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34600000039

第39章 保健灸法(2)

加减:肾阳虚较重、腰脊冷痛、四肢厥逆者,可加关元、气海,并可用灸;若小便频数者,加脾俞、气海、水分,可针上加灸;腹泻者,加天枢、大肠俞。

九、治痹方(《针灸甲乙经》)

处方:会阴、太渊、消泺、照海。

用法:先刺太渊、消泺,再刺照海,后刺会阴,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若寒邪较重,可灸太渊、消泺、照海各5~7壮,再刺会阴。

功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风寒之邪所致的痹证。症见肌肉关节疼痛,或定窜不定,痛无定处,或痛势较剧,痛处有冷感,遇寒则甚,得热则减,苔薄白或淡黄,脉浮弦或浮紧。

加减:若寒邪较甚者,可加灸肾俞、关元,温阳散寒止痛;若风邪较重者,加风门、膈俞、肝俞,祛风活血止痛;若湿邪轻重者,加脾俞、足三里,健脾化湿通痹;若寒邪入里化热者,可刺大椎、曲池以泻热。

十、膝痛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梁丘、曲泉、膝阳关。

用法:先刺梁丘、膝阳关,再刺曲泉,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若寒邪较重者,可用温针灸曲泉、梁丘各15分钟。

功用:温经、散寒、止痛。

主治:膝部冷痛、肿胀、麻木,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行走,腰腿冷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缓。

加减:若寒邪重者,可加刺阳陵泉、犊鼻、阴市;膝部肿痛者,加风市、阳陵泉及膝关;寒邪人里化热者,加刺大椎、曲池以泻热邪。

十一、胁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支沟、章门、阳陵泉、委中。

用法:先依次针刺支沟、章门、阳陵泉,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然后取俯卧位,用三棱针在委中处的浅静脉上点刺出血。

功用:疏肝调气,通经活络。

主治:胁痛。初起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之变动而增减,胸闷不舒,饮食减少,暖气频作。久则胁痛如刺,痛处不移,舌质紫暗,脉弦或沉涩。

加减:胁肋胀痛甚者,加丘墟、外关、太冲以疏肝解郁;胁肋刺痛者,加内关、丰隆散瘀通络止痛;食少者,加中脘、足三里以调胃气;嗳气频作者,加膈俞、内关以宽胸舒膈。

十二、项强方(《医学纲目》)

处方:承浆、风府、后溪。

用法:先针承浆,只捻转不提插,平补平泻法;再刺风府,直刺用泻法;再刺后溪,直刺用泻法。均行针1~2分钟,后留针20分钟。进针前可先行推拿手法以加强疗效。

功用:疏风散寒,通经解疼。

主治:颈部感受风寒之邪,颈项僵硬疼痛,不能回首。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落枕。

加f减:颈项部疼甚者,可加天柱、风池,针用泻法,以加强通经止痛之效,如针后加火罐、.按摩、热敷,则效果更佳。

十三、伤寒无汗方(《针灸甲乙经》)

处方:风池、天柱、商阳、关冲、液门。

用法:先刺风池、天柱,针用泻法,行针1~3分钟,再刺商阳、关冲、液门,均留针20分钟,用浅刺法。

功用:发汗解表。

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颈项强痛,腰腿酸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加减:恶寒发热、骨节痛烦重者可加大椎、风门,针用泻法,以加强驱风散寒之力。

十四、解表清热方(《针灸集锦》)

组成:风池、大椎、陶道、身柱、合谷、少商。

用法:先刺风池、大椎、陶道、身柱、合谷,针用泻法或透天凉手法,留针20分钟,再用三棱针刺少商出血。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利咽。

型治:发热恶风,头痛有汗或无汗,咽喉肿痛,咳吐黄痰,口干欲饮,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加减:咳嗽痰多者,加肺俞、列缺,针用泻法以清肺化痰;头痛甚者,加太阳、上星,针用泻法以清头部之邪。

十五、泻胃热方(《素问·水热穴论》)

处方:气街、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用法:先刺气街,再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出针。

功用:清胃泻热。

主治:胃中积热。牙痛牵引头脑,面颊发热,其齿恶热喜冷,或牙龈溃烂,或牙龈出血,或唇舌颊腮肿痛,或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

加减:热甚者加内庭、丰隆,清泻胃热;牙痛者加颊车、下关、地仓,通经止痛;牙龈出血或溃烂者加颊车、内庭,通经泻热;便秘者加支沟,泻热通便。

十六、泻心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列缺、曲池。

用法:重泻列缺、曲池,得气后留针15分钟,出针;烦热较重者,可泻曲池出血。

功用:清心泻热。

主治:发热,心烦,心胸憋闷,口唇干燥,汗出如珠,舌红,脉细。

加减:心烦甚者加刺内关、神门、通里,清热镇静除烦;高热者加大椎、合谷,通经泻热;汗出者加阴郄、复溜,以滋阴清热,固表止汗。

十七、五心烦热方(《针灸大成》)

