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29200000020

第20章 诸葛亮的悲与苦——自杀的第三种方式(3)

通过多次与刘备的接触、交流,诸葛亮坚信,刘备此人,不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决不罢休。反观刘备的过去,无论投奔谁,都背离谁,说明他始终有自己的理想,始终不肯久居人下。目前,刘备确实是个开大排档,沿街叫卖的个体户,但他有成立一家国营公司的准入许可和坚强信念。这是诸葛亮与刘备合作的前提。刘老板当前又相当缺乏人手,尤其缺乏担纲的大腕,一旦刘总的公司成立,前期加盟的大腕们,自然拥有技术股;职务上,也可弄个执行董事或总经理干干。

一句话,诸葛亮最可能的想法是,一参加工作,就要当主要领导,从基层干起是不屑为的。

这个观点可以得到印证。据《袁子》记载,赤壁之战前,诸葛亮随鲁肃到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见孙权。张昭发现诸葛亮是个人才,加上其兄诸葛瑾已在孙权帐下,便劝诸葛亮留在孙权身边。诸葛亮拒绝,人问其故,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在诸葛亮看来,拿他当一般人才使用是不行的。他一旦出山,就要发挥自由意志,体现自我价值。一句话,俺要么不敢,要干的话,主子也得听我的。唯一能满足诸葛亮此要求的,只有刘备。干柴遇到了烈火,自然就有美妙的“爱情”产生。

综上所述,诸葛亮的加盟刘备,是否为追求共同的理想,且不去谈它,这个问题只有当事人清楚。从现实的角度看,诸葛亮入伙刘备是基于以下考虑。刘备这个个体户想要而且有可能成立一家公司,目前已有两大股东(刘备为一股,关张为一股),但缺一个重要帮手,诸葛亮正好满足刘老板的要求。诸葛亮一旦入伙,立马成为总经理,并且成为第三大股东。

中国有句古话,叫着“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意思是说,宁愿到小地方、小单位当个头,也不愿在大地方、大单位当个一般干部或普通群众。

能成为古话的话,自然有它的道理。具体到每个人,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看个人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如何。当个头头,当然有权力、有待遇,出人头地也有滋有味。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拥有权力,是要承担责任的,出人头地是要付出辛劳的。到小单位当个头,来头不大,小日子却往往过得很滋润,这就是当“鸡首”的好处。

问题是,如若在小单位当了头,又要在单位外强出头,非要跟大单位叫板、较劲,恐怕既没有“鸡首”的乐趣,也没有“牛后”的舒适。

诸葛亮的投奔刘备,不知是否想过这些细小的、浅显的道理?当然,有远大理想的人,比如诸葛亮,一般是只考虑深层次的大道理,而不计较浅层次的小道理的。

《三国志》记载,刘备有了诸葛亮后,两人好得如胶似漆,让人眼馋,让人眼红。关羽、张飞哥俩醋劲大发,老大的不高兴,整日嘟嘟囔囔,牢骚满腹。刘备便安慰他们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疑。”

细细解读刘备的这句话,是很有意思的。刘备认为自己是鱼,诸葛亮是水。须知,鱼是靠水来养活的,水是要能养活鱼的。诸葛亮出山之前与刘备达到了心心相印的地步,可以说,他们之间是心有灵犀,不点也通。也就是说,刘备的感受他是认同的。刘备把自己当水,把诸葛亮当鱼;诸葛亮确实也是把自己当水,把刘备当鱼。

看看,刘备倒是很聪明,反正自己走投无路,甚至死到临头,权把自己当条鱼吧,赶紧找一池水,哪怕是一盆水、一碗水,苟延残喘一会儿也好。

再看看,诸葛亮先生明智吗?尽管他胸怀韬略、腹隐机谋,但诸葛亮既无四世三公的身世背景,也无方寸地盘,更无一兵一卒;除非有商家赞助,自己招兵买马,诸葛亮只能是靠水养活的鱼,而不可能是能养活鱼的水,这就是命。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这池水最终是养不活刘备这条鱼的。刘备称帝之后,头脑发热,不顾一切,举兵伐吴,夷陵一战,鱼死网不破。

