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90400000001

第1章

推倒常理的篱笆赢得天下

有的人宁愿为自己而得罪天下人,有的人为复国不惜品尝苦胆,更有甚者,有的人居然能为了皇位而谋杀亲生父亲。凡此种种,都告诉世人一条规则。夺天下没有常理,你必须有一个别人永远无法想到的策略,这样才能出其不意而制胜,才能将天下踩在自己的脚下。你可以假装柔弱,扮猪吃虎,你可以示之以虚,以退为进,总之要抓住一切能够成功的机会,将之充分利用。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凡是采取了这些不同于常人处事方式的人,最终都能赢得天下。

1.宁教我负天下人

——曹操的发迹历程

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势力迅速壮大,这是摆在每一位政治集团首领面前的大事情,否则就很快会被身边崛起的其他势力消灭,所以他们只能绞尽脑汁谋划各种手段来应付这场你死我活的对抗。于是,有一位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哲学的枭雄在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中冲杀出来,成为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他便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魏国的奠基者,被尊奉为魏武帝。曹操迈向权力巅峰的座右铭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其座右铭来源于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在逃亡过程中杀吕伯奢一家。原本吕伯奢是让家人杀猪款待曹操和陈宫的,结果生性多疑的曹操却误认为吕家人意图谋害自己,结果杀了吕伯奢家人,然后又在路上杀了打酒回家的吕伯奢,当陈宫责备曹操的时候,曹操竟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来实践的。曹操最初是靠打败攻进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省东部)的黄巾农民起义军起家的,并且以此为据点又打败了陶谦和吕布,成为一方割据力量。然而这个时候,他的四周都是比他强大的割据势力,处在随时被消灭的状况。面对这样的局面,曹操开始制定他的“负天下人”的远景规划,他认为这个规划得以实现的关键都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此时处境确实不好,他先是被董卓劫持到长安,在董卓被司徒王允使用连环计除掉后,控制长安的李傕和郭汜两部又发生火并,他只好跟着自己的手下仓皇逃出长安,回到了洛阳。让他极为狼狈的是,此时的洛阳早已被董卓烧光,到处是碎砖破瓦、荆棘野草,加之缺乏粮食,生活相当困苦。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实践自己计划的时机成熟了,因为这个人此时正需要自己去“雪中送炭”。这个人便是汉献帝刘协。曹操抢在其他诸侯的前面,派人联系上汉献帝,并送去了锦衣玉食,汉献帝非常感动。然而就在曹操紧锣密鼓地筹划如何将汉献帝“请”到许昌去的时候,一些势力比他大的割据诸侯也试图抢到这块肥肉,其中对曹操威胁最大的当属关东盟主、冀州牧袁绍了。如何才能抢占先机而成为号令诸侯的人呢?曹操的部署可谓是细致周密。

他首先派遣间谍潜入袁绍军中,四处游说袁绍的谋臣和武将,让他们反对袁绍去迎汉献帝到冀州的想法,结果除了沮授一个人力主袁绍去迎汉献帝以外,其余人都不同意这个策略,再加之袁绍本人性格犹豫不决,故而沮授的提议也就不了了之了。

接着,曹操着手统一手下的意见。曹操在许(后称许都,又称许昌,在今许昌县东南)召集会议,商讨去迎接献帝的问题。可是一开始,大多数谋臣都持反对意见。对于反对者不能一概杀戮,因此,曹操想到了荀彧,他点名让荀彧来做说服工作,荀彧指出:“当年晋文公接纳周襄王而诸侯拥戴,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发兵东征而天下归心。这是史有明鉴的事。自从天子被董卓劫持西迁以来,将军首倡义兵,只因关东扰乱,未能远赴勤王。现在天子回到旧京,忠义之士莫不心存王室,就是老百姓也关注国家的命运。照我看来,若能趁此时节把天子迎来,既是大顺民心,又是扶持正义,如此行事何愁天下不服!这不仅表明将军才略出众,更显出将军品德高雅,从而会招致更多的英俊来归附将军。即使有人从中作梗,也无能为力。韩暹、杨奉算不了什么,用不着担心。”经过一番辩论,曹操的主张得到了部将们的一致同意。

