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75900000024

第24章 糊涂求学篇(2)

三、求学宗旨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如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既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既在今日,吾人对于当局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非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硅谷和美国大学发展史的材料,深为斯坦福大学创办者利兰·斯坦福的“学以致用”观所触动。阅历广泛的斯坦福认为,很多大学生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但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不先加以培训,则根本无法适应。因此,在他自己创办大学时,立下了“赋予学生以直接有助于社会实际应用和个人事业成功的教育”的办学宗旨。这一宗旨,使他们创立了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老师除了教学外还到周围实业界和政府部门担任顾问甚至直接出来创业;从实业界和政府部门寻找课题甚至合作研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习;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并对其中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加以鼓励和扶持等等。而这一系列创新教学的浓墨重彩当数斯坦福工业园区的创办。

二战后,一方面为了使学校迅速发展赶上东部名校,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学校办学资金拮据的困难,斯坦福大学管理层决定在校园里划出一块地皮作为工业园区租给(斯坦福规定学校土地不能卖)周围的高科技企业(所以也叫高科技园区),此举得到实业界踊跃响应,后来,园区向附近的圣地·克拉拉谷(1971年起被称为硅谷)拓展,最后直至整个旧金山湾区(广义的硅谷)。

结果,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斯坦福大学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文科可与哈佛、理工科可与麻省相媲美的美国西部名校,而斯坦福工业园区也成了硅谷的滥觞地,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其发展模式更为各国所模仿。由此可见,硅谷的成功,最终受惠于斯坦福的办学宗旨,而后者的灵魂即是学以致用。其实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也是很讲究“学以致用”的,几千年的文明史,发展了很多实用性学问,如中医、农学、天文、地理等,还因此被外国人说成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而在文科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古代文人是很讲究“经世济用”的,所谓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是,综观历史,这种教育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大,何以如此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虽然我们也讲学以致用,但传统的骨子里是偏向文科的,理工科性质的学问一般被认为是奇技淫巧而处于被利用的附属地位,即所谓的“劳力者治于人”;而文科性质的学问由于是为统治者培养治国人才、培养“治人”的“劳心者”,而处于尊崇的地位,学习的目的是做官(即“学而优则仕”),而不是做工经商发展经济,反映贵贱差别的标准就是按“仕农工商”的顺序排列的。记得笔者前些时候看汉朝史,汉高祖时有个陈平,后来当到宰相,小时乡里杀猪由其主持分肉,人们称赞他分得公平,他认为这不算什么,他的志向是能公平地“宰天下”,那么只有当官才有这个资格了。

可见,对于读书人来讲,当官的观念深深地融入他们的血液里。尽管都讲学以致用,但效果却截然相反,因为此“用”与彼“用”不同,自然,也就无从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了。观念的形成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体制抑官扬商,人们的价值观也就会倾向于经商创业;反之,社会体制抑商扬官,人们的价值观也就会倾向于做官当老爷。而观念又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行动,人们行动的差异直接造成社会发展面貌的差异。

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那么,应着重从体制入手,使制定出来的体制有利于人们形成斯坦福式的“学以致用”价值观,使人们崇尚学习技术、钻研技术;有利于人们通过技术劳动、通过创业提高社会地位,而不是热衷于当官。可喜的是,我们国家正在向这个方向迈进,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正在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减少“官本位”的影响,我国社会结构也在快速多元化。所以,尽管我国现在像斯坦福大学那样的创新性大学还不多,很多技术性人才还躲在机关事业单位里当“卧龙”,但这种情况将会很快得到改变,“睡狮”必将醒来!

四、博览与勤思

大学的教育要教什么,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教三件事:怎么读书;怎么写论文;怎么思考。延展一下,像我的学科——社会学,还教怎么做社会调查,自然科学则要教大家怎么做实验,这样加起来就是五件事了。后两件事我不准备在这儿谈,有些我也不懂;有些说起来时间不够,比如怎么写论文。所以在这儿就谈两件事:一是怎么读书,二是怎么思考。其实这倒应了孔子他老人家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就是在为这两句话做注脚,谈谈具体来说怎么读书,怎么思考。

怎么读书呢?我想从不喜欢读书开始谈起,我觉得我所见到的情况,无论小范围还是大范围,都不怎么令我满意。整个来说,和其他民族比较起来,我们这个民族现在不太爱读书。对此我和很多人交流过,和在外面做教授、做学生的人都交流过,大家有个共同的判断:中国人不太爱读书。

