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63400000026

第26章

§§§第八章 日出日落之间

这篇文章并没有列入本书构想的框架之内,只为一个意外的“偏得”,也似乎它久已存在了,像火山封闭的岩浆,只等待喷发的那一刻。更恰如其分的比喻,犹若深蕴于地心的水线,打探的钻头方始令其激情涌流,润泽饥渴的心灵……我这样来讲述我与一个女人的故事,并非卖“关子”,而是一次我所际遇的“生活实录”。

我与E女士一直都生活在这座“金代故都”的小城里,因了文学上的爱好,彼此有着二十余年“闻知其名”而不识其人的经历。这在我是情感的“久痼”,我与女人打交道,有着一份心理障碍,生怕沾染上“绯闻”的名声。或许我太爱惜自身外在形象的“羽毛”,尤为眼见“文学”,特别是“文艺圈子”里的朋友,因了“两性之事”而弄得狼狈不堪,更令我心里打怵,唯恐避之而不及。在小城的文学圈子里,我无一红颜知己,亦无“异性”相谈之人,大概与此“谬见”有关吧!

二十年前的小城,尽管已是开放的春风迎面吹来,但闭塞的气息还是有些郁滞,涉及男女交往,一旦过从紧密,就被人们私下里猜度,咬着耳根。很多当事人,还一直被蒙在鼓里,成为了“流言蜚语”的牺牲品。E女士就为其中之一。少女时代的E女士,应当是青春靓丽的,而且有着男孩儿的一些性情,迥别于“笑不露齿”的传统女孩儿—当然,这是我在真正相识后“补知”的。

我这个人生性善良与敏感,从不愿去窥伺别人的“生活隐私”,自身倒是一直被他人“监控”着,到了现在,我还是无从摆脱这样蹑足潜踪的暗影与噩梦。我总觉得,在我的背后隐形着“狐狸的眼神儿,狼的凶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方能“身心自由”?我虽不屑窥伺,但却无从拒绝“受听”,有些是朋友之间倾心相谈中耳闻,有些是庸俗之人的酒后谈资,听了不少,也淡忘了不少,有的就在记忆里“把根留住”,生成可怕的“痼念”。我对E女士的印象,就于无形中根深蒂固。回忆起来,是源自二十年前的一次深山笔会。

那时E女士在小城报社当记者,小有名气。我在报上看见她写的文章,人是对不上号的,也疏懒得去对。这也是“圈里”人腹议我的“面冷罪状”之一。记得笔会是在七月里(E女士后来回忆说是八月),总之,季节夏天,满山满岭一片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参加的作者二十人左右,某一日(我忘了具体日期),又来了七八个人,这其中就有E女士。在我记忆中,有此事而无此人的印象。只是后来,我耳闻有数人“脱离”笔会,相邀着去山林游玩—自然,也闻之E女士的“蛛丝”小道消息。当时未加分辨,记忆中也就有了难说好也难说坏的印象。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印象是,自此以后,我一直都认为E女士“单身”,即便近年与她的“女友”坐对桌,我也没有改变这种习惯的印象,仿佛E女士就是个“星外来人”,不曾走进我这个“地球人”的生活。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各有各的轨迹,在一座小城里,在一个办公的大院里,彼此不曾谋面,也不曾作过哪怕是一分钟的交流。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存定势,一旦适应了就“乐在其中”,也不想去做改变。我的“找死”(考察与著写历史名人的故居和墓地),自两千年伊始,就完全改变了我的生存心理,我不想花费更多的时间泡在“繁文冗务”里,浪费更多的情感去与官场中人、世俗之人作“外交周旋”和“钩心斗角”,我也不想“追逐新潮”:摆阔,显名,结交情人,包养二奶,做一个“伟哥”式的现代男人。我不操之鼠标,不触之方向盘,除了思想意识超前,行为上完全是“古董”。这都是“死人墓地”惹的祸根,它彻底地改变了我的生活,离之身体的欢愉愈来愈远,而于心灵的血管壁挂满了忧郁的碎屑!在一个晚会上,有位女孩子曾两次邀我跳舞,我婉言谢之,并告诉她我不会跳舞,她用美丽的杏眼儿逼视着我说:你在“装”。我再告之:我真的不是装。她诈我说:你就是在“装”,我已经从你的眼神儿里看出来了。其实,她的现代生活理念,是无从读懂我厚重镜片背后所蕴藏的孤独、寂寞与忧郁。我在18年以前,就已经完全摒弃了任何的跳舞行为,不是假正经,而是真伤痛,为我一生中所爱的人的痛苦与流泪,我不会再踏入舞池,去握着另一个女人的手,去搂着她的柔软腰肢,来重温和寻找我永远失去的青春浪漫。同是在这个晚会上,E女士也曾邀我舞之一曲,我同样答复她,“我真的不会!”她很善解人意的不再言之。这么多年来,我极少涉入歌厅、舞厅、夜总会,如同“外星人”一般,与这个“歌舞升平”、花天酒地的场合,在情感上格格不入。我怎么了?我自己都找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或许,是“找死”,是伤害,是伤痛,“毁”掉了我残生的“欢乐”,也使我在灵与肉的取舍上,而抉择了“生死大事”的求索境界。