曹操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兵向西去迎接汉献帝。可是事情也并不简单,曹洪在半路上遭到了董承等人据险阻拦,迫使曹洪不得不驻屯下来。对于这些反对者,曹操采取“走进去、拉出来”的策略,各个击破。曹操探听到在朝廷任议郎的董昭有投奔自己的想法,就许诺说:“只要你说服汉献帝让我去洛阳参见,并能给予我一定的爵位和职权的话,那事成之后我将封你为侯。”董昭果然卖力地去活动,最终,汉献帝同意下诏书拜曹操为镇东将军,并承袭他父亲的爵位,这样曹操能够名正言顺地前往洛阳了。接着,曹操利用杨奉和董承在还都洛阳这件事上面和心不和,同时还根据杨奉兵马最强,但比较孤立的情况,趁机给屯兵梁地的杨奉写了一封书信,这是一封可敌万兵的书信:一则曹操假意对他辅佐汉献帝的举措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再则曹操又提出如果杨奉要成就大事,必须有一些心腹之人,否则难以成功;三则曹操主动表示要向杨奉提供军粮,并和他“有无相通”。这对杨奉来说,在当时真是求之不得的。曹操这招非常管用,此后,杨奉便真把曹操视为“心腹”了。

曹操取得杨奉的信任之后,将主要矛头对准董承和韩暹。他首先借助韩暹的力量牵制住董承,结果董承不得已同意曹操带兵入洛阳勤王。与此同时,曹操还对韩暹信誓旦旦地说:“我入洛阳绝对不会对将军的地位形成威胁,我只不过想在将军的领导下共同完成对京师洛阳的防卫任务。”然而,当曹操在洛阳扎下根后,他马上联合董承,对韩暹痛下杀手。他根据董承收集到的韩暹纵兵抢劫的罪行,奏请汉献帝治韩暹的罪,同时又因张杨妄贪非常之功,请汉献帝一并处治。而韩暹却早知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待曹操一来,就只身投奔到杨奉那里去了。倒是汉献帝因韩暹、张杨有护驾之功,下诏给曹操,叫他不必再追究了。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既然皇上命他管理朝政,又把卫戍京师、维护治安的重任交给他,曹操觉得自己基本上控制住了洛阳的形势,便暂时放过了韩暹。但是不久,在曹操强迫汉献帝迁往许昌的途中,曹操到底是没有放过韩暹、杨奉,派大军伏击,基本消灭其主力。最后,韩、杨只带着几个随从投奔袁术去了,从此汉献帝身边再也没有可以与曹操抗衡的军事力量了,曹操也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将汉献帝迁往许昌的计划。以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借用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州郡豪强发号施令。

曹操尽管有汉献帝这枚棋子,但还不敢有恃无恐地越俎代庖,这是因为汉献帝身边有着如董承这样的旧臣,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摆脱曹操控制以恢复汉室朝廷的权力。他们之间的斗争起起伏伏,在这场斗争中,曹操也充分展示了他“宁教我负天下人”的人生哲学。

曹操自汉献帝迁都许昌的那刻开始就时刻提防汉献帝身边的旧臣,他首先把汉献帝身边的侍从都换成自己的亲信,要求他们每天向自己汇报汉献帝的日常起居以及与大臣们的谈话内容,因此,对于汉献帝的一举一动,曹操都密切关注。当汉献帝咬破指头以鲜血写了一道密诏,缝在玉带中秘密赐给董承时,曹操已经得到密报。然而这个密报却没有提到密诏的基本内容,曹操决定放长线钓大鱼,利用董承的活动掌握潜伏在自己身边的反对者。不久,曹操派出的跟随董承的密探发回情报说,董承已经跟工部侍郎王子服、西凉太守马腾、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等六人密谋过,而且还曾经去过刘备的住地。此时曹操仍然没有要采取行动剪除这些敌对者的打算,他顺藤摸瓜,进一步查清了这些人的详细计划。事情终结于一个叫吉平的医生身上。

