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5400000029

第29章 忠肝铁石丹心汗青——文天祥之生死智慧(4)

显然,文天祥是以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为自己的行为作说明的。在中国古代,作为统治者当然刻意于将“天下”、“国家”与“朕”合为一体。但在儒家学说中,比之具体的朝代君主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以国土承载的民众、文化、礼仪制度等等。文天祥认为,这后者才是“忠”的更重要的对象,因为君主是可以“变置”的,民族、国家、文化才是最为根本不可移易的。也就是说,中国,不是特定君主的中国,而是文化中国。严格来说,传统儒家学说,并没有现代意义上地缘政治国家的概念,也没有血缘种族的观念,儒者们最重视的是华夏文化,即礼仪制度等,认为这才是区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关键。文天祥从这样一种儒家的观念中,获得了对自己行为的合理解释,并因此而能够突破“忠君”的狭隘樊篱达到为天下国家苍生之安定和幸福奋斗不已的境界。“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应该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部分,值得我们今日大力的弘扬。但是,驻足于今日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传统的“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我们可能会不无感叹: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个人至上,又如何能让人们从埋首于自我的经济利益之外和之上,来抬头看世界、心中有祖国呢?而且,现代经济的发展将会逐步地冲绝一切地域的国家的种族的壁垒,所谓全球化过程不正是如此吗?许多人会因此而具备宇宙视野和全球意识,这似乎是一种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我们却不能不看到,现代人这样一种由存在方式而形成的全球化意识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祖国、民族性等等一定会发生紧张,从而对弘扬独特的民族精神形成障碍。应该说,经济可能全球化,而文化则只能多元化。这些都是我们今日在研究与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特别要加以认真对待的问题。第二,“大丈夫”精神。此处所谓“大丈夫”绝非指俗世欺压妇女的大男子主义,更非言鲁莽的匹夫之勇,而是指一种伟岸的人格,一种英勇不屈、无所畏惧的气节。现今人们一般都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指称文天祥,但恰恰忘记了孟子这段话的下一句“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文天祥之能在朝廷痛斥权势熏天的奸佞而毫不畏惧;之能面对虎狼般的元军变卖家产、聚众万余,毅然奔赴抗元战场;之能不畏艰险和生命安危,入元军大营,面对死亡的胁迫,高声喊出:“吾南朝状元宰相,但欠一死报国,刀锯鼎镬,非所惧也”,就是因为他具有“大丈夫”的精神。即便元军将领,亦对大义凛然的文天祥“相顾失色,称为丈夫。”《指南录·纪事》,序。文天祥的确不愧是一个真丈夫,一个伟丈夫,一个大丈夫。因此,了解文天祥,把握文山精神,并进而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就必须首先弄清何为“大丈夫”?什么是“大丈夫”精神?“大丈夫”一词最早出自《道德经》,老子云:“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三十八章)此处的“大丈夫”指具有大智慧者,他不妄加区分万事万物,也不主观地去评判万事万物,保持主体与客体的完全融会贯通,故而不需要社会的礼仪道德、个人的小智小慧。可见,这种意义的“大丈夫”并不是文天祥所刻意仿效和获取的人格与气节。文天祥真正服膺的“大丈夫”精神是孟子书中阐述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文子·精诚篇》亦云:“夫所谓大丈夫者,内强而外明。内强如天地,外明如日月。

