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51300000002

第2章 关于领袖与人民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少宣传个人的方针是马列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理论上和实际上能不能摆好个人与党的关系和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把个人放在党和群众之上,已经使我们党和中国人民吃了多么大的苦头。而且,正像一条力学规律一样:作用与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极大地抬高领袖,恰恰极大地损害了领袖。这是善良的人们所料想不到的,而正是有祸心的人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或者确切地说在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历史上,有一个创举:这就是开始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问题,运用到党的主席身上。华国锋同志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受到全会的称赞。他提议在给中央的报告里称“华主席、党中央”,不要称“英明领袖”,今后要少宣传个人。全会还实事求是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前毛泽东同志担任党的主席时错误处理的一些问题,纠正了一些错案和冤案。它的意义在于通过党中央的会议肯定了这样几点:(1)领袖是党组织的一员,不是在党组织之上的特殊人物;(2)领袖也是人,不是神,说的话和做的事也会有错误的;(3)领袖有了缺点错误也应当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应当改正;(4)领袖并不因此丧失威信,反而能提高威信,可以得到人们的真正拥护。这个问题在过去历来是最大的禁区,不能批评领袖有缺点,更不要说领袖有错误了。为了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这个良好开端继续下去,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常规,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一下这几年搞现代迷信的严重教训,要分清几个原则性是非问题。

二、要分清领袖与人民关系的几个原则是非

(一)人民应当忠于领袖,还是领袖应当忠于人民

林彪和“四人帮”横行时,推广过一种“三忠于”的运动。其实“三忠于”(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领袖)中,有两“忠于”是陪衬的,中心是一个“忠于”,即“忠于领袖”。人民忠于领袖,领袖是一个人,所以这个原则提炼一下,就是:人民群众应忠于一个人。这就不单是树立一个道德标准,而且要建立一种政治关系。

道德关系、政治关系,都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并且反过来为社会经济制度服务。人民群众应当忠于一个人是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产生人身依附关系。农民依附地主,全国的百姓都依附于最高的封建领主———皇帝。和这种社会制度相适应,忠于皇帝一个人,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全国的百姓要无条件服从皇帝一个人的权威,是最高的政治原则。“忠”是什么意思呢?全心全意为之效力,或者换句话说,无条件地为之服务。封建时代,对“忠”有这样解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能问个为什么,绝对服从皇帝,这就是“忠”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要求人民都用封建社会忠于皇帝的标准去对待无产阶级领袖,完全是违反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完全是违反共产党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领袖必须代表人民,忠于人民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需要的,也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忠于人民。如果每个共产党员和干部都必须忠于人民,那么,党的领袖更应该成为忠于人民的典范。人民的心里都是知轻重、识冷暖的。谁最忠于人民,人民自然最爱他的。

(二)是领袖缔造了党,还是党产生了自己的领袖

缔造就是制造。一个人能造出一个共产党吗?这是把问题弄颠倒了。先有党,后才会产生党的领袖。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不是哪一个人能造得出来的,它是一些共产主义者自愿联合起来,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党。

说“中国共产党是毛主席亲自缔造的”,不但在理论上和党的组织原则上说不通,而且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如果说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谁起了更大的作用,那么,五四运动前后到1921年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陈独秀和李大钊起了主要的作用,当时叫做“南陈北李”,这是当时的客观事实。陈独秀所在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是党的发起组织,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陈独秀当总书记,也不是偶然的。

当然,实践证明,陈独秀不行,瞿秋白、王明也不行,他们都把革命搞失败了,这才有遵义会议的召开。在遵义会议以前,尽管毛泽东同志已经表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实践已证明他的主张是正确的,他所代表的革命路线,是唯一能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然而,党在很长的时间却认识不到这一点,没有选择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领袖。只是到了1935年,即建党13年半之后,党中央才认识到这一点,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建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新的领导核心。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出,是党产生了自己的领袖,而不是领袖缔造了党。

当然,在党的成长过程中,使我们党成为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毛泽东同志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这种作用特别表现在延安整风。即使如此,毛泽东同志也是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一员,集中了全党的智慧,而不能说是一个人“缔造”党的。