如果没有这次“办节”(金源文化节)的际遇,那么,我同E女士的情感经历,就如一首港台流行歌所唱(歌词大意):你真的不必去想,也不必去苦苦地追问!其实,许多年以来,我对闯入我生活中的女人—除了这本书所讲述的—一概视作“过眼烟云”,很少敞开心扉,去做有关人生与爱情方面的对话和交流。不想去做交流,一是我个人已经习惯了“孤独的心理生存”,像一只荒原上穴居的野狼,以觅食古今大师的精神食粮而作余残生命的自在行;二是彼此间交流大多缺乏坦诚的情感基础。商人带着功利色彩,官场中人油腔滑调,上司居高临下,下级怀有敬畏心理,尤其面对着异性,我更是在心理上做着“布防”,深恐那温柔一笑的背后设置下情感的陷阱,让你跌落进去“毁声损名”,追悔莫及。我不想去做交流,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诸多异性对人生与爱情没有或很少去做这方面的反省和思考,在一些人的固有理念里“异性相吸”颠扑不破,用她们的俗话讲:哪有猫儿不吃腥的?—这样来说,不是我的人生境界高了,而是她们的层次低了,沦为真实生活的“主妇”。当然,这是芸芸众生无可指责的实际写照。我的母亲、我的姨们、姑姑们,都是这样生活的,而且她们感到很幸福。我同一些讲究实际生活的女人们,只作礼节性的交谈,然后平静地告别,自然没有留下过多的深刻印象。我大多的岁月,在与人们交往里,都是这样平淡度过的,生命之树很少留下记忆犹新的刻痕。我们普通人的情感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整天吃着粗茶淡饭,有时拌着口角,有时创造快乐,不像荧屏上“编排”的那样,每部爱情戏都大掀情感波澜,爱得死去活来,插足者大多振振有词,而每个角色都活脱脱是个哲思的诗人,满口吐着秀词,道貌岸然的样子,这完全美化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在我看来,“编造”得有些离谱。自然,我是拒看这样的“片子”。

与E女士初次交谈,是关于她抗联姥爷的沉重话题。在这座小城里,有一条以她姥爷名字命名的大街。生活在这里近三十年,我知悉这位为民族解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乡英烈,并曾写有一篇纪念性的文章《走进麦子的故乡》。其中有这样的抒情文字:

“回顾英年早逝的他,用35岁的生命所唱给土地的,不会是我们诗人所歌咏的那一片‘荡在豆花的紫香里’去‘谈情说爱’的幸福麦子。面对残暴伸向土地母亲的淫荡之手,他曾还以抗争的生死麦芒儿。”

“若以一棵麦子象征英雄的一生,我想那根应是他生的故乡,那穗头是他灵魂的凝聚,中间的茎杆是他生死之间精神与风骨的挺立。而他童年的故居与中年的陵园,都不过是从故乡麦地里所走出的一片金色的怀念。”

