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5400000045

第45章 尽性至命超越生死——王阳明之生死智慧(2)

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废逐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莫大焉!凡祸福利害之说,某亦尝讲之。君子以忠信为利,礼义为福。苟忠信礼义之不存,虽禄之万钟,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串逐之微乎?某之居此,盖瘴疠蛊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答毛宪副》,《王阳明全集》,第801—802页。“跪”与“不跪”并不取决于权势地位的高下,而是以礼义为标准。阳明此时虽为“废逐小臣”,亦决意不受逼迫而下跪。通篇凛然正气,死都不惧,还怕什么?“狂者”之能“狂”的关键,在持有道义。阳明自信忠信礼义之道在握,故而“大丈夫”行于天地之间,能够无所畏惧,堂堂正正。“狂者”之形象跃然于字里行间。嘉靖三年八月,正是中秋时节,阳明设席于天泉桥,赴宴者仅弟子就一百多。酒半酣,歌声渐起,门人或投壸劝酒,或击鼓助兴,或泛舟湖中,好一派“风乎舞雩,咏而归”之景。阳明赋诗云:“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又云:“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月夜二首,与诸生歌于天泉桥》,《王阳明全集》,第787页。以明月喻“良知”,坚信虽有阴霾遮蔽,终会云散雾消,“良知”由幽而显。阳明自信“致良知”是千载绝学,是他“百死千难中得来”。故而在此月白如昼、清风徐徐中,“狂歌勃发”,又以孔子和曾点之“狂”喻已之心情。“天泉夜宴”是一出人生大戏,是阳明“狂者胸次”之经典显现,其一生的事迹亦说明,他遵循内在良知的导引,生死以求成圣成贤,终于到达“狂者”的境界,与圣人之境只在毫厘之间,真正实现了一名儒者之“希圣希贤”之求,为天下人矗立起一座人生的丰碑。生死之念:“昼夜生死”生死之念是指一个人面对生死交替之际所迸发出的念头、想法,并转化为生死观而影响其一生。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或迟或早地会遭遇死亡,而死亡又是人类最大的痛苦与灾难。由于人具有意识与思维,所以必不可免地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死观。阳明曾多次遭遇“生”与“死”的危急关头,因而也就产生过多次生死之念。钱德洪追忆其师云:“吾师阳明先生出,少有志于圣人之学。求之宋儒不得,穷思物理,卒遇危疾,乃筑阳明洞天,为养生之术。静攝既久,恍若有悟,蝉脱尘坌,有飘飘遐举之意焉。然即之于心若未安也,复出而用世。谪居龙场,衡困拂郁,万死一生,乃大悟‘良知’之旨。”《阳明先生年谱序》,《王阳明全集》,第1357页。这段话点出了阳明学与其他学者之学有三个最大的不同点,首先,一般的学者总是在比较优雅、安静的环境中求学,而阳明则常常是身处“万死一生”的艰难环境中求学;其次,一般的学者为学常从经典释意入手,刻意构筑某种理论解释的体系,而阳明为学则常常求之于践履之中的内心体悟;第三,在为学目的上,一般的学者总是满足于理论体系的完整和自圆其说,而阳明则追求“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便是行,知之必须行。阳明因有“九死一生”的经历,所以其求学之路与一般学人迥异,所得也非同一般。

弘治十八年,年仅十五岁的武宗即位,改元正德。宦官刘瑾专权,南京科道戴铣等人上疏得罪刘瑾,被矫诏下狱;为救戴铣,阳明毅然上疏,结果被廷杖四十,“既绝复醒”,死去活来,系于诏狱。此可谓一死难也。

