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37400000032

第3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洽(20)

瓜蒂散是涌吐剂的代表方,涌吐之力甚强,虽能祛邪,亦易伤正,故使用时首先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血虚、体弱或肺、心、脾胃有病者,以及老年、小儿、孕妇等当禁用。其次应少量开始,中病即止。另外,在服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事先应告知病人及其家属:①服用本方后,因阳气受到鼓动上冲,可见头目眩晕、汗出等反应。病人不必惊慌,只须闭目静待,勿受邪风即可。②服药后痰实难于吐出者,可以用物探喉以催吐。③痰实吐出,大邪已去,而吐势不止者,可以葱白煎汤饮服而抑制其吐。

【辨治要点】

主症:胸脘痞塞胀满,气上冲咽喉,呼吸急促,泛泛欲吐,复不能吐。

成因:痰饮阻滞胸膈,气机郁而不展,有上越之势。

治法:涌吐痰实。

方药:瓜蒂散(瓜蒂、赤小豆、香豉)。

【原文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①者,此名脏结,死。

【词解】①阴筋:男性外生殖器。

【释义】脏结死证。

病人平素在胁下就有痞积或痞块,说明病程日久,阴寒凝结,气血郁滞,脉络闭阻。发作时从脐旁到少腹牵引疼痛,甚至痛引阴筋,致阴筋缩入。胁下为厥阴肝部,脐傍乃太阴脾位,肝脉络阴筋,少腹由肝肾所居。阴寒凝结于三阴,阳气告竭,病情十分危重,难于救治。

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乃有形症结,实际是肝脾肿大,与气滞而致的心下痞硬完全不同,不应混为一谈。肝脾大又见疼痛牵引少腹及外生殖器,说明全身阳气虚竭,气血不通,已至病危阶段,此时用大艾团灸丹田、气海,或可救治,但总的预后不佳。

【原文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升,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释义】阳明燥热、津气两伤的证治。

伤寒表证,误用吐、下之法,致使病证延迟七八日不解。吐、下之后,津液损伤,胃中干燥,邪气入里化燥化热。“热结在里”即是指邪已离开太阳之表而聚于阳明之里的意思。热结在里,邪热蒸腾,充斥于表里内外,故而“表里俱热”。热由里向外蒸腾,逼迫津液外泄,见汗出。热蒸汗出,则气随津泄,气阴两伤。“时时恶风”是因汗出肌疏,腠理开泄所致,而非表邪未解。邪热炽盛,胃中津液耗损严重,故其人大渴“欲饮水数升”;“舌上干燥”,是形容津伤之甚,连舌上都见干燥,若以净手摸其舌面,也可感到干燥无津。“舌上干燥而烦”的“烦”字,有心烦与燥渴至甚的两层意思,都是热盛津伤的必然见证。由此可见,本证不但阳明邪热炽盛、充斥内外,而且津气耗伤严重,所以用白虎加入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辨治要点】

主症: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或背微恶寒。

成因:邪热炽盛,津气损伤严重。

治法:清邪热,益气津。

方药:白虎加入参汤(白虎汤加入参)。

【原文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

【释义】继论阳明热甚、津气两伤证治。

与上条“表里俱热”相较,本条是邪热深伏于里,所以肌表“无大热”。口燥渴、心烦是里热之确据。“背微恶寒”与上条“时时恶风”的病机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治疗仍用白虎加入参汤,以清热益气生津。

本条“无大热”是指体表的温度不很高,并非是里无大热。表无大热,与“口燥渴,心烦”同见,说明其里热仍然很盛。表“无大热”非绝对无热,而是相对于炽盛的里热而言,体表之热较轻而已。里热炽盛而表热较轻,可能是由于热迫汗出的同时,带走部分表热所致。同样是热迫汗出,腠理疏松,而见“背微恶寒”一证。由于背为阳之府,是阳气会聚的地方,故当热迫汗出,津气两伤,卫阳失于固密和温煦职能时,则背部恶风寒较为明显。“无大热”与“背微恶寒”的病理基础都是里热炽盛,“口燥渴,心烦”是其辨证眼目,可与少阴阳虚证鉴别。少阴阳虚证虽也见背恶寒,但必是口中和而不燥渴,并见脉微厥逆等虚寒征象,与本证截然不同。

【原文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

【释义】白虎汤的禁忌证和使用白虎汤的原则。

脉浮,发热,无汗,是太阳伤寒见证,当有恶寒身疼等。邪在表,当治以汗法。此时即或兼见烦渴等里热之证,亦应表里两解,或先解表后清里,而不可先以白虎汤清其里热,即所谓“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这是因为白虎汤是甘寒清热的重剂,在表寒证存在的情况下,径用白虎汤,每可冰伏表邪,郁遏阳气,甚或引邪内陷,故“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既然白虎汤不可早用,自然白虎加入参汤也不可早用。

