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2600000042

第42章 忆江南

汾阳宫门外,坡势平缓处有一座绿树浓荫遮掩着的院落,虽然不很大,建造得却极为别致精巧,与汾阳宫相辅,成为这座离宫的装饰和点缀。这就是守护汾阳宫的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馆舍。

云定兴的出身并不十分显耀,他平生的黜陟荣辱,几乎都与他的女儿有关。开皇二十年,被文帝废黜的皇太子杨勇的宠妾云昭训,就是云定兴的女儿。不过并非嫡出,而是野合私生。杨勇为太子时,云定兴春风得意,进出东宫如自己家院,还时常拿一些奇巧精致的器玩送给杨勇,以博取赏识欢欣。不料风云突变,杨勇失宠而被文帝废黜,云定兴与东宫的频繁交往亦成为太子“学坏”的主要根由之一,因此被文帝下令羁押。所幸他未参与太子“叛逆”阴谋,经过一番严密查审之后,不久便被释放了。

云定兴跟宇文述私交甚密,杨广立为太子后,宇文述成为东宫左卫率,是杨广的膀臂心腹。云定兴与宇文述之间走动得更加亲密,当然也花费了不少金银钱财,换取了宇文述在杨广面前对他的美言。及至文帝驾崩仁寿宫,杨广继位大业,虽说将杨勇赐死,也使云昭训相随着气绝而去,但并非杨广本意,他不想追究云氏父女什么。宇文述又乘机向皇上进言,说云定兴心灵手巧,尤善营造,为国忠心耿耿。于是云定兴又得起用。大业六年,杨广二游扬州之前,为准备征讨高丽,进行了一次甲仗兵械巡查。看到一件件精美的器械铠甲,龙颜大悦,宇文述趁机说:“全是云定兴之功。”杨广高兴,任云定兴为少府丞,二征高丽时又擢为屯卫将军。

这次皇上避暑汾阳宫,云定兴奉旨同行。皇上北出塞外,临行时命他领两千兵卒留守,分别驻扎汾阳宫内外和管涔山下护卫离宫,等御驾归来。

云定兴的馆舍里,他在跟庆儿一块逗两只松鼠玩。皇上临走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件事,吩咐云定兴:“去捉只松鼠,送给一个叫庆儿的婢女。朕原想幸她的,后来觉得无味,算了。就让她侍候你这位留守离宫的屯卫将军吧。”

庆儿便成了皇上施于云定兴的恩惠。

两只松鼠分别关在两个大木笼里。笼中铺了厚厚的松叶,还插着几根松枝,供松鼠攀援蹦跳,云定兴拥揽着庆儿,把一颗颗松子不时地投往两个木笼。

庆儿说:“将军,松鼠身子这么小,两只装在一个笼子里就行了,何必弄两个笼子分开它们。”

云定兴笑眯眯地说:“不行,这是一公一母。”

“那又怎么样?”庆儿痴笑着问。

“怎么样?你说呢?昨夜里咱俩怎么样,它俩就会怎么样!”

“哎哟,将军!”庆儿低头扎向云定兴怀里,“那种事是不能说出口的,羞死人了!”

“只干不说,你想变成松鼠啊。”

“可是将军却硬是把它俩分开,多狠心呀。”

“哎,这你就不懂了。”云定兴轻轻拍着庆儿的肩膀说:“分开是为了便于驯服它们的野性,不是为了那事。再说现在也不是时候,它们到春天发情的时候才干那事,不让干还不行哩!”

庆儿抬眼看看云定兴,一根手指点了点他的腮,说:“看人家松鼠多好,只有春天才干,哪像将军似的,天天发情!”