次年,明阳赴谪所贵州途中,刘谨派人追杀至钱塘,他觉得几乎无法逃脱,遂伪装投江自尽,骗过了杀手。

此可谓二死难也。乘商船赴福建,夜遭风暴,登岸求宿于深山古寺,遇一居心叵测、谋财害命的和尚,将阳明带到已成虎穴的废寺住宿。“夜半,虎绕廊大吼,不敢入”。虎口逃生,此可谓三死难也。正德三年,阳明经江西、湖南,历千辛万苦,始到谪所贵州龙场驿。“龙场在贵州西北万丛棘中,蛇虺魍魉,虫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年谱一》,《王阳明全集》,第1228页。阳明在这种环境下,已陷入食不果腹、缺医少药、没有居所、语言不通的地步,前程渺茫,与亲朋友人音信难通,此可谓四死难也。此时的阳明,不过三十七岁而已,却已经历了四次生死危机,这样的人生经历非常人所能遭遇。大多数人在如此险恶的人生风浪中,早已锐气全无,消极度日了。然而渴望“成圣成贤”的王阳明,其人生动力丝毫没有衰减,相反他愈挫愈奋,求“道”之心愈炽,终至“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既是他求“道”的高峰,又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关于这点,有三条材料为证:其一,阳明自道曰:“昔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证诸《六经》、《四子》,洞然无复可疑。独与朱子之说,有相牴牾,恒疚于心。”《年谱一》,《王阳明全集》,第1254页。其二,黄绾在《阳明先生行状》中云:“瑾欲害公之意未已。公于一切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不能遣于心,乃为石廓,自誓曰:‘吾今惟俟死而已,他复何计?’日夜端居默坐,澄心精虑,只求诸静一之中。”《世德记》,《王阳明全集》,第1408—1409页。其三,《年谱》中记载:“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仰忧,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年谱一》,《王阳明全集》,第1228页。从文献学的角度而言,黄绾亲炙阳明之教较早,且从朋友转为师生关系,对阳明生平的了解当超过其他诸生。据《年谱》记载:“论实践之功。先生与黄绾、应良论圣学久不明,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年谱一》,《王阳明全集》,第1231页。在讲习过程中,阳明完全可能向黄绾口述过“龙场悟道”的情景,因此他的《行状》内容是真实可信的。此处主要以黄绾的《行状》为基本史料,考查阳明“龙场悟道”之内涵与意义。阳明“龙场悟道”的经历后来曾广为流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超越功名利禄之求;二是突破“生死之念”;三是悟出“格物致知之旨”。现分述如下:当人沉溺于世俗功名利禄、追求感官快乐时,可能会抑制或窒灭“生死之念”。而此时的阳明,经过三十余年的苦苦追寻,已从佛老归于“圣学”,故对世俗功名和感性享乐早已看破和超越。另外在贬谪龙场之后,物质生活几乎降到最低点,根本无得无失、无名无誉可言。人到此空空落落之时,完全可能萌生“生死之念”。

但一个人若时时担忧生死,则难以“悟道”。原因很简单,当人觉得死亡将临,谁还会去想别的?死亡是一个人最难跨过的“坎”,阳明当然也不例外。所以,黄绾称其“不能遣于心”。“龙场悟道”的关键在于,阳明“生死之念”的“念”是什么?从生死哲学的角度而言,阳明之“念”首先应该是“惧死恋生之念”。阳明在此之前,已遭遇到“三死难”,而谪居龙场之后,刘瑾谋害于他的阴谋并未停止,加之“虫毒瘴疠”的肆虐,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其上。正处于“四死难”之中的阳明,死亡对他来说并不是一种可能性,而是近在眼前的现实性。这让阳明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一面是强烈的求生之意,但惧死之念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这就是阳明做一石棺相伴,并下决心“吾今惟俟死而已”的意思所在。阳明在产生“惧死恋生之念”的同时,也许会产生“求死解脱之念”,亦即人为结束自我生命的想法。谪居龙场,对阳明来说其人生似乎已步入绝境:外有追杀,前程已断送,举目无亲,生活难以为继,所以阳明会不时涌现出“他复何计”的念头。他曾在诗中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溪石何落落,溪水何冷冷。坐石弄溪水,欣然濯我缨。溪水清见底,照我白发生。年华若流水,一去不回停。

悠悠百年内,吾道终何成!”《王阳明全集》,第697页。在诗中,王阳明感慨时光如流水,自己贬谪龙场,难有出头之日,更痛苦的是,自己孜孜以求的圣贤之“道”也难以成功。因此阳明萌生“求死之念”,希望以死来脱离人生苦海,产生这种想法和念头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惧死恋生之念”和“求死解脱之念”时时纠缠在阳明的脑海中,让他思绪如潮,无法安身。所以他做了一个石棺,发誓“吾惟俟死而已”:或等待加害者来取其性命;或等待自己临终之时的降临,反正是无所谓了,这是一般处于生死绝境者常常流露出的生死态度。然而,正是阳明下定决心“俟死”,感到生死都无所谓,他才能将世间的一切全都放下,真正进入“悟道”之状态。这里特别要区分清楚的是,在黄绾的《行状》中记载的是“俟死”,而《年谱》中则记之为“俟命”,不要忽略这一字之差,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一般而言,成于二十多年后的《年谱》撰写当是参考《行状》等材料写成的。为何做这样一种改动呢?从事实上讲,《行状》早于《年谱》,内容当更接近于历史真实,也就是说,阳明当年在龙场悟道之初确实是一种“俟死”状态,他静候死亡的降临。

