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75900000028

第28章 糊涂求学篇(6)

现代医学统计资料分析显示,人的知识水平或者说文化程度不同,对各种疾病的罹患率和死亡率也不同。据湖北武汉1994年对辖区内近几年死亡的47岁至56岁年龄段的9万多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年龄段的死亡者中,大学文化水平者为12.92%;高中文化水平者为16.5%;初中文化水平者为21.32%;小学文化者占23.98%;文盲者占25.26%。在对这9万多例死亡者进行死因分析时同样发现:因罹患结核病致死者中,大学文化程度者致死的相对危险系数为21,高中文化者达到80;初中文化者高达119。在因癌症而致死的病例中,大学文化程度者的相对危险系数是83;高中文化程度者是94,初中文化者是112。在因流感与肺炎所致死亡者中,大学文化水平者的相对危险系数是63;高中文化水平者是76;初中文化水平者是106。在因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所致的死亡者中,也显示出同样的规律: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的发病和致死危险性要比大学文化水平者高出二至三倍。

文化知识水平因素与人的健康和寿命关系密切的原因在于:文化水平高、知识丰富者具有科学的心理和思维,易于接受医学知识,自我养生保健能力强,相信生命健康在于运动,能坚持健身锻炼和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卫生习惯。如以损害健康的吸烟行为习惯为例:文化知识水平低的吸烟率为60%,而文化较高者仅有18%。有调查资料证明:在滥用化妆品、减肥药而单纯追求容颜美、身材苗条的女士中,文化水平低的占大多数。同时读书少不学习、知识贫乏的人即使进行健身锻炼也往往带有盲目性,不是偶尔锻炼“一曝十寒”,就是难以遵循“因人而异,强度适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科学健身锻炼原则。而且文化水平低,知识贫乏者平时往往不注意自我养生保健,一旦患病也不大相信医学科学,有的甚至去求神拜佛,以至延误治疗康复时机而酿成悲剧,这在文化教育滞后、人群知识水平低的偏僻乡村并非鲜见。

所以,一种新兴的保护身心健康、有益于养生延年的活动:读书学习尤其是读书学习传统方式,即阅读朗诵活动近年来在各地悄然兴起。如日本有很多广播公司开办了阅读中心,不少城市也建立起老年阅读组织,通过阅读延缓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增强健康长寿的自信心。因为阅读尤其是朗诵阅读能增强肺和上呼吸道功能,又能活跃大脑的思维。故此,阅读朗诵被人誉为有益人体健康的“精神体操”。而阅读作为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可谓源远流长,如汉代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唐代也有人说:“文章之于人也,譬如药,善服有济。”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阅读朗诵诗词治病的典故,如唐代诗人韩愈,有一天感到烦躁不安、头晕脑胀,正准备静坐闭目养神时忽有一少年来访,韩愈示意家人告知身体不适不能相见。然而少年执意要递上一本诗稿让韩愈过目。韩愈只好接过诗稿勉强翻阅,但当读到《雁门太守行》第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时情不自禁叹道:“好大气魄!”再往下读到“甲光向日金鳞开”时又一声惊叹:“好壮观的景象!”韩愈立即被诗文意境感染、陶醉,原来烦躁不安,头晕脑胀的感觉也一扫而光了。

读书学习提高人群文化知识水平所产生的防病保健、养生益寿的作用已如上述,而读书学习对每个人的保健养生作用首先是增进读书者的心理健康。《卫生宝鉴》中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生健康长寿之根本。而读书学习增进读者心理健康的原理之一是读书犹如与一种高尚、睿智的心灵对话,能得到如同良师益友般的教诲、启迪与帮助,二是书中的情景和人物若与读者有相似之处,读者会情不自禁将自己想象为书中人、跟书中的角色潇洒走一回,从而历经一次心灵的沐浴洗礼;三是书中的“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警句或情节,使读者有机会自我省悟,并可能由此获得意外的解脱;四是读资料性书籍尤其是养生健康知识杂志可使读者掌握防病健身技能,缓解因缺乏医学知识而对疾病产生猜疑和恐惧,同时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和健康生活;五是书中的情景与读者产生共鸣可以获得心理支持与信心,这就有可能成为改变病态的转折点,疾病尤其是心理疾病就可能淡化消失;六是书中的趣味性情节和气氛可使读者专注入迷、转移读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从而忘却疾病的痛楚与烦恼;七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后形成良性循环和规律,使大脑神经能长期保持恬静健康的正常状态。

