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29200000008

第8章 北伐挫败——隆中对的错(1)

本书上一集说到,诸葛亮于五十四岁时不明不白地死于北伐前线,死后立即发生一件当时闻名国际、存疑至今的政治事件——“魏延谋反案”。

如果诸葛亮的死及其身后事令人匪夷所思,让人一头雾水,那么,他生前一次又一次“死”(不仅仅是“劳”)民伤财的北伐,就更令人匪夷所思,让人一头雾水。

现在,我们以倒叙的手法,回过头来看看,累死诸葛亮的北伐是怎么一回事。

⒈北伐干什么

夷陵之战(221—222)大败之后,刘备气恨交加,一病不起,于公元223年告别这个对曹操来说是精彩的、对他来说是无奈的世界。

先主去世后,诸葛亮、李严辅政,诸葛亮成了蜀汉帝国实际上的摄政王(辅政是帮助君主治理国家,摄政是代行皇权)。刘备去世后,南中(今云南省)少数民族纷纷举兵反叛。诸葛亮接手蜀汉政权,处理好诸如人事安排、组织建设等内部事务以后,于公元225年春率军平叛。

诸葛亮采用军事理论家、军事评论家马谡的建议,对少数民族叛军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剿抚并用,仅用半年时间便告凯旋。

平定南中后,经短暂的准备,诸葛亮于公元227年春率军进驻北伐根据地汉中(今陕西省南部、汉中地区),次年春发动对魏军的第一次攻击,一直到公元234年秋诸葛亮去世,攻击达五次之多,时间横跨八个年度。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中国人民跟日本鬼子干了八年,那真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焦土抗战,弄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艰苦惨烈空前绝后,以至于现在的中国人仍用“八年抗战”来比喻做某事的艰难。八年抗战,虽死人无数,但毕竟把小日本赶回老家去了。

诸葛亮呢,带领他的蜀国军民跟曹魏帝国前前后后也干了八年(包括筹备时间),损兵折将,弄得蜀国国疲民穷,还赔上自己的老命,只拔了曹魏帝国的几根毫毛。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同样是八年,有没有正确领导,结果大不一样。

但在中国人(包括不少历史学者)的心目中,诸葛亮的北伐,不是一般的而是相当的伟大、光荣、正确。伟大、光荣、正确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伟大、光荣、正确”的一些细节,不是说伟大寓于平凡么。

很多读史的人,甚至有些靠倒腾历史吃饭的人都不知道,诸葛亮的理论上的北伐和他实际干的北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诸葛亮理论上的北伐后面再说,现在看看他实际干的北伐(简称北伐)。

今陕西省中、南部的地貌是两水夹一山。陕西省中部是关中地区(“关中”是函谷关之内的意思),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叫渭水,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滋润着富饶的关中平原。秦朝首都咸阳、西汉首都长安均设在关中地区。陕西省南部是汉中地区,也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叫汉水,汉水的上游叫沔水,汉水出陕西后经湖北西部流向东南,于汉口注入长江。汉水上游哺育着富庶的汉中平原。

关中平原与汉中平原之间,横亘一座山脉,叫秦岭,是中国西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中国中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是武当山、桐柏山,中国东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是淮河)。秦岭山脉的山峰则呈南北走向,系地壳板块运动挤压形成的褶皱山,山峰突兀,山体为悬崖绝壁,山体之间则为万丈深渊的峡谷,只能靠半山腰上架设的栈道通行。

关中的西部与今甘肃省毗邻,两者之间有一座大致南北走向的山脉,叫陇山。古时候所谓的陇右,即指陇山以西的今甘肃省东南部。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境内,居西,长安位于祁山的正东;诸葛亮的北伐大本营汉中(治所在南郑,即今陕西省汉中市)居南,马谡打败仗的街亭(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南郑之北。上述四个点直线相连,大致是个菱形;用弧线相连,则略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诸葛亮的北伐,就在这个椭圆形里打转转,绕圈圈。

公元219年,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派魏延驻守。诸葛亮北伐的年代,关中、陇右是曹魏帝国的领土。诸葛亮的北伐,是从根据地汉中出发,向北越过秦岭山脉,占领关中和陇右。

