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5400000043

第43章 精光凛凛丰骨棱棱——李贽之生死智慧(5)

他曾经想死于麻城龙湖的芝佛院埋骨塔,据许建平先生考证:“万历二十七年他选择死地是龙湖芝佛院埋骨塔,他对梅澹然说:‘今幸未死,然病苦也渐多,当知去死亦不远,但得回湖上葬于塔屋,即是幸事。不须劝我,我自然来也。来湖上化,则湖上即我归成之地,子子孙孙道场是依。未可谓龙湖蕞尔之地非西方极乐净土矣。’他最终选择了真朋友的故乡——通州,心中甚为惬意:‘春来多病,急欲辞世,幸于此辞,落在好朋友之手,此最难事,此余最幸事,尔等不可不知重也。’”《李贽思想演变史》,第364—365页。但李贽最终并未死于“朋友之手”,他因“诏书”而“下狱”,虽未能如愿,却为他以自裁的方式遂其“死所”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当然,要解释清楚李贽为何采取自杀这种死亡方式,最好还是求证与李贽临死有密切关系者。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马经纶的记载:“先生卧病三月,仅余喘息,门板抬来,一路昏迷,连日粒米难进,诊脉亦常,医者缩手,死将至矣!无生望矣!”又说“卓吾先生安然听命,无他意,无他言,惟曰:‘衰病老朽,死得甚奇,死真得所矣,如何不死?’日来呕吐狼狈,便溺不通,病苦之余,唯愿一棒了当为快耳!”《与黄慎轩宫谕书》,马经纶著,转引自容肇祖《李贽年谱》,第111—112页。

可见,李贽把“下诏狱”视为自己最理想的“死所”(五年前他对学生汪可受曾经说过)。其次是李贽的学生汪本钶,他在《卓吾先师告文》中追忆到:“师春间病通州,有遗言葬通州,到通州而病犹未愈,夫不肯病死,竟烈烈而死,此向者《五死篇》之所作邪……钶少慕仙术,意师为神仙中人,及见师,乃知师非养生者。厥后师语钶曰:‘丈夫生于天地间,太上出世为真佛,其次不失为功名之士。若令当世无功,万世无名,养此狗命在世何益?不如死矣。”《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厦门大学历史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页。在李贽过世十七年之后,汪氏在《续刻李氏书序》中写道:“嗟乎!人谁不死,独不得死所耳!一死而书益传,名益重。盖先生尝自言曰:‘一棒打杀李卓老,立成万古之名。’一棒与引决,等死耳,先生岂死名者哉!”《续焚书·续刻李氏书序》,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第3页。马经纶是李贽少数几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且李贽逮捕及自杀时皆是当事者,又一手安排了李贽的丧事;汪本钶曾从李贽游多年,是李贽常常提及的学生,他的看法应该有相当的可信度。从他们的记载及回忆中可以明白无误地得出前已提出的结论:李贽在生死观上虽执“无生死”论,但在生死态度上却是求“烈烈之名”。要求“烈烈之名”,对处于和平时期和一向有叛逆思想行为的李贽来说,只能是下狱,当一名罪人;而且要“下诏狱”,由皇帝下旨逮捕的罪犯,其“罪”越大,其“名”越显;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是自杀,要死于非命,才会“烈烈”。三者合一,就烘托出了“烈烈之名”,唯此方可“名满天下”、“成就此身”,这才是李贽长期寻求的“死所”,也是李贽采取自刎这种惨烈死亡方式的根本原因。况且,李贽一直把是否能够穿透生死关视为学问深厚与否的试金石,他以“死于诏狱”之举证明了自己的终身之学是“真学问”。他面对死亡能不动于心,还能够主动地选择死亡的时间、地点与方式,亦证明其睥睨天下的豪杰之气,这让他的敌人束手无策,也让世人目瞪口呆。当然,还让后人无法猜透,成为历史上一个千古之谜。这不正是狂者、怪杰、奇人卓吾先生所追求的吗?张师铎在《李温陵外纪》中写道:“卓吾先生之被收也,欲杀之则无罪,欲赦之则不可,当事者且文致其语言文字为罪状,而先生义不受屈辱,引刀自裁,不殊,久之乃绝。于是天下之知与不知,莫不苏苏陨涕,天乎!夫子之无罪也,如之何其以语言文字死也!愿得奉其遗言,仿佛庄事之。于是《焚书》、《藏书》、《说书》之纸涌贵……而先生道益大,名益尊。”《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二辑,厦门大学历史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30页。毅然决然走向自我选择的死途,表现的是李贽一生都追求豪杰丈夫式的生死态度;“道益大,名益尊”,不正实现了李贽“烈烈之名”的生死渴求吗?李贽曾有诗云:“多少无名死,余特死有声。只愁薄俗子,误我不成名。”《续焚书》卷五《答袁石公八首》,见《李贽文集》第一卷,107页。