二、读书明理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因为人们通过学习可以树立良好的品德,增加自己的智慧。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学问、修养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任意作为、随性行事,所以造成许多过失。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曾言:“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不加以驯服,永远都不会成为最骁勇的千里驹。”

人也是如此,禀赋最优良、精力最旺盛、最有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若不能接受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只能成为无用的人。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通达事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求益,种种品行能从读书中得以进步。梁元帝当年在会稽时,只有十二岁,便好学。

当时他又患皮肤病,手足都不能自如伸屈,在书斋里张起一葛帏防蝇,独自坐在帐内,银瓯内藏着绍兴酒,不时喝一点,来解除痛楚。随心地读史书,一天二十卷,没有老师传授,有时遇不识的字、不懂的话,只是自己反复地读,不知道厌倦。他有皇子的尊贵地位,又在好逸乐的童年时候,还能这样努力学习,何况其他希望通过读书找到自己位置的普通人呢!

有大的志向没有大的才干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而大的才干只能从学习和实践中得来。学习不是仅停留在记诵上面,而是要探究事物的所以然,融会贯通,如亲身实践。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一出山就做军师,淮阴侯韩信一出道就被任命为大将,这固然是因为他们有盖世雄才,但他们的才干都是平时善于学习和实践的结果,有远大抱负的人读书就应当如此。现在有人刚成年没学就说老了,其实学习是一生的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孔子说的“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帝曹操年纪老了更努力学习;曾子七十岁才学,后来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到齐国游学,也成了硕儒;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竟做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论语》和《易》,而他后来也成了大儒。这些人都是大器晚成之人。

三、读书成才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对这段话的理解,大而言之,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如此说来,要读书而且要读好书就非常必要了。只有在读书过程中对万事万物认识.研究获得知识,才能无形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高德行和才能之后就会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获得的一切了,英雄何患无用武之地?只怕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加之,文化与历史的承传不可割断,我们常以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自豪,所以更应该博学、审问、慎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空想不读书是陷入玄虚的空想家。所以既要读书又要思考。“朝闻道,夕死可以。”要有一种探索真理的态度和精神。明代人陈鎏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学业成也。如果只为读书而读书,不求甚解,不如不读。读其文,明其理。此则求知的精神,亦是做人的学问。

那么,德智兼具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成才之理想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首先,对成才要有全面具体的认识。毛泽东时代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今天要求选拔“跨世纪的领导干部”虽然在人的素质内涵上已有根本的不同,但在人才修养的要求问题上却是有相通之处的,所以成才并无规范化的定义。其次,天生我才必有用。天才是“自才明”贤人是“自明才”。贤人通过后天教育,明之道,理提高自身修养,同样可以达到天才的境界。就像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十月》里的主人公瓦西里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最后,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成才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条件若不具备就需要“居上不骄,为下不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使怀才不遇也大可不必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读书为你积累财富

为谁读书?为什么读书?读书掌握了知识后又要去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便道出了你的“读书观”。

同类推荐
  •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今天,你日事日清了吗?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执行、完美复命;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智慧做事;日事日清强调的是完美的工作结果,贡献结果、创造佳绩。
  • 课堂上学不到的成长智慧

    课堂上学不到的成长智慧

    本书收录了“股神”沃伦·巴菲特、世界信息业龙头的比尔·盖茨、金融大鳄索罗斯、世界新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经营之神王永庆、亚洲超人李嘉诚、印度首富普利姆吉、钢铁大王卡内基等在各个领域独占鳌头的大师的一些忠告。
  • 人生快乐禅