虽然我们受教育的平均程度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太大了,所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比其他大国少不了很多。但是从图书的销售上看,我们和人家相差很多,我们的畅销书都不能称其为畅销书,畅销书都要达到几十万、上百万,我们这样的畅销书几乎没有。一些好书,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的著作,在国外动辄可以卖几十万册,在我们这里只能卖一两万。有一本书非常好,叫《钢铁、细菌与大炮》,在美国卖几十万册,我向同学推荐,没有一个人看完不说好。但这本书在我们这儿只能卖一两万。再举个例子,看人家日本的地铁里,等车的所有人都拿着书看,车来了以后,上车的上车,下车的下车,很拥挤,相互把位置调整调整,从兜里拿出书报继续看,一个车厢里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读书,站台上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读书。对比而言,我不得不得出这么一个看法,我们不大爱读书。

人跟人不一样,不是人人都爱读书。有些喜欢做实际的事情,比如采购员、商人,他们不一定爱读书,也未必需要,是吧。但就连我们大学当中,就连我们名牌大学当中,我所看到的读书的情况也是很不令人满意的。我在学校呆的时间不多,北大2年,人大5年,7年当中教过5门课;在我教每门课的时候,我把我读过的自认为很好的书,令我激动的书介绍给同学的时候,我很少能看到同学们读书的势头令我感觉到后生可畏,马上可以超过我。

我自己连高中都没读过,我插队插了八年半,进了大学以后读了一年半,开始考研究生,我读研究生时我们读书的干劲是我们的老师们远远赶不上的。我们那时候学力是很低的,但我们热爱读书,有干劲。教书的七年来我只见到一个学生,在我教“生物学对社会科学的启示”的时候,感觉这个学生读这路书有点痴迷了,很快我读的书他差不多都读了,我们能对上话。这以后他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英美学术刊物上关于社会学与生物学交叉的新成果发过来,我很受益。我就碰到这么一个学生。我非常高兴,也非常失落,这样的学生怎么就碰到一个呢?所以还是那句话,全国上下,包括我们名牌学校的学生,我看不到他们热爱读书,这是最使我悲哀的事情。

什么原因呢?中等教育是祸根之一:我们的中等教育不但没有激发,相反挫伤了大家的读书兴趣。我们学的东西太狭窄了,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被动地去重复,去记忆。而且,在这个过于狭窄的领域中又逼迫同学们用力过猛。狭窄、单调而且用力过猛,最后造成学生们厌学。这是我首先想到的理由,这个理由我想是成立的,但是充分吗?我怀疑。日本的中学教育也非常的残酷,听说日本的厕所里面都写了很多考题,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湖是……?准备高考已经到了如此残酷的程度,同学进了大学以后,第一年也是要松一松、歇一歇。可是日本民族,包括他们高校的同学仍然热爱读书,从地铁上看到的现象不会欺骗我们,足以证明这个民族热爱读书。所以我感觉刚才那个理由是成立的,但绝对不充分。

还有什么原因呢?

我们的大学教育专业化太早,而后还是大家学的东西狭窄、单调,同学没有较多的选择余地。这是我猜想的又一个原因。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氛围太过功利,不重视主体自身的乐趣,不重视开发主体阅读的兴趣,这种氛围之下人们动辄要发问:这有什么用?能帮我找工作?能帮我升官?能帮我赚钱?对不住,往往都不能。很多人类的文化精品不能帮你这个忙。当前社会氛围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这三个原因结合起来使我们无法建立起读书的兴趣。我想说,即使不做学术工作,如果你最终没有养成对读书的热爱也是很遗憾的,我觉得你人生当中少了很多乐趣。而你如果以后想做学术,我以为是绝对做不好的。

我说你最好改行。

活着的乐趣不都是读书,而多个乐趣是很好的事情,虽然无此乐趣也不影响你活着,但如果还想做学问,绝不可能做好。我相信在座的有些同学今后还想做学问,而其他的人能喜欢读书也是不错的事情。如果还有这样的念头的话,亡羊补牢,赶紧去培养读书的乐趣。

