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85800000019

第19章 素书解译(16)

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国,这其实是一个不需要争论的问题。

齐宣王曾经说:“我有一个毛病,我非常爱财。”孟子说:“周朝的先主公刘,就是好货人,诗经记载:他教导人民努力耕作,增加生产,将粮食堆满仓内。制造干粮,放在囊里,以便人民携带。又整军经武,把老百姓集中起来训练,等这些都差不多了,才带了弓箭,装备干戈等武器,复兴他祖先的旧业。留守的人有充裕的谷仓,出发的人有包裹好的干粮,如此准备妥当才出发。王如果能效法先人积极进取,藏富于民,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原典】

根枯枝朽,民困国残。

【注解】

注曰:“长城之役兴,而秦国残矣!汴渠之役兴,而隋国残矣!”

王氏曰:“树荣枝茂,其根必深。民安家业,其国必正。土浅根烂,枝叶必枯。民役频繁,百姓生怨。种养失时,经营失利,不问收与不收,成势相逼征;要似如此行,必损百姓,定有雕残之患。”

【解译】

一颗大树如果根部枯死了,上面的枝叶同样会枯死;一个国家如若民众困苦不堪,朝不保夕,国家这棵大树也必将枝枯叶残。图片做统治者并不难,最大的智慧其实就一句话:人民生活富裕,国家自然繁荣富强。竭泽而渔,最终会落个破家亡国的命运。隋王朝是中国最短命的王朝之一,隋炀帝时,征调天下人去修大运河及其他工程,每月役使的人数就有200万之多,“役丁死者什四五”。男丁不够,就征发妇女,这在历史上都是少有的。隋炀帝榨干了天下民力,自己也就寿终正寝了。

【原典】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注解】

注曰:“汉武欲为秦皇之事,几至于倾;而能有终者,末年哀痛自悔也。桀纣以女色而亡,而幽王之褒姒同之。汉以阉宦亡,而唐之中尉同之。”

王氏曰:“前车倾倒,后车改辙;若不择路而行,亦有倾覆之患。如吴王夫差宠西施、子胥谏不听,自刎于姑苏台下。子胥死后,越王兴兵破了,越国自平吴之后,迷于声色,不治国事;范蠡归湖,文种见杀。越国无贤,终被齐国所灭。与覆车同住,与亡国同事,必有倾覆之患。”

【解译】

跟着前面翻覆的车辙走,最后也会翻覆;跟着失败的人学习,最后只能是失败。后人总结历史的经验,就是为了趋吉避凶,避免失败的发生,“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上因为废长而立幼,曾引发过无数次宫廷政变,三国时的袁绍和刘表之败,都与废长立幼有关。曹操的幼子曹植,从小就聪颖智慧,10岁的时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在诸子中曹植“最可定大事”,曾想要立他为太子。有一天,曹操将事告诉了贾诩,想征求他的意见。可是贾诩就是不开口,最后被逼急了才说:“刚才我想到了其他一些人、一些事,比如说袁绍和刘表。”意思很明白:袁绍和刘表因为废长立年导致混乱,甚至灭亡,今天这个事就是“与覆车同轨者倾”。曹操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哈哈大笑起来,再也不提立曹植之事。

【原典】

见己失者,慎将失;恶其迹者,须避之。

【注解】

注曰:“已失者,见而去之也;将失者,慎而消之也。恶其迹者,急履而恶,不若废履而无行。妄动而恶知,不若绌动而无为。”

王氏曰:“圣德明君,贤能之相,治国有道,天下安宁。昏乱之主,不修王道,便可寻思平日所行之事,善恶诚恐败了家国,速即宜先慎避。”

【解译】

知道过去已经发过了的不幸事故或者是错误,一旦发现类似的苗头出现,就应当慎之又慎,防止它再一次发生,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厌恶前人有过了的劣迹,就应当尽力避免重蹈覆辙。

每个时代在制度上都有创新,但更多地却是学习,向前人学习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比如说,太监不得干政的规矩最早是明朝朱元璋时才有的,他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并将这条规定置于宫门之中。为什么呢?太监是中国古代宫廷的异类,他们不男不女,是直接服务皇室的奴才。皇子们自小在宫廷长大,天天由太监服侍,日久天长,会在不知不觉中滋生亲近感、信任感。皇帝身边的太监,个个深谙皇帝好恶性情。他们接触大量机密,对于宫内事务了如指掌。因此,宦官干政朝廷,结果其实相当危险。

