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76600000002

第2章 吴楚争霸

为了控制江淮流域,巩固霸业,春秋后期,吴、楚战火燃烧不熄。吴军先疲敌,后决战的战略战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吴楚争霸战争始末

吴国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在农业方面、兵工方面、造船方面及手工业方面都是十分发达的。寿梦称王的时候(公元前585年),吴国已经占据了现江苏、浙江杭嘉湖平原及安徽江南地区,而且拥有步兵及水军3万余人。

晋楚争霸战争开始之前,吴国是楚国的盟国,企图借助楚国的力量北向中原发展,曾一度深入至沂水流域征服郯国(今山东郯城北)。当晋国实行联吴制楚战略,派使臣申公巫臣前来通好时,吴王寿梦认为同晋国结好对其扩张势力更为有利,就与晋国结为同盟,并向晋军学习车战战法,组建战车部队,并不断攻打楚国,企图趁楚国无暇全力顾及东部的时候,夺取江淮,作为之后北进中原的战略基地。

楚国在晋楚争霸战争前期,因为左有秦国为盟,右有吴、越为盟,战略上居于外线作战地位,吴国背弃楚国与晋国联盟,既打破了楚国的战略优势,又危及楚国的安全,所以楚国对吴国竭力遏制及反击。

周简王及周灵王中期前,吴国仅仅在战略上配合晋军不断攻打楚国。楚国也以对晋国作战为主,对吴国采取守势作战,间以反击,全力与吴国争夺江淮地区。

周灵王二十年(公元前552年),晋国内发生暴乱,大夫栾盈逃到楚国。楚国在第二年送栾盈到了齐国,表示与齐国结好,这样就破坏了晋齐联盟。

二十二年,齐国配合栾盈攻打晋国。楚国趁晋国与齐国作战而无暇顾及南部地区的形势,便开始对吴国采取攻势作战,同时在国内进行兵役、兵赋制度的改革,因此扩大了兵源,对战争装备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楚国用水军攻打吴国,但没有成功。二十四年,楚军攻打背叛楚国的舒鸠时,与吴国的援军遭遇,以“后退诱敌、全力合击”的战法打败了吴军,灭掉了舒鸠。

吴王诸樊又率领军队攻打巢(今安徽安庆北),被楚国的守军射死,吴军兵败而逃。

为全力对付吴国,楚国想要尽快摆脱与晋国和吴国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晋国由于六卿专权,不断发生内乱,也想要尽快停止对外战争,于是在宋大夫向戍的倡议下,于二十六年在宋国召开以楚、晋共为盟主,有秦、齐等十四个诸侯参加的弭兵之会。与晋楚争霸战争有关的各国,均应邀参加。但连年与楚国作战的吴国,却未被邀请。

楚国与晋国媾和的主要目的在于腾出手来,全力对抗吴国,以确保江淮地区,并维持霸主地位,当然不会邀请吴国,以免受盟约的约束。晋国因为吴国继续同楚国作战,互相削弱了力量,对巩固自国的霸主地位有利,也不愿邀请吴国。然而作为新兴军事强国的吴国扩张的欲望非常强烈,正在谋求夺取江淮作为争霸中原的第一步,更是不肯参加。春秋争霸战争便由晋楚战争转化为吴楚争霸战争。

楚国为了改变以往的被动局面,在解除了来自晋国的主要威胁后,除了将主力投入对吴战争外,还凭借外力对吴国作战。

一是联秦攻吴。秦国在与晋国作战时,与楚国的联系很是密切,既有战略上的呼应,又有战役上的配合,但对于只有损耗而毫无利益可言的逾国越境对吴作战,双方的态度都不积极。二十五年,秦、楚联合攻打吴国,进至雩娄(今河南商城东),秦国就以吴国有防备为借口撤军。

二是联越攻吴。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7年)及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越国两次出兵援助楚国,但并未能开辟南方战场,使吴国两面受敌,而仅仅是参加正面联军,这在战略上实际并未起到什么作用。

三是利用弭兵之会与晋共为霸主的权利,召集中原各国联合起来攻打吴国。各国诸侯害怕楚国,联军又“政令不一,七国同役而不同心”,所以除了在七年楚国率领陈、蔡等八国联军攻打吴国的战争中攻克朱方(今江苏镇江)外,八年的鹊岸之战及敬王元年的鸡父之战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尤其在鸡父之役中的失败最为惨痛。这次战斗不仅使楚国失去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凤台),战场主动权也从此转入吴军的手中,江淮地区大部分要地也都被吴军攻占了。

