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29200000037

第37章 司马懿——曹操的借尸还魂(1)

上集说到,曹操借鸡生蛋,借壳上市,借尸还魂,一路“借”下去,最后,把老刘家的国家“借”到自己家里,变成儿子的私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曹操死后三四十年,曹操演过的一出戏,又有一个名角重演一番。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江山轮流坐,今年到我家,一点不错。曹家的天下坐了不到五十年,司马氏如法炮制,将曹家的天下拿了过去。

⒈该死的司马懿

读了《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一死,《三国演义》就不好看。总共一百二十回的皇皇巨著,罗贯中将诸葛亮死后的三国剧情,仅用十五个章回的篇幅,匆匆交代过去,草草收场了事。似乎,三国历史,是刘备的三国史、诸葛亮的三国史。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罗贯中是刘备和诸葛亮的超级粉丝呢。

在我看来,三国的故事,曹操死前的那一部分好看。曹操、刘备、孙权等等,打来打去,打得再没有水平,也打出了一个三国。袁绍、吕布、公孙瓒,打来打去,打得再没有水准,也打了几场闻名的恶仗。

三国故事,唯独不好看的部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在蜀国掌权的十二年中,那些断断续续、虚虚实实的北伐,看了让人堵心;诸葛亮劳心伤神、呕心沥血,为虚无缥缈的理想而战的无奈,看了让人泄气。三国的故事,诸葛亮死后的那一部分本来也应该是好看的。司马懿父子打来打去,打得再无赖,打得再没章法,毕竟打掉了三国。问题是,罗贯中偏偏要让司马懿的历史不好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真正主宰三国历史的,除了曹操,就是司马懿父子;刘备、孙氏兄弟,多少还掺和了一些三国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呢?一边去。没有他,蜀国照样建立;没有他,说不定蜀国还可以晚几年灭亡。

我们现在来看看,重演曹操历史大戏的这个名角:司马懿,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司马懿没有曹操幸运。至少,曹操是忠臣奸臣、英雄奸雄的问题,全国各族人民还可以讨论一番,折腾一阵,满天的口水可以替代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曹操还可以在阴间地府看看热闹,偶尔冷笑几声,或者痛苦一阵。

如果请什么零点公司调查一番,问问普通民众,司马懿是忠臣还是奸臣?是英雄还是奸雄?调查结论会毫无悬念地高度一致:司马懿是奸臣、奸雄,而且还是奸人,而且……还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直至诸葛亮死后,仍然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三国演义》里,不是有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的故事么?

司马懿知名度很高,可美誉度很低。

近代著名历史学者吕思勉先生写了一本《三国史话》,其中一章叫做《替魏武帝辩诬》,情真意切地、苦口婆心地、甚至脸红脖子粗地为曹操平反昭雪,辩诬正名。只要谁说曹操的一句坏话,他老人家就生气,就跟人家急。此书紧接下来的一章是《从曹操到司马懿》。老先生继续替魏武辩诬漂白,还要拉上一个垫背的——司马懿。

吕先生说:“从魏武帝到司马懿,可以说是中国的政局,也可以说中国的社会风气,一个升降之会,从此以后,封建的道德,就澌灭已尽,只剩些狡诈凶横的武人得势了。”

按照吕先生的观点,司马懿是狡诈凶狠的武人的代表,曹操则似乎是文明和博爱的集大成者。在吕先生看来,曹操是封建伦理的继承者,发扬光大者。司马懿是封建伦理的破坏者,封建政治道德的毁灭者。中国封建道德的沦丧,司马懿该负全责。一句话,曹操该上天堂,司马懿该下十八层地狱。他不仅篡夺了曹氏孤儿寡母的万里江山,还撕毁了封建统治的温馨面纱——封建统治的纲常伦理。

我有些想不通的是,吕先生为何对曹操如此厚爱有加,对司马懿竟如此大张挞伐。

在民间就更不用说,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有点文化的人,或听过三国戏的文盲都知道,司马懿这个人,不仅无赖、无能,还彻头彻尾地没有出息。公元234年,诸葛亮带了十万大军,对曹魏帝国进行第五次攻击,司马懿率兵抵抗。诸葛亮三番五次地挑战,司马懿像缩头乌龟似地不敢出来。甚至,诸葛亮叫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衫,司马懿还是不敢应战。你说司马懿窝囊不窝囊?

