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85800000016

第16章 素书解译(13)

严刑酷法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理当如此。如果有一个领导经常处罚部下,即使每一次处罚都合乎规定,也必会产生民怨。虽然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但如果刻板地执行这些制度,则会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汉代有个“五百壮士”的故事,说的是秦朝末年,齐国贵族田氏家族起兵造反,这支义军刚开始由田荣统领,但此人无德于民,用严刑统领部众,结果引起叛乱,部众群起而杀之。田荣死后其弟田横继续统领这支军队。这田横与他哥哥不同,凡事身先士卒,宽待部众,深得民心。等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时,田横不想投降汉朝,于是率领五百人逃到了今天青岛即墨市的田横岛上。但刘邦却很敬重田横,非要他出来做官,田横无奈之下只好自杀。留在岛上的五百人听说田横死了,一起自杀,以身相殉,感天动地。

同样的一伙人,两种不同的领导思维,结果却是天壤之别,一个被群起而杀之,一个五百人自愿相殉,德与刑的区别竟然如此之大。

【原典】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注解】

注曰:“人心不服则叛也。”

王氏曰:“功量大小,赏分轻重;事明理顺,人无不伏。盖功德乃人臣之善恶;赏罚,是国家之纪纲。若小功不赐赏,无人肯立大功。

志高量广,以礼宽恕于人;德尊仁厚,仗义施恩于众人。有小怨不能忍,舍专欲报恨,返招其祸。如张飞心急性躁,人有小过,必以重罚,后被帐下所刺,便是小怨不舍,则大怨必生之患。”

【解译】

管理中无小事,单位里许多的积怨,往往产生于生活中的小事。一旦生怨,绝大多数人会本能地将怨恨放大,不自觉地会寻找更多积怨的理由。所以诸葛亮告诫人们说“勿以善小而不为”,“赏小功”、“赦小过”,都是小善之举。

历史上许多成就了事业的人,都起家于一些小成就。比如说,唐代有员名将——薛仁贵,出身贫寒,只因在随唐太宗征战高丽时,身着白袍手持方天画戟,孤身冲入敌阵,得到太宗的赏识,由此走上成功之路,成为唐代最勇猛的战将之一。反过来说,在不成功的众人之中,又有多少是因为领导“小功不赏”而湮没的呢?

好的领导创造人才,不好的领导则扼杀人才。如果一个单位长期无可用之材,那不是因为单位里的人不行,而是单位的领导不行。

“赏小功”、“赦小过”事虽然小,但唯有心胸博大的人方能做到。曹操被指为奸臣,但此人的心胸确实有过人之处。他曾经攻打张绣于南阳,张绣被迫投降了曹操。可是曹操确实不是正人君子,在张绣降曹之后竟然私通张绣的婶娘,气得张绣挥刀就砍,结果曹操跑了,可是长子昂、侄安民都被杀了,张绣叛逃到袁绍处,这个怨可就结大了。后来曹操攻打袁绍,张绣无处立足,只好又投降了曹操。但曹操的大度令后人吃惊,并没有难为张绣,反而委以重任。

【原典】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注解】

注曰:“非所宜加者,酷也。”

王氏曰:“赏轻生恨,罚重不共。有功之人,升官不高,赏则轻微,人必生怨。罪轻之人,加以重刑,人必不服。赏罚不明,国之大病;人离必叛,后必灭亡。施恩以劝善人,设刑以禁恶党。私赏无功,多人不忿;刑罚无罪,众士离心。此乃不其之怨也。”

【解译】

赏与罚是领导手中的两件宝,但也是两件最致命自杀武器。历史上有人用得好,事半功倍,甚至创造霸业也非难事;但也有不少人用得不好,结果是亡国破家。

春秋末期,吴国出了个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名叫伍子胥,他原本是楚国的世家大族。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谗言,将伍子胥一家无罪杀害,唯伍子胥潜身逃往吴国。他发誓要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

入吴以后,他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任贤能,奖农商、实仓廪,又举荐深通兵法的孙武为大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国成为春秋末期最后的一个强国。公元517年,伍子胥率吴军攻入楚国,将楚平王的尸体拖出来,打了300鞭以泄愤。

虽然伍子胥的做法也让后人垢病,但促使伍子胥背叛祖国的,恰恰是:罚不甘心者叛!不平则鸣,不公则反,这是历史的规律。

【原典】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注解】

王氏曰:“君子忠而不佞,小人佞而不忠。听谗言如美味,怒忠正如仇仇,不亡国者,鲜矣!”

