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76300000031

第31章 为学之忍(2)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硅谷和美国大学发展史的材料,深为斯坦福大学创办者利兰·斯坦福的“学以致用”观所触动。阅历广泛的斯坦福认为,很多大学生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但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不先加以培训,则根本无法适应。因此,在他自己创办大学时,立下了“赋予学生以直接有助于社会实际应用和个人事业成功的教育”的办学宗旨。这一宗旨,使他们创立了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老师除了教学外还到周围实业界和政府部门担任顾问甚至直接出来创业;从实业界和政府部门寻找课题甚至合作研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习;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并对其中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加以鼓励和扶持等等。而这一系列创新教学的浓墨重彩当数斯坦福工业园区的创办。二战后,一方面为了使学校迅速发展赶上东部名校,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学校办学资金拮据的困难,斯坦福大学管理层决定在校园里划出一块地皮作为工业园区租给(斯坦福规定学校土地不能卖)周围的高科技企业(所以也叫高科技园区),此举得到实业界踊跃响应,后来,园区向附近的圣地·克拉拉谷(1971年起被称为硅谷)拓展,最后直至整个旧金山湾区(广义的硅谷)。结果,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斯坦福大学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文科可与哈佛、理工科可与麻省相媲美的美国西部名校,而斯坦福工业园区也成了硅谷的滥觞地,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其发展模式更为各国所模仿。由此可见,硅谷的成功,最终受惠于斯坦福的办学宗旨,而后者的灵魂即是学以致用。其实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也是很讲究“学以致用”的,几千年的文明史,发展了很多实用性学问,如中医、农学、天文、地理等,还因此被外国人说成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而在文科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古代文人是很讲究“经世济用”的,所谓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是,综观历史,这种教育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大,何以如此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虽然我们也讲学以致用,但传统的骨子里是偏向文科的,理工科性质的学问一般被认为是奇技淫巧而处于被利用的附属地位,即所谓的“劳力者治于人”;而文科性质的学问由于是为统治者培养治国人才、培养“治人”的“劳心者”,而处于尊崇的地位,学习的目的是做官(即“学而优则仕”),而不是做工经商发展经济,反映贵贱差别的标准就是按“仕农工商”的顺序排列的。

3.博览与勤思

大学的教育要教什么,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教三件事:怎么读书;怎么写论文;怎么思考。延展一下,像我的学科——社会学,还教怎么做社会调查,自然科学则要教大家怎么做实验,这样加起来就是五件事了。后两件事我不准备在这儿谈,有些我也不懂;有些说起来时间不够,比如怎么写论文。所以在这儿就谈两件事:一是怎么读书,二是怎么思考。其实这倒应了孔子他老人家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就是在为这两句话做注脚,谈谈具体来说怎么读书,怎么思考。

怎么读书呢?我想从不喜欢读书开始谈起,我觉得我所见到的情况,无论小范围还是大范围,都不怎么令我满意。

整个来说,和其他民族比较起来,我们这个民族现在不太爱读书。对此我和很多人交流过,和在外面做教授、做学生的人都交流过,大家有个共同的判断:中国人不太爱读书。虽然我们受教育的平均程度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大了,所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比其他大国少不了很多。但是从图书的销售上看,我们和人家相差很多,我们的畅销书都不能称其为畅销书,畅销书都要达到几十万、上百万,我们这样的畅销书几乎没有。

一些好书,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的著作,在国外动辄可以卖几十万册,在我们这里只能卖一两万。有一本书非常好,叫《钢铁、细菌与大炮》,在美国卖几十万册,我向同学推荐,没有一个人看完不说好。但这本书在我们这儿只能卖一两万。再举个例子,看人家日本的地铁里,等车的所有人都拿着书看,车来了以后,上车的上车,下车的下车,很拥挤,相互把位置调整调整,从兜里拿出书报继续看,一个车厢里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读书,站台上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读书。对比而言,我不得不得出这么一个看法,我们不大爱读书。

