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2600000038

第38章 短命的杨玄感

杨玄感反叛,是杨广始料未及的。而追根寻源,变生肘腋,还得怨杨广自己埋下了祸根。他为此后悔不已也就不足为怪了。

常言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玄感凭着父亲杨素的军功,在文帝开皇年间就权倾一时了。父子俩一度曾同为二品,朝会同时列班而立。只是后来文帝觉得这样有失杨素为父的尊严,才把杨玄感降为从二品。

杨玄感小时头脑愚钝,虽然体魄强健,面貌英俊,却不灵敏,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好多人都说他弄不好要长成个痴子。杨素却不以为然,似乎对儿子的前途胸有成竹,常跟朋友说:“我儿子一点儿都不傻,必是大器晚成。”

果然,杨玄感少年时候开始读书,练习骑射,长进极快。凭父亲的权势至柱国,后来又做了宋州刺史。杨素死后,他去职守丧,刚一年多,便被皇上任命为鸿胪卿,袭爵楚国公,后迁礼部尚书。

杨素因受皇上猜忌,逐渐疏远冷落。后来皇上为消弥天象之灾,改封杨素楚国公,至使他忧愤成疾,病重后绝医而死。作为儿子,杨玄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杨素死后,皇上竟对近侍说:“如果杨素不死,朕必诛灭其九族。”这些话也传到了杨玄感耳朵里。对所有这些,他都深埋心中,声色上丝毫不露,反而更尽心竭力报效朝廷,暗暗觊觎有朝一日手中能握有兵权。

他曾对兵部尚书段文振说:“玄感世受国恩,得皇上宠任,如不立功疆场,实在问心有愧!如四方有风尘之警,玄感愿执鞭行阵,为国效微薄之力!”

段文振把这些话传给皇上,杨广高兴地在群臣面前夸赞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此话的确不虚。”从此更加看中杨玄感,许多朝政大事也让他参与。

在朝中诸多臣将看来,皇上对杨素的猜疑忌恨已到了非置其死地而后快的地步,对杨玄感却如此恩宠有加,实在不可思议,根本不像皇上一惯为人处事的秉性。杨广之所以懊悔不迭,或许概因于此。他对杨玄感不但毫无戒心,还在这次出征高丽之前,委以他坐镇黎阳督运粮秣的重任,对杨玄感来说,可真是一个天赐的良机!

自古以来,征战前线因断粮而导致士卒哗变的事例已不鲜见,杨玄感原来就打算利用这一招。他扣住黎阳的粮草迟迟不发,想使辽东隋军乏粮致变,然后趁乱起兵。

杨广见粮食运送不及时,三天两头派使者前来催逼。开始,杨玄感还对来使说:“近来盗贼蜂起,永济渠水路不太平,不可大批运送粮食。”可是这种托词只能遮掩一时,后来见皇上催得火急,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就决定立刻起兵。他先写了两封信,一封派人密送到辽东阵前,让兵部侍郎斛斯政偷偷将杨玄纵和杨万硕放回;另一封派人送去长安,叫另一个弟弟杨玄挺和自己的莫逆之交李密速来黎阳。

六月三日,杨玄感率兵进入黎阳,关闭四方城门。他挑选运粮民伕五千多人,船工三千多人,加上自己的所领士卒,共有万余之众,集合在城中,杀三牲誓师。

杨玄感登高大呼,说:“当今皇上昏庸无道,不顾百姓死活,连年征战,天下骚乱,怨声载道。为了讨伐高丽,光是死在辽东的民侠就数以万计,作了异乡之鬼的士卒更不计其数。今天,玄感决定舍生取义,起兵讨伐昏君,救兆民于水火,弟兄们赞成不赞成啊?”

话音未落,万人举臂欢呼,群情激昂。

这时候,李密和杨玄挺从长安赶到了黎阳。

李密的父亲李宽是周隋两朝名将,骁勇善战,谋略过人,官至柱国,封蒲山郡公。虎门无犬子,李密也是个才兼文武,足智多谋的人,而且胸有大志,远见卓识,常以天下为己任。只是容貌有些逊色,皮肤黝黑,面如恶煞。大业初年,他曾被宇文述选为左翊卫府的卫士。杨广见到他之后,对宇文述说:

“刚才见到的那个黑脸小儿,神色非同一般,不要让他担任宿卫!”

