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67500000018

第18章 恋爱篇 此恨绵绵无绝期:民国婚恋(2)

“——也许,从现在起,爱,自由、美将会成为我终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为,爱还是人生第一件伟大的事业,生命中没有爱的自由,也就不会有其他别的自由了;

——烈士殉国,教家殉道,情人殉情,说到底是一个意思,同一种率真,同一种壮烈;

——当我的心为一个人燃烧的时候,我便是这天底下最最幸运又最最苦痛的人了,你给予了我从未经过的一切,让我知道生命真是上帝了不起的杰作;

——爱就是让人成为人,你懂得爱了,你成人的机缘就到了;

——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可以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

当一个人凝视自己的恋人时,他的倾诉会格外动人。这些因爱而迸发的诗句,因为炽烈而感人肺腑,因为深邃而启人心智。这些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诗句,不仅可以澡雪自己,也能净化他人。更重要的是,这些情意绵绵的诗句,不仅像镜子,照出恋人的倩影;也像一种触发剂,给对方带来稍纵即逝的灵感。于是,一朵花催开了另一朵花,一颗星照亮了另一颗星,一首诗唤醒了另一首诗。这就是所谓“互放的光芒”。

在诗集《猛虎集序》中,徐志摩写下这样一段话:“说道我自己的写诗,那是再没有更意外的事了。我查过我的家谱,从永乐以来我们家里没有写过一行可供传诵的诗句。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还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在二十四岁以前,诗不论新旧,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我这样一个人如果真会成为一个诗人——那还有什么话说?

但生命的把戏是不可思议的!我们都是受支配的善良的生灵,哪件事我们作得了主?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渐渐的潜化了我的气质。”

这里,徐志摩特别强调,10年前,自己24岁那年,才有了写诗的冲动,因为那年17岁的林徽因让徐志摩吹到了“奇异的风”,看到了“奇异的月色”。一次相遇,一次恋情,让徐志摩认定了人生的方向——成为一个诗人。而林徽因开始文学创作也是出于回应徐志摩的爱,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由于徐志摩的inspiring friendship and love (富于启迪性的友谊和爱)。

徐志摩是在英国的康桥恋上了林徽因,所以,康桥不仅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也是灵感的源泉。翻开他的诗集,有多篇关于康桥的诗篇:《康桥西野暮色》《康桥再会吧》《再别康桥》,他对康桥的柔情似乎永远也倾诉不完,因为那里沉淀着他最美的梦最美的恋情。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康桥没有遇见林徽因,他的名篇《再别康桥》就不会流露出令人心醉的柔情蜜意了。

徐志摩曾说:“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她给我胚胎的。”由此可知,康桥,正是徐志摩的精神之母。

如果说,一般的读者于《再别康桥》中读到了徐志摩对“精神之母”的无限眷恋和难分难舍的话,林徽因在其中却感受到徐志摩对自己的一往深情和苦苦思恋。她知道,“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过是徐志摩的故作潇洒,事实上,他多么希望,那河畔的金柳,能成为记忆中的林徽因,成为他永远的新娘;尽管岁月流逝,两人分道扬镳,而波光中,林徽因的“艳影”,却已经永远在他心头荡漾。

林徽因的《那一晚》正是对《再别康桥》遥相呼应。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虽然那一晚,两人“分定了方向”,但牵手漫步湖畔的“这一晚”却成了记忆中永恒的风景;在诗中,林徽因安慰徐志摩,曾经的美好往事,如蜜一般甜,足够两人终生品尝了;而两人最美好的形象已经沉淀在双方心灵最深最柔软之处。虽然现实生活中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但两人可以在各自的记忆中重逢。记忆的甜蜜即使不能取代但也可以冲淡现实的苦涩。

和林徽因相遇对徐志摩来说是“偶然”,但时光倒流,倘若林徽因和徐志摩再次相逢,对徐志摩爱的呼唤,她的选择恐怕“仍然”还是逃避:

《仍然》: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出,尽管徐志摩的玉树临风,诗酒风流让情窦初开的林徽因心旌摇曳,但作为一个传统而温婉的女性,对诗人超凡脱俗而又突如其来的爱,她依旧不能不“怀抱着百般的疑心”;至于徐志摩对自己罕见的“痴情”,林徽因的解释是造化弄人:“这正是春的捉弄人”。春天来了,爱情之花盛开;春天走了,爱情之花凋零,既然如此短暂,林徽因哪里愿意接受!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面对徐志摩狂放不羁的爱,林徽因既渴望也惶惑。

为了打动林徽因,徐志摩显露出自己非凡的才情,又展示了自己的博学,爱,让诗人变得亢奋而充满激情,“不断的在说话”,但林徽因却以自己的沉静如水“冻结”了对方的激情似火,终于做到“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林徽因虽然很欣赏也很喜爱徐志摩,但从一开始,她就不打算接受徐志摩那“浓得化不开”的爱,她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徐志摩遇难后,在给胡适的信里,林徽因“仍然”表露了她的初衷:

“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我自己有时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为难……

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虽然徐志摩和发妻张幼仪履行了离婚手续。但林徽因却没有兑现她的承诺。世俗的压力让她选择了循规蹈矩的婚姻。

然而,即便林徽因和梁思成订婚后,徐志摩仍然苦恋着她,而林徽因也和徐志摩保持着联系,因为徐志摩如火般热情她实在难以拒绝、疏远。对此,梁思成也隐隐不快。那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常在北海快雪堂松坡图书馆读书约会,徐志摩也常去和他俩聊天,梁思成便在门上贴了张纸条:Loves Want to be left alone (情人不愿受干扰)。

本来,徐志摩运用意志慢慢冷却对林徽因的爱,但1924年泰戈尔访华,给了他和林徽因充分接触的机会,他对林徽因的旧情不可救药地复燃了。

泰戈尔来华后,徐志摩和林徽因全程陪同,当时报刊上有这样的记载:

“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一幅三友图。”

当年的5月8日是泰戈尔64岁寿辰,在徐志摩的倡议和安排下,北京文化界为他举办了盛大而热闹的祝寿会。祝寿会的压轴戏就是新月社同仁用英语演出泰戈尔剧作《齐德拉》。徐志摩在剧中扮演爱神,林徽因饰演女主角齐德拉,两人在剧中眉目传情,演得十分投入。由于林徽因本来就是徐志摩的梦中情人,徐志摩又是林徽因欣赏的诗人,观众很难不认为,两人是假戏真做。事实上,徐志摩在演戏时,对林徽因的感情几乎抵达沸点。正因如此,当曲终人散,泰戈尔要回国,林徽因则和梁思成双双赴美留学时,徐志摩因为绝望而显得十分虚弱,瘫倒在车厢里,仿佛连道别的勇气和力量都消失殆尽。此时的他,趴在茶几上,把满腔的懊恼和如烟的愁绪挥洒在纸上:

“我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这两日我的头脑总是昏昏沉沉的,开着眼闭着眼却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能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当然,这封信并未到林徽因手,因为他只想以此表达自己的绝望而不想干扰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恋情。

1931年,林徽因因病在香山休养。当时徐志摩虽和陆小曼结婚但因陆不愿来北京,所以,徐志摩仍孤身一人住在北京。于是,他数次去山中探望林徽因,徐志摩仍抑制不住对林徽因的感情,并把这不足为外人道的感情倾泻在诗中。

山中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眠!

这首诗的诗句充满双关。所谓“市谣”,是指围绕徐、林两人的风言风语,徐志摩住在城里,所以“听市谣围抱”,林徽因在香山,就有了“更深的静”。徐志摩很想天天去看望林徽因,但既怕打扰对方生活,又怕引起非议,所以才突发奇想,要“攀附月色”“ 去山中浮动”,这样既可满足自己的心愿,又来无踪去无影,“不惊你安眠”,新奇的想象源自思念心切。而结尾“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眠”则表明了诗人对林徽因的无限体贴。

这首诗写于4月1日,第二天,徐志摩激情洋溢又写出另一首诗《两个月亮》赞美自己心中的月神——林徽因:

两个月亮

我望见有两个月亮:

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一个这时正在天上,

披敞着雀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

满地全是她的金银。

她不忘故宫的琉璃,

云海间有她的清丽。

她跳出云头,跳上树,

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她那样玲珑,那样美,

水底的鱼儿也得醉!

