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27100000008

第8章 锦衣卫的第一次兴覆(7)

刚刚凭借锦衣卫把胡惟庸和一众谋臣杀了个干干净净,锦衣卫挂牌也就四五年时间,皇上怎么就要取缔锦衣卫的刑狱啊?虽然百思不得其解,百官们还是一起来看焚烧“诏狱”刑具的仪式了,朱元璋面对这群臣百官,让锦衣卫们把“诏狱”里的变态刑具一股脑儿取了出来,堆放在一起。

当时应天城的血腥气还没有散尽,土地里依然泛着微微的死尸味道,朱元璋高举着火把,告诉他的臣子们,他后悔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该不该杀人,为了明朝的千秋万代有谁是不该杀的!他只是觉得“诏狱”里的刑法确实太变态了,毕竟这种爱好不是谁都有的,大部分的臣子们都是知法守法的,心态比较正常,接受不了太刺激的想法。朱元璋非常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歉意,含糊地表示了他不应该放任锦衣卫发明这么变态的刑法,让好多人在担心自己是不是惹恼了万岁爷的同时,还怕自己万一进了“诏狱”会经历怎样的待遇,这样久而久之恐怕就没有人敢来给明朝当公仆了。

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积极的大明王朝,不需要一个梦魇环伺的大明王朝!我们需要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大明王朝,不需要一个人民提心吊胆的大明王朝!在一番让所有朝臣感动得饱含热泪的煽情演讲之后,朱元璋皇帝高高地将手中的火把抛起,点燃了那些充满着恐怖气息的“诏狱”刑具。所有的朝臣都把视线集中在了熊熊火光之中,而朱元璋则开始悄悄环视他的朝臣们,好了,他们似乎真的有些安心了,他们似乎真的感觉到了一点儿轻松感。朱元璋意味深长地暗自笑了笑。

不久,被关押在锦衣卫“诏狱”里的所有犯人,都被转到了刑部的大狱里,朱元璋对外宣称锦衣卫从此以后不再有私自关押犯人的权力了。刑部大牢毕竟是有刑部的人压着,不像原来锦衣卫的“诏狱”,只要把犯人投放进去,任何人都不能过问,只有皇帝一个人才能干涉锦衣卫行事。

就这么说吧,关进了刑部大牢,你至少还能通过某些渠道知道犯人在里面的情况,而且刑部的人下手毕竟还知道轻重,不会不经上报刑部的高级官员就直接将犯人折磨死。要是进了“诏狱”,除了皇帝谁都不能够过问,是人是鬼,还是被拆成几块了,除了朱元璋和锦衣卫恐怕没有谁能够知道。

在焚烧刑具以及取缔“诏狱”之后,满朝文武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至少,“诏令”不会再和催命符画上等号了。可是,焚烧刑具、取缔“诏狱”并不等于限制锦衣卫的职权,并不等于让锦衣卫恢复成单纯的仪鸾司,并不等于朱元璋真的准备让锦衣卫“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在这之后,锦衣卫确实“安静”了一段时间,朱元璋似乎也不再急于杀戮开国功臣了。应天城的刀光血影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被淡忘了,锦衣卫似乎又沦落成了不务正业的仪鸾司,在好多官员眼里,他们开始觉得锦衣卫似乎就是朱元璋专门为了对付胡惟庸才建立的,毕竟这个人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即使是皇帝也会有几分忌惮的吧?所以专门设立个部门对付胡惟庸也说得过去。而随着胡惟庸和李善长的死,锦衣卫又回到了那个无所事事的状态。

有人放松了,就会出现松懈,就会忘乎所以,朱元璋深信只有这样才可以测出臣子们的忠心。果然,日后蓝玉案的案发让朱元璋为自己当日的决定感到庆幸。而臣子们是否忠心,主考官就是在刑具被烧、“诏狱”被取缔之后非常低调的锦衣卫。主考官是锦衣卫,最后出来处理不及格的官员的人当然也是锦衣卫,除了朱元璋亲自经营的锦衣卫,还有谁能得到朱元璋的信赖呢?当年的刘基、李善长不能,如今的满朝文武就更没有人能了。

“胡惟庸案”案发之前,锦衣卫办案主要凭借着仪鸾司这张羊皮,而在锦衣卫走到阳光下以后,朱元璋再想故技重施,就必须要适当地改变锦衣卫的结构,因此,与其把焚烧刑具和取缔“诏狱”说成是欲盖弥彰,不如说是朱元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一条妙计,因此让人们忽视掉锦衣卫,然后那些自觉性不高的臣子们就会放松警惕,有些臣子们就会暴露出自己居功容易自傲的性格,果然,又一个结党营私的典范蓝玉冒出了头来。

于是,到“蓝玉案”案发,锦衣卫又站了出来,这次是一场疾风骤雨般的屠杀,几乎是在转瞬之间,朝臣们就发现和自己同朝办公的换了几个人,而有的朝臣则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就被手持诏令的锦衣卫们带走了,随后可能连当天的落日还没有来得及看就脑袋搬家了。

说朱元璋是认识到了“诏狱”里的刑法太变态了,所以才缩减了锦衣卫的权力根本说不过去,别忘了朱元璋的“剥皮实草”可比这些个变态刑法要变态多了,一生以用刑出名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忽然生出这样的恻隐之心呢?