在小城的郊边,还有一座葬埋E女士姥爷的烈士陵园。而我将这位我所景仰的抗日民族英雄,与E女士连以血缘关系,也不过三四年之久,是某一日闻之她的“女友”—我曾坐过对桌的那位女孩儿之口。她的伯父生前曾写过一部传记,因囿于传统笔法的英烈色彩,我只是随手翻翻,并未做深入的通读。当我与E女士相向而坐,重新面对再塑“英魂”的话题时,我感到心灵的一时悲哀,思想起我多年前曾为这位故乡英烈所写下的几句愤语:

我明知道写这样老调重弹的文章,在物欲横流的时下,是吃力难讨好的。

只是这样的“老调”,因了情感上的负债与心灵的煎熬,在E女士的身上“重弹”,她想尽绵薄之力,来拍摄一部反映姥爷“艰难生命历程及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电视剧,并以“时空错乱”的艺术手法,展现英烈的儿女们对往事的回忆及现实生活的人生理想。我大致翻看了这部剧的提纲,觉得无甚新意,也难以筹集到所拍摄的巨额资金。显然,因了E女士迟来的“觉醒”,而偿付了前期的投入代价,所换回的是“情债”的一个稍许慰藉。

这次相谈之后,我对E女士的先前看法有了不小的转变,觉得这是一个“看重人生情感”的女子,尽管此事做得有些毛糙,但却透视出内心世界的一份缱绻—对死去的亲人的一份情操—对英烈渐被遗忘的痛心与疾呼。或许,她的“觉醒”有些迟疑,已经错失了抢搭“纪念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的末班车,总之,E女士想极力来保护与“姥爷”有着生命关联的一些“建筑”,都渐被巨大的商业利益所“鲸吞”了。有一次,我们乘车路经那里,她指给我看即将消失的那最后一幢小黄楼,我不敢掉转头去看她透过车窗巴望外面的眼神儿,我知道那里面肯定蕴含着无奈的感伤,而我这样的小人物,毋庸置疑,是爱莫能助的。如此之事,在我们这块被强大利益风暴席卷的浮躁土地上,已经屡见不鲜了,诸多躲过战乱、劫后余生的“建筑”或“遗址”,都于这个“和平年代”里被人们的急功近利所破坏,而永远地消失了踪影。

事情到此结束了,若不再发展与继续,那样的话儿这段情感故事就会夭折,像秋晚的绿色触须枯死于冷厉的霜冻。“办节”结束后,我原拟对E女士及另位女孩儿,进行工作劳苦的“补偿”,于是借到牡丹江演出单位回访之际,去考察一下兴凯湖(金代北琴海)、雁窝岛。就是在这两地,E女士陪同我拍摄日出与日落时,在漫长的行返与等待中,有了倾心的交谈,而且是关涉“人生与爱情”的严肃主题。这样的交流,与壮丽的日出、辉煌的日落交融在一起,令我(或许也令她)得以升华人生的感悟与情操,熔铸着对爱情的理解和坚守,乃至终生铭记—我这样写,决非虚饰和拔高我的“君子”之风,E女士的“淑女”之姿,而是事实如此,心态如此。在美丽的大自然里,两个蝼蚁般的小人物,于日出和日落之间,确乎产生了一种比肩或超越“伟人”的崇高情操,也尽管在时间的长河里仅为昙花一现,但就个体生命而言,这一“瞬间”就为此有了人生之绚烂的永恒!

此行考察,前后五日。头两天,行访了东宁要塞、鸡西滴道万人坑,大家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在和平的美丽阳光下,“勿忘战争,勿忘国耻”。尤为我之经历,需要在此补叙一下—在暮晚探访日本遗存下的“炼人炉”址,因为没有供电,陪伴的友人去找人联系,将我一人“丢”在空旷、暗寂的“炼人炉”旁。黑夜吞噬着我,恐惧挤压着我的心灵,那些被日本侵略者“焚烧”的中国矿工(四千余人),其冤魂自历史的深处浮现,在这个“和平”的夜晚,向“倭人”索还被戕害的生命,声讨他们的侵略罪行……我木呆在似乎还散发着人体焦臭味的炉旁,直至电灯倏然亮起,还以眼前的现实。因了“万人坑”、“炼人炉”的艰难考察,我们四人赶往兴凯湖畔已是夜半时分,草草躺下后,枕畔还在激响着拍岸的浪声。我和E女士的性格里似乎都有着共同的“弱点”—人性,在我是考虑司机的休息与长途行车的安全;在她是心疼陪伴她的那个女孩儿(与她女儿年龄相仿)。总之,在凌晨三时半,只有我们二人爬起来,去拍摄日出。

