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29100000038

第38章 真宗赐号历朝承袭

众所周知,纵观整个宋代,最为推崇道教的皇帝当数宋真宗和宋徽宗。而张正随嗣教的时代,正是宋真宗在位之际。当时,辽军南侵,宋真宗亲征。最终,宋辽议和达成澶渊之盟,此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几十年的和平,老百姓安居乐业,宋朝的经济逐渐繁荣,国力大幅提升。然而,宋真宗并没因为获得了一时间的和平而感到安心。宋真宗感到辽国虽然暂时停止了战争,然而觊觎中原之心一直不死,因此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更高的层面凝聚国人,消除外人的觊觎之心?用兵书上的话来讲就是,有没有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更为高明的国策和战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要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硬实力,又要有文化上的软实力。正在真宗思来想去没有答案之际,吏部尚书王钦若来了。真宗问:“今将奈何?”王钦若知道真宗还对每年向辽输纳银两和绢匹之事耿耿于怀,于是故说反话:“陛下以兵取幽蓟,乃可刷此耻也。”战争可不是真宗的选项,真宗道:“河朔生灵,始得休息,吾不忍复驱之死地。卿盍思其次?”于是王钦若亮出了自己的观点:“陛下苟不用兵,则当为大功业,庶可以镇服四海,夸示戎狄也。”这话真宗爱听,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忙问:“何谓大功业?”王钦若曰:“封禅是矣。然封禅当得天瑞乃可。”真宗的确想过封禅,然而封禅要求的条件太高了,既要求帝王有丰功伟绩,还要求天降祥瑞,这可达不到,真宗故隐而不发。王钦若对真宗的顾虑心知肚明,于是道:“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陛下谓《河图》、《洛书》果有此乎?圣人以神道设教耳。”这次真宗听懂了王钦若的意思,丰功伟绩这个好办,说大说小就凭一张嘴;天降祥瑞也可安排人去造嘛。真宗忖度再三,同意了王钦若的说法,于是王钦若等人就去安排天降祥瑞之事。

不久,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祥瑞如约而至,在官民的恳请下,真宗隆重封禅泰山。这次封禅大典的成功让宋真宗感觉很好,既振奋了国人的精神,又向辽国展示了大宋的文化软实力。通过此次封禅,宋真宗深深地认识到“神道设教”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起汉民族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命运来。可以说宋辽之战,激起了宋真宗的民族自尊心。真宗深知两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竞争,还包括文化上的比拼。文化的竞争,乃是不见狼烟的战场,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杀敌于无形。大宋的武备也许不及辽国,但在文化上的优越感和自信心还是有的。强调文化正好以己之长制敌之短。说起文化,最能代表汉民族信仰的首推道教,然而土生土长的汉民族本土宗教——道教,用宋真宗的原话来说,就是“唯中原有之,然不甚盛”。可是,土生土长的道教一直以来并不兴盛,跟外来的佛教相比,也是相差甚远,因此必须有意识地提携道教、崇奉道教,并因此来强化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并强化国人的文化自信心。

宋真宗的这种想法,得到了元朝修撰《宋史》史家的理解,并在《真宗本纪》后附评:“赞曰:真宗英晤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屡言其聪明,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渊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杂,天书屡降,导引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他日修《辽史》,见契丹故俗,而后推求《宋史》之微言焉。宋自太宗幽州之败,恶言兵矣。契丹其主称天,其后称地,应岁祭天,不知凡几。猎而手接飞雁,鸨自投地,皆称为天赐,祭告而夸耀之。意者宋之诸臣,因知契丹之习,又见其君有厌兵之意,遂进‘神道设教’之言,欲假是以动敌人之听闻,庶几足以潜消其窥觎之志欤?然不思修本以制敌,又效尤焉,计亦末矣。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呜呼贤哉。”

总之,为了达到振兴道教的目的,宋真宗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一、广修宫观、塑造神像;二、优礼道士、提高待遇;三、收集道书、校刊《道藏》。

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的嗣教生涯就是在整个国家崇奉道教的背景上展开的。应该说,张正随天师是非常幸运的天师,有幸生活在一位崇道皇帝宋真宗的时代,有如鱼得水之感,而龙虎山天师道在张正随天师的手上也取得了决定性的发展。

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龙虎山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到京城并亲自接见了他。这次会见产生了三个积极的成果:

第一、为张正随天师在京城设立专门的传道机构授箓院,让他在京城传授道法,培养道教人才。

第二、敕令改龙虎山的“真仙观”为“上清观”,并免除田租,以示朝廷的支持和重视。

第三、赐张正随天师号“真静先生”,以示朝廷荣宠。

这些事在不少文献上均有确凿的记载。

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第177页:

二十四代,正随,字宝神,性质直。宋真宗召至阙,赐号真静先生,为立授箓院,年八十七,配魏氏。

元妙善《龙虎山志》第56页:

正随,宋大中祥符八年,召至京师。吏部尚书王钦若为奏,立授箓院;又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赐号真静先生,是为天师二十四代。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广教妙济真君。子乾曜嗣。

《汉天师世家》载:

二十四代天师,讳正随,字宝神。性质直敦朴,不与俗接。宋大中祥符八年乙卯召至,吏部尚书王钦若为奏,立授箓院,并奉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年八十七岁而终。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九“张正随”条:

张正随字宝神,仲归长子也。为人质直淳朴,不与俗人交,遇诸途,则趋而避之。岁以传度法信救施贫乏,虽家贫而不顾。年八十七岁而终,追封真静先生。

《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三载:

赐信州道士张正随号真静先生

初汉张鲁子,自汉中徙居信州龙虎山(在今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西南相传汉张道陵修炼于此)。世以鬼道惑众,正随其后也。至是召赴阙赐号,王钦若为奏立授箓院及上清观(今曰太上清宫在龙虎山上),蠲其田租,自是凡嗣世者皆赐号。

《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西通志》卷一百四载:

张正随,字宝神,季文子,汉天师第二十四世。性质直敦朴,不与俗接。大中祥符八年,真宗召至阙,赐号真静先生。子乾曜,字符光,端静寡言。天圣八年,仁宗召问冲举之事,对曰:“此非所以辅政教也,陛下诚能返之朴,行以简易,则天下和平矣,奚事冲举哉?”上嘉之,赐号澄素先生。乾曜子嗣宗,仁宗赐号虚白先生;嗣宗子象中,生五月能言,七岁朝京师,赐紫衣;象中子敦复,神宗赐号葆光先生;敦复无子,以从子景端嗣徽。宗大观二年,赠号葆真先生。(《天师世家》)

上述提到的授箓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呢?授箓院之设,源头可上溯到唐代,据《龙虎山志》记载,唐玄宗召见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命即京师(长安)置坛传箓。”唐朝之时仅仅是置坛传箓,还未设一个专门的机构。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敕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于京都(汴梁)立授箓院,这应该是一个官方的专门机构,相当于今天的道教学院,专门培养道教人才。这在道教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元明之后,绍其余绪,立“万法宗坛”,授箓在龙虎山天师府举行。

其次,真宗敕令改龙虎山的“真仙观”为“上清观”,并免除田租。这里提到的“真仙观”就是今天龙虎山的“大上清宫”。唐代题名为真仙观,宋代大中祥符间改名为上清观;宋天圣年间迁于龙虎山之南;宋元祐元年第二十八代天师张敦复重新修葺;宋政和三年升上清观为上清宫;元大德间,赐名为正一万寿宫。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敕令改“真仙观”为“上清观”的举措,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龙年虎山天师道的重要地位,为后来朝廷的赐名、拨款等开了一个先例。

此外,皇帝为龙虎山的现任天师赐号,这在以前是前所未有的。自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被赐号“真静先生”后,宋代的历代皇帝都给龙虎山天师赐号,后成为朝廷的恩例。虽然,给道士赐紫衣、师号唐代已有,并非宋代独创,然而就天师道的整个发展史来看,此次赐号意义非凡,极大地提升了现任天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少文献皆提到此次封号的重要作用,乃是龙虎山封号所由始。

元代陈元靓《事林广记续集》称:

廿四代

正随,字宝神,季文长子,封真静先生,年八十七而化。

明代于慎行《谷山笔麈》卷之十七“释道”:

汉沛人张鲁,自大父陵以来,世为五斗米道,其后,遂从刘焉分据汉中。后魏寇谦之首奉其道。至宋真宗之世,赐其裔信州道士张正随号真静先生,以后,继世子孙,皆有赐号,此龙虎山封号所由始。原其所以,盖因天书、符命之兴,粉饰道教,诞惑四海,王钦若为之奏立授箓院及上清观,历代相沿,遂为成典,而不察其由,亦惑之甚者矣。

《四库全书》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卷八十九载:

裁革真人名号

隆庆二年,诏革正一真人名号夺其印。张氏自东汉建武中,张道陵以修炼符水术起,传数世。有张鲁者,即史称五斗米贼也,号能摄役鬼物,愚民神而事之。鲁之子元忠,即道陵炼丹处,设坛授法。唐会昌间,始赐名真仙观。宋大忠祥符间,王钦若奏改为上清观。元至正中,赐号正一教主真人,主领符箓事,国朝因令承袭,传至嗣孙张永绪,以淫纵闻,术益衰。永绪死,无嗣。江西守臣因言张职名赐印,不在典制,且复隐税逃役,公行吞噬,无功于世,有害于民,宜永为裁革。礼部覆言,请革其封号,止以裔孙张国祥为上清观提点,铸给提点印,上从之。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记载:

《通考》:宋太宗祥符九年,赐信州道士张正随号真静先生,王钦若为奏立授箓院及上清观,蠲其租税。自是凡嗣世者皆赐号。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张天师之始”条称:

张天师名道陵,字辅汉,生于汉光武十年,居吴之天目山,以符水治病,灵帝永寿元年,白日上升,年百二十岁。唐天宝七年,册赠太师。中和四年,封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熙宁中,加“辅元”二字,大观二年,册号正一清应真君,子孙相传,以至于今。东晋王旷、王羲之父子俱奉其道。

后魏寇谦之,以其教授太武帝,及宰相崔浩。至宋真宗,赐其裔信州龙虎山道士张正随,号真静先生,立授箓院及上清观,盖其时崇奉天书,故有天师之称。

同类推荐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洛克菲勒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洛克菲勒堪称是一个商业奇才,他从来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在于自己。他内心非常强大,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理财,具有超强的财商。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准确的判断为他带来的大量的财富。他曾经说过,即使把他放在沙漠身无分文,即使有个驮队经过,他也能东山再起。洛克菲勒一直是一个狠角色,所以他的成长更具有传奇色彩。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历史上的多尔衮

    历史上的多尔衮

    本书讲述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一个妃子。多尔衮生于1612年,卒于1650年的年末,年仅38岁。多尔衮的一生是谜一样的一生。他战功显赫,位至极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历史上的多尔衮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谜: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争夺后金汗位失败之谜,争夺大清帝位失败之谜,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等。
  • 品中国文人(1)

    品中国文人(1)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牛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存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逆命,诡界经纪人

    逆命,诡界经纪人

    人的一生注定要为钱而忙碌着,原以为我也是,可没想到我的命运跟普通人不同。只因我降生在了一个被诅咒的世家,这注定了我此生要为钱忙碌的同时还要替鬼忙碌。鬼界经纪人,一种专门为死人和活人办差的职业。什么?有情况?好好好,我马上来…………
  • 我的天使军团

    我的天使军团

    他是一个巅峰的存在,但是却因为意外向往平凡,回到久别十七年的龙朔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直到有一天一个豪门千金的闯入,向往平淡生活的他却慢慢失去了平静。数不清的阴谋接踵而来,他是否会回到那属于他的巅峰。
  • 末世战铠系统

    末世战铠系统

    血染苍天!无数红色陨石从天而降,落入地球各个角落。丧尸横行,物种逐渐变异,无数异常强大的生物浮出水面……
  • 中国军事百科·第二卷

    中国军事百科·第二卷

    《中国军事百科》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军事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军事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地介绍中国军事历史的发展进程,全方位介绍中国军事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中国军事的各个领域。
  • 穿越异界史

    穿越异界史

    3次穿越异界到史前,新的开始不同的修练体系
  • 陌眸

    陌眸

    一个失忆的少年背负着惊人的背景,爱情友情的背叛让他历经沧桑,大人物之间的阴谋勾心,上位者不顾一切的布局,人性的贪婪嫉妒让他早已厌倦,但是太多的牵挂却让他无法真的远离尘世,当他恢复记忆,再次在江湖卷起血雨腥风,四方云动,你能奈我何。怎么才能真正的凌驾这世上的规则,什么才是自己的追求与守护的.....一个属于叶陌白的江湖,一个传说,飘渺于世。
  • 花海绚烂

    花海绚烂

    花一样的世界,海一样的世界。绚烂精神,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净土。
  • 末世重生之为你而生

    末世重生之为你而生

    作为一个傻子,她的人生一直是迷蒙的,知道遇见季长随,他给了她名,她得以冠上他的姓,然后,她便赔上她的一切去守护他。季长随是个活得毫无意义的人,潜移默化下,他长成了一个冷漠的人,于他而言,生,他便旁观一切,死,便是他无意义人生的解脱。1v1,双c。
  • 十方剑帝

    十方剑帝

    这个世界上被欺负的一定是弱者吗?瘦弱少年常年受辱,一日偶得上古残卷,桀骜本性霍然显出,不再隐忍,世界从此暴走,武道自此疯狂!他,一人一剑霸气逆袭,杀仇人,战恶徒,灭凶神,横扫九天十地,成就十方剑帝!孤身登妖塔,一剑灭万法!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