可见,“求烈烈之名”是李贽采用自刎这种死亡方式的根本原因。李贽曾有言曰:“生之必有死也,犹昼之必有夜也;死之不可复生,犹逝之不可复返也。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伤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既不能使之久生,则生可以不欲矣;既不能使之勿逝,则逝可以无伤矣。故吾直谓死不必伤,唯有生乃可伤耳。勿伤逝,愿伤生也!”《焚书》卷四《伤逝》,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第154页。今人对李贽之自杀而亡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不过恐怕很难得到冥间李贽的认同。也许我们应该按李贽本人所说的话去做:勿伤其逝,愿伤其生也。特别是,我们更应该在心灵中以“原无生死”与“死犹闻侠骨之香,死犹有烈士之名”《焚书》卷二《与焦弱侯》,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第58页。两大信念,来思考特立独行的卓吾之死,这当能获得已逝去四百多年的李贽笑纳……李贽生死智慧给我们的启示综上所述,李贽思想观念的演变,是由求“安乐之道”到“不死之道”,最后定格为“原无生死”之道。其生死实践则分为:首先想求死于麻城龙湖芝佛院的埋骨塔,其次是“朋友之手”,再次是“荣死诏狱”,最后是“自刭”。其一生充满着无止境的思想探险与艰难困顿的生死践履。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思想家能像李贽这样:求道之切、探索之苦、性情之烈,以及人生起伏之大、变化之快,生死结局之震撼。李贽的生死历程让世人唏嘘不已,感概万千。第一,李贽的生死智慧若从特色而言,不能以儒释道任何一家的思想概括之,甚至也不能把其中某一点归之于儒家、或道家、或佛家,只能用“李贽式的生死智慧”名之。究其根源,与其“童心说”关系甚大,因此才有特别的独创性。所谓“童心”,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焚书》卷三《童心说》,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第92页。,是洗尽一切“闻见道理”、涤除一切虚假的纯正真实的“本心”,尤其是那些摆脱了世俗习气、各类“义理”的真感受、真做为。儒释道的理论,无疑也是某种从“闻见”而入的“道理”,真正回归“童心”者,其行为应该是“念佛时但去念佛,欲见慈母时但去见慈母,不必矫情,不必逆性,不必昧心,不必抑志,真心而动,是为真佛。”《焚书》卷二《为黄安二上人三首》,见《李贽文集》第一卷,第76页。

李贽在生死之道上要寻找的就是这种“真佛”,而非经学化的儒学、道学或名相化、制度化的佛教;正因为如此,李贽生死观变化之大、生死态度之奇特、最终选择的“死所”之出人意料……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第二,李贽的人生之路及对生死智慧的不懈探索,从一个侧面为现代人树立起一个观念:思考死亡问题的意义与价值。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何时死亡的不确定性和死亡的确实可知结伴同行。日常的向死存在赋予这种不确定性以确定性,并以这种方式来闪避这种确定性。”《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96页。人类之死亡有两种特别的性质:一是死亡的必至性,人生中任何事件都可以改变,唯有死亡是不变的,到时一定会降临,每个人都是“向死存在”,此之谓“死亡的确定性”;但另一方面,对一个具体的人而言,死亡究竟在何时何地降临又是不确定的,于是人们常常以死亡的不确定性遮蔽死亡的确定性,这样一种鸵鸟性“自欺”心理,表现于人们沉溺在日常生活中而忘怀了死亡的本己性,此之谓“闪避”。这将导致二种后果:一是由于人们不思死、亦不知死,从而在人生之中迷失了方向,无法构建生活中的正确态度与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二是因为人们生时不思死,从而导致了对死亡的无知,而一旦真正面对死亡时,必会惊慌失措,痛苦万分,乃至死不瞑目,当然更无法超越死亡,获得永生与不朽。李贽称自己四十岁之前是一“黑漆漆之人”,意即没有把求“生死之道”置于自我意识的中心。他强烈地意识到,生死问题在人一生中的至上性与重要性,这种“本己性”不应该被忘却,更不应该被人为地搁置。当然,从李贽对生死智慧孜孜以求的历程来看,他不是从一个既定的观念出发,而是以个人的生死体验为基点;呈现出的观念形态也不是一个静态的点,而是一条变动不居的流。特别是,李贽的生死观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不是从天下国家出发,亦非立足于生死价值的崇高与否,而纯粹是寻找自我生死的安身立命之道,以及如何超越生死之途达到“不死”。可以说,李贽超出了社会性普遍的生死价值标准,构建了一个个人内在的生死价值。这样,李贽最终消解了死亡带来的难以言说的不安、孤独、痛苦与绝望,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死途。其选择“自刭”的方法,完全是出于自我的主动,有着明确的生死之求,达到了“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式的生死坦然。这与一般的自杀者,常常是出于人生中迈不过去的坎,或者被外在某种力量所逼迫不同;李贽之死完全建立于自我“童心”的凸显,从个我化的生死体验到个我化之生死智慧的建构,再到个我化的生死实践,李贽不仅生前达到了最“本己”式的生存,也获得了最“本己”式的死亡。这一切昭示着现代人:在竞争高度激烈,日常生活和工作极度紧张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不思死之事,不谈来世,不讲死亡,忘掉或撇开死,正是丧失“本己”性的表现,将导致生无方向,活无准则,人生陷于任意性,死亡恐惧如影随形等后果。所以,现代人应该也必须去构建生死智慧,使世俗之生与死相互贯通,以安置我们躁动不安的心灵,生有所安,死有所归,生死品质俱佳。