【解译】

对领导而言,君子难处,小人易交。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合而不同”,他们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却不会失去自我的判断,经常会对领导的决策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批评。所以领导有时会感到很下不了台。唐太宗就曾怒气冲冲地对他的皇后说:我非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不可,他总是给我提意见,弄得我在朝堂上很下不了台。皇后却说:我应该恭喜您呀!我听说主明则臣下才会直谏,看来您是明主。经这么一说,唐太宗才消了气。可见君子真正难以相处。但君子就像是苦口药,他会帮助你的事业走向辉煌。

而小人则“同而不和”,这种人会与领导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整天围着领导转,但却不会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所以领导会觉得这种人好交往,每天被马屁拍得舒舒服服。清朝大贪官和珅,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得到乾隆皇帝的恩宠,除了和砷确实有些本事之外,恐怕与他马屁拍得好有很大关系。和砷的座右铭是“以帝心为心”,极善于揣摩乾隆的思想意图,处处变着法儿哄乾隆高兴,皇帝想做的事、想说的话,和珅都会预先想到,这种人哪个领导不喜欢?然而,恰恰是这种人,就像是鸦片,时间久了,早晚会被他害死的。

【原典】

能有其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注解】

注曰:“有吾之有,则心逸而身安。”

王氏曰:“若能谨守,必无疏失之患;巧计狂徒,后有败坏之殃。如智伯不仁,内起贪饕、夺地之志生,奸绞侮韩魏之君,却被韩魏与赵襄子暗合,返攻杀智伯,各分其地。此是贪人之有,返招败亡之祸。”

【解译】

能珍惜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成果,则活得心安理得,朝夕泰然。如果贪求别人所有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也会寝食不安。

中国有句老话“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天天被人指着脊梁骨痛骂,这个人肯定命不长。西方心理学曾经有过一个调查,凡是贪官污吏,在统计学上寿命都不太长。因为这些人做了亏心事,心理上长期处于压制状态,最后都短命而终。看来人不论活得富贵还是贫贱,最重要的是活得心安理得。如果是不义之财,即使家财万贯,终日不得安宁,困守心狱之中,活着还有什么滋味?

明代时江南有位富商,家财丰厚,但他每日不得安静,怕偷、怕抢、怕谋财害命……总之快到了食无味、夜无眠的程度,搞得一家人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有一天,富商的妻子说:“唉!这种日子有什么意思?你看我们隔壁的那对卖豆腐的小夫妻,每天生活无忧,快快乐乐,欢歌笑语,我们如果能过一天那种生活多好啊!”富有商恨恨地说:“想让他们不快乐很容易。”于是夜里偷偷将一笔巨款放到了这对小夫妻的门口。

自从得到这笔来历不明的钱,再也听不到这对小夫妻的欢歌笑语了,每天做豆腐也无精打采,一到夜里安静得可怕。富商得意地对妻子说:“你听,他们再不唱歌了吧。”过了不久,夜里就听到隔壁在低声吵架,发展到后来就是打架,最后这对小夫妻终于不欢而散了。

“贪人之有者”不但生前惴惴不安,死后也不得安宁。历史上有多少达官显贵死后坟墓被盗,骸骨遗撒四野,一切珍玩荡然散尽。就因为他们生前太贪,墓中珍贵太多,前世之恶死后得报。历史上只有一位帝王坟墓安然,那就是汉代的文帝刘恒之墓,他一生俭约,死后治陵寝都用瓦具。虽经历代兵乱,多数汉代帝陵皆被盗掘,唯独文帝陵得安。

【注解】

注曰:“安而履之为礼。”

王氏曰:“安者,定也。礼者,人之大体也。此章之内,所明承上接下,以显尊卑之道理。”

【解译】

礼即理也,就是天地万物、人间万事的法则。任何人安身立命,都要遵守这些规则,都要顺应世理。所以,当事业受到重重阻碍,活得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不要怨天怨地,而是要检讨自己的行为,也许是我们违背了某种规律,破坏了某些法则。“安礼”篇正是要教导人们行有规,动有辙,安于礼者,事业有成。

【原典】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豫定谋;

【注解】

王氏曰:“君不念旧恶。人有小怨,不能忘舍,常怀恨心;人生疑惧,岂有报效之心?事不从宽,必招怪怨之过。

人无远见之明,必有近忧之事。凡事必先计较、谋算必胜,然后可行。若不料量,临时无备,仑卒难成。不见利害,事不先谋,返招祸患。”

