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96300000015

第15章 艺文一

欧阳修评林逋诗

【原文】

欧阳文忠常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之句。文忠以谓语新而属对亲切。钩辀①,鹧鸪声也,李群玉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郭索,蟹行貌也。扬雄《太玄》曰:“蟹之郭索,用心躁也。”

【注释】

①辀:古时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者叫做辀,此处钩辀为象声词。

【译文】

欧阳修非常喜欢林逋诗中的“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这一句,认为用语清新而且上下句非常对应。钩辀,鹧鸪鸣叫发出的声音,李群玉有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郭索,螃蟹行走的样子。扬雄的《太玄》里写:“蟹之郭索,用心躁也。”

对句

【原文】

韩退之集中《罗池神碑铭》有“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今验石刻,乃“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古人多用此格,如《楚辞》:“吉日兮辰良”,又“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盖欲相错成文①,则语势矫健耳。杜子美诗:“红XC下.TIF;%43%43,JZ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此亦语反而意全②。韩退之《雪诗》:“舞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亦效此体,然稍牵强,不若前人之语浑成③也。

【注释】

①相错成文:通过词序倒装组成文章。②语反而意全:词语颠倒,意思完整。③浑成:浑然天成,没有雕琢的痕迹。

【译文】

韩愈收集整理的《罗池神碑铭》中有一句“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现在在石刻上得到验证,应该是“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古人常常用这样的句子格式,如《楚辞》中有,吉日兮辰良”,还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大概是为了通过词序倒装来组成文章句武,语言读来就会觉得气势矫健。杜甫的诗中有“红XC004.TIF;%7%7,JZ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也是句子中词语颠倒,但是意思完整的例子。韩愈的《雪诗》中有:“舞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也是效仿这样的文体,但是稍微有些牵强,不如前人用语那样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

小诗求工

【原文】

诗人以诗主①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②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只今何处在。”至今传此两本,唯《本事诗》作“只今何处在。”唐人工诗,大率多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③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只多行前篇。

【注释】

①主:以……为主要。②埏蹂:埏,造瓦的形状。蹂,践踏。埏蹂,指锤炼加工润色。③恤:体恤、顾惜。

【译文】

诗人写诗以表现人物为主,所以即使是写小诗,没有不是极尽锤炼润色达到工整之后才罢休的。所谓的十天半月反复锤炼,相信决不是假话。小说里所记载的崔护《题城南诗》,开始的原稿写作:“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来认为意思不完全,而用语还不够工整,把第三句改做:“人面只今何处在。”流传到现在有这样两个版本,只有《本事诗》记载为“只今何处在。”唐朝时候的诗人讲究诗歌意思表达完整,大多像这样,虽然一首诗中会出现两个“今”字,仍然不惜进行改动。后人因为这个版本里有两个“今”字,大多只流传前一个版本。

“右文”说

【原文】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①在左,其义②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③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④。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注释】

①类:指汉字的意义类剐,在现代文字学中应称作“意符”。②义:指某一汉字的具体意义,与上文的“类”相对。③歹:去肉的残骨。④“贝之小者”句:古时以贝壳作为货币流通,贝壳的大小可以衡量价值的大小,所以小贝壳称“贱”。

【译文】

王圣美研究文字学,推演文字的意义创立了“右文”。古代的文字,意义都是从“左文”。凡是文字,它们表示类别的在左边,表示意义的在右边。比如和树木相关的一类字,它们的左边从木。所谓的“右文”,如“戋”是小的意思,小的水流就叫做“浅”,小的金属就叫做“钱”,小的骨头就叫做“残”,小的贝壳就叫做“贱”。像这样的一类字,都是把“戋”作为自己的意义。

王圣美读《孟子》

【原文】

王圣美为县令时,尚未知名,谒①一达官,值其方与客谈《孟子》,殊②不顾③圣美。圣美窃哂④其所论。久之,忽顾圣美曰:“尝读《孟子》否?”圣美对曰:“本生爱之,但都不晓其义。”主人问:“不晓何义?”圣美曰:“从头不晓。”主人曰:“如何从头不晓?试言之。”圣美曰:“‘孟子见梁惠王’,已不晓此语。”达官深讶之,曰:“此有何奥义⑤?”圣美曰:“既云孟子不见诸侯,因何见梁惠王?”其人愕然⑥无对。