八月下旬的东方,天际早早地就放亮了。我们走出宾馆,转至湖边,南望一片灰色的水面,茫无涯际,宛然大海一般,波浪叠涌,层层推向我们脚边的湖岸,然后缓缓退去,留下湿重的泥沙。沿着曲折的沙岸,向东眺看,天空堆浮着灰黑见白的云层,云下与岸山之间,已经开始泛红,道道霞光润染着云块的边缘,扩展开绚丽多彩的领域。E女士帮我拎着三脚架,迎着湖风走在前面。她健美的背影嵌镶在日出之前的画面里,与湖畔半空飞来的一只鸥鸟相衬:白运动衫,白羽毛,远远望去,宛然“人鸟”相谐,只不过一只飞在湖上,一个行于沙岸。

我们要完整地看到日出景象,就必须加快脚步转过横置眼前的一列小山。沙岸夹在宽广的湖水与岸山之间,曲折而荒凉,丛丛草蒿在凉风里摇曳,复现着千古岁月的曾经沧桑—E女士因了她的青春(小我9岁),她的健康,而远远地走在前面,如同一只敏捷的鹿。相形之下,我的行走因了脚伤和心脏犹如“笨熊”。这些年来,繁重的工作之余,我赶着“生死”的历史行程,几乎耗空了心力与体能,似乎渐次在消失掉那股“夸父追日”般的生命激情。心境沧桑,热血沉淀,灵魂忧郁,这是我之走向余生的自画像。我不再拥有曾经的青春时代,但我不妒嫉像E女士一样拥有着美丽青春的人们。

在急匆匆地行走间,我一边观察着日出之前的云霞变幻,一边感受着风浪充满着大自然的激情,在相拥着奔至湖岸,奔向东方。刚才出现的那只海鸥,又呼唤来两三只伙伴儿,它们一同欢叫着,为这美丽的霞光而陶醉。我们接近岸边的山岬时,湖水里一棵伞状的树,犹如强大的漩涡吸引了我的目光。多么富有顽强生命力的一棵树,在湖水的浸泡里,在湖风的撕扯下,宛然少女披拂着繁茂的秀发,于大自然的壮丽舞台展示她的青春光彩!我呼唤住E女士前行的脚步,快捷地支上架子,透过视窗,而心怀着莫大的激动情感,拍下了这棵湖天之间充满着孤独情感的树。后来,我们才辨识出这是一棵柳树,一株象征人类母性的树木!

我们终于看到了兴凯湖的日出,在云层的罅隙之间,仿佛伟大母亲的一次浴血临盆,无比美丽而庄严。我们身旁浸在波浪间的那棵柳树,风中碧绿的“丝绦”,也闪烁着一片喜悦的光芒儿。E女士一时伫立无言,沐浴在湖光霞辉之中。

同类推荐
  • 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

    你所经历的苦难终将成为最好的礼物

    本书收集了戴琢璞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其中不乏在网上点击率数万、深受读者喜欢的作品。作者笔下虽大都是寻常人物、细微小事,且字里行间既饱含满满的正能量,但行文自然、情感率真,春雨润物一般,渗透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 会唱歌的墙

    会唱歌的墙

    莫言的散文,一如他作为乡土民众精神图腾的“红高梁系列”,小说,亦是理解莫言作品的灯塔。该书辑齐了莫言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才华横溢。其中大量散文谈及作者的故乡高密,故乡已成为莫言借以理解沟通和抒写描摹整个世界的一条必经之路。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王汶石文集(第四卷)

    本书收有中篇小说《阿爸的愤怒》、《黑凤》;剧本《边境上》、《复仇》和诗词《毕业歌》、《太阳一出满山红》、《黄河恋》、《有我后来人》等。
  • 国家印痕

    国家印痕

    标语是时代的产物,作者敏锐地捕捉植根于民间的、原汁原味的“5·12”特大地震的标语,让后人永远铭记这场灾难,永远铭记灾难后各级党委和政府、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医护人员、志愿者、援建省以及国内外爱心人士对四川灾区人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热门推荐
  • 他的小草莓软Q糖

