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77300000007

第7章 金刚经(6)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③,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注释

①授记: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别、记说、记等。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后来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再后来却专指诸佛对发大心的众生预先记名,某世证果,及其国土、名号,而予以记别。最著名的例子有释尊于过去世得然灯佛之授记;法藏比丘得世自在王佛授记,而成阿弥陀佛;及弥勒曾经受释尊之授记。

②释迦牟尼: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等。略称释迦、牟尼、文尼等。牟尼,意译为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度沃焦。乃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姓乔答摩(瞿昙),诞生于迦毗罗卫国城东的蓝毗尼园。因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出身之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

③佛土:又作佛国、佛国土、佛界、佛刹。指佛所住之国土,或佛教化之国土。不仅指净土,亦有可能是秽土、报土、法性土等。庄严佛土,就是化秽土而成净土。

译文

这时候,须菩提向佛陀请示道:“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他们的心念该如何安住?应如何降伏他们的迷妄心呢?”

佛告诉须菩提说:“善男子、善女人中凡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志。我应该度化一切众生,如此灭度了一切众生,而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众生被度脱。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执著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和寿命的相状,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这样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种法名为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在然灯佛那里,有没有得到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

须菩提回答道:“没有的,世尊。依据我对佛陀所讲的教义的理解,佛陀在然灯佛那里,并没有什么佛法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

佛答复说:“是这样,是这样。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佛法可以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如果有佛法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然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你在来世必当成佛,名释迦牟尼。正因为并没有佛法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然灯佛才会为我授记,并这样说:你在来世必当成佛,名号为释迦牟尼。为什么呢?所谓如来,即是诸法的本义,一切诸法体性空寂。如果有人说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果位,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佛法使佛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于彼中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所以,如来说一切诸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的一切法,都不是一切法,所以才叫做一切假名的法。须菩提,譬如说人的身形高大。”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形高大,实际上不是真实的身形高大,只是假名的高大身形。”

佛说:“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如果菩萨这样说:我应当灭度无量的众生,就不能叫做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一个法名为菩萨。所以佛说一切诸法都没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须菩提,如果菩萨这么说:我应当清净庄严佛土,就不能叫做菩萨。为什么呢?如来说清净庄严佛土,就不是清净庄严,只是假名的清净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能够透彻无我的真理,如来就说他是真正的菩萨。”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①?”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②?”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③?”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④?”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⑤?”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注释

①肉眼:乃五眼之一。指人之肉眼。凡夫以此肉眼可分明照见色境,但肉眼受种种障碍而不通达,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载,肉眼能清晰照见近处之景物,至于远处的东西则无法看见;照见眼前之景物时,但无法同时照见背后的东西;能照见外在者,却无法照见内在的东西;白昼时能照见诸物,黑夜中则没办法看见。

②天眼: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一般人修行禅定也可得到天眼。天眼能洞见内外、粗细、前后、远近、明暗、上下,但仍有理障。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得来,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如天人;一种则是从修行得来,谓为修得之天眼。

③慧眼:为五眼之一。指智慧之眼,二乘圣贤照见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但慧眼因所知障故,有智无悲,虽胜天眼,犹不及法眼能悲智并用。

④法眼:为五眼之一。指彻见一切法之实相,了知俗谛万有之智慧眼。是菩萨为适应机缘,度化众生,故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知一切众生之方便门,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

⑤佛眼:为五眼之一。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而慈心观众生之眼。佛名觉者,觉者之眼就叫做佛眼,即能照见诸法实相之眼。诸佛也同时具有肉、天、慧、法四眼的作用,所以无所不见、无事不知不闻,一切皆见。

⑥若干种心:即指依各种情形对“心”的分类,如真心、妄心、贪心、痴心、嗔心等。心,又作心法、心事。泛指所有的精神现象,即通常所说的心、意、识。佛教对于心与物之存在,乃主张心与物为相辅相成之关系,不论任何一方皆不能单独存在,所以说色心不二。

译文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是否有肉眼?”

须菩提答:“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是否有天眼?”

“是的,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是否有慧眼?”

“是的,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是否有法眼?”

“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是否有佛眼?”

“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

佛又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像恒河中所有的沙粒,佛说这所有的沙是沙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继续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譬如一条恒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个沙粒又是一条恒河,这么多恒河的所有的沙都是佛土,它的数目是不是很多呢?”

须菩提答:“很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你所处的这么多国土中的所有众生,所有种种不同的心念如来都完全知晓。为什么呢?如来说的种种的心,都并非是真正的心,只是假名称之为心。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过去的心是不可得到的,现在的心也是不可得到的,未来的心也一样是不可得到的。”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①?”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注释

①因缘:“因”与“缘”的并称。“因”是产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是相资助的外在间接条件。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因此,由因缘生灭的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存在的现象和物质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假有,所以并没有自性,这便是“因缘即空”之理。

译文

佛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珍宝来行布施,这个人因这布施的因缘而得到的福报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这个人因这布施的因缘而得到的福报非常多。”

佛又说:“须菩提,如果福德是真实存在的体性,如来就不会说得到的福德很多。正因为并没有真实存在的福德,所以如来说得到的福德很多。”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①?”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②?”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注释

