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59800000039

第39章 月经失调方(10)

【功效主治】本方功能活血化瘀,消膜定痛。主治膜性痛经。

【临床运用】共治疗32例膜性痛经患者。所有病例经妇科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器质性改变。随经血排出的块状物在治疗前送病理检查,系行经期子宫内膜。经治疗后,24例痊愈(经行腹痛及肉眼见块状物消失);6例有效(经行腹痛较治疗前减轻,肉眼见块状物减少或缩小);2例无效。一般服用2个月经周期即获显效。

【经验体会】现代医学认为,膜性痛经属原发性或功能性痛经范畴。通常采用性激素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根据此病的好发年龄及临床特征,多见于未婚未孕之女青年,经前即有腹痛,经色黯红有块,待块物流出,其痛渐减。结合舌质脉象,显然与祖国医学气滞血瘀痛经相似。“不通则痛”是关健所在。遵《内经》“血实宜决之”之意,立活血化瘀,消膜定痛之法,故获良效。

【方剂来源】李维华,等.自拟化瘀消膜汤治疗膜性痛经32例.浙江中医杂志,1992,(3):129.

3.化瘀散膜汤

【药物组成】蒲黄、五灵脂、青皮各12g,山楂20g,血竭粉10g。

加减变化:偏热型加红藤、熟军;偏寒型,加小茴香、炮姜;至经期蒲黄宜炒,血竭粉易三七粉。

【治疗方法】自患者完成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后的首次月经净止日起,每日取上药头、2汁水煎剂分早、晚两次服完,日服1剂,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全疗程。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化瘀散膜。主治膜性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30例经3个月经周期的全疗程治疗及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的随访,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6.7%;无效4例,占13.3%。

【经验体会】“膜痛”患者在整体上有血E2水平异常升高及血液粘度增高的病变,又有局部随经潮而隐现的腹痛、膜块、及微观上的子宫内膜病理、组化改变(子宫内膜中血管内、外瘀血),可以认为属气滞血瘀痛经之重症。治当以活血化淤为主,化瘀散膜汤有破气行滞、活血化淤的功效。通过临床观察,施于患者的整个月经周期,具有降低异常E2水平,改善机体血液的粘滞性及子宫的淤血状况等作用,表明其治疗效果是通过调整患者整体的气血,完全或不完全地阻断瘀块的形成,且直接化散已经形成的瘀块,从而促进子宫内经血的流畅,使患者获得膜化痛止或接近向愈的结果。

【方剂来源】徐斌超,等.化膜汤治疗膜性痛经3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34.

4.化瘀止痛汤

【药物组成】丹参9~15g,当归、泽兰叶、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三棱、牛膝、失笑散(包煎)、制香附、益母草、元胡索各9g。

加减变化:怯冷畏寒明显者加肉桂,有乳胀等肝气郁结症状者酌加柴胡、桔叶。

【治疗方法】经前3~4天开始服药,月经来潮后再服2~3剂,平时根据气滞、血瘀和胞宫虚寒等不同情况分别给予逍遥丸、四制香附丸,艾附暖宫丸等每天一匙吞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治膜性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共28例,全部治愈,其中8例不孕患者有5例怀孕。治疗3~4个月经周期痊愈者共21例,占75%。如一患者29岁,痛经4年,经西医妇科检查,诊为蜕模样痛经。诉经来量不多,小腹剧痛,经前乳胀,视其苔薄,脉之弦细。此乃肝气郁滞,瘀血内阻,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拟主方去泽兰、三棱、桃仁、红花、失笑散,加柴胡、桔叶、川断、菟丝子、木香。嘱平时服四制香附丸、逍遥丸。二诊时经水将临,腹痛未作,乳胀已减,拟主方去桃仁、红花,加木香3g。一个半月后因月经过期未至而就诊,经查尿妊娠试验阳性。

【经验体会】①蜕膜样痛经多见于青年女子,因经来剧烈腹痛,瘀块(蜕模)落出腹痛即减的特征,故其病机是瘀血内阻。大块蜕模可能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血相搏而成,它阻碍了经血的顺利排出,造成“不通则痛”的临床表现。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可使气顺血调,“通则不痛”,符合辨证论治精神。与西医激素疗法相比,因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故较为理想。③服药方法与疗效密切相关。经前3~4天瘀血内停已十分明显,此时用药有助于及早消散内膜,以利排出,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而月经中期瘀血尚未形成,月经来潮后服药来不及消散内膜,故效果不明显。⑧部分未婚青年近期疗效良好,仍需巩固治疗,否则数月后有可能再度出现蜕膜。后者经重复治疗仍能获得良好效果。

【方剂来源】胡彭寿,等.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蜕模样痛经.湖北中医杂志,1983,(3):11.