一天,曹操得到密报,说董承跟一个人在密谋,具体情节自己不清楚。于是曹操认为必须对董承等人实施打击了,就在这个时候,曹操的头疼病犯了,按照惯例,必须由丞相家里的医官来熬药并亲自送给曹操。这天,一名叫吉平的医官在面对曹操的时候神色不对,这引起了曹操的警觉,他马上命令部下来检验药汤,结果发现有毒。曹操派人严刑拷打吉平,却没有任何收获。曹操知道如果不对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大臣进行清洗的话,自己的脑袋随时都有可能搬家。因此,曹操采取断然措施,将先前由密探提供的董承一党的所有人员全部控制起来,并集中予以清除。

曹操在铲除异己力量的时候,还不忘为自己身上贴金,以显示自己获取权力的合理性。他首先带甲士进宫去奏请汉献帝下诏,诏书内容曹操都拟好了,大意是:董承等人企图篡夺汉皇帝的权力和发动军事叛乱,必须采取严酷的惩治措施。汉献帝正准备争辩,曹操对汉献帝怒目而视说:“陛下难道不想在这个位置上坐下去了吗?如果您还想继续保有这个位置,就必须杀掉这些乱党,而且是灭族!”汉献帝一看曹操身后的士兵,便不再说话了。曹操拿着圣旨去一一逮捕董承等人并迅速杀之。这次一共杀了董承、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等五家,共七百余人。杀了这批人后,曹操怒气未消,于是带剑入宫,要杀董贵妃,即董承的妹妹。汉献帝求情说:“董妃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请丞相饶了他们吧。”曹操却说:“想要留下这个孽种,为他的母亲报仇吗?”堂堂皇帝都救不了自己的贵妃,董妃当即被曹操杀掉了。接着曹操调拨自己的心腹三千人为御林军,由自己的弟弟曹洪亲自统领,汉献帝完全被其监视起来。

汉献帝这次行动流产后,曹操便大权独揽,完全架空了汉献帝,原来一些假惺惺的君臣礼节也都被他彻底抛弃了,此后,颁布给各地诸侯的诏令,基本上出自曹操之手。与此同时,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加封自己为魏王,终于实现了自己逐步迈向权力巅峰的梦想,而此时的东汉朝廷则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废汉献帝成为皇帝,完成了曹氏取代刘氏的最后一道程序,历时四百多年的刘氏汉王朝从此灰飞烟灭了。

从曹操成为实际统治者的过程中,他同汉献帝及其各个诸侯势力之间的权力较量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由于他坚持“宁教我负天下人”的行为准则,便能以快半拍的高超手法将汉献帝迎到许昌,从而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他利用耳目掌握反对者的动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一网打尽,于是曹操在智慧与血腥中实现了自己夺取权力的目的。

2. 甘愿做“小人”

——朱温的登位术

“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动物,它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快速改变自己身体外表的颜色,从而躲过天敌的猎杀。只有平民身份的朱温能在唐末那种弱肉强食的状况下生存下来并异军突起,最终成为后梁皇帝,他依靠的就是这种本领。

朱温,原名晃,是砀山(今属安徽)乡下一个穷苦教书先生的儿子,从小父亲亡故,不肯勤苦劳动,游手好闲,只仗着一身力气,自命不凡,显然是个无赖之徒。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从小养成的小人习气居然成为他日后飞黄腾达的资本。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温听说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拉起队伍,以为有机可乘,便随同他二哥朱存离开刘家,前往投靠。

朱温与兄长朱存加入起义军后,随军南征北战,多立战功。其间,朱存战死江南。朱温则因骁勇善战,被提拔为队长、偏将军。黄巢攻入长安后,朱温被任命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陷同州后,朱温又被任命为同州防御使。从这个时候起,朱温开始显露“变色”的本领了。

