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43800000008

第8章 复问(1)

1.复邓太史定宇

(注释邓定宇:号文洁、以赞,明代著名思想家,官居太史。著《邓定宇先生文集》等,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56册)

僧(注释僧:和尚,黄檗无念禅师自称)数十年涉水登山,只为这件事(注释这件事:指成佛),未得余习净尽(注释余习净尽:习气除尽),所以终日挨拶(注释挨拶:挨打。拶,音zǎn,夹指头的苦刑)。寻个铁石心肠无情汉子(注释铁石心肠无情汉子:指下定决心学佛之人),撩起就行(注释撩起就行:拉起就走。撩,音liāo,掀起,拉起),竟不可得!

古云:“佛道非遥远,久长难得人(注释佛道非遥远,久长难得人:意思是佛法并不遥远,但能够长久行持的人却很难得)。”虽有一二相知(注释一二相知:一两个知心人),不免聪明领略(注释不免聪明领略:偶尔也会有所领悟),或遇境逢源(注释遇境逢源:在某一环境中碰巧看到某些事的缘由)、触发知觉,认得个光影(注释光影:大概模样),坐此窠臼(注释窠臼:音kējiù,套路。窠,鸟兽昆虫的窝。臼,舂米的圆槽),如铁橛(注释铁橛:橛,音jué,原义为短木桩。铁橛,比喻倔强人)相似!及乎问着本分事(注释本分事:指学佛。学佛之人当求佛法,所以叫本分事),不是说些义理(注释义理:本处借指拘泥于佛经中文字上的道理),弄出许多机关(注释机关:花样,本处指障碍);便作默然良久。若与他同侣,反招累坠。

世情利害,作丧(注释作丧:催命)杀人。不透此关,难出阴魔(注释阴魔:佛经上说的阴间魔鬼,拘人性命)之手!只能入净(注释净:指清净心。秽,指秽行),不能入秽。入佛入不得魔,入顺入不得逆(注释顺:指守戒律。逆,指不守戒律)。便有人境之分(注释人境之分:指内外之分。人,自我;境,外部环境。限量:指有限的领悟,不能进入禅法的深层),限量之隔!何故?是他见识不忘(注释见识不忘:固守成见),气质未化(注释气质未化:指本性难移),被人一折(注释被人一折:指遭人阻拦),便生嗔恨(注释嗔恨:佛法中说的心魔,指生气与怨恨)。若不一刀两段,大有事在。

【今译】

和尚我几十年登山涉水,都是为了觉悟成佛这件事,只是到现在还没有把身上的习气去除干净,因此每天都会痛苦。想找个铁了心学佛的人一起修行,竟然始终找不到。

古人说,佛法并不遥远,只是难得有人能够长久地行持。朋友中虽然有一两个相知,偶尔也会有所领悟,在某一境遇中,触发觉知,看到事物本源的大概模样,却又固执己见像一根铁橛似的。等到问他学佛的本分事,他不是搬出佛经来背,或是搞出些花样,便是故作高深默然不说话。若与这种人一起同侣修行,反招累赘。

世上的事情可怕啊,往往催命杀人。如果不能看透世情这一关,迟早要落入阴魔手中。如果只能入净,不能入秽;入佛入不得魔;入顺入不得逆,便有“人境”之分,便有“限量之隔”,不能圆融。为什么?这是因为他有知识的障碍,又固执成见。这样的人被人一阻拦,就心生嗔恨、心魔又起。这样的人若不能早日去除执见,与愚妄一刀两断,就是有大问题的人!

