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0400000005

第5章

刘邦并没有因为一次的失败而龟缩汉中,他认为直接与项羽军队交锋,胜率太低。为此,他综合多个谋臣的计策,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作战方略,即虚虚实实、以逸待劳,通过小股军队在边境四处虚晃一枪,迫使项羽军队长期与自己形成对峙状态,以拖垮项羽的军队。

不久,士气振奋的刘邦部队与疲惫不堪的项羽大军在荥阳东北的广武山形成对峙,显然这样的对峙对项羽不利,而对刘邦十分有利。因为刘邦夺取成皋后,可以从敖仓取得军粮,而楚军却由于刘邦派出的心腹大将彭越在后方经常袭击其粮道而导致军粮供应不上。为了促使刘邦要么尽快与自己决战,要么投降,项羽想出了一个计策。他派人把已俘虏的刘邦父亲太公带到了阵前,对刘邦说:“现在你不赶快投降,我把你的父亲烹了。”这时,刘邦说出了一般人难以说出的话:“我和你曾受命怀王,‘约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一定要烹了你的老子,那么看在兄弟分上也分给我一碗肉汤吧。”刘邦这些话,倒让项羽左右为难,如果不杀,他在部下面前将颜面扫地;可如果他要是杀了,又怕招致天下人的耻笑。项羽权衡再三,还是饶过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刘邦又一次化险为夷。

项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向刘邦提出了单独挑战的建议。刘邦认为此时是打击项羽自信心的最佳时机,于是他不仅不出战,反而笑着拒绝说:“我和你只斗智,不斗力。”然后指责项羽有十大罪状说:“你负约、王我于蜀汉,是一罪;杀卿子冠军宋义以自尊,是二罪;救赵后本当还报,却率兵入关,是三罪;烧秦宫室,私收其财,是四罪;杀秦降王子婴,是五罪;坑秦降卒二十万,是六罪;分封不均,是七罪;赶义帝出彭城,自立为都,是八罪;暗杀义帝,是九罪;为人臣而杀主、为政不平,是十罪。我率领义兵和诸侯一齐来诛灭残贼,又何苦与你单独挑战呢?”这十项罪名正中项羽要害,项羽听后大怒,但又无可奈何,他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军队的士气。就这样,双方对峙了十个月,项羽兵疲食绝,于是找到辩士侯公,让他说服刘邦,他们重新来划分天下。刘邦此时认为拖垮项羽主力的目的基本达到了,而自己也需要适当修整,为此在侯公面前假装勉强同意与项羽讲和。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双方以鸿沟(今河南荥阳、中牟、开封一带)为界,中分天下,西边属汉,东边归楚。项羽送还了的刘邦父亲和妻子。

鸿沟之约后,项羽率兵东去。如果历史按照这个方案进行下去,那么后来的事情就显得索然无味了。刘邦与项羽制定的和约不过是暂时麻痹项羽的一纸空文,他趁项羽不备,回马偷袭项羽,项羽做梦也想不到,刘邦这个玩“虚”大家,居然能够在订立盟约这样严肃的问题上也跟自己玩了一个大大的虚招。项羽大军本来就疲惫不堪,哪里还经得起刘邦从后面的突袭,结果自然是项羽大败,两军最终在垓下决战。项羽全军被刘邦军队团团围住,此时,刘邦把原来用烂了的虚招,再次施展出来,他并不急于进攻项羽,而是派人在项羽军营的四周大唱楚国的歌曲,以勾起项羽士兵的思乡之情。结果,战争还未开始,项羽的士兵便逃得差不多了,结局可想而知,经过激烈的战斗,项羽只身逃脱,又不甘失败被迫自刎乌江。

刘邦能够以自己弱小的力量最终撼倒项羽这棵大树,全凭虚虚实实的对敌章法,这些看似有些无赖的计谋,不仅帮助刘邦多次绝处逢生,还把项羽打倒,最终把自己推向了皇帝的宝座。

6. 攀上强势集团的亲戚

——拿儿女亲家做“铺路石”

家国观念牢牢树立在一些成大事者的头脑中,他们十分清楚:在自己力量还十分弱小的时候,一旦与强势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成功的几率就很大;倘若能成为强势集团的亲戚,很显然,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了。

