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5600000030

第30章 随时出发(1)

一路花开

谨以此文献给生命中每一位帮助、鼓励、支持过我的贵人,并和所有的朋友一起共勉:人生之路,虽然也有春夏秋冬,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前面一定会有鲜花盛开!

最喜欢每天上下班,沿着信江河边的游步道,走在城区和城西之间,沿滨江公园、双塔公园、樱花公园、东升花园,一路走来,又一路走回,在一路花开中品味四季。

春天。桃花先从沉睡中醒来,迫不及待地绽放粉红的花瓣,向人们传达春天的喜讯;柳树尽情地舒展着身姿,转眼间就换上了嫩绿的春装;迎春花等候在路旁,和着春风快乐地舞蹈。4月,该是樱花开放的时候了,人们成群结伴到樱花公园赏樱。花丛里,裙裾飘飘,笑声朗朗,樱花和笑脸相映衬,一幅人花相依的美丽图画。樱花带着它翩翩的异国情调,融入了上饶城西的生态美景中。

夏天。凌霄在展开藤叶覆盖了整个游廊顶部之前,等不及夏天来临,就吐出一串串紫色的花蕾,挂满了廊柱,惹得路过的孩童一阵惊呼:多好看的葡萄啊!石榴树上挂满了红五星的花朵,花下正悄悄孕育着小小的圆圆的绿色果实;金丝桃、栀子花、月季、绣球也竞相开放,渲染着夏天的热情和多彩。最美的是那相拥成林的合欢树,它那小小的蝴蝶翅膀般的叶片,白天张开吸收阳光雨露,夜晚合拢彼此相依相偎。特别是花开满树时,层层叠叠,如梦似幻,远远望去,仿佛是天上落下的一片霞彩。那一定就是传说中生死相依的爱情所幻化出来的美丽。

秋天。走在阳光明媚中,忽然闻到一阵桂花的清香,情不自禁地循香望去,发现默默守望了一春一夏的桂花树,正羞涩地袒露它细密的心迹;木芙蓉站在路边,大朵大朵地绽放着粉红的花瓣,被它的热情所感染,让人想起台湾诗人席慕容的诗——《一棵开花的树》:“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秋风渐起时,枫叶醉红了脸,在微醺中享受着天高云淡。

冬天。香樟树绿叶满枝,和松树、翠竹、古塔、信江、城市一起,静静地等待一场冬季的盛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同时盛开的还有人们开心快乐的笑脸,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她们成了最亮丽的风景。此时腊梅那深褐色的枝条上,已经吐露出红色的花蕾。那是献给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福。

春夏秋冬,早晨踏着祝福而去,黄昏载着祝福而归。我每天都快乐地放飞着自己的脚步,奔向那一路花开。

2009年10月21日

——发表于《上饶县报》《三清媚》

七登灵山

美丽如初遇,相思已万年——题记

灵山,位于上饶县境内,地处上饶市北,主脉海拔1000~1400米。灵山有七十二峰,峰峰挺秀,延绵20公里的花岗岩峰林地貌,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上饶大地上,有数以亿万计的花岗岩石块挺立于绝顶,孤悬于峭壁,簇拥于山谷层林深处,矗立于湍急溪流之中。整座山脉近看就像一只振翅冲天的鲲鹏,昂首挺胸,意在千里,怀鸿鹄之志;远望犹似一位横卧天边的仙女,轮廓优美,曲线玲珑,人称“睡美人”。

怀着对大自然神奇之作——灵山的景仰,以及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向往,多年来,我已从不同方向,走不同路线,六次登上灵山,并一直准备带着儿子再去攀登灵山大屏峰!

一登灵山:红色的高跟皮鞋

初登灵山,有点偶然。我们两男两女四个同学在上饶县湖村乡实习一个月,快结束时,家住灵山脚下的女同学芳邀请我们去爬灵山。我已经听她讲过太多与灵山有关的传说,于是跃跃欲试地想要探访。可是两个男同学都不愿爬山,斟酌之后,决定只和芳两个人出发!

