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81000000007

第7章 怎样开始学习速

度滑冰的基本技术

速度滑冰的初学姿势

一、初学时准备姿势

初学速度滑冰的人,在上冰之前,应当先在室内把冰鞋穿好,并试着站起来,看看能否保持得住身体的平衡,然后再小心走到冰场上去。

在有跑道的速滑冰场上,一定要严格地遵守冰场的滑行规则,即始终要沿着逆时针方向滑行,绝对不允许朝向相反的方向滑跑,无论是在直道上或是在弯道上,都要记着这一点,否则,极容易发生冲撞事故。即便是在场子中央练习,也应当注意要沿着逆时针方向滑行。

如果是新手,所以每当滑到10至15分钟的时候,可以停下来休息2至3分钟。当滑到几个这样的回合后,感到身体疲劳时,则要进入室内休息,并且要把冰鞋脱掉,放松一下已经僵硬的小腿和脚部肌肉,然后再到冰上做下一次的练习。有些初学滑冰的人,在第一天滑完冰之后,会感觉到两腿的肌肉十分紧张和酸疼。不怕,经过几次练习以后,这种疲劳现象就会逐渐消失,而且还会越发觉得两脚上的冰鞋,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沉重了。这时,应该去留心观察周围其他技术较好的滑行者的动作,对速滑动作循环有一点儿直观认识,并且细心地揣摩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滑冰技巧。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滑跑时,上体始终要保持向前倾倒的姿势。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将上体稍稍向前倾斜一点就可以了。一开始,大可不必盲目模仿速滑运动员那样,上体前倾到几乎与冰面成平行的程度。事实上,速滑运动员在未滑到具有一定的速度时,他们也不是先把上体摆成水平状态的。因此,初学者在掌握滑跑技术动作前,不要先讲究什么姿势。但是,上体在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能后仰,因为任何一个漫不经心的后仰动作,都将会使身体失去平衡,导致跌倒。

初学者两只脚的冰刀,可以允许稍稍相对向内倾斜,即同时都使用冰刀的内刃滑行,因为这样会更容易一些。切忌两脚冰刀向外(两旁)倾斜,即两脚冰刀不能同时都使用外刃。这些要领,都是为了保障初学者不致跌倒和扭伤了脚腕子(踝骨)。当然,腿部要弯曲,但也用不着一开始就弯曲得很深。

上体稍稍前倾,腿部弯曲,两脚冰刀稍向内倾斜(用内刃),这便是初学者合理的预备姿势。为了向前滑行,必然要用一只脚去蹬冰。蹬冰应该用些力气,以冰刀的内刃向侧后方向蹬冰,并且尽可能地用整个冰刀的内刃,而不要只用刀尖。蹬冰动作不必十分急剧,但要蹬得实在,要有撑冰的感觉。如果蹬得太快,很容易蹬空或慌乱中使用刀尖朝身体的后方做蹬冰动作,而且还很容易被长刀尖绊倒。如果能细心些和稍慢点儿做蹬冰动作,可能很容易地发现和体会到蹬冰后所产生的实际滑行效果。

在已能轮流由左右脚做蹬冰动作后,就要开始做收腿的练习。蹬冰结束后的脚要及时收拢到身体的下方,即在滑行脚近旁,以便做新的滑行脚,而原来在滑行中的脚则要做新的蹬冰动作。在做收拢动作时,不允许有任何向前的迈步动作,也就是不要把浮脚放到滑行脚前面去,而是并排在一起。其要领是:蹬冰后收拢中的脚不要抬离冰面过高,同时要充分放松、刀尖朝下,在滑行脚近旁着冰时先用刀尖,然后顺序把整个冰刀放落在冰上,这样就不会出现向前迈步的动作了。

在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并已经熟练地掌握好蹬冰动作后,便可以试着做移动身体重心的动作。学会移动身体重心有助于加强蹬冰力量和延续滑行的距离,方法是在做蹬冰动作的同时,把原来落在蹬冰脚上的身体重量转移到滑行脚上去。为此,首先要把腿深屈一些,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力量蹬冰并能移动身体。特别是在蹬冰开始的一刹那,要找好蹬冰的支撑点,它应该是在冰刀中部稍靠后一点的地方。蹬冰的方向在身体的侧方,身体移动方向与蹬冰方向相反,像是把身体从这只脚“摇摆”到另一只脚上一样。这个动作的关键是蹬冰和移动身体重心要同时进行,初学者尤其要注意的是移动身体动作要快些,不能落后于蹬冰动作。也就是说移动身体的力量是来自于蹬冰反作用力,同时又可以借助于身体重量加强蹬冰力量。因此,这两个动作要同步,不能有一前一后的脱节现象。