恰在此时,唐僖宗下令各藩镇集合军队攻打黄巢的农民起义军。朱温多次被河中唐将王重荣打败,便接连请黄巢派兵增援,然而曾经与自已有过节的中尉孟楷却压下朱温的求救信不向黄巢汇报,朱温便开始留有心机,他认为:黄巢乘唐王朝衰弱混乱之机,从社会底层发动起义,借此攻陷长安,当了皇帝。黄巢并没有建立新王朝的功德,怎么能够跟他一起图霸兴业呢?现在唐朝天子在四川,而各藩镇集合军队,尽力复兴唐王朝,这是因为唐朝气数未尽,人心所向。况且我在前线奋力作战,而有些小人却在后方捣鬼,可见黄巢必定失败。想到这样的结果后,朱温便背信弃义从黄巢的背后捅了一刀。他杀掉黄巢派来的监军严实,投降了唐将王重荣,为了取信王重荣,朱温竟然不顾廉耻地称唐将王重荣为自己的舅父,因此他被封为同华节度使,不久又被唐朝廷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等要职,赐名全忠。从此,他便由黄巢的一名贴身亲信将领,一下变成了起义军的死敌,以至于唐僖宗听到朱温这一变化时,都高兴地说:“真是天助我也!”

唐僖宗未免高兴得太早了,后来事情的发展完全朝着唐王朝难以预料的结局发展。刚刚投降唐朝廷的朱温便立即着手树立自己的威严,他树立威严的方式极其残酷。有一次他和幕僚宾客们坐在一棵大柳树下自言自语道:“这棵树做车轴倒是很合适。”有几个宾客想讨好,便站起来说:“做车轴很合适。”他们哪里知道这一句会招来杀身之祸,朱温勃然大怒,厉声道:“书生喜欢顺口捉弄人,正是此类,柳木怎么能做车轴?”他回头对左右武士说:“等什么!”左右几十名武士立刻如狼似虎地扑向这几个宾客,把他们杀了。

此外,世代公卿、高门望族的士大夫看不起朱温,不解诗书的朱温对旧日的上层分子也抱有恶感。因此,朱温大多以杀戮来对待这些人,由此震慑了很多贵族,并奠定了自己在上层社会的基础。

朱温对那些能够帮助他、忠诚于他的谋臣、武将则采取笼络手段。没有考上进士的文人敬翔、李振流落汴州,要找出路,正好做了朱温的得力助手。

要做大事必须得到足够的资金和军队,为此,朱温想尽了办法。汴州是运河要冲,地方上有很多富商土豪。朱温同这批人勾结起来,把大土豪李让收做干儿子,把李让的干儿子孔循也收做心腹。这个孔循做尽坏事,但朱温不但一点也不追究,反而不断加以重用。朱温又挑选一批勇武有力的富家子弟,编成一支叫做“厅子都”的部队,顾名思义,这显然是亲兵卫队。至于真正用来打仗的军士,还是从破产的农民中间强征而来的。那些将领则大多是搜罗黄巢的旧将,因为黄巢被沙陀军阀李克用打败,部众溃散,于是朱温趁机把葛从周、霍存、张归霸、归厚兄弟、谢彦章、李唐宾等人收入自己的帐中。经过几年不动声色的经营,朱温的羽毛渐渐丰满起来了。

同类推荐
  • 光和求生记

    光和求生记

    光和七年春一月一日帝以程亮为黄门侍郎,何邡为河内太守,张昱为上党太守,王嶂为泰山太守,司马超为交趾太守,穆情为会稽太守,南城淳为南蛮校尉。去岁大旱,升渔阳太守袁恒为护匈奴中郎将,任公孙瓒为渔阳太守。
  • 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发源于先秦的韬略之学,在秦汉时期得到广泛的运用,到三国时代,更是发展规律迅速,硕果累累。中国历史上韬略人物之层出不穷,韬略理论之独特精辟,韬略范例之丰富多彩,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探索与研究历史上的文韬武略,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才干,启迪思想、智慧,而且于竞争激烈的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均有着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从韬略的角度研究历史,可以使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洞开一面,从而窥视到历史演化的某些轨迹,获得对于历史真实的一些认识。
  •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我和媚娘有个约会