春秋早期的晋文公重耳(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作为晋献公众多儿子中普通的一个,如果按常理也许毫无机会登上晋国的王位。可是历史并不按理出牌,因为重耳最终不仅成为了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而且位列春秋“五霸”前茅。他是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争雄中脱颖而出的呢?要想揭开这个谜底,恐怕得先从晋献公说起。

晋献公的儿子中比较有作为的主要有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卓子五个,申生是太子,重耳和夷吾是狄人所生。奚齐和卓子分别是妃子骊姬和她陪嫁的妹妹所生。因此从血统的角度来说,重耳跟夷吾肯定是靠边站了,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晋献公晚年,被骊姬迷得神魂颠倒。骊姬为了让亲生儿子奚齐继承君位,谗害了太子申生。太子一死,重耳马上意识到下一步就该轮到他和夷吾哥儿俩了,这时候他马上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夷吾,两人都觉得只有逃走才能挽救自己的性命。于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可是晋献公还不肯善罢甘休,派宦臣寺人披带兵追杀重耳。从此,重耳就不再只思考自己逃命的问题了,他已经想到了:如果自己不夺取晋国最高权力的话,那么即便晋献公不追杀自己,新君主也会派人来追杀的,因此他开始尝试为自己积攒日后夺取最高权力的资本。可是自己凭什么来积攒资本呢?重耳考虑到目前自己既无军队,也无资金,看来只有树立自己仁德的形象了。而此时宦臣寺人披来追杀自己,正是表明自己态度的时候。因为蒲城是重耳的封地,那里的人愿意为了他而同献公的军队作战,可重耳却说:“靠着君父的任命,我才能享受俸禄,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得人拥戴就跟君父对抗,没有比这更大的罪恶了,我还是逃走吧。”正是这几句话,使得晋国百姓觉得重耳是个宽厚仁慈的人。既然不愿意与晋献公对抗,那就只能再度逃跑。接着,重耳逃到了他姥姥家——狄国。他的舅舅狐偃、谋臣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介子推等人跟随其左右。

死了一个太子,跑了两个公子,奚齐就做了晋国的太子。在重耳逃到狄国的第五年,晋献公死了,奚齐和卓子也被人杀了,晋国已经没有国君了。这时秦穆公站了出来,重耳也与这个野心勃勃的国君进行了第一次交锋。秦穆公想立重耳、夷吾中的一个为晋国国君,以此来扩张自己的势力。但他不知道谁当国君后对自己更加有利,于是他派公子子显分别向重耳和夷吾吊唁,以探听他们的动向。子显对重耳说:“夺取君位机不可失,公子您怎么不考虑考虑呢?”重耳深谋远虑,他从子显的话中马上听出了端倪,他知道如果顺着子显的话说,那么将来肯定得出卖晋国的利益给秦国,要真是这样,他即便当上了晋国国君,也将是很痛苦的事情。因此,他认为自己此时当晋国国君时机还不成熟,不便行动。于是他摆出一副仁爱思亲的面孔委婉地推辞说:“父亲刚过世,做儿子的只感到悲痛,哪儿敢有什么妄想啊。”子显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他同样的话去问夷吾,夷吾不知这里面的隐情,他迫不及待地想成为晋国国君,他对子显表示:如果秦穆公肯帮助他回到晋国,他愿给秦穆公丰厚的谢礼。公子子显回去后照实向秦穆公汇报了。秦穆公权衡利弊,最后决定还是立夷吾为国君,即晋惠公。

刚刚即位的晋惠公做梦也没有想到,秦穆公很快就要他实现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这让晋惠公不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于是他想赖账,秦穆公岂能容他赖账,不久即发兵大败晋国,晋惠公也做了俘虏。秦穆公本打算杀了晋惠公,可是这个时候,重耳出来了,他去信劝说秦穆公放了晋惠公,指出如果此时晋国没有国君的话,那么必将出现国内大乱,这对于秦国也是有害的。秦穆公接受了重耳的建议,但他不愿意就这么轻易放过晋国,他与晋国达成一项协议,即晋国献上河西土地给秦国,太子圉入秦做人质。这个时候,重耳提议秦穆公应该进一步巩固两国的关系,秦穆公认为也是,于是把宗室女儿(一说是秦穆公的亲女儿)嫁给晋国太子圉,这就是“秦晋之好”的雏形。秦穆公又把河西五城还给了晋国,这大出晋国人意外,从而使得晋国人开始感激重耳了。不过这时晋惠公开始怀疑重耳的居心,为了消除这个潜在的政敌,晋惠公夷吾再度派寺人披去行刺重耳。