对照现实,的确有这么一种人,以天下为己任,有责任,敢担当;有铁肩担道义的胆气,妙手著文章的才气;有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的能力,总以为自己能改造世界,能改变现实。这种人,一旦当了某个单位的一把手,往往过于自信,呕了心血,拼了老命,要改造自己的单位。为了改造这个单位,这种领导的主要手段,就是搞“一刀切”。结果,刚刚举刀,还没有切下去,自己倒被别人切了一刀,甚至被人一刀切掉了。

诸葛亮一生悲苦的根源就在于此:选择做“鸡首”,又要强出头;一开始就把鱼水关系颠倒。

当然,诸葛亮错把自己当水,选择当“鸡首”,倒不至于太那个什么。年轻人嘛,谁没个马失前蹄的时候?我想给诸葛老先生提的一个建议是,年轻时错了没关系。当你不再年轻的时候,万一发现既往定下的目标、理想不对劲,难以实现的话,不妨搞搞“修正主义”,任其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好。

当然,考察古人的时候,不能苛刻求全,应多替古人分忧。感情上,我宁愿相信,诸葛亮的投奔刘备,主要是因为他与刘备有共同的崇高理想:只不过,理想这东西,有时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刘备可以将他的野心包装于理想之中,诸葛亮也可以将他的权力欲匍匐于理想之下。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不好唐突古人。

好了,意气风发的诸葛亮终于出山了。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个漂亮仗:赤壁之战,让飘荡大半生的刘备有了立足之地,实现了《隆中对》规划中的第一步。看起来,刘备集团(现在可以勉强称集团了)有了正确的政治纲领和方针政策,前程肯定是红旗飘飘了。

写到这里,得引用杜甫的两句诗,对诸葛亮的《隆中对》及其出山,才能给予政治上的高度概括了:“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那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的“天下计”是怎样算计天下的。

致命选择前的致命错误

诸葛亮出山之前,与刘备共同制定了他们的战略规划《隆中对》。此后,刘备带着他的一帮兄弟们,严肃、严格、严谨地执行这个规划,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从赤壁之战到关羽的襄樊之战,基本上完成了《隆中对》的第一阶段的任务。关羽襄樊惨败,形势急转直下,《隆中对》这一战略规划实施的步伐戛然而止。刘备称帝后发动的夷陵之战大败特败,赔了夫人又折兵。北伐中原的理想,彻底成了泡影。

本书第二、三集以现代管理学的视角,结合战争的基本理念、概念,对北伐失败的原因,作了充分的论述。具体表现在,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发展战略从一开始就是不正确的,表现为其中规划的战略目标太高,太不切实际;与统一全国的目标相对照,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一开始,诸葛亮选择弱小的刘备,合伙经营(而不是有限责任公司),并不自量力地把自己当水,把刘备当鱼。想当初,诸葛亮为刘备也为他自己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理想目标。看如今,实现理想的依据,荡然无存;望将来,心中的理想,还是一枕黄粱。刘备死后,诸葛亮就为实现自己梦一般灿烂而又遥远的理想而苦苦挣扎,不惜血本,赔了老命。

理想的不能实现,是诸葛亮的悲;为实现理想而挣扎,是诸葛亮的苦。他的苦,不仅心苦,还有身累。他的苦与累,除了理想这么一码子事以外,除了错了不回头之外,还源于的他思维类型和处事风格。

情长才短

人类的思维类型基本分为两类: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善于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形象思维善于类比模仿,创造应用。当然,大多数人的思维不是这两种类型的决然对立,而是两种成分兼而有之,以某一种类型为主。

我们今天读诸葛亮的遗作,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缜密,却平铺直叙,这也反映出诸葛亮的思维类型偏向于抽象思维型。

世间至善至美的人是不存在的,诸葛亮也不能例外。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结尾对诸葛亮作了一个评价,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也。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这段评语大致意思是这样的:诸葛亮掌权治国以后,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教育惩罚相结合的政策,安抚百姓,依法治国;开诚布公,赏罚分明;百姓、官吏对他又爱又怕,但不至于怨声载道。可称得上治国之良才,在治国能力方面不亚于古之良相管仲、萧何。可是,连年劳师动众,劳民伤财,却寸功未建,说明他并不擅长于兵谋将略。

