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36400000045

第45章 诉说无罪

脚步声声

咚,咚,咚,楼梯传来清晰的脚步声,强劲有力而节奏感强。凭我的判断,他是一个自信而成功的男人。我被这脚步声深深打动了,很想和他一样,坚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叮叮,叮叮,叮,叮……又是一阵脚步声,只是它渐趋渐缓,最后变成了软绵绵的移动。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位温柔的女子。它需要你很有耐心地倾听,甚至渴望能得到你的扶持。

有一阵细微的、弱得难以听到的脚步渐渐靠近了。这又会是什么样的人呢?一个老人,没有足够的力气和年轻人匹敌;一个伤了元气的病人,还需要好好调养才能恢复体力;一个文质彬彬,很有素养的文人,生怕惊扰了人们的美梦……什么样的人,就会发出什么样的脚步声。

儿时,我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顽皮,走路的时候从来没有走路的样子,似乎是蹦跳着前进的。也从来不走直线,看见什么踩什么。有时,即使是自己的影子,也会沿路踩着向前,更不用说别的东西了。也许只是新奇吧,也从来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下雨了,在泥泞的路上,踩着泥一路滑过去,小脚丫间夹着的湿泥发出哧溜哧溜的声响,那种感觉格外刺激;下雪了,在没脚印的地方印下种种形状的脚印:脚尖的,脚板的,还有脚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结冰了,那种踏着冰碴前进的吱吱声,宛如一支自编的曲子,所有的节奏都是由双脚弹奏的:踩得重,声音便响亮,踩得轻了,声音就温柔。常常是越踩越欢,越踩越重,最后跳跃起来,一点也不怕摔着。因为刚结的冰层上,是很难摔倒的,倒是那吱吱的响声,的确能奏出天地间最美的旋律。

那时,不管上学怎么早,总是不甘心似的猛踩地面。总是坏坏地想把所有的生命都吵醒。半空中飞着的,树枝上挂着的,地面上躺着的,还有那一扇扇门板里隔着的,全都不想放过。偶尔踩几脚还会昂首望望苍穹,似乎要把它也吵得不安宁似的。可哪知,除了它能把我们唤醒外,嚓嚓嚓的脚步声似乎没有吵醒任何东西,倒是把沿途的狗儿吵醒了,它们的叫声却喊醒了主人。于是,就有了骂骂咧咧的起床声,吱吱呀呀的开门声,还有鸡鸭热闹的叫唤声,天地间顿时活跃起来了。

每当结冰的清晨,听到这些热闹的声音,小小的我们心中便充满了喜悦,这种喜悦里包含了更多的成就感。至于大人骂什么,我们是不会计较的。当然他们也不会骂我们,只是骂自家的狗。而我们这些始作俑者,则一个个幸灾乐祸地上学去了。

这是小小山村,雪天清晨唯一的乐趣。可是那一年,应该是爷爷退休回村后的第一年吧,他老人家告诉我:早晨起床要轻手轻脚地,别影响家里其他人;出门走路也要斯斯文文,别惊动了那一地的狗,一只狗惊醒了,整个村子都不会安宁;在学校学习,更不要动不动就去打扰别人……当时的我,也许是由于很少有人管教吧,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话。所以爷爷说完,我一转身又全都忘记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地点的迁移,我已经开始由乡村走进城市。在城市,偶尔有当地玩得好的同学邀我去她们家中,作客。有一同学的家,在石油公司的家属楼。他们住的那种房子跟我们乡下的房子全然不同,对面有人家,楼上楼下全是人家,每户一个套间。那时的房子隔音效果很差,楼上的脚步重了,下面听得清清楚楚;隔壁的邻居吵架了,待在她家不用偷听也悉数入耳;还有她家吃饭时,摆桌椅不能挪,得用手抬起来。她父亲是公司的领导,文质彬彬的样子让人想起古代的书生。我不由对他肃然起敬,在他面前也不敢高声喧哗,更不敢踩着很重的步子上下楼梯。她父亲却表扬我是个懂事的孩子,全然没有乡下人的粗鲁和不礼貌。我听了,心中惭愧极了。不过,从此也学会了轻轻地走路。