宇文述暗中指点李密,让他称病自免。李密满怀抱负竟遭冷遇,就有些心灰意懒。从此屏绝世事,一心读书。

他尤其爱读兵书、史书,一部《孙子兵法》能倒背如流。有一回,他骑着黄牛出去游玩,一边走,一边在牛背上读《汉书》。恰巧被杨素看见,觉得这黑小子有些奇异,就想逗他一下。杨素从一旁悄悄靠上,牵着牛笼头,引它调转过来往回走,走出二里多路,李密竟浑然不觉。杨素看出他非等闲之辈,高兴地哈哈大笑,遂将李密请到家里,与他长谈一番。之后,杨素对杨玄感说:

“李密学识非凡,远在你们兄弟之上,你要跟他交往。”

从此,杨玄感与李密结为至交。

李密到来,使杨玄感欣喜异常。当晚就在黎阳府邸摆下几样精致的菜肴,与李密“小酌”。一是为他洗尘,二是向他讨教进兵谋略。

杨玄感说:“法主兄常以天下为己任,今天到了你大展宏图的时候了。千里迢迢从长安把你请来,是要你做谋主,从此咱们兄弟二人同舟共济,共举大业!”

法主是李密的字,以字再加兄弟相称,就看得出两人之间的友情,而且又是在举义起兵,作乱犯上的时候,就更显出非同一般。

李密因喝了几杯酒,脸色越发黑得发亮,他谦恭地笑笑说:“多谢尚书大人抬爱,能与大人共谋天下是我的荣幸,也责无旁贷。”

李密对杨玄感却不用兄弟称谓,这是因为杨玄感原本就是礼部尚书,朝廷重臣,如今又起兵反叛,成了首领,一旦事成,他就是皇上。所以从现在起就得分出个上下来,不要乱了礼数。尽管称呼上有点客套,但是李密说的真是心里话。

杨玄感听李密答应得痛快,高兴地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又敬了李密一杯酒,随后问道:

“法主兄,咱们这讨伐无道昏君的大旗就算举起来了,天下必然惊动。你觉得咱们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好?”

李密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说:

“从来长安的路上我已想好了三条计策,请大人选择。如今皇上出征高丽,远在辽东,眼下所处的形势对他极为不利。因为南有大海,北有强胡,东面是高丽,西边与涿郡悬隔千里。尚书大人应出其不意,率兵长驱幽州,袭据临渝关,扼其咽喉,断绝他的退路。高丽人闻讯,定会从皇上背后出击,这就让他腹背受敌,前后夹击。如此相持不过一月,等他粮草罄尽,大军不降则溃,大人可不战而擒。这是上计。”

杨玄感听着,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说:“再说中计。”

李密说:“关中一带号称天府之国,又四面险阻,是易守难攻之地。虽然有卫文升据守,也不足为虑。大人可率兵向西挺进,不攻沿途州县,直取长安。一路收纳豪杰勇武,安抚士民,再扼守潼关天险。这样,即使皇上从辽东赶回,也失去了盘踞的根本,大人可徐图进取。这就是中计。”

杨玄感点着头笑笑,说:“不错。愿听下计。”

“这下计么,”李密沉吟一下,看看杨玄感,“下计只有不得已时才可用之。那就是:挑选精锐,昼夜兼程,袭取东京洛阳。但是恐怕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和民部尚书樊子盖早有了防备,会闭城固守。如果久攻不克,朝廷的几十万兵马就会从四面围上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哈哈……”李密说完,杨玄感纵情大笑起来,他向李密端起酒杯,“法主兄真是雄才大略,满腹经纶呀,实在令人钦佩!来,再敬你一杯。”

一饮而尽之后,杨玄感又说:“不过,我倒有个想法,将法主兄的上下两计颠倒一下。我以为,你说的下计才是真正的上计!”

“哦!”李密一怔,问:“不知大人有什么道理?”

“你看,当今朝中百官的家眷大都在东京,如果先取洛阳,俘虏百官家眷作为要挟,朝中必定大乱,就会乖乖地降服于我。”

“那,若是洛阳久攻不下呢?”李密又问。

杨玄感摇摇头:“不会的。越王杨侗和樊子盖都不是领兵打仗的将才,听到咱们去攻城,他们能据守三五天而不弃城逃命就算不错了。再说,起兵伊始,最要紧的是壮大声威。攻取洛阳,定能使咱们声威大震。如果像你上计所说,直取长安,途中遇城不攻,怎么能显示声威呢!”