    他的小草莓软Q糖

    《他的小草莓软Q糖》作者:北渡du.类型:甜宠主角:程惓(男)江小柔(女)──────────────文案:“月亮不会奔着你来,我会”这是程惓在见到江小柔的时候心里想的的第一句话。后来他对她说了这句话。“那我会和星星一起映在你的眼里”说完江小柔看着旁边的程惓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相遇总是从不经意开始,从来没想过自己放在心底的人也会把自己放心底。“总有些惊奇的机遇,比方说当我遇见你”这首歌真的好应景哦,想着想着江小柔笑了起来。等了三年终于等到了她,看了看旁边的江小柔紧紧的握住了她的手也笑了起来。她学习不好,她有点小迷糊,她路痴,她做饭炸厨房那又怎么样?!有程惓在昂,怕什么!!!
  • 盛夏的第一朵茉莉花

    盛夏的第一朵茉莉花

    夏茉莉在初中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同时也惹来了反对她的另一群女生,但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她终于解开了女生们的心结,并考上了自己入院以偿的大学。
  • 神级时间贩卖商

    神级时间贩卖商

    你的梦想是什么!?“成为当地首富?没问题!”“成为畅销小说家?没问题!”“成为音乐小巨人?没问题!”“成为世界冠军?没问题!”“想要同时有几个漂亮女朋友?一次十二飞?超越一夜七次郎?拥有无敌马达臀,额……这个,我还是直接给你钱吧。”总之,加(zhe)入(li)本(fei)组(chang)织(wu),幸(kuai)福(dian)你(shou)我(cang)他(ba)!
  • 棺中有喜:鬼夫深深宠

    棺中有喜:鬼夫深深宠

    我21岁这天,在棺材中遇到了一个神秘的男人,从此,我被鬼彻底缠上了。女鬼要我陪她杀人,男鬼要我做他小妾,那个神秘男人要我给他生猴子。终于有一天,我忍无可忍:“信不信我现在就收了你?”“娘子,让为夫吃够了先。”别问我鬼夫先生太强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六个字,“腿打颤,腰发酸。”【这只是一只披着灵异外套的总裁的宠妻日常。】
  • 平行地球大冒险

    平行地球大冒险

    主要讲一个世界的人去平行世界搞事或帮助平行世界,感谢网友提供书名。这本来是在群里聊的话题,突然感兴趣了就写了。
  • 如果,我不是你想要的未来

    如果,我不是你想要的未来

    记得那天,我也不知道是怎么遇见了你,也不知道我的一个谎言最终会伤害到彼此。如果再回到那天,我一定要错过你,这样,我就不会爱上你,更不会让你讨厌我。我不再是你的未来。——<<如果,我不是你想要的未来>>
  • 天源龙尊

    天源龙尊

    一代世界级画家叶云,因为一次交通事故,意外来到了龙腾大陆,获得神异无比的天源圣笔,从而成为异界版本的神笔马良,画物为实,无法无天。汝欲赴死,易如反掌。神路漫漫,不服就干。——叶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下斩魂录

    月下斩魂录

    少年原本平静无趣的生活因偶遇校花被打破。之后更种离奇更要命的事件接踵而至。各路神魔鬼怪陆续登场,就在小小的大学校园里,上映一场精彩的故事!
  • 冷漠界主的淡漠夫人

    冷漠界主的淡漠夫人

    当古武界传人,医毒双绝踏天下的邪医重生隐世家族昔日的废物今日的家族第一人少主无欲无求无情无素。掌握大陆的霸主冷漠无情,嗜血成瘾却宠妻如命。本以为她不会爱上任何人,可是当他毒发跌落悬崖时,青丝成白雪时,对着天立下毒誓,伤欺他者,接受她的怒火,不死不休。为了他不惜进混沌界与整个世界为敌只为了他。没有对与错爱与不爱一见钟情一眼万年原来真的有前世今生,来生万世生死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