灵山上有人家居住,有庙宇修行,有梯田种稻,有村人砍柴。上山的路全部用石头铺成一级级台阶,途中也偶尔遇到对面的行人。很巧的是,我们刚开始上山,就遇到了一群周末回家砍柴的初中生,他们腰捆锋利的柴刀、肩扛挑柴的木棍,热情地当起了我俩的向导和保镖,叽叽喳喳地说着他们知道的故事和传说。

一路上的风景很美,大片大片的油茶树上正挂着小小的、圆圆的油茶;孩子们的故事也很精彩,我知道这山上住着一个和他们同班的同学,他读书很辛苦也很用功,每个星期一早上走十几里山路到学校时,住校的同学还没起床,返回的路上,他偶尔会顺便抓条蛇回家;还在读小学时,他爸爸就用一头小牛犊给他换回了一个童养媳,没读书,只在他家里帮着干活;他爷爷快九十岁了,还能挑一担稻谷到山下机米……所有的故事都在感动着我,所以当我们终于来到山腰的一片开阔地,眼前展现出山路、梯田、小溪、晒场和三两栋泥瓦房时,我没其他想法,只是很想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孩子们都愿意帮助我实现这个心愿。于是我们跨过小溪,拐向通往小屋的路。木门半掩,门前屋檐下,垒着很多木柴,四处静悄悄的。我注意到一双红色的高跟皮鞋,正静静地高踞在屋前田埂的一块青石板上,沐浴着初夏温暖的阳光。也许是这里面一个刚结婚的新娘,留下的一个女儿梦吧!只是,除了屋里和门前的这一小块平地,这双红色的高跟皮鞋她还能穿到哪里去呢?

没看到人,孩子们开始大声呼唤同学的名字。还是没人应答,却有四五条狗冲出门外向我们扑来。我们吓得落荒而逃。小男生们虽然也很害怕,但仍然不忘自己的职责,一边后退一边以挑柴的木棍为武器保护我们:“不要跑,只能慢慢撤退!”终于回到了上山的路上,几条狗也不再追,但还是站在路口凶狠地狂叫着!

又往上行了一程,孩子们开始辞别,因为他们要干正事——砍柴了。“本来我们只打算在下面割点茅柴的,现在陪你们爬到了这里,倒可以砍担好柴回家了!”

我们此行的最高点,离顶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那里有一个修道的殿、一个尼姑的庵,都是利用天然的大石洞,在洞口巧妙地砌上墙、窗户和翘檐,形成殿、庵的模样。到尼姑的庵里参观了一下,隔成里外两个房间,外间是厨房饭厅,里间是打着通铺的卧房,虽然有点潮湿,但冬暖夏凉,据说也很舒适。

我在附近走了走,发现上山还有一条被茂盛杂草掩盖了的少有人走的小路。站在那里,可以看见无数绿色的山包匍匐在大地,田园和房屋围绕山边,但看不见顶峰所在的位置。同时我还惊喜地发现,这里种了很多的桃树,已经五月,而这里粉红的桃花正在盛开,于是一首古诗脱口而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登灵山:风中有朵冷白云

时隔多年,我调到上饶县望仙乡工作,乡政府就设在灵山石人公南面的山脚下!

石人公是灵山七十二峰之一,因该峰形似石人得名。与石人公有关的故事和传说很多,有历史,有现实,有神话,有真迹。

历史上,石人公是人们求神拜佛的地方,曾有信州刺史李德胜在这里为民祈雨坐化成仙。在石人公北面的山脚下有着香火鼎盛了几百年的纪念这位李德胜“李老真君”的石人殿,并有观音相助传授“冬茅割之,开水烫之”,终于让那个夜砍日长的头颅不再生长,才得以降服孽龙、普降甘霖的传说。所以在石人殿隔河对面,还有一座同样香火鼎盛的观音庙。

现实中,石人公因为它在高山之巅突兀而立,十分醒目,原来一直作为飞机航行时的一个航标,“文化大革命”时被作为“四旧”给炸掉了。据说前几年还有日本友人到此实地考察,无论如何也要弄清楚,为什么他们原来描的中国地图上,这里有一个地标,而实际上却并不存在?到底是地图出了问题,还是地标出了问题?