在移动身体重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以臀部为轴心的左右摆动和上下起伏摇动上身的现象,上体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扭曲,要始终保持与滑跑方向一致。这些动作,不可能一下就掌握好,不妨先站立着细心去体味蹬冰、移动身体重心和平稳的单脚平衡滑行等感觉。

随着移动身体重心而使得蹬冰力量得到加强,每一步滑行的距离也必然会越发延长。这就是说,出于技术动作的改进,每一个滑行步伐变大了,速度也加快了。但是,怎样才能使加长了的滑行步伐保持已经取得的滑跑速度呢?这就需要正确地滑行。首先,滑行脚的冰刀要尽量使用平刃,并努力维持好身体的平衡,不要乱摇晃。为此,身体的重量要全落在滑行脚的冰刀上,其位置是在冰刀的中部。承受身体重量的小腿应当垂直于冰面,不要使膝部向内或向外倾斜。膝部的位置应在相应的身体一侧胸部下方,即左脚滑行时左膝在左胸下,右脚滑行时右膝在右胸下。允许膝部位置接近胸的中间部位下方,但不能逾越而过到相反的一侧,如左膝在右胸下或是右膝在左胸下,否则,身体会发生扭动,滑行难以平稳,这显然是错误的动作。正确的滑行是既能保证滑跑速度随着步伐的加长而不致降低很多,同时又可以提高滑跑的直线性,提高整个滑跑的速度。

为了能够学会正确的滑行,在把蹬冰结束后抬离冰面的脚转换为滑行脚的收拢动作中,要注意着冰时的位置,要紧挨在滑行脚旁边,使两脚接近平行地并排放在一起,而不要两脚叉得很开,滑行时左右乱窜,影响滑跑的直线性。

随着滑行技术的进步,必然又要去增强蹬冰的力量,以获取更快的滑跑速度,这就需要加深腿部弯曲程度,同时,为减少正面的空气阻力,上体前倾程度也必须加大。这样,速度就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初学速度滑冰时,手臂可以自然摆动,也可以像速滑运动员那样背在身后,这主要取决于技术熟练的程度。

以上的内容仅仅是速度滑冰的开始,要继续提高水平,还必须对其他技术进行更加细心的琢磨和练习。

二、滑跑的姿势

速度滑冰有其独特的滑跑姿势,那就是在滑跑时,上体向前倾倒,几乎要达到接近水平面状态;腿部则深深地弯曲,呈半蹲姿势;两臂有时还要背起手来。

髋部要弯曲,使上体接近水平状态,但肩部的高度绝对不能低于臀部,背部肌肉要自然放松,并稍微成圆形背或有些驼背(凸起)。这种姿势仿佛是要把上体悬挂起来似的,它能使上体非常的放松。上体前倾可以有效地减少滑跑时迎面所遇到的空气阻力;有利于打乱和调整滑跑时身体的平衡,移动身体重心,为有力地蹬冰创造条件;特别是上体前倾能使蹬冰脚与冰面所成的角度变小,有助于向体侧方向做强而有力的蹬冰动作。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容易做到正确的上体前倾滑跑姿势的,一些初学者往往在做上体前倾时,往往出现下面的错误:挺胸而成直背或者是凹背。这样做的后果是背部肌肉十分紧张、僵化,滑跑动作变得异常拘谨,消耗体力大、易于疲劳。还有一些人在滑跑时容易犯上体向前倾倒过度的错误,把头一股脑儿扎下去猛跑,致使肩部高度低干臀部,身体重心移到了刀尖上,妨碍了快速向前滑行和正确蹬冰动作。

上体前倾时,头部要自然抬起,颈、肩和背部都要充分放松,两眼朝前看到大约10米左右处就可以了。滑行中不允许东张西望和向后看,因为这样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动作的协调,甚至会使两脚绊在一起而跌倒。

优秀的速滑运动员在滑跑时,上体前倾到大约与冰平面成5°至20°角左右,但这一标准也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它还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训练有素的速滑运动员上体前倾程度也许会深一些,反之就差一些;同是一个运动员,在滑跑长距离时上体前倾几乎接近水平面,但是在滑跑短距离对,上体前倾相对来说就会小一些;在顶风滑跑时,上体要尽可能地向前倾倒,而在顺风滑行时则可以高一些。不过,对于优秀速滑运动员来说,滑跑长距离与滑跑短距离,上体前倾程度差别不是十分明显,都是尽可能地使上体前倾接近于水平面。而对于初学者和水平不是很高的人来说,这种差别就比较明显,特别是当滑跑短距离时,上体前倾明显高于长距离。一般来说,滑跑短距离时上体前倾与水平面约成45°角左右就可以了。当然,滑跑长距离时上体也尽可能地前倾深一些为好。