【解译】

仇怨并不是因为别人得罪了我们,而是因为我们不能宽容别人。扬州有个梵音寺,寺中弥勒佛像旁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下联是:“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幅对联是形容弥勒佛的,但也是许多人生活中的座右铭。诸葛亮初出茅庐之时,关公与张飞都对他不甚礼遇,看不出这个书生有什么大作用。但诸葛亮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关张两人的小过错,一同开启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图片生活中误解与冒犯是常有的事,如果斤斤计较,最终都会发展成仇怨。但如果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别人的过错只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丽。

祸患天天有,但是不是身受其祸,那就要看每个人的修为了。高人谋于祸前,俗人谋于祸后。谋于前者,消灾避祸;谋于后者,最多是个亡羊补牢。中医有个思想与此相似,叫“治未病”,即在疾病还没有生成之时,就加紧调养,人就不会得病。等一旦大病显现,再去治疗只能是半死半活,就是说治愈的机会只有一半。

汉代名医华陀,一家三兄弟都是大医,但为什么只有华陀一人名满天下呢?华陀曾这样说:我大哥在人还没有得病之时,就可以看出疾病的苗头,未病先治,所以名不显;我二哥在大病未显之时,通过根治小病消除大病,同样没有名气;而我呢,只有在人得了大病之后方能看出来,往往可以起死回生,所以有名气。

【原典】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注解】

注曰:“善积则致于福,恶积则致于祸;无善无恶,则亦无祸无福矣。”

王氏曰:“人行善政,增长福德;若为恶事,必招祸患。”

【解译】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没有更加科学的证据,但却是民间信仰的一种法则,而这种法则几乎是全人类都在信仰,我们也可以将此看成是人类的某种道德的底线。

“报应”思想源自各民族的上古思想,最有代表性的是印度的摩羯法则,即后来的轮回思想。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前一世的因果决定的。前世行善积德,此生就有福报,干啥都顺利;前世如果做恶多端,此生就会遭致恶报,要么一事无成,要么诸病缠身。所以孔子曾说:一个对别人有恩德的人,其福报可以在三代人中传递。

从现实的角度讲,如果对人真诚、善良,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对人常常恶语相加、欺骗蔑视,别人也会对你如此。这本身就是一种“善恶有报”。所以,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常怀一颗善良的心,收获也必定是善良的果。

凤凰台锵锵三人行节目里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地,有一个女司机开着一辆满载乘客的长途客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有三名持枪歹徒居然盯上了漂亮的女司机,强迫中巴停下,要带女司机下车去“玩玩”。女司机奋起呼救,但全车乘客大部分噤若寒蝉。只有一位中年瘦弱男子奋起反抗,结果被打倒在地。女司机被拖至山林草丛。

过了一会儿,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和三名歹徒回来了。此刻女司机执意让被打的男子下车,男子不肯,双方争执起来。女司机固执地说:“你不下车,我就不开车。”全车乘客都在劝男子下车。结果那名仗义教人的男子被强行赶下了车……

第二天,当地的报纸报道:伏虎山区昨日发生惨祸,一辆中巴摔下山崖。车上司机和十三名乘客无一生还。

我们不必去管“善恶有报”思想科学与否,信仰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人类需要这种力量来平衡人与人的关系。

【原典】

饥在贱农,寒在惰织;

【注解】

注曰:“唐尧之节俭,李悝(克)之尽地利,越王勾践之十年生聚,汉之平准,皆所以迎来之术也。”

王氏曰:“懒惰耕种之家,必受其饥;不勤养织之人,必有其寒。种田、养蚕,皆在于春;春不种养,秋无所收,必有饥寒之患。”

【解译】

农贱则米贵,米贵则食不果腹。同样的道理,桑农如果没有了保障,人们的穿衣就成了大问题。“农桑”之重,重于泰山,这是一个社会的根基,一旦出了问题,将发生社会大动荡。

中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下,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居民的生活本就很艰辛,如果三农问题解决不好,极易发生饥荒之年。由于这个原故,中国历来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凡是执政者,均将农业视为头等大事。直到今天,一遇到经济动荡,通货膨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抑制物价上涨,因为历史上由于农桑问题导致的社会混乱屡见不鲜,教训极其深刻。

任何一个单位,都有生死存亡的根基。作为一个领导,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单位根基不动摇,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务正业,不要贪多求大,更不要舍本逐末,否则大厦就会在轰然之间倒塌。