5.四物三香汤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白芷、木香、制香附各10g,白芍12g,生地6g。

加减变化:气滞血瘀型加牛膝、桃仁、五灵脂各10g,益母草30g,红花6g;寒湿凝滞型加生艾叶、吴萸、干姜、小茴香各10g,肉桂3g;气血虚弱型加黄芪、山药、女贞子各30g,党参15g,茯苓10g;肝郁气滞者加柴胡、川楝子、元胡、小茴香各10g;肾阳虚、子宫发育不良者加紫石英、仙灵脾各10g,巴戟、肉苁蓉各15g;肝肾亏虚型加枸杞子、山药各10g,女贞子30g,山萸肉15g;膜样痛经加血竭3g,苏木10g。

【治疗方法】经血来潮前3~4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经来痛止停药。下个月经周期再如此用药,一般在连用2~3个月经周期后痊愈或好转。

【功效主治】养血活血,行气止痛。主治痛经(包括膜样痛经)。

【临床运用】临床以本方治疗痛经57例,结果显效(痛经消失3个月以上)25例,占43.8%;好转(痛经消失不满3个月)25例,占43.8%;总有效率为87.7%。如一学生18岁,诉每次经前腹痛,经期第2天量多,色紫暗有块,血块流出后腹痛缓解。曾多处求医,均以瘀血论治。观其形体不充,面色□白,脉细,予四物三香汤原方加生艾叶、乌药各10g,连治2个月经周期,月经按时而下,再无腹痛。

【经验体会】方中四物汤既能养血,又能活血,补中有行,对痛经虚中有滞,则各得其所。

【方剂来源】苏学贤.四物三香汤治疗痛经57例疗效观察.湖北中医杂志,1990,(2):16。

6.活血痛经散

【药物组成】当归7g,川芎3.5g,丹参9g,生蒲黄、乌药各6g,五灵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g,肉桂3g。

【治疗方法】将上药共研细末,10g为1包,于经前3~5天或经期服用,日服2次,每次1包,温开水或红糖水送服。

【功效主治】本方逐瘀理气通阳,主治膜性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30例,用痛经散加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痊愈16例,显效9例,好转5例。如一学生17岁,诉近1年来经前和经期小腹痛甚,有憋胀感,经量少而色黑,烂肉样物排出后则痛减,伴乳胀,腰痛。查舌淡苔白,脉沉弦。诊为继发性膜样痛经,证属气滞血瘀,法当理气活血。诊时正当月经前5天,嘱即用痛经散10包,每服1包,每日2次。随访,药后行经已不腹痛。

【经验体会】用痛经散治痛经,辨识证候要抓住瘀、实二字。痛经的病机主要是冲任气血阻滞,瘀而不通,“不通则痛”,故治则为通调冲任气血。痛经散加减方以逐瘀为主,佐以理气温阳,使冲任二脉气血通畅,故未用一味止痛药而痛止。方中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蒲黄、灵脂、丹参、桃仁活血化瘀。根据气行则血行和血得热则行之理,加乌药助香附理气,加肉桂温阳散寒而行血。适用于血瘀偏甚而兼气滞及寒湿凝滞的实性痛经。

【方剂来源】刘颖.痛经散加减治疗痛经30例.湖北中医杂志,1986,(1):26.

(三)痛经外治方

采用外治方法(如针刺、膏剂或散剂外敷局部)治疗痛经(包括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经临床证实有较好疗效。若外治的同时配合方药内服,可提高治疗效果。现选介化瘀止痛膏、痛经外敷散等验方或外治法,计11首(法),可供临床参考。

1.化瘀止痛膏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炒白芍、吴萸各100g,肉桂、细辛、川牛膝各30g,炙甘草50g,丹皮20g。

【治疗方法】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箩),用时取20g药末,加30度白酒(原白酒加开水稀释)、少许凡士林调匀。经前3天敷于脐部,经至敷于关元穴,胶布固定。经净取下。痛甚者用热水袋加温。连敷1~3个月经周期。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原发性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80例,未婚48例,已婚32例;年龄14~45岁之间;病程最长13年,最短1年;80例均系原发性痛经,除外子宫器质性病变。治疗后41例痊愈(疼痛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者);39例好转(连续3个月经周期疼痛减轻者)。如任×,21岁,未婚。痛经6年。每次行经期间小腹疼痛难忍,恶心呕吐,最疼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捂腹翻滚。于1991年3月2日就诊,已值经前3天,外敷膏后,疼痛大减。后又用2个月经周期,疼痛消失。