天地无不载霜,日月无不照明。”这种意义的“大丈夫”,指人们因内有充实之德性,外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故而能够在得志时,充分焕发个人的心智体能,为天下民众谋得幸福;在不得志时,也能坚持原则不动摇,做到富贵不能乱己之心,贫贱不能变己之志,威武不能屈己之节。这不正是文天祥一生的真实写照吗?文天祥自小忧国忧民,入仕之后,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就任地方官,都对百姓的疾苦、国家的安危有一种深切的关怀;而在抗元失败被俘之后,对高官厚禄的引诱毫不动心,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泰然处之,更对死亡的威胁无所畏惧,真正表现出一个大丈夫的人格和气节的伟大。现在的问题是,文天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成为“大丈夫”的?“大丈夫”作为一种崇高的人格和精神究竟是什么?这不仅是理解文天祥精神的关键,更是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特质的关键所在。元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一日,文天祥一行被押至大都,后被囚禁在兵马司的土牢中,受到所谓“水气、土气、日气、火气、人气、秽气”的侵扰,肉体上的折磨使他在生死边缘上挣扎,但他毫不气馁,自称以一种“正气”而战胜了各种恶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乱七,吾何患焉。”此“气”是何,有如此功效?文天祥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正气歌》,第601页。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八(1283年1月9日),元帝忽必烈亲自召见天祥,许以高官,希望文天祥仕元。天祥说:“一死之外,无可为者”,他早已下了必死之念。次日,天祥从容走向刑场,慷慨就义。死后人们在其衣带间发现绝笔自赞,其云:“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纪年录》,第710页。“生死安足论”的文天祥,在完成“天道”与“人道”的过程中,做了人生终极性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可见,这种支撑着文天祥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正气”就是孟子所云的“浩然之气”,而孟子也是把浩然之气视为“大丈夫”根本属性的。所以,要具备大丈夫精神,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就必须培育出“浩然之气”。那么,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本人就说“难言也”,认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慎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这说明,“浩然之气”虽“难言也”,但其基本性质是“至大至刚”;培养它的关键在“配义与道”,并且要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不可拔苗助长,也不能做一件有愧之事,等等。这种说法与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指出的“天地有正气”是一致的。由此可知,“浩然之气”首先是一种道德的精神,但又不专属个人的一般的精神意识,它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的物质,物质的精神。简言之,是道德观念的物化,否则就不可能“至大”——“塞于天地之间”——充满整个宇宙;亦不能“至刚”——无坚不摧——以至于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因此,由“配义与道”合成的“浩然之气”既是精神性的观念,又是物质性的实体。理解这一点的关键在跳出西方心物“二元论”的思维框架。自近代“西风东渐”之后,西方由分析的思维方式孕育而出的心物二元论亦逐渐为现代中国人所接受。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人们把精神与物质区分得很清楚,物质就是物质,精神就是精神,二者不可混淆。当然,也有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之说,但这也只不过是指人们拥有了某种精神的观念,便可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转变成现实的行为,获得客观的物质的效果,这仍然是精神物质二分法。

同类推荐
  • 战争·党争与“宪争”

    战争·党争与“宪争”

    本书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以抗战时期宪政运动为研究对象,将其放在抗战时期战争、党争与政争相互交织的特殊背景下,通过对各派政治力量复杂的博弈互动的分析,透析各派政治力量在其宪政话语背后的利益诉求、博弈策略和博弈效果。在此基础之上,评析了抗战时期宪政运动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限度,以及运动中所展示的近代政治家的政治智慧,探讨了抗战时期宪政运动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战争党争与宪争》由祝天智编著。
  • 政治哲学新论

    政治哲学新论

    本书是比较政治哲学理论读物,共分为四编,研究并探讨了孔子、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政治哲学、政治权力的转移与制衡、“自由”一词在哲学发展历史上的演变等比较政治哲学问题,探索了中国政治哲学的思想源流,理清现代政治哲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阐释了中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异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促进与推动比较政治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谁在包围中国

    谁在包围中国

    21世纪中国崛起,美国焦虑。两个世界大国都小心翼翼地避免正面的摩擦、冲撞,而背后的暗战却在悄悄进行。一张围堵中国的大网正在亚洲形成,并逐渐收紧。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借力用力,对美“重返亚太”战略实施反介入和区域拒止?中国面临自己的战略抉择。这是一本分析和还原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所包藏的深层次意图、策略、起因、可行性,以及它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的书。美国战略转向的真正意图,就在于遏制中国崛起。这是一本回击美国的“中国威胁论”、揭露美国威胁的书。旨在揭示是美国而不是中国才是当今世界乱源的始作俑者,才是亚洲乱局的背后策动者,才是中国之困的真正幕后编网者。
  • 福建精神读本

    福建精神读本

    《福建精神读本》,袁荣祥主编,福建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本书,对福建精神进行了系统的阐释。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全省人民智慧,提出了“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这一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本书不仅要说明国家虽然受到来自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程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这种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资本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历史中不会消亡;不仅要说明在今天仍显赢弱的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与国家和资本相平等的全球治理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本书更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未来的全球政治中,全球公民社会、全球资本将成为与国家相平等的治理主体,但这仅仅是否定了目前存在的国家作为“唯一的”(only)治理主体的地位,而不是要否定国家作为“主导性的”(primary)治理主体的地位,国家虽然不再是“家长”,但它应该拥有“兄长”的身份。
热门推荐
  • 争铁