处方:内关、涌泉、十宣、大陵、合谷、四花。

用法:先刺十宣出血,再刺大陵、四花,均用泻法;后刺合谷、内关,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最后轻刺涌泉,得气后出针。

功用:清热除烦。

主治:发热,午后热甚,四肢及心胸烦热,口渴,面赤,舌红,脉数。

加减:潮热者加大椎、太溪,养阴清热;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镇静安神;口渴者加金津、玉液、然谷、太溪,养阴生津止渴。

十八、伤风头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风池、合谷、丝竹空。

用法:先刺风池、丝竹空,再刺合谷,均用泻法。若头痛甚者,可先刺丝竹空出血,再刺风池,后刺合谷,得气后,均留针20分钟。

功用:祛风活络,通经止痛。

主治:发热恶风,头痛阵作,遇风则重,如锥如刺,甚则头皮肿起成块,舌淡,苔薄白或微黄,脉浮。

加减:若风邪人里化热者,加刺大椎、曲池,以通经泻热。前头痛者,加上星、阳白;头顶痛者,加百会、前顶;后头痛者,加天柱、后顶;侧头痛者,加率谷、太阳;此四者均为对症局部取穴。

十九、伤寒头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合谷、攒竹、太阳。

用法:先刺攒竹、太阳二穴,再刺合谷,均用泻法。若伤寒较重、头痛剧烈者,可用三棱针刺太阳出血。

功用:通经散寒,去滞止痛。

主治:微恶风寒,头胀痛或剧痛,项背疼痛喜按,舌淡,苔薄白,脉紧。甚则可见恶心,呕吐,眩晕,面色苍白等症。

加减:恶寒者,可加大椎、曲池,以通阳解表散寒;发热者,加曲池以通阳泻热;若项强,加大杼、天柱,行太阳之气,通经止痛。前头痛者,加上星、阳白;头顶痛者,加百会、前顶;后头痛者,加天柱、后顶;侧头痛者,加率谷、侠溪;眉棱骨痛者,加鱼腰、阳白;若鼻塞较重者,加印堂、鱼腰、迎香等。

二十、祛风止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

用法:先刺曲池、手三里、外关,再刺风市、阳陵泉、三阴交,均用泻法。若有发热者,重泻曲池,以祛热邪;风邪甚者,重泻风市。均留针30分钟。

功用:清热祛风,通经止痛。

主治:风邪侵袭机体所致的病证。症见有四肢疼痛,痛无定处,遇风则甚,甚则四肢肿痛,活动受限,舌淡,苔薄白,脉浮缓。

加减:如新感外风或外风较甚者,可加风池以疏风清热。

二十一、止嗽方(《针灸大成》)

处方:肺俞、足三里、膻中、乳根、风门、缺盆。

用法:肺俞、足三里、乳根、缺盆、风门皆用补法,膻中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功用:补益肺气,降逆止嗽。

主治:久嗽不愈。症见:咳嗽,痰白,气短,自汗,易外感,语言低微,纳呆,舌淡,脉浮。

加减:痰清稀量多者,可加脾俞、太白、丰隆以健脾化痰。气虚症状明显者,可加灸气海、关元、膏盲俞、太溪以补益元气。外感症状明显者,可加风池、列缺、太渊、外关以疏散表邪。

二十二、理肺化痰方(《针灸大成》)

处方:俞府、天突、膻中、肺俞、足三里、中脘。

用法:天突、膻中用泻法,留针15分钟;俞府、肺俞、足三里、中脘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功用:宣肃肺气,化痰平喘。

主治:哮吼嗽喘(哮喘)。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苔腻,脉滑。

加减:缓解期可改用膏肓俞、气海、关元、乳根、太渊、肺俞、太白、脾俞、太溪、肾俞、足三里、中脘以补元气,益肺、脾、肾三脏之气,截断伏痰之源以治哮喘之本。

二十三、消食和胃方(《杂病穴法歌》)

处方:璇玑、足三里。

用法:璇玑向下平刺1.6~3.3厘米,足三里直刺4~5厘米,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功用:健胃消食,理气止痛。

主治:食积停滞,胃脘痞满,腹部时痛,嗳腐吞酸,厌食,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脉多滑数。

加减:胃脘胀闷而痛欲呕吐者,加中脘、下脘,针刺用泻法,以行气消食,和胃止呕。腹痛泄泻者,加天枢,上巨虚,针用泻法,以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二十四、胃痛方(《针灸治验录·杨永璇》)