伍子胥

五年(公元前515年),吴公子光刺杀了吴王僚,自立为吴王阖闾。上台后,他重用伍子胥,伍子胥整军经武,励精图治,使国力不断强大起来。阖闾的战略企图已不仅仅限于夺取江淮,而是想要彻底击败楚国,以“兴霸成王”。

阖闾即位第三年想要大举攻打楚国。孙武认为,吴、楚交战虽然吴国胜多败少,但在综合国力上,楚国仍然居于优势地位。吴国的兵力既没有楚军数量多,战斗力也没有达到决战必胜的程度,并且楚国的外围属国很多,难以一举深入楚国腹地,应该等待力量对比及全局形势变化时,再进攻决战。

伍子胥则根据楚王年幼、贵族不和、缺乏有力领导及楚都距东境较远等情况,提出先疲敌、误敌,再行决战的方针,即将吴军分为三部,轮流侵袭楚国边境要地,“楚援即退,援退再来,”等待楚军疲惫并且战斗力削弱后,等待时机集中全力进攻。

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吴国开始用伍子胥的计谋,连续袭击楚国。为了防止越国与楚国配合袭击其后方,吴国于次年发兵南下攻打越国,攻占梢李(今浙江嘉兴南),控制了越国北进的宅要通道。吴国发动袭扰性进攻后,六年间楚国“无岁不有吴师”。

楚国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曾出兵反攻,但又被吴军示伪所骗,误以为吴国的水军尽在长江,对陆路戒备松弛,遭到吴军突袭而大败,巢邑(今安徽安庆北)也被吴国夺占。

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有周王大臣参加的中原十八国诸侯在召陵会盟,准备攻打楚国。因为盟主晋国临时改变主张,所以未能实现。原楚属国蔡、唐自愿帮助吴国攻打楚国。

孙武等认为楚已经完全被孤立,实力也大大削弱,于是与蔡、唐联合进攻,发动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战”的战略决战。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击败楚军主力后,尾随追击,五战五胜,仅仅十天就进入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

吴军追击楚军

吴国虽然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但楚国仍保有大量的兵力及广阔的土地,所以吴国兼并楚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十五年,秦国援军与楚军联兵,打败吴军并击灭叛楚附吴的唐国。越国趁吴国内空虚之机再次侵入吴境,再加上阖闾的弟弟夫慨返回吴国,自立为王,吴军被迫撤回。

十六年,吴国整顿后再度攻打楚国,在淮水一带打败了楚国的水军,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北)打败了楚国的陆军。楚国担心吴军再次攻打郢,将国都暂时迁至鄀(今湖北宜城东南)。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吴、楚没有再发生战争。

二、吴楚争霸的主要战役

(一)鸡父之战

鸡父之战是吴楚争夺江淮的精彩一幕,爆发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吴、楚两国为争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戍倡导诸侯在弭兵会盟后,中原诸侯列国之间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当时,晋、楚、齐、秦四个强国,都因为国势逐渐衰弱,国内矛盾不断激化,而被迫放慢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与此同时,处于东南部的吴国和越国则先后兴盛起来,开始加入大国争霸的行列,由此,战争的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淮河流域,从中原诸侯国转移到了楚、吴、越诸国。

吴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管辖着现在江苏、上海大部和浙江、安徽的一部。自吴王寿梦(公元前586年—公元前561年)起,经济逐渐发展,国势开始强盛起来。

当时晋国采取了联吴制楚的战略,主动与吴国结为战略同盟,让吴国从侧面打击楚国,以牵制楚国的北上。这样晋国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才能够更快的取得胜利。

吴国方面,将楚国作为第一个战略打击目标,以便深入中原,因此吴国接受了晋国的拉拢,脱离了对楚国的臣属关系。而且发兵同楚国争夺淮河流域。

从吴王寿梦到吴王僚的60余年间,吴国和楚国之间就不断发生战争,各有胜负,但是楚国的势力不断被削弱,吴国的兵力不断增强,逐渐在吴楚战争中占了上风。鸡父之战就是吴楚长年争战中的重要一战。

公元前519年,吴王僚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在楚国控制下的淮河流域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凤台)。

楚平王听到消息,立即下达命令,命司马薳越率领楚、顿(今河南商城南)、胡(今安徽阜阳西北)、沈(今河南沈邱)、蔡(今河南新蔡)、陈(今河南睢阳)、许(今河南叶县)七国联军前往州来救援,并命令令尹阳匄带病领军。