后来,也不知怎么,城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是个斯文人。于是,每到周末,我这个异乡人便成了城里同学家中的常客,他们轮流接我去各自家中,拜见他们的父母,与他们一起度过愉快的周末。我也因此养成了轻轻走路的习惯。也许,当时的我,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怕影响上下左右的邻居,想给那些叔叔伯伯和阿姨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吧。

的确,凡我去过的地方,他们都会说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都说我懂得尊重别人,尊重生命,会更多地为别人考虑。

那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似平常的脚步声,也能包含这么深的学问;原来,那些或轻或重的脚步声,还代表着一个人的人品和修养。

书写独立的“人”

“不联系不一定忘记!”朋友或恋人舍不得离开,总希望黏在一起。似乎并不是好事。

现实就是这样,一旦整日黏在一起,难免出现无穷的烦恼和说不清的别扭和生气。恋人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很常见。如果在没学会适应与包容之前,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突然之间,整日黏在一起,自会产生很多的矛盾。所以,为爱减负似乎是一种必然,而书写独立的“人”字更有必要。

今天一早起来读了一则资料,说男女间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到底能持续多久的问题。其中一条便讲到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男方或者女方在对方的眼里过于透明,那么他或她会很快对你产生厌倦的。所谓审美疲劳,就是你对对方或者对方对你已失去了神秘感。没有了神秘感,你们离分手也就不太远了。很多的时候,男女双方也好,朋友之间也罢,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没有了兴趣,你说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可以互相吸引的呢?

有的女孩很天真,很纯洁。天真得像一个幼稚的孩童,纯洁得像一张白纸,那么这样的女孩是不是更值得爱呢?从理论上说,应该更值得去爱,去珍惜。可是,如果你真像白痴般,什么都不懂的话,什么都得依赖他人,那么他忙碌的时候,他没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去依赖谁呢?所以,女孩和男孩,在爱人面前表现出适当的傻是可以的,但要是表现得过分的傻,或者你真有这么傻,那就一定得当心别人真拿你当傻瓜了。故而,为爱减负,也得表现适当的独立性。

表现适当的独立性,包含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有自己独立的事业。记得我还是个学生时,有很多企业因承包,因拍卖,造成了不少人下岗。有的家庭夫妻两个全都下岗了。那可是一些曾经令人眼红的企业,经济收入也挺高的。为什么会两个人同时下岗呢?这里除了偶然的巧合外,还有一个必然原因,就是一方靠另一方生存,或一方因眼红另一方单位好,有意调到这个单位的。

我一同学的哥嫂就是这样的。当年,他嫂子看上他哥哥时,一方面是因为他父亲当官,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哥哥单位好。至于别的,我想他嫂子可能无法看上吧。因为那位哥哥自身的条件并不好,身体还有点残疾。试想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会看上一个残疾青年呢?也许可以互惠互利吧。我初次见到他嫂子时,便有这样的想法。殊不知结婚后,他嫂子真的凭他们家的关系,调到他哥哥单位了。这样,其心思也不言自明了。不久,企业承包出去了,而他哥哥又没有多大的实力,他嫂子更是刚改行,对这一行根本就不熟悉。两个人突然失业了。他们的父亲,那个曾经的局长因年龄关系,已退二线,说不上话了。勉强托老关系给儿子找了份工作,工资还很低,难以养活奢侈惯了的一家人。他嫂子一看大势已去,闹着要回原单位。而原单位也早已回不去了。没办法,弹尽粮绝之际,她又提出了离婚。

爱是爱了,而爱得累了的时候,不离不弃的很少。而这种带功利性的婚姻,更是错得离谱。试想,如果他嫂子不急于跟他哥哥调到一起去,对他家的内幕不一定会了解得那么清楚,对自己老公的能力也不一定会产生怀疑;如果他嫂子不急于凭自己公公的势力跳到老公单位,她也不会那么快就失业,因为她自己单位钱虽不多,但事业单位至少不会那么快就下岗吧。所以,女人不要轻易依赖任何人,在自尊的同时,一定要学会自立。这样,至少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如今,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有的人相中了别人的白富帅,看到多金者就喜欢,就爱慕,然后结婚生子。不成想,别人是白富帅,那你拿什么资本跟别人比呢?如果仅仅凭借别人的势力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自己既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鲜明的个性,那还谈什么心理平衡与情感稳定呢?这种最基本的平衡和稳定都没有,那还有什么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呢?所以,表面上看到的为爱减负,实质上是为了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一个人活着,如果老是依赖别人,没有最基本的人格和尊严,那与别人豢养的一只宠物有什么区别呢?或许还不如一只宠物吧。