不过,我们上灵山石人公与这些故事和传说无关。因为山上有一个天坛水库和近百亩高山茶园,有客商想承包,我们先去看看,大致地作个评估!

早上七点多,我们就已经出发。虽已入秋,天气还很炎热,去晚了太阳会很晒。在有经验的同事提醒下,我特意带上了一件秋衣。

石人公这脉山梁像一道屋脊,垂壁而立,绵延十几里,正面全是绝壁,根本无路可走,只能先从屋脊侧边上山,再慢慢迂回绕道,才能登上山顶。

我们一行五人,一边走在沙石路上,一边说笑,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刚爬上一道山冈,就看见路边的几户人家,房前屋后,围起来的菜地上种着各种瓜果蔬菜,枝繁叶茂的果树上挂满了柚子柿子等各种鲜果,一群群鸡鸭在树林草丛中自由觅食,还有一只老母鸡受了我们的惊扰,咯咯咯地呼唤着十几只小鸡也钻进了草丛。呼吸着山上清新的空气,感叹这里真像一个世外桃源啊!

从这条路上山,沿途有很多个自然村,特点是风景都很美,但居住得比较分散。又走到一个村庄时,我们跑到村庄旁山坡上的菜地,找到了同事介绍过的那条神奇的“霜露线”。可不可以叫“霜露线”有待探讨,就像人们说天山的“雪线”一样。神奇的是,这一条线是真真切切的,它现在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脚下。“霜露线”以上,杂草、菜叶、空地、岩石都是湿漉漉的,在姗姗来迟的阳光照耀下,草叶尖不时闪烁着露珠那钻石般的光芒。而“霜露线”以下,则干燥得没有一点水分的气息,土地是干的,不管蔬菜和杂草、叶片全都蔫不拉几地低垂着,也许是干旱得太久了,也许是对造物主的分配不公心存不满又不敢表达。这两种不同的状况之间,形成了一条非常明显的随着山形弯弯曲曲向前延伸的等高线!据说打霜时,有霜没霜,也是这样界限分明的。

终于到达了山上的最后一个村庄。这里是一块较大的盆地,有大片的田野,居住着五十多户人家,有三个村民小组。根据安排,我们在这里的一个村民小组长家吃中饭。

还早,才十一点,饭也没好,于是我们四个人坐下来打“拖拉机”。爬山时挺热的,进入这个盆地时,被风一吹,很有凉意,赶紧把带来的秋衣穿上了。这会坐在小组长家厅堂的八仙桌旁打牌,仍感到丝丝寒意,但看他家里的老人八月份就拎着个火桶,也还是觉得有点稀奇和好笑。

小组长家是四榀三直的泥瓦房,门前有很开阔的田畈,一季稻已经金黄,门后是矮矮的绿树掩映着的山包。我在侧对大门靠近厅堂中间的位置上坐着,转头之间,忽然发现一片白云正从田野上向我们飘来。其时同事正在问我一个问题,等待着我的回答,而我更急于表达的是我看见的这个奇迹。可是我忽然觉得好冷,像掉进了冰窖,牙齿颤得咯咯响,想说话舌头转不起弯,手指变得僵硬,好不容易把刚抓上来的牌插好了,下一张牌却怎么也抓不起。同事接着他自己的话题,“嗯”了一声,还在追问我的答案。对面的同事抬头望了望我,一定是看见了我冻得乌紫的嘴唇,于是笑了起来:“这一阵寒气好冷。人家都冻得说不出话了,你还要追问!”大家都笑了,我也僵硬着舌头和嘴唇,呵呵地笑了起来。

干脆丢下牌,去找正在柴灶前忙碌的女主人:“怎么这么冷啊!可以给我也铲个火桶吗?”女主人热情地把老人家的火桶先让给我,让老人家自己再去铲一个,并且向我解释:“云的心里是很冷的。因为你们在这里,我家才前后门大开着,云就会从屋里穿过。刚才我们都在云里头,所以才会这么冷。”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多么诗意的美景啊,却隐藏着这么深刻的生活哲理!