“嗨!”云定兴被她挑逗起了精神,“还不是你个小妖精夜夜发情翻浪,勾引得本将军性起。你整天没饱没够的,反倒卖起乖来了。”说着,伸手向庆儿大腿根里抓了一把。

庆儿娇嗔地尖叫一声,从云定兴怀里挣出来,连声说:“不行了,不行了!将军,奴婢的裤子又黵了。我先去换下裤子再玩儿!”边说着,边向内室跑进去。

这分明又是挑逗,云定兴按捺不住,说:“等一下,本将军帮你一把!”也三两步窜进内室。

庆儿走得急了些,脚下一绊,身子前仆,正好趴在了床沿上。未及翻身,云定兴已来到跟前,从后面把庆儿的绸裤唰地退到了脚踝。庆儿高撅着屁股就要向床里面爬,被云定兴从腰间揽住拽了过来,即宽衣解带要行好事。

突然,院外大门处传来一声急促的叫喊:“将军,不好了!”接着是一阵慌乱的脚步急奔上房而来。

云定兴一惊,顺势将庆儿掀到床上,整理着衣裳快步走出内室。

跑进来的是一位驻扎山下的校尉,见了云定兴,他躬身抱拳,气喘吁吁地禀报:“皇上被突厥贼兵围困在雁门关,诏令四方守令招募兵马,火速驰援救驾!”

云定兴惊疑地问:“这是哪里传来的消息?”

校尉掏出一张纸递过来,说:“将军请看,驿卒将皇上诏旨分发沿途郡县,刚刚送到山下。”

那是一份抄印的皇上诏旨,云定兴逐句读完,知道不是虚传,而且雁门的情势已十分紧急,皇上有险了!

他立即吩咐说:“传本将军令,留守汾阳宫的所有士卒迅速集结,随本将军赶赴雁门救驾!”

“遵命!”校尉答应着,但没有动身,迟疑地问,“将军,突厥兵有几十万之众,我们只有两千人马。还有,咱们走了,这汾阳宫……”

云定兴说:“皇上诏令写得明白,要四方守令招募兵勇。我们一路上边走边招就是。再说,前往救援的绝不是我们这一军。至于汾阳宫么,”他顿了顿,果断地说,“顾不得那么多了。天下宫殿万千,皇上却只有一位,还是救驾要紧!”

云定兴率部赶到雁门的时候,他的兵马已从两千扩充到了两万。但是,当他从山林中遥望雁门城池的那一刻,才真切地感到,靠这点兵力救援解围确实差得太远。突厥兵营遍布荒野,其他援军还未见踪影,若孤军硬拼,无疑是拿鸡蛋碰石头。看来,要想救驾,只有计取。

两万多人悄悄在山林中安营扎寨,静静地等了三天,只听突厥人攻城的杀声远远传来,却不见有一兵一卒援军赶到,云定兴更是无计可施,一愁莫展。无奈之中,云定兴独坐营帐,喝开了闷酒。

正喝着,忽有侍卫来报:“帐外有一位少年求见将军,说有解围之计献上。”

云定兴一愣,急忙说:“快请他进来!”

这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小伙子,精神抖擞,透着一股英俊勇武之气。进帐后即向云定兴施礼:“军丁李世民拜见将军!”

单看他的举止,云定兴就觉得气质不凡,就问:“你是本将军的士卒吗?”

李世民回答:“刚刚应招到将军麾下。”

“哦,你多大了?”

“十六岁。”

云定兴疑惑地问:“这么小的年纪就应招入伍,是觉得打仗新奇,瞒着父母偷跑出来的吧?”

李世民平静地答道:“将军猜错了。家父李渊,被皇上命为抚慰大使,正率部在河东剿匪。李世民也有大志,学父亲为国效力!”

云定兴猛地从桌后站起来,奔到李世民面前,拉着他的手,又惊又喜地说:“原来是李渊的儿子!真是将门出虎子啊。来,跟你世伯同坐!”

一老一少在桌边坐下,云定兴要给李世民拿酒,被他谢绝了。云定兴又将李世民打量一番,说:“世侄为国应招作战,忠心可嘉。不过依你弱冠之年,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李世民说:“将军,甘罗十岁拜相,世民已十六岁,应当为国效力。用兵打仗,临阵杀贼,不尽在气力强弱,还要有智有谋。有了好谋略,即使气力不强,兵卒也能以一当十!”

这番话出自一个十六岁孩子之口,云定兴不得不对眼前这个娃娃刮目相看,他连连点头说:“好,说得好!不愧是李渊将军的儿子!世民,眼下要解雁门之围,却正是一个敌强我弱的形势。你是不是有什么好计策?”

