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70800000033

第33章 难忘灯会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胡荣生

1965年元宵之夜,当时复旦园内的最高建筑物 ———物理楼的顶层上,一盏灯发出太阳般的光芒,把大半个校园照耀得如同白昼,在离校门有半里之遥的校工会俱乐部门口,人们也可阅读报刊。当晚,大操场上人群愈聚愈多,人们驻足观灯,议论纷纷:这是什么灯,那么亮 !一位曾在国庆之夜游览过上海人民广场的观众,不禁脱口而出:啊,人造小太阳 !

此刻,物理楼底层大厅,电光源实验室正在这里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灯会,展示近一年来研制出的新型光源,主要是利用氙气发光的长弧氙灯、短弧氙灯、脉冲氙灯及其他类光源。物理楼顶上的那盏灯,就是一支耗电功率高达100千瓦的长弧氙灯,也是灯会的一个展品。展厅布置有序,图文并茂,有的点亮,有的不点亮,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前来观灯的人群,一批又一批,络绎不绝。这是值得一看的,因为这些展品不仅平时不易见到,而且在中国的光源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出现。

灯会使人浮想联翩。中国民间有在元宵节举办灯会的习俗,在我的家乡,元宵节晚上,孩子们在草草吃完汤圆后,就迫不及待地取出一种兔状的灯,跨出家门,牵着它满村跑。这种灯以竹篾做框架,扎成兔状,侧面糊以能透光的纸,里面点燃蜡烛,下面装四个小轮,可牵着走。大家聚在一起,比较谁的灯更像兔子,更好看、更亮。这是孩子们的灯会。还有一种是把很多小灯笼聚在一起,组成某些简单的文字或图案,然后把它们高高地扯起,称为 “扯灯 ”。这是富裕人家才能办的事。这种扯灯,有时成了这村与那村比富的方式,比谁的灯扯得更高,数量多,花样新,点亮的时间长。这已经把 “灯会 ”变成 “会灯”了,不过作为一种灯的展示,还是可称 “灯会 ”。当时农村还未通电,点的都是清一色的蜡烛灯,只能靠透光纸的颜色来改变光色 ;今天的这个灯会,点的都是电灯,发出的光色都是发光元素的本色,都是些国内第一的中国造新型电光源。二十多年的时间跨度,中国灯的变化多大 !

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灯会,这个创意出自时任校领导的王零同志,其本意是想借用中国历史传统的力量来加深人们对这次灯会的印象,达到宣扬电光源实验室在开发和研制新光源道路上所体现出来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破除迷信,勇于创新 ”的精神。

灯会连续两年举办,第一次在1964年元宵节,当时我是一名物理系的学生,以观众的身份参加了灯会。这次是第二次灯会,我以参加工作不过半年的电光源实验室新成员参与了灯会的筹备工作。物理楼顶上的那盏长弧氙灯,是我和同事们一起安装点亮的。说起这种“小太阳 ”灯,就会勾起很多往事。

1964年8月,我从物理系毕业,分配到蔡祖泉同志领导的电光源实验室工作,内心十分高兴。蔡祖泉同志急国家所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在我毕业前就已耳闻,并目见了第一次灯会。校人事部门还专门找我们被分配到电光源实验室工作的毕业生谈话,要我们很好地向蔡祖泉同志学习,当好徒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电光源初创时期,是只有三个人的实验小组,蔡祖泉和他的两个助手,他们以师徒相称。以后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都以徒弟自居,一律称蔡祖泉同志为蔡师傅,他的为人处世,为国争光的创业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名副其实的师傅。几十年来,尽管他任过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当了教授,成了国内外知名的电光源专家,但我积习不改,见面仍然直呼为蔡师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呼者自然,应者欣然。

