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2200000047

第47章 武治帝王(4)

乾隆鉴于准噶尔与回部一再叛乱,现在既然都被平服,也应该想个彻底解决的善后办法。以前的称汗称王显然有弊,就是仿照喀尔喀、科尔沁的盟族制度将来也可能有问题。为了全盘改革,乾隆决定建立新的军事管辖制度,将天山南北路直接隶属于中央。在天山以北原卫拉特蒙古地区设一总管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总管全疆(包括回疆)军政财经一切事务,下设都统、副都统、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办事大臣、总管等官,分驻各地。南疆的所有大臣也直接受伊犁将军节制。这种军府制的实行,不但进一步加强了新疆地区与清朝中央的关系,也增强了清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统治与边防。假若我们更深一层地来看,天山南北路的平定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事:

第一,乾隆完成了他祖、父(康熙、雍正)两朝“筹办未竟之事”,彻底清除了喀尔喀蒙古生存与青、藏不安的祸根。第二,在军府制的管理下,大力推行屯田政策,并对原住民轻徭薄赋,以致人丁增多,生产发展,改变了全疆以往人烟少、劳力严重不足现象,对当地农工商业的发展大有裨益。第三,内地与新疆的交往增繁,在文化经济方面起了推进作用,在种族融合方面也起了正面的作用。

清朝大学者魏源曾说:乾隆平定准、回之后,从前“烽火逼近畿”的西北边乱,如今“中外一家,老死不见兵革”了。新疆除官田之外,余地听民人自耕,农桑阡陌徭赋如内地。内地土满人满,而西域地大物博,“牛、羊、麦、面、蔬、瓜之贱,浇植贸易之利,金矿、铜矿之旺,徭役赋税之简,外番茶马布缎互市之利,又皆什佰内地。边民服贾牵牛出关,至则辟汉莱,长子孙,百无一反,是天留未辟之鸿荒,以为盛世消息尾闾者也”。

他的赞语应该算是中肯的。

五、四征缅甸

缅甸是亚洲中南半岛上面积很大、人口很多的国家,在中国史书里,汉朝称它为掸国,唐称骠国,宋称蒲甘,元称缅国,明朝才称作缅甸。缅甸与中国是山水相连的邻国,交往也多。元世祖时曾派兵征缅,明代则没宣慰使司羁縻之。清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吴三桂等因追捕明桂王永历帝曾统军入缅,缅王后缚献永历帝送清军,吴三桂等后即班师,没有责令缅甸朝贡。

乾隆初年,云贵总督张允随奏请听从内地人民出边开矿。不久有云南石屏州人吴尚贤在缅境开采有成,事业大旺,且得卡瓦部长蚌筑信任,获利甚丰。张允随亦委任吴尚贤为该地矿场首长。吴尚贤与当地首领关系良好,为保护矿场继续经营,便游说蚌筑以厂课纳贡,向中国内属。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卡瓦矿地课银便解送到云南省城,并进呈缅文禀书一纸,请求归诚纳贡。张允随也立即上奏说:

滇省永、顺东南徼外,有蛮名卡瓦,其地茂隆山厂,因内地民人吴尚贤赴彼开采,矿砂大旺,该酋长愿照内地矿例,抽课作贡。

乾隆皇帝后批示“应如该督所请办理”,缅甸一小部的入贡就由此开始了。

吴尚贤劝说蚌筑入贡成功后,他又想游说缅甸国王向清廷入贡。当时缅甸国内局势混乱,土司多有叛乱的,国王奔达拉很想藉着中国的力量来稳固他的统治权,乃同意吴尚贤的建议,因此在乾隆十五年七月,吴尚贤就向云南巡抚禀报称:

缅甸国王奔达拉情愿称臣纳贡,永作外藩。……彼国大臣一员、头目四人,象奴夷众数十人出境过江,于四月已抵边界,请代奏。

云南巡抚图尔炳阿立即将吴尚贤的禀文与缅甸国王的贡表一起呈送中央,向乾隆报告。皇帝得报后,相当高兴,同意缅王请求,并派官员伴送缅使来京。乾隆十六年六月,皇帝在太和殿接受缅使朝贺,赐以筵宴赏物,缅使一行于十月返抵云南。

