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63400000001

第1章 自序

从茫茫的大千世界聚焦在一个生命的源点上—心灵,我这种爱无助的意识或者说思想,萌生于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我没有潜心研究过佛教的经义,因而无从置喙佛家思想有无此哲学的命题,我想出家人基于行善的本性要求,与爱无助应该有着人性的血缘关联。就像地下水线一样,无不孕于广博襟抱的大地之中,涌动而出的为我们命名清泉,而人工掘引的则被称作井水。

自打呱呱落地后,我便于耳濡目染中受到父母无宗教意识的熏陶,或许他们质朴的宗教观念便是心存的善字,夫妻间拥有着这样的一个自然天性的佛,从不伤蝼蚁命而总是受到别人的伤害。他们一生很平凡,小心翼翼地行路,安分知乐地过日子,渴望着与人友善,一旦受到伤害的攻击,他们选择的方式很近似于自然界里的软体贝类,将一颗痛楚而流泪的心灵,躲藏进自我封闭的孤独壳里,任其霸性十足的伤人者自鸣得意;另一种方式,他们像警敏的动物一样,面对着咄咄逼人的进攻,而采取了逃离,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地方,这般地藏来躲去,他们还是无从完全避开人类自己的伤害:邻居、朋友乃至亲人的有心或无意地伤害。小时候,我快乐于父母的搬家,它的动荡给我带来了探索陌生环境的新奇。父母因了寻求生活在淳朴人群间的心理,他们往往将生儿育女的窠巢筑在乡村或小镇,他们以为这样偏僻之地的生活是安静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人与人彼此亲如兄弟姐妹。然而,他们找到了善良与淳朴,但也触及了它们的反面:愚昧与自私,乃至反目成仇。关于儿时的乡下,留存在我记忆里的是饥饿的乡下人,对寓居在他们土地上的吃供应粮户(我父亲转换的工作地方大多是农村、小镇中的卫生部门)心怀着一种排斥心理,对母亲带领我们到收割后的田野去拣粮,个别的农妇便采取说三道四的仇视情绪。虽然这并非善良的主流,但一些伤害却往往是记忆深刻的,如同我们自己的身体残留下的任何伤痕一样,当时虽是小小的划裂,却会长久记忆犹新。

或许是父母的这种无意识的躲藏或逃离,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了我的生命里,使我在承继他们做善良、做本分人的衣钵同时,自然就学会了一种懦弱的生存方式,警敏而善于规避,仿生着自然界弱小的生物,用美丽的伪装来掩蔽、迷幻外界的残害,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我往往逃离在自己的一颗心里,如同被夹伤爪子的一只旷野里的雪兔,躲藏在黑暗的洞穴里,用自己的舌头舐伤疗痛。

我的童年—十四岁以前,是在山地的乡村度过的。我和农家的孩子生活在一起,成为田野里四季的玩伴儿。我们蒙昧无知,喜爱大自然的四季景色变幻,同时也因了单调乏味的生活,而去残害身边的小生物。大雪封山的季节,我们用弹弓或者筛子底下的谷物来捕杀麻雀;夏日里则去青草漫生的野地、池塘畔,戏捉青蛙,而且还喜欢围坐在土道上,让俘虏的青蛙成了被虐杀的游戏对象。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童谣:“蛤蟆蛤蟆气鼓,气到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杀猪宰羊,气得蛤蟆哭一场。”青蛙往往就在我们稚声奶气的拍喊中,无处逃逸而气鼓了肚腹,终致命悬游丝,因了弱小生命的无力反抗,我们还漫漶不清的善恶心理,终于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便鸟兽般散去了。我不知道现在乡村的孩子是否还在唱着这首蒙昧的古老童谣,是否还在以弱小的生物来继续做着残忍的生命游戏?!