    “你要当皇帝?行,咱帮你!”“国家没钱了?行,我给你!”“你想生孩子了?那个啥……今晚我就不回去了。”我叫李潮,呃……潮水的潮。穿越男和武媚娘之间发生的故事,纯属杜撰,切勿照搬正史(这是架空,也就是说完全胡编乱造的)。书友群:38146856欢迎大家进来讨论剧情。。
  • 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

    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

    本书内容包括:太阳山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概说,太阳山历代兵事探微,忆当年寻找温泉的经过,趣话太阳山的地名等。
  • 太平迷梦之湘军智囊

    太平迷梦之湘军智囊

    本文以湘军智囊赵烈文为主角。太平军兴,八旗绿营皆无法抗衡,才有地方团练兴起,其中最出色的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曾国藩幕僚有数百人,其中最出色的是赵烈文,赵烈文精通百家之学,尤其擅长易学术数,为幕主曾国藩立下汗马功劳。
热门推荐
  • 斗罗之我哥超宠我

    斗罗之我哥超宠我

    我原本是斗破位面的一朵小异火,拥有生灵之炎无穷的生命力,又有变身能力,不料被人追杀,穿越到斗罗大陆。拥有一个超级宠我的哥哥--唐三。
  • 逐梦漂流

    逐梦漂流

    在那个所有人都认为命运是不可逆命运是不可逆的年代,白帆一意孤行追逐自己的梦想,经历孤独,悲伤,失去,最后,终于获得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如果有梦想,为什么不去追逐,说不定能实现呢?
  • 锦绣糖果屋

    锦绣糖果屋

    她是叶之魔女莉莉丝,她是魔界女王白颜夕,她是东方晓……
  • 他的小可爱在身边吗

    他的小可爱在身边吗

    李陌晟在过了这么多年感慨自己为什么要娶了她,当然后悔是不可能;在那个公园路口了李陌晟遇见了江月璃,人海茫茫她很是显眼,李陌晟表示可能是太矮了。但是可爱,于是晟爷便用尽办法将其捆在身边;不然都不知道会被谁骗走了。晟爷想说:“只是怕她被骗,所以才和她在一起的。”
  • 锦屏四部:煮豆歌

    锦屏四部:煮豆歌

    本书以锦屏县“县城-洼峪镇-马蹄庄”地理环境为轴线展开叙事,通过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锦屏县几代人生活经历的描写,广阔地展现锦屏县半个世纪丰富的历史内容。包括《少年书》、《韶华记》、《情事录》、《煮豆歌》四卷,计约80万字。
  • 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

    报告王爷,王妃是只猫

    史上最悲催的事,不是嫁错郎入错行,而是稀里糊涂拜错师。米小七托了自己糊涂师父的福,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一只小白猫的身上,更悲催的落在王爷北宫炎的床顶上。被霸道王爷吃干抹净困在身边,意图逃跑,好,抓回来,锁床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同名网剧正在腾讯视频热播!!
  • 超级灵魂附体

    超级灵魂附体

    新作《异能小农民》发布,乡土异能类,喜欢异能的请进。简介如下:喝个小酒,打个小牌。蹲个屋墙,调戏个姑娘。不用打工,种点小田,不愁吃来,不愁穿,闲时跟人扯扯淡,修修炼,体内有个“五行泉”,妙用多多把钱赚。…………小农民,有野心,国外圈地有信心,住洋房,世界各地把名扬!
  • EXO:少年时的记忆

    EXO:少年时的记忆

    少年时,你是我最好的玩伴,只是现在,你已经是闪耀的明星,而我,还有没有资格在你身边......
  • 人生哲理小语心是快乐的根

    人生哲理小语心是快乐的根

    一个简单而富有哲理的故事,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本书就是将许多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故事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呈献给读者。
  • 小邓子传奇

    小邓子传奇

    思想奇葩,天天被人坑到哭,上街人人喊打的屌丝青年———邓炎【人送外号,小邓子。】小邓子的传奇故事从进入“诺城高中”开始,每天都上映着一幕幕搞笑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