“好计策不敢当。世民只是有个主意,想说给将军听听。”

云定兴急切地说:“快讲!”

“将军可曾想过,始毕可汗为什么敢率兵追击皇上,围攻雁门?那就是他以为,雁门地处边塞荒漠,距关西、关中以至中原极为遥远,朝廷的援兵不会很快赶到,因而突厥才如此猖狂。如果始毕可汗一旦发现大隋援军从背后包抄而来,他一定阵脚大乱,仓惶撤兵。”

云定兴哈哈大笑,说:“那是当然了。可眼下的局面是,咱们的救援大军迟迟未到呀!”

“可是,我们不是已经到了吗?”李世民微笑着说,语气十分轻松。“我们?我们只有两万人啊。”

“将军说得对,我们的人马的确是少了些,而且多是现在招募的士兵,没有经过战阵。不过,如果能让突厥兵将我们的两万兵马信为二十万呢?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嗯?这却有些道理。你说,怎样才能让始毕可汗相信我们大军已到?”

李世民侃侃而谈:“将军,若把两万人马分为数十队,拉开二十里,白天各队摇动旌旗,看似绵延不绝。到夜晚钲鼓齐鸣,喧声四达。突厥兵不知虚实,就会望风遁逃。”

云定兴击掌称赞说:“真是英雄出少年。世民,比起你来,我愧为将军了!”遂命李世民留在将军营中,协助自己调度兵马。

始毕可汗久攻雁门不破,让他大伤脑筋。忽见身后旌旗漫卷,夜间又是钲鼓之声不绝于耳,不免心悸。派小队分头去探,那些士兵恐遭不测,根本未到近前,便返回来报:隋朝大队援兵到了!恰在这时候,义成公主又派人送来急报:北方的几个部族乘虚而人,侵袭突厥,可汗大营告急!当然,这也是义成公主接到杨广的密信后,想出的一个解围之策。

始毕可汗果然慌了手脚。雁门久攻不克,身后又来了大队援军,已有了夹击之势,若再让那几个刁蛮部族从北面断了退路,那就不堪设想了。权衡再三,最后当机立断:撤!

这天深夜,突厥兵静悄悄从雁门城下撤走,急急忙忙夺路北上,赶回自己的塞外老巢去了。

雁门关险些成了鬼门关,如今危急已经解除,城门洞开,云定兴率部将进城拜见皇上。

经历了生死危难的杨广,见到云定兴入城晋见,有恍如隔世之感,悲喜交集,不禁又潸然泪下。

云定兴率部下跪地叩头,说:“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杨广一边擦拭着泪水,一边说:“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朕日盼夜想,今天与众卿相见,真的如在梦中啊!”

忽然,有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陛下,有李世民在,保陛下不再流泪!”

这话显然有些莽撞了,而杨广盯着这位口出狂言的少年,却是一脸的欣喜与得意。他问云定兴:

“这个孩子是谁呀?”

“回奏陛下,他叫李世民,是慰抚大使李渊的儿子。此次解雁门之围,臣将就是用了李世民的计策!”

“了不起,了不起呀!”杨广连连称赞,“不愧是李渊的儿子,英俊勇武,有智有谋。李世民,朕还是你的表叔呢!”

皇上的这句话,引得众臣开怀大笑。到这时,雁门危急的紧张气氛,才算真正得到了缓解。

皇上的车驾,浩浩荡荡踏上归程。杨广回头望望,雁门关城已远远地落在身后,变得模糊不清。他深深地舒了口气。今天是九月十五日,被该杀的突厥小贼围困在边塞小城,已经整整三十六天……

深秋夜半,东京洛阳的宫城中一片肃杀沉寂,杳然无声。西风瑟瑟吹过,宫墙外几株古槐上残留的几片枯叶,发出轻微的唰啦声响,就零乱地飘落进禁宫院内,随风翻卷着不知了去向。

偌大一片宫殿群落,只有后官皇上的寝殿里隔窗透出灯火——不,皇后的寝殿里也有烛光闪烁,只是比皇上殿里的光亮暗了些。

蓦地,从皇上寝殿中传出一阵凄厉惊恐的嘶叫:“啊——有贼!来人啊,有贼杀进来啦!”