又屡承师友锥劄(注释锥劄:音zhuīzhá,指来往信函。劄通札,平常书信。古人在纸上写信,写好后卷成筒,用绳子系紧,有的还要滴上一层蜡油,用以加固密封。解开时往往要用锥子来破蜡解绳,所以叫锥劄),又恐见谛(注释谛:佛法真谛)不实,难逃顺逆二境。奔驰南北,借是非场,假利害剑(注释利害剑:指欲望。佛家语),磨炼习态(注释习态:态度。磨炼习态指端正态度),方得疑情顿脱(注释疑情顿脱:怀疑顿时没了。脱,即佛学典故“桶底脱落”的省语),见惑销融(注释见惑销融:迷惑消失了)。

【今译】

承蒙师友厚爱,屡屡收到来信,我担心自己没能见到真谛,还不能摆脱顺境与逆境的困挠,因此怕误人就很少回信。我奔驰南北行脚参求,借是非场认清是非,假手欲望摆脱欲望,磨炼自己,这才脱掉疑情,对佛法不再怀疑,不再迷惑。

不向外求,内心也不执着,这就是达摩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道,得来全不费功夫。

和尚我年龄大了,精神消退,很难顾全各方人情,只好回到山里。放宽心怀,渴了喝水饿了吃饭,闲来散步,困来睡觉,只待功到自然成,好比瓜熟蒂落,在大寂静的光照中做个满足而闲散的人。

2.复梅司马衡湘

(注释梅司马衡湘:即梅国祯,1542-1605,字客生,号衡湘,官至少司马、兵部侍郎,《明史》有传。著有《梅司马遗文》、《燕台集》等)

台下灵州(注释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之役,其作用妙处与卓老谈之久矣。嗣后(注释嗣后:随后)闻拂衣(注释拂衣:挥动衣服。形容激动)之说,岂有他哉。盖谓生死难明,欲于风波中求出头耳。

夫道本无方,迷于执方(注释执方:即执著,亦作“执着”。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固执而狂妄)。丈夫事业,无妨道也。不曰不离法场而证菩提(注释菩提: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乎?然未可谓功业真无妨道也,不有舍净饭之位而入雪山者乎?要之隐现,无所不可,惟不办生死之心徒尔,效颦(注释效颦:东施效颦的省语,指模仿不得法,适得其反)则真不可耳。令爱真灵照(注释灵照:即唐·庞居士庞蕴之女)复出,不知若翁果庞居士(注释庞居士:指庞蕴。字道玄,唐·衡阳人。“世本儒业,少悟尘劳,志求真谛。”贞元初与石头和尚、丹霞禅师为友。举家入道,信佛而不剃染。随马祖参承二年,其后机辨迅捷,声名远播)否?居士沉金帛于水矣,若翁独不能沉功业于水乎?

外无他求,内无所守,才见达磨直指(注释直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省语,是禅宗宗旨)之道,不费丝毫气力。

僧已年暮,精神渐减,难奉人情,只好归山。放阔空怀(注释放阔空怀:指放宽心),渴饮饥餐(注释渴饮饥餐:指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回到正常状态),闲游倦眠(注释闲游倦眠:指自自然然闲来散步,累来睡觉),只待瓜熟蒂落(注释瓜熟蒂落:指学佛功到自然成),大寂光(注释大寂光:寂指真理之寂静,光指真智之光照,即理智之二德也。又即大寂静里光照)中作个满散(注释满散:方言,通漫散,即懒散的意思,这里指闲散)矣。

【今译】

足下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之战,很有作用,也很奇妙,我与李卓吾老先生谈起来已经很久了,在此之后我又听到足下有“拂衣”(指归隐)之说,知道没别的,所谓生死难明,想在人世的风波中求一个出头之日罢了。

若说修道,本来是没什么固定的办法,人往往迷失于执着。大丈夫干事业,不会妨碍修道。这不就是“不离法场而证菩提”吗?但也不能说功名利禄真的不会妨碍修道,不是还有佛陀当初舍了净饭王的王位跑去雪山修道的事吗?总而言之,隐居或处世无可无不可,惟一不可的是让一颗心生死徒劳,学人家这样那样是不行的。令爱真是有慧根,不知道她的父亲果真也似庞居士否?听说居士为了修道把金银财产都抛到了水中,她的父亲难道就不能把功名利禄抛到水中吗?