白虎汤和白虎加入参汤都应该在太阳表证已罢,阳明里热已成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此渴欲饮水,非一般的口渴可比,必是大渴引饮,此系使用白虎加入参汤的重要特征。如果患者已经烦渴引饮,即使无大热表现,亦可使用白虎加入参汤。

【原文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释义】太少并病的治法及禁忌。

太阳少阳并病即太阳先病不解而后又病少阳。“颈项强”是太阳经邪不解;“心下硬”、眩冒是少阳病见证。治疗用刺大椎、肺俞、肝俞之法。因邪虽由表及里,因未至阳明燥实内结,所以禁用下法。

本条与142条相呼应,讨论太阳少阳并病的治法及治禁。两条所举症状大致相同,其治疗均采用针刺三穴的方法。不同的是,142条指出禁汗并交待了误汗后的变证及其救误之法;本条仅指出禁下,而未说明误下后的病证变化。

【原文172】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释义】太少合病下利或呕的证治。

太阳与少阳合病,即太阳与少阳的病证同时俱见。少阳火郁不伸,邪热内迫,下趋大肠,故“自下利”。仲景以“自下利”作为本条的主证,对表证略而不提,说明病证偏重于里。下利因少阳之热移行胃肠所致,病证当见大便不爽、腹痛下重、肛门灼热以及有红白黏秽等,具有少阳疏泄不利、气机不畅等热性下利的特点。治以黄芩汤清热止利。

黄芩汤用黄芩之苦寒,清泄肝胆邪热,燥湿止利;芍药酸寒,养阴补血,制肝胆横逆之气,缓急止痛。两药相合,为治热利之主药。甘草、大枣益气滋液,而顾护正气。

若少阳邪热逆于胃,胃气上逆而呕,于黄芩汤方中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黄芩汤寒以清热,苦以燥湿,酸苦涌泄,酸甘缓急,体现了治疗湿热痢方的基本配伍思想,故被《医方集解》称此方为“万世治痢之祖”。后世治疗痢疾的名方芍药汤,即由黄芩汤发展而来。

【辨治要点】

主症:发热,口苦,小便短赤,下利灼肛,大便利而不爽,并有热臭气,腹部疼痛,脉弦数。

成因:少阳邪热内迫阳明,胃肠功能失职。

治法:清热止利,或兼和胃降逆。

方药: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呕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汤加半夏、生姜)。

【原文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释义】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的证治。

素体胸腹寒热失调者,阳气不宣,若感受外邪,易引而为病。“伤寒”是感受外邪之意。“胸中有热”,即胸中有邪热,可见心烦、懊、口苦等。“胃中有邪气”,是指病邪阻滞于胃肠。腹中有寒,气机凝滞,不通则痛,故见腹中痛。“欲呕吐”是邪阻中焦,胃失和降而上逆。上热下寒,阴阳升降失其常度,阳在上不能下交于阴,则下寒者自寒,阴在下不能上交于阳,则上热者自热。治用黄连汤清上温下,交通阴阳。

黄连汤以黄连清在上之热而除烦;用半夏降逆止呕,干姜温中散寒以止痛,配用参、草、枣益胃安中,以复中焦之升降。桂枝既能助干姜温中,又可和解在表之余邪;妙在与黄连配伍,交通心肾阴阳,有助于上热下寒证的解除。

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药味相近,但主治病证迥然有别。半夏泻心汤,有黄芩无桂枝,去滓再煎,用治寒热错杂于中焦,气机壅滞,以心下痞为主的病证。本方用桂枝无黄芩,用治上热下寒、寒热分踞上下,表里不和,以心烦、腹痛为主的病证。

黄连汤证与栀子干姜汤证病机同为上热下寒,但病位稍异,症状各有特点。黄连汤证病位涉及胸膈、胃肠,以“腹中痛、欲呕吐”为审证要点;栀子干姜汤证病位涉及胸、肠,以心烦、下利为审证要点。

【辨治要点】

主症:腹中痛,欲呕吐。

成因:上热下寒,升降失调。

治法: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方药:黄连汤(黄连、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

【原文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术四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释义】风寒湿痹的证治。

伤寒,泛指感受外邪。八九日,言其病程日久。究其原因,是病人卫阳虚,风寒湿三邪杂揉所致。风寒与湿邪相搏,痹着于体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身体疼痛以致到了难以转侧的程度。“不呕,不渴”,说明邪未入里。脉浮主邪在表,虚乃卫阳不足,涩因寒湿留滞不解。脉浮而“身体疼烦”,与麻黄汤证类似,应仔细鉴别。本证风、寒、湿三气杂合,痹阻肌表,患者卫阳复虚,邪盛而正衰,故使病证缠绵日久而留恋不愈。此时治法,当以桂枝附子汤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同类推荐
  • 糖尿病调养宜忌