处方:中脘、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内关。

用法: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均用补法,内关用泻法,中脘用提插补泻法中之补法,针后加拔火罐。亦可在足三里、中脘加灸。

功用:温中散寒,调脾和胃。

主治: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症见:胃痛隐隐,泛恶吐涎,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加减:脾虚泄泻者加天枢、大肠俞以调肠腑气机;手足不温者加灸手三里、悬钟以益气血而温阳;胃脘痛甚者加梁丘通经活络,和胃止痛。

二十五、呕吐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膈俞、章门、上脘。

用法:先针膈俞,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后用艾炷灸膈俞、章门、上脘各7~10壮。

功用:和胃降逆,益气止吐。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或有泄泻,或有胃中嘈杂,吞嗳酸气,或有发热恶寒,胁痛,或有胸胁胀块,急躁易怒。本方可用于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神经性呕吐等病。

加减:急性呕吐,发热恶寒者加大椎、合谷、内关,针刺用泻法,以退热止吐。食积呕吐者加下脘、足三里,针用泻法,以健胃消食,理气止吐。痰饮内阻、呕吐清水加中脘、阴陵泉、丰隆,针用平补平泻法,中脘加艾灸以温中益气。

二十六、呃逆方(《医学纲目》)

处方:期门、膻中、中脘。

用法:以上三穴均用艾炷灸。根据气逆的原因,决定穴位先后施灸的次序。

功用:疏肝和胃,降气止呃。

主治: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以致影响饮食、睡眠,舌质淡,苔薄白,脉多弦。

加减:情志抑郁,喜太息者加太冲,针用平补平泻法,以加强疏肝解郁之效。胃中寒饮、呃逆不止者,加膈俞,针刺用补法,再加艾灸,以温胃化饮,降逆止呃。

二十七、腹痛方(《类经图翼》)

处方:水分、天枢、阴交、足三里。

用法:仰卧位,先取足三里,使针感放射至足,持续运针几分钟以止痛;天枢针后加灸,灸至病人腹内感到温暖为度;水分、阴交,针刺之。诸穴得气后均留针30分钟。

功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寒凝积冷脐腹痛。症见:脐腹卒然而痛,疼痛剧烈,无有休止,得温稍减,不思饮食,肠鸣腹冷,大便泄泻或秘结不通,甚则手足厥冷;舌质淡或青,苔白润,脉沉紧而迟。

加减:脐腹剧痛者,加三阴交、气海以温中止痛;大便溏泄者,加大肠俞以通调肠腑之气;不思饮食者,加中脘以健运脾胃;肠鸣腹冷者,加灸关元以温暖下元。若为寄生虫引起的脐腹疼痛,取脾经血海、大横,任脉关元、中脘,经外奇穴四缝等,以针法为主。

二十八、通便方(《针灸大成》)

处方:章门、照海、支沟、太白。

用法:先针刺支沟1.6~3.3厘米,针感向下放散至手指,向上放散到肘、肩;照海针1~1.6厘米,太白刺1~1.6厘米,针后两穴局部有胀痛;章门针刺1.6~2厘米,针感有时可向腹后壁放散。以上诸穴均可留针30分钟。

功用:顺气通滞,降气通便。

主治:便秘。症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胁腹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加减:嗳气频作者加内关、合谷以理气宽胸;腹中胀痛者加天枢、大肠俞以疏导肠腑气机;纳食减少者加中脘、足三里以健脾助运。

二十九、利水方(《浮肿病中医简易方选》)

处方:水分、脾俞、肾俞、列缺、天枢、关元、足三里、复溜。

用法:先取脾俞、肾俞,得气后持续运针,两分钟后出针,然后再取列缺、水分、天枢、关元、足三里、复溜,诸穴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有时脾俞、肾俞、水分、关元可加灸。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症见:半身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沉迟或沉细。

加减:半身以下肿甚者加阴陵泉、商丘以健脾利水;食欲不振者加中脘温运中土;小便短少者加中极以利膀胱气机。

同类推荐
  • 专家诊治中耳炎

    专家诊治中耳炎

    中耳炎离你并不远,该怎样专业科学性地治疗,答案都在本书里。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保健食品研发与制作

    保健食品研发与制作

    本书详细介绍了许多具有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保健食品的制备技术、常用制剂和食品来源。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生命力的医学技术。中医药方神奇的疗效便是这一传统医术科学、高明的集中现。在这些有效、实用的药方里,包含着历朝历代诸多名医名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大多古医药方多散见于各种医学典籍之中,难以查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编者从上百种古医典籍或名医专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验方,经科学的分类统筹,编辑成书,以方便读者参考验用。本书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年间的多个朝代的名医名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极具收藏价值。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热门推荐
  • 乱世情缘,复仇王妃爱恨生

