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67300000018

第18章 影像篇(3)

相濡以沫

1953年,46岁的吴作人先生以甘肃麦积山石窟艺术勘察团团长的官员身份,来到甘肃天水,来到“望之团团”、“状如积麦之垛”的麦积山石窟。这是他继考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后对西北石窟的再次考察。当然,此行也得力于“陇上文宗”冯国瑞先生的极力促成。正是冯先生热血沸腾的奔走相告,勘察团才得已抵临,麦积山石窟才有了历史上第一次详细的勘察、临摹、石模翻版等研究工作。历时月余之后,洋洋洒洒数百万字的《报告》出炉,再次证实此次勘察实力雄厚,声势浩荡,堪称沉寂多年的麦积山石窟的一次复生。

其实,单从勘察团的成员名单就可知晓,此次考察可谓群贤毕至,才俊大聚,实乃麦积山石窟之大幸也。名单上分别是王朝闻、罗工柳、李瑞年等15人,其中,还有吴作人的夫人萧淑芳女士。

1953年,画家与学者兼于一身的吴作人,早已名满天下,且身兼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和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的显赫身份。而1953年的萧淑芳也是声名远扬。1911年生于天津的她,自幼即表现出卓越的艺术天赋。其家学深厚,他的父亲请来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为她治印;15岁,正值青春年华的她,经其叔父、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萧友梅推荐,进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三年时间里,她还作为中央大学艺术系的旁听生,在徐悲鸿工作室学习油画和素描,且时时处处得到汪慎生、汤定之和陈少鹿三位名师的指点。1937年至1940年,她远赴瑞士、英国、法国学习油画和雕塑。在这期间,她把中西方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融会贯通,兼容并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绘画技巧。回国后,即1947年起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一直在国画系任教,直至退休。

如此一位经历丰富画艺卓越的女画家,和吴作人结为夫妻,实在是天作之合,琴瑟之配。

而此良缘,却始于1946年的一次画展。

早在她师从徐悲鸿的时候,她和吴作人就是中央大学的同班同学,那时的吴作人给萧淑芳的印象,是既腼腆又高傲,所以交往不多,仅属认识。不久,两人各自远赴国外负笈求学,天各一方,杳无音信。直到1946年,在上海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一次画展的开幕式上,吴作人作为组织者迎接参展画家时,才与当时在上海市立专科学校担任美术教师的萧淑芳再次相见。经历了17年风风雨雨之后,两位老同学偶然见面,倍感亲切,说东道西,两颗心灵也随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擅赋诗的吴作人,还欣然写了一首题为《胜利重见沪上》的五言绝句:“三月烟花乱,江南春色深。相逢情转怯,未语泪沾襟。”情深而至怯,泪流沾于襟。曾经经历了妻子产后病故的吴作人,被同样才华横溢的萧淑芳深深地打动了。

两年后,在经过一段时间充满诗情画意的心灵碰撞之后,他们在人届不惑之年终于同舟共渡,并于1948年6月5日举行了婚礼。婚礼上恭请徐悲鸿、廖静文夫妇光临,徐悲鸿不仅担任他们的证婚人,还画了一幅《双骥图》的水墨画,当作贺礼。据资料介绍,“《双骥图》的画面上是一对昂首飞奔的骏马,翘首顾盼,腾空飞跃,寓意二人在今后漫长而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比肩奋进。”事实上,他们从1948年到1997年共同走过的半个世纪里,几乎就是在一所艺术的房间里,恩爱有加,相敬如宾。