这叫声穿透大殿窗牖,从阴森的廊檐下飞出,划破浓重的夜幕,传播得十分辽远,让人毛骨悚然。然而,直到这叫声回荡着消逝远去,整个禁宫中却没有一点儿惊恐慌乱,一切又复归深夜的静谧。

柳娣轻轻推开萧后寝宫的木门,低低地叫了声:“皇后。”

萧后和衣斜倚在凤榻上,下身遮盖着锦衾,见柳娣进来,浅浅地笑笑,说:“我就知道你也没睡。”她笑得有些勉强,但是语气中却流露出正盼着柳娣来陪伴自己的心思。

柳娣移步走来,在床沿上坐下,说:“皇上又做恶梦了。”

萧后微微叹了口气,显得无奈,又似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

皇上自九月十五离了雁门,经并州南返,回到东京洛阳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五了。听说在并州多滞留了两天,要不然回来的还要早些。

滞留并州的缘由是,群臣对自此返回西京长安还是东京洛阳发生了歧见。

苏威早就认为,三征高丽返回长安之后,皇上就该安于京师,不应再东巡西游。他先后在洛阳及汾阳宫,都曾劝谏皇上不可贸然出塞。这次雁门脱险,南返并州,他依然坚持己见,认为皇上应即返长安,坐镇西京。苏威说:

“陛下,如今四方盗贼不息,又刚刚解脱了雁门突厥之围,军中士马疲弊,社稷也多受惊扰。陛下应直往西京,深固根本,养息天下,才是为国家大计着想。”

关中是形胜之地,周室隋代,朝廷根基全在关中,这一点杨广不是不明白,凭心而论,苏威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他从心底里就不愿意回到长安那个山河阻隔、四面闭塞的地方,因此,尽管苏威说得有理,他听了却很不顺耳。什么士马疲弊,天下惊扰,即便如此,回到哪里不照样休养生息?所以,杨广对苏威的建议只是默默地听着,不置可否。

宇文述却说:“陛下,随驾北巡的臣将,眷属大多在东京,臣以为,陛下应顺路先向洛阳,使群臣安慰家眷,然后由潼关入关中,再去长安也不迟。”

这话说到杨广心里去了,而且这个理由也非常合乎情理。文臣武将随驾出巡已有半年之久,谁没有离思别愁?应该先让他们与妻儿团聚,是人之常情,更是皇上隆恩。什么坐守西京,深根固本,等以后再说吧。

于是,杨广决定由并州起驾,直向东京。

回到洛阳的那天,浩荡的车驾行进在通向皇城的大街上,杨广环顾四周,看着拥挤在街道两侧观瞻皇上仪容的人群,说了一句:“咦,这人还是不少嘛!”

苏威在旁边听了,心中一悸。诛杀杨玄感余党时,皇上曾说过人不可多,多了便聚众为盗的话。今天又嫌人还是太多,是何用意?又有了什么新的打算?还是依旧没从突厥兵围攻雁门的惊吓中清醒过来?苏威着实猜不透了。

让后宫嫔妃内侍大感惊异的是,皇上自雁门归来就有了一种“怪病”,每到夜晚久久不能入眠,好歹的睡过去,又几乎夜夜都被恶梦惊醒,声嘶力竭地高呼“有贼”,而且大汗淋漓。及至醒过来,问他梦到了什么,却又支吾着说不清楚,好似根本没有作梦。术士太医都轮番看了,无从解疑。万象春和长生汤还一直服用着,也只是支撑着睡前的精气。只要睡去,不久还是惊厥而起。

柳娣与萧后对视着,好一会儿不说话,或许两个人心里都在想着该说点什么才好。半晌,还是柳娣先开了口:

“皇后,皇上到底是怎么了?”