(三)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是谁?是人民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英勇奋斗的结果。一个人不能缔造一个国家。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路线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是这条路线的代表,是主要创造者,但这是总结了全党的经验,集中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果。

军队也不是哪一个人缔造的,而是党缔造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平江起义、左江起义以及各地武装起义,是党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决定的,是党派干部去组织的。在此过程中,各地起义的领导人起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缔造,那就是这些同志共同缔造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制定正确建军路线,古田会议起了主要作用,但那决议是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全军经验写出来的。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伟大人物是历史造成的,是人民选择的。没有这样一个人,也会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当然个人才智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的进程,使它在发展快慢、具体特点上,有所不同,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是小平同志针对一定情况讲的一件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不是在谈一个普遍的理论原则。如果不是毛主席,而是另外的同志当主席,我国今天的发展水平,可能比现在更差一些,也可能比现在更好一些。毛主席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鉴于林彪大搞天才论骗人,深切感到有使全党学习历史唯物论的必要,提出要搞清谁创造历史的问题。

(四)领袖是单数还是复数,即多数

林彪、“四人帮”都是搞“一个领袖”的。这是完全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共产党的组织原则的,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共产党的领袖,是个集体、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同志构成党的领导集体。

(五)领袖是天生的天才,还是在实践中成长的

林彪、“四人帮”大搞天才论。要批天才论,这是毛主席郑重其事在《我的一点意见》中向全党提出的。现在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就是天才论和实践论的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反对实践标准的同志,总说自己主观上想“高举”,想“继承遗志”。到了这个问题上面,他们既不高举也不继承遗志了,而是继承了天才论的观点。

按照天才论,领袖从来就是正确的,凡是错误都是别人的。但实际上领袖也难免有错误,于是他们就来替领袖文过饰非。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不要像赫鲁晓夫那样,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可是天才论正是把毛泽东同志反对的东西,强加到他身上,用这种办法来“高举”,结果倒损害了领袖的形象。

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时,认为党的八大决议中“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是刘少奇背着毛主席塞到决议中去的。这是大会通过的决议,怎么是背着人塞进去的呢?即使有错误,凡参加大会的,特别是党的主席,也要承担一定责任,怎么能一点责任也不负呢?再如《论共产党员修养》是刘少奇在延安讲的,整风时是学习文件之一,在《毛泽东选集》4卷中用肯定的语言讲到过《论共产党员修养》,1962年再版,在《红旗》杂志先刊登的,当时《红旗》杂志发表如此重要的文章,校样是要送中央审查的。一直到1966年,都没有谁批评过这本书,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时,这本书忽然成了黑《修养》了。而且又说是背着毛主席搞出来的,以便证明:毛主席以前没有发现这株“毒草”,是因为没有发现,并不是赞同它的错误观点。这类宣传,都是非常牵强的。为了维持一个人“一贯正确”,只好在回避不开的地方把眼睛闭上,说是别人“背着”领袖如何如何。比如,说“四人帮”批林批孔另搞一套,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另搞一套,那么不另搞一套是什么呢?对不对呢?其实这样做,政治上损失更大,因为它使人明显感到不真实。如果错了都是别人背着领袖干的,那么,党的“九大”又是谁背着毛主席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党章中的呢?

(六)领袖的缺点和错误能不能批评

按照“突出个人”的原则,领袖是不能批评的。批评了就是反党,就是反革命。1959年,彭德怀同志给毛泽东同志写了一个意见书,这完全符合党的组织原则,其内容也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这本来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次转机,可以纠正“左”倾,避免更大的错误。结果把这算是“反党”。到“文化大革命”中,对领袖不要说批评,就是偶一不慎,如对领袖像或领袖名字有所“不敬”,都是要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按照“两个凡是”的观点,“高举毛主席的旗帜”,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所做的、所看过的一切,都是百分之百正确的,都不许动,动了就是“砍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丢掉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机体,就要堆满灰尘。尤其是领袖,特别是执政党的领袖,没有人对他进行批评,这是一种致命的危险,是可以毁掉一个人的。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功勋,是客观存在,永远不能磨灭的,中国人民热爱自己的领袖毛主席,是发自内心的。但是林彪、“四人帮”大搞现代迷信,把他从群众中抬出来,抬到天上去了。尤其严重的是他们把领袖弄成神圣,结果使领袖成为一个可怕的偶像。干部也好,老百姓也好,稍微不小心,就是“反对伟大领袖”,就是“恶毒攻击”,就是“三反分子”,就是“反革命”,这样严重破坏领袖和人民的亲密关系,严重损害领袖的威信。

