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6900000080

第80章 尹壮图报国空余恨,和大人用计得美人(1)

乾隆后期,制度弊病、贪腐之风已经病入膏肓,其中各省封疆大吏独霸一方,敛财成风,国库亏空,已是常态。官员贪污,动辄数万两、数十万两,办一件事、升一次官、安排一项工作、救一次人,都有心照不宣的明码标价。不贪污,就无法做官、办事。就连到朝廷进贡的朝鲜使臣,回朝鲜奏报大清状况,奏道:“清朝为官的人,大部分都丧失了廉耻,唯利是图,知县用钱财贿赂知府,知府用钱财结交朝廷权贵,上下互相蒙蔽,官官相护。”凡是到过地方的官员,都明白贪腐已是常态,只有乾隆还沉浸在盛世图景、十全武功的梦境中,即便查出了诸多贪腐之案,他还是不相信自己的封疆大吏全都对他说一套做一套。从官到民,各种忧国忧民之士,有心无力,徒叹奈何!因和珅敛财之巨,无寸功而身居高位,又左右皇上耳目,玩转朝廷,忧国之士都把矛头指向和珅,希望把这颗大脓包挤掉,以观肌体是否可以回春。和珅一方面门庭络绎不绝,一方面危如累卵。

礼部侍郎尹壮图,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一年中进士。尹壮图一直是个规规矩矩的人,在朝廷官场上也不说出格的话,不做出格的事,一向勤勤恳恳,历任官职,一直是礼部主事、郎中、御史、学士等没有什么实权的闲差,做官几十年后,皇上格外开恩,才勉强晋升到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尹壮图觉得朝廷对自己不薄,也总想着报效朝廷,终于在乾隆五十五年,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议罪银是和珅的妙手,为国库敛财的,犯罪的官员,可以上交一定银两,以避免处罚。但时间一久,变成对大清律的践踏,弊病十分之多,使得风气败坏,许多官员有恃无恐。尹壮图因丁忧回家,走了全国多个省区,发觉官场风气已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上级索贿,下级行贿,已成常态。而议罪银制度则是犯罪的官员直接给皇上行贿,此风不整,难扼腐败。乾隆五十五年,尹壮图上书乾隆,直言议罪银制度的弊端,痛陈官场弊政,要求废止目前的议罪银制度。

这是开了惊天地的一炮。这道奏折,让不起眼的尹壮图成为风云人物,这一炮不仅得罪了和珅,也得罪了乾隆。

乾隆初年,尚能听进一些直言纳谏,到了乾隆中期以后,过于刚愎自用,已经听不进去反对的声音,此后针砭时弊的声音也越来越少,而像和珅这样说话婉转好听的人倒是多了。

对于尹壮图的奏折,乾隆有些恼怒,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尹壮图所陈言的官场现状。但以明君自居的乾隆,还是摆出一个虚心听取的姿态,把和珅召来,道:“尹壮图所言,认为议罪银制度与大清的法律相悖,产生诸多弊端,应当彻底废除。爱卿对议罪银制度颇多了解,有什么看法?”

尹壮图因为不敢得罪皇上,说议罪银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执行的时候被歪曲了本意。而和珅就是议罪银制度的执行者,这正是跟和珅对着干。

和珅道:“尹壮图大人既然指出议罪银制度的坏处,肯定有他的道理。现在关键是拿出事实证据,这样才能改除弊端。尹壮图在奏折中说官吏勒索百姓,那这个官吏到底是谁呢?又是哪一省亏空,请皇上下令,让尹壮图一一指实。”

和珅明白,如今贪污横行,府库亏空,这是身在官场的人有目共睹的事实,谁都可以说。随便抓一个官员,没有贪污,哪来如此身家?但问题是,要查起来,要举证,却是难上加难之事。哪个官员的贪污不是环环相扣,哪个查案不是官官相护?要挖起来谈何容易。让尹壮图这种闲职文官亲自找证据,譬如海底捞针。和珅这一招,乃是借力打力,肯定尹壮图的出发点是好的,请把事实证据找出,如果找不出,就是空口污蔑封疆大吏,再行反击。