人跟人不一样,不是人人都爱读书。有些喜欢做实际的事情,比如采购员、商人,他们不一定爱读书,也未必需要,是吧。但就连我们大学当中,就连我们名牌大学当中,我所看到的读书的情况也是很不令人满意的。我在学校呆的时间不多,北大2年,人大5年,7年当中教过5门课;在我教每门课的时候,我把我读过的自认为很好的书,令我激动的书介绍给同学的时候,我很少能看到同学们读书的势头令我感觉到后生可畏,马上可以超过我。我自己连高中都没读过,我插队插了八年半,进了大学以后读了一年半,开始考研究生,我读研究生时我们读书的干劲是我们的老师们远远赶不上的。我们那时候学力是很低的,但我们热爱读书,有干劲。教书的七年来我只见到一个学生,在我教“生物学对社会科学的启示”的时候,感觉这个学生读这路书有点痴迷了,很快我读的书他差不多都读了,我们能对上话。这以后他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英美学术刊物上关于社会学与生物学交叉的新成果发过来,我很受益。我就碰到这么一个学生。我非常高兴,也非常失落,这样的学生怎么就碰到一个呢?所以还是那句话,全国上下,包括我们名牌学校的学生,我看不到他们热爱读书,这是最使我悲哀的事情。

什么原因呢?中等教育是祸根之一:我们的中等教育不但没有激发,相反挫伤了大家的读书兴趣。我们学的东西太狭窄了,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被动地去重复,去记忆。而且,在这个过于狭窄的领域中又逼迫同学们用力过猛。狭窄、单调而且用力过猛,最后造成学生们厌学。这是我首先想到的理由,这个理由我想是成立的,但是充分吗?我怀疑。日本的中学教育也非常的残酷,听说日本的厕所里面都写了很多考题,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湖是……?准备高考已经到了如此残酷的程度,同学进了大学以后,第一年也是要松一松、歇一歇。可是日本民族,包括他们高校的同学仍然热爱读书,从地铁上看到的现象不会欺骗我们,足以证明这个民族热爱读书。所以我感觉刚才那个理由是成立的,但绝对不充分。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的大学教育专业化太早,而后还是大家学的东西狭窄、单调,同学没有较多的选择余地。这是我猜想的又一个原因。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氛围太过功利,不重视主体自身的乐趣,不重视开发主体阅读的兴趣,这种氛围之下人们动辄要发问:这有什么用?能帮我找工作?能帮我升官?能帮我赚钱?对不住,往往都不能。很多人类的文化精品不能帮你这个忙。当前社会氛围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这三个原因结合起来使我们无法建立起读书的兴趣。我想说,即使不做学术工作,如果你最终没有养成对读书的热爱也是很遗憾的,我觉得你人生当中少了很多乐趣。而你如果以后想做学术,我以为是绝对做不好的。我说你最好改行。活着的乐趣不都是读书,而多个乐趣是很好的事情,虽然无此乐趣也不影响你活着,但如果还想做学问,绝不可能做好。我相信在座的有些同学今后还想做学问,而其他的人能喜欢读书也是不错的事情。如果还有这样的念头的话,亡羊补牢,赶紧去培养读书的乐趣。

又到了快要考博的时候了,各地的学生发Email跟我联络,他们在选择要不要考我的研究生,我也在选择要不要带他。不是看着特别合适的人我一般泼冷水,我说你别报我了。我希望我所培养的学生博览群书。所以在我这儿就是要劝告你们博览群书。因为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你才能够发现你自己,知道自己读书的乐趣、研究的乐趣在什么地方。此前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起读书乐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狭窄,是因为让我们看的书都是服务于“科举”的。那么要开发大家的乐趣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家有选择的自由,能接触各种类型、风格的图书,在这样宽泛的阅读当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一上来就太狭窄、单调,可能只有小概率的人能和这样的书目对上路子,大多数人可能就会厌学。

