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4100000070

第70章 金川门之变(1)

建文帝回到乾清宫时,早有几位大臣在等着他了。

乾清门的两侧房子里,当时是内府办公的地方。司礼监、内宫监、御用监的一些大太监们就住在这里,以便随时听皇帝差派。近来也腾出两间房,让方孝孺等几位皇帝须臾离不了的大臣,在这儿处理军机,累了也可在床上打个盹儿。建文刚到乾清门,方孝孺和都御史练子宁、大理寺丞邹瑾、少卿胡闰等已在雨中接驾。建文又是吃惊又是感动,心想大半夜的,又出什么事了?

其实已经不是“大半夜”了。太监周恕看了看乾清宫正殿廊下的铜壶,“受水壶”上铜人儿抱着的漏箭,恰指在寅正上。如果不是阴天下雨,天就该蒙蒙亮了,文武百官就得准备着早朝了。

建文在御座上坐下。看到这几位大臣都淋得落汤鸡似的,且眼里都满布血丝,知道又是一夜未睡。特别是方孝孺,脖子上和前额上还用针挑出一溜紫瘢,嘴唇也肿胀着,看上去十分虚弱。这位先生连日来冒着酷暑上窜下跳,昨日就差点晕死在城墙上。建文心里着实不忍,但在这种关口儿上,连抚慰的话都无须说了。

方孝孺沙哑着嗓子禀报说,燕军现在已经在朝阳门外部署重炮和其他攻城器械。且向城头喊话,要求诸王、公主们在今日午时前撤出城来,他们给留着此门,即朝阳门,转移到钟山孝陵那儿去。他们将负责其安全。如在午时前不撤出,则一旦破城,难免玉石俱焚,遭致“池鱼之灾”。燕军喊的话传进城来,城内的秩序更加混乱。昨日酉时即有几家皇亲乱纷纷地驱车驭马要求出城去孝陵。臣等好说歹说才劝了回去……

建文问:“都是哪几家皇亲要出城?”

方孝孺说:“有福清公主、安庆公主与怀庆公主。怀庆公主还要求圣上派兵护送呢。”

建文气恨恨地说:“纯是胡闹!朕不是早说过,不要怕燕军恐吓,出了城反倒不安全的吗?”

“臣正是按陛下的旨意与他们说的。且臣还拿太后作例子。太后不就被燕军扣押了吗?”

“那他们还有何话可说?”

“福清、安庆二公主倒是无话了,只怀庆公主还是不行……”

“岂有此理!”建文气得在案上擂了一拳。“那王宁呢?王驸马朕不是还亲自嘱咐过他的?”

王宁是怀庆公主的驸马,在后军都督府任大都督,现正协助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徐辉祖把守朝阳门。方孝孺说他昨日一直未见到王驸马的影子。据怀庆公主讲王驸马是犯了肠胃病,躺在家里将息调治。她家里的事儿,驸马说了不算。再说要求出城的是公主而不是驸马,找王宁又有何用呢?

建文冷笑说:“哼,他也真会找时候儿长病!”又问方孝孺,“那后来怎么样了?”

方孝孺说:“后来还是魏国公发了话,说既是圣上有令不得放人出城,不管哪位皇亲亦不能例外。我徐辉祖如今只认得皇上,再不认得别人。有违抗圣旨擅自闯门者,一概拿下!这话一说,怀庆公主也便哑口无言了……”

“啊,幸亏魏国公把守此门!”建文欣慰地点点头。

然而方孝孺等并不是为了这事儿来找皇上的。比这更令人焦灼的是城防。二十万兵马看来是不少,但十三座城门一分,看上去总有捉襟见肘之感。民壮组织得也乱纷纷的。防城器械也不齐备。神策门上试验着往下发射掺了火药的矢石,因指挥紊乱出了故障,矢石未发射出去,倒是炸伤了放炮人。这也不说了。他们之所以急着来见皇上,是因为发现了一些可疑迹象。有的人正在暗中串联,组织军队哗变,准备献城降贼!……

“啊!是谁?”建文帝惊得蹦起来。

他们相觑了一眼。方孝孺张张嘴,欲言又止。

“谁?到底是哪一个?”建文又问,“莫非,莫非是王宁?”