我进入电光源实验室参与试制的第一只光源就是长弧氙灯。这种誉为 “小太阳 ”的光源,最早在1958年出现在德国慕尼黑,功率为20千瓦。1961年,苏联制成了100千瓦的长弧氙灯,声称只要几只灯就可照明一个大城市。这是国际上新出现的一种用于大面积照明的光源,曾有外国朋友在我国访问时作过如此的评论:伟“大的建筑,落后的灯光。改”变灯光落后的状况责无旁贷地落在研制新光源人们的肩上。1964年5月,实验室开始研制20千瓦长弧氙灯,决心在9月底前搞出来,向国庆十五周年献礼。我们在研制的关键时间进入实验室,开始了工作实践,在干中学习灯管、钼箔、电极的清洗,学习和逐步掌握灯的排气工艺技术,特别是排气管的接、割技术。灯管装上电极完成封接后,就要接到真空系统上进行排气工艺处理,然后充入工作气体,最后从系统上把灯割下。每一只灯的半成品,都有一根小小的排气管。接割排气管是光源研制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在师傅的带教下,我们拿起氢氧焰喷枪,利用废管在系统上练习排气管的接割技术。师傅见徒弟们肯学习、敢动手,作诗鼓励,我至今记得其中两句是:三“百号内摆战场,系统台前练新兵 ”(三百号是大草坪西侧离相辉堂最近的一幢两层建筑物,底层是电光源实验室,上层是校办工厂的电子车间 )。尽管经过反复练习,但我在第一次实战时,还是出了问题,在割下系统上的长弧氙灯时,由于喷枪火焰控制不当,一下烧穿了排气管,使得整个排气工艺前功尽弃,还浪费了当时比较贵的半瓶氙气,内心十分懊恼,但一旁的蔡师傅却说:漏掉了氙气确实可惜,但它是付出的学费,不算浪费。帮助我找出和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我继续大胆实践。

气体放电光源一旦漏气,寿命就终了。长弧氙灯的管壳是石英玻璃,要在不漏气的条件下通电使它发光,就有一个石英玻璃和金属的气密封接问题。石英玻璃的热胀系数特小,几乎找不到进行匹配封接的金属,钼也只能在箔 (厚度为20微米 )状下才能与石英玻璃气密封接。宽半毫米的钼箔截面可通过1安培电流。对于工作电流只有几安培的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等,这种封接方便而不困难,灯泡制造厂大量生产这类光源,至今使用着这种封接。但我们试制的20千瓦长弧氙灯,电流达到100安培,钼箔的截面宽度就要达到50毫米,卷成圆筒其直径达到16毫米,这样的直径即使采用圆筒状钼箔封接也不可能。后来经过反复实践,采用并联多个封接头的方法,才试制成功长弧氙灯。1964年国庆之夜,装在上海国际饭店和上海工人文化宫顶上的两支20千瓦长弧氙灯同时点燃,照亮了整个人民广场,吸引了人潮如涌的观众。从此,“人造小太阳 ”灯的名声在市民中不胫而走,也记住了它的制造者 ———复旦大学的蔡祖泉和他领导下的电光源实验室。

1965年的元宵灯会,拿什么新产品到灯会上去 ?国外不是已经有了100千瓦的长弧氙灯了吗,那我们就试着先赶上它,再超过它吧。100千瓦的氙灯电流达到300安培左右,采用20千瓦氙灯的封接技术不能解决问题。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的蔡师傅,在总结和运用自己丰富的真空技术经验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过渡玻璃金属接头,突破了封接时对金属截面的限制,大大简化了工艺,成品率很高。用这种封接工艺制成的100千瓦氙灯,电极引出脚自然冷却,不用水冷,这比1961年国外的同类灯要先进。采用这种封接技术,还可制成电流更大的灯。1965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高等教育成果展览会的电光源陈列室,展出了200千瓦长弧氙灯,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氙灯了。展览会设在三里河的北京化工学院内,在学院高楼顶上点亮了这支世界上第一大功率的人造小太阳,轰动了北京。邓小平在时任高教部长蒋南翔的陪同下,参观了电光源陈列室,照片记录下这一珍贵的历史瞬间。历经十年动乱,这张照片仍然得以保存,更是珍贵。