诸葛亮实际干的北伐共有五次。

第一次,公元228年春,布疑兵于箕谷(今陕西省太白县),出祁山向北。诸葛亮起用军事理论家马谡为主将。马谡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又刚愎自用,大败特败于街亭。诸葛亮率军撤退,掳掠西县(今陕西省礼县东北部)民众千余家而返,收降青年将领姜维。不知哪个鬼才的戏剧家,实在是太有才,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用三个字概括得滴水不漏:“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第二次,公元228年冬,马谡和他的部属们尸骨未寒,诸葛亮又率大军经褒斜谷出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围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攻城二十余日不克,粮尽而还,回师途中斩杀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

第三次,公元229年,蜀军攻陷武都(今甘肃省成县)、阴平(今甘肃省文县)二县,班师回国(史书上说,取得胜利即行撤退的原因不明)。

第四次,公元231年春二月,以木牛运粮,进围祁山,司马懿(此时曹真已死)坚守不战,六月蜀军粮尽而返,撤退途中射杀魏军名将张郃。回师后诸葛亮以贻误军机罪废他的副手李严为平民。

第五次,公元234年春二月,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经褒斜谷进入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司马懿仍采取坚壁清野、闭关不战的策略。诸葛亮则屯田于渭水南岸,以作持久之计。此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黯然收场。

有点好玩吧?打了八年的仗,杀了两个有名有姓的敌军将领及若干兵士,寸土未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有吃的就打,没吃的就撤;班师或败退时顺便裹胁一些敌国的老百姓回国。

这种打法,其阵仗,肯定没有《三国演义》描绘的那样惊天地、泣鬼神。估计敌我双方也没死多少人,可惜没有留下当年阵亡将士人数的统计资料。

读三国的人,稍微动动脑子就会发现,诸葛亮的这些仗打得怪怪的,有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所谓北伐,当然是南人向北发动的军事行动。有意思的是,从北向南的军事行动,或东、西方向进行的军事行动,向来都叫南征,或东征、西征。为什么偏偏由南向北的军事行动叫“伐”而不叫“征”?可能有两个理由。

一、中国的地势南低北高,南人向北的军事行动属于仰攻,进攻比较困难,“伐”可能是比较艰苦的意思。比如,伐树,是一件很辛苦的劳作。

二、历史上,南人的军事力量向来弱小,低处攻高处,弱小战强大,可能就叫“伐”;而“征”,则带有一点恃强凌弱欺负人的意思。在古代汉语里,“伐”还有一个含义,有道“伐”无道的意思,比如武王伐纣。

无数先辈的鲜血证明,在冷兵器时代,除猛人朱元璋以外(朱元璋已经开始使用热兵器火铳),南人发动的北伐,没有一次取得彻底的胜利。按理来说,并且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的北伐,也属于低处攻高处,弱小战强大,也就没有胜利的希望,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发动北伐之战呢?

⒉北伐为什么

打仗这种既花钱又要死人的事情,不是出国旅游这样的职务性消费,可以凭发票报销,一报了之。诸葛亮总是要给他的同志们一些说法的。

理想之战

这是诸葛亮自己说的。诸葛亮的理想是什么?他北伐的理想体现在《前出师表》中:“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

青年诸葛亮的理想则体现在《隆中对》的最后一句:“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也就是辅佐刘备图霸业,兴汉室。

诸葛亮自始至终是有理想的,这一点似乎不用怀疑。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称帝,魏王朝建立,东汉王朝灭亡。当然,刘备建立的王朝也叫汉,刘备又是东汉王朝皇室远支,说复兴汉室,也勉强说得过去。只是诸葛亮这时拼了老命去实现扭曲了的理想,不知心里是什么滋味。

《隆中对》中的图霸业、兴汉室,是说诸葛亮北伐,为理想而战。第二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就不谈什么理想了,直通通地摆事实,讲道理。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第二次北伐前上给后主)有一句话:“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意思是说,不打汉贼曹魏帝国,我们也注定要灭亡,与其坐以待毙,何如铤而走险?不惜鱼死——即使网不破。

请注意“不伐贼,王业亦亡”这句话中的“亦”字。这个“亦”字隐去了前面一句话:“伐贼,王业必亡”。那么,“不伐贼,王业亦亡”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伐贼,王业要亡;不伐贼,王业亦亡。看看,刘备、诸葛亮君臣辛辛苦苦,玩命建立起来的蜀汉帝国,是怎样的一个政权。这个政权刚刚建立,它的创立者和掌舵人心里就像明镜似的:必亡。

既然知道自己刚建立的政权必亡,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打仗应该是为求生存的,难道世上有为灭亡而打仗的么?