关于诸葛亮长于文治,还是善于武略,本书第二集已有详细讨论,此不赘述。这里要补充一点的是,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评注中,用北伐的失败,反证诸葛亮的不善兵谋将略,是没有说服力的。

本书前面的内容说过,诸葛亮的北伐并不是真的要打到洛阳去,解放全中国,而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同时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即使从技术层面来看,北伐的失败也不是兵谋将略的问题,根本上是蜀、魏之间实力对比的问题。别说诸葛亮不善兵谋将略,就算诸葛亮善于兵谋将略,甚至诸葛亮有神谋鬼略,北伐的失败也是铁板钉钉、无可奈何的事。

就这么一个不能说明问题的评价,陈寿还是遭到中央、地方,学界、民间的巨大压力。

可见,诸葛亮是如何的神圣不可侵犯。

魔鬼附身

诸葛亮受命辅政以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作为北伐军统帅,士兵二十大板以上的军法处置也要亲自斟酌。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性格属于事必躬亲这一劳碌命型。这种性格类型的人,总是喜欢亲力亲为,对别人总是不相信、不放心,对下属的行为既不放眼,也不放手。

这种性格类型的人,适合在生产一线工作,也适合当个基层管理者。当个外科医生最好,就像老古我,当个神经外科医生,成天干精密细致的活,做风险巨大的颅脑手术,却极少出问题,深得患者好评。可是,作为高层管理者,尤其作为政府首脑,这种性格类型导致抓住芝麻,丢了西瓜;累得趴下,别人也说你活该。

在有效管理中,与职位相联系的是职权和职责。职权是基于职位而来的法定权力,是履行职责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又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和媒介。权力是职权的上位词,作为统治者、管理者,当然要抓住权力,尤其是要抓住关键的权力。但不能把权力和职权混为一谈。如果一个人独自把政权内、组织内所有的权力,甚至把下级、下下级的职权也抓在自己手中,那不是在有效地统治、管理,而是在捣乱、破坏。诸葛亮的权力观中,权力与职权的关系,到底有没有理清楚,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我帮他说清楚了,诸葛亮和他的粉丝们也不会服气。

同时,诸葛亮也不懂得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权力关系,没有分权和授权的概念。如果把蜀国比作一家公司,诸葛亮这个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董事长刘禅的决策。相反,诸葛总经理受命辅政以后,从刘老董事长手中接过决策权,就再也没有把决策权还给刘少董事长。

刘禅就说过这样的话:“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说,国家大权在诸葛亮先生手上,我老人家只是承担祭祀这样的名誉角色而已,也即,俺老刘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刘禅在众臣面前为诸葛亮树立威信,好让诸葛亮放心大胆地做事、做主;也可理解为,刘禅向众臣披露一个秘密:俺老刘其实就是个傀儡。

李严同是托孤之臣,诸葛亮从不与他分权,共同理政,只让他镇守一方。刚开始的时候,刘备让李严镇守永安,可能有防范朝中的诸葛亮的意思。这正好遂了诸葛亮的心愿:正好让李严远离权力中枢。

对于下属,诸葛亮也只是把有限的权力授予蒋琬、董允这些唯唯诺诺之辈;像魏延这样有才华、能决断(当然也带几分傲气),像赵云这样老成持重、有独立思想的将领,他是带在身边,既加以重用,也严加管束的。

一说到诸葛亮大权独揽,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辩解。说是刘后主贪图享受,昏庸无能,亲信小人,没有从政经验,等等,等等。一句话,刘阿斗是烂泥巴,扶不上墙,没法子的事。老诸葛是万般无奈,忠心加良心,苦心加伤心,不得已,才鞠躬尽瘁,累得吐血,以至英年早逝,留下千古遗恨。

到底是小阿斗无能,还是老诸葛不肯放权?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用不着在正史、野史或文学作品中翻箱倒柜,寻找正面、反面的证据。只要仔细读读《三国志》的相关内容,再回到常理上来,就不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第一,刘禅贪图享受。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内外皆管,上下通吃,刘禅则形同虚设,甚至形同软禁。看看《三国志·后主传》就知道,刘禅接班后、诸葛亮去世前这段时间,在刘禅的本传中,根本看不到阿斗在干什么,通篇都是“某年春、某年秋,亮……”,只看见诸葛亮在干什么。