【经验体会】任主胞宫,神阚、关元同属任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面角质最薄,渗透力强,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故外敷神阙、关元,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痛经虽有气滞、寒凝、热郁、虚弱等不同,但皆为血瘀不通而痛。本方旨在化瘀止痛,祛邪补虚,加酒通利血脉。本方制作简单、疗效确切,无痛苦,无副作用。

【方剂来源】江明旺.化瘀止痛膏治疗痛经80例.陕西中医,1991,(12):536.

2.三味痛经膏

【药物组成】五灵脂、郁金各250g,冰片1g。

【治疗方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在瓶中备用。在月经前3~5天,选关元、中髎两穴,每穴取15g粉末,用白酒调成糊状,摊在纱布块上,贴敷于穴位,外用橡皮膏固定。月经来潮后2~3天无腹痛去掉膏药。

【功效主治】舒经通络,散寒止痛。主治原发性及继发性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33例痛经患者经本方治疗后痊愈31例,好转2例,一般均在2~3个月经周期治愈,尤其对原发性痛经效果明显。

【经验体会】原发性痛经或继发性痛经,在治疗上一般多采用口服药治疗。本组33例应用穴位敷贴治疗后,痊愈31例,好转2例,有效率为100%。说明本治疗方法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价格低廉,有独特的临床使用价值。

【方剂来源】崔周燮.三味痛经膏穴位敷贴治疗痛经33例.吉林中医药,1992,(6):16.

3.活络发泡膏

【药物组成】取斑蝥、白芥子各20g,研极细末,以50%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状。

【治疗方法】用时取麦粒大小一团,置于2×2cm的胶布中心,贴于中极或关元穴。每月经前5天贴第1次,月经始潮或觉腹痛则贴第2次。两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注意事项:一般贴3小时揭去药膏,当时或稍后即出现水泡,常2~3天逐渐干瘪结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治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82例,原发性痛经46例,继发性36例。经临床治疗,气滞血瘀者,显效25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寒湿凝滞者,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湿热瘀阻者,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气血虚弱者,有效3例;肝肾亏虚者,有效3例。总有效率91.24%。

【经验体会】经临床辨证施治,用发泡膏外贴中极穴、关元穴,治疗妇女痛经症82例,取得了明显效果。其中气滞血瘀者疗效最好。

【方剂来源】施亚萍,等.发泡膏治疗痛经82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1990,(5):28.

4.痛经外敷散

【药物组成】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50g,樟脑3g。

【治疗方法】先将樟脑以外的各药研细,将当归、吴萸、肉桂、细辛共水煎2次,煎液浓缩成稠状,混入溶于适量95%乙醇的乳香、没药液,烘干研细末加樟脑备用。经前3天取5g药粉,用黄酒数滴,拌成浆糊状,外敷脐中,用护伤膏固定,药干则调换1次,经行3天后取下,每月1次,连续使用,至治愈或微痛为止。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外敷以治痛经。

【临床运用】临床以痛经外敷散治疗60例痛经,结果治愈52例,治愈率为86.7%,有效6例,总有效率96.7%。一般用药1~2次即愈。如一患者18岁,原发性痛经6年。每次经期腹痛剧烈,呕吐,面色苍白,苔薄白,质微红,脉细。经服药数年无效。证属受寒淋雨,寒湿容于胞中,气血运行受阻,治拟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用痛经外敷散1次即愈。

【经验体会】本病病机主要是气滞血阻,月经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方中当归、乳香、没药活血止痛,吴萸、肉桂、细辛温经散寒,樟脑作为引药渗透,使诸药直达病所。脐为五脏六腑之气出入之处,故应用外敷散敷脐,能达温通脏腑,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寒散气行血活痛经自愈。本法不仅疗效迅速,而且经济简便,故值得推广。

【方剂来源】许曼理.痛经外敷散治疗痛经92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4):25.

