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43800000002

第2章 序(2)

万历九年(1581年),李卓吾居士(李贽)来龙湖访无念禅师。夜里闲坐,居士问:“你见处说说看。”禅师从始至终将自己“见道”的经过一一吐露。居士听后对禅师说:“你且放下。”意思是说见无所见,要把这个已经“见道”的思想也放下。禅师当下没有理会居士。同住四十余日后,李卓吾居士又邀无念禅师一起到黄安(今湖北红安)一位居士朋友那里,在黄安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每日与众友交谈。又,某日李卓吾居士对禅师说:“你只放下。”禅师说:“我没什么放下。”

回到龙湖,无念禅师整日看淆讹公案,看到不省处,渐渐又有疑,即去问延住龙湖的石潭居士。居士说:“你还要看经,《维摩经》、《楞严经》虽好,你看不得。”禅师说:“如何看不得?”居士说:“此是最上一乘的文章,我也理会不来。”禅师听后,如箭穿心,心里说你怎么这样看我!回去就看《楞严经》,看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忽然疑病又发,四五年的欢喜全部散失。遂急忙再往黄安去见李卓吾居士,居士一见到无念禅师就问道:“功夫何如?”禅师答:“我有一疑。”居士说:“疑个甚么?”禅师答:“知见立知。”居士郑重地说:“这个不是你知见。”无念禅师听后仍然不明白。

于是,李卓吾居士邀众友到驷马山聚会。聚会中居士问众人:“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当时有一位讲经师也在,就依文解义说了一通。居士对无念禅师说:“无念你说说看。”禅师正准备开口,居士推了一下禅师的膝盖,说:“这个聻(呢)?”无念禅师当即猛然疑惑净尽,大彻大悟,感叹道:“原来十地菩萨,梦见众身堕大河,欲救度故,起勇猛心,发大精进,蓦然猛省,人法两空,始得入门,全无干涉,从今而后,不做旧时梦!”

即作偈: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

万历十七年(1589年),同住芝佛院,并已削发的李卓吾居士撰文记述无念禅师四十六岁生日诞辰:“有僧无念,学道精勤,众人不知,目为庸僧。我与念僧相伴九载,知其非庸,以念无故,何谓念无?与俗人处,念自同于俗,不见俗故,将念离俗,是故一时贤人,目之为俗。然念僧真实俗也,与贤人处,念即自同于贤,不见贤,故将念希贤。一时俗人目为贤,然念僧真实贤也,呜呼!佛澄涂掌、罗什吞针,念僧不能,但不可以。念僧不肯,故而遂下视汾阳与布袋也。是岁也己丑,是日也二月十七,念僧生身。实当是日,载茶载歌,载觞载咏,聊以为欢,共登无遮道场,永以为好,不妨游戏三昧。念僧其欲为名高乎?抑且俗与同也。俗与同,则十方无壁落。为名高则大地生荆棘,得力不得力皆于是乎,在咄咄,吾且观之。”

万历十八年(1590年),无念禅师到白下(今南京),结夏鹫峰寺,并会邓文洁、邹元标、赵用贤、陆光祖、焦竑、袁宏道诸朋友。

赵用贤撰《送无念禅师还楚》:“庚寅春仲,胡山人荆父过白下。荆父故善言明理,称辩才。无上乃数推无念禅师。不事语言,直契宗旨。不佞因得一叩威仪,少承馨欬,目击道存,无所容声,然后知菩提自有密义,大乘自有正法,爽然心开,几不虚此生矣。……辄呈短章,聊识私仰云尔。”

头白于今侍远公,南宗谁复悟真空。

帝城钟晓秋云杳,一苇相将度楚东。

焦竑撰《赠无念禅师偈》:“念公过金陵,予日与谈禅,得其慈力,一时涉入如幻三昧。此其机缘,非在一期果报间也。赋此以赠。”

春深闻尔百花潭,曾与维摩共一龛。

浮世无成悲小草,空门何意见优昙。

龙知听法归池钵,马为驮经度岭岚。

乌榜宗风今欲振,好传消息遍江南。

陆光祖撰《赠无念禅师偈》:

有念念为邪,无念念即正。炳炳大师言,指我成佛迳。

末季学语流,剿袭皆戏论。有无属二边,正邪非自性。

一落语言筌,执药翻成病。人言无念师,宗门提正令。

本出庸流家,剃发修苦行。归依于空门,遍参求悟证。

疑破黑漆桶,皮毛脱落净。入佛兼入魔,非凡亦非圣。

我闻如是言,稽首遥礼敬。师忽入后门,随众得参请。

杲聆玄妙谈,聋瞽诧观听。辨才若风生,说法似泉迸。

德山临济机,的的在把柄。老夫遇钝人,未能领上乘。

尝闻古尊宿,如实语相应,出言昧本真,天壤隔分寸。

斗争坚固时,魔佛互衰盛。吾党二三子,择法孰为胜。

归来读我书,聊取意根静。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厌烦了龙湖喧闹迎送,五十岁的无念禅师入河南省商城县西南60公里外偏僻幽寂的黄檗山结庐。之后,在朋友袁宏道的促成下,商城张太学施田给无念禅师。龙湖芝佛院弟子及朋友见禅师入山心切,三十余人互相随从,与无念禅师入黄檗荒山,开荒垦田,营图盖造,创建法眼寺。

今天的人看到法眼寺前悬挂的“法眼寺”三个字,多数都错以为法眼寺应该承继的是法眼宗法脉,这个问题据多方征询查证,法眼寺的寺名应与法眼宗没有直接关系。例:《临济源流》有载,黄檗山无念深有禅师住麻城立派二十八字:

祖觉宗清净行深,常怀戒定悲圆明。

神勇法性真如海,永远兴隆见太平。

后续:

平空一月印千江,照世舒光化日长。

识得本来人面孔,宗风万古自恢张。

既然法眼寺名与法眼宗没有直接关系,那它的名字源于何呢?又依查证来看,法眼寺寺名应源于释迦牟尼佛祖的“正法眼藏”语句。禅宗“正法”用来指全体佛法,“眼”用来指朗照宇宙。《联灯会要》载: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又,“正法眼藏即《法华经》之佛知见”。也就是释祖付嘱迦叶,辗转相传,佛教彻悟得不可思议,无有分别的涅槃妙明之心。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中秋,无念禅师为初建落成的法眼寺亲撰《黄檗法眼寺记》。《黄檗法眼寺记》中自述:“一日闲登峻岭,望见有山,名曰黄檗。崄僻幽深,绝无人踪,堪可寄息。询其山,乃商城太学,号绳纯,讳舜玄(选)张君地也。惟见栗棘蓬松,草茅茂畅,田废无影,地芜无痕,石盈水溢,豺啸豺呤。古人言‘与木石居,与鹿豕游’,此其地矣!余遂入黄柏结庐。适公安表太史偕弟中朗、小修来龙湖访友,遣人接余,再三不已。余曰:‘僧已老朽,精神减少,无力堪待,正可避世自闲,饭蔬饮水过活耳。’中朗喜曰:‘我有年兄范光(观)父,见为商城令,可作护法檀越。’即写书寄托。范乃命人与张君说,张即喜舍之。……龙湖徒众,见我入山心切,三十余人互相随从……遂日夜搬运,结砌盖造,渐可容膝,开垦田地,渐有次第。书示徒众,使他日知创山之辛苦焉。”

万历二十九(1601年),袁宏道撰《开黄檗山记》《法眼寺记》。《法眼寺记》中写道:“余见天下衲子多矣,穷山僻谷,或未尽见。然求苦参密究,具宗门正知见者,如吾友黄檗无念禅师,实迈日海内之优昙也。……念公自山中来,语及山中事,是时予同年范光父令商城,予走一字语之光父,欣然以檀施事属太学,……太学如命。于是龙湖本色,衲子安分度日,不为虚浮无忌惮之行者半。居此山,剪荆棘……数年如后佛殿僧舍粗可居住,衲子躬耕,自锄自种自食,无求于世。即道可办,居然有古丛林之风,予闻而喜之。……今黄檗如是,何异古百丈黄檗乎?昔五祖演云:今年一寺庄田颗粒不收不以为虑,唯一千五百衲子一夏举一古德机缘竟无一人发明深为可忧。今黄檗山中诸衲子其有能发明此事者有耶?无耶?或有所待耶?皆未可知。然近日狂禅炽盛,口谈此事,现成一切无碍者项背相接,与其豁达空以拨因果,真不如老实修行念佛之为妥当也。愿念公严立藩蓠,与此清净道侣,老于此山……口角圆滑、我慢贡高者不许停此山一时一刻。庶几儿孙相传,法堂之草永不复生矣。”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无念禅师六十四岁。袁宏道于北京来信,介绍北京佛教界的情况,并称赞无念禅师。信中说:“……海内如念师超悟,绝响矣……燕中学道廖廖,纵有一二,亦不过要人奉承,说他悟道而已。与他说真话,似麻城人听福建乡谈,一字也用不着。”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七十二岁的无念禅师半住黄檗山法眼寺,半住麻城基隆山湛寂庵。

