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1100000028

第28章

pp.1065-1068.最终,发表会议公报的计划流产,西方三国大使与莫洛托夫在8月30日最后一次会谈中,只是就“解除封锁的同时在柏林以东马克取代西马克”、“制订平等贸易协定”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同意四国政府在当天向各自的驻德军政领导人发出指令(以下统称为《8月30日指令》),要求他们就某些问题的具体执行方案进行为期7天的协商。这些问题包括:(1)解除柏林和西占区之间以及进出德国苏占区的通信、交通和贸易限制。(2)接受东马克为柏林的唯一货币的同时西马克退出柏林货币流通领域。(3)在柏林货币兑换和流通上确保:(A)以1比1的比率进行东西马克兑换;(B)对各国在柏林的占领区实行一视同仁的货币供给和信贷政策;(C)制订柏林和第三国以及德国西占区之间进行贸易的协议;(D)为柏林的财政预算和占领费用提供充足的货币基金,并尽可能减少赤字、平衡预算;(E)货币流通规则由苏占区德意志发行银行通过目前在柏林运转的信贷中介机构加以承担,四国在财政金融委员会的代表负责对以上金融措施的监控。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Truman Presidency:Cold War Confrontation:Truman,Stalin,and the

Berlin Airlift, pp.124-125. 指令全文也可参见U. S. Department of State, Germany

1947-1949:The Story in Documents,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0,

pp.211-212.

二、四国驻德军政官的交涉及柏林的政治变局

通过驻苏大使在莫斯科的斡旋是美国危机外交的第一步,尽管东西方最终勉强同意各自驻德军政机构负责人通过谈判解决危机,但所谓的外交成果无法消除东西方对抗的根源,东西方分歧在随后的交涉中再次显现,并直接导致了美国通过对苏谈判化解危机首回合行动的失败。

美国驻德军政官克莱从一开始就认为,在莫斯科会谈框架内是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或实施细则的,除非会谈的结果是将柏林城拱手让给苏联人。Avi Shlai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Berlin Blockade 1948-1949,

p.327.他在接到由华盛顿转发的给四国军政官的指令后更明确了上述想法。克莱感到苏联并不是真的同意对柏林的德意志发行银行德国苏占区中央金融机构在柏林设立的分支机构,负责该市的货币、金融等业务。进行四国联合管制,他认为“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指令而接受含糊其辞的表述是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的”。Lucius

D.Clay, Decision in Germany,

p.370.他强调,由于柏林争端不可能导致战争,美国完全可以在对苏交涉中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并坚决反对任何绥靖的信号或是立场的软化。Jean Edward

Smith, 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 Germany 1945-1949,

pp.846-847.克莱批评史密斯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采取了一种近乎恳求的陈述,因此当他自己在柏林成为谈判主角时,美国的交涉态度会变得愈加强硬。

当然,影响克莱对苏交涉态度的还有西柏林当地的社情民意和政治动向。一些西柏林人在面对苏军的交通封锁和各种压力的时候,非但没有屈服反而更加表现出对苏联人的蔑视,他们甚至对西方可能与苏联通过谈判达成妥协感到不安。例如一位市议会议员在7月25日的一次公众集会上演讲,呼吁西方三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重犯“慕尼黑式”的政策错误,他强调“在与一种极权主义势力斗争的时候,如果民主力量希望捍卫世界的和平与自由,就绝对不应该忽视武器的作用”。W.

Phillips Davison, The Berlin Blockade,

p.182.此外,在7月31日柏林社民党的一次党团集会上,许多党员也公开表示,“我们将自己的全部信心寄托在西方政治家的行动上,相信他们绝对不会在封锁压力下接受外长会谈”。W.

Phillips Davison, The Berlin Blockade,

p.182.数天后,亲西方的柏林市长罗伊特也提醒美英法三国军政当局不要作出变相的妥协,以免遭到柏林人的强烈抵制。W. Phillips Davison, The

Berlin Blockade, p.182.这些言论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柏林当地部分人士的反苏心态。

东西方彼此的不妥协立场,在从9月1日开始到7日的几次军政官会议上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围绕着贸易、货币、交通三大问题展开的交涉中,西方三国与苏联之间出现了严重分歧。在9月1日和3日的两次军政官会议上,苏联以“航空交通可以通过对货币运进与运出来破坏苏占区的金融稳定,也可以通过从柏林运出不计其数的货物来破坏当地的经济生产”为由,坚持要求增加对限制柏林航空运输的讨论,这甚至超出了莫斯科会谈的议题范围。FRUS,