在这一个阶段应该博览群书的第二个道理是早期不开发,日后你喜欢的读书范围一定是狭小的。到了40岁,接触到了此前你没有接触过的图书、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你就可能读不下去,觉得索然无味。读书兴趣的培养跟生理上的一些其他的喜好的养成很相似。你的食谱有多宽?你喜欢吃多少样东西?是不是偏食?大家知道牛奶的养分非常高,也并不太贵,因此西方人牛奶的摄取量非常大,一天喝一公斤甚至更多,不分时段,早晚都可以喝。可我们中国人不成,我们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消化牛奶,很多人喝多了腹泻。为什么呢?不完全是先天的,很多是后天的原因。我们胃里缺少一种酶,小的时候多喝牛奶,就能够开发这种酶。如果小时候不怎么喝牛奶,到年岁很大时再喝,胃里就没有能够消化牛奶的酶。读书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道理,小时候如果不开发广阔的兴趣范围,大了就费劲了。童子功是非常之要紧的。有一次我去哈尔滨,参加农场总局成立20周年庆典。有人接站,上了一辆小面包车。在车上司机说:我是车队队长。多年不开车了,负责调度。今天我正喝酒呢,喝了二十多瓶啤酒了,忽然来了电话说找不着司机了,叫我安排。怎么办?我出车吧。我一听就觉得今天可是倒霉了,一个喝了二十多瓶啤酒的人给我们开车。他接着开始吹牛,说他从16岁开始开车。车上坐着的“侃爷”周孝正老师,马上跟我们打了眼色说没事,绝对安全,人家童子功。果然人家车开得极其利索,一点事都没有。这就是童子功。所以你要现在开发读书乐趣,实在是够晚的了,你现在还不开发就完了,就废了,开发不出来了。

博览群书的第三个道理是,如果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太窄了,写的书没人愿意看。中国的经济学家——水平差的不谈——水平好的经济学家和外国经济学家写的书比起来索然无味。差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专业上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国外的优秀经济学家们非常之博学。国内很多经济学家是我的朋友,和我有交往,我这样一个幼年断学的人在杂学上还要胜过他们几筹。知识面太窄了,书写得没有味道,人家怎么能爱看呢。跟国外的经济学家比起来,差太多了。

下面谈一点点怎么读书。读书是要记笔记的,因为你是专业读书的,你不是爱好者,至少今天你不是。笔记怎么做?笔记是给自己做的,自己能看懂就行。笔记可以记得极其简短。家里人看不懂,老师也看不懂,不要紧,是给自己不是给别人记的。笔记实际上是一个索引,看到两个字,哦,他说的是这个观点,就行了。或者再加个页码,在这本书某页,日后要引用,要深入思考,把那本书拿来翻到那一页,就行了。绝对要记笔记,这句话你要切记。再说一点,读书读完以后要和人交流,要经常去卖弄,跟别人吹牛。这是非常好的,这样能帮助你记住书里面的东西。你给人讲的时候你可不是拿书给人家念,会不知不觉地加进你的思考,至少加进你所强调的东西。这样有助于将书中的内容跟你的思想融合。你当时能从脑子里拎出什么东西来,肯定无意识中进行了筛选,那是你最喜欢的东西,你喜欢的东西你才能牢牢地记住。读书能正确理解更好。其实正确理解谈何容易,大师的门徒们一向都是有分歧的,谁的意见最正确啊,很难说。理解得正确也好,有一点误读也不要紧。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开发你的心智、开发你的思想,读了以后跟作者的认识完全一样,第一没有可能,第二也没有意义。要都是这样,人类的思想就不会发展和拓宽了,一个好的思想激发了杰出的少年,他们受到激发以后将这思想稍微变异了一下,思想就是如此发展的。

所以重要的是受书的启发产生一些新的念头,是不是正确理解不是最重要的。读研究生的时候一年应该读多少书呢?我想得七八十本,当然不算过手的。过手的书要达到一百多本,通读的要七八十本。七八十本可以包括小说的,包括你个人的一些特殊的爱好,比如你喜欢的诗词,都可以的,但我想一年读的书总得要七八十本。不读七八十本书你算干什么的?你不是职业读书吗?

同类推荐
  •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从人类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开始,伴随而来的各种痛苦也就应运而生。生活之苦、疾病之苦、对死亡的惧怕、对财富的贪恋、内心的烦恼、情感的波折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殚精竭虑,叫苦不迭,挣扎在悲喜之间。每当痛苦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怨声载道、脆弱不堪甚至万念俱灰。其实,人生皆苦,苦就是人生。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学会接纳痛苦,增强战胜苦难的动力和信心,以及寻找到解脱痛苦、获得快乐的方法和智慧。
  • 让心开出太阳花

    让心开出太阳花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或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 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Ⅱ

    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Ⅱ

    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感到茫然,繁忙的上班族也总心存困惑。我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我转行的风险有多大?公司里高手如云,如何才能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而毕业5年内形成的心智模式和工作习惯将会影响你一生。相比第一版,《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Ⅱ》中增加了作者对职场奋斗的新思考和新体验,对于具体如何规划“毕业5年”有更强的实操性。本书中,作者从选择正确的方向、带薪学习的态度、高效做事创造机会、发挥个性做最好的自己、搭建人脉桥梁掌握未来、以阳光心态取胜于职场等六个方面展开阐释,针对性强,语言精辟,事例生动,贴近读者,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 读透人生之2:命运的主宰