滑跑短距离时,上体向前倾倒的程度所以相对来说要小一些,是因为滑跑短距离时的动作频率必须加快,而上体前倾程度减小能加快收腿动作。同时,这种姿势也有助于快速摆动两臂,使得身体尽快失去平衡、恢复平衡和移动身体重心,加速蹬冰动作的频率。

在速度滑冰的滑跑姿势中,最为重要的是髋、膝部和踝关节等处的弯曲程度,即身体下半部分半蹲姿势的正确性,它们是直接影响速滑技术的关键,也是较难掌握的技术环节。通常,人们谈论速滑技术中的所谓高姿势或低姿势,也主要是指滑跑时腿部弯曲程度而言。优秀速滑运动员在滑跑时,髋部与大腿约成65°至80°角,大、小腿之间约成85°至120°角,小腿与冰面之间约成50°至70°角。这一深屈的滑跑姿势,足以保证蹬冰强而有力,以及随惯性向前滑行时,身体重心合适地落在冰刀的中部稍微靠后一点儿的位置上。

滑跑任何距离时,深屈膝的低滑跑姿势无疑都是非常有利的,它能给蹬冰以最大的力量和效果,同时使蹬冰的时间和蹬冰的幅度加长,滑跑的步伐也会变得很大。因此,速滑运动员在训练时,总是力求采用低的滑跑姿势,并尽可能地在滑跑中保持这种姿势。但是,由于每个运动员的滑跑风格、身材特点以及临场技术要求不同,采用的滑跑姿势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一般来说,身材较为矮小、腿部肌肉力量好,蹬冰动作爆发力强、蹬冰距离幅度大且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在滑跑长、短距离项目时,适宜采用低的滑跑姿势。反滑跑姿势髋、膝、踝弯曲角度之,身材较为瘦高、腿部肌肉力量显得单薄,蹬冰动作频率较快,或者水平不是很高的运动员滑跑时(特别是长距离),其滑跑姿势相对来说就应适当高些。有时,在滑跑途中需要加速,也可以临时降低一些;若途中要稍稍歇息一会儿,则可适当抬高一下滑跑姿势。不过,所谓高姿势或低姿势也是相对比较而言,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同样的蹲屈程度,对初学者来说是低姿势,对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来说则可能算是高姿势;对高个子运动员来说是低姿势,对矮个子运动员来说又算是高姿势;滑跑长距离时是低姿势,滑跑短距离时又被看作是高姿势。因此,简单地以髋、膝和踝关节等处弯曲角度的大小来评定滑跑姿势正确与否,并不十分科学。特别是对初学者或是水平不太高的人来说,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滑跑姿势。低姿势滑跑要经过长期的练习,循序渐进地掌握,不要盲目追求。一度流传过“标准的滑跑姿势应该是膝部弯曲成90°角、踝关节弯曲成45°角”的说法,这种不视具体情况而规定的标准,不仅脱离实际,而且对初学者来说也实在是要求太高了。

正确、合理的滑跑姿势,应该使滑冰者感到非常的舒适和自然,以不影响其技术发挥为前提。早在半个世纪前,一位著名的挪威世界速滑冠军就曾经说过:“正确的滑跑姿势不仅能使滑跑十分得力,而且还要像躺着一样的舒服。”因此,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条件、训练水平、滑跑风格和滑跑的不同距离,来确定合理的滑跑姿势,那才是正确的。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差异,十分正常,切不要机械地追求多大角度。

滑跑时,两臂可以伸直,双手互握,放在背后腰部,也就是背着手。背手时,应当注意不要端起肩膀,肘部不要抬起来,而是放松下垂。当然,在滑跑短距离或是在长距离途中需要加速、冲刺时,还是要摆动双臂的。

初学者怎样练习滑跑技术

一、直道滑跑技术

初学速度滑冰的人,一定要先从学习直道滑跑技术开始,在较好地掌握正确直道滑跑技术以前,不要急于去学弯道、起跑等复杂技术,否则分影响速滑技术的全面进步和提高。即便是已经具备了一定技术水平的速滑运动员,在每当新的运动季节到来的最初一段日子里,也要先从直道入手,熟悉了直道技术以后,再去练习弯道、起跑等技术。常常见到一些初学者,在尚未掌握直道的滑跑要领、没有建立正确的滑跑技巧基础前,便急不可待地练习弯道、起跑等技术,其结果往往一是使练习者进步缓慢,而且养成日后难以改正的错误的习惯动作。