    乱世情缘,复仇王妃爱恨生

    她,赫连·冉紫韵,弃爱远嫁,是为完成母亲的复仇大计他,萧良夙,为了摆脱束缚,娶她为妻。她对他好是因为愧疚,他对她好是因为报复。本想真心对她,却料她远离自己,投入旧爱的怀抱。本想与他相伴一生,他却征伐母国,完成大业。满心无望的她却被告知已有两个月的身孕,本以为孩子可以是保住母国的唯一的筹码,却不料他说,若是不能平安诞下婴儿,他便让她的家人为其陪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魔王攻略

    末世魔王攻略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太空空难中,幸运的莫枉成为了唯一一个生还者。但不幸的是,当他苏醒过来时,看到的却是面目全非的地球。撕裂的大地,光怪陆离的天空,以及形形色色、随处可见的怪物。而更加不幸的是,在一台智能系统的辅助下,拼死拼活让自己的生活滋润起来之后……他居然莫名其妙地成了魔王?!在这末世舞台上,上演的可不是魔王VS勇者的简单剧本。这是愚者的垂死挣扎,也是贤者的理智赌博;这是萦绕耳畔的末日残响,也是破开混沌的希望曙光;这是博弈者跨越千年的惊天布局,也是侩子手含泪祈祷时的泣血悲歌。“毁灭即诞生,此乃万物的宿命。作为救世主,就要有化身为魔王的觉悟。”——《创世纪》
  • 开着跑车撞王爷

    开着跑车撞王爷

    “哼,想让爷宠幸的姑娘有的是,还得看爷高不高兴要了她。你觉得你们哪一点能比上人家,色相?还是狐媚功夫?”刘则已经走近了龙绽,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势俯视着她。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尖刻的人,撞了他,她真的不是故意的!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血幻三生之前世

    血幻三生之前世

    他说,本王不曾想过要伤你半分,你要的,本王都给你!但是,他将她打入阴极牢狱,让她思过,让她悔改,让她失了仙骨,丢了魂魄。他说,只要你能再投胎为人,只要你还能记起本王,本王便任凭你选择。但是,她要活着离开!他不许!她要选择死去!他不许!她要一世逍遥,不念情爱!他不许!她一切都如了他的愿,一切都随了他的心。但是,他却将她嫁与他人,一了百了……无孽无缘,无债无还……
  • 你和我的沧海流年

    你和我的沧海流年

    紫晗本是在国外生活,由于小的时候受到严重刺激,给她的脑子里留下了阴影,从此之后变的软弱,唯唯诺诺,父亲恨铁不成钢,让她回国锻炼,她不愿意,不想离开从小对她疼爱有加的哥哥,后来仍旧被保镖送回了国,在这期间,她努力表现,却到了各种难题,庆幸的是也遇到令她温暖的她,事不如人意,家人以及她认为的他的背叛,将她伤的遍体凌伤,终于,她想结束这一切,从此离开。过着跟以前大不相同的人生,从此,也将永远改变她的人生。
  • 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该书编选团队在广泛阅读浙师大国际儿童文学馆本年度订阅的数十种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及综合性报刊和大量图书的基础上,对入选篇目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推敲。我们力图通过选文,对2015 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的短篇作品,包括童话、小说、儿童诗、散文的创作概貌,进行较为全面的反映和呈现。
  • 苦海仙崖

    苦海仙崖

    天下诸般万象尽皆虚苦,仙也罢,魔也罢,不过如斯。大道轮回也不过一场斑驳的梦路,若想走下去就必须将坚定的信念永存于心间。寻大道、脱红尘,也不过为了寻找真正的自我。以求永脱苦海!(本人稳更,因有存稿,故绝不断更,但因时间问题只能暂时每日一更,等有所收入了再两更,见谅!)
  • 残笛声里带月归

    残笛声里带月归

    紫檀树下,你一袭广袖白裙,嫣然回眸,我已晓此生必万劫不复。知瑶山前,你一身昂然玄袍,长身玉立,我自知此生定永然相随。情之所事,人难逃;神,亦不可脱也。情之诺诺,可否能抵挡住六世凡尘的蒙蔽。初心使然,是否能忆回那时的浅笑相望。许你之言,终是敌不过宿命的轮回;苍苍钟声,只为你祈祷,愿君安乐。
  • 陨落星辰之大世

    陨落星辰之大世

    “人,终有一死;星辰,也终将陨落!诸君!死战!”林枫从城墙上一跃而下一马当先冲向了黑压压的三国联军。紧随其后的二十一位华夏宗师一时也是低吼“诸君,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