中缅正在建立朝贡关系之时,缅甸内部突然发生大动乱,缅王奔达拉先被得楞部酋长杀害,而另一木梳部长瓮藉牙则乘势起兵,统一了大部长缅甸,只有少数如贵家(一称桂家)部等与他对抗。贵家是明末随桂王逃亡缅甸的一些贵族后代,他们据波龙等处采银矿,自成一部。贵家的首领宫里雁后来被瓮藉牙击败,窜居到云南边境。瓮藉牙的次子懵驳相继统一缅甸各部,成了国王,他为扩展势力,派兵扰掠云南普洱府一带的土司,使清朝云南边境时受侵凌,很不安定。

吴尚贤本来是个“无籍细民”,自从开矿富有,又为朝贡关系牵线成功后,变得胆大妄为起来,颇为云贵疆吏所不喜。总督硕色就说他“言貌举动粗野无知,终非安分之人”。随缅使入京后,在归途又因“望泽未遂,时怀怅怏”。不久在硕色等人搜证下,认为他“侵肥人己”,“乖张僭越”、“霸占别人产业”等罪,将他拘禁,吴尚贤最后“在监病故”。

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十月,缅兵在九龙江一带骚扰,云贵总督刘藻即调兵防御,主动出击。由于军队缺乏训练,三路兵丁均告败绩,尤其何琼诏部,行军征伐途中竟将兵器捆载行装,将弁徒手散行,以致惨遭缅兵痛击,全军不战自溃。但是三路总兵刘德成竟谎报战绩,刘藻又不作调查,为邀功立即进呈皇帝,声称破缅军大营七座,并将在普洱府迎战缅兵等语。皇帝后来发现刘藻所奏的情况不实,而常以书生之见,办事错谬极多,官兵忽调忽撤,全无纪律,于是降旨将刘藻革职,留滇效力,所有因调兵不合定例糜费的银两,全由刘藻补赔。刘藻见缅事难办,又多次被皇帝降旨责斥,心绪大坏,寝食难安,乃于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初三日夜在公馆内自刎,留书:“君恩难报,臣罪万死,快请常巡抚……”。刘藻死后,皇帝命杨应琚继任云贵总督。杨总督运气不错,他刚到昆明时,正值缅甸境内瘴疠大作,缅军渐次从边界退却。清军也乘机攻取了孟艮、整欠、车里等地,随着普洱边外地区的平定,杨应琚派出官兵正经界、集流亡、厘户口、定赋税,使地方恢复安定。皇帝知道这些事实之后,非常高兴,下令加恩边地土司豁免钱粮,以表示优恤之意。

杨应琚已完成了分内工作,但是不久之后他竟误听腾越副将赵宏榜的煽惑,以为缅甸首领势力孤单,容易征服,决定兴兵征缅。尽管不少属下官员劝告“边衅不可轻开”,但他却不予采信,并向皇帝奏报缅甸可攻取,并说有些土司怨缅王残刻,情愿归附。皇帝以为“杨应琚久任封疆,夙称历练,筹办一切事宜,必不至于轻率喜事,其言自属可信”。不过乾隆也带着几分保留地说:“倘必须劳师筹饷,或致举动张皇,转非慎重边徼之道。”指示杨应琚“务须详审熟筹,其于妥善,以定进止”。杨应琚显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详审熟筹”,他接到皇帝的谕旨后,便向皇帝保证似地说:他断不敢邀功,但也“不敢坐失事机,不敢轻举妄动”。乾隆觉得很稳重实在,特别传旨嘉奖了他。