于是乾隆在奏折中批复:尹壮图请停罚银例,不为无见。然而,臣子能够做到督抚必有过人才干。如今人才难得,督抚犯了一时的错误,朕特意恩准他们改正自己的瑕疵,略施薄惩,这才有议罪银制度,目的是给他们一个教训,勤勉办事,为国效力。但凡说一件事,要有据才能有理,尹壮图认为,各省督抚借议罪银的名义贪污勒索,各级府库多有亏缺,有什么实在的证据吗?尹壮图似乎言犹未尽,既然上了这个奏折,对他提及的督抚所涉事实必定清楚,掌握了什么情况,可以根据他们姓名据实上奏,陈列一两条有用的证据来。

皇上的批复中隐含着对尹壮图轻易上奏、批评朝政的不满。若是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官员,知道自己并无拿出证据的实力,以退为进,此刻最好回复是:微臣并没有实据,只是荒唐建议,听到皇上的教诲,这才大彻大悟。这样顶多被皇上臭骂一顿,但可以明哲保身。

尹壮图丝毫不懂官场规则,也不会揣摩皇上心思,以为皇上重视自己的意见,鼓励自己拿出证据,揭露官场弊端的机会来了,于是回复上谕:微臣三年前回家丁忧,经过各个省区,老百姓无不在述说当地官员如何腐败,各省几乎都有府库亏空,臣只是一个丁忧守孝的官员,并无权力调查取证。再者,勒索贿赂之人,做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事,外人岂能得见?但是此时查实起来,倒也容易,请皇上派钦差大臣到各省查看,一查便知,只不过要秘密查访,这样才能不被下层官员蒙蔽。

这个上奏已经从议罪银扩大到整个官吏制度,在当时如一声惊雷,否定了大清几乎所有的官吏。这虽然是事实,但乾隆以千古圣君自许,岂能容忍这样的说法。

尹壮图有个弟弟,名叫尹英图,官职比哥哥小,为人处世却比哥哥老练,也更懂官场,道:“哥哥,这样据实陈奏恐怕不妥。咱们兄弟官职不高,交往有限,怎能与封疆大吏抗衡?只怕如此禀奏会惹来祸事,于事无补。”

尹壮图凛然道:“你就不必为兄考虑了。为兄这一颗头颅,早已经悬挂在闹市中了。”

尹英图不解问道:“哥哥,你这又是为何?”

尹壮图道:“既然入朝为官,自然要竭力为朝廷办事。议罪银制度实在荒唐,皇上又被蒙蔽,假若不废除这种制度,只怕国将不国。如今皇上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一搏,倘若遭遇不测,你就好好侍奉母亲吧。”

尹壮图一副慨然赴死状,尹英图多说也是无用。

乾隆看到奏折,大怒,这已经不是劝谏,而是颠倒黑白、别有用心攻击大清盛世。而且乾隆认为,尹壮图是因为自身官运不佳,在京城没有得到高位,又没有得到外放,对地方官员心有嫉妒,这才夸大其辞,蓄意攻击朝廷与地方官员。

和珅怕尹壮图“秘密查访”奏效,重蹈当年国泰的覆辙,便上奏道:“我大清朝廷,朗朗乾坤,搞秘密查访,实在不成体统。臣子一片忠心对皇上,这样对群臣不信任,是陷群臣于不忠不义的地步,怎能让臣子安心报国?即便有犯罪的官员,也是少数,这样私下随意查访,不仅打扰官府正常工作,而且搅得百姓不得安宁。再者,尹壮图为朝廷命官,各省督抚也是朝廷重臣,只听一面之词,不相信各地督抚,难免不公,秘密查访,情理不通。”

乾隆觉得颇有道理,权衡之下,为了让尹壮图心服口服,由尹壮图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各地查访。但尹壮图只是副手,钦差一行由户部侍郎庆成带领。

出发之前,和珅奏道:“此次查案,事先并没有证据,也没有明确目标,最好不要打扰地方官员和百姓,使大家惊慌,人人自危,应当事先通知。另外,这次查访只是根据尹壮图一面之词,没有确切的线索和证据,因此尹壮图此行并非公务,沿途旅费当由他自己负担,不能增加国库负担。”