    争铁

    人大主任李无言担任争铁办主任,在争铁(争取铁路线路)过程中李无言不断地受到良知的拷问和灵魂的煎熬,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即使牺牲亲人的利益,也没有蜕变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本色。
  • 高冷医妃倾天下

    高冷医妃倾天下

    现代男医学生偶然穿越成女生,遇上冷漠王爷。他们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预知详情,请进入此小说一览。精彩(沙雕)的剧情定能让你捧腹大笑。〔好吧,我也不确定……〕
  • 墨倾女帝

    墨倾女帝

    “若是当初顺利飞升,怎会平增此多烦扰?”不甘为弱的黑化皇子,满腹文墨的温柔才子男扮女装的柔弱公子,娇艳无比的倌馆花魁逃荒避乱的绝美面瘫……一起挑战,礼教顽固的几百岁散仙看,是墨倾破戒,还是五男怀孕(?˙▽˙?)
  • 这个魔王实在太低调了

    这个魔王实在太低调了

    涂笙作为一个游戏小白进入生死网游之中,意外继承了魔王面板。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时,却发现自己的女友已经成了第一勇者……“老婆,咱能慢点升级不?”咔!神圣巨龙的头颅在葵儿脚下碎裂。“哈?你说什么?”涂笙:Σ(°△°|||)︴
  • 绝唱

    绝唱

    一声具有毁灭性的大爆炸将屹立在歩家数千年的神圣之地圣武殿夷为平地。正在接受武道洗礼,被天道授予道义莲花的歩家少年天才步野犹如一个炮弹一般从圣武殿射了出来,天道授予他的七瓣青玉道义莲花也整个炸的粉碎,其带来的紊乱道义将步野全身的筋脉摧毁,在他撞塌一堵墙之后不省人事!醒来之后的步野彻底的成为了一个废人,往日的辉煌不再,以前对他毕恭毕敬的堂兄堂弟们彻底翻脸,他受尽了侮辱。在步野绝望的时候,本来坍塌的丹田之内却发生了异变,只见一朵没有花瓣的紫金道义莲花却悬浮在坍塌的丹田之中,不仅为他重新塑造筋骨和丹田,而且为他开辟灵田和伐毛洗髓,从而……
  • 再戴皇冠

    再戴皇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安惜妍是一个普通的乡野村姑,也是最尊贵“公主殿下”。她就像在没有司南却航行在大海里的帆船,根本找不到自己所处位置。她心里的自卑和恐惧,都被她外表长满荆棘的铠甲裹住。她太敏感了。她也太过于自卑了。什么能敲开她的心门?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她又会为了谁,去面对自己根本接受不了的人生?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责任就是一个“流氓”,一如母亲对孩子,母亲总在“流氓”的威逼下,割肉放血,喂养孩子。”——安惜妍
  • 云玄天

    云玄天

    我欲登天,登上那传说中的云玄天!这是齐羽儿时的梦想,而当他长大了的时候,这个梦想却越来越淡,他现在想的不是自己,而是想要一个人登上那云玄天……“师傅,看!那桃花开的多好啊!”齐羽淡淡的看着前方正蹦蹦跳跳着的可爱的孩子,嘴角不自觉的划过一抹笑容,他觉得,这一切多好啊,要是能时间能静止就好了!齐羽曾经经常那样想到,但是,直到那个可爱的孩子长大了……——《刘怀篇》这个世界名叫青玄域,在这之上,名曰云玄!云玄天,为青玄域诸多强者最希望达到的地方,而这里,自然也有等级的划分:玄宿、玄空、玄元、玄真、玄乾……
  • 银河公主住地球

    银河公主住地球

    Ps: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相关国家,组织,党派,团体,个人,勿对号入座!!!流落地球的银河公主需要主角去拯救啊!!!不去救她就要毁灭地球啊!!!好吧,救来当老婆也不错,可以给个超能力吗?什么,在现实中打怪升级,,,飞起与太阳肩并肩。
  • 龙酬殇

    龙酬殇

    我以为他会是我的一生所托,结果只有利用。可曾知道,没有我,你只不过是一个冷宫中籍籍无名的王爷,人间瑶池不过一场殇。
  • 宋之歌

    宋之歌

    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如果有选择,他一定不会来到这个朝代,如果可以选择,他最想回到的是他金榜题名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