刘备君臣的这个政权就是为灭亡而建立的。恐怕这是古今中外最没意思的一个政权。

既然巴掌大的蜀汉都保不住,怎么去恢复东汉王朝这个已经解体的庞然大物?问题是,诸葛亮先前说过,北伐是为了实现他和刘备的伟大理想——复兴汉室。现在又宣称这个理想早已破灭,但北伐还是要搞下去。

这个“搞”字,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品,建议“申遗”。

比如在我的老家,这个“搞”字就很有意思。我每年都要回老家几次,每次回去与老同学、老朋友(男)吃饭喝酒,都要问问他们升官几许,发财几何。每每听到的是“我现在搞个副局长”、“我现在搞个副县长”之类。

我就觉得好笑,搞什么搞!如果领导赏识你,让你当个妇女主任或妇联主席,难道你也说“我现在搞个妇女主任或妇联主席”么?

拿现在的北京话来说,“搞”就是混。拿现在的上海话来说,“搞”就是捣糨糊。拿现在的香港话来说,“搞”就是无厘(通缠)头。拿我老家的客家话来说,“搞”就是当什么官。

真不知道诸葛亮的北伐还要“搞下去”的“搞”是什么意思。

这倒是有点像台湾的陈水扁,一方面以台湾之子、“台独”旗手自标榜。不知哪一天谁说阿扁玩的“台独”是空手道,这可惹恼了阿扁,他竟然蹦出一句狠话:“‘台独’不可能就是不可能,我不可能李登辉也不可能。”

诸葛亮的思维是比较缜密的。可他没想到,两千年后,一个偶尔钻空子的外科医生,用他正式文件里的一句话,将他北伐中原的崇高理想捅了一个透明的大窟窿。看来外科医生不仅会玩刀,还会玩枪: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福不能至,愿许诺之。诸葛亮的北伐中原,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大概就算是这么一回事吧。

诸葛亮自己说的北伐理由过于空洞,只是停留在政治宣传的层面。后世之人,也可能觉得说不过去,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也就根据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加上自己的理解、推理甚至杜撰,煞费苦心地、身临其境地为诸葛亮的北伐找出其他一些理由,比如说,以攻为守。

以攻为守

以攻为守是一种攻防策略,这种策略可以是战略,也可以是战术,视不同情况而定。诸葛亮到底是把以攻为守当成保家卫国的战略呢,还是当成具体军事行动中的战术?

我们先来弄清楚相互联系的两组概念。第一组:战争、战役、战斗;第二组:战略、战术。

根据《辞海》对相关概念的解释,战争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政治集团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一场战争往往由数个战役组成,一个战役则由大大小小的战斗组成。

可见,战争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或政治集团。战争的目标是推翻或建立一个政权或长期占领某一区域。例如,公元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之间的武装斗争在中国称为抗日战争,在日本叫做大东亚圣战。公元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共产党称为解放战争,国民党称为戡乱(战争)。

战争是要达到根本性、全局性目标的整体军事行动。战役是为达到战争的局部性目标或配合全局性目的而在较短时期内、一定空间内展开的军事行动。战斗是敌我双方为达到具体的、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攻防行动。

依据上述几个概念的含义,根据《隆中对》的规划,刘备集团要进行两场战争,第一场战争为建国战争,第二场战争是蜀汉帝国立国以后,为了“恢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战争,学名应该叫“复兴战争”,也就是诸葛亮的理论上的北伐战争。

鉴于孙权称帝时(公元229年),吴蜀再次结盟,已在地图上瓜分了魏国的领土,兖、冀、并、凉四州归蜀,豫、青、徐、幽四州归吴,司州每家各半。那么,刘备和诸葛亮的“复兴战争”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占领吴蜀再次结盟时约定的归蜀国的魏国领土。这个阶段,大约由两大战役组成:西方战役(占领今西北地区)、东方战役(占领今华北地区)。第二个阶段蜀吴对峙(理论上,吴国应解决魏国的其他领土),消灭吴国,统一中国。