(七)领袖是在党组织之内,还是在党组织之上

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其次是中央委员会,再次是政治局。主席在政治局内和中央委员会内,都要遵守少数服从多数和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另外任何党员个人都必须服从自己所在的党支部。但是按照“突出个人”的原则,主席是在党中央之上的,前些年一直把主席放在党中央之上,这是极不正常的。林彪在“文化大革命”前,提出“读毛主席书,听毛主席话,照毛主席指示办事”,这些话,从好的方面理解当然是可以的,问题是这样把一切都归于一个人的,听一个人的,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这种“突出个人”的做法,到了“文化大革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个人亲自”,这就是“文化大革命”合理性的根据。党中央文件为什么有权威,因为那是毛主席批发的,至少也要印上“毛主席已圈阅”,否则大概就是无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动这样一场大革命,一个人决定就发动了,于是一下子几乎全部党的组织和政权机构都被打乱,几乎全部党员都被停止党组织活动或失掉党组织关系了。至于国民经济的大破坏,社会风气的大倒退,那就不用说了,这都是一个享有至高无上权威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八)是领袖指定接班人,还是由党和人民来选择自己的接班人

历史的经验证明,由前任领袖在位时,找一个人当候补领袖;当前任领袖去世时,由候补领袖来接班。看起来,这种办法好像可以保持政局稳定,免得在交接班时产生动荡。其实这种办法,乃是封建政体的一个特点。封建帝皇是“家天下”,国家好像一个大仓库,帝王手里拿着锁门的钥匙,他可以把这钥匙交给自己选定的皇太子。这是个人对个人负责,是封建经济的家长制和封建政治的专制主义的反映。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应采取社会主义民主程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自下而上地选出国家领导人,不应由前任领袖指定后任领袖,自上而下指定接班人。在党内也是这样。决定谁当领袖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事情,这是个集体,而不是个人。领袖本人能不能当领袖,都要由党组织来决定,他本人当然没有权力像交一个房间的钥匙一样,把领袖的地位交给另一个人。那么,由党组织事先确定一个“接班人”,准备当下一任领袖好不好呢?不必,也不要。人是可以变化的,事情也是发展的。事先确定,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弊多利少。当然,在实践中,党的领导核心中,会有人表现出最卓越的才能,逐渐得到全党的信任和拥护的。只要民主生活健全,谁是众望所归,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全党所拥护的领袖。而且,关键不是一个人,而是党的领导集体。只要党在实践中形成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有一批优秀的领袖,那么个别领袖的去留,根本影响不了全局的稳定与否。

相反,如果实行那种由领袖指定“接班人”制度,实践证明是失败多成功少。由领导者确定接班人制度的主要弊病之一,是不那么容易选得准。毛主席曾选过林彪,还写进了党章党纲,后来又举荐王洪文做党的副主席,选错了人。林彪、王洪文,都有个变化的过程,又有个暴露过程,用今天的认识批评当时选定的错误,那是苛求于前人。但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历史事件,看出由领导者先确立“接班人”,不可避免会选错人。因为,即使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也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其次,正因为领袖拥有选定接班人那样一种很大的权力,阴谋家便会投其所好,十倍地增加他了解真相的困难,以致铸成认识上的错误。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培育和带起了一代人,他却选了个经不起风浪的马林科夫。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前,没有党和国家权力的移交问题,但也有识别人的问题。比如,恩格斯非常器重考茨基和伯恩斯坦,说“这两个人倒是真珠子”,另外方面,却把革命家李卜克内西说得很不好。后来实践证明,李卜克内西是鹰,而那两个人不过是粪堆上的鸡,恩格斯也看错了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使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要扩大人民民主权利,扩大党员民主权利,建立和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真正使党和国家领导人,使各级领导干部把自己摆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在国际环境、国内政治环境允许的历史条件下,把自上而下地确定接班人的做法,改为自下而上地民主选举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制度,并规定干部任职年限,废除干部终身制。

