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42900000012

第12章 爱着,被爱着;被爱着,爱着(1)

1.爱,没有理由——父母之爱

凯勒太太独自坐在大门口的藤棚阴影下,她身旁摆着一篮旧袜子,可是她心乱如麻,根本无心缝补。

整个早上,从饭厅传出来的碰撞声令她胆战心惊。难道雇用莎莉文老师来教育海伦错了吗?难道她只能站在一旁,袖手旁观地任可怜的海伦受尽折磨?

身为海伦的妈妈——凯勒太太自己的想法呢?

“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凯勒太太内心充满了矛盾,十分绝望。

凯勒太太把海伦患病之前19个月中的大小事情都记得非常清楚,常常如数家珍般地说给她听:“你学会走路以后,最喜欢到院子里去追逐花丛中的蝴蝶,而且胆子比男孩子还大,一点都不怕鸡啊、狗啊这些动物,还常用肥嘟嘟的小手去抱它们。那时,你的眼睛比谁都尖,连一般人不易看到的针、小纽扣等都可以很快找出来,因此是我缝纽扣时的小帮手。”

这些事母亲百说不厌,还说某次家中正在编一个有三只脚的竹笼子,笼子四周留了许多小洞,牙牙学语的她又好奇又兴奋,老是爬到母亲膝上,用不流利的儿语问道:“还要做多久?”

凯勒太太还记得海伦最喜欢壁炉中熊熊的火花,时常不肯上床睡觉,望着燃烧着的木材上的火舌发呆。如果看到火舌由烟囱上窜出时,尤其感到兴奋。

“唉,那时候我们俩人是多么快乐呀!”凯勒太太在回忆之后,总会满足地叹了口气而下此结论……

当凯勒太太把篮子推开一边,莎莉文老师正好出现在门口。

“凯勒太太,我到处找你。我们可不可以谈一下?”

凯勒太太说:“好啊,我也正想和你聊一聊呢!”

“凯勒太太,我在房里左思右想,要教海伦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海伦得离开家人,否则我帮不了忙,最后怕会两败俱伤。”

“你说什么?”凯勒太太吓呆了。

“凯勒太太,我知道你们都觉得她很可怜,每次都迁就她、纵容她,不分青红皂白,一切都听她的。我很抱歉,这种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你们惯坏了她,这是她不听长辈教导、撒泼不驯的原因。请您明白一点,你们这是害她。现在我要她服从,否则让我从何教起?”

凯勒太太哭了:“叫我怎么办?难道一点希望都没有吗?”

“凯勒太太,请不要灰心,她还有一线希望。”莎莉文老师柔声说道,“如果我们离开这里,就会有转机,会有点希望。如果继续留在这里,她有所依靠,会继续和我争斗下去,然后她会怀恨我。这样子会毁掉她,我也只好卷起铺盖回老家了。凯勒太太,请你答应我,让我带她离开家,单独相处一阵,让我和她能够冷静地互相沟通。让她了解我、信赖我,事情就会有转机。请你答应吧!”

这一次谈话,为海伦的人生改变,铺砌了既艰难、又幸运的第一步。后来,凯勒太太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丈夫,帮助莎莉文老师实现她的计划。离别的痛苦,看不见希望的悲伤,一切都没有模糊她的眼睛,只因为她是母亲,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女儿海伦无尽的爱。

当海伦不幸患了一场大病变得又盲又聋时,凯勒太太才23岁。年轻的她从此生活在悲痛的辛苦岁月中,因为天生内向、谨慎,不太开朗的个性使她缺乏朋友,遭此不幸心情当然更落寞了。她常常一早醒来,脑海中第一个闪出的念头就是海伦的问题,晚上临睡前,也经常为此担心。凯勒太太的手患有关节炎,写起信来很吃力,可是为了女儿,她还是常常很费劲地用盲文写信给她。