在直道滑跑技术练习当中,长距离慢滑练习是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初学者应该先从慢滑——也就是学习长距离直道滑跑技术开始。为长距离直道滑跑动作中的一个连续动作,初学者可对比着看,现分析说明如下:

左脚是处在蹬冰极限时的最大蹬冰动作。此时,左腿(膝部)已经伸直,左脚冰刀是在身体的侧后方,冰刀尖稍有些外转。身体的重量已落在右脚冰刀上,其位置是冰刀中间并稍靠后一点的地方,即脚心处。右脚的冰刀已从外刃转换成正刃,右小腿垂直于冰面,膝部刚好在右胸的下面,头朝向前方。这个动作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右膝向内或是向外倾斜而不能直对着右胸。如果右膝向内倾斜,即右小腿不是垂直于冰面,右脚冰刀必然是内刃着冰,使身体重心落到两脚之间;右膝向外倾斜,则容易使外刃着冰,导致重心移动过度而影响身体的稳定性。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是不了解和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平衡滑行姿势和动作,再者是蹬冰时间太晚或蹬冰无力,其结果将使接下来的单脚平衡滑行不稳,并明显地降低滑行速度。

左脚蹬冰结束后抬起,要充分放松左小腿的肌肉,冰刀尖朝下,不要抬离冰面过高。常见的错误动作是左脚甩得很高,或者刀尖未离开冰面,而是拖拉着在冰直道滑跑(正面)直道滑咆(侧面)上。有时,优秀运动员在放松、休息时,冰刀尖稍稍拖在冰上滑行,但这不是正规滑行动作,初学者不可盲目效仿。

左腿开始做收腿动作。左腿要自然向后引伸同时屈膝,这一动作的要领是:用大腿带动小腿去做,使小腿肌肉放松,冰刀尖朝下,并不要离冰面过高,但绝不能用冰刀尖刮着冰面。在整个收腿过程中,大腿和冰刀要始终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另外,在收腿时,要收拢膝关节,使左膝向右腿靠拢。上体和肩部要保持平稳和放松,不要晃动,右脚的冰刀是用平刃做平衡滑行。

左腿继续收拢(但不能逾越右腿部位),左大腿垂直于冰面,而小腿则平行于冰面。收腿动作的关键是要用大腿来带动小腿动作,两膝不要离得太远,身体重量仍在右腿上,右脚冰刀继续用平刃向前平衡地滑行。

左腿收拢连续动作中,上体不允许有任何扭曲和忽左忽右的摇晃现象。右小腿垂直于冰面,右脚冰刀用乎刃做平衡滑行。事实上,这一左腿收拢和右脚冰刀用平刃做平衡滑行是直道滑跑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难掌握的动作。因为,上体扭曲或晃动会破坏平衡,从而使滑行减速。两膝分开过远或者大腿和冰刀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也会出现两脚冰刀绊在一起而跌倒的事故。

准备做蹬冰动作。身体开始向左倾倒,同时右脚冰刀由平刃转为内刃。

随着左腿继续收拢,左膝已靠近右膝,左脚冰刀开始紧挨右脚旁着冰。由冰刀尖顺序用全刀着冰,用外刃着冰滑行,左右两脚间的角度要小。与此同时,肩部、臀部同时向左倾倒,保持好上体的平稳,不要使右肩比左肩音啦高,也不要向左摆动肩部。在做上述动作时,应将注意力放在向左倾倒臀部。配合倾倒动作,已由平刃换成内刃的右脚冰刀,利用体重移动和右脚牢靠的支撑点,做强有力的蹬冰动作。这个蹬冰动作的特点是身体向左倾倒、向左移动臀部,右脚向右侧方向用力蹬冰要同时进行。紧跟着便是左脚下刀,冰刀着冰。初学者常常犯的错误是身体向左先倾倒,先下刀,然后才做蹬冰动作,导致蹬冰无力。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不能将肩、臀部同时向左倾倒,而是把肩部用力摆向左方,臀部却未动,蹬冰也无力量。两种错误都是没有利用体重来增强蹬冰力量。另外,左脚下刀时一定要注意方向,即左右两脚要贴近,二者之间的夹角要小,避免外八字。