同类推荐
  •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

    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

    为满足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精心编写了这本中西结合内科实用性手册本书适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尤其社区全科医师在工作中参考,亦可作为广大医学院校学生的参考用书。
  • 医道还元注疏

    医道还元注疏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一大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对外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近年来,该学科随外科学的进展发展很快。为了更好地为外科护理工作者服务,本书广泛收集国内外近期文献,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对外科感染与损伤、麻醉期手术、围手术期、肛肠外科、骨外科、五官外科、妇产外科、休克和外科急诊护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本书适用于外科护理工作者和医学院校师生。
  •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专家诊治血管疾病

    为您详细解答关于血管疾病的各种疑难杂症;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神奇宝贝源之训练家

    神奇宝贝源之训练家

    新人勿喷。。。抱着个人喜爱写的一直想写出来希望大家能喜欢好!以下是简介正文二十一世纪大龄废宅何洛,因为一道诡异雷电被带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作为和智爷同一届出道的训练家,见过凤王的男人,何洛表示:不混得风生水起怎么对得起广大穿越者群众!于是--“白银山,橘子群岛,龙之乡,桐树林,天空之柱……”何洛苦恼地说道“还有哪里可以去看看的啊~”身后一众各地区联盟高层抓狂:“祖宗啊,快点回关东当你的冠军去吧,我们禁不起你霍霍了……”“什么?那个叫何洛的家伙回去了?”某地区黑暗组织头目喜极而泣……这是一个开着挂满世界跑的不靠谱少年与他的精灵们的传奇……
  • 人在异世当土地

    人在异世当土地

    保安当了土地,面对汹汹大势该如何抉择?是攀附帝王骥尾还是自己拔剑而起?这是一个做人难,做土地神更难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一切秩序早已土崩瓦解,要想活下去只有力量才是唯一凭证!
  • 如果我叫玛丽苏

    如果我叫玛丽苏

    我们的身边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有那么一个人,他或她完美无缺,让你觉得他或她夺走了自己所有的光彩,夺走自己的心爱之物,所有人围着他或她转,什么事情都先问他或她的喜好,就连自己都觉得自己站在那个人身边是陪衬。那时的你再见玛丽苏桥段时是否还会再嘲笑?会不会在心里暗暗的说一句“如果我叫玛丽苏”!可成长就是一段让人们学会做自己世界主角的旅程呀!
  • 未来世界之神话复苏

    未来世界之神话复苏

    那年天庭,元始天尊的尸体坠落蟠桃宴!那年地球,灵气复苏却迎来恶鬼肆虐的大灾变时代!这年徐乐,来到了异世界的小山村!当消失已久的黄泉路显现在所有人眼前,当哭丧棒在巨城上空高高耸立!身穿动力机甲、手握重力枪、依靠能量护罩保护的人类文明,该何去何从!未来世界,神话复苏!
  • 钟无忧

    钟无忧

    一个谜一样的男人,仗剑孤倚血浸衫,山笑看紫禁风波动,举手破灭转轮回,犹自闲庭亦凛然;江山美人在我心,独步华夏烟雨间。佛不渡我,我自成魔;神若阻我,我便弑神;佛若阻我,我便杀佛。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神仙就在我家

    神仙就在我家

    讲述的是在几百年前的仙魔两族穿越现代都市,仙族王子与都市宅男共同对抗魔族。
  • 倚栏笑

    倚栏笑

    钟国二王大婚之日,宫内梅园却突然起了大火,一夜之间,那仙境似的地方,只剩下了漫天飞扬的灰烬。一年过后,一位神秘佳人随当时名震九域的神医公孙款款入宫,据江湖第一士夜逍遥说,其貌甚天仙,姿若漪涟,风华绝代,倾国倾世……白伶坐于庭中,闻此称赞后勾唇一笑,将杯中桃花酿一饮而尽。何曾绝代?不过是白兰的仇,由她白伶来讨罢了。这场以命为注的赌局,以情为子,以死为生,无止无休。直到多年后,那人站在她的面前,笑如初时:“就算我用我的余生向你赔罪,你也还是不肯原谅我吗?”“是。”当她走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却是咽下口中腥甜,附在他耳边,笑地如水般温柔:“钟楼雁,你活该。”“来生,我绝对不要遇见你”
  • 奔跑的37℃男人

    奔跑的37℃男人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份散文随笔与时评作品,也是作者在30岁来临之前,为自己献上的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被称为“80后男孩的青春记忆”。为什么自称为“奔跑的37℃男人”?作者张吟丰认为自己凡事要“保持37℃的理性和沉稳,不让38℃的高热烧昏头脑,也不让36℃的冷漠封闭自己”,“而奔跑,又恰是人生的一种姿势,是激情的体现和写照,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炽烈和深沉的爱”,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的问世。
  • 剑帝传承

    剑帝传承

    剑,是他的招牌。雷,是他的身份。侮辱他者,他一笑而过。动他亲朋好友者,必将受到他无穷无尽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