吴军统帅部看到诸国联军的力量如此强盛,来势如此凶猛,担心不敌联军,于是迅速撤离州来,将军队转移到了钟离地区(今安徽凤阳东临淮关),暂时避开敌军,等待时机再发起进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楚军在进军的途中发生了变故,,带病出征的楚令尹阳匄(即子暇)由于病情加重而不治身亡。所以楚军失去了主帅,士气顿时变得非常沮丧低落。司马薳越见此情景,被迫撤军回到鸡父,想要稍做调整修养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楚令尹阳匄病体沉重

吴公子光听说楚军统帅阳匄已经病逝,楚联军不战而退,认定这正是吴军把握战机,击破敌人的良机,便向吴王僚建议率军尾随,捕捉机会。他的分析是这样的:随从楚国的诸侯虽然很多,但都是一些小国,而且都是被楚国逼迫的,况且这些小国也有各自的弱点。具体地说,胡国和沈国的国君都比较年轻气胜,而陈国帅师的大夫夏啮强硬但却固执,顿、许、蔡等国一直恼于楚国的压迫,所以它们和楚国之间是貌合神离。楚军内部的情况也很糟糕,主帅因病而死,司马薳越的资历低浅,没有作战经验,所以不能集中指挥,楚军的士气十分低落,楚军看上去很强大,实际上已经非常虚弱了。

公子光的分析合情合理,吴王僚欣然采纳。并针对敌情作出具体周密的作战计划:迅速向楚联军逼近,定于在到达鸡父战场后的次日发起攻击,利用当天“晦日”的特殊气候条件,乘敌不备,以奇袭取胜。在兵力部署上,先以一部兵力攻击胡、沈、陈的军队,取得胜利之后,然后打乱其他诸侯国军,再集中兵力攻击楚军本身。并决定在作战中采取先示敌以“去备薄威”,后以“敦阵整族猛攻之”的灵活战法。

一切准备完成之后,吴军就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七月二十九日突然出现在鸡父战场。这个举动完全出乎楚司马薳越的意料,仓促之中,他让胡、沈、陈、顿、蔡、许六国军队列为前阵,以掩护楚军。吴王以自己所率的中军,公子光所率的右军,掩余所率的左军等主力预作埋伏,而以不习战阵的3000囚徒为诱兵攻打胡、沈、陈诸军。

双方开战不久,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楚军的乌合之众马上就开始散乱退却。胡、沈、陈军看到这样的情况,于是贸然追击,捕捉战俘,纷纷进入了吴军主力的预定伏击圈中。这时,吴三军当机立断,从三面突然出击,很快打败了胡、沈、陈三国的军队,并且俘杀了胡国、沈国的国君及陈国的大夫夏啮,然后又故意将所俘虏的三国士卒放生。这些士卒侥幸逃得性命,便纷纷狂奔。

许、蔡、顿三国的军队看到这样的情形,顿时失去了斗志,军心开始动摇。这时,吴军立刻乘胜追击,擂鼓呐喊着杀向敌军,直扑三国的军队。三国军队的阵势本来已经动摇了,又看见吴军蜂拥而来,哪里还有作战的勇气,于是纷纷不战而溃,乱作一团。楚军还没有来得及列阵,就被许、蔡等诸侯军的退却所扰乱,已经没有回天之力,迅速陷于溃败的境地。至此,吴军终于大获全胜,并乘胜攻占了州来。

鸡父之战以吴国的胜利而结束。

鸡父之战给楚国带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战后不久,楚司马薳越因楚夫人出走吴国而畏罪自杀,庸碌无能的囊瓦担任了令尹要职。从此楚军便很少主动出击吴军,而基本采取消极防御的措施,在吴楚战争格局中逐渐趋于被动了。

(二)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吴、楚之间一次最大的战役,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孙武以3万兵力击败楚军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著名战例。

吴国和楚国自从公元前584年第一次爆发的战争“州来之战”以来,两国之间在60余年时间里,曾先后发生过10次大规模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吴军多次取得胜利,逐渐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国力不断增强。

吴王阖闾英明有为,他即位之后,大力实行改革,并且起用了许多杰出的军政人才,如伍子胥、孙武、伯嚭等,吴国越来越强大,吴王便开始致力于称霸中原。

这时,西方的楚国成了吴国争霸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吴国必须从根本上打垮楚国,才能够实现称霸中原的意图。所以吴楚之间的决战是势在必行的。

吴王阖闾

当时的楚国,由于长期同晋国作战,争霸中原,搞得民疲财竭,国力不断衰弱。同时楚国内部的政治比较黑暗,军队士兵毫无斗志,君主与臣子之间也不同心,这种情况为吴国创造了很好的时机。