已着冰的左脚冰刀用的是外刃向前滑行。右脚继续用,力向侧方做蹬冰动作,肩、臀部继续向左平移。初学者经常出现的以臀部为轴摆动肩部的错误动作,就是在此时刻最容易发生。

右脚用内刃以最大力量向侧方蹬冰,用大腿发力,加大蹬冰幅度,直至膝部伸直为止。此时,左脚冰刀由外刃滚动成为平刃向前滑行。身体重量全部移到左脚上。

右脚蹬冰结束,右腿伸直,冰刀尖稍外转。要避免最后用冰刀尖生硬撑冰。

右脚冰刀抬离冰面。左脚平刃支撑身体做快速向前平衡滑行。

下一个连续动作完全一样,只是方向相反,即左脚开始蹬冰,右脚向前滑行。如此反复练习,构成直道滑跑动作循环。在了解直道滑跑技术动作以后,就可以到冰上练习。在练习时,你会发现要正确地掌握这一套动作并非易事,需要经常不懈地去练习。在按着正确滑跑动作要求练习时,要注意逐渐把步伐滑得长一些,即动作尽量舒展、幅度大一点。初学时每步只能滑2米左右,随着技术的熟练和正确至少要达到每步长六七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明,直道滑跑就是用一只脚蹬冰、另一只脚冰刀向前滑行的反复循环动作。为了保持已经取得的滑行速度,就要尽力维持好身体的平衡,为此必须把身体重量放在滑行脚上,同时必须用力蹬冰。因此,直道滑孢技术主要是两部分组成,即蹬冰和平衡滑行。两者相比较,平衡滑行显得更为重要,也更难掌握。所以在练习直道滑跑技术的同时,要经常做一些如下的补充练习:

滑跑中取得一定的速度后(或者快滑几步后),用单脚支撑设的动作,保持姿势不变,沿直线滑行。滑行要求是身体姿势平稳,滑行路线要直。开始练习时,可能滑行距离不长身体便失去平衡,或者无法滑行较长的笔直路线。但要经常练习,直到能按要求滑行100米以上时为好。而且,由于这种平衡滑行对于直道滑跑技术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因而每次练习课都要坚持做。

蹬冰一定要利用身体的重量,这样才能有力量。另外,蹬冰腿的膝部弯曲角度小,蹬冰则有力量,滑行得也越快。但在的蹬冰过程中,用力时问、大小并不是绝对平均的:为准备开始蹬冰,先找到合适的蹬冰角度,不要仓促用力蹬冰,而是有牢靠的支撑点后蹬冰;为逐渐增大蹬冰用力程度;为蹬冰动作结束,刀离开冰面。蹬冰用力和身体倾斜动作要配合好。另外,蹬冰动作是滑行中进行的,是用腿部力量(尤其是用大腿力量)的撑冰动作进行蹬冰,而不是离开冰面进行蹬踏动作。

同时,在蹬冰过程中绝对不允许上体扭曲、左右摇摆、上下起伏。蹬冰用力方向是侧方向,而不是后方。蹬冰动作的支撑点在冰刀中部,即用整个刀蹬冰,而不能用刀尖。

蹬冰后的腿要后伸,脚离开冰面后要先引向后方再引向前方滑行脚近旁,这个动作要注意保持冰刀和大腿始终在同一平面上,要用大腿带动小腿动作,向前方提拉膝部。冰刀着冰,要先刀尖后全刀刃;冰刀滑行要先外刃,再平刃。转内刃时便是新的蹬冰开始。

直道滑跑中,应保证滑跑的直线性,但事实上由于滑跑动作本身的特点,不可能笔直地向前滑行,而是左右飘忽似的“飞行”。不过要记住,左右摆动滑行时,头、肩和臀部必须平行左右移动。不允许头、肩“悠”的幅度大而臀部不动或左右移动幅度小,要上体成一个整体“悠”起来。

练习直道滑跑技术时,要从长时间慢滑开始,动作要努力做得准确、自然、协调,速度不要求太快。蹬冰脚一经离开冰面,腿部肌肉便要完全放松。用错误的动作即使拼命滑跑也是跑不快的,而当你的动作合理、准确时,速度将不知不觉的来临。

二、弯道技术

弯道滑跑技术比起直道滑跑技术来,动作显得复杂些,也较难掌握些,但是,二者的技术动作原理却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直道滑跑时,左右两脚要向左右两个方向蹬冰,身体为此要向两个方向倾斜和移动身体重心;而弯道滑跑时,左右两脚要向一个方向(右侧)蹬冰,身体朝一个方向(左侧)倾倒。此外,弯道滑跑时,单脚平衡滑行几乎是不存在的,身体的重量也不会落在滑行脚的冰刀上。

速度滑冰的弯道滑跑,是沿半圆弯道弧线作逆时针方向滑跑。为克服圆周运动时的离心力,滑跑者的身体必须随速度的增长而尽力向圆心方向(左方)倾斜,左右两脚冰刀轮流向圆周外侧(右侧)蹬冰,以便提供一个向心力来保证身体能沿弯道弧线滑行。弯道弧度越小,身体倾斜程度就越大,蹬冰力量也要求更强些,所以,弯道滑跑的速度要比直道快。速滑运动员在需要加快滑跑速度时往往选择在弯道地段,如果弯道滑跑技巧不好,不仅不能加速,反而会使全程滑跑速度减慢。通常认为直道滑跑是速滑技术的基础,弯道则是提高滑跑速度的关键。