杨应琚得到皇帝允准后,便开始了他的军事行动,先派人传说缅方,说他已调集精兵五十万,大炮一千门,随时可以发动战争,缅甸各土邦,不降的即予征讨,他想以此来震慑缅人。清军入缅境顺利地进据蛮暮、新街等地,但不久缅甸国王集军数万人反攻,而清军仅有三千人应战,副将赵宏榜先在新街失利,大败退兵,响应清军的土司也随之人云南境内避难。杨应琚得前线兵败报告后,痰疾发作,他向皇帝报告了病情,但没有真实陈述战况。皇帝还关心他的身体,调两广总督杨廷璋去云南暂带军务,并派杨应琚长子江苏按察使杨重英去云南探视父病并为监军,分担他父亲的事务。皇帝又让乾清门侍卫、大学士傅恒之子福灵安带着御赐的十香返魂丹、活络丹等大内珍品与御医去云南为杨应琚治病,皇帝对他的关怀重视,可谓无以复加。当然乾隆也暗中命福灵安在当地了解军情,回京时据实详报。

不久,杨应琚病愈,调集士卒一万四千余名,分路出击,不幸在楞木、宛顶等地均遭败绩,并受重大损失。杨应琚却向皇帝谎称大捷,杀缅兵近万人,并说缅甸有兵头来营,恳请罢兵归降。他想以与缅甸议和来弥补此前的一切谎报。他并向皇帝表示缅人“愿效臣服,似可宥其前愆,酌予自新之路”。然而乾隆在不久后即接到福灵安等人的奏报,知道缅甸乞降、前线胜仗、杀敌万人等等,都是虚妄不实之语。绿营兵多畏缩不前,而杨应琚驭下姑息,不察虚实,实属欺罔。乾隆了解实情后,大为生气,下令革杨应琚大学士与云贵总督职务,逮捕人京,廷讯后命令他自尽。其他云贵一带有关于杨应琚一同造假欺罔的官员,都逮治论死。这是乾隆朝第二次征缅之役的大概情形。

乾隆三十二年三月,皇帝重新任命满族名将明瑞为云贵总督,决心与缅甸作战。他在一份谕旨里说:

蛮暮、新街等处既已纳降,并遵定制剃发,即成内地版图,皆为中国版宇,两处附降人民,即同内地人民,自当加意保护。木邦、整欠、整卖等处,前此恳请内附,并请我兵保护,焉能还与缅甸,听其欺凌!

皇帝还特别强调说:

……缅匪侵扰内地,则必当歼渠扫穴,以中国威,岂可遽尔中止?且我国家正当全盛之时,准夷、回部皆悉底定,何有此区区缅甸而不加剪灭乎!

由此可见,前两次清军攻缅,多因总督邀功,尤其是杨应琚抵达云南履新时,普洱边外事态已经平静,可以不必用兵,若能善自清理疆界,亦能保卫边疆。但他冒昧喜功,又缺乏对缅甸的认识,致遭败绩,自身亦致凶终。此次皇帝任命明瑞督师,完全出于主动,大有一雪前耻之意。

明瑞于三十二年五月抵达云南,除了解军事情况并调整部分官员外,八月间他拟定好了三路出兵计划,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向木邦前进;一路由都统额尔景额带兵,攻向猛密;另一路由领队大臣观音保指挥,作为互为声援的中军。不过在出发的前夕,明瑞又把观音保一路划入他自己的一路,简化为两路出兵。九月二十四日明瑞等统兵出征,天下大雨,三昼夜不绝,人马都在泥潦中渡过,“饥且冷,多疾病,糗粮而尽失”,真不是好兆头。十月十八日明瑞一行抵木邦,缅兵早已弃城而去,明瑞派珠鲁讷带五千兵留守,令杨应琚长子杨重英等人管印务粮饷,明瑞则率兵深入,希望能直捣缅甸国都,打败缅王。

明瑞乘胜渡锡箔江至蛮结,该地缅兵两万,立木为栅,栅外有深壕,又“列象阵为伏兵”,木栅共有十六座,相互为应,“不但山势峻险,兼深林密箐,并无可通之路”。明瑞英勇督战,“身先陷阵”,右眼遭敌枪伤,“几殒”,“犹指挥不少挫”,终于连破栅垒,杀敌二千多人,缅兵逃散,是为蛮结之捷。但是经此战役,随行将官观音保等认为不宜再深入,因兵疲粮乏,不如先回木邦,“整旅再进”。明瑞不从,反责诸将怕死,于是继续进兵,不料在前往目的地阿瓦途中,向导无人,迷失道路,明瑞一军到了人疲马乏、水土不服、“势不能进”的境地,而北路军额尔景额的情形又一无所知,面临危急状态。