唐代是宦官干政比较多的朝代玄宗朝仅五品以上宦官就有千余人,其中杨思勖做到从一品、封虢国公。高力士陪伴唐玄宗左右,实际地位高得惊人。诸王、公主称他为“阿翁”,连太子李亨都叫他“二兄”。结果有了安史之乱,唐由盛而转衰。

正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朱元璋才明令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原典】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注解】

王氏曰:“得宠思辱,必无伤身之患;居安虑危,岂有累巳之灾。恐家国危亡,重用忠良之士;疏远邪恶之徒,正法治乱,其国必存。”

【解译】

知道惧怕危险的人,就能适当约束自己,时时保持警惕,确保自己不履险地;同理,知道畏惧死亡的人,就能活得更长久。

人想得到什么,必须敬畏它的反面,想得到健康,就必须敬畏死亡,想得到成功,就必须敬畏失败。敬畏之心是保全自己、成就事业的最大智慧。因为生活中的第一要务,并不是得到更多的东西,而是首先使自己处于安全、健康的境地,“死去原知万事空”。战争的第一要务也并不是消灭敌人,而是保全自己。

“百年企业”是每一个企业家的梦想,无数企业的生生死死告诉了人们一个朴素的真理:活着才是硬道理!一时的成功许多人都可以做得到,那就像是怒放的樱花,会随风而散,唯有百年基业才是大智慧!但如何才能打造一个“百年企业”呢?黄石公在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原典】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注解】

注曰:“有道者,非己求福,而福自归之;无道者,畏祸愈甚,而祸愈攻之。岂有神圣为之主宰?乃自然之理也。”

王氏曰:“行善者,无行于巳;为恶者,必伤其身。正心修身,诚信养德,谓之有道,万事吉昌。心无善政,身行其恶;不近忠良,亲谗喜佞,谓之无道,必有凶危之患。

为善从政,自然吉庆;为非行恶,必有危亡。祸福无门,人自所召;非为神圣所降,皆在人之善恶。”

【解译】

一个人的行为只要合乎道义,符合自然规律,就会吉祥喜庆,否则凶险莫测。有道德的人,无心求福,福报自来;多行不义的人,有心避祸,祸从天降。一个人所得是凶是吉,非神非圣,乃自然的因果关系,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世无地狱,人心所造。所以成败在谋,安危在德。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个家族世代富贵延续,所以有富贵不过三代之说。但孔子家族是个例。自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这个大家族世代受后人尊敬,多少次兵荒马乱、匪盗窃横行的乱世里,几乎没有人危及这个家族。为什么呢?原因就在“有道则吉,无道则凶”这句话。

【原典】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注解】

王氏曰:“行善从政,必无恶事所侵;远虑深谋,岂有忧心之患。为善之人,肯行公正,不追凶险之患。几百事务思虑、远行,无恶亲近于身。

心意契合,然与共谋;志气相同,方能成名立事。如刘先主与关羽、张飞;心契相同,拒吴、敌魏,有定天下之心;汉灭三分,后为蜀川之主。”

【解译】

孔子曾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意思是:如果你立志做一个仁爱之人,你就没有让人厌恶的坏毛病,更不会成为为非作歹的恶人。一个没有坏毛病的人,就很容易在社会中被人认同、接纳,活起来就比较自在,有什么好事大家都会想着你。所以做人要从“善”做起,心善念,行善行,为善举。历史上那些被传颂的人物,总有些突出的优点,比如像唐太宗这个人,胸怀宽广,能容下不同的政见,仅此一项,就被后人颂扬千年。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人们当前的许多忧患,其实都是因为在此之前没有很好计划造成的。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凡事皆能从长计议,预先有所准备。

中国改革三十年来,国力大增,这都要感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有远虑的学者。当时以马寅初为首的一群学者看到了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预计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到2003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26亿之间。这么多的人,会将所有的国民收入吃得一干二净,根本不会有积累,更不会有发展。中国政府最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几十年来少出生几亿人,减小了经济发展的压力,为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奠定了基础。最近,联合国也在全世界提倡这一政策。