根据上述分析,诸葛亮实际进行的北伐之战,只不过是他和刘备规划的“复兴战争”第一阶段的“西方战役”。无论依据概念理解,还是从实际出发,诸葛亮的北伐军事行动只能是战役,而不是战争,是从属于“复兴战争”第一阶段的一个战役。至于诸葛亮的北伐有五次之多,也不能否定它的战役性质,怎么也达不到战争的程度和高度。只不过这个战役拖的时间长;由于主管和客观的原因,断断续续地打。

我们看看,第一次北伐,在街亭打一仗,失败,班师;第二次,围陈仓,不克,班师;第三次打下两个小县城,放弃,班师;第四次,围祁山,敌人不配合,班师;第五次,带了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准备大干一场,敌人又不配合,只好边抓革命,边促生产,不幸……总司令过劳死。

没错吧?从这个简单而全面的罗列,可以说,诸葛亮的北伐“战争”,其实就是在八年内,打了五次战斗的一次战役。

根据《辞海》对相关概念的解释,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属于战争的策略性问题,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敌我双方综合力量对比来决定的。战术是具体军事行动(战役、战斗)的方法和技巧,属于战斗、战役的技术性问题,是根据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以及双方所处的地形、气候、水文等具体条件来决定的。

战斗属于战役的范畴,战役属于战争的范畴。攻、防是具体军事行动的方法和过程。战略是与战争对应的一个概念,战术是与战斗或战役对应的一个概念。

进行一场战斗,可以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一个战役有时也可以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战争是根据事先拟定的战略进行的,而不是根据战术进行的。比如,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

战争中,只能说采取什么战略,不能说采取什么战术。反之亦然,在战役、战斗中,只能说采取什么战术,不能说采取什么战略。

上文说过,“以攻为守”可以作为战略,也可以作为战术,这个说法仍然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是,政治战略上,可以韬光养晦,也有以攻为守一说。军事战略上,从来没有什么“以攻为守”。

在军事战略上攻击敌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我看是说不过去的,除诸葛亮以外,也没听说哪个这样玩过。

同类推荐
  • 胭脂天骄

    胭脂天骄

    一醉醒来,物是人非。乱世既然躲不不过,那就与命运抗争一把吧。这是个出身决定一切的世界,士族门阀即将迎来他们最后的辉煌,这也是个天骄尽出的时代,杨广,李世民,希拉克略,戒日王,默罕穆德,天骄们闪耀亚欧大陆,我来了,不与天骄们斗一斗,岂不是白穿越一场?纵然女儿身又如何。士族门阀再强又如何,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 永吉屯

    永吉屯

    清末民初,辽西的汉子上荒到被誉为“龙兴之地”的黑龙江泰安县,他们在乌裕尔河南岸点燃了烟火,拓荒种地,贩牛卖马,建立美好家园,无奈胡匪横行,日寇铁蹄践踏,汉奸卖国求荣,激发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反抗热情,他们剿胡匪、擒盗贼、株日寇,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带下,他们艰苦奋战,英勇杀敌,在北大荒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 明月当年照长安

    明月当年照长安

    前世,她对庶妹百般怜惜疼爱,却换来了不得好死的下场。今生,她携恨归来,发誓要将往日仇怨一一清算,决不罢休。淮河东边旧时月,大胤朝曾经的锦绣明珠,沦落尘土,血染一片。再归来,仍旧是那样的鲜衣怒马,仍旧是京城的富贵繁华,仍旧是两府最疼爱的郡主,却早已在红颜枯骨之下物是人非。[重生这个梗已经太多太多了,我也没有办法一一去看,本文架空,所以请大家带着宽容的心来阅读,谢谢!]
  • 三国奇人传

    三国奇人传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连绵不休,特工小子偶穿越,戏谑笑看风云。铜雀台上美如画,自有一席之地,大江东去浪淘尽,看我扭转乾坤!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热门推荐
  • 我的老婆是翻译官

    我的老婆是翻译官

    九幽冥处,谁掌生死九霄之上,谁主轮回我行青龙,彼行白虎,彼前朱雀,我后玄武。我行轩辕,君临天下徐瑾轩一个从监狱被释放的死刑犯,面对牛鬼蛇神般的各路神通广大的对手,他该如何解决?面对诸佛罗相般的诸多寡淡冷漠的亲属,他又该如何选择?他只知道半生牛马也不一定能成为诸佛罗相,有可能会变成牛鬼蛇神。佛魔现世几人懂,一念天堂,一念修罗。曲终人散,只我一人寂寥繁华落尽,有你回眸百媚
  • 夫君他自是白衣卿相