方孝孺摇摇手说:“王驸马,臣很难说。臣等要说的是徐增寿……”

“是他……”建文惊得又跌坐下去。

此时都御史练子宁说,徐增寿早就心怀异谋,暗中串通其姐丈燕王。那一年燕世子等在中山王府被软禁,便是他唆使朱高煦盗马逃跑。耿炳文、李景隆出师北伐,他又暗中向贼军通报军情秘密。去年五月,燕军尽焚济宁粮储及徐、沛漕运粮饷,据查也是徐增寿向燕王出的主意。

这些事情过去臣等也向陛下陈奏过的。陛下宽仁,念其功臣之后,未加责问。然则徐增寿丝毫不感念圣上恩德,反倒变本加厉,最近几日其狼子之心更暴露无遗了。他利用左军都督之职权,暗地里联络骁骑右卫、龙虎卫、英武卫几名将领,极可能就在燕军攻城时闹事儿!……

建文帝听得头皮一阵阵发炸。自言自语似地说:“这是真的7……”

练子宁忙跪下说:“陛下不信,可问锦衣卫的赵指挥。”

赵指挥名叫赵曦,是建文帝最信得过的锦衣卫军官,现正在乾清宫南门西房里等着皇上传唤。当即被召过来。一问,果然如练子宁所说,徐增寿昨天一入夜,便骑了马去找骁骑右卫的丁指挥。

丁指挥又去找龙虎卫、英武卫的几个指挥和千户,到徐增寿负责把守的仪凤门开会。赵曦跟踪了徐增寿一段路,接近仪凤门时,见人多眼杂怕暴露他本人的面目,便从黑影里溜回来,故而后面的事情他也说不清楚了。

建文帝觉得从头到脚都发凉。木了一会儿,便问方孝孺、练子宁:“那便如何是好?”

练子宁说:“臣与徐增寿就同在仪风门。臣虽能监视他,却管不得他。为防万一,臣乞陛下迅即将其从门上撤回。而对于骁骑右卫、龙虎卫、英武卫的几位将领,臣意也最好是先看押起来。”

练子宁刚说完,未等建文帝表态,方孝孺就先摇头了。他说:“燕军眼看便要攻城,临战之时调换将领,却不是自找乱子吗?此兵法大忌也。陛上请慎思之。”

建文帝也踌躇道:“赵指挥也仅是探得了徐增寿等开会,而并未探得开什么会。如草草处置,倒怕真的激起兵变呢……”稍作思忖,又说,“这样吧,等早朝之后,朕亲自审问徐增寿。若果如卿等所言心怀异谋。朕定饶不了他!”

议到这里时,周恕进殿禀告说,百官已在华盖殿聚合,只等皇上御殿早朝了。此时建文才发现天已大亮。事实上早已超过了平常的早朝时间。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几年里,只发生过一次,那便是他刚登基时,因为偶感风寒,上朝晚了一小会儿,结果惹得御史尹昌隆责他“旷职废业,使上下懈弛”。从那以后他一直按昌隆规谏的,“鸡鸣而起”,“兢兢业业”,想不到今儿倒又“晚了”早朝。这回的“晚”,和那回的“晚”,是否是一个朝代开头和结尾的前后应照呢?……

早朝一般是在奉天殿举行的,但有时也在华盖殿。最近上朝的人少,就一直在华盖殿了。当此非常时期,礼仪也不是那么讲究,鸣鞭、行礼毕,有奏者立即出班,简捷扼要,无人再拖泥带水。所奏的也皆是军务。惟有礼部尚书陈迪涉及到了皇上要去寺庙烧香拜佛的事。

陈迪前些时奉旨在外督运军饷,闻京师危急匆匆赶回。此时他出班奏称:“臣闻悉陛下欲去鸡鸣寺烧香拜佛,臣以为非宜也。刻下贼兵就要攻城,陛下该稳坐宫中;而臣等则须拿起兵器,或上城参战,或保卫洪武门。陛下只要心里有佛,佛便会保佑陛下的。臣伏请圣裁。”

方孝孺这才听说皇上要进庙拜佛的事。他很诧异,便问皇上:“此是何人主意?臣实不明白——当此非常时期,街上秩序混乱,圣驾安危他想过没有?……”

建文帝见两位重臣如此激烈地反对,便说:“好了,好了,这不过是朕昨日听了……”他刚要把程济的名字点出来,却又看到少监王钺在向他使眼色儿,尽管不明白这眼色儿是何意思,但还是马上改口说,“是朕一时的想法儿。朕现在想想,还是陈爱卿说的对:朕心里有佛,佛便会保佑朕的江山社稷天下万民的!此事就不要再提了吧!”

建文帝刚要宣布退朝,却蓦然发觉站在右班的徐增寿神色异常,一副心神不定的样子。在大家奏事的工夫儿,他悄悄地往后退缩;本来一品官站的位置靠近御案,此时他却已退到了靠近殿门的地方。建文记起刚才练子宁、赵曦等揭发的情况,顿时加重了疑忌,便喊一声:

“徐增寿!”

