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70800000109

第109章 我的 “名记者梦 ”

新闻学院 周胜林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与 “新闻记者 ”这四个字有着不解之缘。

记得我在高中毕业之际,由于语文老师对我的钟爱,建议我报考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我觉得一天到晚蹲在图书馆没劲,不想报考。老师说:你不懂,这是好地方,李大钊、毛泽东都是从那里出来的。但这未打动我。后来我听到有人说:一“匹马,一支笔,跑遍大西北,写出的文章轰动全国。”我想这正合我心意呀 !后来查到复旦大学有一个新闻专业,于是我毅然报了个第一志愿。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一“匹马,一支笔 ”是讲的谁,只知道这种生活和事业是我向往的。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20世纪30年代轰动一时的名记者范长江。

1955年9月,17周岁的农村孩子如愿进入了复旦大学新闻系读书。我一进复旦大学,就被这里的学术氛围迷醉了。当时的图书馆在校园西南角近大草坪处的平房,我和同学们一吃完晚饭,就去抢座位。在读书之余,我参与办校学生会的墙报。复旦生活,并兼做复旦校刊记者,初步学会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大学五年级时,我在新华社上海分社实习。我一头扎进社会,跑遍大街小巷、商场工厂,写出了不少新闻报道。当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范长江恰巧有事到上海,上海分社立即邀他到分社与大家见了一面。我有幸一睹名家风采,只见他脸孔白白胖胖,讲话笑声朗朗,可惜谈话内容已记不起来了。从此我更加努力学新闻采写,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消息、通讯。有一篇小通讯。一角铁皮。被评为新华社好稿,后来还被收编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讯特写选。教材。二十多年后又被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优秀新闻通讯选。收入。大学毕业时,我刚入党,和许多同班同学都积极报名到边疆工作,想实践当一个名记者的愿望。但恰恰把我留在了母校新闻系任教,没教几年就是 “四清 ”运动,搞了两年,“文化大革命 ”又是十年,青春年华将尽。直到粉碎 “四人帮 ”后,开始猛攻专业业务。当时我教写作,同系教师陆云帆教采访,我们二人被系里派去北京访问了一个月左右,住在新华总社。我们访问了新华社穆青、李普、李峰、阎吾,人民日报安岗、田流、李克林以及写。亚洲大陆的新崛起。的黄钢等一大批名记者,得益匪浅。访问所得,写成许多随感式文章,当时还未恢复正式出版的专业期刊,就在。解放军报。内部刊物上以 “学步漫记”的栏名连载了好久。

我在复旦除了主讲新闻采访写作等课以外,一直从事名记者研究,在各地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过长江夫人沈谱、邓拓夫人丁一岚的帮助指点、鼓励。后来这些论文收入我的代表作。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该书十余年中出了三个版本,至今仍被用作大学教材。

我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多年 “名记者与作品研究 ”课,讲授内容除中国名记者外,还包括外国名记者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法拉奇等。

可以说全国新闻界 “文革 ”之后,我是学新闻名家的鼓吹者、实践者和急先锋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我还与当代名记者陆诒建立了友谊。著名作家夏衍曾称抗日战争时期三大名记者是:范长江、孟秋江和陆诒。我多次到陆诒家中向他请教,也请他到复旦来讲课。我在担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主讲教师时,还请陆诒讲了一课。新闻采访,面向全国介绍他的采访经验。