1948, Vol.2, p.1100.此外,双方在贸易问题上主要存在着两点分歧:其一,是否以及如何对柏林外贸进行货币支付?FRUS, 1948, Vol.2,

pp.1105-1107. 又见Jean Edward Smith, 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 Germany

1945-1949, pp.811-812.其二,谁负责监管柏林贸易?FRUS, 1948, Vol.2, pp.1118-1122,

pp.1135-1136. 有关苏联在军政官交涉中对于贸易问题的观点参见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U.S.S.R.,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Berlin Question Vol.1, pp.70-72.

由于货币问题是导致苏联全面封锁柏林的直接动因,因而四国军政官对此的分歧较之交通和贸易问题更盛。有关货币问题争议具体出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货币的转换方式,也就是“以何种方式公布撤除西马克代之以东马克的法令”。FRUS,

1948, Vol.2, pp.1100-1101.第二,“如何处置被替换下的西马克”。Jean Edward Smith, The Papers of

General Lucius D.Clay: Germany 1945-1949,

pp.817-818.第三,柏林管制金融委员会的职能,即“德意志发行银行负责的货币转换是否将在该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FRUS, 1948, Vol.2,

pp.1101-1102. 有关苏联在军政官交涉中对于货币问题的观点参见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U.S.S.R.,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Berlin Question Vol.1,

pp.67-70.对管制金融委员会职能的争执是东西方分歧的焦点。克莱坚信该委员会的职能对于美国的声誉以及缓和柏林人的恐惧心理至关重要,并认为“对其职权的不同解释可能预示着僵局的出现,除非接受苏联的观点,否则僵局不会得到化解,即便是解除了封锁,西方在柏林的地位也不会有改观,只会比封锁存在的情况下更糟糕”FRUS,

1948, Vol.2, pp.1102-1103.。

直至9月7日晚上的第七次军政领导人会议结束时,东西方之间依然在三大关键点上存在分歧:1.财政金融委员会的职能,尤其是与德意志发行银行的关系;2.苏联坚持由自己控制的机构负责管理柏林对外贸易事务;3.苏联坚持要求对航空运输进行限制。FRUS,

1948, Vol.2, p.1140, note

3.西方军政官表示,迄今为止没有迹象表明索科洛夫斯基愿意在以上三个分歧点上让步,试图通过驻德军政领导人的交涉解决这些问题实际已无可能,唯一的希望是展开政府层面的交涉。Germany:

An Account of the Events Leading Up to a Reference of the Berlin Quest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London:His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48, Annex Ⅶ, pp.56-57.

其实,华盛顿早就预见到了四国驻德军事领导人谈判可能出现僵局。白宫在一份关于柏林局势的总统备忘录中指出:四国谈判已经到了一个关节点,所有分歧的焦点是苏联坚持认为四国对德联合管制已经瓦解,包括西方占领国在柏林的合法权利。备忘录认为苏联的立场是不可接受的。首先,西方三国用管制柏林的权利与解除封锁进行交易,将使自身在柏林的地位变得更加困难;其次,西方一旦妥协苏联就将以此向全世界宣传自己所谓的巨大外交胜利,这将变相起到增加莫斯科威信的宣传效果美国政府已经收到了几份来自欧洲的情报,说苏联人正在向其仆从国宣扬自己将在柏林取得重要的外交胜利。参见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Truman Presidency:Cold War Confrontation:Truman,Stalin,and the

Berlin Airlift, pp.135-136.;再者,苏联在柏林问题上的真正目的是借此扰乱西占区甚至是整个西欧的经济复兴。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Truman Presidency:Cold War Confrontation:Truman,Stalin,and the

Berlin Airlift,

pp.135-136.但对于应如何应对谈判僵局?白宫备忘录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案,只是表示包括四国对柏林货币管制在内的一系列问题,都来源于四国参与柏林管制的基本权利,这一点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谈判结束前还必须要求驻苏大使与斯大林作进一步对话。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Truman Presidency:Cold War Confrontation:Truman,Stalin,and the

Berlin Airlift, p.135.