    糖尿病调养宜忌

    本书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营养、起居、运动、娱乐、自疗、就医等各个方面的宜忌以及康复宜忌等都做以细致的介绍。
  • 助听器学

    助听器学

    本书共13章,从助听器的发展简史,到助听器的物理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助听器的分类等方面介绍了助听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应用经验、不同人群的助听器选配方法,以及如何遵循选配步骤,为听障人士选择符合其听力损失的最优助听器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的学习教材、各大助听器公司的培训手册、助听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提供给对助听器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包括有听力损失的成人和听力损失儿童的家长),使他们能够对助听器有更科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凡药涉巨毒,方涉峻烈者,或有其他注意事项者,均在【说明】项下对其详加说明。这些方剂屡试屡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集众家之所长,聚新方于一鉴,可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研究、学习、使用。
  • 中医偏方验方治百病

    中医偏方验方治百病

    本书分为九章,内容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偏方验方、内分泌科疾病偏方验方、消化内科疾病偏方验方、泌尿科疾病偏方验方、呼吸科疾病偏方验、神经科疾病偏方验方、皮肤科疾病偏方验方、男科/妇科疾病偏方验方等。
  • 黄帝内经通释

    黄帝内经通释

    本书共收载中医学经典名著《黄帝内经》原文162篇,对每篇原文均有通俗译文,直译与意译并用。
热门推荐
  • 情陷神秘冷首领

    情陷神秘冷首领

    黑屋中,他一把把她甩进沙发,她还没来得及尖叫,嘴里已被塞进破布,双手也被反绑,他就像一个恶魔,毫不怜惜的撕碎她的礼服,狂暴的在她身上烙下属于他的特有火焰形标记,而这时,门外正乐声悠扬,人声鼎沸,这一天,是她二十岁生日,也是她接任家族事业的第一天。他,温煦,俊雅,一直默默地站在她身边儿,用他宽厚的胸膛为受伤的她遮风挡雨,在她被那暗夜中的影子折磨得了无生气的时候,是他在她身边细语安慰,他种种的好,让她情不自禁的爱上了他,可是当他们最终走入婚姻的礼堂时,她才发觉,原来他的温暖也只是一场阴谋…
  • 生活于荒岛之上

    生活于荒岛之上

    也许我经历过的,你们所有人都没有经历过……
  • 恒永之花

    恒永之花

    丧尸病毒爆发三年后,一名半丧尸化的女孩爱丽丝,在最强自由猎手凯尔里德的保护下,探寻自己存在的意义。并毅然走上拯救人类,救赎自身的道路。在旅程途中,他们所见几何?所得几何?所失几何?而在旅途的终点,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什么?慢热的故事,无套路的写作,真挚的感情,由萌新写手纪海也,为您呈现。
  • 仙剑破苍穹

    仙剑破苍穹

    三千大界,亿万生灵沉浮。在岁月永歌之中,从一个残破的小世界内,一个男人,提着一把剑,一步一个脚印。在三千大界上,留下了一段不灭的传说。
  • 穹神

    穹神

    一个小寨子的平凡少年,却发现梦中学来的东西竟然在现实中使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强大的修炼功法、奇门妙术、神通禁法,通通的从梦中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同时,修行界多了一位打不死的剑修,残忍、疯狂、赶尽杀绝,让各路修士闻风丧胆
  • 山野闲云

    山野闲云

    穿越异界山野,从零开始的求生之旅,打造专属于自己的梦想家园。闲来品一杯香茗,观湖光山色,看云卷云舒,收几只宠物,种几亩山田……岂不快哉?人生苦短,道阻且长,何不放缓脚步,领略一下沿途的风景!群:689615506
  • 大哥自己人

    大哥自己人

    “大哥,放弃吧,别救了,给个痛快吧。”“兄弟在忍忍,马上就好…兄弟,你在干什么,快放下手上的刀,不要冲动啊!”噗,被救者自杀身亡!叮,恭喜宿主“救死”百人,完成百人斩称号!
  • 月惜风传奇

    月惜风传奇

    奇怪的人,总会遇见奇怪的事。机会有很多,看每一个人如何抉择。
  • 谁再唤卿名

    谁再唤卿名

    破碎的流年,望山,看云,拂风。我看不懂……
  • 重生娇妻:贺少,请割爱

    重生娇妻:贺少,请割爱

    有人说过,人生只有一次,死了,就不能重来了。可是…她却重来了一次人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