又接手书,感承远教。所云世缘(注释世缘:俗世因缘。因缘为佛教语。佛教谓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素轻,近益脱然,独疾痛一关不能打透,明知四大假合,有身为患。僧谓人之至亲者身,至难者患苦,必先打透此关,有个出身之路。然后便好逢缘作戏,借境炼心。纵患苦临身,亦脱然无累。

盖身是苦本,亦云极乐(注释极乐:梵文本意是幸福所在之处,大乘佛教用语。也就是佛教中阿弥陀佛成佛时依因地修行所发四十八大愿所感之庄严、清净佛国净土)。若离苦求乐,譬如舍矿求金。若即苦是乐,又是认矿作金。古人到此,舌折辞穷。切不可退惰,只要猛省(注释猛省:猛然省悟。省是儒家术语,指反省修身,佛教借指反观觉悟。有时特指顿悟,大彻大悟。如《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祖曰:‘汝被我解。’马鸣豁然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返身一掷何如?

【今译】

收到你的来信,感谢赐教。你在信中说一直把世上因缘看得很轻,最近更加超脱了,只有疾痛这一关不能过。明明知道四大皆空,因缘也是假合,人的身体本来就是病根,但对它又毫无办法!照和尚我的意思看,身体是人的至亲(患苦是人的至难),必须先打出这一关,好有个出身之路。然后就可以逢缘作戏,在环境中磨练心性。即使有什么患苦将临到身上,也能化解,不被肉身连累。

身体是痛苦的根源,也是极乐世界的所在。如果一个人想只要快乐不要痛苦,就好比只要金子不要金矿,怎么可能呢?金矿出金子,苦难有极乐。但又不能说,苦就是乐,这样就把金矿当金子了,凡事需锻炼,才能见真光。古人到这一步,把舌头都说烂了,话都说尽了,世人总是不明白。因此,我建议你千万不可以懒惰退步,只要猛然醒悟,回头做起又如何?

又数年在江西,每闻邓老道及公经济之才,并见诗疏稿,当今真难得此人也。又云国家幸有此长城之寄(注释长城之寄:恭维语,意思是可以寄托长城的大臣),更复何虑。我辈林下人(注释林下人:指隐修之士,本处指僧人),得以安心学道,真大快事。及某回来,又闻公以出世自任山僧,甚不然。岂可将世间第一等便宜都要占尽了也!留下此一着,与山林野人过日罢,何得搀行夺市。

昔庞老亦是楚人,公岂庞老复出乎?他一家洞明(注释洞明:洞然明白)大法(注释大法:即佛法。佛法能使人大觉悟,得大成就,因此称大法、正法),来去自由。今果有此大手段、大力量否?幸以所得处见教一二,何吝法之甚。令爱大法已明,公信得及否?若信得及,不妨与之商量,彼决不负乃翁也。

【今译】

这几年在江西,每每听到邓老说起你有石公宏道之才,看了你的诗稿,真是当今难得。邓老又说,国家幸有像你这样可以寄托长城的大臣,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我们这些避世人,因此可以安心学道,真是一件大快事。等我从江西回来,怎么又听说你想出家当和尚,这我倒不同意,你岂能把世间的第一等便宜事都占尽了?请你留下这一条路,你还做你的官,让和尚做和尚,你不能把和尚的位置占去了!

过去庞老也是楚人,你难道是庞公复出吗?他一家人都懂佛法,来去自由。如今您也有他这样的大手段、大力量吗?希望您把学佛所得向我赐教一二,您又不肯,真是太吝啬了。您的女儿佛法已明,您信吗?如果信,不妨与她切磋,她决不会辜负她的父亲啊。

3.复尼大士澹然

(注释尼大士澹然:即梅衡湘之女梅澹然,寡而信佛,落发为尼)

来书言言真切,可惜精神向见解上去了。孔子三千徒众,个个聪明博达,善学愚者止颜子一人。

近时学道者,譬如猜谜,或于公案,或于话头上猜着欢喜也,当悟了一番!纵把三藏十二部(注释三藏十二部:泛指一切佛经。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一千七百则(注释一千七百则,泛指一切禅宗公案,是一千七百则公案的省语。“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景德传灯录》中所载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法机缘而来)都明白了,也只是播弄精魂。不如收摄真神,向那黑漫漫处,要晓不能晓,要说不能说,眼睁睁地,如机关木人相似。到此更加逼拶,豁然嚗地一声,头破脑裂,如梦忽醒,方知从前见解都是梦言。

【今译】

来信句句真切,只可惜把精神用到知识见解上去了。孔子三千弟子,个个都聪明博学,但得真传的只有一个愚笨的颜回!