总是默默地做着,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只要一直做就是了。有一年夏季,她们到帕蒙特湖畔的山木屋中去避暑,那里有她们深爱的碧绿的湖水、林木及清幽的羊肠小径。一天黄昏,她们坐在湖畔的石椅上,凯勒太太眺望在湖上划独木舟嬉戏的年轻人,突然间心有所感,那股莫名的情绪低潮女儿当时根本无法体会。

世界大战爆发后,凯勒太太闭口不提有关战争的事情,只有一次,在外出途中见到一大群青年在野外帐篷露营,她禁不住感慨地说:“哎,真可怜!这些活泼可爱的年轻人眼看就要被送到战场上去。有什么方法可以不让他们去呢?”说着说着,她不禁黯然泪下。再就是听到俄国提出和平条件时,凯勒太太却说:“有勇气说出‘战争是人类的罪恶’这句话的国家真是太了不起了!虽然隔着海洋,可是我真想伸手去拥抱它。”

这个平凡的女子,坚强的母亲,一生都没有说过一句线条硬朗的话来表达她的情感,但是她的心中有爱,她的爱没有理由。

就因为是爱,所以就不需要理由。

没有父母的坚持,没有爱,海伦会怎样?

这是一个假设,一个不会成为现实的假设而已。但是,爱的力量的确是海伦成功、幸福的源泉。

海伦的父系祖先来自瑞典,移民定居在美国的马里兰州。父亲亚瑟·凯勒曾是南北战争时的南军上尉。海伦对父亲最初且清晰的记忆是,有一次她穿过一堆堆的报纸,来到父亲的跟前。那时,他独自一个人举着一大张纸把脸都遮住了。她完全不知道父亲在干什么,于是学着他的模样,也举起一张纸,戴起他的眼镜,以为这样就可以知道了。多年以后,她才了解那些纸都是报纸,父亲是报纸的编辑。可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呢?

父亲性格温和,仁慈而宽厚,非常热爱这个家庭。除了打猎的季节外,他很少离开她们。据家人描述,他是个好猎人和神枪手。除了家人,他的最爱就是狗和猎枪。他非常好客,几乎有些过分,每次回家都要带回一两个客人。

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种植花园。家人说,父亲栽种的西瓜和草莓是全村最好的。他总是把最先成熟的葡萄和最好的草莓给她品尝。也常常领着她在瓜田和果林中散步,抚摸着她,让她快乐。此情此景,让海伦永生难忘。

父亲还是讲故事的能手,在她学会了写字之后,他就把发生的许多有趣的事情,用她学会的字,写在她的手掌上,引得她快乐地大笑起来。而最令他高兴的事,莫过于听她复述他讲过的那些故事……父亲的爱护,为海伦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1896年,海伦在北方度假,享受怡人的夏天,突然传来了父亲逝世的消息。他得病时间不长,急性病发作之后,很快就去世了。这是海伦第一次尝到生离死别的悲痛滋味,也是海伦对死亡的最初认识。而海伦这一生中最哀伤的一刻,莫过于突闻母亲亡故的噩耗。

父亲去世时她还年轻,还不太了解死别的悲痛,因此没有像这次这么伤心。当然,也许是因为她与母亲相处的时日较久,感情较深,有更多的难舍之情。

对海伦来说,在莎莉文老师来到之前,有关母亲的记忆是一片空白,只知道母亲后来常说:“当你生下来时,我觉得既骄傲又快乐。”

在父母的眼中,海伦就是一个完美的宝贝,完美的孩子,他们绝不会让海伦被这个世界所遗弃。至少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在他们的臂弯里,在他们的保护伞下,他们要让海伦生活得好,生活得幸福……

竭尽所能,就是父母最原始的愿望。

海伦的双亲付出了高于常人几倍的爱心与耐心,他们也许从来都没有企盼海伦能够如何成功、如何伟大,有多少人能够记得她,这个世界和人类社会将会给予她怎样的荣誉,他们只是希望她幸福快乐。

2.痛苦可使人崇高——安妮·莎莉文老师

爱,不过就是这么一点点愿望。

没有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就不会有我们熟知的那个海伦·凯勒。

几乎所有关于海伦的书籍、传记、影像资料都有安妮·莎莉文老师的音容笑貌。

莎莉文老师是天使,真正意义上的天使。因为她的到来彻底地改变了海伦,改变了凯勒一家,改变了一个灵魂。

安妮·莎莉文是谁?