事,是这么回事;话,却不能这么说。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去说,同一个人从不同侧面去说,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三国演义》以文学的形式,记载了三国的那一段历史,相当一部分还是历史的真实。但是,哪怕是历史的真实,《三国演义》里的话,是罗贯中说的。罗贯中说的话,总是包含着他自己的情感、观点,难免有意无意地诱导甚至误导读者的思维、判断。

笔杆子杀人,不露痕迹不见血。难怪历史上的那些杀人如麻的赳赳武夫,对付笔杆子,要么利用,要么咔嚓。

既然后世之人用司马懿的“怯战”,来衬托诸葛亮的能征善战,我们就拿这两个对手、对头来做一个比较。比思想,比品德,比作风,那是很难比较的,因为缺乏客观标准。那就比能力,因为能力表现在过程,更表现为结果。

诸葛亮前四次北伐,其对手是曹魏帝国的大将军曹真。公元231年,曹真去世,司马懿接替曹真,成为曹魏帝国的西方屏障,也就是诸葛亮的对手。

诸葛与司马,就要鸣锣开打了。

⒉司马PK诸葛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第一次较量,并不是在北伐战场。在诸葛亮北伐之前,两人已经开打,可谓是先声夺人。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第一次交手,犹如现代数字化战争,敌人远在千里之外,连皮毛都没看见,轰隆!一发弹道导弹从天而降,预警机还未升空,“你妈的”(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尚未启动。

公元227年,刚刚上任的魏明帝曹睿,诏命司马懿率军驻扎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曹魏的“荆州”和南阳郡治所),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曹魏帝国的南方方面军司令),在首都的南面,东扼吴,西备蜀。

早先,襄樊之战(公元219年),关羽丢了荆州,蜀将孟达畏罪投降曹操,断了诸葛亮两路北伐的念头。两年前(公元225年),诸葛亮已平定南中,如今声称,他要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孟达投降曹魏之后,很受魏文帝曹丕的宠信,封侯,假节,为新城郡(今湖北房山一带,治所在上庸县)太守。孟达是个首鼠两端、反复无常的小人,为人又狂妄自大。曹丕死后,朝中的一些元老重臣开始排挤、打压孟达。诸葛亮想策反孟达,作为北伐的右翼,至少可以牵制曹魏的兵力。

孟达果然与诸葛亮暗送秋波、明度陈仓,决定反魏归蜀。魏兴郡(今陕西安康地区,治所在西城——陕西省安康市)太守申仪与孟达不和,向司马懿检举(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郭模诈降,故意向申仪透露消息,逼反孟达)。

司马懿得到情报,急忙写信给孟达,在信中跟孟达说,你老兄早已弃暗投明,现在是国家的栋梁,蜀人对你切齿痛恨,故意中伤你要反魏,说你要造反,老夫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孟达接到司马懿的信后,果然放松警惕,还给诸葛亮写信,得意洋洋地对诸葛亮说,宛城距魏国首都八百里,距上庸(今湖北省房山县)一千二百里;司马懿派使者请示中央,返回宛城,再率兵抵达上庸,至少要一个月,那时我城池已坚固,各项准备就绪,司马懿无能为力了。

孟达哪知,司马懿立即率兵出发,出军的同时派人进京请示,倍道兼行,仅八天,就兵临上庸城下。孟达如雷轰顶,措手不及。

上庸城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孟达依山固守。司马懿派出打援部队,拦截援军。同时,立即挥军攻城,仅半个月,就灭了孟达。

从此,诸葛亮东西两路北伐中原的梦想,彻底破灭。

孟达的反魏,是诸葛亮策动的,是诸葛亮北伐行动的一部分,司马懿牛刀小试,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欲哭无泪。司马懿的大名,诸葛亮肯定早已如雷贯耳。诸葛亮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这个文官打起仗来,竟如此的出手不凡,如此的心狠手辣。

的确,司马懿一直是个文官,曾经干过相当于地方财政局长、太子侍从、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国务院秘书长、最高副监察长等职务。

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御驾亲征孙权,46岁的司马懿留镇许都,才开始独立带兵。曹丕去世(公元226年)后,驻宛城,48岁的司马懿才真正成为军事上的方面大员。