弯道滑跑时,左脚冰刀无论是蹬冰还是滑行,始终是在使用外刃,而右脚冰刀总是使用内刃。左、右两脚都要朝向同一个方向——身体的右侧方向蹬冰,因此在左脚蹬冰时必然要形成一个交叉步,即左腿要在右腿后面进行左脚蹬冰动作,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倒脚”或“压步”。身体的重心随身体倾斜一直是落在身体的左侧。

弯道滑跑时连续动作中的一个步子,分别为后、侧两面,可对比看。现分析说明如下:

右脚最大限度地做蹬冰动作。右脚冰刀用的是内刃,蹬冰方向是侧方向,冰刀尖稍微有点外转;左脚冰刀是用外刃支撑身体,并沿弯道弧线的切线方向滑行,身体(头、肩、臀、左腿)成一条直线而向左倾斜。身体的重心在身体左侧,与直道滑跑身体将倾倒时十分相似。上体前倾与冰面几乎平行,但肩高不能低于臀部,也不要使左肩低下而把右肩翘翻起来。为了能使动作准确无误,练习弯道滑跑弯道滑跑(后面)时,要努力用左胯朝向弧线圆心方向贴近,这样做就能比较容易地使整个身体成一条直线向左倾斜;头朝向弯道弧线的切线方向,两眼向前看,这样做,也容易使身体成一直线向左倾斜。头、肩、臀、腿成一条直线向左倾斜,是弯道滑跑技术的最重要保证。

右脚冰刀抬离冰面向左脚方向摆动靠拢,身体大大向左倾斜,右腿肌肉放松,冰刀尖朝下,提起脚后跟,冰刀尖距离冰面越近越好,但不应拖落在冰上。要使用大腿的力量来摆动小腿并提脚后跟,右膝朝向左膝靠近,摆动小腿来使右脚冰刀引向左脚。在摆动右小腿和身体向左倾斜的同时,左脚冰刀用外刃开始做强而有力的蹬冰动作。这个动作的原理和直道滑时的道理是一样的,即要充分利用体一重来加强蹬冰力量,因此左脚应有良好的支撑点。这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仍然是头朝向了弧线圆心,而臀部则向外(右)扭转。其纠正办法之一,就是用左胯尽力向圆心方向贴近。另外,要使右大腿与离开冰面的右脚冰刀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与右脚冰刀逐渐靠紧左脚并着冰的同时,左脚开始用外刃做强而有力的向右侧方蹬冰,蹬冰时,左脚应感到有十分坚实的支撑点;右脚冰刀要放在左脚冰刀的右前方,刀尖先着冰,然后顺序是全刀放落在冰面上。但是,由于此时左脚已开始做向右侧方蹬冰动作,所以右脚冰刀是在左脚的左侧方落下全刀的,实际是向左做一个侧跨交叉步。有时,右脚刀尖着冰但又提起脚后跟,使左脚蹬过去后再落下全刀。右脚冰刀着冰时用的是内刃,向前滑行时也用内刃。右脚冰刀着冰时与左脚冰刀贴得很近,而且几乎是相互平行。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右脚着冰时是刀尖朝上脚跟朝下,或整个冰刀一起跨过来落在冰上;再一个常见的错误动作是左、右两脚冰刀之间成很大的角度,右脚冰刀尖朝向弯道圆心,同时臀部扭向右(外)侧,头也跟着朝向圆心。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错误,应准确地选好下刀的位置,可以有意识地用右脚的内踝骨向左脚贴近,有点儿像踢毽似的,这样就容易做到两脚冰刀挨得比较近,并不致使它们之间成较.大的角度。

右脚冰刀着冰后,随着左脚冰刀外刃用力向左侧方蹬冰,必然使右脚快速向前滑行。这样,虽然形成了交叉步,但却容易造成左脚冰刀落在后面,使向右侧方向蹬冰变成向后方蹬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左脚蹬冰时不妨有意识地向前上方做一个“送”蹬的动作,这一动作能保证向侧方蹬冰。另外,左脚蹬冰时不要使左膝离右膝太远。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左脚蹬冰朝向右侧方。此时,身体仍主要由左脚支撑,这和直道利用体重蹬冰道理十分相似。