李密听杨玄感原来是这样打算的,心中暗暗叫苦:这事要坏!

李密的担心并非没有缘由,他所出的上中下三计,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他想,如采用上计而挥兵北上,临渝关的守将赵元淑与杨玄感旧有私交,声气相通。扼守住临渝关,就能让皇上进退失据,处于狼狈境况。若用中计向西推进,关中的防卫并不强大,杨玄感的老家就在华阴,杨家又是当地大族,会获得众多族人拥戴,他所说的声威正在关中,取胜的可能甚至比北上还要大些。可是现在……杨玄感是个性情骄倨,固执己见的显贵子弟,李密的担心,就在于太了解他们了。

杨玄感决计进攻东京洛阳。他派杨玄挺率骁勇千人作为前锋,先取河内。

河内是洛阳的北方门户,两城隔黄河相望。杨玄感先攻河内,不光是为了清除进取东京的障碍,他要除掉河内郡守唐祎,以解心头之恨。起兵之前,杨玄感将唐祎召到黎阳,拉他共同举事,还封了唐祎一个怀州刺史。唐祚表面上唯喏,还跟杨玄感一起出谋划策。可是就在起兵的前一天夜里,唐祎偷偷逃回了河内。

唐祎跑回河内之后,立刻加固城防,严阵以待,并派人飞驰东京禀报,将杨玄感反叛的消息告知越王杨侗和樊子盖,让他们作好守城准备。

杨玄挺率兵进到河内,猛攻猛冲了一昼夜,城池岿然不动。杨玄挺无奈,只好改道从汲郡南渡黄河,奔向洛阳。这时候,杨玄感又派弟弟杨积善率三千兵从偃师沿洛水西进,围攻东京。他自己领三千多兵马紧随其后。

别看杨玄感人马不多,却士气正旺,沿途又有众多苦于力役的农夫纷纷投奔,队伍日益扩充。虽然都手执单刀柳盾,没有弓矢甲胄,但也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竟把越王派来阻击的兵马打得落花流水。

越王派河南令达奚善意率五千精兵东阻杨积善。达奚善意渡过洛水,在汉王寺扎营。这些留守东京的士兵已多年不习武备,虽然号称精兵,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第二天,杨积善领兵杀到,达奚善意的部下竟望风而逃,不战自溃。丢盔弃甲全被杨积善唾手得来,装备了自己。

受越王之命,河南赞治裴弘策北御杨玄挺的八千精锐,其下场与达奚善意如出一辙。斐弘策率军在白司马坂遭遇杨玄挺,一触即溃,丢弃了许多铠仗。杨玄挺并不追赶,命部下轻松地捡获了战利品,徐徐前行。裴弘策败退四五里,又收集散兵结集以待。远远地见杨玄挺的人马慢慢过来,却在不远处坐下休息,半晌不见动静。裴弘策以为杨玄挺人困马乏,动弹不得了,也想借机松弛一下。杨玄挺突然带兵杀了过来,裴弘策又落荒而逃。就这样五战五败,一直退到洛阳太阳门,裴弘策仅率十余骑逃进宫城,其余士兵都被杨玄挺俘获。

旗开得胜,一路顺风,让杨玄感大喜过望。他率兵屯驻东京东面的上春门,准备稍事休整即开始攻城。

四乡百姓听说叛军打败了朝廷的军队,纷纷牵着牛羊,抬了大坛的酒来上春门犒劳这些勇武的将士。这种从未见过的热烈场面,使杨玄感大为感动。他正想对百姓们说几句感谢的话,就见一位白胡子的长者,手捧一碗酒,颤颤微微地走到跟前,说:“大将军,老汉我听说,大将军改朝换代之后,俺百姓就用不着没白没黑地运送军粮,也不用出壮丁、服劳役了?”

老汉的问话让杨玄感浑身一震:百姓所求仅此而已!皇上,你竟忘了失民心者失天下呀!他手臂一挥,大声说道:

“诸位乡亲父老,我杨玄感身为朝廷重臣,家有财产万金,已经算得上荣华富贵了。我之所以不顾灭族之祸而起兵,就是为天下百姓解倒悬之急,救乡亲父老出水火之中啊!”