这是一个真实的场景:

安妮心里哼着:“我要走了,我要走了,我就要走了。我不在乎哪里是我的家……”

再过几分钟,她就要离开这个家,乘着马车再转搭火车远离而去。多么令人兴奋啊!

安妮知道乘马车、搭火车这种事对于别人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于她——安妮·莎莉文——一个小女孩却是一件不平凡而具有特殊意义的事。她只坐过一次马车,而那一次却是在她母亲葬礼的伤心时刻,马车向着母亲将安息的墓园路上奔跑着。

今天的情况迥然不同。

宁静安详的村庄,祥和朴实的家宅,但毕竟都不是她的家。她只是一个暂住此地,寄人篱下不受欢迎的人。安妮·莎莉文的父亲是个酒鬼,母亲已经去世,她的亲戚们也都不要她。他们留下她只是为了面子和仅有的一点责任心。安妮很开心因为今天她就要摆脱一直压得她喘不过气的生活阴影了。

堂嫂的叫声打断了她的思考:“今天要乖一点,听话一点。乖一天吧!这个要求不会太过分吧,安妮!我得告诉你,弟弟吉米还小,他臀部的疮还没有好。你带着他时要背他,帮他拿东西,要好好照顾他……”

她再也不要回来了!安妮·莎莉文挺起胸膛,头不回、脸不转,奔向人生的新旅程。

片刻,马车驶过放牧山,他们走在陌生的乡间小道上。

……

不知过了多少时日,马车奔向一个大门。大门吱嘎而开,车子驶进停在里面一个院落里。车夫从座位上跃下打开了车门,两个小孩跌跌撞撞地下了马车。

安妮揉揉眼睛,四周暮色苍茫昏暗,黄色大门徐徐而关——将安妮·莎莉文关在里面与世隔绝。安妮与吉米走上石板台阶。这一天是华盛顿生辰纪念日:1876年2月12日。安妮·莎莉文走完一段旅程,来到人生的一个中转站。

安妮与吉米将寄身何处呢?这个地方是马萨诸塞州的德士堡镇。收容他们的机构的正式名称是马萨诸塞救济院,许多人干脆叫它:贫民救济院。

“小小的年纪就到德士堡来,真叫人心疼。这儿除了收容那些弃婴,他们两个年纪是最小的,真可怜!”救济院的老师也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

安妮的父母是爱尔兰人。当时,爱尔兰闹饥荒,有20多年五谷不收,遍地荒芜。贫困的小佃农家穷得三餐不继,饥寒交迫。他们只剩下两条路:留下来等着饿死,或远离故乡飘泊异地另谋生路。

1860年,逃荒者像澎湃的海浪般涌进美洲新大陆。年初,莎莉文家族的托马斯和爱丽丝夫妇逃离故乡爱尔兰,移民到新大陆。1866年4月14日,他们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安妮·莎莉文。

父亲深爱这个女儿,他总会大声对着安妮说:“我的小安妮,我们莎莉文家多么幸运!我们有爱尔兰好运保佑,谁敢来欺负我们!”