但她有一点子不好,

她老爱向瘦小里耗;

有时满天只见星点,

没了那迷人的圆脸,

虽则到时候照样回来,

但这份相思有些难挨!

还有那个你看不见,

虽则不提有多么艳!

她也有她醉涡的笑,

还有转动时的灵妙;

说慷慨她也从不让人,

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

可贵是她无边的法力,

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

我最爱那银涛的汹涌,

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

就那些马尾似的白沫,

也比得珠宝经过雕琢。

一轮完美的明月,

又况是永不残缺!

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

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

这里的两个月亮,一个是天上的月亮,另一个显然是林徽因,因为“她也有她醉涡的笑”。(笑靥,是林徽因标志性的美。徐志摩,还有林徽因本人都在诗作里多次提及。

如在诗篇《她是睡着了》的结尾,徐志摩写道:“可爱的梨涡,∕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像一颗露珠, ∕颤动的,在荷盘中闪耀着晨曦!”

1928年12月13日,徐志摩重逢阔别已整整四年多的林徽因,后者一如既往的笑靥如花仍然让他一见倾心,他自北平给陆小曼信上有这样的话:“林大小姐则不然,风度无改,涡媚犹圆,谈锋尤健,兴致亦豪。”真是念兹在兹,念念不忘。

林徽因本人在《笑》中也曾说“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对林徽因,徐志摩既感到可惜,因为“你望不到我的园林”;又感到可贵,因为“她无边的法力;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在诗的结尾,徐志摩尽情赞美林徽因“完美的明月”“永不残缺”,可见,时间的流逝,身份的改变,丝毫没有改变徐志摩对林徽因的一往深情。

不过,徐志摩奔放的情感并没有冲决理智的大坝,既然林徽因另有所爱,他尊重对方的选择,“把悲伤留给自己”,让恋人去享受幸福。在7月7日那天,他给林徽因写了封感人至深的信,并附上一首同样感人的诗。

“徽因:

我愁望着云泞的天和泥泞的地,只担心你们上山一路平安。到山上大家都安好否?我在记念。

我回家累得直挺在床上,像死——也不知哪来的累。适之在午饭时说笑话,我照例照规矩把笑放在嘴边,但那笑仿佛离嘴有半尺来远,脸上的皮肉像是经过风腊,再不能活动!

同类推荐
  • 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本书选择了20部西方文学名著,以时间为脉络,与读者分享故事情节,同时抓住每部作品的精髓,评述巨孹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要揭示的内涵,揭示了隐藏在作者背后的秘闻趣事。
  • 茶马古道千江月

    茶马古道千江月

    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绝品线路,蕴藏着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千江月》作者孟勇曾任报社记者多年,长期行走在川滇藏,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历史风物,对茶马古道一往情深。《茶马古道千江月》即用优美的篇章将茶马古道的独特风韵展现给读者,引人遐思与向往。
  • 许辉散文典藏·走淮河

    许辉散文典藏·走淮河

    本书为许辉散文典藏丛书之三,收录了作家2000年至2015年间200余篇散文。作家以敏锐的感觉和哲理化的沉思,梳理过往的一切,在田野上一览生命的细节和丰富的品质。既有生命的体悟,又有生活的启发,既有乡村的细节,又有城市的冥想,语言凝厚,意味悠长。
  •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作为一本城市生存手记,从火车站写到了博物馆。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我们的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就是坐着火车进城的。在他们的印象中,火车站含有颠沛流离的意味。对很多新生代援建者来说,父辈们也是坐着火车从一个城市到了另一个城市。所以,我们觉得火车站是一个恰当的开始。而博物馆,收藏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也昭示着一个城市的未来。博物馆是一个适合在困窘或无聊时在里面思考或者发呆的地方。也许很多人没去过本市的博物馆,我们强烈建议你能去看看,相信不会没有收获。根据上述理由,我们把火车站和博物馆这两种建筑作为地标,镶嵌在本书的两边。
  • 护航大海战