所以,一旦懂得了为爱减负,自己也会站立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不管你是否能争得一席之地,至少你不是一根藤条,一定要依附于别人才能攀上顶峰。

做一棵独立的小草吧,那样,才能还原你生命的色彩。

喜欢诉说,哪怕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喜欢诉说,哪怕是对着一个石头一条小狗;喜欢诉说,哪怕是对着一个和尚一个尼姑。

小孩子鹦鹉学舌的时候,喜欢诉说,他们奶声奶气的语调,天真幼稚的话语,简单纯朴的思想,常常在诉说时引得人们哄堂大笑,他们的诉说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快乐。大人们心烦意乱的时候,也喜欢诉说,他们或牢骚满腹,或嬉笑怒骂,或胡言乱语,他们的诉说或令人反感,或招来质疑,或挑起事端,或激发矛盾,所以,大人们的诉说必须视情况而定,看场合而为。老人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喜欢诉说,他们的诉说也各有不同,对晚辈,或教育,或训斥;对旁人,或奉承,或劝告;对同辈人,或回顾,或发泄,或纯粹只为了诉说,或者申诉自己的冤屈与晚辈的不是。无论哪一种,除非小孩子,其他人的诉说,百无聊赖者有之,无所事事者有之,各怀心事者有之,各怀目的者有之,各怀企图者有之。

如果是那种轻易不言语之人,突然之间喜欢上诉说,那必定是一种值得深思的诉说。这种诉说之人,或许是心机很深者,为了某一目的。他们轻易不说废话,即使他自己说不过是些废话,也是不可信的。他们的废话听上去不过是些闲言碎语,随心随意,但只要仔细想想,便知道那都是些针对性很强,目的性很明确的话,含义隐晦,深刻。如果太过隐晦或深刻,到时,他自会巧妙地点破,只要我不是太愚笨。当然,如果我足够愚笨的话,他一定会给我指点迷津,让我的思维足以顺着他的思路,抵达他话语的彼岸。

还有一种最为复杂的诉说,是文化人的诉说,是政治人物的诉说,是经济学家的诉说,是军事者的诉说,是……这些诉说就太不简单了,他们说的不一定是至理名言,但一旦他们发出声音,有可能决定当今的形势,或者决定一个时代的走向,或决定将来的历史,后人的做法和说法。

孔子喜欢诉说。即使走遍天下无人理睬,他也带出七十多个名人,而且还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千秋万代的思想。他的弟子们将他的诉说整理成《论语》一书;更有后人将这书奉为经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后全世界人们都信奉孔子,全世界的经典中,将他的思想当成一种学说,叫做儒学;在汉代的时候,汉武帝甚至还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以后,这种学说一直影响至今。一种诉说,影响整个世界,几千年的历史,这真是足够强悍的了。

老子喜欢诉说。他没有孔子那么张扬,主张无为而治。常常足不出户。足不出户又怎么诉说呢,即使只能在心里诉说,又怎么能把心意传达于众人的耳中呢?自有文字以来,人们并不担心某些诉说他人听不到。他虽口不出声,却能著书立说,他用文字来陈述事实,表达理想。因此,他也能无为得让后人传诵至今。而且,即便无为,人们也不会让他沉静,孤单,寂寞,后人同样让他的思想作为一种经典传承。这便是后人念念不忘的道教。

马尔克斯喜欢诉说,说出了《百年孤独》,说出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种流派;莫言喜欢诉说,一个人默默地说,不停地说,说出了《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最后说出了《蛙》,将中国文学说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苏格拉底喜欢诉说,从此,世界知道了什么是哲理;柏拉图喜欢诉说,构思出一个伟大的《理想国》;卢梭喜欢诉说,说出了《爱弥尔》,影响美国后又影响到了世界;法布尔喜欢诉说,与那些幼小的生灵进行心灵对话,说出了《昆虫记》;凡尔纳喜欢诉说,行走《海底两万里》,进驻《神秘岛》探秘,巧遇《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说出了伟大的巨著“海洋三部曲”。