实际上,刘禅形同软禁,噤若寒蝉,除了盖盖橡皮图章,除了喝酒玩女人,确实也无事可干。实在无聊了,实在玩腻了,便与下属(刘琰)的老婆偷情通奸。身为最高领导,确实有点不像话。在下属老婆身上“巴掌大的地方”犯一个天大的错误,也有点不值。

但不要忘了,阿斗是皇帝,是最高领导,势力范围内的天下都是他的私产,吃喝嫖赌、偷情通奸算什么?连生活作风问题都算不上,小节问题嘛。甚至连小节问题都算不上,作为国家元首,物质享受和色情享受都属职务性消费。何况年轻力壮的阿斗,肩上没有担子,手头没有活计,精力过剩。不能谈政治,只好去谈恋爱;不让做政事,只好去做房事。

刘禅的贪图享受,玩物丧志,是诸葛亮大权独揽,长期秉政的原因,还是诸葛亮不让他掌权参政的结果?这个问题即使弄不出一个结论,至少值得讨论。

第二,刘禅昏庸无能。如果以诸葛亮为标杆和参照系,刘禅可能真的是昏庸无能。但是,后人对刘禅昏庸无能的认定,是为了反衬诸葛亮的英明能干,或者,刘禅的昏庸无能是诸葛亮英明能干反衬下的昏庸无能。同时也为诸葛亮的大权独揽、死不还政,找一个差强人意的理由。一句话,只要老诸葛还活着,小阿斗只能“被无能”。

我们来看看,在后诸葛亮时代,在诸葛亮的“伟大、光荣、正确”隐去之后;在阿斗走出诸葛爸爸的阴影,站在阳光下之后,刘禅干了些什么,干得怎样。

诸葛亮死后,刘禅干脆废除丞相制,让蒋琬任尚书令,并让费祎制约蒋琬。有人重弹北伐老调,都被刘禅制止。说刘禅无能,还说得过去;说他昏庸,就有失公道。至少,刘禅有基本的是非观念和掌权能力。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所作所为,证明老诸葛心中昏庸无能的小阿斗,的确有点庸,但并不昏,也还算能。

说句良心话,做一个逐鹿中原、兼并天下的雄主,刘禅肯定不行。就是他这个最高领导行,巴掌大的蜀汉帝国也不行。做个守成之君,让老百姓过几天安稳的小日子,刘禅应该还是行的。

同类推荐
  • 夫余王

    夫余王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在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上,生活的少数民族部落就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些部落大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性情豪放,善于骑射,精于狩猎。其中以居住在嫩江跟牡丹江流域的秽、貘两族最是兴旺。这里四季分明,鱼肥水美,利于渔猎,适宜农耕。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秽、貊两大部族相互帮助,共同抵御外来部落的侵犯,誓死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到秦朝末年时期,秽、貊两族便融为一族,名为秽貊。之后又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政权,史称槀离国。藁离国是三江平原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东北疆最先崛起的少数民族国家之一。在藁离国崛起之后,三江平原上又相继崛起了东胡跟肃慎两大部落。从此在三江平原上就形成了以藁离、东胡、肃慎三族鼎立的局面。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藁离国的一个传说开始了。
  • 重生之回到大明做王爷

    重生之回到大明做王爷

    “本来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即使坏了一点也没必要把我丢在明朝末年吧。”李佳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居然灵魂穿越回到了1643年,而且还不小心改变了历史。“喂,让你国祚延续了这么久,怎么说也应该殖民全世界啊!”
  • 江湖有道

    江湖有道

    有的人一生为国,却无名而终。有的人徇私舞弊,却风光无限。天地不仁,成败无道。那是因为公道在人心,有人就有江湖,江湖不比人生。人生无常,但江湖有道。
  • 大唐天秀王者

    大唐天秀王者

    盛世大唐,是一个胜者为王的游戏。作为氪金玩家,李隆基谨慎,荣登九五,李白太浪,流落江湖。而作为零充玩家,王昌龄气运加身,谱写了七绝圣手的佳话,杜甫则霉运连连,依靠大佬送装备艰难度日。这是王者的时代,这是秀儿的舞台,无数人在此成就荣耀,无数人在此黯然离场。李龟年,职业乐师,定位奶妈,却一心想能抗能奶能输出,立志成为一个全职高手。
  • 大秦之铁骑纵横