重耳只得逃出住了十二年的狄国,重新开始他的流亡生涯。在此期间,在重耳不停流亡的过程中,晋国国内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公元前638年,被扣留在秦国的晋国太子圉听说父亲晋惠公快要病死,便逃回晋国,第二年就继承了君位。重耳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他认为自己回国主政的机会来了。果不其然,秦穆公认为太子圉不辞而别,是背信弃义的行为。他见重耳在晋国很有影响,决心请重耳去秦国,协助重耳将来回国当国君。

秦穆公之所以帮助重耳回国,固然是因为对晋惠公父子怀恨在心,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重耳回国为君,秦国在争霸中就多了一个可靠而又强大的同盟。对重耳来说,秦穆公这次请他到秦国来,帮助他回国,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秦穆公曾把女儿怀嬴嫁给太子圉,重耳来到秦国后,秦穆公又打算把她改嫁给重耳。怀嬴起初不同意,说:“我嫁了太子圉,还能嫁给他的伯父吗?”穆姬说:“为什么不能呢?公子重耳是个好人,要是咱们跟他成了亲,双方都有好处。”秦穆公让秦国的大夫公孙枝做媒,重耳的随从因怀嬴是他侄儿公子圉的妻子而大多不同意。重耳马上向他的随从们说:我马上要夺取公子圉统治的国家,娶他的妻子又有何妨。重耳在处理这件事情上表现出了他高瞻远瞩的政治分析能力,众人也从这件事情上看到了重耳回国的决心和勇气。事实正是这样:秦晋联姻,秦穆公利用晋国的力量争霸中原;重耳要依靠秦国的力量回国。

秦穆公看到重耳有意与自己建立牢靠的关系,索性将自己的另外五个女儿也嫁给了重耳,重耳也毫不推辞地“笑纳”了。从此,秦穆公对待重耳如同自己人一样,重耳的坚实后盾形成了。

就在重耳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番时,晋国再一次发生了有利于自己的事件。原来公子圉即位以后就下令:“凡是跟随重耳的人,必须在三个月内回来,改过自新。过了期限,全部死罪;父兄不叫他们的子弟同来的也是死罪。”狐毛、狐偃的父亲狐突就因为没有叫他们回去而被公子圉杀了。重耳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他急忙把这件事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马上决定发兵,帮助重耳打回晋国。在秦国强大军队的攻击下,晋怀公的统治很快被推翻了,六十一岁的重耳终于成为晋国新一代的君主,是为晋文公。

秦晋联姻不仅是春秋时代的一场重大外交活动,而且也是重耳迈向权力巅峰的关键步骤。在这场外交活动中,重耳以宾客的身份,在秦穆公的礼遇下,通过与秦穆公结为亲家,来获取秦国的全面支持。他巧妙地抓住对方在争霸中需要晋国作为忠实盟友的心情,彬彬有礼地取得了秦国的政治和军事援助。对重耳来说,这场外交活动的意义是重大的,他结束了流亡十九年的苦难生涯,把回国的渴望变成了现实,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如果说重耳的联姻战略还是一种登上王位的间接手段,那么西汉武帝刘彻则是赤裸裸地凭借联姻而取得帝位的。在这个过程中,刘彻的母亲可谓煞费苦心。

汉武帝刘彻的父亲是汉景帝刘启,母亲为王美人。在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中间,刘彻排行居中,四岁时被封为胶东王。依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刘彻并没有承袭皇位的资格,只因为姑母刘嫖的钟爱,才由一名藩王成为皇太子。这个刘嫖在整个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被立为长公主,嫁堂邑侯陈午,生得一女名叫阿娇。刘嫖本想把阿娇许给皇太子刘荣,她托人向栗姬说合,但栗姬却坚决不允。这一来,长公主感到大失面子,恼羞成怒,遂对栗姬十分不满,结下不解冤仇。王美人知道后,认为时机已到,便趁机与长公主亲近。当长公主说及女儿婚事被栗姬拒绝时,王美人也为其报不平,而后转了一个弯又说:“可惜我没福气,没能讨得一个这样的好儿媳。”长公主当时正在气头上,随口说了一句:“干脆我们两个结亲,将阿娇许配给彻儿,也气气她栗姬。”王美人说:“这可使不得,阿娇是您的亲生爱女,可惜我那儿子又不是太子,实在是不敢高攀啊。”长公主冷笑道:“太子废立,乃是常情。栗姬别高兴得太早,只要有我在,说让太子当不成就当不成!”王美人乘机又用话激道:“立太子,关乎国家大事,栗姬为此费了好大的劲呢,请您千万别为这点小事把太子给废了。”长公主愈发气愤地说:“她不给我面子,我还顾得了她吗!”王美人心中十分高兴,又进一步说道:“既是这样,你如不嫌弃,彻儿和阿娇的婚事就算定了。今后,彻儿的事,全靠公主了。”第二天,王美人见到景帝,将长公主求婚的事给景帝说了一遍,景帝表示同意。