在“胡惟庸案”之后迅速削减锦衣卫的权力,主要应该是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朱元璋的多疑所致,锦衣卫这样的权力确实有膨胀的危险;二就是朱元璋是在为下一次的活动作铺垫,不剔除掉明朝外廷里所有的刺,他怎么放心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交给继承者呢?

2.朱元璋对锦衣卫的限制

朱元璋终于感到应天城的秋天来得越来越早了,“胡惟庸案”后修订的《昭示奸党录》和“蓝玉案”后的《逆臣录》还放置在他的书房里,如今他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经常翻看它们了,锦衣卫提供上来的多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官员们老实多了,更关键的是在朱元璋眼里,能威胁到明朝统治的“硬刺”基本上都已经拔光了。

是什么时候开始又会时常想起戎马征战的日子的呢?朱元璋已经记不得了,他的记忆和他的视力一起开始模糊了。

我们不能不在这里作上述这样的描述,因为他老了,英武如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都不得不面对衰老,朱元璋也逃不掉。人越老的时候,就越会感觉到孤单的可怕,即使是皇帝也不可能不面对死亡的逼近。

他想把自己对死亡和王朝的忧虑向别人倾诉,可他的爱人和兄弟们都已经死去了,他的孙子虽然文弱却有着自己的心思。他感到皇宫的空旷和只属于王者的凄凉,他再次打开《昭示奸党录》和《逆臣录》,已经不再是为了搞下一次的肃清运动,更多的是想弥补一下自己日渐残缺的记忆。那是一堵久经风尘的墙,墙上的蛛丝马迹总是需要暗示才能够想起。

那是多么冗长的两份名单,有些名字朱元璋甚至一点儿记忆都没有,他以为那是他曾经的心腹或者发小,于是他叫来老迈的锦衣卫,让他们告诉他每个名字后面的隐情,到这时他才发现,曾经亲自把一个个名字烙在鬼门关的“生死簿”上的锦衣卫们,对很多名字也陌生得无从说起。这犹如一道晴空闪电,给了朱元璋老人当头一击。

还有什么人让他不放心呢?

开国的功臣多已不在人世,他的皇孙太子朱允炆长于文治,他的儿子燕王朱棣长于武功,还有什么让他放不下心呢?

那就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锦衣卫了!

他怎么可以那么信任锦衣卫呢?连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刘基、李善长、胡惟庸他都信不过,他怎么能把决定生杀大权这样的事情交给锦衣卫呢?

他们终究是人,不可能是只听命于他的机器,数以万计的罪犯中,有哪些是真正应该死在他的屠刀下,而又有多少是冤魂呢?权力,朱元璋感觉到久违的芒刺感又在背上发作,没有谁可以分享明朝皇家的权力。朱元璋不怕杀错人,“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焉可负我”,他笃信这是古往今来铁一般的成王之道,他怕的是别人来谋取、利用他拼杀来的权力。胡惟庸不行,蓝玉不行,锦衣卫更不行!

当他扫视着跪在两旁的锦衣卫们,他开始害怕了,未来是否有一天,这些人不用看他的眼色就可以对朝中任何一个人掏出“诏令”。他朱元璋在世,或许还可以拥有足够的威信震慑他们,而他那仁厚的孙子朱允炆呢?想到这里,朱元璋陡然惊出了一身冷汗,这真是拔掉了旧刺,却成就了新芒啊!险些就铸成大错,还好,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就颇有“远见”地焚烧掉了锦衣卫的刑具,收缩了他们在军队和牢狱方面的权力。

可是,就这样把锦衣卫一笔抹掉吗?