马歇尔也估计索科洛夫斯基的态度不可能有大的转变,因此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尽快草拟向莫斯科发出的书面公函,并在9月7日的会议后立即联系莫洛托夫,说明在柏林交涉中出现的分歧,目的是为了让苏联政府根据莫斯科会谈的精神再向驻德苏军发出一道更为明确的指令。FRUS,

1948, Vol.2, pp.1123-1124.英国外长贝文和马歇尔一样认为,要在短时间内与苏方达成一致似乎不太现实FRUS, 1948, Vol.2,

p.1126.,西方三国应该在得到各自驻德军政府的工作报告后,通过驻莫斯科大使向苏联政府提出抗议。FRUS, 1948, Vol.2,

pp.1129-1131.

尽管美英两国都希望事态能在最后时刻有所转机,但现实结果却是残酷的,正如墨菲指出的那样:“西方三国已经用尽了我所知道的每一种谈判方法,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这些建议是要使苏方完全控制柏林,这一点是无法接受的,他们愿意无休止地讨论自己的建议但却寸土不让。我看不出他们发出了任何试图达成协议的信号。”FRUS,

1948, Vol.2, p.1134.

当然,美国面对的不仅仅是谈判桌上的僵局,还有柏林当地政权机构愈演愈烈的分裂趋向。其实在危机全面爆发一个月后,这种分裂趋势就已公开显现。首先,警察总监马克格拉夫(Markgraf)在7月26日被市政府撤换后,苏联继续将他看作是柏林警察的首领,西方军政府则认可这一撤换并将马克格拉夫的前助手斯乌姆(Stumm)视作是新的柏林警察总监。两个分离的柏林警察体系由此产生并同时运转,一个是位于柏林美占区,在斯乌姆的领导下;另一个位于柏林苏占区,在马克格拉夫的领导下。其次,粮食部门尽管名义上是在福尔萨克(Fuellsack)的领导下仍然监管着柏林所有占领区的粮食分配,但苏联当局已经单方面建立了起由赖特施(Letsch)负责柏林苏占区食品分配的机构;同时,西柏林的食品分配也由位于英占区的、在福尔萨克的副官施普克(Schoepke)领导下的机构负责。再者,德国苏占区的邮政负责人施罗德(Schroeder)已经被指派管理东柏林的邮政机构,而西柏林执行的是来自位于柏林英占区邮政长官的命令。从8月3日开始,如果西柏林居民想要汇款到东柏林和苏占区就必须使用东马克,苏联还关闭了所有位于西柏林的邮政汇款点,并拒绝向西柏林居民支付来自苏占区的汇款,对此西方军政府也在西柏林相应采取了类似行动。FRUS,

1948, Vol.2, pp.1038-1040.

墨菲在8月13日致电马歇尔:虽然柏林统一的假象依然存在,但分裂已经出现在柏林的警察、粮食以及邮政部门,并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出现在劳工、经济和金融等重要部门。从8月初开始东西方在柏林劳资协议问题上的冲突不断出现,身为统一社会党人的柏林劳工部门负责人瓦尔德玛·施密特(Waldemar

Schmidt)声称自己只服从苏联当局而拒绝接受西方军政府的命令。此外,苏占区的德国经济委员会及其附属机构,已经逐步从柏林市政府的控制下撤出了大部分东柏林经济实体;位于东柏林的城市银行,已经大量接管了当地的货币和信贷业务;苏占区的德国经济委员会和东柏林贸易公司加强了对当地企业与西柏林公司进行贸易往来的资金控制。墨菲认为,柏林市政府的经济和金融部门,虽然仍然位于东柏林但已经在当地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了。同时,墨菲还强调苏联和统一社会党试图分裂或者中立目前的市政府,完全在苏联控制下各职能部门正在尝试篡夺政府的权力,这些行动在莫斯科会谈期间没有丝毫停止或减缓的迹象,相比之下,西方军政府则是在尽力避免采取一些加剧形势恶化的行动。FRUS,

同类推荐
  • 福建精神读本

    福建精神读本

    《福建精神读本》,袁荣祥主编,福建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本书,对福建精神进行了系统的阐释。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全省人民智慧,提出了“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这一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 新时代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新时代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本书是一部学术理论著作,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如何加强道德修养。全书共分八章,论述了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如何加强道德修养、要树立坚定地理想信念、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等。本书可以作为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通俗读物。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 从关键词读经典·仁者无敌

    从关键词读经典·仁者无敌

    写出了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从关键词读经典:仁者无敌》,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中国的逻辑