    夫君他自是白衣卿相

    比穿成小农女更可怕的事情是什么?大概就是穿到两个人洞房花烛夜的时候了。和兮穿越到小农女和兮身上,虽然爹不疼娘不爱幸运的是有一个便宜夫君。虽家徒四壁,好在夫君争气,靠着科举一路向上。大家都说沈秀才的儿子沈穆什么都好,就是运气不好了些。沈秀才去世,又恰逢大旱,只余一个半大小子带着多病的老母,箪瓢屡空,哪有姑娘肯嫁与他?没想到的是,那个被他用一瓢米换来的媳妇儿,却被他独宠了一生。这是一个被夫君千娇万宠的小农女毫不费力的成为人生赢家的故事。
  • 灵启妖魔录

    灵启妖魔录

    灵气复苏,鬼怪袭来,林北带着遗憾重生,且看他重生之后如何弥补遗憾,踏上巅峰
  • 爱上情绪爱上生活

    爱上情绪爱上生活

    当此刻是悲伤的时候,我只去觉察和体验这份悲伤,去感受这份悲伤。我不需要去祈求这份悲伤快快的离开。这份悲伤,他仅仅是一份悲伤,一份情绪而已,我只去觉察。当此刻是喜悦的时候,我只去觉察和体验这份喜悦,去感受这份喜悦。我不需要去奢望这份喜悦常驻心中。这份喜悦,他仅仅是一份喜悦,一份情绪而已,我只去觉察。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都是我自己的一份情绪,我仅仅去享受、去觉察,因为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当我开始逐渐的处于这种坦然的心态之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开始在周边出现。当然,我依然会有悲伤,也依然会有痛苦。而此刻,悲伤已不再悲伤,痛苦已不再痛苦。一切都随我所主导。
  • 慕白

    慕白

    慕白,狐族指定下任王,但却灵力低微;新月,普通女学生,穿越至狐族担负起守候狐王的重任。慕白九世历练,新月九世守候。穿越种族的感情,跨越时间的等待,变扭却又透出酸甜的青涩,九生九世之后,愿有缘人终成眷属。
  • 农家创业脱贫回忆录

    农家创业脱贫回忆录

    作者已经出版过《职场之路,浩淼如烟》、《瘦江湖》、《正义之剑》等实体书小说。
  • 鲁迅论集

    鲁迅论集

    本书为《鲁迅论集》,由陈鸣树所著。全书分为小说论稿、思想和艺术、杂文导读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论鲁迅小说与中国民主革命”、“论鲁迅小说的典型化”、“论鲁迅的智慧”、“鲁迅与拜伦”、“鲁迅:跨文化对话等文章。
  • 启道争霸

    启道争霸

    太初征战世无光,屠戮四方战八荒。九天十地血沙场,万族悲鸣泣悲凉。世间若有真情在,必与极恶论短长。人心不足蛇吞象,笑唱人间路沧桑。
  • 景隐

    景隐

    生于隐世,宗族景氏。殷亲难救,父母难移。看破云禅,生而为人。不宗不受,百转千回。岁五而成,八载而立。破落生死,天下雄战。厉兵秣马,名垂无留。再若云内,望复丹田。甲子之约,荣归故里。一部从氏族到流浪,从入伍到归族,从过去演绎未来。野外求生,拜遇恩师。光荣入伍,特种生涯。念书入学,再起纷争。一场凡人与修士的碰撞,开启,科技与自然的极限对战,百年时间,外星科技降临,看主角如何从人到神。
  • 拐个总裁当爹地

    拐个总裁当爹地

    四年前,他亲手把她送进监狱,她以为他恨她入骨,出狱后却频频“偶遇”他。她被经理为难,他从天而降,经理带着所有人向她低头哈腰道歉。她被油腻男揩油,他从天而降,直接打的油腻男满地找牙。她被绿茶婊羞辱,他从天而降,把整栋大厦过户到了她名下。她忍无可忍,“姓池的,你这样多管闲事你老婆知道吗?”他把结婚证拿到来,“这个就要问你自己了!”她看着结婚证让俩人的名字,怒不可遏,“我明明是单身狗,什么时候已婚了?”他把她强势拉进怀里,“池太太,从今天开始,不许靠近不许看别的男人,不许在我面前提任何雄性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