试制100千瓦长弧氙灯,困难不只是封接技术,还有不少技术问题。这种灯管壳长2米,管径约有50mm,工厂提供的石英玻璃管只有1米,要把这么粗的两根管子对接起来,必须有专门设备,实验室的玻工师傅改装了玻璃车床,设计了环形的火焰灯头,成功地实现了对接。这样大体积的灯的排气和试点,需要较大的实验空间和电流,当时实验室没有这种条件。在校领导的协调下,我们在物理二系的一个实验室完成了灯的排气和试点。王零同志十分关心此事,亲自到点灯现场察看。

“小太阳 ”的诞生,凝聚着复旦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要在物理楼顶上点亮100千瓦长弧氙灯,物理楼的常规供电设备不堪此重负。学校的电工师傅又从校配电所拉出能通大电流的专用电缆线,校办工厂电子车间的师傅们赶制了能启动灯点燃的触发器。它的试制过程集中反映了蔡祖泉和他领导的电光源实验室,在研发新光源的征途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破除迷信、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们必须发扬这种精神 !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该书旨在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从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变迁与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正确面对这些变化,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困惑与不解,引导读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 教学相长文丛-走在校园爱做梦

    教学相长文丛-走在校园爱做梦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热门推荐
  • 星荒神帝

    星荒神帝

    【火爆爽文】【精品玄幻】丹田之中竟然运行着一颗武命星辰!在这个以星辰之力作为武道之源的星武大陆,轮回九世的陆寒终于寻得一条逆天崛起的复仇之路。打破轮回幻境,沟通九龙之星,接引混元之力,重塑漫漫星荒。这一世只为东山再起!这一世誓要一雪前耻!诸神不服,我便以武服诸神!
  • 汉末之贾政

    汉末之贾政

    初平四年,长安大乱,诸侯峰起!乱世之中,士族朝秦暮楚,两面三刀。庶子贾政南下上庸,大病一场之后……一场巨变悄然酝酿起来
  • 张洁研究资料

    张洁研究资料

    《张洁研究资料》是《中国新时期作家研究资料汇编》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图书主编为中国最权威文学机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从1976年至今对作家的文学批评与研究成果中,遴选出能够代表各个阶段研究水准的论文近四十篇,从不同角度解读张洁及其文学创作活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月七日来御龙

    七月七日来御龙

    主要讲述一个架空世界里的权力争夺之下各色各样不同的人们之间的爱恨纠葛。
  •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这是一本开头有些休闲、有一点慢节奏的书,毕竟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多角色群穿故事,因此前期的一切铺垫,都是为了今后的精彩。总之,这是一本给有机缘的人看的书。旧世界的一群普通人,在两位神秘人士的帮助下,集体穿越到明末清初那个大时代。本书讲述的,是这群人如何筚路蓝缕开启山林,演绎出一段波澜壮阔、真实且魔幻的人类历史的故事。所以,希望各位看官不要把此书仅仅作为单纯的小说看,毕竟历史比小说更魔幻,如果你能有耐心看下去,越到后面就越精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后宫升职记

    后宫升职记

    姜予淮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竟然会一觉睡到一个架空的时代,成为了这大陵朝中,一介五品小官家中的嫡次女。自此,家道中落,选秀在即,她欣然接收之。深宫路漫长,帝王最无情,一切阴险她小心避之,巧妙还之,恬静的外表下是一颗老谋深算的心。终,一朝凤临天下,与他并肩之时,才释然一笑,缘,爱恨不过一时浮华,唯有身旁之人淡漠如水,渐入于心。帝王家即是红颜冢,且看一介小官之女如何在深宫之中步步为营,问鼎凤座!
  • 豪门隐婚:高冷总裁独家爱

    豪门隐婚:高冷总裁独家爱

    都说落魄凤凰不如鸡,她苗小慧算是体验到了,父母被害入狱,男友劈腿树枝别抱,家宅被人没收,公司倒闭,大学毕业等于失业,正在她怀疑人生的时候,这个和她求婚的男人是怎么会事啊!难道是上帝给她开的另一扇门,才会派来一个,高富帅解救她,世事无常,必定有妖,眼前的假婚契约到底是阴谋还是机遇,也只有你试了才知道!
  • 异能无匹

    异能无匹

    二十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即将摧毁地球,但在进入大气层时却猛然消失。从此,人类获得了神的能力……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