【注释】

①谒:进见、拜见。②殊:都、全。③顾:回看、理睬。④窃哂:私下讥笑。⑤奥义:深奥的道理。⑥愕然:突然怔住。

【译文】

王圣美做县令的时候,还没有出名,他去拜见一位显贵的官员,正碰上官员在与客人谈论《孟子》,全都不理睬圣美。王圣美私下讥笑他们谈论的内容。过了很久,官员忽然回头看着王圣美说:“你曾经读过《孟子》吗?”王圣美回答说:“我平生喜欢《孟子》,但是一直不明白它的意思。”主人问道:“不明白什么意思?”王圣美回答说:“从头开始都不知道。”主人问:“怎么从头都不知道?你试着说一下。”王圣美说:“‘孟子见梁惠王’,已经不明白这句话了。”达官对此十分诧异,说:“这里面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吗?”王圣美说:“既然说孟子不见诸侯,为什么去见梁惠王呢?”其他人突然怔住无言以对。

书之阙误

【原文】

书之阙误①,有可见于他书者。如《诗》:“天夭是XC木.TIF;%41%41,JZ。”《后汉蔡邕传》作“夭夭是加”,与“速速方榖”为对。又“彼岨矣岐,有夷之行。”《朱浮传》作“彼扰者岐,有夷之行。”《坊记》:“君子之道,譬则坊焉。”《大戴礼》:“君子之道,譬扰坊焉。”《夬卦》:“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王辅嗣曰:“居德而明禁。”乃以“则”字为“明”字也。

【注释】

①阙误:阙,通缺。阙误,缺漏与谬误。

【译文】

书上有缺漏谬误的地方,可以在其它书里看到。如《诗经》中有:“天夭是椓。”《后汉蔡邕传》中写作“天夭是加”,与“速速方榖”相对应。《诗经》中还有“彼岨矣岐,有夷之行。”《朱浮传》中写作“彼扰者岐,有夷之行。”《坊记》中有:“君子之道,譬则坊焉。”《大戴礼》中写作:“君子之道,譬扰坊焉。”《夬卦》中有:“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王辅嗣说:“居德而明禁。”是把“则”字当作“明”字了。

论小律诗

【原文】

小律诗①虽末技②,工之不造微③,不足以名家。故唐人皆尽一生之业为之,至于字字皆炼,得之甚难。但患观者灭裂④,则不见其工,故不唯为之难,知音亦鲜。设有苦心得之者,未必为人所知。若字字是,皆无瑕可指。语意亦掞丽⑤,但细论无功,景意纵全,一读便尽,更无可讽味。此类最易为人激赏,乃诗之《折杨》《黄华》⑥也。譬若三馆⑦楷书作字,不可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此病最难为医也。

【注释】

①小律诗:指三韵六句的律诗。②末技:微末的技艺。③造微:造,达到。造微,达到微妙的境界。④灭裂:断裂的意思,引申为粗率不精通。⑤掞丽:掞,通炎,光亮的样子。掞丽,指光耀华美。⑥《折杨》《黄华》:是古代俗曲中的小曲。⑦三馆:唐代有宏文、崇文、国子三馆,宋代有广文、太学、律学三馆,都是学子肆业的场所。

【译文】

小律诗虽然是微末的技艺,但如果小律诗的工整无法达到微妙的境界,是不足以成为诗中名家的。所以唐代诗人都穷尽一生的精力在小律诗上,要达到字字都经过锤炼是非常困难的。又担心阅读者粗鄙,对于小律诗并不精通,则看不出诗中工整之处。所以对于小律诗而言不仅仅是难写好,知音也很少。即便有殚精竭虑而得的佳句,也未必被人所欣赏。如果字字都是锤炼后方得,则没有瑕疵可以指责。词语意思都光耀华美,但仔细推敲起来并没有好处可言,写景和意境纵然周全完备,读一遍就完了,毫无意味可以咂摸。这类诗最容易被人所赞赏,是诗中的《折杨》《黄华》。例如三馆中用楷书写字。不可谓不精致华丽,要在其中找到绝佳的字,始终无法找到一笔,这是最难医的病。

《比红儿诗》

【原文】

杨大年奏事,论及《比红儿诗》,大年不能对,甚以为恨①。遍访《比红儿诗》,终不可得。忽一日,见鬻故书②者有一小编,偶取视之,乃《比红儿诗》也。自此士大夫始多传之。予按《摭言》,《比红儿诗》乃罗虬所为,凡百篇,盖③当时但传其诗而不载名氏,大年亦偶忘《摭言》所载。