    读透人生之2:命运的主宰

    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神秘者”。尽管他的畅销书曾给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以极大的鼓励,但世人对他却知之甚少。作为一位神秘的文人,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冥思苦想,终于发现了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并通过其作品将这些智慧奉献于世。对于那些正在经受心灵创伤、一直乞求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作为詹姆斯·爱伦的“读透人生”系列之二:《命运的主宰》,本书收录了他的三本经典之作:《感悟人生的困难》、《冲破尘世的喧嚣》、《步入辉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炮灰女配忙修仙

    炮灰女配忙修仙

    前世整天没日没夜的工作加班,最后猝死了。胎穿成了一个农家女,本以为今后的生活是种田养家,斗斗极品。谁知,这里竟然是一个修仙的世界。这也就算了,没想到自己竟然是穿书了,还穿成了一个活不到三章的炮灰女配。为了不被炮灰。沫沫决定远离男女主,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好好修仙。谁知男主大大居然看上了自己,而原本心狠手辣,果断决伐的女主居然慢慢地向小白花方向发展,剧情彻底崩坏了。但这些都不能妨碍我修仙,我要追求独属于我林沫沫的长生大道。
  • 早安,我的腹黑王爷

    早安,我的腹黑王爷

    啥?不要告诉本小姐我的命运是那么的悲催啊!不过是去度个假,放松一下嘛,谁知露营的时候被雷劈了一下,就那么毫无厘头地穿越到古代去了?!呜呜,那就算了。穿成个千金小姐,有吃有喝的生活也不错。可是谁来告诉她,天天早上有个美男在她窗前晃是闹哪样?在她窗前晃就算了,干嘛露出迷死人不偿命的笑容啊!完了,本小姐要晕了!对了,本小姐才不会告诉你们我是被那个妖孽笑晕的!!!
  • 如果世界没有欺骗

    如果世界没有欺骗

    谢家千金谢子依的出生,被道士预言会带来祸害,随着子依的成长,奶奶的过世,父亲恋上赌博,母亲被气死,姐姐和子依被骗,姐姐的离世,田四娃的报复,爷爷的去世,让子依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但子依的母亲从小告诉子依,世界上的人都是善良的,只是那一瞬间他们做错了事,子依仍旧善良的面对所有人,所有事,她的善良会被辜负吗?……
  • 穿越在综合世界

    穿越在综合世界

    龙飞本是一个从小被人丢弃在草丛里的孤儿,幸好被一个老乞丐收养。一次偶然,被一款能够穿越各大综合世界的作弊器击中,但系统内没有精灵,而且还只有两项功能。龙飞靠着作弊器纵横各大综合世界,武侠,仙侠,洪荒世界……武侠世界大战不断,纵横无敌。仙侠世界……洪荒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深之简爱

    深之简爱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简单是一个大财迷。羽深问她,“为什么要留这么长的头发?”她说,“因为头发越长越值钱。”简单也是一个大专一。辰梓明问她,“你就不能喜欢我吗?”她说,“不能,我要是喜欢你了,墨墨会伤心的。”简单还是一个大矫情。简妈问她,“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你还记得呢?”她说,“妈,我那针尖的心眼真透不过去。”轻松诙谐,非小白,从大学到创业再到结婚,且看简单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 听说南方有你

    听说南方有你

    黑夜,星河,白昼,四季变换,时间更迭,我们曾引以为傲的信仰,却在岁月的消磨中慢慢渺小。山川,大海,听说南方有你,所以,我才会义无反顾,把爱成为我的光……
  • 故剑箫心

    故剑箫心

    剑指弥空,单着剑。岁月离歌,泪空折。半许风霜,无定义。悲欢离合,若有时。身怀不争之心,涉足武林。江湖之中剑影刀光,此股柔情最断肠。
  • 燃烧的少女

    燃烧的少女

    此文章写了一个女孩,她热爱跆拳道,从三岁开始练习
  • 从神奇宝贝开始闯万界

    从神奇宝贝开始闯万界

    主角被创世神看中,穿越到神奇宝贝的世界,身怀系统。第二世界:斗罗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