司马懿灭孟达之后,回军宛城。

公元231年三月,司马懿接替曹真的时候,诸葛亮正进行他的第四次北伐,进围祁山(今甘肃省礼县东北)。司马懿令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率精锐四千驻守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南下解救祁山之围。诸葛亮留一部分部队包围祁山,率余部挺进到上邽,趁机收割上邽之麦(注意,诸葛亮的军队也抢劫)。

车骑将军张郃等坚决要求主动出击,司马懿不许,一直尾随诸葛亮,不与正面接战。将军贾栩、魏平等对司马懿大为不满,说,像你这样,畏蜀如虎,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可见,这些骄兵悍将对这位新统帅还不服气。

五月,司马懿命张郃出奇兵进攻祁山蜀军的南营,自己与诸葛亮正面对峙,以为牵制。诸葛亮命魏延等迎战张郃,张郃大败,死伤三千余人。六月,蜀军粮尽撤退,张郃追击至祁山东,遭伏击阵亡。

公元234年春二月,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此次北伐,老诸葛是来玩命的,空巢而出,率领十万大军(约占蜀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出褒斜谷(今陕西省太白县西南褒河山谷),四月抵达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于渭水南岸扎营。

司马懿在军事会议上说,如果诸葛亮到达郿县以后,向东进攻并占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西部),长安会受到威胁,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如果诸葛亮向西占领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部,平地中的高地称为原),我们就平安无事。

诸葛亮果然进入五丈原,司马懿派雍州刺史郭淮抢占五丈原的北原(东西流向的渭水将五丈原分为南、北两部分),以切断蜀军北上之路以及与西方羌、胡少数民族的联系。司马懿命令所有部队,深沟高垒,闭关不战。

两军相持百余日,蜀军百般挑逗,诱惑,讽刺,辱骂,司马懿无动于衷,或者说不屑一顾。诸葛亮将妇女的衣衫送给司马懿,以示羞辱。魏军将士们群情激愤,“兵”怨沸腾。司马懿“无奈”,向朝廷请战,朝廷派卫尉辛毗持节(皇帝的全权特使)来到军中,任司马懿的参谋长。将士群情汹汹,纷纷要求出战。辛毗手持尚方宝剑,站立于中军大门,口宣圣旨:出战者,斩!

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内讧,自相残杀(指魏延“谋反”案),班师回朝。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锋,只有两次,即诸葛亮的第四次、第五次北伐。其实,这两次交手,就像乡下男女的相亲,互相深情地望了几眼,悄悄地拉了拉手,连个Kiss都没有,离别后留下一大堆的遗憾。

我搞不懂的是,后世之人竟把司马懿当成诸葛亮的老对手;而且,非要用司马懿的怯弱无能来映衬诸葛亮的能征善战。

诸葛、司马这两次若即若离的交战,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惨烈的阵仗,其实就是思想战、意志战、心理战。论思想,诸葛亮崇高而空洞,司马懿敏锐而具体。论意志,诸葛亮垂死挣扎,司马懿忍字为上。论心理,诸葛亮惶恐焦躁,司马懿闲庭信步。

历史学者们都认为,诸葛亮北伐的最大障碍,是粮草运输问题。其实,这只说到问题的一半。准确的说法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大障碍,是粮草来源问题和粮草运输问题。

蜀汉国小民穷,从汉中至关中只靠栈道运粮。与曹魏帝国相比,国家财政、资源(包括粮食)储备、军队数量、作战工具(主要是马匹),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加上仰攻作战,运输困难,对他们有利的作战方式是速战速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蜀军一旦有野战、决战机会,是会玩命的;玩命的军队,战斗力是强大的。

对于玩命的军队,当然跟它玩命。司马懿不,他玩的是智慧。

⒊智慧

司马懿的智慧,表现在对于敌我双方形势的研判。既然你诸葛亮寻求野战、决战,寻求各个击破。那么,我在险关要道挡住你,用我的时间耗你的粮食;我用大兵团固守,化解你的攻势,让你无法各个击破。等你的粮食吃完了,乖乖地收起作战地图,卷铺盖走人。公元231年的祁山之战,张郃出奇兵袭击祁山南营,被魏延打得大败。蜀军撤退时,张郃追击蜀军而阵亡,都用血的事实说明司马懿坚壁清野、闭关不战的正确。