所以说,当时的楚国虽然看起来非常强大,尚有一些威力,然而实际上早已经是外强中干了。吴国与楚国爆发柏举之战的前夕,楚国实际上已经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地位了。

但是,在整体实力上,楚国较吴国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所以,在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第一次提出大举攻打楚国的战略计划时,睿智的孙武就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理由劝阻吴王。

孙武劝阻吴王

不过,吴国君臣并不是消极地等待时机,而是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地运用谋略,完成敌我优劣对比的转换。

吴国首先讨伐了楚国的附庸国——徐和钟吾这两个小国。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吴国采用了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误楚”的高明战略方针。

具体的做法就是,将吴国的军队分成三支,轮番出击攻打楚军,使得楚军不断麻痹。这一措施实行了六年多,吴军先后袭击了楚国的夷(今安徽涡阳附近)、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这使得楚军疲于奔命,斗志越来越沮丧。同时,吴军这种做法,给楚军造成了错觉,使得楚军以为吴军这样做只是“骚扰”而已,而忽视了吴军这些“骚扰”背后所包藏的“大祸”,因此,楚军放松了警惕。

公元前506年,吴国终于等到了良好的时机。这年的秋天,楚国大军围攻了蔡国,蔡国陷于被动,危急中向吴国求援。另外,唐国由于受到楚国的欺凌而愤恨楚国,所以主动表示要与吴国通好,答应吴国帮助其抗击楚国。

唐国和蔡国虽是小国,但由于它们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所以战略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吴国和这两个国家结盟以后,就可以实施他们的避开楚国正面、进行战略迂回、大举突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

吴军溯淮水西进

同年的冬天,吴王阖闾亲自率领他的弟弟夫概和谋臣武将伍子胥、伯嚭、孙武等,带着全国3万水陆之师,趁楚军连年作战极度疲惫,东北部防御空虚薄弱的机会,进行战略奇袭,吴军沿着淮水浩浩荡荡地向西方前进。抵达淮汭(今安徽凤台附近,一说今河南潢州西北)后登陆,以3500精锐士卒为前锋,在蔡、唐军的配合导引下,迅速地通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南),挺进到汉水东岸,达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略效果。

楚军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楚昭王急忙命令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戍、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率军赶至汉水西岸进行防御战斗。两军隔着汉水互相对峙。

楚军中左司马沈尹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针对吴军的作战特点,向统帅囊瓦提出建议:由囊瓦率领军队的主力沿汉水西岸阻击吴军的进攻,正面牵制吴军。而由他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县境),征集那里的楚军,迂回到吴军的侧后方,毁坏吴军的舟楫,阻塞三关,切断吴军的归路。然后与囊瓦所率的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消灭吴军。

囊瓦起初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在沈尹戍到达方城之后,却又受到了武城黑和史皇的挑拨怂恿,出于贪立战功的心理,改变了原来商议的作战计划,采取冒进速战的方针,不等沈尹戍军完成迂回包抄行动,就擅自单独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

吴军看到楚军主动出击,非常高兴,就采取了“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战略方针,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囊瓦果然中了吴军的计谋,随着吴军来到了小别(在今湖北汉川东南)和大别(今湖北境大别山脉)间,接连不断地同吴军交战,但却总是失败,因此,使得楚军士兵情绪低落,军队疲惫不堪。

吴军看到现在的楚军已经陷入了完全被动的困境,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同楚军进行战略决战。

十一月十九日,吴军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县北,一说湖北麻城)整列军队准备迎击楚军。阖闾的弟弟夫概认为囊瓦向来是得不到士兵的信任的,因此楚国的士兵不会奋死抗战的,因此夫概认为吴军应该立即发起进攻。他认为只要吴军一进攻,楚国的士兵必然会四处逃散,到时候,吴军再用主力攻打楚军,一定会取得胜利的。但是阖闾是十分小心的,因此并没有接受夫概的意见。

夫概并不愿意放弃这样打败楚军的良好的时机,便率领自己的军队向囊瓦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楚军见此情景,四处逃窜,阵势大乱。吴王阖闾看到夫概率领的军队突击楚军取得成功,就趁机用主力军队攻打楚军,终于取得了胜利。囊瓦失魂落魄地逃到了郑国,史皇在战斗中受伤身亡。