都是左脚用最大限度的力量蹬冰。左脚从滑行到蹬冰始终用冰刀外刃,但是有一点要引起注意,就是左踝骨不要在做蹬冰动作时向内翻卷起来,即使冰刀托盘(鞋底)左侧触及冰面蹬冰,而要保持左脚、左腿成一条直线。左脚蹬冰时,仍然是大腿用力,做向右侧方的推冰动作,蹬冰的幅度要尽可能大些,为了蹬得充分,在练习时甚至允许上体稍稍平行向右偏转,但不允许上体翻动即右肩比左肩高,而是水平外转。

左脚蹬冰结束,抬离冰面前要避免用刀尖做蹬冰动作。

在弯道滑跑全过程当中,右脚向左“压步”的动作节奏要比蹬冰时来得快些,给人感觉是一步紧逼一步往上“压”步。左脚外刃蹬冰比右脚内刃蹬冰在用力程度、蹬冰时间上都要大和长些。向左倾斜身体时,要把注意力放在尽量倾斜左胯上,并保持身体的垂直性。右脚做向左的“压步”时,冰刀尖要朝下,提脚后跟,并尽力向左方向提右脚的内踝骨。在弯道滑跑时,也不要忘记在直道滑跑时的准则,大腿和冰刀在任何部位时,都要保持它们始终在同一个平面上。以上这些,都是弯道滑跑技术的要点。

弯道滑跑的动作节奏要比直道滑跑快些,单脚滑行的距离,也比在直道上短得多。但是,通常弯道是加速和超越对手的好地段,因此速滑运动员都十分重视弯道滑跑的技术练习。有时,人们从弯道技术的好坏,就可以直接衡量出一个速滑运动员的水平、实力到底如何。另外,在速滑跑道上,大约有一半距离是在滑弯道,所以练习者都在提高滑跑弯道技术上下较大的功夫。用夸张点的说法,弯道是在蹬冰加速滑跑,直道则是在保持不减速的情况下滑行。

小知识:滑行中创伤性骨膜炎的处理。

创伤性骨膜炎又叫疲劳性骨膜炎,多发生在初学轮滑运动的人中。由于过多的滑跑、跳等,引起局部骨骼产生应力性改变。其主要表现是小腿疼痛、局部肿胀、压痛(痛点局限)、后蹬或支撑痛、局部灼热感等。疲劳性骨膜炎的早期处理很简单,只需要减少轮滑的活动量,并且每次训练时用弹力绷带将受伤的肢体包扎起来即可。但对于症状较重的骨膜炎则可以进行一些局部按摩、敷外伤药和理疗。如果经过减少运动量和治疗处理后,局部仍然疼痛者,则可能是患了疲劳性骨折,这时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一些了。

对于疲劳性骨膜炎的预防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合理安排运动量。

②纠正错误动作。如蹬地时用力要合理,不要“跺”。

③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④训练时注意做好放松练习。

同类推荐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组织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组织

    体育健身,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获得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入门与实战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

    秉承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主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
  •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象棋又不仅仅是中国所有,它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如今,象棋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不只是在华人居住的国度和地区才有,洋人也开始迷上了中国象棋。象棋作为开发智力、健康有益的活动,深得广大青少年儿童喜爱,他们已成长为繁荣棋坛的一支浩浩荡荡的生力军。放眼神州大地,不少大中城市已纷纷开设棋校,有的地方还将棋类列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之中,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发的喜人景象。
  • 擒拿反擒拿(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擒拿反擒拿(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擒拿中国拳术之一。是使用刁、拿、锁、扣,扳、点、缠,切、拧,挫。旋、卷、封。闭等招法,进行擒伏与解脱,控制与反控制的专门技术。擒拿不但技术非常复杂、规格十分严谨,而且在使用时必须精细准确。其动有方,其用有法。使法必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擒拿术力求反侧关节要超过其生理限度,点穴时要集中全身之力于一点击其要害,法到力到,充分体现“手到擒拿”的功用
热门推荐
  • 星陨之卫

    星陨之卫

    星云大陆早已不复其名,神!魔!究竟为什么强入下界。外域入侵,三族鼎立,合众为一,却换来无尽的腐朽。正义成为了联邦的面具,神魔的说辞,少数人卑微的坚持。魔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无奈与悲伤,神魔所谓的异端,联邦所谓的邪恶。人族却成了碌碌无为者的代称,那,就让我这个无所谓的人,星陨,来守卫我想抓住的东西吧!
  • 1625冰封帝国

    1625冰封帝国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白桦、雪松、冷杉,鳞次栉比草原、森林、苔原,星罗棋布大河、湖泊、沼泽,人之所在紫貂、灰狼、黑熊,出没其里黑油、黑铁、黑煤,密密匝匝使狗、使鹿、使马,随心所欲狩猎、渔猎、游牧,不亦快哉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雅库特、乞儿吉斯、哈萨克,俄罗斯、哥萨克、喀尔喀,女真、科尔沁、察哈尔,纵横其间,一个汉商之子,横空出世,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他能有什么作为?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即将上演!
  • 沈园梦