司马懿的战与不战,是智慧的问题、策略的问题,而不是勇气的问题、荣誉的问题。古今中外,官方民间,却一致认定,司马懿是怯而不战。

《晋书·宣帝纪》(司马炎称帝后,追封他的爷爷司马懿为宣帝)在结尾处,给司马懿做了一个评注,其中说道:“……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反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作者这段话的意思是,司马懿百日平定辽东,半月消灭孟达,外断内决,雄才大略,不愧是世之良将啊。可是,与诸葛亮对仗的时候,却偃旗息鼓,毫无斗志,直至诸葛亮送来女人衣衫,才被激起一点羞耻之心。然而,还要假惺惺地千里请战,请来的是皇上不许出战的尚方宝剑,徒然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来,蜀兵勇武比不上魏军,魏军以逸待劳,司马懿若有勇气干他几仗,打败蜀军,建功立业,是显而易见的。不幸的是,司马懿反而闭军固垒,不敢出战。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惧怕蜀军的实力;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疑神疑鬼,吓得掉头而逃。如此作为,可不是良将之道啊。

《晋书》这段话的言下之意,跟诸葛亮相比,司马懿也就算不上什么真正的良将了。

后世的历史学者论及司马懿时,多以《晋书》的评价为标杆,得出司马懿怯战、司马懿不如诸葛亮的结论。

司马懿真的是因怯战而避战?因惧怕诸葛亮忍受奇耻大辱么?

蜀军每次北伐,刚到敌国领土的时候,肚子填得饱饱的,斗志昂扬,锐气正盛,看起来确实有点可怕。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攻祁山南营的失败以及追击蜀军时的阵亡,证明蜀军是有野战战力的,这也是事实。

怕不怕只是浅层次的问题,就算司马懿怕诸葛亮,又怎么样?什么都不怕,未必是真豪杰;有时候知道怕,未必不是大丈夫;韩信还受过胯下之辱。深层次的,真正有意义的,是理念问题。

从理念上看,《晋书》“以此争功,其利可见”中的“功”,与司马懿心目中的“功”,肯定是不同的概念。从字面上看,“功”是指战功。究其实,《晋书》作者以及后世之人所说的战功,是战斗效果。司马懿心目中的战功,是指战役甚至战争效果。

具体来看,论将领、人数、战力,司马懿手下的军队绝不会亚于诸葛亮的北伐军。司马懿忍受奇耻大辱,不痛打蜀军一场,涉及作战意图和作战目标的问题。

此时的吴、蜀两国,已结成牢固的联盟,两国都在竭力(不是极力)扩张,甚至在地图上瓜分了曹魏帝国的版图。曹魏帝国的国策,是从长安、襄樊到巢湖三点一线的固守,并积蓄力量,伺机消灭两个敌手。对于司马懿来说,只要能守住关中,就达到了作战目标。

同类推荐
  • 大明旗舰

    大明旗舰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东南亚各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本书以大航海时代为背景,讲述特种兵余天佑带着3个兄弟穿越到明朝末年的马六甲海峡,利用海盗组建新军,对阵欧洲老牌殖民帝国海军,纵横海洋,然后以日本岛为跳板,挥师西进,把满清军队从南赶到北……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乱世龙枪

    乱世龙枪

    枪,百兵之王。他,万世之皇。云烧瀚海血染沙,乱世铜炉锻龙牙。明月长风几万里,吹入盛世长安家。提枪踏龙东渡海,持剑跨虎斩夜叉。雪莲峰下种桑麻,贝尔湖中钓鱼虾。一个无限冒险者穿越异世凭借自身的努力,结束乱世。登上巅峰。
  • 带着大明剑指天下

    带着大明剑指天下

    叶孤帆翻找书架时碰巧看到了以前一本发誓不再看的书,忍不住又看了……然后,天打五雷轰,魂穿大明。还有个几乎没有用的系统,叶孤帆望着天:我心态崩了。
  • 抗日之钢甲洪流