乾隆觉得有理,下令钦差每到一处必要五百里快马通知各地衙门,不使地方惊慌。尹壮图要听从庆成安排,尹壮图自愿盘查,路上花费由自己负担。

尹英图知道庆成只是和珅的一个走狗,此行恐怕凶多吉少,与哥哥哭着送行,譬如生离死别。尹壮图此行,走入的是一个圈套。

钦差出发,庆成的官轿威风凛凛,走在前面。尹壮图骑着自己花钱雇来的一头骡子,孤零零跟在后面。第一站是山西大同,大同知府是和珅的舅舅明保,明保年老无能,百般请求和珅,在和珅保举下当上大同知府。钦差前来,和珅早已通知明保以及沿途的官员,做好准备,又跟庆成面授机宜。庆成到达山西,先到五台山游玩一番,然后才赶到大同,明保得知消息,出来迎接。身上的衣服,随行的车轿,都是普通级别,并无奢侈。明保把他们接到家里,宴席之上,只有平常的饭菜,明保致歉道:“粗茶淡饭,两位钦差万不可取笑。山西近年多有灾荒,我们这些做父母官的,不敢拿百姓的钱财挥霍,平时生活简朴,只拿这些招待,请不要见怪。”

钦差吃过饭,不等庆成、尹壮图开口,明保就主动请他们查看府库。仔细查验,库中银两不缺一分一毫,账目清楚,仓库里粮食一点儿也不少--原来是早得到消息,先把太原的白银借来顶用了。

调查完毕,庆成、尹壮图各回驿馆。庆成对查访的成果相当满意,尹壮图瞧不出什么破绽,也不好说什么。

到了晚上,明保吩咐下人盯住尹壮图的房间,看紧行踪;把庆成悄悄邀到家中,灯红酒绿招待一番,明保把珍宝玉器送给庆成,两人不免嘲笑一番尹壮图的迂腐呆板。尹壮图明知动了手脚,却也无可奈何,晚上还要在驿馆中整理见闻,作为报告皇上的查访奏章。

离开大同,来到直隶,官员的表演与明保如出一辙。

尹壮图心生疑问,跟庆成道:“各处的账目都如此清楚,没有丝毫差错,令人怀疑。这样盘查府库,很难查到什么,不如到民间找商人、百姓调查一下?”

庆成道:“依你就是。”叫了大小官员近百人,在驿馆外陪同尹壮图走访民间。

尹壮图心中疑惑,道:“到民间查访,前有鸣锣开道,后有骑兵压阵,如此张扬,百姓怎么敢说实话?”

庆成满不在乎道:“皇上早有吩咐,咱们是钦差,不可错失礼节,微服私访有失体统,只有这样,一路发现情况,便可叫地方官员就地处理。”

知府附和道:“对钦差的态度,就是对皇上的态度,我们不能失礼,请大人见谅。”

尹壮图怎么也掰不过他们,结果民间查访毫无收获。

大同、直隶之后,乾隆为了让人信服,又派钦差到山东、江南等地清查。几个地方走下来,尹壮图陷入极度的孤独,他抱着一腔热血想改变吏治腐败,却没有想到陷入泥潭,寸步难行,又如置身茫茫黑暗,找不到如何一点星光,心神俱疲。在乾隆一再催促证据的情况下,尹壮图终于崩溃,知道一己之力,微弱得如同萤火,根本无法与黑暗中潜伏的巨大危机抗衡,只好总结盘查情况,沉痛总结:微臣道听途说,没有事实根据,就夸大其辞,冒亵圣听,实在是丧心病狂,愚昧之至。经过这段时间的盘查,发现自己对天下认识极为荒谬,盘查的几处,没有一点儿违法乱纪情况,库府充盈,民心向善。现在事情已经查清楚了,恳请皇上恩准回京治罪,微臣打算静思己过。

尹壮图没有查完,已经崩溃,想尽早回来请罪。乾隆原本就认为尹壮图没有根据,现在没有盘查完毕,就急着回来,难道是要表明自己不能接受直言劝谏吗?一定要他们查访完毕。同时他看见尹壮图已经屈服,怕严责之下尹壮图畏罪自杀,显得自己不能容人,于是下旨道:“庆成与尹壮图继续盘查其他地方。同时,朕宽宏大量,不会处尹壮图死罪,只要他反省自己言行。庆成的差旅费中,也要酌情分一些给尹壮图,不要让他有太大的压力。”

接到皇上圣旨,尹壮图也回不了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有名无实的调查。一路上,还要写大量调查报告,反复认罪,一再肯定盛世图景。等到乾隆觉得尹壮图的认罪态度已经很诚恳了,才命令庆成把尹壮图押回来,就这样,走的时候还是一个大学士钦差,回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一个囚犯。

庆成把路上所见的太平景象写成一份奏折,添油加醋,向皇上禀报。乾隆看后相当满意,这才是他心目中的盛世景象。他又问尹壮图:“你先前在奏折中说,各地吏治废弛,商民不满意官府所作所为。如今你下去清查,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

尹壮图已被逼入死胡同,此时别说想为朝廷效力,只要能早点从这个死结里出来,就算万幸了,道:“臣此次出行,百姓安居乐业,之前的奏折,都是夸大其词,请皇上治罪!”