徐增寿冷丁打个寒战。遂闪出身来,跪倒说:

“臣在。”

“你有何话要对朕说的吧?”

“臣无事要奏。”徐增寿说。但随后又解释了一句,“臣肚腹疼痛,故尔不安……”

“啊……那就下去吧!”

徐增寿如蒙特赦般地从地上爬起,退回班次。按规矩他转身的时候屁股不应该朝向北面,这叫“左右周施不背北”,最起码的常识,他不会不知道的。然而今天怪了,他在退回班次的时候偏就把屁股冲向了御座。这颇令人讶异。御史练子宁、魏冕当场就站出来指斥徐增寿“违礼”、“大不敬”。

而胡闰、邹瑾等原本就悄悄监视着徐增寿的举止,此时认定了他是心怀鬼胎,肯定是急着要去做什么坏事儿的,于是也出来揪住徐增寿,把他拉扯到御座前说:

“陛下,此贼早就暗通燕逆,近又在京师酝酿反叛,与燕逆里应外合。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请陛下亟诛之!”

方孝孺、练子宁也各伸过来一只手,揪住徐增寿的衣领或头发,向建文愤喊:“陛下若不速诛此贼,将成千古之憾!”

徐增寿则挣扎着厉声瞠目而呼:“你等血口喷人!我乃开国元勋之后,你们什么东西?竟敢在朝堂上朝闹!给我滚开!……”

他们揪的揪挣的挣拉拉扯扯挤到了御座旁边。建文连连摆着手说:“好了好了,都给我退下,我自会审问清楚的。退朝!……呃,徐增寿且留下。”

百官散去之后,这里只剩了建文、徐增寿,几个太监和穿飞鱼服佩绣春刀的锦衣卫校尉。建文喝一声:

“徐增寿!”

徐增寿应一声:“臣在。”一面怒冲冲整理着被扯乱了的服饰,一面懒洋洋地跪下。

他这副模样儿就很令建文反感。压住火儿问道:“徐增寿,你觉得受了委屈是不?”

徐增寿把脖子一拧说:“陛下太也仁慈!似此侮辱诬谄大臣者,就该治以重罪!”

建文冷笑一声:“好好好!你且说,该治他们何罪?”

徐增寿想了想说:“太祖时,金吾后卫知事靳廉犯诽谤罪,太祖处以凌迟。又有北平道御史何诣等十八人因捏造事实陷害詹徽,其中四人也是凌迟。这都编入了《大诰》里!……”

建文的火气被徐增寿激得更大了。说真的,即便撇开徐增寿有没有“谋叛”罪,是不是被“诬陷”不讲,单单他提到的太祖以“凌迟”处决诬陷者,这就使建文受到了刺激。建文早在当皇太孙时就发觉了洪武帝用典过重过酷的问题;而在他登基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中,“宽刑狱”又是一项重要内容。

徐增寿这样说话,明显地没把他放在眼里。这是公然拿太祖来压他这当朝的天子呢。多么混帐的东西!燕军尚未打进城来,看他就嚣张成这般模样了!

建文离开御座,走到徐增寿面前又说:“他们是不是诬陷。朕心里清楚,亦自会有处分的。朕倒要先问你几件事,你须老实回答我。”

徐增寿翻翻眼皮说:“陛下要问臣什么?”

建文说:“上有青天,下是黄泉,中有我这个当朝天子。你听清楚了——三年前太祖‘小祥’时,燕世子等三人来京。朕曾亲自问你‘燕王有无异谋’,你也是如今天这样跪在朕的面前说‘绝无。燕王富贵已极,何故反’?然而一转眼儿,你却帮助燕世子盗马而逃。此事有无?”

徐增寿又翻翻眼皮儿,未吭声。

建文又说:“朕再问你,耿炳文、李景隆出师北伐,檄调兵马时你是否于中作梗?且多次派人向燕军递送军中情报?”

徐增寿愣了一愣。想说什么,但又没说,只是鼻子里哼了一声。

建文也哼了一声,说:“看来你是不服气?可朕还要问你,去年夏日燕兵袭焚济宁粮储之前,你是派了谁,转了几个弯子,前往大名给燕逆报信?”

徐增寿仍未吭声。但他或许觉得跪得难受,就活动了一下膝盖。他并且瞅了瞅太监,眼神的意思是埋怨这太监忘记了给他准备个垫子。

建文的火儿更不打一处来。气得他用手指点着徐增寿的额头厉声道:“你不耐烦了吗?可朕尚未问完呢!这最近的几日,朕是相信你,才派你去守城的。而你却暗地里联络龙虎卫、英武卫、骁骑右卫的几个军官,企图在燕逆攻城时充作内应。有无此事,嗯?”