然而,厄运先从安妮下手。3岁未到,安妮的眼睛开始发痒,眼皮上长满了细沙状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由软变硬,由小变大,扎得安妮眼睛又痒又痛。安妮揉了又揉,擦了又擦,结果情形变得更糟糕了。小颗粒并没有因揉擦而消失,反而刺伤了眼球。安妮的眼疾一天比一天严重。

莎莉文家并不富有,根本没有钱去看私人医生,只得等候福利机构的巡回医生来带安妮去治疗。他们尝试了许多治疗方法和偏方。结果安妮的眼疾依然没有治好。

最后,他们只好带安妮去看私人医生。“颗粒性结膜炎(沙眼)”,医生不忍告诉莎莉文这个病名。“沙眼”是那些有钱人才生得起的富贵病,需要阳光、新鲜空气及整洁的环境,需要肉类、鱼类、蔬菜和水果等滋养品来调养,需要花很多钱才能医好的疾病。

医生情不自禁地摇着头,不要想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吧!假如那女孩的父母有钱,她根本不可能染上这种不干不净的毛病。“沙眼”偏爱贫民窟,喜欢在肮脏的地区散布。

然而祸不单行。安妮感染沙眼后,母亲爱丽丝也生病了。1869年1月,弟弟吉米出生了。他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遗传了母亲的体质,臀部长了一个大大的结核瘤。

安妮年幼不懂尘世坎坷,不解人意,她需要家人关怀示爱。然而她的双亲没有多余的爱滋润她、呵护她。她心里的不安和焦虑纠结在一起使她变得愤怒,常常狂乱地发脾气。安妮已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了,她由快乐天真变成暴躁易怒的小女孩。

无知的安妮宣泄她的情绪和大人迥然不同。她用自己的方式,用整个身体冲击小生命中的郁懑。她大声嘶喊、怒吼、东撕西摔,试图抗拒莫名的恐惧。她的脾气让人不能忍受,以至于邻居们都叫她“令人讨厌的小孩”。

直到有一天,母亲爱丽丝离开了人世。莎莉文的亲戚只得出面救济,出来安顿一个酗酒的男人和三个年幼的小孩的去处。虽然姐弟俩被亲戚收养,但是最后,家族会议还是决定将安妮和吉米送到德士堡救济院。

安妮·莎莉文也是从痛苦中走出的孩子。痛苦的考验显得过于残酷和冷漠,痛苦的磨砺也似乎过于苛刻和无情,但是痛苦是任何人也不可能避免的经历。海伦、安妮·莎莉文走了出来,用最柔弱无助的身体,坚强地抵御了痛苦的肆虐。

多年以后,海伦·凯勒说:“我相信人生有善,精神有再创力,痛苦可使人崇高。”除此之外,还能够有什么更加真实地解释呢?

英勇地走过不幸险路的人,一路上为旁人洒下甜美的安慰之花。

这是一所虚有其名的救济院,事实上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的收容所。无依无靠的垂暮老人、精神病患者、醉汉等天涯沦落人均是这里的常客。

安妮不喜欢这里的气氛,这些妇人阴森森的,没有一点生命活力。她们的缄默和永无止尽地摇着躺椅令安妮身心不安。安妮是初生之犊,满身是劲,除了眼疾没有尝过病痛折磨的滋味。

在德士堡最初的日子安妮过得快乐无比。有东西可吃,各有一张床,可以挪得很近,晚上她可以照料弟弟。居住环境虽然不十分好,白天黑夜常有成群的老鼠出没,但是他们并不以为意。吉米还以此取乐,常用扫把追赶老鼠群,玩着“猫”追老鼠的游戏。

等到他们姐弟迎来了德士堡的春天,一切却发生了变化。安妮总是独自外出游玩,而吉米的肿瘤越长越大,只能依赖拐杖,一瘸一瘸地在宿舍里踱来踱去。他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

医生诊断过后,将安妮叫到大厅,双手轻按安妮瘦削的肩膀,慈祥地告诉她:“安妮,你要有心理准备,你弟弟没有多少时间了。”

安妮一直陪着吉米。她坐在床边,讲故事给他听,照料他穿衣、吃东西……但是,吉米还是在一个寂寞的夜晚,永远地去了。

吉米去世以后,远离德士堡成为安妮惟一的生活目标。安妮知道,走出救济院的大门并不难,难的是在大门外如何生活。她没有家庭,没有职业,外面的工厂,没有一个人愿意雇佣她。年龄太小,视力又差,谁肯雇用这样一个童工呢?

