、雅号,是在姓、名、字、号、小名之外的又一种称谓。这种称谓一般是由别人根据当事人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特殊经历等特点而取的,大多带有戏谑、幽默、讽刺等色彩。如我国夏朝最后一位国王夏桀因为力大无穷,能把牺牲(作祭品用的畜牲)推动,因此被人送诨号“移大牺”。据研究,夏桀的诨号也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个诨号。

诨号所用的词语大都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所以大多流传较广,其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原来的名字。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中,有一批出色的农民英雄,作战时勇猛顽强,平日里与队友们亲密无间,彼此都以诨号相称。其中说话声音大的被称为雷公;走路轻捷的被称为飞燕;眼睛大的被称为大目;姓张的英雄爱骑白马,被人称为张白骑;姓于的英雄满脸胡须,被称为于氐根。由于他们的诨号影响很大,以至连名字也没有留下,至今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名是什么。

为别人起诨号,并且通过诨号反映某人的某些特征,或者表达起名者的某种情感,这种现象在我国很早就有,上述把夏桀称为“移大牺”便是一例。综合研究这些诨号,可以知道它们有时是一个群体的标志,如西汉末年的农民军因红头发而被称为“赤眉军”,明清时期入侵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因红头发而被称为“红毛番”等;有些诨号指某一行业,把茶楼伙计称为博士,把替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称为媒婆、红娘等;有些诨号指某些人的行为或性格,如称圆滑的人是水晶球,懒惰或蛮横的人为三不管(懒惰的人,衣、食、住不管;蛮横的人,天、地、人不管)。

从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可以发现许多关于古人诨号的记载,其中大多数诨号都充满睿智和幽默色彩。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早年隐居不仕而被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也因为两只耳朵出奇的大而被曹操称为“大耳儿”。又如三国孙吴时有一对夫妻,感情极好,出双入对,被人称为“比肩人”。后来,他们的儿子和儿媳也是如此,又被称为“小比肩人”。唐朝武则天时,有一个名为张元一的人,喜欢给社会名流起诨号。如他因苏微举止轻薄,便取诨号为“失孔老鼠”(意思是不着窝的老鼠)。他本人肚大腿短,也被人取了个“逆水蛤蟆”的诨号。又如《水浒传》中,蒋忠因身高大力而被取诨号为“蒋门神”,鲁智深因出家后不戒烟酒而被称为“花和尚”,时迁的偷窃技术高超而称“鼓上蚤”,孙二娘因蛮悍凶狠而称“母夜叉”。此外,我国古代还有一些充满幽默的诨号,如汉代贾逵身高出众,人称“贾长头”;隋朝韩俊娥专门为隋炀帝催眠,人称“来梦儿”;唐朝李程常在日过八砖(日影投在砖上的位置,计时用,约在八九点钟)时上朝,人称“八砖学士”;卢怀慎身为宰相而事事推于另一位宰相姚崇,人称“伴食宰相”;唐朝宰相白敏中夫人在白敏中富贵以后才嫁到白家,人称“接脚夫人”;宋仁宗幼年时常赤脚在宫中行走,人称“赤脚大仙”;蜀州知州孙道夫遇事精明,人称“水晶灯笼”;谏议大夫赵需曾上书建议禁养鹅鸭,人称“鹅鸭谏议”;欧阳修作《五代史》常用“呜呼”二字,人称“欧呜呼”;明朝弘光皇帝在亡国时仍下令捕捉蛤蟆治病,时称“蛤蟆天子”;清朝一位做糕饼的出钱买了个员外官,时称“花糕员外”。上述这些诨号,仔细回味起来,都是很有情趣的。

到了近现代,为别人取诨号、叫别人诨号的风气依然盛行,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诨号对人有褒贬作用,不同诨号对被取诨号的人来说,所采取的态度和产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一个贬义的诨号可能使当事人感到难堪,共至引起不愉快或十分严重的后果。古代一位名为郭倪的将军常自称“卧龙”,但带兵打仗无一不败,甚至在人面前流眼泪,因此被人讥为“带汁诸葛”。这样的诨号对他来说,无疑要比“卧龙”难受得多。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把一位足智多谋的乡村学究奉承为“智多星”、“赛诸葛”,他一定会高兴异常;如果叫他“狗头军师”、“阴间秀才”,他显然会极不痛快。因此,奉劝那些爱给别人取诨号或者爱叫别人诨号的青年朋友,在生活中还是尽量称呼别人的姓名好。

还有一种较为盛行的便是“笔名”,笔名大多指作家、著作家等文化人在发表作品时不愿使用本名而另外所取的名字,又称著作名或假名(针对原名而言)。关于笔名的来源,一般认为它兴起于明清时期,是话本小说流行以后而出现的一种命名现象。当时作者所写的东西多属乡里民间流传的故事、传说,被一般文人士大夫认为登不得大雅之堂,为了避嫌,便取一个新名字来发表自己的作品。此后,由于这种取名形式的确有较大的实用性,便广为文化人所采用。