“谁知道呢。”萧后叹息着说:“太医们都没了办法,只说是受了惊吓。可那镇惊驱邪的药用了一筐了,根本不管用。依我看,还就是吓的。听大臣们说,在雁门这一个多月,皇上哭过好几回,一哭就浑身哆嗦。哼,皇上这半辈子,还没经过这种折腾呢!”

“可也是。”柳娣又说,“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刚才皇上喊得多吓人啊。要我说,皇后,你是不是该过去看看?”

“我?柳娣,这个时候过去能看到什么,你还没数吗?”

听着萧后反问,柳娣的脸唰地红了。

几天前,也是在半夜里听到皇上的惊叫,萧后吩咐柳娣去皇上那边问候一声。因为柳娣是萧后的贴身,跟皇上的那种关系内侍们心知肚明,内侍们没有阻拦,放柳娣径直进了寝宫。

柳娣推门进去,一下子就愣住了。就见那张宽阔的龙榻上,有七八个女人簇拥着皇上,并且都跟皇上一样,全身赤裸一丝不挂,或攀或迭地搅缠着,看上去就是一座白花花的肉堆,分不出其中还有男有女。细瞅,才看清楚,几个女人,有的把脸贴在皇上胸前,有的将手放在皇上胸部,有的用手在皇上腰间到小腹往来轻揉。这几个女人,不管是静着的,还是动着的,嘴里都在轻声念叨:睡吧,陛下。睡吧,没事儿了……

早就听说因为皇上夜里不能安睡,每晚都需十几个嫔妃宫娥侍寝,却不曾想竟是这番景象。柳娣目睹了这一切,呆怔了一会儿,掉头跑回到萧后那里。

萧后听了柳娣的描述,只淡淡地说:“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皇上嘛……”

对于皇后说的,柳娣不是不懂。皇上嘛,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不论他说什么、干什么都不足为怪,都得服从。理虽如此,但是柳娣每当想起龙榻上的那种景象,总觉得脸上发烧,心里别扭。所以,这会儿她对皇后不愿去寝宫探候皇上的举动,从心底里感到同情和理解。

夜更深了,宫院里更静了。两个人都还没有睡意,就索性又扯开了别的话题。

柳娣说:“皇后,听说皇上又发敕命建造龙舟了。”

“嗯。”萧后点头回答,“皇上是要再次游幸扬州啊!”

宫中上下都知道,专供皇上游幸江南的龙舟早已被杨玄感的叛军一把火烧了。再下江南,必造新船。换句话说,既然皇上已敕命新造龙舟,那就是圣意已决,欲再游扬州了。

柳娣又问:“皇上这回再下江南,皇后定要随驾同游了吧?”

“那是。”萧后答应着,又补上了一句:“也少不了你。”

杨广第二次巡幸扬州时,萧后因身体有病未能同行,从大业二年陪皇上游江南那回至今,算来又快十年了。

萧后说:“十年了,也真想着再回江南看看。你呢?”

“嗯,我也是。皇后,我想……”柳娣欲言又止。

“想什么?说呀!”萧后盯着柳娣问。

“皇上到了江南,不会三天五日的就回来,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回趟老家。”

“哦!你……”萧后心中一震。

柳娣在禁宫多年,宫里的规矩她不会不懂。不管是内侍宫娥,还是仆役使女,只要入了禁宫,那几乎就是一辈子了。除非老迈病残,极少有半途出宫的。如有,也是情况极为特殊,而且只要出去就不能再回来了。

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袭上萧后心头,她感到鼻子酸酸的,又问:“柳娣,说实话,你是不是想离开皇宫,离开我?”

“皇后。我,我不想……”

萧后摆了摆手,阻止她再说下去。她不想呆在宫里,还是不想与皇后分别?为什么非要她说出来不可?就是说出来了,又有什么意思?萧后在心中暗暗反问自己:掏心窝地说,你想在深宫里呆一辈子直至老死吗?不想,又有什么办法?这可是天下千千万万人羡慕的、垂涎的、梦寐以求的,而且感到神秘、神圣、至高无上的皇宫啊!

“唉!”萧后长叹一声,说:“柳娣呀,有时候我想,假如十四岁那年我没有被选为晋王妃,还在舅舅家的那个小村子里一直过到今天,会是个什么样?”

