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65600000034

第34章 养心养生——以学养生,以心养生(3)

唐代诗人王建看遍人间疾苦,也深为尘世之人还得面对生老病死而叹惋。一日,王建在禅房中看到禅师心无二念地修禅,感慨颇深,赋诗道:“浮生不住叶随风,填海移山总是空。长向人间愁老病,谁来闲坐此房中。”这禅房之中的另一番景象因何让王建大发感慨呢?因为禅师已经参悟出人生生老病死乃自在人心,看破了悲欢离合、病痛愁苦乃人生假象,大彻大悟,达到了不生不死,心怀广远的永恒的极乐世界。只有将此心修炼得广袤无垠,才能看破芸芸众生百态,达到“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的自由自在之心。

既要重视养生之道,但对生命的健康长寿,也不可心存妄念,不可迷信,让一切顺其自然。曾国藩曾说人的“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养生但不可为了目的而过分强求,须知生老病死,乃是人生自然规律。这样的达观、冲淡之气,难道不正是今天追求养生的人们所应具有的襟怀和认识吗?

6.陶写性情,一生受用不尽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曾代四、王飞四先后来营,接尔廿日、廿六日两禀,具悉五宅平安。

和张邑侯诗,音节近古,可慰可慰。五言诗若能学到陶潜、谢脁一种冲淡之味,和谐之音,亦天下之至乐,人间之奇福也。

尔既无志于科名禄位,但能多读古书,时时吟诗作字,以陶写性情,则一生受用不尽。弟宜束身圭璧,法王羲之、陶渊明之襟韵潇洒则可,法嵇、阮之放荡名教则不可耳。

——此家书写于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九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曾代四、王飞四先后来我营中,接你二十日、二十六日的两封信,得知家中平安。

和张邑侯诗,音节近似于古诗,我很高兴。五言诗,若能学到陶潜、谢脁那种冲淡的味道及和谐的音律,也是天下最快乐的事,人间少有的福分了。

你既然无意于科名禄位,只要能多读古书,常常吟诗作字,以陶冶性情,则一生都受用不尽。你应洁身自持,效法王羲之、陶渊明的襟韵潇洒,而不应该效法嵇康、阮籍的放荡不羁。

【心读】

曾国藩在这封家书中提出了一个养生的观点——以读书陶性养生,则一生受用不尽。

曾国藩自在京十余年为官,以及其后征讨太平军十年,剿捻期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无时不在读书作文写字。即使军中杀声震天,哭声遍地,读书与写作在曾国藩的生命中从未停止过,也构成了他生命中最真实的、一以贯之的组成部分。

林语堂说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遮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茅塞顿开,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用笔书写人生,以作字浸润人生,以圣贤之品格与道德影响性情,这是读书人的至高境界。其中,人生中找到合适的良师益友,纵使时空相隔,人地两殊,仍然灵魂交会,性灵通融,无声时更胜有声;以文字、意境与古今圣贤灵魂交融;在空灵浩淼星河之中,而非喧嚣熙攘人世之间性灵交融;将心魂托付明月,将喁语抛洒清风,将豪情纵情诗酒,已知古今无数性情中人莫不如此,于白云深处与尔同销万古愁。仿佛与圣贤之人携手婵娟,唯此意境真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一生受用之无穷!

因为若人不知古,便不知今;既不知诗书,便无灵性;故其人只可摹拟俗趣,了无可观。人若知书能诗,探古究今,仿佛恰得南山北岳清风明月气场之助,用笔陶写性情,故与俗情绝异。人所以耽情于寂寞故纸,因为纸中固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心魂性情也随之得到了扩充与净化,书可益智,可陶情,可蕴气,读书写作最是人养生之术中不可或缺的将养手段。

修身养性,以学养性,无疑是最佳方式。人是山水之间最有灵性的动物,可受后天环境制约,使得人的灵性被各种地缘、陋习、传统、习俗所遮蔽,唯有以书为载体,突破自身所处的狭小世界,畅游于天地之间,才是还原人之本真灵性最直接的方式。

7.养生与养学兼营并进

【原文】

澄弟、沅弟左右:

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励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者,今亦望家中诸侄试行之。又曾以为学四事勉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而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

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两弟如以为然,望以此教诫子侄为要。

——此家书写于同治十年(1871年)十二月五日

【译文】

澄弟、沅弟左右:

我见家中后辈体质都虚弱,读书长进不大,曾经以养生六事勉励子侄后辈:一是饭后千步走,二是睡觉前洗脚,三是胸无恼怒,四是经常静坐,五是经常习射,六是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一点儿菜。这些都是听各位老人说的,多次尝试没有弊端,现在也希望家中各位侄儿试行一下。又曾经用作学问的四个字勉励晚辈:一是看新书应讲求快,如果不博览会孤陋寡闻;二是温习旧书要讲求熟,不背诵则容易忘记;三是习字要有恒心,不擅长书写就如同身上没有衣服,山中没有树木一样;四是写文章应当多思考,不擅长写文章就如同人哑了不能说话,马瘸了不能走路一样。四者缺一不可。这些都是我经历了一辈子所深刻认识到而又有所懊悔的东西,现在希望家中各位侄子能够照着去做。

养生与为学,二者兼顾就会意志坚强并且身体也不弱,也许是门庭振兴的气象。两位兄弟如果认为是这样,希望要经常以此教育子侄辈。

【心读】

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以养生六事与为学四事再次告诫家人,拳拳之心,字间可表。在这里,曾国藩提出了他的一个重要观点——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既可强身,又可锻炼意志,同时是家中振兴的象征。这种见解已经超越一般养生的观点,他提倡以学养生。

曾国藩的养生思想,不仅关乎身体的问题,还包括养心。养心的途径之一是以道德自省来养心。而养心的另一途径,是读书养我浩然之气。做到心中坦然,精神愉快,这是人们普遍的养生经验,是长寿的最好的秘诀之一。而要做到这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当追求“以光辉灿烂的事物充满人心的学问,如历史、寓言、自然研究皆是也”。人的气势不盛,可用读书补气;人的气质由天生,唯读书可改变;人的性格有缺陷,可用读书弥补。以学养生,是一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与审美品位,从根本上改观人身本体的根本途径。

曾国藩的两个儿子纪泽、纪鸿体质较弱,他劝他们多读并多摹颜字之《郭家庙》、柳字之《琅琊碑》和《玄秘塔》,希望以其丰腴的墨气、坚韧的骨力,充实他们的生命气质。他还希望他们在吟诗作字、陶写性情时,学习陶渊明、谢朓的冲淡之味、和谐之音、潇洒胸襟……这也就是说,以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再经由精神影响人的生命与物质世界,达到完整的养生的目的。

《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鲁国有个名叫闵子骞的人,开始拜孔子为师时,他脸色干枯,一段时间后脸色变得红润,孔子觉得奇怪,便问原因,闵子骞说:“我生活在偏僻的乡下,看到达官贵人坐在华丽的车上,前后龙旗飘舞,很是羡慕,因此寝食不安、脸色干枯。如今受先生教化,精读做人治国之书,懂得道理日多,能辨是非、知曲直、识美丑了,那些‘龙旗’之类的东西,再也不能打动我的心,因而心情平和、通体坦泰,脸色也就红润了。”闵子骞把自己脸色红润归功于知书达理,正说明了读书可以安神定气,养生怡性。

南宋的《苕溪渔隐》中说:“世传杜诗能除疾,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悦然,不觉沉疴之去体也。”曾国藩也曾说过:“书味深者其面自润。”也是同样的道理,书能养生,书能陶情,水滴石穿,点滴浸润,以书作为如影随形的友人之人必然面透山麓静湖之气,怡然快意之色。

读书写作能延年益寿,是因为语言文字对于人具有调节情感、解除烦恼、健脑健心的功能。德国有一家病人图书馆,当一些慢性病、尤其是神经系统及心理系统有障碍的患者,在阅读了不同感情色彩的书籍报刊后,病人就会康复得较快。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是因为他认为吟诵诗歌能改善人的心理和情绪。在意大利,曾有医学家和诗人联袂成立“诗药有限公司”,出版具有不同主治功能的诗集,以供有不同心理疾病的患者对症选用。

罗素曾写过一篇叫做《我为何而生》的短文:“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飓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人的完整的一生,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这可以归结为追寻“我为何而生”的答案。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回答。滚滚历史长河,浪花淘尽古今中外伟人豪杰,纵然背景阅历、追求希冀各自殊异,众人之见却有一点殊途同归——这就是对知识生生不息的追求。

为人最后达到为生与为学,养生与养学难分难解,相互缠绕,生长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纵然人生苦难重重,有着书籍知识的陪伴指导,也是“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同类推荐
  •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阿德勒谈灵魂与情感