又到了快要考博的时候了,各地的学生发Email跟我联络,他们在选择要不要考我的研究生,我也在选择要不要带他。不是看着特别合适的人我一般泼冷水,我说你别报我了。我希望我所培养的学生博览群书。所以在我这儿就是要劝告你们博览群书。因为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你才能够发现你自己,知道自己读书的乐趣、研究的乐趣在什么地方。

此前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起读书乐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狭窄,是因为让我们看的书都是服务于“科举”的。那么要开发大家的乐趣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家有选择的自由,能接触各种类型、风格的图书,在这样宽泛的阅读当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一上来就太狭窄、单调,可能只有小概率的人能和这样的书目对上路子,大多数人可能就会厌学。

在这一个阶段应该博览群书的第二个道理是早期不开发,日后你喜欢的读书范围一定是狭小的。到了40岁,接触到了此前你没有接触过的图书、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你就可能读不下去,觉得索然无味。读书兴趣的培养跟生理上的一些其他的喜好的养成很相似。你的食谱有多宽?你喜欢吃多少样东西?是不是偏食?大家知道牛奶的养分非常高,也并不太贵,因此西方人牛奶的摄取量非常大,一天喝一公斤甚至更多,不分时段,早晚都可以喝。

可我们中国人不成,我们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消化牛奶,很多人喝多了腹泻。为什么呢?不完全是先天的,很多是后天的原因。我们胃里缺少一种酶,小的时候多喝牛奶,就能够开发这种酶。如果小时候不怎么喝牛奶,到年岁很大时再喝,胃里就没有能够消化牛奶的酶。读书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道理,小时候如果不开发广阔的兴趣范围,大了就费劲了。童子功是非常之要紧的。有一次我去哈尔滨,参加农场总局成立20周年庆典。有人接站,上了一辆小面包车。在车上司机说:我是车队队长。多年不开车了,负责调度。今天我正喝酒呢,喝了二十多瓶啤酒了,忽然来了电话说找不着司机了,叫我安排。怎么办?我出车吧。我一听就觉得今天可是倒霉了,一个喝了二十多瓶啤酒的人给我们开车。他接着开始吹牛,说他从16岁开始开车。车上坐着的“侃爷”周孝正老师,马上跟我们打了眼色说没事,绝对安全,人家童子功。果然人家车开得极其利索,一点事都没有。这就是童子功。所以你要现在开发读书乐趣,实在是够晚的了,你现在还不开发就完了,就废了,开发不出来了。

博览群书的第三个道理是,如果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太窄了,写的书没人愿意看。中国的经济学家——水平差的不谈——水平好的经济学家和外国经济学家写的书比起来索然无味。差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专业上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国外的优秀经济学家们非常之博学。国内很多经济学家是我的朋友,和我有交往,我这样一个幼年断学的人在杂学上还要胜过他们几筹。知识面太窄了,书写得没有味道,人家怎么能爱看呢。跟国外的经济学家比起来,差太多了。

同类推荐
  • 成功文库-青少年成功必须经历

    成功文库-青少年成功必须经历

    本书系统介绍了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做账技术培训,会计查账技术培训,会计核算技术培训,会计用账、报账、调账技术培训,会计文案写作技术培训,财务管理的目标、原则及环境等内容。
  • 马云向左,史玉柱向右

    马云向左,史玉柱向右

    马云曾经是调皮捣蛋的坏学生,史玉柱则是品学兼优的好苗子;马云身上更多的是一念之仁,史玉柱更多的则是商人本能;马云在失败后依然按部就班,专注自己的经商领域,欲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一个伟大的电子商务帝国;史玉柱在遭受重创之后,奇迹般地依靠保健品迅速完成人生大逆转,继而又向网络游戏领域进军。
  • 生命瞬间的感动

    生命瞬间的感动

    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通俗读物,通过一个个温暖人心的亲情、爱情、友情小故事,诠释人生哲理。
  • 人性的优点

    人性的优点

    《我读财富励志:人性的优点》是教人摆脱困境的一本书。作者从人生困然难题——忧虑入手,通过众多普通人的事例,发现负面情绪的原因,探索克服困扰的方法。该书是卡耐基成人教育班的三种主要教材之一,一经面试便深受欢迎,一直畅销不衰,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著作。
  • 每天一堂礼仪课

    每天一堂礼仪课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形成的,涉及语言、行为、衣着、用品、程序等方面的律己敬人的规则。它是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它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世界各族人民共同享有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实质上是人的内在修养、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尊重、恭敬他人的表现形式和行为技巧,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塑造形象的良方、赢得人脉的法宝和竞争取胜的利器。
热门推荐
  • 宇落溪止