【注释】

①恨:遗憾。②鬻故书:卖旧书。③盖:大概。

【译文】

杨大年在奏报政事时,皇上问到《比红儿》这首诗,杨大年不能对答,感到十分遗憾。他四处寻求《比红儿》诗,始终没有找到。忽然有一天,看到卖旧书的人有一本小书。偶然拿出来一看,正是《比红儿》诗。从此以后士大夫才开始大量传诵这首诗。我考察过《摭言》,《比红儿》诗原来是罗虬写的,共有一百篇,大概当时只流传他的诗而不记载他的姓名,杨大年也偶然间忘记了《摭言》上面所记载的事。

句式优劣

【原文】

往岁士人①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②,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③,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注释】

①往岁士人:指宋初沿袭晚唐、五代浮靡文风的一批作家。②平丈:散文。③造朝:上朝。

【译文】

过去的文人写文章大多崇尚对偶,直到穆修、张景等人才开始创作散文,在当时称之为“古文”。穆修和张景曾经一齐在东华门外等待天亮上朝,正在议论文章的时候,恰好看见一匹飞奔的马踏死了一只狗,二人各自记下这件事,比较各自句式的工整和拙劣。穆修说:“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说:“有犬死奔马之下”。当时文体刚刚变化,他们两人的话虽然都古拙艰涩,但当时已经称为工整,一直流传到现在。

王安石集句

【原文】

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之句,以谓①无人能对。王荆公以对“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更幽”本宋王籍诗,元②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只是一意。“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荆公始为集句诗③,多者至百韵④,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后人稍稍有效而为者。

【注释】

①以谓:以为。②元:通“原”。③集句诗:把别人的诗句集合成另一首诗,这种诗叫集句诗。现存最早的集句诗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④韵:这里指计算诗中韵句的单位。

【译文】

古人诗歌中有“风定花犹落”这一句,认为没有人能够对出相应的句子。王荆公对以“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更幽”这一句本来是宋时人王籍所作,原来相对应的两句诗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只有一个意思。“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则上一句是静的环境中有动,下一句是动的环境中有静。荆公开始作集句诗,多的时候诗里有上百句韵句,都是集合了前人的诗句,使上下句的意思相互对偶,读来往往使人觉得亲切,甚至超过了原诗中上下句的配对。后来渐渐有人跟着效仿了。

毗陵女子诗

【原文】

毗陵郡士人家有一女,姓李氏,方年十六岁,颇能诗,甚有佳句,吴人多得之。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又有《弹琴诗》云:“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虽有情致,乃非女子所宜也。

【译文】

毗陵郡一户读书人家里有个女儿,姓李,当年才十六岁,很能写诗,常常有些佳句,吴越一地的文人时常会读到。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还有《弹琴诗》云:“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这些诗句虽然别有情趣和雅致,但不是女子应该说的话。

评韩愈诗

【原文】

退之《城南联句》首句曰:“竹影金锁碎①。”所谓金锁碎者,乃日光耳。非竹影也。若题中有日字。则曰“竹影金锁碎”可也。

【注释】

①“竹影金锁碎”:指日光穿过竹影,落地成为细碎的光斑,好比碎了的金锁。

【译文】

韩愈的《城南联句》第一句说:“竹影金锁碎。”所谓的“金锁碎”,是太阳光,而不是竹影。如果诗的题目中有“日”字,那么说“竹影金锁碎”就是可以的。

同类推荐
  • 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研读《道德经》作为必修功课。《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道经”与“德经”两大部分。《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中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现实自然、社会、国家、民生等众多方面。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本书《道德经》原文遵照中华书局发行的通行版本,每一章以原文开头,之后有“注释”和“译文”两个板块,对字词的注释简明扼要,对原文的翻译精妙准确,同时融入通俗易懂的解读思想。另外,本书除了常有的字词注释和译文之外,还加入了“河上公”对道德经的注解,希望这位黄老学派的集大成者的见解,能为读者们抛砖引玉,以其为伴为镜,协助自我来更好地阅读并理解《道德经》的主旨思想。
  •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考证、评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书中既有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杂谈和文坛轶事,更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评论精彩、考证严谨,其价值远远超过同类书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该书通俗易懂,作者从小处入笔,写出人间沧桑,喻道理于点滴之中。阅读《白话容斋随笔精选》,可以让人消除疑虑,明白事理;可以让人心存感恩,摒弃丑恶;更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澄清谬误。
  • 了凡四训浅释(国学经典)

    了凡四训浅释(国学经典)