听了这些话,老汉顿时涕泪横流。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将酒碗高举过顶,颤抖着声音喊道:

“大将军,俺老少爷们儿给你敬酒啦!”

杨玄感急忙上前两步,一手接过酒碗,一手把老汉扶起,说:“多谢乡亲们的拥戴,杨玄感绝不辜负百姓苍生!”

说完,扬起脖子,咕咕地将一碗酒喝了个干净。

一时间群情激奋,四周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呐喊。当下就有上百名青壮汉子报名投军效力。杨玄感看着这激动人心的场面,高兴地对李密说:

“法主兄,有此声威,咱们何愁大事不成啊!”

李密没有作答,只深沉地笑了笑。

洛阳城里,民部尚书樊子盖收到了一封书信,是内史舍人韦福嗣写给他的劝降书。韦福嗣随裴弘策出城迎战,被杨玄感俘虏。杨玄感对韦福嗣优礼善待,还让他做了文书。在信中,韦福嗣劝樊子盖认清时势,弃暗投明,共讨昏君。

读完书信,樊子盖冷笑了几声,将信扔在脚下,厉声对禁卫武士命令说:

“把败将裴弘策拉到城头上斩首,让杨玄感看清楚我樊子盖与东京共存亡的决心!”

樊子盖绝非像杨玄感所说,不是领兵打仗的将才,那是杨玄感对他的藐视和贬低。樊子盖曾任枞阳太守,江南平陈,他以战功加上开府,后升行循州总管。杨广即位后,他又任过凉州刺史和武威太守,是位文武兼备,既有军功又有政绩的官员,很得皇帝赏识,直至民部尚书。所以,皇上才委以他辅佐越王留守东京的重任。

看到裴弘策的人头从洛阳城上滚落下来,杨玄感自知劝降无望了。于是下令攻城。

天命似乎专好与人运作对。当年营造东京时,杨素是总监。谁曾想没过十年,他的儿子领着兵马来攻打老子督造的城池了。早知道有今天,当初杨素或许不会把洛阳城墙修得这样高大坚固了,使得杨玄感硬攻了十几天竞没有丝毫破绽。

这时,军情飞至: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派刑部尚书卫文升率兵四万赶来援救东京。最可恨的是,卫文升路过华阴,先去掘了杨素的坟墓,焚烧了骸骨,以示与杨玄感不共戴天,要作殊死一战!然后率军出崤关,过渑池,直趋洛阳城北,现已屯驻金谷。

听了这消息,杨玄感怒发冲冠,五内如焚,急忙安排继续攻城,又分出兵马,由他与杨玄挺亲领西去,阻击卫文升。

行至瀍水,迎头跟卫文升相遇。这回,杨玄感听取了李密的计策,交战不久便佯败后退,卫文升挥师追击。很快到了洛涧,杨玄感早在这里埋下伏兵,见卫文升越追越近,杨玄感大吼一声,突然调转马头,朝卫文升冲过来,此时伏兵四起。

杨玄感手握长矛,一马当先,叱咤陷阵,颇有当年楚霸王项羽的气概。卫文升的队伍顿时大乱,士卒四散逃命,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了。不多时就被杨玄感的部众杀得尸横遍地,卫文升追来的两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了不足五千跟卫文升逃了出去。杨玄感乘胜猛追。

卫文升折兵损将,死伤大半,仓惶逃到邙山南侧。这时粮草已快用尽,杨玄感又穷追不舍,卫文升决意孤注一掷,与杨玄感在邙山决战。一天之中大战十次,卫文升且战且退。杨玄感越战越勇,大喊着:“不取卫文升人头决不收兵!”

正在这时,杨玄挺被流矢射中,气绝身亡,杨玄感不得不下令停止追杀。

自黎阳出兵至今,杨玄感战无不捷,士气更加旺盛。前来投军的百姓和被俘归顺的士兵日益增加,待他击溃卫文升,率军回到洛阳城的时候,麾下部众已有了实足的十万人。这时又有喜讯传来:右武侯大将军李子雄从东莱海口投奔杨玄感来了!