    人类对其环境所做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做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符号学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本书属于让人从书中走出来时会脱胎换骨的那一种。皮埃尔·阿多的所有作品皆属于这种类型,无论书里谈论的是马克·奥勒留或普罗提诺、斯多葛派或神秘主义,总是带着永远清澈的博学。这些著作表明,对古代人而言,哲学不是体系的建构,而是生活的选择,是在探寻智慧道路上的一种修炼。在这部对话录里,我们将发现一个令人钦佩的博学的学者,他的作品滋养了众多思想家,在他时而讽刺、时而如格言般的判断里我们将发现一个隐秘、腼腆、朴素的人。跟随皮埃尔·阿多,我们将领会到如何阅读和诠释古代的智慧,为什么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尤其是马克·奥勒留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做哲学,即学习面向死亡”,要学会“活在此刻,犹如最后一次也是初次看到世界一样”。
  • 生活中的逻辑学

    生活中的逻辑学

    《生活中的逻辑学》一书主要是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成功与失误的许多典型事例,进行逻辑分析,用具体事例说明逻辑推理的无穷妙用,深入浅出地教会我们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规则,提高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热门推荐
  • 遨游战场

    遨游战场

    网游大神苏简,因熬夜导致穿越到游戏里的火线战场,在自己最熟悉的游戏里。苏简开启了主角外挂,一路那是所向披靡。
  • 那一片桃林

    那一片桃林

    他在花海中一眼看中了她,费尽心思只为和她在一起。。。
  • 武神踏天

    武神踏天

    上古时代,那是一个璀璨的时代,百家齐放,众神主掌天地,到了近代,神已消失不见,天宇大陆上只留下一些神迹……一名少年自荒凉之地而出,走入天宇大陆的纷争之中,和天才争机遇,夺造化,最后一步步踏入巅峰。
  • 十二楼(古典文库)

    十二楼(古典文库)

    本书是李渔继《无声戏》一、二集之后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约成书于顺治末年。共收小说十二篇,每篇故事中都用一座楼作为中心关目,可见它们是作者有计划创作的,这也体现着作者一向追求故事新颖奇巧的创作思想。这些小说的个别篇章,如《十卺楼》《生我楼》,因过分追求情节的奇巧,不免有描写失真之处,但总的看来,它们还是非常生动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多方面的社会生活,不愧为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佼佼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愿你如糖,甜蜜余生

    愿你如糖,甜蜜余生

    某特助苦逼的对某个大boss说:“老大,有人冷嘲热讽的对夫人说话。”某boss回答:“弄哑她。”“老大,有人打压夫人。”白少冷冷一笑,“打压他们啊,要我说?”“老大,有个男人把夫人丢草丛里了。”某女人伪着某特助的声音开口。白少立马从办公椅上站起,“谁!给我揍他!”“当然是…”话音一转,又回归本音“你啊。”“老婆,不是说好了不计较了嘛。”白少抱着顾糖糖委屈的说道。“谁叫你又不好好吃饭,啊?”“错了嘛。”旁边的特助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艾玛,为森么我要承受这些!艾玛,我们老大咋变成这样了!快把我们腹黑大佬还回来!!!……白天阳,世界首富,腹黑不可自拔,人人都说他冷酷无情。。。后来。。。顾糖糖:白怂怂,你…给我滚蛋!白少:媳妇,我错了!
  • 不朽真魔

    不朽真魔

    一念便是万年,昔日魔头,后世重生,游走于正道,隐身于黑暗。这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大魔头,也是一个执着于大道的逐梦者。
  •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是一部以周氏家族为背景。全景描绘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家事的作品,内容包括三兄弟的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庭、家务事等方方面面。该书没有学术书籍的盖棺定论和大是大非,完全着眼于周家后院生活的叙述,涉及多位女性,包括鲁迅原配朱安,周作人夫人信子,周建人夫人芳子以及许广平、王蕴如等。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选择了周氏兄弟身上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没有被打上印记的光鲜明丽,却有不刻意隐藏的真实,书中隐秘的故事和谜题,值得回味。
  • 绝地求生之超强系统

    绝地求生之超强系统

    【叮!恭喜宿主打开钻石宝箱×1!获得999999RMB!】韦神:“这个家伙不能惹,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个老二吧……”
  • 千万不要抛下我呐

    千万不要抛下我呐

    洛伊卿从小就不受家人宠爱,父亲虽爱她,却不理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