①具足色身:指有形质之身,即肉身。反之,无形者称为法身,或智身。此词虽被广泛用来指肉身而言,但佛典中亦多用以指佛、菩萨的相好身。也就是指具足圆满报身佛的总相,即佛、菩萨的三十二相。

②具足诸相:指圆满报身佛的别相,“诸相”指如来的各种相貌特征,即三十二相、八十种细微殊好特征结合起来的殊胜容貌形相。因此,具足诸相即指报身佛的身体相貌各部分完美齐备,而且每一相中也有无量相好具足。

译文

佛又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佛可以依圆满庄严的色身形相来证见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如来不能依圆满庄严的色身来证见。为什么呢?如来说的完美的色身形相,不是真实不变的色身形相,只是假名为色身而已。”

佛紧接着又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可以依所具备的种种圆满妙相来证见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如来不能依种种的圆满妙相来证见。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圆满诸相不是真实的相貌,只不过是假名为圆满诸相而已。”

原文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①:“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注释

①慧命:指法身以智慧为生命。如色身必赖饮食来延续生命,而法身必赖智慧以长养。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慧命又意谓具寿命,乃佛教尊称有德之长老、比丘,表示道德智能圆满,所以言“慧命须菩提”。

译文

佛说:“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意念:我应当有所说法,你不要如此生心动念。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的念头即是毁谤佛陀,因为他不能了解我所说的真谛。须菩提,所谓说法,实际并没有什么法可说,只是假名其为说法。”

这时候,道德智能圆满的须菩提当机启问佛说:“世尊,如果有众生在未来之世听闻您说的法,能够生起信心吗?”

佛回答说:“须菩提,他们既不是众生,又非不是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众生之称作众生,如来说他们并非真实的众生,只是假名为众生而已。”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译文

须菩提向佛禀问:“世尊,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佛智,也就是没有得到正等正觉佛智吗?”

佛说;“正是,正是。须菩提,我对于无上正等正觉佛智,甚至没有一点法可得,只是假名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而已。”

原文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①,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同类推荐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中国伊斯兰教苏非学派史论之二:库布忍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非学派史论之二:库布忍耶

    本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对中国伊斯兰教四大苏非学派之库布忍耶的历史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展开尽量客观公正的评述。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热门推荐
  • 从铠甲勇士开始的反派逆袭人生

    从铠甲勇士开始的反派逆袭人生

    我宣誓:忠于反派,恪尽职守,…(敷衍)…(敷衍)反派誓不为奴目前想法《铠甲勇士刑天》《宇宙星神》《超神学院》《游戏人生零》……另外~佛系更新
  • 我是真得狗

    我是真得狗

    你是不是人,我不知道!但我是真的狗啊!瑞迪,穿越了,但却没有金手指,开局一条狗,而且那只狗就是他!
  • 人间混日子听到的骇文杂事

    人间混日子听到的骇文杂事

    每章一个独立故事,抛下那些终究来不及回忆的过往
  • 位面穿越日常

    位面穿越日常

    遇到倒霉的时空漏洞,如果不是时空秩序者,不是那两个愿望,顾烟云想,她也许还在荒虚中漂浮。但是从她踏上这平行时空的那一刻起,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地球,将会因为她而改变。写书,写歌,学医,学武,养花,赛车......凡搜索她皆会,全新的世界,全新的人生,全能的顾烟云。
  • 异能总换器

    异能总换器

    获得系统,后又是个少爷了。因为,本作者属懒不知啥时会更请见谅,嘻嘻
  • 迷惘一梦

    迷惘一梦

    ××××年,人类与类人的对峙已进入白恶化阶段,一个无知的高中生,因为种种原因,被卷入这场没有尽头的争端,只为寻找自己迷失的身份……隐去的过去,错乱的真假,沉痛的真相,眼前的迷茫······
  • 朦胧岁月

    朦胧岁月

    在朦胧的岁月里,杨朔清在这里将要度过美好的高中生活。他在这里遇上了红颜知己,遇上了一起打拼的兄弟。在这里,杨朔清上演了无数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样回想起来都显得那么朦胧,这些让人留恋的岁月一纵即失。他逆天而行,为了保护红颜知己,他与兄弟们一起追逐风的脚步。他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浪荡不羁的青年,但却上演了种种的不可能,他就是他,名字叫做杨朔清。
  • 席席相兮

    席席相兮

    机场里,一个女人行色匆匆拉着行李走向门口“唔,好疼,撞到什么了,那么硬,我的额头啊!”一个男人那俊美的容颜上出现一点诧异,随后又消失不见……
  • 快穿之这个宿主有点霉

    快穿之这个宿主有点霉

    她不是个渣女,只是喜欢美男而已,有错吗?她只是洗个头而已,还能被破系统绑定必须做任务才能回去,这难道不倒霉吗?任务期间,几乎所有任务空间都崩塌了,还没人怪她,这不是很奇怪吗?乖乖,任务做多了,总觉得自己身份不一般,搞得她都有些傲气了。很爽的好吗?本文慢热,且可能有很多不足,但我会努力进步,愿大家谅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