徐增寿大吃一惊。目光里显出了恐慌与几分怯惧。但他还是摇了摇头。

“怎么,你不敢承认?”建文帝又用手指点了点他的额头,“哼哼!朕已派人盯了你一天一夜。丁指挥等已被锦衣卫拿下,且已招认,都录了口供。你却能抵赖得了吗?”

其实建文帝方才说的这些,他自己也未必完全相信,他原是想诈一诈徐增寿的,想不到徐增寿竟然认账,并未否认,只是有点儿沮丧的样子罢了。

此时如果徐增寿能够幡然悔悟,声泪俱下地向建文帝悔罪,请求宽恕,那么建文也许不会做出后来他们谁都不愿做出的举动。但是没有——徐增寿没有一滴悔恨的泪,也没有叩头求饶。

偏巧此时有人慌慌张张跌跌撞撞地从右顺门跑过来,冬冬冬震得殿堂乱响,一直响到华盖殿的丹陛上。建文惊诧地看时,只见锦衣卫指挥赵曦扑进殿,张口气喘禀报:

“万、万岁不、不好!燕军已、已进入金川门了!”

“啊?!”建文一声惊叫。这真是晴天霹雳!不可能的吧?怎么还没听到攻城的消息,仗还没开始打,燕军就能杀进来了呢?

“是谷王和李景隆,开门揖盗了!”赵曦顿足捶胸地大叫。

“啊!……”建文感到头上给人击了一棍。眼前金光四射。但他并没有摔倒,奇迹般地站住了。而就在这瞬间里,他看到了徐增寿眸子里闪出一丝狡黠和幸灾乐祸。他立时疯狂了。

疯狂了的建文帝,嚓地从锦衣卫校尉的身上抽出绣春刀,指着徐增寿嘶喊:

同类推荐
  • 蒋家女人

    蒋家女人

    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他们是历史上的显赫人物,更有着与普通人一样但又异样的人生。在声名遐迩的蒋家王朝的背后,那些同样在世人面前活跃的蒋家女人们,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怎样的命运呢?蒋家女人好比各自盛开的花,她们有的如蜡梅,是不动声色的美,月影黄昏,暗香盈袖;有的如桃花,美得张扬,恣肆绽放;有的如丁香,美得凄清,哀怨又彷徨;或如莲花、或如幽兰、或如秋菊……她们都绽放着绝代芳华。
  •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本书讲述了伊丽莎白一世传奇的一生。尤其是晚年与她最宠爱的臣子埃塞克斯伯爵之间的交织着爱与欲、权力与意志、从爱上他到杀了他的真实故事。作者对相关史料进行了细致的爬梳整理。考证翔实。同时,本书对传统的传记写作技巧做了一次成功的突破。作者依据弗洛伊德理论对书中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剖析,使其成为传记文学领域中的传世名篇。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6世纪英格兰统治者。都铎王朝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作为女王,她维护国家统一,战胜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列颠帝国海上传奇的奠基人;作为女人,她终身未嫁,舍弃了肉体的欢愉和成为一个完整女人的幸福。以坚韧的意志与清醒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
  • S.H.E.时光

    S.H.E.时光

    普通如我们的三个女生,成功了。因为她们互相扶持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障碍物,她们实现了我们未能实现的梦。所以,即便Selina不幸烧伤、Hebe单独发片、Ella游学海外,我们还是愿意相信,她们仍然会走到一起,继续为每个平凡的我们,做梦。
  • 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

    本书是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留下的唯一的人生自述,其中也包括她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她以直白、坦诚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出生在华沙普通家庭的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人生。居里夫妇致力于科学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热门推荐
  • 万古至巅

    万古至巅

    仙之一道,逆天而行。我的道......凌于天道之上,超于环宇之外万古以来,我为颠!
  • 寒门闺秀

    寒门闺秀

    穿越古代农家女,她展露锋芒,誓带家人脱贫奔小康。鼓励爹爹考功名,支持哥哥谋官位。知府公子来退婚?退就退,有通房小妾的丈夫坚决不能要!一朝哥哥中举,来到京城,身边桃花更加旺盛,高门公子,少年将军,温润皇子,她到底要嫁谁为妻?
  • 蜀道春秋