曾经我不敢诉说。那时的我,年幼不懂事,常常喜欢发问,寻根究底惹人嫌,问得人发恼,问得人发癫,问得人发狂。于是就有很幽默的人讽刺我,说我很聪明;也有很直爽的人,骂我蠢。至于我的母亲,只要我张开嘴巴,她便非常紧张,瞪着眼睛暗示,咬着牙告诫我:不说话没人把我当哑巴。于是,我懂得了自己有多讨嫌,我的诉说有多聒噪,最好是紧闭着嘴巴,一言不发。

曾经我不敢诉说。一方面是因为连我最亲的亲人都讨厌我的诉说,另一方面我也确实很自卑,一直以为自己真的很无知,很愚蠢,因此,一直没有自信。我怕受打击,怕一开口说话,别人就知道我愚蠢。那时,尽管年龄很小,但我仍有一种常人都有的虚荣,我希望每个人都认为我聪明。即使他们并不认为我很聪明,至少也不要认为我是愚蠢的。于是,我常常选择沉默。因为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沉默应该是成熟的表现。我宁肯别人以为我喜欢沉默,而不愿意别人骂我愚蠢。每当我皱眉沉思,而不是大胆诉说时,我想自己的样子一定很深沉,至少不会表现得太愚蠢。

曾经我不敢诉说。我认为说不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量多在别人眼里留下一点好印象。因为坏印象虽然可能让人记忆更深刻,更长久,可总不如好印象好。一旦形成了坏的印象,一个人这辈子就完了,无论走到哪里,条条路都会被堵死。而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例子实在太少了。一个人,一旦形成了坏印象,即使你想做一点好事,成为一个好人,别人也不一定相信你,更不会相信那样的好事,是你这样的人做的。有时,甚至把你做的好事,强加于别人身上。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你当好人,做好事,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很难改变你在他们心目中的既定形象。

这样的教训,于我实在太多太多了。

因为喜欢诉说,我曾给人留下了一个很不好的印象,他们说我爱说谎。因为诉说的时候,难免编一些故事让人开心。又为了让人们相信这故事是真的,偶尔也用实名的形式来编。当然,那个时候,人还很小,没有上学。而我故事中的主人公呢,一般情况下就是我平时的玩伴。当然,说这玩伴的时候,自然是没在场的,要不然,他会当场揭穿我的。所以,我不会用在现场听故事的朋友的名字,而是借用那些没在现场的人名。当时也只是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快,根本没想到日后他们会传出去,更没想到他们会当真。于是,众多的隐患在诉说不久后,都渐渐露出了头角,有时还露得很厉害。

记得那年五岁的我,正在自家的后园玩耍。突然,我的一位伯母手里拿着一把小竹枝找到我。我不知怎么一回事,见了她一点也不害怕。因为平时我与她女儿,也就是我的堂姐是最合得来的朋友。我俩的名字很相近,性格也很相近,都很外向,能说会道的。每天晚上睡在一起,不聊到十一点决不会睡觉。而伯母对我也特别好,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

那天,尽管我知道伯母的神色与别的时候有点不同,但我相信她是不会打我的。因此,她问我答。她说我堂姐怎么怎么说别人,别人怎么怎么骂她,连同家里十八代祖宗都骂过了。问我堂姐是不是说过那样的话。我说,堂姐是说过的,不过,堂姐不是那样说的。我说堂姐根本就是在编故事,而不是说人长短,或传什么话。所以,请伯母不要相信姐姐在说人长短,而且我还敢做敢当,要跟着伯母去跟对方说清楚。我妈妈见状,生怕我被别人撕嘴巴,说我从小爱说谎,而且还说得无边无际,又说得像模像样,结果很多人都信以为真。