这次,能够看到这张吴作人萧淑芳夫妇在麦积山大佛前临摹的老照片,纯属偶然。照片中的他们,风采奕奕,神情飞扬。衣着朴素的吴作人,站立,左手持画夹,右手正在描摹。另一侧,萧淑芳径直坐在栈道一角,低头临摹。齐耳的短发,渗透出一份淡定和贤惠来。他们的身边,就是麦积山石窟的东崖大佛。——我不知道,当麦积山的夏风吹到他们的身边时,他们感受到一丝清凉没有,但我知道,这风永远也不会吹散他们之间恩爱有加举案齐眉的真挚情感——后来,在萧淑芳40余载的教书生涯中,她和丈夫吴作人一起,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画坛英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但萧淑芳作为画家,她在一个伟大的男人面前,没有迷失自己,反而独自绽放出自己的光芒,这实在是一个奇迹。所以,一个柔弱女子,却能够两度作为石窟考察团中的唯一女性,远赴风沙弥漫的甘肃,在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临风摹佛,潜心研究。其实,何止这些呢,她甚至为了创作出以煤矿工人生活为题材的美术作品,还多次深入到煤矿巷道体验生活。

他们,常常能让人想起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沈从文与张兆和、萧乾与文洁若……

手艺人的黄昏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批量生产的时代,也是一个加速度的时代,更是一个手艺之光黯然失色的时代——甚至说,这是一个舍弃心灵与灵魂的时代。在复制阔步行进在流水线作业的大道上时,想象力、个性以及独特的品质开始集体消隐和撤退。所以,当我面对这张照片时,如沐春风,如浴秋雨,仿佛回到了一个清新可爱的时代。

照片中的长髯老者,是天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雕漆技师郭力学。如今,他已驾鹤西去,魂归九泉,但1972年的他,却是多么清矍有神、慈祥和蔼。围在他身边的三位学生,想必现在也跨入耄耋之年的门槛了,但那时却正当风华正茂的年龄。齐耳的短发,朴素的花布棉袄,都是那个时代的影子。我最喜欢那三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仅暗藏了对身怀绝技的师长的尊崇,还有着一份在手艺面前应有的仰慕和谦卑。他们在一起,和谐,自然,仿佛一户贫寒人家的兄妹——就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情景下,在老人一点一画举一反三不厌其烦的示范下,一门有着皇皇历史的手艺,传承了下来,如同一条涓涓流淌生生不息的河。

早在《诗经·秦风》里,就有“阪有漆”之说。阪者,陇坂,今天水也;漆者,漆木,一种可产漆的树木。而雕漆者,雕为手法,漆为原料。早在汉代,甘肃的天水及武都一带,就是中国雕漆的主产地之一。天水雕漆始于秦汉,既继承了古代雕漆工艺的传统,又从雕塑和绘画中吸取了营养。好多次,我在天水的深巷老街和古旧人家里,见到过一些镂雕精细的雕漆产品。年代的久远,已经让厚厚的尘土替它们发言了。而这张照片,却让我仿佛逆水而行,一脚踏进了一条涓涓不息的雕漆之河!

郭力学老人,就是这条河流里令人敬重的“水手”之一。

1972年,他一定照常去他的单位上班,照常以一位技师的身份,每天穿行于他熟悉的厂区,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毫无保留地传承下来。尽管这也是他的工作之一。早在20年前,他就在政府的支持下,和郭炳学、巨珍等27人组成了“天水市雕漆生产合作社”;1957年,又去闽、渝等地学习制漆与装饰工艺;同年8月,天水漆器第一次走出国门,从而揭开了天水雕漆史上出口的伟大篇章——如果把时间上溯四五十年甚至60年的话,正是一个个像郭力学一样的手艺人,让天水雕漆这门手艺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传承。可是后来,为什么这条原本流之汤汤的河流日渐枯竭了?一朵花埋首于土地,它的凋零是为了重新开放。而天水雕漆呢?莫非,它也是为了脱胎换骨,为了另一种崭新的生长?但我们看到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像郭力学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少了,能够像那三个年轻学徒一样能够谦虚迷恋于一门手艺的人,就更少了,少得几近绝迹。再后来,一提到技师,人们的嘴角都会露出不屑一顾的鄙视表情。

如果说这是一个时代的错误,那么,人心的浮躁与功利更是每一种手艺的巨大悲哀。天水雕漆的日渐式微,常常令人不禁想起这座有着2800多年建城史的老城里业已失传的另外一些手艺,比如茜毡,比如丝织。一朵朵朴素的手艺之花在工业时代的大风中凋谢了,一个个细心而认真的养花人远去了,大地,已经是一片空寂得只剩下欲望的大地了呀!