在这些困苦的日子里,安妮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关怀她的朋友——巴巴拉——德士堡新来的一位神父,他主持女生宿舍每个星期六的祷告和星期天的弥撒仪式。巴巴拉神父亲切的笑容消除了安妮的恐惧心,后来巴巴拉神父带着安妮离开德士堡,到罗威郡去找他的医生朋友。

但是,安妮再开一次刀,又再开一次……一次又一次,没有一次令人满意。最后,医生们认为已尽所为,无能为力了。安妮的视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痊愈了。

安妮回到德士堡,没有人注意她,更没有人关心她,她觉得自己沉没于永不见天日的黑暗牢笼中。折回德士堡的痛心遭遇引发了她的思考,她更加急切地希望离开德士堡,她立下志愿一定要离开此地。

“我才不管你们怎么想怎么说,我一定要离开!”

“乖宝贝,离开后要做些什么?”

“我要上学。”

这个回答令其他人哄然大笑。

同类推荐
  • 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之所以怀才不遇,感叹生活艰难、不公平,在于他们的才华不为人所知,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更在于他们没有建立起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或内向,或自负;或木讷,或狂傲。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如何与人建立联系,如何利用人际关系来使自己的生活更顺畅。这本书以教年轻人怎样做人为基础,从说话方法和办事方法两方面来解决年轻人面临的上述问题。是一本20几岁年轻人不可多得的为人处世方法书。
  • 教你学习演讲

    教你学习演讲

    口才是指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口语语言表达得十分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能够达到特定交际目的和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艺术与技巧。
  •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

    在成长的路上,你是否注意过那双在你跌倒的时候扶起你的大手?在外漂泊的时候,你是否想起过在家中盼望你归来的父母?在偌大的世界中,你可曾记得家给予你的温暖?亲情与爱在每个人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默默地等你回来,不是每一个人连你最痛最狼狈的模样都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为你付出所有,可是父母却这样地爱着你。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遗憾,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痛的遗憾。除了学习和工作之外,请多花些时间陪陪父母吧!阅读《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亲情·珍惜来自父母的唠叨》你就会明白,亲情是多么难得和美妙的一种情感。学着让那份带着浓浓亲情的爱,常驻在你我心中吧!
  • 因为疼痛所以珍惜

    因为疼痛所以珍惜

    因为青春,所以会痛,因为疼痛,所以要珍惜……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漂泊,有时候一千滴眼泪,才能换回一次微笑。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每个青春都少不了创伤、疼痛,如何在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面对生活的疼痛苦楚?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本书有关疼痛,有关青春,有关梦想,着力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探寻人生的哲理,启发我们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坚定信念,沿着梦想前进。是写给还在疼痛中挣扎的年轻人的正能量之书。
  • 如果你是巴菲特

    如果你是巴菲特

    如果你是巴菲特,你会怎么做?你会如何奋斗?你能像他一样成功D吗?本书并未把重点放在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上,因为这些方法终会有失误和过时的一天。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分析“股神”巴菲特的生平,结合巴菲特的言行,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年轻人的忠告。因为年轻人最需要学习的应该是巴菲特思想里那种基于理性的人生哲学元素。从这种理性出发,可以找到更伟大的思想,可以利用这种思想冲击自身事业的巅峰,利用这种思想创造自己理想的人生。黄志坚和苏翠专著的本书献给正在奋斗或准备奋斗的年轻人。
热门推荐
  • 你是偏执也是偏爱