    护航大海战

    随着盟军护航舰只的减少,商船的损失在不断加大。当时有许多护卫舰被派往英国东岸和南岸海区去担任反德军登陆任务,直到东南沿岸的德军登陆威胁平息以后,许多护卫舰才回到大西洋继续护航。长期以来,德国海军潜艇舰长们对美国一直憋着股劲,如今,它们终于如愿以偿。5艘德国潜艇陆续离开德军基地,横越大西洋,前往美国海域。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亡女归来

    重生之亡女归来

    她,是地狱来的魔。他,是天堂来的神。她和他,没太多语言,一个冷如冰山,一个热如火山,却创造了“樱园”的传奇。冷风吹,秋风凉,在这个夜里,你是否会为我的命运流下一滴眼泪…
  • 霸气凌天

    霸气凌天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变化龙!杨隐,本为一个卑微的小人物,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神秘强者传承,修炼绝世功法诸天魔神功,从此命运转折,一飞冲天!快意恩仇,唯我独尊,神阻杀神,魔阻杀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一方天地,终究将臣服在我脚下!
  • 龙珠之我是莫吉托

    龙珠之我是莫吉托

    现代男子穿越到了龙珠世界,成为了第九宇宙的天使莫吉托,得到了最强天使系统,且看他如何改变自己宇宙的命运,玩转诸天万界。
  • 末法枯荣道

    末法枯荣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末法时代,纪元破灭。远古诸圣,周天星宿,掌道天尊纷纷以无上修为化功,反哺天道。天道洒下末日余辉,照耀人间。诸圣贤集我人族气运,创天地大势,聚宇宙芳华,共迎末主降临......天道有时尽,人力有穷极。叶落,以平民之身,怀揣强者之梦。一朝梦圆,再创纪元……
  • 如火的八月

    如火的八月

    少女春光打算将自己卖四次,然后金盘洗手,与自己相爱的人成家立业。小说所触及的是一种异常尖锐的生存现实,一个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以身行骗的故事。
  • 召灵

    召灵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人类与玄灵和谐相处。玄灵千奇百怪,姿态万千,是这个世界的奇迹,让我们捕获更多的玄灵,探索无穷的奥秘,获得那无上之神圣称号,前住那未知的神秘之地……
  • 惊世神兵

    惊世神兵

    人字两笔,一撇一捺,你可以理解成相互扶持也可以理解成相互利用。相互扶持,兄弟义气,夫妻情义,君臣之道,尽孝之道,比比皆是。相互利用,兄弟不义,夫妻不合,君臣不心,不孝不仁,处处可见,无论相互扶持还是相互利用皆逃不过‘人性’二字。江湖之人,侠义为先,却也抵不过人性的扭曲。贪婪,自私,虚荣,金钱,权利,美色,各种欲望不断腐蚀着人的本性,而怀揣正义,勇敢,智慧,善良,仁义的人们又该怎样行侠仗义百姓为先呢?善恶一念之差,万物皆由心生。
  • 奥特曼启示录

    奥特曼启示录

    不小心得到了银河火花,可我得到的好像有些不一样!同时我原本的世界也发生了改变,怎么办?奥特之名意味着守护,我做到了吗?我守护住我要守护的东西了吗!超银河实体化!和我一起战斗吧!奥特曼!
  • 徒弟天天想上位

    徒弟天天想上位

    故事的开头来源于一场游戏,司瑾一开局就被对面韩信抓爆,由于韩信的丧心病狂,差点让她退游。无可奈何的她向韩信求饶,没想到就此求来了一个师父,还是他们学校的,然后,她有了男朋友。后来,她才知道,原来他们早就有过交集,他早就惦记上了她。不算太正经的校园文,但绝对甜甜甜。医学院护士VS临床系医生,不暗恋,没误会,双向奔赴,节奏慢 不知道师父就是林殊前的司瑾:不,我有师父,不可以乱喝别人给的奶茶(超级理直气壮)。 知道后的司瑾:喝两杯谢谢(同样的理直气壮) 不知道之前心动的司瑾:我有师父,我喜欢他,我还要上位,不能心动! 知道之后:多来几次心动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