天启三年乙丑(1623年),憨山德清禅师为无念禅师八十寿诞写序颂并书《本住法颂寿念师八十有序并书》:“不慧披服道风三十余年矣,竟无缘一睹光相。且以业力驱驰幻海,将二十年如托异国。故与法门诸大知识音问益远,顷投老匡山,望黄檗刹竿咫尺间。侧坐白毫相中,日蒙照拂,无由一致问讯。前秋陈无异居士入山,道及老师慈念殷勤,是知先蒙摄受者非一日矣。不慧何缘过辱加被之如此也,感谢无量。比来宗门寥落、野干乱鸣,殆不堪听,所幸老师踞窟狮子,虽全身未露,而爪牙无敢撄者,时闻吼音,为之庆快。……顷寺寺广舍来知老师法算,喜登上寿,人天集庆,不慧愧衰质不能从法念之末,聊陈颂祝。”

颂曰:

诸法自性本寂灭,湛然不动如虚空。

世界森罗及万象,唯此一法之所印。

佛未出世祖未来,此本住法无欠阙。

草芥尘毛体自同,白牯狸奴亦知有。

何况众生各具足,而与诸佛性平等。

平等自性无生灭,又岂四相之可迁。

不来不去无始终,是故名为本住法。

若人悟此体如如,一超顿绝凡圣见。

正眼开时生死空,迷悟两关当下辟。

已过关者掉臂行,独蹈大方无滞碍。

犹如狮子自在游,非是野干可随逐。

揭开五蕴封蔀茅,露地披襟坦然坐。

是名无畏解脱人,从此常依本法住。

唯师了此本住法,独踞黄檗最高峰。

魏魏不动若须弥,万象森罗齐頞首。

日月游行若电光,世界山河镜中影。

良以心空身亦空,混融万法无起灭。

是故一尘与空合,而与虚空共一体。

一切微尘亦复然,身与微尘等无二。

身尘既入法界空,自性体与虚空等。

此空即是本住法,入此法者寿无量。

空中世界任起灭,一切圣凡从去来。

是法不动相常住,此是大地众生寿。

众生既与诸佛同,吾师岂与众生别。

但愿吾师常化生,证入众生无量寿。

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无念禅师撰、明闻删订《黄檗无念禅师复问》于苏州兜率园刻印完毕。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探讨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六为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附录传记资料。又,本书后三卷原总题目为《醒昏录》。

天启六年丙寅(1626年)夏,无念禅师离开麻城基隆山湛寂庵,住黄檗山法眼寺。这一年,麻城梅之焕、黄州樊山甫、寄生居士陈石泓等聚议集资为无念禅师建塔,经禅师首肯定在黄柏山,卜址法眼寺之西一公里左右处,由樊山甫主持营建。

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四月初八佛诞节,息影塔建成。这一年夏天,无念禅师患病。七月二十八日于法眼寺圆寂,世寿八十四岁。