三登灵山:冰凌铺成登山路

1998年底,两个弟弟从浙江回家时,我约好了无论如何也要带他俩游一次石人公,好风景也需要与人分享。

选了个晴朗的好天气,两个弟弟一大早坐中巴车来到了我单位。简单准备后,我们就开始出发。

这是一个雪后的晴天,天空万里无云,像风平浪静时澄澈透明的海。向阳的山坡上白雪已经开始融化,还原出纤纤翠竹的绰约风姿,而背阴处的草丛林木,却还冻积着厚厚的冰雪,形成了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

走在山路上,其实是走在冰疙瘩上。混着黄泥和雪水的沙石路,在零下几度的气温中全冻结成了固态。不用担心会湿了鞋,只要注意防滑就行。

在清新冰冷的寒气中,踏着冰疙瘩我们还走出了汗。路过了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当我们来到可以看见“霜露线”的那面山坡时,大概已经超过了“霜露为线”的季节,只见整面山坡都覆盖着厚厚的雪被,“霜露线”只能成为他们两人心中的传奇。

路过我上次登石人公时吃过饭的村民小组长家门口后,继续向上攀登。路边田沟里的流水,淙淙有声地唱着欢快的歌,洗手时随手一撩,发现在我们的手里,每一根草茎都被寒冰无数倍地放大,形成了一挂晶莹剔透的冰雕,带给我们不小的惊喜。

从这里往上再没有村庄了,只有石人公的顶峰下还有一座庙宇,中午我们准备到庙里吃斋饭。

十点多了,休整之后,我们继续前行。忽然发现面前的这条路很是特别:表面看过去,是一条很厚实的铺满花岗岩风化后的纯净沙粒的平车道,但每迈出一步,你感觉不是踏在坚实的大地上,而是踩着了一堆脆弱的积木,总是在一阵窸窸窣窣的脆响之后,才终于站稳脚跟,而这时连你的脚背都已经陷入了路面之下,完整的沙石路上只留下一个个和脚印一般大小的空洞。

怎么回事啊?我们三个人都陷在路上,不敢再轻易迈步。

退回来,我们仔细观察,发现了两个特别的原因:一是随着峰顶花岗岩的不断风化,峰顶之下,扒开植被之后,裸露出的都是上等纯净、不含杂质的乳白色的沙粒,这条路上也是这样;二是因为这里上去已没有人家,所以这条通往天坛水库的平车路少有人走,雨雪的天气,不仅没踩出泥浆,还因为雨水的冲刷,把沙粒淘洗得更清爽洁净。

于是,在这个冰冻的季节,在这个雪后的晴天,我们有幸见证了一个大自然的奇迹:路面的每一颗沙粒下面,都支撑起一根细细长长三寸左右的冰凌,而所有的相同高度的冰凌,支撑起了一条外观和平时没有丝毫差异的新路,甚至连每一颗沙粒的位置,都原封不动地予以保留,只是一夜之间,这条路的路基就莫名其妙地抬高了三寸。从我们陷下的脚印四周,可以看到无数的冰凌,像无数细长的高举的手臂。那一刻,看似细弱的冰凌的力量,却让我们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我们踏着这条由冰凌铺成的路继续向上攀登。我们自豪,我们是今天的第一批登山者,前面没有攀登者的痕迹;我们骄傲,我们是今天的第一批登山者,雪后高原留下三行深深的脚印。

天坛水库已经进入冬季的枯水期,但库水依然澄澈湛蓝,不知是雪光的反射还是倒映了天空的色彩。水库旁边的高山茶园正在日渐温暖的阳光里蓄积能量,静候着春天的到来。我们没走山路,直接从干涸的滩涂上经过,然后沿着从光滑的悬崖绝壁上凿出来的石阶,一路攀登到了石人公旁边的庙宇。