同类推荐
  • 摇晃的钟摆:欧盟—美国关系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摇晃的钟摆:欧盟—美国关系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如果对欧洲而言欧洲一体化是一个艰辛之旅,对美国而言其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也非矢志不渝。面对大西洋对岸这场深刻改变欧洲政治面貌的革命,从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年代的积极支持、尼克松―基辛格时期的相对冷淡,到20世纪80年代对“欧洲堡垒”的担忧,以及冷战后对“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的警惕以及欧洲货币联盟的疑虑,美国在支持与反对之间摇摆不定。欧盟—美国关系在裂痕与和解之间循环往复,恰如一座“摇晃的钟摆”。
  •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围绕战后的日本外交、对外政策和主要对外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所确立的所谓“日美基轴外交”、“联合国中心外交”和“亚洲一员外交”,以及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对朝鲜半岛外交和对苏(俄)外交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战后日本外交的主要脉络及特点。作者对战后各个时期的中日关系和目前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评价。
  •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纵观当今世界,为应对种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及时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各国都在探索有效的决策模式。当代政府决策能力的高低,其意义已不仅局限于政策领域本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关乎这个国家的政府执政能力,关乎其政治民主发展的水平。《中国国策报告》全面记录2013年以来,中央、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生动、准确、客观、及时的政务决策信息,精彩纷呈的中国时政。
  • 改革及其敌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改革及其敌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过去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剧烈转型的十年,本书涵盖了精英政治、腐败治理、渐进开放、意识形态重建等改革的重要主题,尤其是对围绕着党内民主的中国式政治制度建设作了探索。
  •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卓越城市创新街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今中国发展下如何走好创新城市建设发展之路?在知识与创新主导的、城市追求卓越发展的新时代,创新街区广泛兴起,成为卓越城市的“城兴人、人兴业”发展新逻辑的关键动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次元漫游

    次元漫游

    此故事乃是一个家里蹲在幻想世界实现梦想的故事。。。(本文以轻松为主,第一次写作品写的不好请各位看官见谅。。。)注:由于第一次写作的缘故每天更新的章节是不定的,寻枫在这里给各位道歉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浅夏风吟

    浅夏风吟

    会有微风,徐徐道来那最美时光的依稀,只记得那最美好的回忆,是一句:在未来等你。
  • 修仙之梦

    修仙之梦

    茫茫宇宙,无尽星空,一道白光划过,飞向远方。
  • 要有多爱才会纠缠不休

    要有多爱才会纠缠不休

    在现实的压力下,她开始向命运低头。而他就像是她生命中的一道光一样,照亮了她原本黑暗的人生。她第一次渴望回归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而没有爱人经验的“他”,却殊不知那已被灰尘遮盖的心正在悄然的变化着……
  • 顽劣女佣戏恶少

    顽劣女佣戏恶少

    为帮好友拿到英俊多金但性格恶劣的冷恶少独家照片,她深夜爬墙进入他的公寓,却见到一个香艳画面,想逃离现场却不幸被抓…她原本只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却突然成为了总裁的私人秘书,羡慕眼球的工作却只是为了替总裁打压别的女人。白天她要穿的妖艳动人保护总裁,晚上她又要奔进另一个男人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