    人生快乐禅

    人生快乐禅其实“禅”说穿了,不过就是生活的一种智慧,人生活在世界上该有的一种高尚情操。此书讲的正是这种生活的智慧,它以176篇小品,二百多则小故事级成,这些小故事就好比现代禅的“公案”,如同璎络连缀、珠联璧合的珍品。谈笑间令人恍然大悟。
  • 一切靠自己全集

    一切靠自己全集

    希望靠自己建立。生活不是梦,而是双手托起的一片晴空;命运不日疋玩笑。而是一次庄严的旅行。在生命的时光中,每次黎明过后就日疋清晨的苏醒;在人生路途中的每个驿站,都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它可以照亮你的前程。这盏灯要保持它的光明,需要你有理性的思维、超越的勇气和一切靠自己的信念。
  • 魔幻记忆100%

    魔幻记忆100%

    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石。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不是你所期望的吗?杰出诗人泰戈尔在幼年时记住了很多歌谣,4岁时便能读书,8岁时就能掌握4种语言;著名科学家卢瑟福,1岁半就能读书认字,5岁就能背出50多行的拉丁文诗歌;著名小说家罗曼·罗兰,对各式的花朵及食品,一嗅就能正确地分辨出它们的香味来。
热门推荐
  • 无奈花落去

    无奈花落去

    湖边,独坐。轻风拂过湖面,带走一缕愁思。凝眸,望川。飞鸟掠面而过,不留一丝痕迹。街中,彳亍。行人擦肩而去,没有任何交集。分享生活,分享感动,分享触动心灵的文字。
  • 快把你的东西带走

    快把你的东西带走

    鎏金的屋顶上一个红色的身影正在快速地穿梭着,背后的大包袱丝毫没有妨碍她的速度,只见她在一间屋子上停下来,然后毫不客气地把屋顶掀起一个大洞,然后对着里面的人喊道:“快把你的东西带走,别耽误本姑娘寻找春天。”说完潇洒的把包袱一扔而下,然后头也不回的快速离去。屋子里一大一小大眼瞪小眼,男子对着怀里的小子说:“不是去找你娘亲了吗?怎么让人嫌弃了?”小正太翻了个白眼说:“还不是你没用。”男子只是轻声说着:“他很快就会回来的。”
  • 道演起源

    道演起源

    注重故事框架,描写本质,前期删减了许多剧情内容,不注重角色性格,没有绝对的主角,留给读者自己思考,变为读者自己的故事。后面开始完全抛弃描写主要剧情,从支线进行线索补充主线,读者需要靠前面的世界观,事件,自行脑补。
  • 圣石英雄传

    圣石英雄传

    不趋同,不附和不无端热血也不独强一个有的只是异世大陆的群星璀璨与他们各自经历的些许风波最近朋友建了个q群,如果有喜欢扯淡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去玩耍下群号573398512
  • 弄兽

    弄兽

    我从没想过选择正义还是邪恶,也从未想过是变的多愁善感还是铁血无情,无论是与人交易也好,与魔许下承诺也罢,我只知道:我乃天威,天威难测。诸界万物,皆为尺水,我一步可越也!
  • 一生与一生

    一生与一生

    不论是天堂还是人间,都在不断地重复着生活
  • 豪门冷千金

    豪门冷千金

    风傲雪,世家千金,有名学霸,看她如何笑看人生,扑倒美男
  • 万界龙渊

    万界龙渊

    他坠入龙渊后,因缘际会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他的到来,将改变这个世界的命运!他在逆境中爆发,斩杀强敌!天之骄子算得什么,若与我为敌那便踏着他的尸骨前进!若与我交好!那便保他万世太平!
  • 七星之时之我在宫逗

    七星之时之我在宫逗

    宇宙平行空间,可曾听闻?不曾,也好。曾,也不重要。且看高龄老太(刚过七旬)一朝穿越时空,宛如奇迹般,重拾少女心……
  • 嗨总裁请入套

    嗨总裁请入套

    稚嫩眼睛里印着一家三口牵着手,她默默的喊着“那是我的妈妈”。十六年后,她费尽心机来到他身边……“你有在乎过我吗?”“我差一点就把心丢了”“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