额尔景额一路进兵到猛密北面的老官屯时,被缅军所困,他也因“幽恚”而死,他的军队九千人于是就由额勒登额统领。

乾隆三十三年初,军情发生不利的变化,缅甸攻占锡箔,又打进木邦,参赞大臣珠鲁讷自尽,数千绿营兵或逃或死,杨重英被俘。云南巡抚鄂宁七次檄令驻守旱塔的额勒登额援救木邦,正如要他出兵支援明瑞一样,他却全无反应,甚至后来还退兵入内土司地区,以保安全。明瑞至此与内地联系完全隔绝,只得孤军奋斗。二月初七日,明瑞率军行至猛腊地方,缅兵数万人截断去路,他下令在山顶扎营七处,迎战四面来攻的缅军。此时额勒登额仅离明瑞二百多里,竟不听皇帝谕令派兵来援。明瑞等在人伤粮缺的情形下,仍拚命拒敌,直到初十日,见形势大坏,乃率将领与巴鲁图侍卫数十人及亲兵数百殿后,命诸军乘夜退去。后来扎拉丰阿阵亡,观音保以遗矢刺喉自尽。明瑞身负重伤,竭力疾行二十多里,至小猛育,“乃从容下马,手截辫发,授家人使归报,自缢于树下,家人木叶掩其尸而去”。由于明瑞等将领视死如归,掩护了突围的兵士,总兵哈国兴、长清及不少满汉兵丁,才能突出重围,安抵宛顶。第三次征缅之役也就这样以惨败收场。

皇帝对明瑞的死非常难过,也感到自己有责任。他说过:“若在额尔景额病故时,即令阿里衮前往统师,即不能进取阿瓦,亦必能应援明瑞。”因此皇帝对按兵不动的额勒登额痛恨万分,后来乾隆下令将锁拿来京的额勒登额凌迟处死,其父云代与其亲叔弟侄等都照大逆缘坐律拟斩立决,谭五格也因为不出兵被处斩,由此也可以看出皇帝对明瑞之死的震悼之情。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皇帝降谕授大学士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增兵增粮,再征缅甸。

在筹集兵马粮草期间,舒赫德等人曾以山多路远,缅人熟悉地形以及缅甸未敢侵犯内地种种理由,上书建议息兵,派人招降缅甸。皇帝严饬“荒唐无耻,可鄙可怪”,并将他革去尚书与参赞大臣职务,改赴新疆乌什任办事大臣。另外,在三十三年六月初,缅甸有使者来书谈和,强调以往都是“土司从中播弄,兴兵战争”,希望能准许他们“循古礼,赐贡往来,永息干戈”。乾隆也认为缅甸人“甚属狡猾,殊难凭信”,因而不予接受。

同类推荐
  •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 爵士乐群英谱

    爵士乐群英谱

    兼顾文学才情和艺术欣赏的爵士乐入门教材,甄选26位当代美国爵士乐名家;村上春树私人爵士乐清单,混合着偏见、执着、岁月、情爱和模糊的记忆。村上春树:“同爵士乐一起度过了人生大部分时间。”和田诚:听遍了“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爵士乐”。本书是26名当代美国爵士乐手的小传,这些乐手均为作者所推崇,文中对乐手的成就、风格作了深入独到的评价,也描述了自己倾听其作品时的感受。两个超级爵士乐迷通力合作,让26位当代美国爵士乐名家聚首一册。本书介绍的音乐家有:查特·贝克(Chet Baker)、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等。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历史上那些牛人们

    历史上那些牛人们

    这些人,怎一个牛字了得,历史因他们而风生水起。叹古今,道不尽无限沧桑,阅读因他们而更具魅力。历史是永恒的热门题材,历史人物是解析历史的最好切入点。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呼风唤雨能量很大的牛人们,他们的人生看点,吸引着芸芸众生的无数眼球。厚重且生动的史料、扑朔迷离的史实,真相被逐一揭开。
  • 多彩的人生