【原典】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

【注解】

注曰:“舜有八元、八凯。汤则伊尹。孔子则颜回是也。文王之闳、散,微子之父师、少师,周旦之召公,管仲之鲍叔也。”

王氏曰:“君子未进贤相怀忧,谗佞当权,忠臣死谏。如卫灵公失政,其国昏乱,不纳蘧伯玉苦谏,听信弥子瑕谗言,伯玉退隐闲居。子瑕得宠于朝上大夫,史鱼见子瑕谗佞而不能退,知伯玉忠良而不能进。君不从其谏,事不行其政,气病归家,遗子有言:‘吾死之后,可将尸于偏舍,灵公若至,必问其故,你可拜奏其言。’灵公果至,问何故停尸于此?其子奏曰:‘先人遗言:见贤而不能进,如谗而不能退,何为人臣?生不能正其君,死不成其丧礼!’灵公闻言悔省,退子瑕,而用伯玉。此是同仁相忧,举善荐贤,匡君正国之道。”

【解译】

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为复杂,时而结成团伙,时而彼此仇怨,看似杂乱而无章,其实分离聚合皆有其因。《素书》接下来论述了人际关系的因果,这是认识社会的宝贵经验。

志同道合的人,总是有共同的追求,使他们团结起来;仁爱之士,总是有相似的品质,使他们走到一起。

孔子在众多弟子中,可能喜欢颜回更多一些。为什么呢?因为颜回在生活经历与品德方面,与孔子有许多相似之处。他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不慕富贵;性格恬静,聪明过人,长于深思。孔子此生,坚持以身作则,凡是他提倡的东西,自己首先要做到。在这一点上,颜回也是如此。在做人上,他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在求学上,他坚守“不耻下问”的精神,用毕生精力“研之弥坚”,很符合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所以孔子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原典】

同恶相党。

【注解】

注曰:“商纣之臣亿万,盗之徒九千是也。”

王氏曰:“如汉献帝昏懦,十常侍弄权,闭塞上下,以奸邪为心腹,用凶恶为朋党。不用贤臣,谋害良相;天下凶荒,英雄并起。曹操奸雄董卓谋乱,后终败亡。此是同恶为党,昏乱家国,丧亡天下。”

【解译】

人们结成不同的团伙,除了利益与追求相同外,更重要的是心性、品质相同。汉代灵帝时,有一群宦官结成了一个团伙,史称“十常待”,其首领叫张让和赵忠。这伙人将小皇帝玩于股掌之上,以至灵帝都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他们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行乡里,祸害百姓,无官敢管。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恶名。

在三国中,人们对曹操有些非议,在京剧脸谱中总是将他画成白脸奸臣的样子,这其中可能就与曹操的家世有关。曹操的祖父叫曹腾,就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后人痛恨十常侍,也就对曹操本人没有什么好印象。

【原典】

同爱相求。

【注解】

注曰:“爱利,则聚敛之臣求之;爱武,则谈兵之士求之。爱勇,则乐伤之士求之;爱仙,则方术之士求之爱符瑞,则矫诬之士求之。凡有爱者,皆情之偏、性之蔽也。”

王氏曰:“如燕王好贤,筑黄金台,招聚英豪,用乐毅保全其国;隋炀帝爱色,建摘星楼宠萧妃,而丧其身。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信用忠良,国必有治;亲近谗佞,败国亡身。此是同爱相求,行善为恶,成败必然之道。”

【解译】

凡是人,心性所致,必有所爱,喜收藏者,自然会组成一个圈子。尤其是领导,他的个人喜好会影响一群人。当年秦始皇好神仙之术,总想着活得更长久些,于是一群方士就围在他的身边,要官给官,要钱给钱,想让他们搞出一个长生不老的仙药。结果钱花了无数,也没有搞出个长生不老的药。为了给自己开脱,这帮术方士还到处说秦始皇的坏话。秦始皇一气之下搞了个“焚书坑儒”,将他们全杀了。

【原典】

同美相妒。

【注解】

注曰:“女则武后、韦庶人、萧良娣是也。男则赵高、李斯是也。”