    大秦之铁骑纵横

    新书《无限之异能系统》已经发布,喜欢本书的书友可以去看看白泽原以为自己死后会下地狱,想不到却去了另一个世界,而且还成了鬼谷子的传人……秦始皇并没有雄才大略,李斯居然是一个剑道高手,蒙恬也不是忠心之臣,反倒是赵高成了一个好人?面对和自己记忆中完全不同的战国,白泽冷笑一声:“这战国,真有趣!”
热门推荐
  • 十字路口说爱

    十字路口说爱

    我可以否定自己过去的一切,我可以说自己傻,我可以认为这个人一点都不值得我这样,我也可以去原谅,告诉自己不再想,平常心就好!问问自己的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愿你我都做一个清醒者,冷冷的旁观这个世界,向世界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该背叛的时候就背叛……我原本只想好好的爱生活,现实的冷漠让我不得不把内心武装起来用一颗狠毒的心面对别人…我在娱乐圈越走越远,初心慢慢消失不见?
  • 麻瑞亭治验集

    麻瑞亭治验集

    天地未分,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浮升之清气为阳,沉降之浊气为阴,于是阴阳始分。清气浮升而亲上,是为天,浊气沉降而亲下,是为地。天地之间,化生万物,而万物皆阴阳之所变化,所以万物之生长、变化、消亡,皆取决于阴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夜晚千盏琉璃灯

    夜晚千盏琉璃灯

    她是夜千璃,她是云菲琪,她们是姐妹也是敌人,她是她的姐姐,她是她的妹妹,但是注定她们是一对不共戴天的敌人!
  • 女配死亡108式手册

    女配死亡108式手册

    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去古代,你品品,你仔细品品,简直就是作死。
  • 他即曙光

    他即曙光

    【全文免费】初次见面是在冬天。因为两个案子都和她扯上联系,所以他盯上了她。“你一直把目光放在我身上,就不怕放跑那些凶手?”“不,只有盯着你,线索才能浮出水面。”“你一定会后悔的。”是的,到后来,他确实后悔了。久别重逢后的见面,依旧是冬天。他怕冷,从来都在室内开空调穿着大棉袄的他却在楼下等了一整天。不得不承认,她有些心软了。或许他们都是彼此的曙光,而他更是。1V1#温馨小暖文#篇幅并不长#破案为辅#很多词不能写,所以别太纠结#
  • 二胎是面照妖镜

    二胎是面照妖镜

    梁伟华从一名机关干部转变为一个企业总裁后,生个儿子继承产业成了他的最大目标之一。他带着小三和私生子上门认祖归宗,叫徐婉君情何以堪?曲折的过程,充满变数……有人说:“二胎是一面婚姻的照妖镜。”它照出各个家庭的婚姻百味和人性之百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安徒生童话(小学生爱读本)

    安徒生童话(小学生爱读本)

    安徒生30岁时开始创作童话,有谁能够想到被艰辛和苦痛纠缠了半生的他却为世人创造了一个奇美的幻想世界。这里萦绕着真、善、美编织的动人旋律……《安徒生童话》选取近30篇安徒生经典童话。这些故事将为你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你游历斑斓的大千世界,给你自由观察、思考和感受的机会。在树林中吟唱的夜莺会告诉你什么才是“真”的;小美人鱼化做泡沫升入天堂,她透过海上星辉展现“善”的优雅:天鹅之“美”被空中的片片彩霞勾勒得熠熠生辉,它一边展翅高飞一边告诉大家:它曾经只是一只丑小鸭……
  •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

    如何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他人融洽相处,九型人格可以助你解开所有与性格相关的秘密。本书详尽地分析了每一种具有不同特征的人格,其中总有一种符合你。本书还针对不同人格的特性提出相应的扬长避短的策略,让每个人都能将自身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 骑马与砍杀之一统日明清

    骑马与砍杀之一统日明清

    岛津织田长宗算什么那。我将要一统日本改革明朝灭掉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