    《了凡四训》是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的教育之书。《了凡四训》一部历久弥新,为人生磊落生活的智慧之书。净空法师的浅析深入浅出、蕴含生命哲学,给人以心灵的滋养。内容简介:《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净空法师用简练明白的语言,对原著加以深刻解读,以《了凡四训》为纲,将精深的佛理讲得深入浅出,使人听后如沐春风。作者简介:净空法师,俗名徐业鸿,法名净空,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及佛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十三年,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获得深刻启发,不仅熟通佛教各派经论,对于儒学、道家和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学说,也广泛涉猎。
  • 明朝市井周刊

    明朝市井周刊

    本书节选了国学经典“三言二拍”中的一些经典篇目,重新翻译编辑,用现代化的语言方式来演绎经典文学,再现当时明朝市井的风貌,展现当年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百态。“三言两拍”是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称现代花边杂志的祖师爷。此次重新节选编辑,并找作者改写成比较现代化的语言,但同时还保留了原作的古典韵味,也是为了弘扬国学经典,让更多人领略到国学文化的魅力。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热门推荐
  • 启然的夏天

    启然的夏天

    在这世界上有人被人疼爱,有人被人伤害。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有一颗善良纯爱的心。只是后来的有人在受到伤害挫折后学会伪装自己,而有的人却依然能保持初心。只是在这个充满诱惑与不安的世界里这样的心实在太少了。孟启然遇到欧阳铭的时候刚刚和相爱六年的男友胡天浩分手还是以那样的方式,背叛和欺骗双重打击让孟启然心神具损。当爱情再次来到她面前时孟启然开始犹豫了。
  • 大荒趣事

    大荒趣事

    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之前,比你想的还要久一点。那时候的大荒,荒兽是主角,人族才刚起步...
  • 狡狡狐狸心上月

    狡狡狐狸心上月

    身为修真世界的女王,应当有女王的威严,即使魂穿到现世也不例外。“可爱的小白兔,我吃定你了。”狐狸总裁抹抹嘴。“什么小白兔?叫我女王大人!”顾晴空炸毛。“是,小白兔,好的,小白兔。”狐狸总裁笑得两眼弯弯。愤怒的顾晴空将总裁扑倒在地:“来啊,看看到底是谁吃定了谁?”总裁笑得狡猾:“那就来啊。”等等,好像哪里不对,她是不是上了这只狐狸的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之龙神选择系统

    斗罗之龙神选择系统

    这是部作者全部精华的小说……………………
  • 上门鬼婿

    上门鬼婿

    当我坐在婚车里面的时候,血不停的流,全身的恐惧害怕蔓延在全身!面对如花似玉的妻子,我这个上门女婿居然变成了……
  • 北斗九穹

    北斗九穹

    蛮荒时期,上虚光源分为魂、灵两体遗落在两个虚空中的世界,千万亿年后魂灵合体于北斗一身,百斗九死九生历经仙之世纪和爱恨情仇、和洪荒远古的滔天浩劫,终于带领无数上神尊者在银河中重新开辟苍穹,定位九穹,成为星系光源之尊,护佑万古生生不息。
  • 通灵宿舍之前世今生

    通灵宿舍之前世今生

    本是名无欲无求但求安乐的大学生,奈何宿友通灵、世道欠康,唯有挺身而出。宿舍三人齐心破解一件件灵异事件,这过程中男主忆起前身事,并为守护今生人而发奋变强。沉睡两千年的恶魔破封而出,最后众人为化解危机而舍命一战。
  • 缥缈君剑录

    缥缈君剑录

    荒川恶岭。缥缈古镇九仙镇流传千古的传统;百载一度的会武大赛以君剑为赏引得百舸争流。“君之剑,得以正乾坤:浩荡之威,可令万物俯首”“为何这剑会出现在破落的酒仙镇:与我手中的羊皮卷所述一般,浑身漆黑,剑身七星点缀极为耀眼犹如茫茫星夜”少年宋景,望着古镇中央;一座石碑上一把漆黑的剑,笔直的穿入碑中.透露一股苍茫气息,实为不解.据羊皮卷所记载,君剑为一名上古强者陨落身化而成.与羊皮卷上所记载的功法'戮仙"同源.这难道是上苍怜悯宋景身世凄寒所赐予的机遇嘛?一切的起源还得从三年前说起:血麟少年独闯宋府;一柄寒枪破万敌;令如日中天的二等势力宋府走向破落;宋景侥幸逃出生天,流落在外.究竟当日那血麟少年是何人:口口声声为报仇血恨;屠戮宋府;宋景又与血麟少年有何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