不可以,不管怎么说,这是他几十年辛苦经营出来的特殊部队,他们终归是他手中对外廷管理最得力的工具,与其把他们抹去,不如把他们捆绑得牢固一些,让他们永远屈服在他的权力之下。于是,在开国功臣被屠戮殆尽、外廷威胁基本上得以肃清的前提下,朱元璋开始有步骤地逐步削弱锦衣卫的职权。

朱元璋因此专门再次申明,从此以后一切案件交由朝廷的三法司审理,内外刑狱公事不再由锦衣卫处理。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是朱元璋由此却将锦衣卫的职权束缚住了,同时,他不再要求锦衣卫去办理任何案件了,不再像“胡惟庸案”后那样“挂羊头卖狗肉”了,他要实打实地削减锦衣卫的职权。

对于锦衣卫送上来的小报告,他也不再一股脑儿地受理,而是商酌地看,凡是案件都不会一律重办。其实一旦把办案和刑狱的权力从锦衣卫手里摘除掉,只剩下个打小报告的小权力在手里,锦衣卫已经基本上是被关了“禁闭”了。这个时候的锦衣卫,才是真正的“仪鸾司”,除了打打小报告,真正无所事事了,阴暗潮湿的“诏狱”不知不觉也成为了老鼠和蟑螂的乐园。

在晚年,朱元璋更加意识到了自己当初对功臣屠戮的残忍,在临死之时,朱元璋在自己的遗诏中说:“朕膺天命三十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微寒,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在客观评价自己一生的同时,也劝诫自己的继任者千万不能效法他严刑酷法、杀戮功臣的做法。

而善于察言观色的锦衣卫,早已经从这里意识到了自己的利用价值在短时间内已经不存在了,幸好他们不是“走狗”,没有面临“烹”的下场,作为朱元璋一手制作出来的“良弓”,他们只是被暂时“藏”了起来。这就像是“胡惟庸案”以后他们短暂的沉默一样。这个王朝缔造了他们,就一定会让他们饱受沉浮。

但是他们不用担心,因为朱元璋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的野心,人之将死,总是更容易看得透彻些,他更加担心起他年幼的继任者了,所以才有了民间那段“莫击燕,击燕必高飞,高飞上帝畿”的流言,不论朱元璋在他弥留之际是否把这句话告诉给了他的孙子,但是这场夺嫡之争的无可避免,相信他已经预料到了。

当朱元璋看着那些锦衣卫的器具在火焰中熊熊燃烧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他虽然湮灭了那些臣子们的逆反之心,却点燃了他的儿子——燕王朱棣心中那不灭的帝王之心,冥冥之中也给了锦衣卫们死灰复燃的机会。

3.锦衣卫的蛰伏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七十一岁,这一年的五月他病倒了,然而即使在重病里他依然坚持处理政务,事必躬亲,在这样支撑了三十天以后,终于平静地死去。

朱元璋去世六天后,被葬于南京钟山南麓的孝陵,谥为“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朱元璋去世不久,皇太孙朱允炆继承了皇位。

同类推荐
  • 炉边话清史:从朝堂到市井

    炉边话清史:从朝堂到市井

    文史大家金性尧在注诗之余熟读清史,深谙清代掌故。此部作品是其有关于清史的随笔结集,包含读史札记、闲谈文化掌故、解读历史迷思、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以及点评著名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炉边话清史:从朝堂到市井》不同于一般历史类作品,并非编年史、大历史,而是在史海中撷取一些小掌故,编缀而成。金性尧功力深厚,深入浅出,评史论人议事时,文史结合,常有独见。
  •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王朝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王朝

    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任务故事、历史事件,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明历史的长卷。那些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古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通过这本书活生生地重现在我们眼前。
  • 三国之皇叔四弟

    三国之皇叔四弟

    主角设定:罗昭,字伯明。男,16岁,身高186cm,体重72kg,穿越前为某校学生。自幼在山里拜大师学习武艺,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太极枪、罗家枪、杨家枪、剑法。擅长搏斗、太极拳,于黄巾之乱时登场。武艺基本与赵云、马超、典韦同级,高于太史慈、庞德、张郃。与刘关张结为兄弟打天下。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会剽窃古人几首诗讨得美女芳心。打仗?打得过就死命的打,打不过就玩阴。曹操:“刘备只不过比我多了个罗伯明而已,此乃天亡我也。”张飞:“四弟好酒量!某家比不过你。”刘备:“如不是四弟,大汉复兴无望……”孙策:“有你在我何敢自称小霸王?”
  • 我在三国有套房

    我在三国有套房

    毕业两年的莫枫成了万千穿越者中的一员。系统可以来回穿越汉末和现实,还配有空间储物栏以及霸王项羽的武艺和身体机能。渐渐的,一个个王冠被他戴上现实中,他是最强富一代,资产千亿……擂台上,他是ZKO世界拳王,拳下无一合之敌。汉末内,他是最有名的大忽悠,不知不觉间被奉若上仙。商贾间,他是最黑奸商,名下稀奇古怪产业无数。………………………………每一个绰号,都代表着他的一段传奇,每一段传奇都是一个故事。(注:本书非常规三国,挑刺者勿入。互穿剧情对半,不喜者勿入!想法和建议欢迎下方留言,一经采纳,狗作者爆更表示。)书友Q群:893942847,咳咳,群里全是萌妹子!又凶又可爱那种,没事还会嘤嘤嘤!
  • 开着坦克做皇帝