乾隆拟将尹壮图交由刑部定罪。

和珅明白,像尹壮图这种一腔热血、不求自保的官员,与自己作对,是非常危险的。惜命的人其实不可怕,不要命的人最可怕,万一被他抓住要害,到时玉石俱焚他都觉得赚了,因此,必须置他于死地,方能绝后患。另外,不给他一个厉害,难以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此时的和珅,在网罗罪名方面,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大清律》在他脑子万千转换,无所不能。和珅反复推敲,提出新的罪名:“尹壮图当初由北京丁忧,应当回云南老家,最近的路线是经过直隶、河南、湖广、贵州等省,为什么第一次的上奏会经过江苏、浙江、广西各省?难道是故意绕到各省,与地方官交往,图谋不轨不成?此外,尹壮图的老母年过七十,仍在老家云南生活,难道不是不孝吗?”

乾隆此时已届八十高龄,对事情的公断大不如前,显得有点糊涂,一是容易被情绪左右,二是容易跟着亲近的人的思路走。和珅此奏,在外人看来,显然是吹毛求疵,有故意刁难之意,但是乾隆居然深以为然,道:“孝道乃是人伦之首,尹壮图如果不能将老母亲接到京城,就应当辞职回家,侍奉左右。尹壮图一个人在京城快活,对母亲弃之不顾,可谓无君无亲,罪大恶极。”

刑部有了乾隆的基调,揣度皇上要从重,不敢掉以轻心。和珅又悄悄授意刑部官员,拟定了尹壮图“挟诈欺公,妄生异议,恋职忘亲”的主要罪名,从重判斩立决!

判决一出,朝廷哗然。

纪晓岚与尹壮图之父尹松林属于旧交,知道尹壮图罪不至死,只因触怒了皇上,才会有性命之忧。倘若能够上奏皇上,让皇上脑子清醒一下,就有可能改判。虽然这有可能得罪和珅,但是能换回一命,纪晓岚还是肯冒这个险的。于是,写了奏本,准备为尹壮图求情。

和珅耳目众多,纪晓岚还没有上奏,和珅就得到消息,悄悄禀报乾隆。乾隆此时还在盛怒,于是召来纪晓岚,一顿痛骂道:“朕听说你要为尹壮图求情?真是多管闲事。你是有些文采,可是国事大案,你又能懂得多少?不要不懂装懂!”

君臣之间,本来不该如此恶语相向的,乾隆就跟训孙子似的,此时他的情绪易变,性格已经相当古怪。且自从纪晓岚上次查案糊涂,在乾隆看来相当无能。纪晓岚面对的不是一个正常可以论事的皇帝,实在是无话可说,不过既然到了皇上跟前,拼着命也得把这事劝一劝,道:“微臣不是想替尹壮图求情,而是想皇上英明神武、宽严并济,杀了尹壮图,怕有人说皇上斩杀谏臣,玷污了一世英名,微臣冒死实在是为皇上着想呀,请皇上三思。”

乾隆怒道:“这种事,朕自己心中有底,用不着你来多嘴,退下。”

和珅见纪晓岚像斗败了的公鸡一样退下,心中暗自得意。

同类推荐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晚清重臣李鸿章,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陈香梅:战火中的传奇爱情

    陈香梅:战火中的传奇爱情

    “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遗孀,蒋介石、宋美龄的密友,邓小平的座上宾,美国总统的联邦政策顾问。本书记载了陈香梅女士的生平,回首了一个不平凡的女人几十年来走过的路。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雷锋·榜样的力量

    雷锋·榜样的力量

    本书分为了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两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本书史料真实、内容翔实。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热门推荐
  • 等你想起我

    等你想起我

    夏梓木,再次遇见属于她的的盛夏之梦一一顾奕辰。曾经的喜欢,曾经的期待,曾经的怦然心动,却一点一点地流失。到底是什么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呢?或许,当夏梓木第一次遇见那个眼眸漆黑,神情冷漠倨傲的夜蓝络就已经改变了。如果说夏梓木是阳光,那么夜蓝络就是等待阳光的向日葵吧。讨厌一个人的理由很简单,就像苏惜语讨厌夏梓木。喜欢一个人也很简单,只要像夏梓木一样善良简单。因为苏惜雅的一句话,夏梓木终于再次找到属于她的盛夏之梦……虽然有些东西不记得了,但是最初的感觉一直都没有忘,那个人一直都是你。
  • 寻龙者说