近来学道的人,就像猜迷,或者在公案上,或者在话头上,猜着了就欣然欢喜,当做真悟了一样!依我看纵然把三藏十二部、一千七百则都弄明白了,也只是鬼把戏。不如收了心,就像那木头人一样,眼睁睁地,去面对无穷黑暗,到了要晓不能晓,要说不能说时,再紧逼一步,豁然暴地一声,头破血流,梦就醒了,这时才会明白先前的见解都是梦话。

尊翁是个聪明豪侠,常人比不上啊。但也不免被聪明所误,忽然有一天老了,苦痛到了身上,谁也不能医治。不如劝他趁现在精力强健,向那神算不到处,计较难测处,见闻不及处,讨个分晓。即使有神机妙算,是是非非,一齐都放下。剩下的只有饿了吃饭、困了睡眠。等到报缘完了,阎罗王符令来勾,随他去就是了。

尊翁聪明豪侠,真不可及。不免被伶俐所使,忽日老苦临身,不能治也。不若劝渠趁此强健时,向那神算不到处,计较难测处,见闻不及处,讨个分晓。纵有神机妙用,能所是非,一齐休歇。惟有饥食倦眠而已。只待报缘一尽,符(注释符:此处指阎罗符咒)到奉行。

又山中兀坐不闻动息,未知近来见地何如?学道(注释学道:此处指学习佛法之道)须趁初心猛利,就要讨个分晓。日用对境逢缘,才得出脱。不然日久月深,渐忘精进,依旧流于世情耳。

近时学道人,只图口舌便利,见识聪明,及乎病苦临身,一些也用不着。又不恨自己念头不切,立志差错,反说先圣也只如此,且莫错会好。

古圣一言半句,如吹毛剑(注释吹毛剑:公案语。指佛法如利剑斩断世情),铁钉饭(注释铁钉饭:指学佛之心坚定不移),木扎羹(注释木扎羹:比喻下手艰难),涂毒鼓(注释涂毒鼓:比喻耳根污染),无你侧耳处,无你下口处,无你着意处,无你近傍处,狭路相逢,贬眼错过。到这里情消想绝,思尽神穷,寒暑两忘,寝食俱废,正于无可捉摸处,蓦忽猛省,驰求顿歇,再不随声逐色。到此地位,但是聪明解会,能巧神通,脱手让与他人。终日如痴如讷,空腹闲心,世人亦不识,鬼神觑不见,阎老子无处着眼,才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又昨见尊翁,以楞严晦昧为空相(注释空相:本处指真相、本相),示此问,正为自己细惑未尽、见识不化,生出许多见解。不知总是缘境晦昧,明被明昧,晓被晓昧,觉被觉昧,总之不识真空所在故也。

自性真空,触物而应。临机而变,你向何处知晓他?譬如睡着无梦无觉时,你知在何处?忽然响声惊觉,知从何来?要省响声未至、知未生时是何境象?切莫作睡醒会好。

尊翁胆略聪明可遵,唯这着子不敢奉承。何也?见识太广,机巧太多,被伎俩气魄参合,难得净尽。岂不闻: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减到自不知处,虽有六根(注释六根: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维器官及其能力)置于无用之地。又有何虚空大地、晦昧名相耶。

【今译】

昨天见了尊翁,他把楞严晦昧理解成了本相。他这样问,正说明他自己的疑惑还没除尽、见识也没消化,人为地生出错误见解。他不明白自己总是看不清楚,明白被明白遮,知道被知道宰,觉悟被觉悟误,总之,他是不能识别真空所在的缘故。

同类推荐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本书以道教体系为逻辑,以道教神仙、人物、宗派、典籍、名山、道观为点,以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叙述道教的故事,详解道教文化。
  • 宽容的价值

    宽容的价值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宽容的人。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韵之情缘