择日,无念禅师法体荼毗,灵骨及舍利奉入息影塔。

梅之焕撰《护塔文》:“恭维无念禅师,宿断钝根,早磨慧剑,言语文字不立,大心直取法王。艰难险阻备尝,拼命始归乐国。一扫三涂六道,顿超万却千生。……爰成宝塔,用备藏册。当如来诞生之辰,正浮图全类之日,息形并息影,悠然七尺之躯;忘死未忘骸,聊尔一杯之土;琅函留半偈,何须开石椁之文;舍利吐毫光,不用借漆灯之焰;已无晓梦迷蝴蝶,一任空山哭杜鹃;狮子潜声,林鸟犹疑说法;麒麟高卧,野孤不敢浪眠。此日雍门,已不陨孟尝之泣,他年华表复何有丁令之悲,求大药而驻朱颜,只争蚤暮;置虚器而运死,想一视与之骨,且与俱朽矣!身隐焉用文之焕,闻木樨转语,不谓见而知之,标黄檗遗踪,或有闻而起者,敢云誉墓,聊榜传灯。”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嘉兴大藏经》完成,其中选入《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附注: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土地改革,僧侣还俗,法眼寺从此荒废。2007年,在商城人黄君道林发心筹资恢复黄檗无念禅师昔日道场的善举下,法眼寺重建工程开始动工。2012年,新法眼寺建成。)

同类推荐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背景,由此也缔造了中国的道文化。道文化是继承巫觋文明的源头文化,形式上属于神秘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灵性文化。丹道是道文化孕育出来的、掌握灵性文明的实践体系。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本意嗜天

    本意嗜天

    妖魔,不只是说一种生灵。同为器物,也可作为妖。而人,也可变化为魔。世间中,人心的变化来源世俗之间,若心冷之,那么再热血,也随之冷淡。魔生心神生,仙守无限天,妖怀无穷力,人有渴望成仙神,众生凡尘,虚幻缥缈,尘世浮屠,少年为修炼者中的一名,且看他如何心变,如何登颠。
  • 血王追妻

    血王追妻

    一次穿越,撞上霸爱王爷纠缠不休,接着又来了两位美男,个个拿她当宝,容不得她有半点伤害,面对美男们的纠缠,这位萌主又如何选择呢?!
  • 十方尘羽

    十方尘羽

    青年张逸风,英雄救美中无意穿越至大荒大陆,从此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正当人生得意、一切美好时,一个巨大的阴谋围着他展开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是诡异

    我不是诡异

    陈文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平平无奇的祭坛,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下空间待了不知道多少年,他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自娱自乐。直到有一天。天空一声巨响。地下空间的“天”塌了……
  • 邪不信邪

    邪不信邪

    什么是真正的高手?性格、身手、智商等是不是一定比常人超出许多?不是!每个人都是肉体凡胎的,没有谁天生比谁拥有的更多,至于渐渐的一些人甘于认命,而有的人却能够青史留名,这是为什么?是运气吗?不是!你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往往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和毅力。杨鹤是怎么样的人呢?和得道高僧在一起他就是精通佛法的僧人,和道士在一起他浑身能散发出仙风道骨之气,和女人在一起他也能鸡毛蒜皮喋喋不休,和地痞一起他就浑身都是流氓气息……杨鹤还是人吗?是的,他和我们一样,他生活在这个都市他只是为了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和一份完美的爱情。
  • 神戒侠侣

    神戒侠侣

    慕容萍萍误打误撞,穿来穿去。不小心带回个鲁班。不小心认识了女娲。又不小心进入了平行世界。还不小心开了家金店,专卖神戒哦。这可怎么办?我要爱情!不小心的爱情。你在哪个时空?哦。原来是你啊,我的神戒侠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超兽武装开始做男主

    从超兽武装开始做男主

    漫迷肖迅偶获主角代替系统,开始一系列改变命运之旅。ps:本书为无敌流,从超兽武装开始做男主,改变那使命的轮回!
  • 大漠王妃

    大漠王妃

    失了父皇,她守孝三年;兄弟相残,她被迫和亲。离开家乡远嫁到大漠,离开青梅竹马成西域王妃。一个是倾国倾城的中原娇女,一个是潇洒不羁的边塞王爷,相识于战火纷飞,结合于乱世之初。王宫心计,他左拥右抱负她一片真心。山河破败,他一众铁骑夺取她故国家园。幼子早夭,他悔过不该却再不曾闻她清脆笑声。后来的后来,他的兄长霸了她的江山,毁了她的家乡……这乱世中的真情,是否真的就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