同类推荐
  • 《资本论》哲学的新解读

    《资本论》哲学的新解读

    《资本论》哲学研究是当前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最困难但又最有价值的领域之一。本书对《资本论》哲学的解释性研究,揭示出《资本论》哲学正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态,即它是作为实践的哲学、以实践的形态存在着的哲学或“实践”着的哲学。在此基础上,本书对《资本论》哲学的规范性研究,展示出《资本论》众多政治经济学议题所内在贯穿着的具有哲学意义的体系,这一体系以现存世界的革命化为性质,以改变世界为使命,由此它表明自身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最重要表征。本书从“哲学的问题”和“问题的哲学”两个维度,重新探讨了马克思哲学、《资本论》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的关系,重点阐释了《资本论》哲学的表现形态和主要内容。
  • 党旗在召唤

    党旗在召唤

    《党旗在召唤》包括党的基础理论、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史、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十七大新党章等有关内容,结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全面阐述党的历史、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宗旨、作风、组织制度和纪律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党员的条件、新时期大学生的党性修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科学阐述。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实用案例精解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实用案例精解

    公文写作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必备技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硬本领。写好公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做好日常工作,同时也有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本书围绕《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15个公文文种和党政机关实际工作中常用的15个文种,精心遴选的公文范例,对公文文种进行概括介绍,结合范例做具体分析。书中涵盖了公文结构、特点、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和疑点难点等内容,内容丰富全面。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对不同的公文及其差异有准确、深入的认识,熟练掌握文种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让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1203号

    1203号

    深夜来访的妇人,一条短信揭开的谜底,到底谁才是那个幽魂
  • 总裁你丫是禽兽

    总裁你丫是禽兽

    扔垃圾的见多了,扔这么英俊的帅哥可没见过——城里人真浪费啊!带回家才发现,这个帅哥好象受了什么惊吓,只有在她怀里才肯睡去——好吧,谁让咱是警察呢,就当为人民服务了!佛不也说:色即是空嘛!就让我们空了又空吧……
  • 我是天下第一神算

    我是天下第一神算

    常奇穿越了。重生在一具神秘的躯体里。这具神秘的躯体,不断帮他解锁新的技能。卜算、医术、散打、围棋、道法……他搅动九州商界,成为幕后黑手!他击败所有武学奇才,成为最强存在!他统一天下道门,成为最具天赋的绝世高人。……纵横都市,神算人间 乾坤起祸乱,人世皆刀兵!布局天下,只为了找到关于这具躯体的秘密……
  • 捉鬼男神

    捉鬼男神

    少年叶云风在一次野营中意外得到一本捉鬼秘术,从此踏上了降妖除魔的征尘,可是,拥有魔煞命格的他,究竟是谁呢……
  • 同簦下

    同簦下

    伞在古代又被称为簦,在古代,情侣之间送伞是一种爱意的传达哦^O^
  • 越兮词

    越兮词

    她,原是湘族女帝,却成了叛国罪女。三族六州,将再次卷起风波……
  • 邪凰倾天下

    邪凰倾天下

    一朝穿越,二十一世纪的王牌雇佣杀手竟沦为山野痴女,新生的她身世成谜,随着真相的揭开,腥风血雨扑面而来!一袭男儿装,一副俊秀颜,没人想到,隐藏在诡异面具下的竟是倾城之貌!在这个以武为尊的梵天大陆,谁能与她仗剑天涯,倾尽天下!(升级流女强)
  • 车辚

    车辚

    刨别人家祖坟只是一个玩笑话。不!中二少年真的这么做了。
  • 重生之拐带萌徒

    重生之拐带萌徒

    她前世为妖女,今世为魔女。前世她被人诬陷背上祸国殃民的妖女之名,她岂会罢休?!前世的姐姐,爱人,今世都是仇人!今世的魔女之名,是被她家老师惯出来的。她说要星星,老师就不会给她摘月亮;她说要谁死,谁就不能活。既然老师对她那么好,那她就要把老师拐过来帮她报仇才行。可是,真的是她把老师拐了的吗?怎么总是觉得不对……
  • 这束光

    这束光

    16岁的唐汐在进入新班级之后,开始了她青春的征程。懵懵懂懂的少女,一步步确定自己的心意恋上满天“辰星!”周辰星“唐汐,你永远都是我的偏爱和另外!”还有其他让你意想不到!!!欢喜冤家钱哲彬——陈沐呆呆爱恋杨天——周辰月甜蜜爱恋等你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