    狐韵之情缘

    嘛?十尾狐?很可爱,可是...为什么这只萌萌的十尾狐是自己?O__O"…狗血穿越,为什么不是穿越到倾国倾城的美女身上?为什么是只动物?好吧偶接受,可是这个多夫制是几个意思?男多女少,没事。为嘛连妖界也是?啊啊啊!!!乱了全乱了。
  • 我有一个奇葩系统

    我有一个奇葩系统

    本是伤心欲绝的华夏青年叶尘,意外穿越到以武为尊混沌大陆,但叶尘却只想再次回到地球,但这却是要神境,在失望之际,却又得得了一个有点奇葩的系统,从此成就万古最强者,建立纵横天下之神朝,收以世回最为惊艳之陡……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皆是为达成目标,而再见她一面……
  • 爷要宠妻,渣姐哪里走

    爷要宠妻,渣姐哪里走

    成长是个奇迹,它能把一个萝莉变成御姐,也可以把一个正太变成屌丝,更可以把一个少年变成一只骚年。谢凌还是那个卑鄙无耻下流不要脸的谢凌,只是浑身席卷了着疯狂嗜血的阴险,毒蛇一样。顾子墨还是那个同样卑鄙无耻下流不要脸的面瘫顾子墨,只是少了人气,像冰块机器人。禾小九还是那个笑得风轻云淡的禾小九,只是被奇迹感染,雕成了一只不折不扣的——渣姐。当渣姐遇上毒蛇,当渣姐遇上冰块机器人,当渣姐遇上毒蛇机器人组合。很好,全渣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斗爆战神

    斗爆战神

    斗战圣佛孙悟空,被一少年所“复活”,火眼精金观六道,世间荒凉已泠然!埋葬诸神的纪元,是阴谋还是轮回?千古之谜,将被解开!(因本人自身原因,本书暂停更新。)
  • 爱情鱼的智慧瓶

    爱情鱼的智慧瓶

    本书从“净重三克的爱情”、“绽放如花的谎言”、“借一扇窗发现爱”等几个片段收录了《读者》的多位作家的精品散文。
  • 穿越轮回毒妃惹不起

    穿越轮回毒妃惹不起

    她本可以幸福的过一生,偏偏错爱渣男,没想到意外重生穿越到另一个世界。死后重生的她是一位一无是处,蛮横无理的木府小姐。也是人人鄙视唾弃无法突破的废材女。意外契约神器,练就绝世医术,修炼逆天神诀,契约上古灵兽。欺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只想获得方法重新回到现代的她,却遇上了胡搅蛮缠的他。明明是一个不沾女色的绝色冷酷邪恶王爷,面对她却死皮赖脸,阴魂不散。
  • 其时喜欢你

    其时喜欢你

    简介:“你怎么能这么喜欢我呢?”余溪歪着脑袋,有些呆萌地问道。王铮忍不住失笑,随后揉了揉她头上的呆毛道:“我什么时候说过我喜欢你了?”余溪:“!!!”“呆子,明明是爱你!”一段平淡而真实的校园爱情故事,从校服到婚纱,没有霸道总裁,没有豪门。全文高甜,甜到发腻,不喜勿喷!
  • 流浪时光温柔里

    流浪时光温柔里

    仅以此文献给曾路过我贫瘠生命里的那些人们,也记录我漂泊的前半生。文中故事大部分虚构,但感情是真挚的。此文非小说,短篇或随笔,仅用来娱乐自己。也记录我倏然而逝,不再复还的青春。一路跌跌撞撞,哭过、笑过、痛过、挣扎过、也无助过感谢自己还活着。有人说:生命就是一个苦字,怎么过都是苦但我总觉得,只要熬过了这个苦字阴翳过后会是蓝天碧海,大雨过后会是彩虹相伴雪霁初晴总好过晴后大雪。愿所有苦难的生命,都能撑过最暗的黑洞,熬过最严寒的酷冬。某一天,蓦地醒悟前半生所有的不幸或许都是为了积攒下半生的幸。往后余生,粗茶淡饭,简单度日,幸福就好。
  • 最强吸脑少年

    最强吸脑少年

    讲述的是一位名叫莫萧宝的人,意外得到青龙吊坠,学会吸取别人脑中的知识的异能。从而走上人生巅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