    开着坦克做皇帝

    新书《大豆神》已过审,持续更新中,欢迎前来尝鲜。
热门推荐
  • 祖迹

    祖迹

    一个宁静的夜晚,雄姿挺拔的昆仑之巅,突然爆发出一道炽烈的光芒,随即便是山摇地动。昆仑山山顶惊现一座天坑!湿热与黑暗并存的山体深处,八座古老的祭坛分八方而落,组成一幅硕大的五行八卦图。正中的太极阴阳眼上,赫然漂浮着一盏古卷????????????一个浩瀚未明的世界,玄秘莫测,光怪陆离。踏着仙神的的骸骨,追寻着远古的足迹,壮怀激烈,饮尽血泪,放眼万年??????
  • 种唐

    种唐

    王睿,一个现代人,无意中回到了千年之前的大唐王朝,他的愿望很简单,无非就是种种地,挣挣钱,可是实力不允许啊。且看他怎么在这大唐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各位兄弟姐妹,我现在在唐朝,该怎么活下去,在线等啊!新建的书友群:1070975256有兴趣的加一下
  • 世界大佬的撒娇技能点满了

    世界大佬的撒娇技能点满了

    白天在外边,秦九爷对着一群要勾引他的女人,活像个没断奶的孩子,“我有亲亲老婆了,我都听她的,我老婆呢,我宝贝在哪?”晚上回到家,秦九渊把洛夭夭禁锢在怀里,声音低哑,“宝贝,白天我听话吗,所以……给点奖励吧”————狐妖团子洛夭夭以为自己只是当个小小的炮灰女配,没想到竟然给男主大人们挡了所有的桃花?!挡就算了,她自己怎么还被拐跑了?!偏执总裁将她禁锢在怀,哑声低语,“夭夭,你是我的解药。”冷面将军一把把她抱进洞房,别扭着不满,“难道你想让我娶外边的女人?”超级偶像官宣婚讯,一脸宠溺,“我是有老婆的人了,你们不能当我的老婆粉了。”洛夭夭慌了,这,这可怎么办呀,她只是个工具人呀。秦九渊勾唇,深情一吻,“你是我的心上人。”洛夭夭被迫走上捋顺男神大人的路,却发现男神大人竟然还会黑化!看狐狸团子怎么降服各路大佬!成长为狐妖美人!————1v1甜宠团宠双洁爽文
  • 滇娇传之天悦东方

    滇娇传之天悦东方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代滇国女王的成长史,我若为王,定要四海臣服!
  • 市井浮烟传

    市井浮烟传

    世界太累太纷繁。光怪陆离里的世俗百态里隐藏着什么?平凡苦逼的人生为又何野趣横生?市井浮烟乱悠悠,背后却是惊人的亘古之秘。
  • 殿下专宠:天才小魔妃

    殿下专宠:天才小魔妃

    "喂!你。还好吗?”(⊙o⊙)!她不就和他开个玩笑嘛。“你说呢?”咳咳,某人一条尴尬的鼻血!硬生生勾出一道邪气的笑。这玩笑,,,他不厚道的很喜欢!
  • 神道九天

    神道九天

    混沌初开、九天乍现、悟道其中、傲视群雄!云天年少时跟随师父浪迹天涯,自懂事起一直都被邪恶势力莫名追杀。十岁那年,师父丧命敌手,在其临终前将三界第一神物‘九天塔’托于云天。从此,云天便踏上了一条通往世间巅峰的神道征程......漫漫神道!在人间!在神界!在鬼域!想要成为三界至尊,他究竟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成功?传说中的至尊神器,暗地里的神秘种族,各种神秘的职业,超炫的技能,驯兽师、阴阳师、控音师......一切的一切,都将出现在神道之上,汇集于九天之中!朋友给建了一个书友群:192535512,欢迎大家加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神漫天

    诸神漫天

    虚无的世界诸神并立,三界最强斗神云天下凡,千年巨变修真界早已改名源界,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天帝:“这个世界早已破败不堪,所谓之“神”不过是“天道”的对立,当“异数”想要突破“命运”,那即使被世人所不解又如何?我们既是幸运儿却又是孤独的悲哀者。”
  • 魂落九天之玄天

    魂落九天之玄天

    本书已移至‘逐浪小说网’,目前更新有十万字出一点,大家支持的可以去看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