1989年春,我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出席了。“三 S”和其他国际友人在上海。国际研讨会。我在会上作了。斯诺 “西行漫记 ”的思想和艺术。的学术报告,提供的论文约13000字。会上,见到了著名的记者爱泼斯坦等,还见到了当年和斯诺一起进入 “红区 ”的马海德医生。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一直在新闻教学和新闻研究的第一线。我主持编写了 “文革 ”之后我国第一本新闻学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在全国新闻界、教育界、企业界广受好评,发行20多万册,获复旦大学出版社的 “双效益奖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好 ),后来改编的。当代新闻写作。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我曾被聘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新闻采访与写作 ”课的主讲教师 (半年广播课,半年电视课 )。1985年,刚刚有卫星电视。当时学新闻者人如潮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为我出版的教材。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首印8万多册,同时还出了两本配套教材。中国新闻通讯选。和。新闻采访写作参考资料 由于十几年没有正规的新闻教育,当时的人气就近乎现在的选秀节目。记得当时新闻系为社会开设的自学考试辅导课,也是人如潮涌。第一次开课正好是我上。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是严冬零下7摄氏度的一个夜晚,在四川路桥畔上海邮电大楼礼堂上课,竟来了1000多名学生。课间休息时一大批学生涌到台上向老师询问请教,有心人拍下动人一幕在校园作了展览还曾刊登于专业杂志。因为很多人早就想当新闻记者,都是心怀美丽的 “记者梦 ”来求学的,而且后来这些人中确实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新闻记者、编辑,其中不乏新闻界的领军人物。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中,成为新闻界佼佼者的比例更大。我在复旦教书的同时,还从事新闻工作的实践。我兼任过。复旦。校刊的总编辑,兼任过。新闻大学。杂志编委和栏目主编达十年之久,兼任过全国数十家新闻单位的顾问、高级顾问、特约记者、特约编辑、特约研究员、特约撰稿人、兼职教授等。我始终认为,要教育出优秀的记者、编辑,自己必须既会讲、又会做。90年代初,我以广州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去山东省采访了六大城市,并发出当地改革开放萌动的报道,过足了一把 “记者瘾 ”。1993年我晋升为教授。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一年,我还荣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老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

1996年,我为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合举办的 “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 ”提供了论文。时代的号手人民的知音 ———从穆青新闻作品看记者成才之道,后被收编入。穆青新闻作品研讨文集。(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

2001年,由我主编的 “教你当记者 ”丛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包括。新闻采访艺术。、。新闻写作技巧。、。新闻评论写作。、。中外优秀新闻作品鉴赏。四本,至今仍被用作一些大学的教材,并受到新闻界人士的好评。

2005年7月,我出席了 “埃德加 斯诺诞生100周年纪念会 ”,会上作了。斯诺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报告,此论文后来发表于。新闻传播。杂志2005年第9期,后又收编入。上海鲁迅研究。2005年秋季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上。

2005年10月,我出席了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举办的。全国穆青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会上作了。勿忘人民 ———穆青新闻思想的灵魂。的报告。此论文后发表于。新闻传播。杂志2006年1月号。会上被聘为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

我多次担任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上海市好新闻奖的评委,还担任首次和第二次上海市好新闻奖的评委会副主任。我多次为记者出书写序言,对记者特别是青年记者的成长、成才予以热情的关注、鼓励和指点帮助。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复旦,哺育我成长、成才、成名者也是复旦。我在复旦任职39年,任教40年。1998年退休后,我仍在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两条战线上作不懈的努力,力求不辱 “复旦 ”新闻的名声,把复旦新闻的种子播撒得更广、更远。

我一辈子以中外名记者为偶像,并且奔走呼号,教育、启迪年青一代学习名记者,争做有益于祖国、人民和人类的名记者。我的学生中,确实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颇有名气的新闻记者。我的学生对此评论说,这与其说是对老师当初名记者梦的一种补偿,倒不如说是老师人生事业的一种超越。我对此言击节赞赏。几十年来我历尽艰辛,无怨无悔,并以此为快乐和骄傲。这也算是一种 “孺子牛 ”精神吧。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本书对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崇7文化、古代创世观与生殖崇拜、神话的结构和考证、来自生命科学的启示、男性动态周期等。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本书主要以甘肃高校(兰州商学院为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比较理性的解读,分为社会实践概论、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完善、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基本程序、社会实践活动范文、附录共6大部分,旨在确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提高它的可操作性,使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
  •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本书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展开阐述,即打造师德魅力、储备专家水平的知识、教研相长、在反思中成长、凸显创新等。全书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操作技巧;既有许多鲜活的案例,又有为切实解决专家型教师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而精心设计的适用方法。
热门推荐
  • 天元人皇