伯母听后,明白我妈妈的意思,说她并不要我去做什么证,更不要我去说清楚什么。说他们那一家子现在就像疯狗似的,在乱骂一切。现在这个时候去说明,只会越说越乱。干脆不理,等他们骂够了,气消了,再去说明也不晚。再说,伯母来找我的目的并不是要我去证明什么,更不是让我去抵罪的,她只不过是来问问堂姐是不是这么说过,如果那些话真出自堂姐之口,她一定会狠狠教训堂姐的。

我对她傻笑着,叫她别打堂姐,都是我的错。如果要打堂姐的话,还不如直接打我好了。伯母看我小小年纪,敢于承担责任,也就不再说什么。她也知道我妈的脾气,担心我妈妈打我,说只要孩子说了实话,就没必要责罚了。况且,不过编个故事而已。

那天,我也担心妈妈会因此打我。因为我妈妈这人平时脾气也很暴躁,有事没事总是打我们。但这次妈妈破天荒没打我,而且还耐心地跟我说:伯母那样子好吓人,说明她也很生气。只是因为有大人在旁边,不好拿我怎么样。如果妈妈没在旁边,伯母肯定没有那么和气的。妈妈还告诉我,编故事不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因为现实生活太复杂,即使只点现象,也会有人对号入座的,怎么能这么赤裸裸地将真实姓名编进去呢?

母亲的话,对我的启发很大。到那时,我终于明白:母亲脾气好的时候也非常关心我,而且还能告诉我人生的经验,是很不错的。从此,我再也不拿着朋友的姓名乱编故事,向别人诉说了。

不过,从那以后,我又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就是拿自己来编故事。心想:自己不会找自己的麻烦吧。结果发现,这样也不行。因为一般情况下,自己不是很了解自己,就是完全不了解自己。说的时候,也是天马行空,有不少夸张和想象的成分在里面,这样一来,无疑也后患无穷。因为,俗话说得好:说话的是徒弟,听话的是师傅。说话的人说过了,就没放在心上了;而听话的人却记住了,特别是那些对他有威胁,或者他能得到好处的地方,他都记住了。他仔细掂量,认真思考后,威胁着他的,他会和别人合伙来搞你的名堂;你若对他有利用价值的,他又会想方设法来利用你。因此,用自己编故事也不能乱编。这是后来自己悟出来的道理。

上学后,我读了不少连环画。连环画里有历史故事,也有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我知道历史故事虽有历史的影子,却大多是虚构的。童话和寓言则是人们用来说给小孩子听的,蕴含一定的道理。而不少寓言和童话故事里面,没有主人公的名字,即使有,也是作者编造出来的,并非实有其人。而且,想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或者讽刺什么人,你还可以用动植物或者大自然的什么东西去替代。所以,同样说故事,像我等幼稚的人惹出来的只有麻烦,而像不少作家他们却能说出或写出给人教育意义的许多故事。从那时起,我就想:喜欢说是好事,乱说却是坏事;喜欢说是好事,会说是大好事。喜欢诉说是没有罪过的,关键问题是看你怎么说。说谎的人很多,即使是那些经典,它们中不少是作者虚构的,也就是说并非真有其人,实有其事,但如果把那些人和事放大,再放大,我们才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那些人,我们经常做的事中,就可能有那些事。

懂得了这些之后,我也就不再害怕说话了,也更没必要沉默了。我虽然不必不停地说,但也不必傻瓜似的只听别人说,而放弃自己诉说的权利。懂得了这些之后,我的倾诉欲越来越强烈了。跟同学在一起时,我可以自由地诉说,回忆往事,向往美好未来;跟朋友在一起时,道听途说的一些笑话,也能信手拈来;跟初识的朋友,或者陌生人在一起时,只要聊得来,偶尔也来一则故事,或几句笑话。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的收获也越来越丰富。我收获了各种民间俚语,笑话,段子,故事;我还收获了不少精彩的人生故事,受到了启发,得到了经验,总结了教训。从这些人的身上,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展望自己的未来。我很自信,我说得越来越好了。