    沈园梦

    一首《钗头凤》,流传千古,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那是一段痛彻心扉的离别,是十年诉不尽的哀怨,是一生交织的悲欢。一生万首诗的大诗人陆游,和他的表妹唐婉儿用血泪书写的爱情,荡气回肠,永远的篆刻在了沈园粉壁上。
  • 她不是克星

    她不是克星

    1982年春天一个雷雨夜,皖赣边界江西浮梁县境内一个叫陈家墩的小山村后背山上,一处简陋蜂棚内安徽籍养蜂人肖贵海的妻子秀兰产下一个女婴,在她临终前给这个女婴取名叫蜜香,就是希望这个孩子将来的生活能像蜂蜜一样香甜。但根据安徽老家的祖训,在外克死父母的婴儿是不能带回家的,肖贵海不得不将小蜜香交给接生婆徐桂枝收养,由此开启了这个女孩命运多舛的人生。六岁那年徐桂枝不幸去世,养父陈宝庆迫于生计不得不将蜜香转交给了一对上海知青夫妇带回了上海。可没过几年好日子,上海养母丁嘉丽又不幸患病去世。消息传到陈家墩,原本就被视作克星的蜜香,更是成为了村里人一个诡异的传说......蜜香的经历充满传奇,一个曾经被称作克星的女孩,最终成为了一个掌管过亿资产的董事长。故事感人、温暖,充满正能量和家国情怀。作品从蜜香的成长经历中,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下,陈家墩这个曾经落后封闭的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品文笔优美、刻画细腻、人物生动、情节跌宕,具有浓郁的皖赣边界乡村风情和时代气息,呈现出自1982年改革开放之初至2017年党的十九大间,跨越35年的改革开放图景,是纪念建党一百周年和脱贫攻坚的主题作品。
  • 观心殿

    观心殿

    夏绍宗本是一山野村夫,却遇神仙点化,成为技艺超群的命理先生。通晓天地的他,行踪飘忽不定,一生执着于在现世寻得某物,无人能懂。六十年之后,新甲子起,他的曾孙夏观颐在他的指引下踏上旅途,神秘事件牵扯出几十年前的恩怨往事。风水世家姜氏、占星官家谷府、南疆彝族祭司、龙泉山玄天派……这世间人,皆是这夏家的“局内之人”。只是这“局”的终点,又在何方?【看多了穿越、开局金手指、套路打脸的文,也可以看看这篇贴近史实的“凡人流”探险与解密,深入描绘古代社会风貌,看连武功都不会的主角们,如何解这天地之谜】
  • 器化天地

    器化天地

    重生异界,他却仍是废材,一枚紫晶,竟是伴他自娘胎出生之物。在这异界之中,身无长处,是继续沉寂?还是……放手一搏!以吾之魂化青天,以吾之身炼厚土,以吾之血现生灵!
  • 喜欢你我藏不住

    喜欢你我藏不住

    后悔吗?不后悔,我只是不愿意了,那么久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所得所不得皆不如心安理得
  • 仙道琼途

    仙道琼途

    此文为都市女主修真文。修行分为“筑基”、“灵虚”、“合和”、“元婴”、“空冥”、“履霜”、“渡劫”、“寂灭”、“大乘”、“飞升”等级“飞升”之后为仙界,魔界。慕容世家,乃是华夏最为古老神秘的家族。不仅在政治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经济实力更是首屈一指。它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存在,传承了几千年,一直兴盛在世界的东方。慕容瑜,慕容世家的正脉小姐,本该是崇高的身份,却无奈身为女子,无奈父母早逝,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饱受欺凌。为信念,她忍耐着,努力着,然出色的天赋,给她带来的不是万众瞩目,而是杀身之祸……
  • 美人绝代

    美人绝代

    “帅哥,有没有兴趣跟本宫一起闯荡江湖!”慕锦锦搓着手,对着御花园里某人垂涎欲滴。莫名穿越成冷宫弃妃,她才不会坐以待毙。拐只小奶狗,逃出宫去是正经!谁知道,小奶狗忽然化身大灰狼,还阴恻恻地在她耳边道,“女人,敢休了朕,你很有种。”
  • 我有无数猛将

    我有无数猛将

    李雷霆穿越成落魄王子,被贬边陲小城,然而不甘平凡的他触发猛将系统,可以召唤无数猛将。从关羽,张飞,赵云到哪吒,杨戬,孙悟空,应有尽有!有如此猛将,他誓要将这世界搅得天翻地覆,成就最强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