“嗨,皇后,这还用想嘛!那种穷日子、苦日子你也不是没经过,哪里比得上王妃、皇后的荣华富贵舒服!”

“真的吗?”萧后笑着问。

“真……我,我……”柳娣一时语塞,她不知道皇后这是怎么了,脑子里在乱想些什么。

“是啊,”萧后自语着,“荣华有了,富贵也享了,到头来又得了些什么?绫罗绸缎,金银珠玉,还是个荣华富贵!除此之外,空无一物……”

柳娣哧地一声笑了:“哎,皇后,有金银珠玉就行了呗,怎么是空无一物呢!你看那乡间百姓,吃了一辈子苦,受了一辈子累,到老还是穷得叮哨响,那才是空无一物哩!”

“至少,人是自由自在的!”萧后说。

听了这话,柳娣吓了一跳,赶紧压低声音劝道:“皇后,这可不是你该说的话呀!”

萧后笑着问:“那该谁说?除了我,谁说出来都得杀头!”

柳娣嘟囔着:“那是呀,朝廷规制就是这样嘛!”

“就是这样?”萧后收敛了微笑,“既然就是这样,又何必设那三省六部,弄那么多文武官员?那些大臣们也活该,明知不该说,说了也无用,却偏要说,自讨苦吃!”

越说越离谱了,柳娣吓得不敢再接话荐儿。她忽然想到,皇后的忿懑,可能与萧璃大人最近的遭贬有关。

萧璃是萧后的弟弟,杨广身为太子的时候他就在东宫谋事,大业后迁至内史侍郎。萧璃性情刚正,敢于直陈谏言,因而常惹得杨广反感,但碍于萧后的面子,也就再三容忍了。

杨广从雁门回到洛阳不久,萧璃就同几位朝臣一起,奏请皇上兑现奖赏力守雁门有功士兵的诺言。这就跟皇上的意愿相悖了。杨广自从雁门脱险,就不再提及此事。可是几位朝臣奏议,他又不便直接反悔,于是采用变法,重新改定戎秩:建节尉为正六品,以下依次是奋武、宣惠、绥德、怀仁、秉义、奉诚、立信等尉,每尉依次递降一阶。也就是说,即便得了这个官职,也比过去同等官职的阶位低得多了。即使这样,在一万五千名有功官兵中又层层筛选,最后只有一千五百人得以授衔,而且只是进阶,并无赏赐。

萧踽认为皇上此举大为不妥,身为天子岂能出尔反尔,背弃前言。于是再谏皇上,应按最初的承诺论功行赏。这回皇上真是忍无可忍了,怒斥萧璃哗众取宠、蛊惑人心、意在利己。将他贬为河池郡守,命即刻启程赴任!

河池是边地小郡,遭贬去那里为官,跟发配流徙差不了许多。既然如此,临行前跟萧后见面告别的事就连想也别想了。

柳娣想到这些,就说:“皇后,也不知道萧璃大人现在怎样了?”

萧后心里也正想着此事,听柳娣提及,就忿忿地说:“他呀,更是活该!天底下甜言蜜语堆积如山,遍地都是,随便从哪里捡一点就够用一辈子的,可他偏偏……自作自受,自讨苦吃!”

柳娣抬眼看着萧后,品味着她的怨恨,怯怯地说:“皇后,我也说句不该说的话吧,我觉得,这几年不光皇上变了,皇后你好像也变了……”

萧后会心地笑了,抻抻双臂打了个哈欠,说:“柳娣啊,你这句话算是说对了!”