后来,我开始走进网络,开始学着写作。我不再担心自己笨嘴笨舌了。我认真构思,认真写作,写完后又认真修改。虽是心情文字,偶尔也编造故事,但大多的时候,我都能拿捏得很好。再也不用担心别人来找我的麻烦,或者钻我的空子,或者利用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我的诉说已遍布全天下。我编造的那些故事,我诉说的那些情绪或情感,我得到的启发或感受,唤起了朋友们的共鸣。大家都认同我的文字,大家都知道,我只是一个写手,一个热心人,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饱含深深母爱的女子。再也没有人认为我是一个爱说谎的人,更没有人认为我是不安定的因素。当然,那种拿着打人的工具兴师问罪者,在我的生活中再也不曾出现过。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光点

    历史的光点

    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或被中央有关部门收藏,或被有关纪念馆收藏,或在有关报纸、刊物、专辑中刊登发表过。文集中的主要文章,记述了重要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
  • 现代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系统

    现代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系统

    本书为《童庆炳文集》之一,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本书以《全元散曲》、《元曲选》、《元曲选外编》为基础,参酌各家,汇校诸本。选注时扩大了作者的入选面,包含元明清三代中一百一十多位作家的四百多篇作品,并附有作者小传。
  • 我的另一个舌头

    我的另一个舌头

    《我的另一个舌头》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著作,收纳了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多篇经典作品,题材包含小说、散文、随笔、评论以及文言文解读等,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选编,选取的篇目适合青年读者阅读需要。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热门推荐
  •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从孩子的天性、父母的表达方式深入分析孩子“不听话”的真实原因,联系父母的亲身经历体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经历的挣扎——如同种子破土而出的艰难历程,浇灌作为一个好园丁应有的关爱和智慧雨露,架起亲子之间相互理解的彩虹。书中引用了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两百多个小例子,细细分析亲子之间交流的障碍和问题,以最直接实用的“计策”为指导,让你在会心一笑间拉近你同孩子的距离,伴随你的孩子健康成长。
  • 大人您别作妖

    大人您别作妖

    “团团啊,你说我该怎么惩罚你呢?你竟然和那个死病娇一起算计我?嗯?”“宿主大人,我错了”【女主是个女扮男装的任务者身份不明】【男女主双强】
  • 青春与梦想

    青春与梦想

    享受青春,点播梦想,在青春这个最值得回忆的人生片段中,看玩世不恭的少年如何去抉择与成长,看追梦少年如何从什么都没有成为别人都尊敬的篮球王子,看他如何战胜各种苦难,实现自己的篮球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王传说同人之新的故事

    龙王传说同人之新的故事

    在大海边,5对情侣在玩闹,他们无忧无虑,过着理想中的生活。
  • 原殇之球

    原殇之球

    因为弟弟不知道的原因,自己的性格变得冷淡,不相信任何人,只有在游戏的世界里才会像个人。这样的现状,一直持续到他们的出现……
  • 我在昆仑包了一座山

    我在昆仑包了一座山

    【文艺版】都说万事开头难。当你终于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后面将越来越难。【通俗版】承包一座废弃草场荒山。开垦荒山荒地,种树种草种植超级农作物,喂鱼养狗驯狼遛鹰……
  • 呆萌萝莉:校草的腹黑甜心

    呆萌萝莉:校草的腹黑甜心

    什么?!学院最帅的校草是个断袖?全校女生要哭死,夏潇潇却眼睛发亮,并且热情高涨的要帮校草大人找女朋友。“沈大人,你是要身材火辣型?甜美清纯型?还是波涛汹涌型?随你挑,保你满意”“…………”“沈大人,你再拒绝就单身一辈子吧!再不然就继续断袖,其实同性也是真爱”“…………”“沈大人,我交男朋友啦~终于要摆脱单身汪的状态了~”结果第二天一早,在众目睽睽之下,夏潇潇被校草大人强吻了。“你……你难道不是断袖吗……”校草大人轻笑一声“:傻丫头,前天我们在床上的事……不是足以说明一切了吗?”【宠文+爆笑,过程微虐,结局幸福,推荐完结文《圣夏学院的四大校花》】
  • 卑鄙的

    卑鄙的

    我到底是谁,我听从天道的安排,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变成了人人喊杀的魔头,变成了杀人如麻的坏蛋,命运将指引我走向何方,那些卑鄙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天上人间,正义与邪恶到底代表什么,佛说普渡众生,众生如何渡?渡生,渡死,渡恶,渡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