    多彩的人生

    本书展示了曹春晓院士成长、成熟、成功、成名的绚丽多彩的一生,重点讲述了其开创和谱写航空钛合金的历史。相信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朔风传之风起

    朔风传之风起

    总是有人做着武侠梦,不是为了什么虚无缥缈,而是想以武为笔,以侠明智。现在不是一个武侠的好时代,但我们总还是可以做做梦,坚持对他的爱。我大概一年前就想过写这本小说,但有些事耽搁了,现在闲下来了,我想把那些在脑海里演绎了无数次的故事可以展示出来,希望可以我们可以一起看看这梦中的世界。这个过程也许没有很多人想要的那么激情热血,但我会用另一种方式讲述一个关于“侠”的故事
  • 神级少年修仙传

    神级少年修仙传

    万众敬仰的他,某神界中的绞绞者,拥有与天共齐的寿命,没有人知道是何种原因,他突然陨落,此后那个神界淡忘了他。………………………………………………………………他,机智帅气,某神界中的他的转世,来到人界后,拥有强大的背景。独自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都市,开始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她,拥有着倾世倾城的容貌,甚至更好的容颜,有着神奇的疗伤功能,非凡的气质。当两位相遇时会摩擦出怎样一篇传奇?
  • 主宰岁月

    主宰岁月

    大陆重聚,谁在推动变革……星空浩瀚,谁在演绎神秘……宇宙重重,谁在主宰一切…………………………起于微末,争于大世……梦醒不知何处是,吾承天地任其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之月道

    异之月道

    某一天,它出现在这个世界。宇宙中地球之一的位面,翻天覆地的改变,异扭转了苍穹之下的地界,刻画出一个别样的海贼王世界。命运中的青年,苦寻别恋,承载雷霆,沥血屠龙……域始岛还有那环绕赤道的天壑崖壁,龙与魔的纷争,夹杂着人类,只为了尽头而开始。新人新作,大家多多支持!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书友群:303329249
  • 再见人类

    再见人类

    在保证了生存繁衍和基本的欲望之后,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作为智慧体,存在的意义又到底在哪里?如果一个物种,与人类拥有同等的智慧,并且通过学习习得了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与艺术……那么人类的含义是否需要重新定义了呢?所谓人类,难道仅仅只是一群直立行走、体表无毛的灵长类动物吗?如果一个物种在思想上与智能上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外表上的差异,那么它们与我们,究竟是同类,还是异类?今晚,无关风月,只关乎于,人类存亡。
  • 腹黑王妃狠妖魅

    腹黑王妃狠妖魅

    小悦悦低下头邪恶的勾了勾嘴角,看着躺身边的某俊美男子调笑道:“寒,还要继续吗?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我都有点累了~”龙漓寒挑了挑眉梢,露出一抹魅惑人心的浅笑,这厮就是在勾引人犯罪,不过,她喜欢。他玩味的说道:“悦悦累了就先休息一会吧,接下来就让我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忧蓝成伤

    世界忧蓝成伤

    淡淡的两个字——忧伤,像两滴不大不小的水滴一样深深地落入了每个人的心底。。
  • 校园纯情:恶霸女对抗冤家

    校园纯情:恶霸女对抗冤家

    她,读书的时候,刁钻,古怪,脾气阴晴不定。做事不按牌里出牌。她的至理名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每每惹得别人有种想扁她的冲动。偏偏,她有一张天使的脸蛋,魔鬼的身材,只需一个无害且诱惑力十足的笑容就能让人看了分不清方向。连自己的爹娘是谁压根都忘了,又怎么会记得她所犯的错呢?她,是一名小说家,她,也是男人心目中的女神。狂蜂浪蝶在她家门口,上吊自杀,她——坐在阳台边喝着咖啡看热闹!心情不爽的时候她才会出声:“想死滚远点去死!”顺便扔下只高跟鞋砸向他们的脑袋。
  • 易笑仙

    易笑仙

    一个成长在世途的小子,一步步成为仙中一员,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让我们共同和他一些经历这神奇的修仙之路,这不是YY,这是传统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