    你是偏执也是偏爱

    ??????????????苏萌:“怎么了?不说话。”?????明儫烁满脸不悦,“我在生气呢啊!”??????他伸手搂着苏萌的脖子往怀里拉,“你再说一遍。来来来,靠近点,让我听清楚。”“你别闹,好好开车。”“你不是喜欢吗?我看看你喜欢什么?”明儫烁笑着往她脸上凑,“我看看。”明儫烁笑着凑到她脸前问:“我是谁?”苏萌白他一眼,“狗皮膏药。”明儫烁又问:“你是谁?”苏萌一脸坏笑,“我是你大爷。”明儫烁被她自己那个表情逗笑了,夸一下她的鼻子把她塞进车里,“好好坐着,别出来。等我。”
  • 登仙道

    登仙道

    修仙者主修内丹之术,成就性命大道,得登紫府,飞升仙界。一名资质平平的魏国子弟,如何凭借异宝,兼修内外丹术;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这条飞升成仙的大道,他将会画出如何的一笔?是黄土白骨,永坠轮回?亦或是,飞升成仙,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且看——《登仙道》
  • 闺梦

    闺梦

    小短篇杯酒醉人肠,胭脂画眉妆。镜中人憔悴,为谁衣渐宽。梦中人不解,刀剑蚀柔情。英雄泪,美人谋
  • 万历陛下

    万历陛下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明穆宗驾崩。六月,朱翊钧即位,是为神宗显皇帝。我们的故事就从万历小皇帝登基那天开始。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卷)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卷)

    随笔是散文中的一种,又称小品文,它最早起源于英国。如果从始祖培根算起,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随笔一度雄霸英国散文的主导地位,五四之后开始传人中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朱自清,就是随笔写作的大师。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笑、憎、苦、恨,千秋刹那等,无不可作为随笔的材料。朱自清的随笔题材就是丰富多样。他的笔端既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扬州的夏日、北京的潭柘寺和戒坛寺,又有欧洲的罗马、柏林、伦敦、巴黎等城市。
  • 古巴历险记

    古巴历险记

    35岁的退伍军人麦克,拥有一艘名为“缅因”的包租渔船,但负债累累。卡洛斯则是一位生活优渥的迈阿密知名律师。这一天,麦克坐在绿鹦鹉酒吧,一边谋划生计,一边等待着卡洛斯的客户——一位美丽的古巴裔女子萨拉和一位神秘的古巴流亡者爱德华多。麦克得知,萨拉的祖父在古巴革命前逃离,将6000万美金藏于古巴。但随着哈瓦那与华盛顿之间的“古巴和解”持续推进,这笔巨款迟早会曝光。但麦克明白,如果他答应去古巴冒险寻宝的话,最终的结局要么大捞一笔,要么一无所获,那么结果是怎样的呢?《黄金海岸》《野火》《将军的女儿》的作者尼尔森·德米勒强势回归,推出第二十本新作《古巴历险记》,为您揭晓一段异域冒险之旅。
  • 都市之神座传说

    都市之神座传说

    这是我的神座——当徐陵披挂铁甲坐上这空置蒙尘足有千年,甚至已经被凡人遗忘的神座时,他如是说。然后整个世界安静了,所有往昔的喧嚣、质疑,所有反对、末世都结束了。因为神说,这是不允许的。
  • 盛世嫣然

    盛世嫣然

    一朝繁华盛世。没有心狠手辣,何来平步青云。没有步步为营,怎堪世事无常。回眸一笑百媚生,看绝代女子许嫣然在异世谱写一曲爱恨悲歌。
  • 电竞天王

    电竞天王

    云响,一名现实中卑微的高中生,因为英雄联盟一款游戏而改变了人生!谁说屌丝不能逆袭,寒门没有未来?不管你是金牌代练还是职业选手,只要不服,一概吊打!不管是小小的意气单挑还是世界的巅峰对决,恐怖的技术都将带给对手不寒而栗!在英雄联盟火遍全球的游戏竞技时代,一代骄子云响横空出世,用梦想和实力告诉世人:我就是最强的天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