【解译】

两个美人站在一起,相互总是没有好心情,这就是人类的嫉妒心理。同行是冤家,同美也是冤家。历史上的粉阵厮杀是很残暴的。当年武则天得势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令人将萧淑妃、王皇后砍断了手脚,并泡在酒瓮中。

同类推荐
  •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她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普通读者和哲学爱好者们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下)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下)

    本书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本书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 俄罗斯思想及其缔造者们

    俄罗斯思想及其缔造者们

    本书系介绍俄罗斯思想史重要流派之一——“宗教哲学复兴”流派的科普读物,选取了十三位主要活动于俄罗斯文化史“白银时代”的代表性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索洛维约夫、费奥多罗夫、罗扎诺夫、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弗兰克、洛斯基、维舍斯拉夫采夫、伊利因、弗洛连斯基、卡尔萨文、洛谢夫),以传记加评述的方法,扼要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主要作品、思想特色及其对俄罗斯思想形成所做出的主要贡献,旨在向读者展示有别于西方的俄罗斯哲学发展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引导读者去探究别具一格的俄罗斯思想对俄罗斯及世界文化发展进程所具有的独特意义。本书是对俄罗斯历史文化感兴趣者和大专院校师生了解俄罗斯精神文化的有益读物。
  • 西洋哲学简史

    西洋哲学简史

    作者结合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背景因素,深入浅出介绍了西方2500年哲学史,分析其起源、发展与意义,并将东西方哲学史上关键节点人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既学习了西方哲学,同时对中国传统哲学有所了解。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我有玫瑰

    异界之我有玫瑰

    她,罗玫,现代女杀手穿越到架空异世界,前世父亲任她自生自灭,母亲弃她不顾。今生,幸福的童年仍然戛然而止,幸而得遇奇人,有了一身纵横世界的能力,看她今生如何笑傲尘间。她说,连自己的欲望都管理不好的男人我又怎么会跟这种人在一起呢。他说,世事间,什么都是浮云,我有玫瑰,才是一生的真,拥有玫瑰,此生已圆满,足矣。他说,能守护你,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他说,余生,我从此在求而不得、不能求的懊悔中度过。他说,恨不相逢未娶时。看她与他演绎怎样的曲折精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卓越飞凰

    卓越飞凰

    前生,卓越最重要的:梦想,梦想,梦想。她以为自己任性自私,索性倔强到底。直到最后一颗子弹夺去她最后的期待。今生,无论是现世的卓越或是异世的飞凰,最重要的,是感情。那些她一直拥有、不曾离去的;那些她无比渴望、貌似遥远的。蓦然回首,梦在脚下、人在旅途。
  • 噬心虐爱:倾世冷妃

    噬心虐爱:倾世冷妃

    他原本对那高高在上的皇权了无私欲,奈何世人总是欺她,辱她,还想着要杀她。为了护她一世平安,他决定坐上那张龙椅,让曾经伤她,害她之人通通命丧黄泉。两世为人,他都只想安静的站在她身后为她劈荆斩棘。苦战三载,他收复边疆统一天下,而她却远在天涯海角。“晴儿!朕宁负天下不负你,海角天涯,朕都愿陪着你。”【本文系宠文,1V1,女强男更强】
  • 篮球你是我的生命

    篮球你是我的生命

    18岁的孩子们本应该高兴地步入理想的大学,可是林峰缺因为篮球放弃了很多……
  • tfboys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tfboys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偶然来到重庆,邂逅了他。几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可为过多久就穿越了,面对深冷宫廷,再度携手,后世佳话,传承万千!
  • 斗罗之逆天火影系统

    斗罗之逆天火影系统

    (无敌文,系统主火影,会有一点其他物品。)当白曦来到斗罗大陆的世界……“千道流,你感动吗?”千道流看着五百米高的白色须佐“不敢动,不敢动……”“从现在开始,让武魂殿感受痛苦”“辛辣天圣”(第一次写小说,如果哪里没写好请指出,看到就会改正(???_??)?)
  • 惊世麒麟

    惊世麒麟

    为复仇而死,蓦然睁眼,穿越异世,此生为自己而活!(一女多男)
  • 科学知识大课堂——科学的楷模

    科学知识大课堂——科学的楷模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