我的乡村童年,还被培养成了传统惯性的仇视,对看到的蛇一概乱棒齐下、乱石纷掷,将其打砸成血肉模糊不说,还要施以剥皮示众。当我后来坐在舒适的影院里,看到日本影片《望乡》中一群日本兵哄围着朝被他们兽性糟蹋完的女人身上撒尿时,我想到了那些无助逃离的青蛙;而《红高粱》影片里那位中国人被日本人用刺刀逼着,去亲手剥离同胞的血淋淋的皮时,我几近呕吐地复现出那些土道上裸露着白晳肉体的死蛇来。这样的残害,在我的身上不会重演,我也不希望再看到,在僻远的山村,在世界的一些隐秘角落,人类对自然的杀戮、对同类的伤害还在继续上演着兽性的残暴。阻止现代文明悲剧的发生、上演,是呼唤人性的复归,是平等博爱而道远的重任。尽管,个体的爱对此是无助的,但大多数的爱相挽结,这力量的纤绳就会变得粗壮,而且坚不可摧,韧不可折。这是我的一个小人物的爱心与祈盼罢了,因为我也正在受着一些身体不流血的情感伤害,我祈求于谁呢?上帝是不存在的,但人类之手绘制出的那幅伊甸园却是一个真实:亚当与夏娃至于谁以肋骨创造出另一生命,都将包容着爱与伤害的永恒主题。我是亚当的变种,因而生存着便为夏娃的后人所爱,也所伤害。这或许就是我身为一个男人的宿命吧,爱红颜中人,也伤害着柔弱的女性。这有如我童年的一个再现,爱及自然界里的一些生物,也伤害了一些无助的生命。我想用文字再现出来,以传达我的思想,向自然,也向着“蛇与禁果”并存的人类。

序文结束前,我们回归到心灵探求的源点上—九华山。九华山是地藏王的道场。地藏是佛经中所言“释迦灭后至弥勒出现之间,现身六道、教度天上以至地狱一切众生的菩萨。认为他像大地一样,含藏无量善根种子”。我一再言明,我受及父母的影响,意识里无存宗教的胎迹。如我在另一篇文中的诠释:我从来没有读过任何一本宗教的教义,心存的只言片语都来自其他书籍,我一生不皈依任何宗教门派,我的信仰是:我的豁达与宽容的人生理念便是佛的存在,我充满和平与人性的心灵,便是基督的再生。我只服从自然与生命的召唤,它们是主宰我进入天堂的上帝。因而,我来九华山,更多的是缘出自然而非佛教的因故。九华何其美?李太白的一首诗娓娓道尽:“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正值五月春光明媚,九华峰峦叠翠,溪流盈碧,松竹辉映,云白花红,蝶飞鸟幽。九华街粉墙黛瓦,飞檐翘脊。人与佛彼此互融,佛有人性,人生佛愿。居家卧听天籁梵音,暮鼓晨钟;出行则身为云雾缠裹,心浴檀香紫气。在九华,我如梦似幻,醉耽竹海,目揽天风,聆听鸟鸣与经声,神悟自然之妙美,佛教之深奥,至暮晚还迟迟不愿下山。

坐在客运站,我等待着通向芜湖的最后一班车。夕阳无力地散淡在明窗上,长椅寥落着三三两两的旅人。我有些疲倦,蒙眬起眼神儿,恍然沉入云雾漫漫的天国仙界,莲花纷然裂瓣儿,我的梦就团坐在银白的氤氲里渐渐飘升,远离大地与这地藏王主宰的神山。佛之天堂是一个慈爱的所在,它含藏着比大地丰蕴得多的无量善根种子,我们置身其间,心灵生长着的都将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善与爱。我们尽可赐予,像阳光与空气一样,无需自私地保留,以备储用。莲花吐放的馥香,环裹着我,缭绕在鼻翼下,犹如一只顽皮的小虫子痒醒了我。我倏然醒来,被眼前的景象震悚,这是一个猝不及防的意外。对面的长椅上,端然坐着一位年轻的尼姑。她素面朝天,秀眉如月,澔眼睛宛然清泉深潭,如若秀发生存,无疑会成为模特佳丽。她身着青灰的袈裟,圆口布鞋,打着青灰的绑腿,惹人注目的是她手拎着一顶斗笠,用以行路中的遮阳挡雨。她端坐我的对面,仪容端庄,白晳的面孔有如月光一般圣洁、冷寂。我难禁一颗世俗的心,无力挣扎地浴身在这清泉的美里,然而,深潭太寒彻了,像雪水砭骨透髓。我挣脱出一厢热血的情燃,悲哀随着这暮晚的降临而潜滋漫生了。