李子雄在仁寿四年平定汉王杨谅反叛时立了战功,被杨广看中,拜为民部尚书。可是他身为朝廷重臣,却不重国家威仪,说话口无遮拦。有一回,新罗国王派使者到洛阳朝贡,李子雄在朝堂与使者面晤。谈话当中,由新罗的穿戴打扮问起了冠制的由来,新罗使者感到惊异,说:

“这是皮弁的发展,大人不知道吗?哪有大国君子不知道皮弁的?”

李子雄不悦,辩解说:“中国没什么礼仪,都是求教四方蛮夷而来的。”

新罗使者反驳道:“自到东京以来,除了大人刚才所言,我还没见到贵国有不讲礼仪的事情!”

李子雄说出这样的话来,太有损大国声誉了,他因此被宪司参奏免职。这次东征高丽,杨广令他从军将功折罪,分到东莱海口来护儿军中,快要出发时,杨玄感兵变黎阳。杨广怀疑李子雄将在东莱举兵与黎阳叛军相应,急速派人携诏书来抓李子雄。这一下却把李子雄逼上了绝路,他杀死宣诏使者,带着一队人马来洛阳找杨玄感入伙。

杨玄感的队伍和声势更加壮大,但是洛阳城依旧攻不下来。听说皇上已经到了涿郡,并派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和右侯卫将军屈突通率大军日夜兼程南下,直逼洛阳。来护儿也早已从东莱出发西进,赶来解东京之围。如果两路大军汇于洛阳城下,可就凶多吉少了。

形势越来越显得危机,这时李子雄出了个主意,他对杨玄感说:“杨大人应当即刻称帝,号令天下,那样,国内人心更加动乱,东京城内的臣官将士也会六神无主,自然土崩瓦解,攻破城池也就轻而易举了。”

杨玄感拿不定主意,又向李密讨教,李密说:“从前陈胜想称王,张耳劝谏遭到疏远;魏武帝将求九锡,荀或阻止而被杀。大人今天问我是否应该称帝,要我怎么回答才好呢?我想说实话,又怕重蹈二人覆辙;虚情假意、阿谀奉迎,我又做不到。大人,我在想,起兵以来,虽然连连取胜,但各郡县官吏却无人响应。东京守军势力强盛,久攻不克,皇上派来的救兵说话就要到了。在这关键时刻应当挺身力战,早定关中才是。如果忙着称帝,也只是向世人炫耀了一个空名而已。”

杨玄感摇头一笑,说:“法主兄说的在理。号令天下之事不提了,先攻下洛阳再说。”

但是来不及了,宇文述的兵马已经渡过了黄河,形势危在旦夕。今日所处的困窘,完全如李密当初所料,事已至此,不得不西取关中了。但是,在延误了一个半月之后再用李密的中计,与当时即用其中计,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杨玄感从洛阳城下撤出兵马,率军西趋潼关。撤离洛阳的第三天,宇文述的几路大军接踵而至,见叛军已经撤走,宇文述也没进城,立即向西追赶。

节令已近仲秋,几场秋雨过后,天气有了几分寒意,道路泥泞。杨玄感的部众奔走在泥水中,那声威,那士气,与围歼卫文升时候相比,就显得大不一样了。好在杨玄感善于摇唇鼓舌,一路上不断给将士打气,描绘着打开潼关、据守关中之后的美好前景:

“拿下潼关,我们便有险可据。进而攻取长安,打开永丰仓赈济穷苦百姓,关中民心所向,各路豪杰也会纷纷前来聚义,三辅就可一举而定。据有府库,再向东争夺天下,这也是霸王之业!”

杨玄感说的三辅,是汉武帝时所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与郡相当的政区,治所同在长安城中。因所辖皆京畿之地,故合称“三辅”。

队伍在杨玄感的鼓动下急速西进。一路上按照李密所说的计策行事,遇城池不取。可是队伍行至弘农,事情突然起了变化。

弘农太守杨智积是杨广的叔伯兄弟,封为蔡王。他听到杨玄感西窜的消息,马上召集属下官员说:“杨玄感见朝廷大军快到了,就打算向西谋取关中。如果让他得逞,以后就难以铲除。我们必须想办法阻止他进军。只要能拖住他,不出十天,定会将这叛贼擒住!”

杨玄感的队伍进到弘农城前,被一群守候在路边的老弱农夫挡住去路,他们嚷嚷着要见杨玄感大人。杨玄感闻讯策马赶到,问:“什么事?”