    天元人皇

    岁月流转间,历史湮灭,越是久远越是斑驳,当所有人都遗忘的时候,它却突然出现,疯狂的、粗鲁的插入现实。天元历3320年,人族之子,被称作半神的男人长空不败,在纵横数千万里的大荒中心,大战兽族“站狂”拿赫烈和精灵族“月魔”纳兰惜花。三人之战改变了大荒七成地貌,打出难以计数的湮灭空间。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些湮灭空间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那一年无数天使从天而降捕食人类,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一条讯息:被原始人类陷害而沉睡的造物主正在醒来……
  • 我青春的不后悔

    我青春的不后悔

    许多事都是迫不得已,包括林祁的离开和归来,顾沉的深爱,安小然的难舍难分,而原因都是因为爱。林祁与小然很早就认识,后来林祁离开,安小然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却不料五年后,安小然迎来了顾沉的爱和林祁的回归,抉择变得困难,一边是旧情,一边是常伴之人,两个男人的争夺战就此展开。
  • 师兄我不是你师妹

    师兄我不是你师妹

    看了一眼抗战神剧就梦穿了!穿过去就被陨石震飞了!据说自己不是这个大陆的人,据说生产自己的岛屿很难去?可是为什么那个岛上有个青年频频出现?还好本人机智,我装,大家都是都是本地人,一回生二回熟嘛!妞,我们都熟透了,你还是我师妹,乖,跟我回家~不要,师兄啊,我不是你师妹!
  • 朽命

    朽命

    白朽,曾经的大少爷,但是却在十四岁发生了命运的偏差。死亡,劫难,一切在等着他。面对铺天盖地的劫难,他,该何去何从...被命运抛弃的孩子,又该怎样寻找希望。零雨泽新书,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
  • 你是我的oxygen

    你是我的oxygen

    “泽安哥哥泽安哥哥——”一声稚嫩而又清澈的童声传来,略带一点不容察觉的哭腔:“这个小龙猫送给你,你离开了安桥可不能忘了浅浅哦。”年纪仅小就自带吸引力的小男孩眨巴着圆溜溜的大眼睛透露出一种坚定的目光:“嗯嗯,泽安哥哥一定会记住浅浅的。”这一别,没想到竟是十几年。而缘分让他们再次相遇,又让他们,在新的身份和陌生的相貌中擦出让人怦然心动的火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对的人终会相遇”,“有情人终成眷属”。
  • 祁所欲唯索也

    祁所欲唯索也

    七年前那段似是而非的爱情,本来就脆弱的暧昧,因为种种原因,终是被她亲手放弃;七年中,两人皆不愿踏出那一步,在不同的空间里默默守着心里那份执念;七年后,即使她再也不愿意再多走一步,他又一次抬脚去追,甘之如饴。
  • 野性小村官风云往事

    野性小村官风云往事

    讲述了一段故事,一段往事,一段真实的故事
  • 战胜青春的敌人: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

    战胜青春的敌人: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

    本书通过对现实中困扰青少年成长的具体事实的深度分析,结合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统计数据,生动而具体地向您展现青少年“青春的敌人”之成因、发展、预防和应对方法。
  • 蔑灭

    蔑灭

    这是天灾,还是人祸,那已经不重要了,世界已经变了。且看我们的小主人公如何以一个小婴儿的身份,在这个惨酷的世界上生存的。异变者最害怕的是什么?A,婴儿的啼哭声?B,婴儿的笑声?C,两者都是。小婴儿会和自己的父母相认吗?A,会。B,不会。大白是什么品种。A,哈士奇。B,狼。C,混血儿。
  • 星陨之卫

    星陨之卫

    星云大陆早已不复其名,神!魔!究竟为什么强入下界。外域入侵,三族鼎立,合众为一,却换来无尽的腐朽。正义成为了联邦的面具,神魔的说辞,少数人卑微的坚持。魔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无奈与悲伤,神魔所谓的异端,联邦所谓的邪恶。人族却成了碌碌无为者的代称,那,就让我这个无所谓的人,星陨,来守卫我想抓住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