    宇落溪止

    爱的撕心裂肺,恨的肝肠寸断,这或许就是我们应该的青春,但也少不了纯粹的兄弟友谊,爱别离怨长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科学奥秘丛书-昆虫乐园

    科学奥秘丛书-昆虫乐园

    勤劳的蜜蜂、招展的蝴蝶、聒噪的蝉鸣、逐臭的苍蝇,繁而不乱的昆虫世界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家族。本书将带领你一起在昆虫乐园里飞舞、探索。
  • 墨路花开

    墨路花开

    信任那么难,背叛那么容易。爱情那么难,薄情那么容易。可是,我只愿,成为那个你到了老年痴呆都不会忘记的人。“那是我儿子或者我女儿。”
  • 豪门:和总裁私奔的日子

    豪门:和总裁私奔的日子

    “娃娃亲?宁死不屈!”姚余曼眼神坚定的看着镜中的自己,为了弃婚她不惜装成大肚婆去拜见自己那未婚夫。宸家豪宅中,男子不屑的看着她,“哟,一夜不见有喜了?”姚余曼窘迫的看着对方,打死她也想不到她的未婚夫竟是昨夜与她结下梁子的大混蛋。她大拍桌子吼道:“宸子轩,你不准爱上我!”
  • 腹黑爹地,来迟了

    腹黑爹地,来迟了

    他和她在大学里相爱,本以为会理所应当的结婚生子,他却忽然消失,留下身怀六甲的她成为了一名抬不起头的未婚妈妈。毕业后,夏小遥庆幸自己的孩子很乖巧,本以为自己的生活会就这样下去越来越好的时候,他的再次出现再次毁了一切!爱与不爱,她该如何选择?
  • 执子之手与君携老

    执子之手与君携老

    一朝穿越她成了她,替她完成未完成的任务,却从未想过她本就是她......他,前世为她散尽功力,只为护她一命。五百年来的绝命湖底终于让他重获新生新手文,请谅解
  • 落难小公主I:真假宠溺无敌

    落难小公主I:真假宠溺无敌

    她,是落难的小公主,被表姐妹的欺负,被朋友的背叛;他,是众心捧月的王子,冷酷无情,没对任何人笑过,只因她。当他找到了“她”宠爱至极;“少爷不好了小姐在商场跟人打起来了”他对她宠溺无下限“什么!马上去把商场炸了把那该死的女人带回来。”就这样她被他带回家,任由“她”打骂当下人使唤。够了,她要逃走远离这里,她不可以再软弱下去。她要强大不许任何人再随意欺负自己,当她再次与他见面,她对他说“你是谁?”他抓住她手腕狠狠地“我会让你知道我是谁”他追她跑!他再追她还跑,他毫无耐性抓住她“跑啊你倒是继续跑”她淡定“你抓住我我怎么跑?”他靠近她在耳边轻声说着“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放手决不知道吗”她“……随便你”
  • 穿成石头怎么办

    穿成石头怎么办

    实在弄不明白之前是怎么想的了▄█?█●论坛问:穿成树根还有救吗呜呜呜,我发现自己只有手指头能动傅灵云:当然有救!想当初,我穿成了一个哪都不能动的石头,经历了重重磨难,遇到了一个…问:白马王子?傅灵云:才不是!遇到了一个性格恶劣,只有脸能看的男人(咬牙切齿问:你好惨哦,突然间受到了安慰!傅灵云:滚吧,****傅简颜:谁惹你生气了?来让我看看…傅灵云:你也滚!傅简颜:嗯?云儿,你真的这么想吗?傅灵云:…我自己滚还不行吗!穿成石头我怎么这么惨qaq
  • 权谋之下:贵人请留步

    权谋之下:贵人请留步

    穿越重生的王皇后继续引狼入室将武如意引入皇宫,又举行选秀大典为高宗招入十数名春华秋兰的妃嫔,武如意和箫淑妃还能独得皇帝恩宠吗?王皇后身为现代人,又有种种未雨绸缪,占尽各种先机,为什么却是还是遭遇废后风波?如今天下到底该归于谁手?是懦弱有才的李誉,还是城府极深的武如意,亦或者是布下种种先机的王芷?且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