农夫中走出一位老者,朝杨玄感一揖,说:“杨大人,我们弘农百姓连年遭累劳役重赋,苦不堪言。如今都到了家无隔夜粮,要卖儿鬻女的地步。听说大人起兵举义,我们衷心拥戴,盼望着大人领兵打过来,攻下弘农城,开仓赈济四乡百姓啊!”

“噢?”杨玄感看着这群衣衫褴褛的农夫,心中一动。

这时,又一个壮年汉子喊道:“杨大人,弘农城防空虚,是很容易攻下来的。城里的存粮少说也有万石呀!”

杨玄感刚才还有的一点犹豫顿时全无,他笑了笑说:“正好我也需补充一些军粮了。”遂大喊道:“弟兄们,先跟我拿下弘农,再取潼关!”

他不会想到,这些劝他攻城的百姓都是杨智积的部下。

李密见杨玄感真要攻城,立刻赶过来劝说:“大人,你现在是诈众西人,一定要用兵神速,何况后面的追兵眼看就要到了,怎么还顾得上攻一个小小的弘农城!如果不赶在前面占据潼关,无险可守,就难以保全自己了!”

正在这时,弘农城头传来一声呐喊:“叛贼杨玄感!”

杨玄感抬头一看,是杨智积站在了城楼上,他也喊道:“杨智积小儿,你杨爷爷来了,还不赶快出城投降!”

杨智积哈哈大笑说:“杨玄感,你杨家世受国恩,你来世做牛做马也不足以报答,你却恩将仇报,聚贼反叛朝廷,真是猪狗不如。我正想去砍下你的脑袋,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杨玄感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发抖,他高举长枪大喊:“弟兄们,跟我攻城!”就打马冲向城门,众士卒也呼啦啦蜂拥而上,李密想拦也拦不住了。

杨玄感果然钻进了杨智积设下的圈套,挥师攻打弘农,接连三天毫无收获,再也不敢纠缠下去,又率军继续西去。正是这三天,使他失去了攻取关中的最后战机。

宇文述兵分几路,在叛军身后和两翼形成合围之势,死死咬住,一天数次发动猛攻。杨玄感且战且走,连连败退。

阌乡的董杜原,此处西去潼关仅有一百多里,但是杨玄感再也无法赶到那里了。从潼关杀出来的官军与宇文述的兵马从四面紧紧围住叛军,杨玄感只好在董杜原摆下了决战的阵势。

大战三天,叛军一败涂地,全线崩溃。杨玄感好歹从南面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逃往山林,回头看看,连弟弟杨积善在内,身边只剩下了十几个人。

官军穷追不舍,杨玄感仓惶奔命,跑了一天一夜,来到葭芦戍时,只有他和杨积善两个人,马也都累死了,兄弟俩只好步行。

走了一段路程,身后隐隐听到追兵的马蹄声和士卒搜寻的喧嚷。杨玄感停住脚步,抬头仰望苍天,沉重地长叹一声,对杨积善说: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不知苍天为什么容不得我!兄弟,如今大势已去,再逃下去也无意义。但我决不能让朝廷抓住,受无道之君的戮辱。你帮我一把,让哥哥我就此了断吧!”

说完,杨玄感转过身去,面向西北跪下,那里是他的家乡,也有壮志未酬的长安。

杨积善泣不成声,悲哀地叫道:“哥!”

杨玄感头也没回,说:“哭什么!快动手吧,再迟就来不及了!”

杨积善点点头,挥泪抽刀,向哥哥的脖颈上砍去。一注热血呼地窜了出来,洒在满是碎石乱草的荒野。

随后,杨积善跪在哥哥的尸身边,横刀自刎。

宇文述平叛大获全胜,班师回京。

遵照皇上的旨令,贼首杨玄感的尸首在洛阳天津街上示众三天,然后被禁卫士卒剁成肉酱,架火焚烧,最后的骨灰抛洒于城外的荒郊野冢之间。

一场虚惊过去,杨广心里终于欣喜安然。

可叹杨玄感惊动天下的举兵反叛,从黎阳到葭芦戍,还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在焚烧尸肉的烈焰的渐渐止熄中灰飞烟灭了。