    中国的逻辑

    他有日本人的勤奋与能量、中国人的八面玲珑。他是新锐的国际政治观察家,在民间外交中争到重要话语权。他以活跃的发言、敏锐的思考、流利的语言,试探着两国的底线;他激起无数反对声浪,却也迫使两国的政界和年轻人正视自己。他以20岁的狂气扎根草根,用40岁的视野记录着中国变革的欣喜与阵痛。城市、经济、改革、奥数、蜗居、体改、户口、妇女、帅男、地震、学费、网论、世博、成功、地铁、服务、民工、礼让、红包……他的特立独行和观察所得,为现实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角度和有意味的观照。
热门推荐
  • 逃之夭夭:倾世皇妃

    逃之夭夭:倾世皇妃

    青城县洛水村。秦月香为保护幼女苏小小误杀苏老三,小小遵从临死前母亲的意愿,去了冥城寻父,曾不想自己的父亲竟然是·········
  • 长恨书

    长恨书

    人活一世,总有些执着的事情。我遇到过一个人,他一直苦苦寻找他儿时的玩伴。我曾笑他傻,直到有一天。我手中执剑,不远千里跋涉,只为杀一个已死之人。
  • 一纸仙魔

    一纸仙魔

    天地心何在,山川归何处,苍生念何求,诸天神佛皆作尘,一念仙魔一纸话。
  • 九霄凌剑

    九霄凌剑

    一柄古剑,尘封多少岁月,方才重现世间。一个少年,历经几许漂泊,方解新仇旧恨。“我本无意杀戮,奈何世间之事却由不得我!”
  • 寂寞高手在异世

    寂寞高手在异世

    天地不仁,万物皆为邹狗。我名木易!苍生不为我,我和为苍生?仇人再多又如何?天逍地遥自成佛!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长叹世事无常!只为苟延残喘。
  • 功德成圣

    功德成圣

    不能修炼内气的风起,误食黑珠,走上功德成圣之路。消耗数量不等的功德,就能提升功法,突破境界,感悟剑意,补满法力,淬炼身体,瞬愈重伤,再生断肢,强化灵根,壮大魂魄……诸天万界为棋盘,亿万生灵为卒,千万修士为炮,十万真人为车,八千天人为象,五百散仙为士,九位法祖为将,造化之主对弈大千世界上天,只求功德圆满!……一元幻杀剑阵,阴阳两步剑阵,妖狐三尾剑阵,冥雷四象剑阵,五行聚灵剑阵,昼夜六时剑阵,北斗七星剑阵,八方禅唱剑阵,龙生九子剑阵,十殿阎罗剑阵……诸天万界,无尽剑阵,纵横不败,所向无敌!长生不老,永生不死,古往今来,第一剑仙!
  • 甜品屋的大佬都超A

    甜品屋的大佬都超A

    陆无双泰国旅游,意外街头遇见高中同学林中璨。‘碌番薯,先帮我个忙,其它都好商量。……帮忙假扮现女友气走前任渣渣女,戏精上身简直不要太爽。扮一次假女友后怎么还给赖上了?回国没地方住,先暂住几天。酒店太贵了又不舒服,先收留几天。……这住着住着,怎么变拖手仔了?林中璨,你是有预谋的吧?不,我是深谋远虑拐个老婆回家的。
  • EVA血之序

    EVA血之序

    定远·绫人·德拉诺特由马尔杜克机关选出的第六适任者,直接隶属于SEELE。其余资料一片空白。其存在目的只有一个,确保人类补完计划的进行。.......“我可是欧盟的空战王牌,军衔上尉的第二适任者,式波·明日香·兰格雷!”有着一头淡金色长发的少女神情高傲道。“委员会有令,自三号机事件后,冻结第二适任者的驾驶资格,由第六适任者接替作战。”“你———!!!”......书又名《消失的十四年》。注:香党友好,风格还原,必定完结。群号:二八九六七九二零六谢谢了,所有的EVAer们!
  • 狂殇离

    狂殇离

    他站在山峰之上,望着落去的夕阳,喃喃道;“不论最后我是不是成了千夫所指,但我所追求的正道,也便像这远去的斜阳,终会迎来晨曦……”
  • 带着系统逛三国

    带着系统逛三国

    杨浩穿越到东汉末年一个小太监,面临着巨大的被铲除的危险,他如何挽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