    寻龙者说

    一处无主的大陆,因为龙的力量,引来神魔相争。
  • 武震全球

    武震全球

    本文讲述了一个战斗力只有0.5鹅的少年逆袭成为武神,嗯,顺便带歪全球节奏的故事美军五星上将:“fuc……,傻叉儿议会,不要拿航母来糊弄老子,我要武术,对,姜尚的那种”俄军参谋长:“战斗民族?no,no,no,跟姜尚相比我们有整整一个地球的差距”印度某官员:“我们要斥资1000亿开发我们的古武术——瑜伽,就问你中国怕不怕?”众人鄙视“难道你不知道姜尚是中国人吗?”印度卒剧情合理,适度yy
  • 一手撕天

    一手撕天

    道、魔、佛、妖四条大道直通仙。魔乃何物?嗜血屠杀,人命为草便为魔?错!真魔乃随心所欲,畅快而活,遨游于险恶世界,追寻至强仙路。仙为何物?仙乃大道之终,万物之极,可得长生!仙路何为飘渺?仙路何为残酷?望仙可未成得仙;争仙可未成遇仙。九天之上,幽冥之下,无所不在,却无从得知。敢问仙路何在?长生之法何觅?英雄骨骷髅墙,红尘灭仙路寻。仙路无踪,吾便只手撕空,脚碎虚无,辟出长生之仙路!一个自幼被移植了魔君断臂的少年,追寻至强仙道之路……
  • 安慰

    安慰

    黄乾丰父子在冷冻厂发生火灾后失去丰厚的家产,父亲为了赔付渔民的损失终至“倾家荡产”,信河街的人因此对他肃然起敬,但他并未能如大家所期望的一样尽快振作起来,而是与冷冻厂的废墟融合在一起,消沉、沉寂;儿子为了“安慰”父亲拜师学艺勤练“拳头”……
  • 独木亦成林

    独木亦成林

    竹玉林是最有潜力的杀手,而木倾域是杀手届最无法企及的目标。闻言,木倾域一手阴阳决出神入化,自封魔尊后,无出其右。杀之,可问鼎杀手届第一宝座。她用那把沾染过无数鲜血的短匕刺入他的胸膛时,他只不满地撒娇道:“阿林,这把匕首一定不只杀过我一个人,我不喜欢。”他死了,她记得他最后的话:“我爱你,可以为你死,那么你能为我流泪吗?”她亦记得她漠然回应:“杀手无泪!”可当竹玉林的名字风云整个江湖时,她坐在那人坟前,吹起短笛,她的手背被自己的泪,灼伤了。她说:“你看,我为你落泪了!”总结:一个冷血无情的木头杀手与偏执深情的魔尊尊主的慢慢情路。
  • 无量罪劫

    无量罪劫

    紫阳宗外门平庸弟子苏灵,因一株二阶灵药被昔日好友追杀,无意被召入一处荒芜秘界……十日后,苏灵回归宗门,从此不同!花之罪法,蝶之劫诀!命中注定,无量罪劫加身……只为……逆天而上!
  • 述庵秘录

    述庵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念情深空归恨

    一念情深空归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战乱纷飞的年代,他是称霸一方的驻防司令,她却是布衣巷里的平民女子。他们本没有理由相逢,却因为一场错乱的婚约而走到一起。他对她一见倾心,不惜所有要留她在身侧,她却是几番逃离,心里眼里全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当枪口对准爱人的那一刻,她情愿为了爱人去死。而他却错手打死了此生最爱的她,他们爱恨纠葛,却注定要生离死别,家国万里,却始终抵不过她的回眸一笑。
  • 黑色水晶

    黑色水晶

    喜欢上一个人,就是喜欢上一个浪漫而温暖的梦境。梦境里,空气中到处都活跃着含笑花的淡淡清香,我们一起躺在草地上,手拉手,故意戴上耳机闭上眼睛听音乐,实际上却是在听对方心跳的声音……爱上你,思念也就自然有了惯性。对你刻骨的思念,是那场绵绵春雨,淅淅沥沥不停息。相思有多长?已经无法丈量。如果可以,我愿和你,在纷繁嘈杂的尘世,开出一朵尘埃里最美的花。当我喜欢你的时候,你恰好喜欢的人也是我,那一定是我前世修来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