【原典】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同类推荐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

    本书讲述了人生不仅仅是活着、爱是种理性、生命的召唤、人生的意义、真正的幸福、人的品质、关于罪恶、论经验、论哲理、论青春、论友谊、论爱情等等。
  • 价值论美学

    价值论美学

    美学不仅是知识学,而且是价值学的建构。基于此,从比较美学方法出发,《价值论美学》先行论证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结构。然后,着力探讨了审美价值形态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内在机制。在确立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问题之后,作者从价值论美学的思想渊源与价值论美学的艺术实践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价值论美学的文明根性。作者认为:康德与马克思的价值论美学,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价值论美学,则展示了中国文明生活的诗性价值追求。不过。也应看到,乡土中国生活的悲歌,则突显了现代价值论美学重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全书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激情和理性,显现了现代人诗性生活价值的创造意愿。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没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就不可能有社会的任何进步。李华平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就是“批判一切”,“批判一切”就是“怀疑一切”。思想界要想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只有“怀疑一切”和“批判一切”。作者通过与27位已故名人的对话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要想和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进行对话,必须了解他们时代的背景、著作精华和社会评价,可以想见作者读书之广、思考之深。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与已故名人的思想交流,不如说这是作者以超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超越时空对话主题的自己的价值判断。“政治”和“思想”,在作者身上已经和“生命”高度融洽在一起了。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热门推荐
  • 至邪御风诀

    至邪御风诀

    当圆满的家破碎时,少年由痴呆觉醒了隐藏体质,天赋异禀的背后少不了艰辛坎坷的勤奋,当天地间的邪风兴起时,少年终于证明了自己。
  • 明朝无路寻归处

    明朝无路寻归处

    从身陷深宫的懵懂少女到挥剑无情的江湖剑客,命运仿佛与她开了个玩笑。到底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都隐藏了什么?而她又该如何在这层层迷雾中前行?再次见到那个她以为不会再有交集的人,他们似乎都不再是当初的模样了,而这场相遇,又会带给她什么?最后的答案会是什么?过往可否放下?归处又在何处?————————————————女主武侠世界开了仙侠外挂,后期发育反杀,外盐内甜男主残疾但后面会恢复,白切黑,黑化且暗恋女主很久,占有欲极强从头到尾1v1,不存在能够动摇主角感情线的男女配角结局妥妥HE
  • 你的过往事我的杯中酒

    你的过往事我的杯中酒

    一位特殊的“收藏家”,喜欢在小镇的酒馆里收集别人的故事,一杯酒,观世间百态,品烟火人间。
  • 蝙蝠山庄

    蝙蝠山庄

    世界上有些事真的很奇妙,要不是亲眼看见我很难相信仅仅凭几只彩色粉笔就能在大街上画出如此微妙逼真的图画来,就在我看得入谜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短信,蓝色的屏幕上跳跃着一行荧光小字。三月三十日夜,欢迎光临蝙蝠山庄。蝙蝠山庄?我心里默念着,深遂的眸子里泅满疑惑,什么地方?
  • 重生成女配宋氏

    重生成女配宋氏

    宋琴默的一缕幽魂因怨气被束缚了整整三百年,经历了朝代更替,当最后一丝怨气消失之时,宋琴默本以为自己可以喝上那碗孟婆汤重过新生,却未曾想一睁眼竟然重生了!重生了的宋琴默并不想在过前世那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只围着一个男人打转的日子了,却始终躲不过命运的安排,当她下定决心为了自己前世那两个夭折的女儿奋起之时,却发现这一世的李氏与前世的李氏不是一人,竟是来自三百年后的穿越女!
  • 凡道仙尊

    凡道仙尊

    张风六岁开始习武,却发现自己无法修炼武功。每年一度的比武大赛,他都是倒数第一,他甚至连女弟子都打不过,从此“废柴”便是他的代名词,他活在被嘲笑、谩骂和屈辱中。6年后的比试,更让他沦为地位卑贱的奴农,从此孤独无助和屈辱伴随着他,然而,他却不甘平庸,最后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真不想穿越异界啊

    我真不想穿越异界啊

    网文作家与朋友,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一块古玉,误入自己的小说之中,帮助小说主角成神,遇到妖狐,引发出很多故事。
  • tfboys之爱意渐起

    tfboys之爱意渐起

    tfboys与一位萌系小明星,在多次的合作下,萌系小明星与王俊凯相恋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