一天,汉景帝询问刘彻想不想娶阿娇?谁知小小的刘彻,竟伶俐地回答说:“如果能娶阿娇,我—定会造一座金屋,让她住在里面。”这话引起哄堂大笑。汉景帝见刘彻聪明可爱,心里十分高兴,也就极力促成了这门亲事。那句“金屋藏娇”的成语,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从这时起,刘嫖和王美人结为亲家,两人的过往日益密切。皇后薄氏因未生育而被废黜,汉景帝本想立栗姬为皇后,然而,刘嫖不愿如此,趁机向汉景帝说:“栗姬心胸狭窄,一旦当上皇后,那种‘人彘’事件,就有可能重演。”同时不断夸赞王美人和刘彻,于是,汉景帝把重立皇后的事情,搁在一边不提,还有意冷落栗姬。而王美人呢,对景帝格外温柔体贴,如此一唱一和,天长日久,景帝便生废立太子之心。王美人见时机已到,便故意遣礼官奏请景帝立栗姬为后。景帝一听大怒道:“这事用得着你来多嘴吗?”礼官仅因此言,便被下狱。后又经王美人周旋,礼官才免受皮肉之苦,得以获释。公元前151年11月,景帝正式下诏废太子荣为临江王。其母栗姬得知后,忧愤交加,一病不起,没过几天,便呜呼辞世。公元前150年4月,汉景帝下诏立刘彻为太子,母以子贵,王美人便被立为皇后。可惜栗姬直到死,也未曾明白自己为何会输给王美人。

7. 筑墙就是为了称王

——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当朱元璋率军由徽州向东南拓展势力时,有人告诉朱元璋,说是有一徽州名儒叫朱升的,是个大学问家,现隐居在家。朱元璋以刘备亲顾诸葛亮茅庐为榜样,前往造访,虚心请教如何才能夺得天下。朱升深受感动,他针对朱元璋的情形说了九字要法,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即巩固后方,牢固根基,发展生产,富民裕军,韬光养晦,待时而动。朱元璋深以为然,决定立即采纳,由此开始了他走向全国的战略行动。

同类推荐
  • 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强国兴衰史丛书

    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强国兴衰史丛书

    本书揭示了近代以来日本国崛起的秘密,追寻了其发展历程,探究了其盛衰规律,为国人提供了史鉴。
  • 燕歌三行

    燕歌三行

    公元8340年,人类联盟总指挥部派出八位身份各异的中选着,穿越回中国的两晋南北朝时期。他们身上肩负的使命,以及上古尘封的秘密,关乎着人类未来的命运……
  • 大话浙商

    大话浙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商业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度,历史上富可敌国称霸数百年的大商人大商帮很多很多,他们从商经商的智慧与谋略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历史作用,丝毫不逊于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大话中国十大商帮》对陕商、晋商、徽商、鲁商、粤商、浙商、宁波商、怀庆商、潮商和苏商等十大商帮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商业悠久灿烂与曲折辉煌的历史典籍,也是一幅展现中国商人博大深厚与智勇坚毅的恢弘画卷。
  • 那年那酒那群人

    那年那酒那群人

    有些人是幸运的,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或许能活两世。可两世为人,过程却又极其相似,阴谋,背叛接踵而至,应接不暇,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幸呢!罗宁抬头看着陌生的世界,咬牙拔出肩上所中的箭,突然没来由想起一本书中的句子。“最让老虎忌惮的畜牲,不是皮糙肉厚的熊,也不是上百斤野猪,而是上了山的守山犬。”多年以后,那个活的如同一条疯狗,咬过人也跪过人的罗宁,终是抵达山巅,无限荣耀。
  • 我有双穿门