    蜀道春秋

    一国兴衰,该用怎样的笔墨去形容,又该用怎样的目光去评论。二十年来浮云梦,爱恨情仇皆成空。回眸一笑多少泪,都赋凄凉往事中。
  • 机甲佣兵时代

    机甲佣兵时代

    “我”小时候最喜欢在夏天的夜晚,仰望灿烂的星空,总会有无数的瞎想(不是错别字),一直想到睡着(口水直顺着流下去~~)。后来慢慢长大了,那些曾经的幻想已变得十分遥远,生活的压力和现实的目标促使我不断地训练(摧残?)自己。当然,也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故事人物:郭力:“我”,外号—熊怪。一个总是有颇多不如意的悲剧男。孟飞云:外号—毛猴儿,家里比较富有,幼年时有些奇遇,因此有个侠士的梦想,拐带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李强一起出来闯荡江湖。李强:外号—象王,从小跟孟飞云几乎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幼年时有些奇遇(好吧,跟孟飞云一起的),被孟飞云拐带出来。
  • 苍穹为聘:八相女帝倾天下

    苍穹为聘:八相女帝倾天下

    东泽大荒,八相女帝叶凌。受四大家族联合迫害。临死之际,奋死反扑。凤凰涅槃,魂穿赵家小女。逆苍穹,动乾坤,弑豺狼,杀虎豹,收灵兽,炼丹药。揭开当年惊天阴谋,废材崛起,艳绝四方。千年帝师颜如玉,神秘莫测,手中长笛,断人性命,容颜绝世,却栽在了一个奶娃娃手上。至此,权力给她,神兽给她,心法给她,他——也给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终的生还者

    最终的生还者

    公元二二三零年七月二十日,由于“零星基因有限公司”的失误,导致诱变育种研究试验的一种新型病毒“T病毒”横空出世。这种病毒本该严格看管,却在运输中,不小心被打翻,病毒由空气被人类吸入,逐渐感染人的细胞。感染这种极为危险的病毒后,受感染者会有三小时的潜伏期。三小时过后,感染者的皮肤会轻度溃烂,之后头发会逐渐脱落,大脑皮层的反应会逐渐变得迟缓,最终会失去大脑的控制,由“T病毒”直接进行控制,最终变成电影中的那样,成为一只“丧尸”,变成“行尸走肉”。 《最终的生还者》
  • 天造地设:逆天时空恋

    天造地设:逆天时空恋

    如果世上只有傻瓜始终钟爱一人,那我下辈子,就要做一个只爱你的傻瓜世上只有他一个,而他就是我的其实我的一切都换不过来半个你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天下人若负我,我必不理,倘若负你,我替你血染漫天你想用两人的名见证爱情,那么无疑就是“龙苏之恋”曾经有个男人,冷酷,无情,曾经有个女人,呆蠢,愚笨,那一次路过,变了全部你是我的!我不宠你,谁宠你?非龙不嫁,非苏不娶如果有人问我,我们从不相识到相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那么,我会告诉你,仅仅用了路过那30秒傻瓜,我缠着你,是因为我爱你如果曾经你没有跟我定下一年之约,我也会想方设法扑倒你,因为你是我的,这辈子,和可能得下辈子,你都是我的
  •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从北京出发往西藏,沿着川藏线,后有转道藏滇线,一路蜕化了被都市包装过、异化过的原始本能,遵从于内心的向往,一路上不是放纵,而是找到了早已消失了的自己。在进藏途中,遇见双亲早亡的妹妹为癌症哥哥进藏转山祈福的感动;深夜在大昭寺门前听格桑老妈妈讲自己悲惨一生;还有勘探大哥讲自己亲身经历的黄皮子拜月;派镇遇到痴情东北哥们儿经历草原一夜情后直追姑娘到墨脱的爱情感动;与藏族哥们儿巴桑夜行通麦天险经历生死劫、还俗喇嘛讲藏人眼中的仓央嘉措以及他与“西藏第一美女”的传说……一路上的沟沟坎坎,多不胜数,在藏区生活或者停留的每一位朋友,他们的身上都有无数感动,他们的心里,都有无数关于西藏的神秘秘密……
  • 韩少的宝贝盲妻

    韩少的宝贝盲妻

    十年暗恋,一朝梦圆,为了和他在一起,陈眠不惜献出了自己的一双眼,却不料这只是陈眠恶梦的开始。言语羞辱,精神折磨,甚至怀胎十月生下的女儿,也被他怀疑是野种!那就离婚吧!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他却死皮赖脸的凑上来,合出百亿身家,并当着全世界宣布,要将她放在心尖尖上狂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鸣山

    金鸣山

    一位百花仙子变成了一只虫子,一个凡人女孩遇到命中丈夫的过程经历,女孩因误吃了盘古精气化成的花种子,必须和指定人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