    抗日之钢甲洪流

    东京城内舞钢刀,刀刀尽染倭奴血。59履带卷白雪,华夏重登巅峰时
  • 三国之马贼

    三国之马贼

    一个马贼叫孙杨,有一个狗头军师叫贾诩,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看谁能主沉浮!
热门推荐
  • 紫禁男人香

    紫禁男人香

    直到回到那一刹那,才感到岁月无声的让人害怕,枯藤长出枝桠,原来岁月已翩然轻擦,原来,梦中、月下、紫禁城内,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并肩看荣华谢后,君临天下。只想说,没有清穿过的不算是真正的穿越者,清水文,慢热文,慎入。
  • 易峰的爱,永远陪伴

    易峰的爱,永远陪伴

    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露白荫,在小学时就当上了李易峰的粉丝,一直坚持到了大学,在大学的生活就像跟做梦一样,先是在一次小学同学聚会的路上真正的碰到了失忆后的李易峰后是在学校里成为公众人物,遇上了高冷的“霸道总裁”落赤莫,并且喜欢上了她,再加上那个闪耀明星的李易峰的追寻,开启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奇幻“冒险”。中途中也经历过很多风吹雨打,有很多的巨星来临?还有为了不让媒体发现躲躲藏藏?记忆重新再次想起?又回归自己的巨星位子?......最后他俩究竟能否走在一起?成为最闪耀的情侣呢?......
  • 宇宙神龙重生

    宇宙神龙重生

    神秘而浩瀚的宇宙,生命种族无数。龙飞,原是宇宙巨兽中神龙一族的五爪金龙,因误入时空缝隙肉身尽毁,龙魂却意外重生在了一个地球人类身上。且看龙飞如何从弱小的人类变身华夏神龙,引领人族对抗宇宙终极杀戮者,攀上生命进化巅峰!
  • 天枢劫之今生路

    天枢劫之今生路

    “天枢圣方”乃齐仙真人云游尧山时偶然所得的上古神书,虽仅余残简断章,仍隐约可辨得一行古字——“天枢圣方,传于洪荒,依方炼药,得丸食之,解百毒,强筋骨,驻娇颜,飞仙成道。”齐仙真人终其一生也未炼出此药,天枢圣方的传说渐渐绝迹于江湖。孰知一百年后,传说再起,江湖各门派趋之若鹜,掀起血雨腥风。本是出生山野懵懂无知的弱女子,却因离奇的身世卷入漩涡之中。若早知这是一场逃不掉的劫难,最初的最初,可还愿意随他走出那片青山绿水?
  • 快穿与魔尊的契约

    快穿与魔尊的契约

    红玉一位高等位面的魔尊,因着不满被长期压着利用,拉着整个位面走向灭亡。在濒临灭亡的紧急关头,天道出现,也只是勉强的不让世界灭亡,关键还是红玉,他灭不了。第一位面,从小长大的青梅与青梅,一个喜欢了一个男人,到最后的一个粉身碎骨,一个重伤。此快穿和别的快穿不是很一样
  • 凤鸾天下之步不惊心

    凤鸾天下之步不惊心

    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生钟若溪,周末在家看电视,眼泪滴到了电脑上………一睁眼穿越成了电视剧女主,可是又和电视剧里不一样呢?被欺负?不可能的!无意间获得了秘密空间,又被霸道四爷宠上天,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啊,招来了无数的妒忌…那又怎样,堂堂七杀门门主怕嫉妒?若溪也发誓自己成为了女主,那么结局一定不会像电视剧里那么催泪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恋爱,一场改写剧本的人生就此开始……
  • 莲染红墨缘

    莲染红墨缘

    莲儿开,墨染白,妖半世。莲儿绽,红倾碧,赴全世。前世的红莲今生的碧影,“我不能丢下你,我不能看着你魂飞破散。”“哥哥你长得好帅啊,只是你的脸怎么白的跟鬼是的?”曾经的墨莲如今的……“走,我不想再看到你,你只是一个废了的棋子而已。”“小丫头,乖转头你鼻血流脏了我的地板。”是缘还是孽?是情还是利?终不过是想让你过得好。
  • 弥禁之域

    弥禁之域

    为了找回离奇失踪的人,身陷危境的冷毅发现自己要面对的是不仅仅是那些活在黑暗里的东西。而要找回失踪的人,得到线索也远远不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