    我有双穿门

    有了双穿门怎么办?当然是拿着现代装备种田平推咯。施工安全帽充铠甲,手扶拖拉机破骑兵,横扫一切守旧派。
热门推荐
  • 有你的时光才是最好的时光

    有你的时光才是最好的时光

    苏芸桦原本以为她幸运地拥有人人羡慕的婚姻,丈夫叶明杰温柔体贴,更是诚仁银行年轻有为的总裁。然而梦幻般完美的一切竟然只是一个假象,她做梦也不会想到,戴上戒指的那一刻,她就落入了他的圈套。原来她并非灰姑娘,而完美先生也不过是他为了达到目的所做的伪装……带着伤痕累累的心,苏芸桦远走他乡。数年后,苏芸桦决心放下过去,接受另外一段感情。但命运般的重逢,让她陷入迷茫——那个叫叶明杰的男人说:“也许我们的婚姻是从谎言开始,但我对你的心,自始至终都是真的。”面对汹涌而来的“真相”,她该如何选择?
  • 我成了幻想之神

    我成了幻想之神

    这是一个普通人变成了神以后不停穿越的故事不管怎样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笑脸)(??ー??)balalala~?⌒ヽ? (?ω?)谢谢~~ /~つと)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上古之劫

    上古之劫

    本书是讲述上古时期历史人物,也有虚幻的部分。主要讲述了一个青年的生长过程和他的遭遇,不幸,以五帝的纵向发展做为辅线,又添加一些虚幻的情节。
  • 我家邻居会创世

    我家邻居会创世

    魔法世界即将毁灭,遭受追杀的冷面杀手意外穿异界。我只是游戏病毒?魔法世界只是个游戏?得知真相的他决定拯救魔法世界。然后就发现邻居竟然是创世神?“少年我看你拯救世界的业务这么熟练,要不顺便帮我也拯救个世界?”你让我拯救我就拯救么?我冷面剑客岂是这样随随便便的人?他边嘟囔着边朝另一个世界伸出圣母援手。
  • 快穿之顾氏招待所

    快穿之顾氏招待所

    男友的死后留下一部手机,通过手机不仅可以和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还可以到他们的时空帮助他们做事,一个个世界,一个个谜团,每个世界都会碰到一位特别像男友的人,这到底是拯救别人还是拯救自己?
  • 红颜祸水

    红颜祸水

    我是胸模。没文凭,没特长,被摄影师骚扰过,同行排挤过,闺蜜陷害过。他的身份背景是个迷,有钱,高智商,一身的奢华,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他说:“秦可,你的胸好美。只可以给我一个人看。”他说:“秦可,事后吃药,我不需要多余的生命出现在我的世界里。”他说:“秦可,你坐过牢,有污点,别自作多情,拿了钱赶紧滚!”在临死边缘,我脑里却始终记得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既然爱能做出来,我为什么要爱你。”
  • 规则补全计划

    规则补全计划

    人类想要增强身体素质需要反反复复不间断训练,那世界呢?轮回,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如同剧本般的世界线循环。在一次次上演的舞台剧中利用一种名为主角的生物不断变强。每一次轮回,名为主角的生物都能引领时代的风潮,引领一个时代的进步。利用主角,不断地补齐世界规则。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出于各种各样原因和目的,以一个个幻想世界为舞台相互之间的对抗与合作。----------“我们的目标是:完美结局!”一群拥有相同目标的人这样说道。PS:本书的缺点有以下几条。1.主角注孤生。2.比主角实力强的配角一大堆。3.世界观大而空,主角没有存在感。4.语言有很多问题,毕竟第一次写......不服你来打我啊!5.作者脑洞过大,而且脑子有病。6.暂时没有想出来,有提议的评论区见╮(╯_╰)╭。
  • 神雕之六绝宗师

    神雕之六绝宗师

    博客地址:http://www.*****.com/?qq3312152/
  • 金葫仙梦

    金葫仙梦

    凡间就是俗,金钱留不住,美人化枯骨,权势相倾轧,王国化青烟,堪破红尘,不如修仙,一朝得道,举霞飞升,成仙成神,从此永恒。一场修仙梦,永世不回头,仙路争锋,只看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