过去,在粉碎“四人帮”不久,宣传“你办事,我放心”是当时历史所需要的,起了很大作用,但突出宣传“你办事,我放心”,使人觉得华国锋同志所以成为党的领袖,是毛泽东同志授权给他的。这样的宣传,不符合党章,不符合宪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华国锋同志是经过党的中央政治局选举,成为党的主席的。他的确得到党员和群众的拥护,但这并不是由于那“六个字”,而是由于他在粉碎“四人帮”事件中的实践,符合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群众早已对“四人帮”恨入骨髓,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执行了人民的意志,粉碎了“四人帮”,并且决心要搞现代化,因此得到人民的拥护。华国锋同志也因此被党和人民选为领袖。我们在宣传中如果强调这一点,该是多么好,该是多么理直气壮,多么符合马克思主义。可是,自然而然这两年有人宣传不去强调这一面,而是强调那“六个字”,好像只有这样,领袖地位才合法,这哪里有一点马克思主义?而且把领袖的地位放在“六个字”的基础上,在政治上是危险的。如果有人忽然又拿出另外的几个字来,证明毛主席对另外一个人更放心,又找谁来判断真假呢?这不乱了套吗?

三、要科学地宣传个人

少宣传个人,不是不宣传,而是要科学地宣传,不要过头,要实事求是,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国人民经过这些年的实践,眼光是敏锐的,头脑是清醒的,很善于思考。人民爱自己的党,爱自己的领袖,但是要把他当作自己可亲可敬的同志来爱,而不愿意把他当作神来崇拜。人民愿望听真理,不愿意听那种言不由衷的假话。人民讨厌热衷于搞现代迷信的人,大树特树,名义上树领袖的权威,实际上是树立自己的权威,借“高举”以营私之人。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树立了丰功伟绩,人民世世代代不会忘记。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这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人民世世代代会高举这面旗帜。中国人民也知道毛泽东同志有错误,这是任何一个伟大人物都难免的。我们在实事求是地肯定毛泽东同志伟大功勋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说出并纠正这些错误,绝不会有损于社会对他的爱戴之心。如果不承认或掩盖这些错误,甚至美化这些错误,那倒正好损害了群众对他的感情。

华国锋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进行自我批评,并且提议少宣传个人,不但一点也没减少群众对他的信任,反而大大增加了这种信任。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真诚的信任。因此,我们党、我们军队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

我们搞宣传工作、理论工作的干部,应当和群众心连心,应当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出理论上的正确说明,应当讲真话,不要用“套话”去敷衍。这样我们就会用自己的工作,使群众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此文系1979年3月在浙江省宣传系统干部会上的发言)

同类推荐
  • 西方世界的衰落(修订版)

    西方世界的衰落(修订版)

    本书从理性概念出发,通过理性的同化与异化分析,研究了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与衰落的内在机理,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行解构。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就是理性同化的过程,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在兴起过程中就埋下了理性异化的祸根,随着理性同化的完成,理性异化的力量逐渐显现和增大,并导致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以及资本主义全球化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得出了西方资本主义正在走向衰落的结论。
  • 谁在为中国添堵:大国崛起之痛

    谁在为中国添堵:大国崛起之痛

    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大国。而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国际、国内问题,需要解决的种种矛盾都可以说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经的阵痛。本书就这些内容,如中国遭金融欺骗,遭贸易保护主义、遭政治围堵、军事围堵等展开讨论。除此之外,中国与邻国的领土纠纷、国内的种种矛盾,本书亦有所讨论。
  •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为使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普及、推广和深化,笔者结合几年来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教学实践,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为题目,进行了综合整理阐述,尽量使之理性化、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力求有可操作性。
  •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怎样当好班组长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怎样当好班组长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方法与领导艺术(2019年修订)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方法与领导艺术(2019年修订)