我国早期以笔名刊署于著作之上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是《金瓶梅》的作者。由于他在书上署名“兰陵笑笑生”,至今我们还不知他的真实姓名。相传他的父亲被当地的一位恶霸害死,而这位恶霸喜欢读书,在读书时又习惯用食指蘸取唾液翻动书页。为报父仇,他便写了《金瓶梅》一书,并在书页上涂上剧毒,想法让人送给恶霸。恶霸一见,果然爱不释手,连翻带看,最后终于中毒身亡。这则故事虽然有些离奇,但也可知作者没有在书籍上署自己的真实姓名,的确有他的苦衷。当然,取笔名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到了清代以后,由于满族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一些文人士大夫想著文表达对现状的不满而又要保全自己,因此也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上笔名。

清乾隆年间流行的《豆棚闲话》署名“圣水艾衲居士编”,清末《老残游记》署名“洪都百炼生撰”,《邻女语》题“忧患余生著”,等等,无不属于这种情况,到了近现代,由于出版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提倡“一人一名”,立表字、起别名的传统习惯被禁止,文人取笔名之风也异军突起。如果考察一下中国现代文坛,绝大多数作家都曾使用过笔名。其中,一些最知名的人物,如郭沫若用过30个笔名,茅盾取过90多个笔名,鲁迅的笔名更多达140多个。由于笔名常见于报刊书籍之上,人们经常接触的是书报而不是作者本人,因此就使作者的笔名产生广泛影响,其真正的名字反而鲜为人知。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如提起巴金、茅盾、曹禺、鲁迅、老舍、郭沫符、冰心、金庸等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但要提起李尧棠、沈德鸿、万家宝、周树人、舒庆春、郭开贞、谢婉莹、查良镛等名字,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后面这些名字正是前面那些人的原名,只是他们都是用笔名闻名于世的。

笔名不仅具有可以隐身,使用起来灵活便捷的特性,在取法和形式上也多种多样。有些笔名为了纪念某件事情或为了怀念故土而取的,如近代著名文学家许地山对幼年时父亲所讲的落花生印象深刻,后来便以“落花生”为笔名;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出生在沫水、若水流域(即今四川乐山境内的大渡河和雅砻江),为纪念故土,便以“郭沫若”为笔名发表作品。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典——智

    中华圣贤经典——智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由杨凤东、高卓献、毕红梅编著的《中华圣贤经典解读:智》一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关于“智”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
  •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国学”一说,兴起于20世纪初,而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出现过“寻根”热潮,90年代“国学”再次掀起热潮遂至今。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促使着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源头,“国学热”现象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正是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重新定位的时刻。
  • 思想课堂-艺术笔记

    思想课堂-艺术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第二次起搏——重展俄罗斯政治宏图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制度转型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本书中,学者们围绕俄罗斯由传统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转型的起因、机制、路径及前景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争论。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俄罗斯车臣问题、俄罗斯寡头与政治、普京的治国理念、“圣彼得堡帮”与“席勒维基”、民众价值观等多方热点话题。
  • 堕落冰女

    堕落冰女

    任性让她失去了母亲,失去的家园。可她却要完成母亲临死前的嘱托,必须战斗下去
  • 江湖飘飘儿

    江湖飘飘儿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难却,恩怨无尽。三分天下两声笑,一点轻盈江湖傲;敢问此君何处去,天地武林任我飘!吾乃江湖飘飘儿!!!
  • 攻略反派的我总被反派攻略

    攻略反派的我总被反派攻略

    白绾绾,一个被不太聪明的残次品奇怪系统强行绑定的孤儿。不做任务会死,做了可能死得更惨,她一次又一次在危险边缘跳芭蕾,薅最毒的狠人,撩最凶的boss!!然而她开始怀疑人生的是,为什么感觉自己才是被攻略的那个啊……而且这些反派爸爸,为什么都长一个样??系统:“宿主你???”白绾绾:“说出来你一定要相信!是他先搞我的。”[你做全世界的反派,唯独是救赎我一人的神明。]脑洞向快穿,快节奏不拖沓,全程1v1甜甜甜(?),放心食用。[寒碜茅屋群:676617081]
  • 挑剔女的恋爱

    挑剔女的恋爱

    她天生挑剔,工作后,被人说她是靠老板上位,让她对做事的要求变得更高。后来却与自己的助理产生了感情,就当两人快要确定关系的时候,却被自己的表弟李铭暗中破坏,最终她才知道,这一切原来都是因为……
  • 谁穿了我的嫁衣之素颜

    谁穿了我的嫁衣之素颜

    此书灵感来源于许嵩歌曲《素颜》芷申明:此文有点短,根据歌曲改编。
  • 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王朝秘史追叙

    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王朝秘史追叙

    本丛书以朝代、地理位置、人物等为主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历史。
  • 梦里寻花几度开

    梦里寻花几度开

    讲述的是男女之间的爱离别,求不得,人生何以贵
  • 我有一个神炉

    我有一个神炉

    陆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怀着对未来的向往意外的来到了九荒大陆。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地方。只要你有实力,权势,美人,甚至长生~~~~。还好!我有一个神炉。
  • 文艺时代

    文艺时代

    他曾在一个小县城中看到一个名叫小武的小偷,也曾在苏州河边见识过一条金发的美人鱼,更是在一个小村子里看过一个汉子在被砍头前学驴叫……本书很墨迹~——————————新书发布了《顾道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