同类推荐
  • 长征中的女战士6

    长征中的女战士6

    大约有两千名女战士参加了长征,但是她们在这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中的经历却鲜为人知。讲述了在彻底打败国民党之前红军所进行六千英里的从撤退走向胜利的传奇故事。《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除了讲述女战们的长征经历之外,还着重揭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贫穷落后的中国的女性的社会地位。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素丽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素丽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

    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

    出身书香门第,年少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动汴京。二九年华,遇如意郎君,赌书泼茶,研究金石,尽得闺中雅趣。国亡夫丧,为追献金石收藏,跟随宋高宗步履,流离徙转。年近半百,再嫁,却是孽缘一段,不惧身陷囹圄,果断诉离。晚年,迷恋打马,胜多输少,聊以慰藉。她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白落梅用清雅、简洁的文字,述尽其一生悲喜。
  •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作为我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荣幸亲眼见证着那曾在影视、歌坛中的天王天后叱诧风云,那靓丽青春的银幕形象、那绕梁的歌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着我们不断前进;作为不幸我们不能与他们“再见”,他们带着一缕青烟,不说一声“道别”就飞往了天堂的那端,留下的只是那逝去的回音。当我们听到现在千篇一律发无病之呻吟的歌声、看着做作的银幕电影然后感叹着现在没有好作品时,对他们的逝去,感到是心的阵痛,如果他们还在,又是怎样一番新景?本书记叙了港台六大超级巨星:李小龙、翁美玲、梅艳芳、张国荣、邓丽君、黄家驹,让我们一起怀念他们。
热门推荐
  • 风灵居

    风灵居

    “风灵居”一家网店的名字,这个网店不卖东西,只接灵异怪事,线上接单上门服务,价格优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塞外秦刀

    塞外秦刀

    一个人心叵测、险象环生的时代,一个风流不羁、玩世不恭的权家子弟;一壶酒、一把刀的江湖,一盘棋、一杆笔的朝堂。是逆天而行的霸道,还是世间万物理应顺从的天道;是处身世事之外做一个逍遥自在的江湖客,还是坐定西北守关做一个心系苍生的异姓王。天下如浪潮起伏又如水静无波,百年十变五化,沧海沉浮,依稀记得塞外的一把秦刀,寒芒依旧……
  • 这个农场挺靠谱

    这个农场挺靠谱

    一群因为河蟹社会失业的杀手、佣兵、黑客闲的没事做,一起跑到阿拉斯加大荒野当起了农场主的折磨可怜的农场,顺便的方圆周围的所有动物、流浪汉、越狱犯。。。。。。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黑童话:霸道美男们的女王

    黑童话:霸道美男们的女王

    ‘啊,王!请问,您最讨厌哪种女生呢?’他狭长的眸子扫到了操场上渺小的身影,勾唇引得周围惊叫声阵阵,‘就是...那样的!’某人打了个喷嚏...奇怪,谁在骂她!?校草,老大,王子,主席,男神,学霸……究竟哪一个才是那只萌花痴女皇的王?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学会最好的理财黄金法则,人生三十而立,30岁是人生的一道关口,是人生的分水岭。你生活的状态和质量如何,取决于30岁前你对财富的认识,以及在理财的各个方面所做的选择和努力。30岁前的理财思维和理财蓝图,决定了30岁后你生活的基调。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要趁早行动。本书立足于30岁这一特定的人生年龄段,精心讲授了33堂最重要、最前沿的理财课,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财技巧,揭示了最实用的理财策略,指明了最便捷的理财途径,让你成功跳过理财误区,快速成为理财高手,在30岁后真正实现财富梦!
  • 零意高校之撞见EXO

    零意高校之撞见EXO

    窗户上的红色身影,脑海中的白色片段,游乐园中的诡异枯手,医院里的停电事件,电梯里的无头尸体······这些都似乎和那诡异的学校以及背后之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竟是谁,在操控这一切!简介无能,内容才是王道!【本人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还望见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穿越之倾城绝世王妃

    穿越之倾城绝世王妃

    21世纪的她正在参加TFBOYS粉丝见面会,无辜穿越到古代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女子身上,虽然有点不情愿,不过既然来了就在古代闯一片天下吧!宫晴儿加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朕的娇妻不好惹

    朕的娇妻不好惹

    一次意外的马桶事件,令她穿越到了一个没有记载的古代。一次刻意的谋杀,令她死于二娘的计划。当她代替她,为她报仇。二娘,我死了,你还会好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