    本书立足中央最新精神和地方鲜活的实践,分十二个章节对党支部书记应掌握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深入阐述了新时代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工作原则和任务;党支部书记的基本工作方法;党支部书记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宣传工作、科学决策等工作方法;党支部书记的基本领导艺术、具体领导艺术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以及党支部书记执政本领的提升,大大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操性。此外,本书还设有阅读导航、阅读与启示等栏目,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对选优训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广大基层党支部书记不可多得的一本权威读物。
热门推荐
  • 龙人至尊

    龙人至尊

    龙的传人龙浩重生在龙之大陆,搅动风云,修奇功,练神兵,开创阵文大道。率亲友,打破天地封印,迎战星空万族。看热血男儿挺立千秋,见铮铮铁骨留下不朽篇章。
  • 木子的夏天

    木子的夏天

    他知道木子就和哪年的那个夏天一样在也不会回来了
  • 凡世行

    凡世行

    业障深重,觉悟不息,世上多有虚妄,借用良善的名号用来自己的乐趣,便是最蛊惑人心的话语。踏上凡世之路,知道普世之情。
  • 服务业大亨

    服务业大亨

    记者:请问李阳先生,您的公司已经做到了全球顶级,却为何独独扎根服务业呢?李阳:因为人从来到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都离不开服务。而我又是一个选择困难症,所以一家公司承包一个人一生所需的服务是我的梦想。记者:说人话!李阳:赚钱他不香吗??记者:????记者:作为一家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司,你们碰到那种很难搞的客人一般怎么办?李阳:让他滚!记者:?????
  • 来日归期

    来日归期

    付柊漓说她会回来,她笑着说的,“来日定归。”可阮辞再也没见过付柊漓。付柊漓对所有人说,“来日即是归期。”可付柊漓走得太急,就像从没来过一样,她带走了所有关于她的一切。付柊漓不知道她是光。付柊漓也不知道所有人都在等她。付柊漓,并无来日,也无归期。
  • 杀之罪

    杀之罪

    杀手,这是个高贵而又残酷的词。那么什么是杀手嘞?对于这个问题萧寒天是这么解释的:杀人,是一项让人陶醉的艺术。而杀手就是一个高贵,伟大,残暴,血腥,残暴的艺术家!所以作为艺术家我们要拥护这项艺术.....
  • 魔影杀人

    魔影杀人

    值班室在夜里出现魔影,让人惊恐万状,而偏有人不信,夜里却遭横祸。难道影子也能杀人?当读完这扑朔迷离的侦探小说,你在被陈汉雄及他的战友们高操的智慧和各种侦破手段所折服时,更为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叫你称奇、称妙,还有那意想不到、惊叹不已的结局。
  •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这是2013年生日前夕我送给自己的礼物,也算是结束求学生涯之后的毕业旅行。历时二十多天的旅行,我和同伴辗转西班牙瑞士两个国家,大大小小十几个城市,巴塞罗那、格拉纳达、马略卡、伯尔尼、苏黎世等等,我们参观高迪建筑、观看现场球赛、欣赏弗拉明戈表演、参加海岛骑行、爬雪山、游湖景、漫步世界上最富有的银行大街,领略了真正的欧洲风情,赢得了最难忘的经历,收获友情,邂逅心动。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风景,每个地方都有动人的故事和全新的领悟,一路上有过困难挫折,但更多的还是欣喜浪漫。这是一场动人的旅行,也是一次难忘的修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猖狂大小姐

    重生之猖狂大小姐

    #重生一世,立志成王,暗夜霸主,我自猖狂#当默默无闻的少女崛起,反抗和报复即将开启末日的华章。她从黑暗中爬起,逆着光伸出手来,诱人进入无底深渊。欺我辱我者,虽远必诛。重活一世,她为仇恨的化身,奈何报仇之事一环扣一环,意外又相继接踵而来。他是她生活中的意外,予她欢喜的同时却又让她左右为难。 【避雷:女主前期不猖狂,开局是渣,成长型女主,不是豪门,介意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