这个美艳的女孩儿,她的出家与皈依佛门,肯定是有着爱的伤害背景,或者她为之相爱的人儿死去了,或者是她死去了自己的一颗相爱的心,从此,绝望地剪去一头青丝,把心灵交付给佛祖的神坛。而她的天生丽质,也便会在时光的残忍里一点点被蚕食掉了。

我的心为其爱怜而哀伤,无奈复无助,在黯然神伤中别离了九华山,也从此萌誓不再前来。我终生信奉着这样一条出游的准则:这个地方我目睹了最美的一刻,便永生都去逃避着它,珍存生命的完美就不要再去伤及它了,就像一生中初恋一样,即便在死亡的前夕想起它也会刻骨铭心。而对伤及我情感的地方,我的选择是逃避的同义—逃离,既然我无从援助一颗受到伤害的心灵,那么这座自诩为佛家的圣山,对于我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九华山,是我心灵情感的一块伤痛。

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量善根的种子,这是宗教的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位我萍水相逢的尼姑相信了它,终生都将麻醉在这个传说里,直至脸庞牵挂出岁月的蛛丝网。十余年过去了,九朵芙蓉峰不会再另生长出一朵,而我却从生死的思考里分蘖出这一思想:爱无助。

同类推荐
  • 我的年代

    我的年代

    本书收有《丑小鸭》、《青春期轶事》、《自恋》、《看得见风景的阳台》、《北京印象》等五十余篇散文作品。
  • 有问集

    有问集

    这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四本,收录了《扶轮问路》、《爱情问题》、《身与心》、《昼信基督夜信佛》等史铁生关于灵魂与生命的扣问16篇:关于爱情、关于信仰、关于肉体,关于心魂,关于来路,关于生命的去向。尤其是《昼信基督夜信佛》,道尽了作者的生命哲学。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三言”“二拍”的世界

    “三言”“二拍”的世界

    中山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最后一代传统文人”陈永正教授重磅力作——《“三言”“二拍”的世界》,带你看宋元浮世绘中平凡庸碌的、市井小民的不平凡人生起伏。“三言”“二拍”是流传颇广的五部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其中,“三言”是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在这本书里,作者不拘一格地谈论“三言”“二拍”的中的故事与人物,作者及作品影响力等,将文学鉴赏与历史考证相结合,解读点评深入浅出,且生动耐读,引导启示读者于细微处一步步探究“三言”“二拍”;既充满奇趣,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独特文学魅力。是一本雅俗兼顾、能让人轻松读懂的名家鉴赏辞典。通过对这些故事及人物的解读,探究其中的人生哲理、看透人性百态。既能学到很多为人处世之理,又能get古代文人思想之趣!
  •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一国王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杀掉。宰相女儿为拯救无辜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每夜讲故事,以引起国王兴趣,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使国王感化。
热门推荐
  • 回忆大学

    回忆大学

    为了那忘却的大学记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域之废土战争

    神域之废土战争

    末日时代的七位女神,为了争夺最后一块废土,彼此之间发生的战斗经历
  • 我穿越成了一只羊

    我穿越成了一只羊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药草会因为我变得更香,悟道会因为我变得简单,连战斗都能进行托管。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解析物理原子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解析物理原子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轮回的复活之旅

    轮回的复活之旅

    莫名其妙的死了?没事,给你复活的资格。任务的辅助工具是指南针?等等,为什么指针一直在转啊?这是要他跟着指针原地旋转跳舞吗?时睿在画面感出现之前把这个想法从脑海里剔除了……冷静冷静,先好好梳理一下有效信息。某死神表示为了让游戏更有趣一点,他还给每个参与者送了一份小礼物。
  • 才不喜欢神秘学

    才不喜欢神秘学

    新生伊始,事物还没有名字。时过境迁,却已经歌颂着祂们的古老。印记,权柄,灰雾,群星......这是属于神秘与奇迹的时代。
  • 腹黑君王毒爱:替身罪妃

    腹黑君王毒爱:替身罪妃

    她只是个平凡的女子,她只求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却误入深宫,与相爱之人有缘无分。他本帝王之子,一心贪念弑父夺位,成王的他却遗失心爱女子,他醉后乱性,害了她一辈子,而她却成了别人的替身。。。。
  • 每朵花本应芬芳

    每朵花本应芬芳

    小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对世界了解得十分彻底而且全面,但只能了解他所感知的那一部分世界。一起来翻阅《学生爱看的名家小小说:每朵花本应芬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