同类推荐
  • 粉碎在时光里的念想

    粉碎在时光里的念想

    接着每个教室如决堤了似的,涌出一群张牙舞爪激情澎湃的祖国未来的花朵,当然就在那声宣告自由的叫喊发出时,周易已经扔下了让人厌恶的习题,踊跃闯进了队伍中。很明显那个擅自发号放学命令的学生严重违反了校纪校规,但管他三七二十一,这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强烈要求,况且人民群众已经密密麻麻地向依然紧锁的学校铁大门奋进了。当无法再继续前行时,周易蓦然回首,心理一怵,简直人山人海。周易第一次感觉这中学的人口之盛,同时股股汗臭鞋臭也达到建校以来的巅峰。周易对着济济人头张望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位相识的同学,他激动地跳起来挥挥手大声叫道:“喂!沈歌帆!沈歌帆!看看几点了?”
  •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和诗歌史上的高峰,诸多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的新局面。唐宋时期留下了近千首论书诗,在诗歌及书法文献研究方面具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学术价值。本书对中国诗学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着重以唐宋论书诗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研究唐宋论书诗中所使用的形容语、批评语,及其在文学性质的书法文献中语词的使用及变化;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唐宋论书诗所彰显的文艺思想嬗变;并选取了“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的论书诗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彰显了代表性诗人兼书法家的论书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徐敬亚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徐敬亚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版)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版)

    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发表百多年后,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是西方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必备品。这个版本已成为英译本经典版本。故事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离家出走后的三次远航;第二部分,第四次出海,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第三部分,回到英国后的种种遭遇。
热门推荐
  • 长欢

    长欢

    君千笑是个浪子,人们都这么说,江湖上的讲究面子,送他一个雅号,贪欢公子。花解语是个倾世美人,诸国的人都知道。可是,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当看似轻浮的浪子遭遇神秘的美人,又会上演怎样一出嬉笑怒骂的好戏呢?至于神马王爷,神马公主,神马……千笑叼着狗尾巴草双手叉腰仰天狂笑:“那都是浮云啊!”
  • 我是李世民的后台

    我是李世民的后台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我大唐自然当让八方臣服。秦珝表示既然穿越了,那就要让整个世界臣服在大唐的脚下颤抖。
  • 女安天下

    女安天下

    她,一个都市小白领的古代生活,有天下,有热血,有帅哥。
  • 魔妃倾城:妖孽帝君别折腾

    魔妃倾城:妖孽帝君别折腾

    永生永世,他逃不过的不过一场情爱欢合的诅咒!绝世妖孽怕爬床,身为魔帝的传承,欢爱就是献祭。可看到她醉红的容颜,迷离的双眸,他双手一摊,闭上眼,喃喃叹息:死就死吧,娘子,你轻点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师尊是三霄

    我的师尊是三霄

    黄天穿越洪荒封神世界,拜师三霄,成为截教外门弟子,开局融合世界树!从一颗种子开始不断进化,先天灵气,仙道法则,先天灵宝,鸿蒙紫气,先天神圣,混沌魔神,天道法则,亿万种族生灵在世界树上不断诞生。日月星辰,恒沙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混沌世界,最后化为不朽鸿蒙!
  • 独家催眠

    独家催眠

    他说,有你之后,能让我在这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她说,再也不许离开我,你不记得的我帮你记着,若是敢反悔,我就跟你同归于尽。……“他”说,生死勿念。我们都是普通人,怕鬼,怕恶,怕死。总有一些,陷入泥潭,向死而生。最可怕的,其实是人类自己,不是吗?不过是为情所控,因爱而痴。独家催眠,陪你见证华丽爱情下的,虱虫横行。
  • 新编大众家常菜

    新编大众家常菜

    本书共分为家常菜和特色菜两大部分。家常菜对于厨艺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简单的菜色,让自己逐步变成烹饪高手。对于已经可以熟练做菜的人来说,则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菜色,为自己的厨艺秀锦上添花。
  • 七界纪

    七界纪

    迅敏公司程序员李义川与女友在庐山旅游,享受假期,山谷偶遇7名形色匆忙的游客,未料惊魂未定之际,7名怪人与女友就在眼前离奇失踪,这一切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经过探寻,李义川发现了幕后的惊天大秘密......
  • 秦始皇的盗墓之旅

    秦始皇的盗墓之旅

    秦政沉睡几千年,被吴三叔给挖出来了。为了集齐剩下的四颗金丹,秦政穿梭在各种古墓中。书友群36831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