楚军的主力在柏举之战受到沉重的打击之后,纷纷向西逃散,吴军及时地实施战略追击,紧随其后。终于在柏举西南方的清发水(今湖北安陆西的涢水)追上了楚军,再次给渡河逃命中的楚军以沉重的打击。吴军仍然不停地追击残余的部队,追到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沉重地打击了正在埋锅造饭的楚囊瓦军残部。在由息(今河南息县西南)一带遭遇了沈尹戍率领的部分军队,经过激烈的拼杀,楚军又被战败,主将沈尹戍受伤而死。

至此,楚国军队全部战败,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完全暴露在了吴军的面前。吴军以勇猛的战势于十一月二十九一举攻下郢都。楚昭王狼狈地逃往随国(今湖北随州)。

至此,柏举之战以吴军的胜利而结束。

吴军取得柏举之战的胜利

同类推荐
  • 隆记

    隆记

    从隆帝国,及关联势力中,看帝国成败,人之沉浮。
  • 明末一凡人

    明末一凡人

    凡人亦英雄英雄亦凡人风云际会起天下在我手杨云,一个平凡到极点的便利店小店员,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明朝,传奇之路就此开启新人新作,诸位看官若觉得对您胃口,还请不吝轻抬贵指,点下收藏,若能有推荐票,更是感激不尽。
  • 塔希提风云

    塔希提风云

    小说第一次生动描述了最早漂泊到塔希提的华人艰苦创业、生存的传奇经历,描绘了塔希提岛上美丽的风景、土著人的风俗、习俗,并全景展示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人发现塔希提岛的经过,以及华人与塔希提之间的不解之缘。1840年鸦片战争后,年少的沈秀纯跟随林靖山等人乘船去南美当劳工,不料途中遭遇风暴,机船飘流到塔希提岛,30多名华工无奈在岛上栖身,成了在此生活的第一批华人。他们先下海採贝,再开荒种地,后又被卷入法国人与当地土著的战争中,沈秀纯女友阿瑚不幸被法国人打死。战后,华工们建立信义堂,盖起了关公庙,沈秀纯与土著女孩波利娜深深相爱成婚,不幸的是,波利娜因难产失去孩子,精神失常。关公庙建好后,上千名华人来到塔希提种植棉花,他们中也有个社团叫五行堂,其中的华人鱼龙混杂,常与信义堂华人及后代发生冲突,相互斗殴。在一次恶性斗殴中,一位华工不慎被打死,但无人认罪。法国警方遂将100多名华工拘押起来,要求交出凶手,声称如交不出来,则将这些华人驱逐出境。在众人沉默中,并未斗殴的沈秀纯权衡得失,为救乡亲,毅然挺身而出,自认凶手,最后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盛世九州卷

    盛世九州卷

    一朝盛世之下,暗藏着杀意和争斗,是谁一心为国,又是谁觊觎着权力巅峰。清浊之间,阴阳之合,九州寰宇,共组一朝盛世。且看这一朝盛世故事,尽在此卷中。
热门推荐
  • 守尸者

    守尸者

    三千世界,万物苍苍,双世情缘,月安梓清,情仇恩怨,难舍难分,丝丝牵挂,难断死生。
  • 请在我身边我的爱

    请在我身边我的爱

    莫寒宇和斯琴珊儿经历了许多,慢慢相爱。他们的爱情,那么的美,那么的纯,那么的干净,爱,就是爱了,爱就是爱你的一切,为了爱,我可以放下屠刀,为了爱,我可以放下我的自尊,为了爱,我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为了爱,请你爱我。请你在我身边,我的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限潜力

    极限潜力

    当我经历了强大之后,我发现我原来只想当一个普通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诡吟

    百诡吟

    你是否听到夜半会有人在喊你你是否听到白天有人叫你你是否听到.....
  • 镌刻惊奇

    镌刻惊奇

    诗人们大都写情画意,但其实我只会描摹你。
  • 碧血魔君

    碧血魔君

    山洞中苏醒的少年失去了记忆,带着高贵的血脉、奇异的武技,一步一步的踏上巅峰,寻找失去的记忆,成为高高在上的魔君,击败宿命世仇,成就传说
  • 你所不知道的第三种爱情

    你所不知道的第三种爱情

    于小姜一直以为她会和孙纯相爱相守一直到老,拥有幸福的生活,可是现实并不如她所愿,丈夫出轨、婆媳失和最后让她成为了弃妇,她抛下痛心的过往回到她长大的城市原本以为可以开始一段新的生活重新开始,可是……
  • 武道剑帝

    武道剑帝

    一个平凡的少年,被武道所遗弃。偶遇剑王残魂,踏进了一个剑道的世界。武道中,分有枪道、刀道、拳道、……,吾为武道剑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