秋风萧瑟,东方既白,一夜又过去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今生今世。雪域高原最纯美、忧伤的爱情。他是世间上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为他倾覆一生。他是雪域上最哀伤的王,苦苦在尘世中挣扎求索,穿越世间三百年的历史,他不爱他的江山,只爱他的美人,一生情意绵绵。他未死也未生,在历史中生与死从来都只是一个谜。他只是带着他最美好的年华,最动人的诗篇……
  • 名人传记丛书——霍华德·休斯

    名人传记丛书——霍华德·休斯

    一个孤儿接掌了父亲的产业,并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最终成为了出色的电影人、飞行家、企业家、航空设计师及慈善家。他热爱飞行事业,以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航空史上的记录;他具有远见卓识的头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科研中心,他发展的通讯设备曾随宇宙飞船登陆月球。他是天才的事业家,也是古怪的亿万富豪,失去事业之后,他遁迹荒漠,至死未曾露面。本书讲述了霍华德?休斯为梦想而执著奋斗的人生经历,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来品评这位天才传奇而具争议的一生。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书中穿插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廉洁小故事,如带一筐萝卜去福建上任;回乡葬母住最低等客栈,结果被当作歹人等等。细节描写逼真风趣,极具艺术魅力。
  • 炸药大王诺贝尔

    炸药大王诺贝尔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热门推荐
  • 蚀骨绝恋:血族迷情

    蚀骨绝恋:血族迷情

    当爱达到了极致就会变成一种无法言语的痛苦;如果不能完全的拥有,必毁之;血,染红了曼陀罗花,冰冷的獠牙,妖治的曼陀罗,莉莉丝·托利亚: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那么我只能走到尽头,哪怕前面是地狱,我也义无反顾亦毫不犹豫,因为,在爱上你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索安娅:如果能再来一次,我愿我从未遇见过你,是不是,只要不爱了,心就不会痛了?莫森?法克斯:什么也不愿,什么也不求,只愿与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 猫与阴阳师

    猫与阴阳师

    少年陆九生,因前世犯下重罪,被贬至人间赎罪,功德分集成之时,前世因果自会水落石出,纠缠尘世,孽缘轮回,一切带解。
  • 楚妖

    楚妖

    万物皆为妖,然我便是大妖,我的意志便是妖的意志!老三建了个本书的QQ群,各位喜欢楚妖的朋友可以进去一起畅所欲言,和老三一起征战漫漫仙路!群号:163387403
  • 火影之宝可梦大帝

    火影之宝可梦大帝

    仙——六道仙人,佛——顶上化佛,魔——死神邪神,兽——龙形忍术以及各大圣地;当林寻降临在火影后,他发现火影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复杂神秘!
  • 仙灵启

    仙灵启

    仙,本为人,只因入了天道,便为仙。灵,人有灵,则重情重义,剑有灵,则刚毅不折。..................仙灵启之剑指天穹仙灵启之斩仙灭魔
  • 那些年我打过的鬼

    那些年我打过的鬼

    我是一个准大学生,一个在寺庙大暑期工挣学费的准大学生。直到有一天被雷给劈了以后,我变成了一个会打鬼的准大学生。附身在汽车上的吸血鬼王,妖蛇缠身女总裁,博物馆中的千年干尸,深埋工地之下的养尸地,实验室中的女亡灵...佛法一出,统统打到它魂飞魄散。
  • 天忘录

    天忘录

    天地始于混沌,即天地由混沌孕育而成。混沌始于虚无,万物有无到有,而混沌也不例外。天地初成万物有灵者只有一类谓之“人”,所以人为万物之灵长,人有三魂七魄,为先天道体,乃是大道之体。尔后天地间草木精气产生灵智,被称为精怪一族。天地有灵自称‘天道’,天道无形而无处不在,天道即是天地,而天地却非天道。天道天生掌有平衡法则,却无法如人一样修炼。天地无意识所以无私、无为、无欲,不偏、不公、不仁。万物有生有灭,就连这天地也会化为混沌,混沌都会化为虚无,天道当然也不例外。天地演化九次就会归于混沌,混沌归于虚无重新演化。故事也就是从天地第八次演化后开始......
  • 风暴新时代

    风暴新时代

    阴差阳错的一次巧合,莫名其妙的一次机会,让他的人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风暴时代中,是成为大海中的一粒沙石,还是成为大浪淘沙后的金子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为什么孩子不高兴

    本书主要从心理品质和个性对孩子进行分析,从家庭、学业和社会三个角度分析孩子情绪形成的客观影响,帮助家长在了解孩子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并帮助孩子调解情绪,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摆脱烦恼,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