回头一望——上世纪70年代——这段并不遥远的时光,居然是悄然降临于我们身边的一个手艺的黄昏!手艺的黄昏,是江南诗人车前子一本散文集的名字。我顺手拿来用在这里,是觉着这张照片就像是手艺人的黄昏,既有挽歌的凄清,亦有我对那个时代里为了秉承一门手艺而孜孜以求的人们的深深敬意。

是的,我多么希望这个黄昏能够停下来,像一块坏掉的钟表,永远不要滑入黑夜。

同类推荐
  • 季风讲四库全书里的传统文化

    季风讲四库全书里的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众多,乾隆皇帝下令编修的《四库全书》基本包含了我国古代所有的典籍。书海浩瀚,我们或许并不能尽读,但是作为中华儿女,就应当了解本国文化、学习国学,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充盈自身的科技文化知识。本书将为我们打开这套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深入了解《四库全书》中的国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华谚语(第四卷)

    中华谚语(第四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在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的观照下,从壮族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壮族经济生活与性别平等、壮族政治参与与性别平等、壮族宗教信仰与性别平等、壮族教育文化与性别平等、壮族哲学思想与性别平等六个层面,全面而系统、有根有据地向人们展示了壮族性别平等的种种文化表达,给人们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一个新样本。
  •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长久以来,游走于黑白世界的侠客,被我们“神话”成世间公平、正义、良知的最佳化身,在他们的身上,承载了数千年专制社会下弱势群体太多的利益渴求与美好愿望。但是,无论是从具体的历史长河来看,抑或就武侠文学的理性分析而言,侠客们不可能成为社会的真正“救世主”和“良心”。事实上,民众应有的权利保障之路还须依赖于社会的真正转型。《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角度考察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任侠者群体。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热门推荐
  • 邪魅女王的萌货王子

    邪魅女王的萌货王子

    “喂!洛千辰,我要吃你做的叉烧包!”“我的专属公主~马上就到。”说着,上官怡的房门悄悄打开,一股清香的叉烧包味。“哇!千辰,你怎么知道我想吃叉烧包?”上官怡大吃特吃“你喜欢什么?本公主送你!”“我喜欢你!”洛千辰邪魅的帅脸贴近上官怡,“把你教给我把~”当萌萌吃货公主遇到千年温柔暖男,爱的历程刚刚开始,皇宫险恶,你陪我,就是春天……
  • 我的皇后(上)

    我的皇后(上)

    当朝首辅的女儿凌苍苍嫁于皇帝萧焕成为皇后,却因女真族的叛乱而被掳成为叛军首领的宠姬。为了救凌,萧深入敌穴,最终与女真签订休战和约并救出凌。回到皇宫后,两人在暗流汹涌的政治斗争下情意日笃,生活暂时平静,但这一切又被打破……而凌最终决定独自离开京城,行走江湖。
  • 京剧猫之巧

    京剧猫之巧

    巧,是猫土的一只京剧猫,出生非凡的她得到了非凡的伙伴。巧,她会和她的伙伴灵她们一起成功拯救猫土吗?
  • 难言无罪

    难言无罪

    每个人都有太多的难言未说,也许是善意,也许是恐惧,也许是嫌麻烦。有人是不懂人情世故,努力变成一个正常人;有人是做了一次错事,便自我禁锢。有人是因为光环,无法自由肆意;有人是因为太爱追光,便学会自我约束。有人是嫌麻烦;有人是心中有光,世人皆醉他独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来自远古的少年

    来自远古的少年

    这部《来自远古的少年》,应该算是《千月花》的一部番外,讲述了小五在躲避神君府追杀的一路上发生的故事,在《千月花》的故事里,《来自远古的少年》这本书是小五用“逍遥先生”这个笔名写的一部网络小说,也算是小五的一部回忆录啦!我爱上了一个女子,真的很爱她,她也爱我,希望大家祝福我……
  • 三国之崛起益州

    三国之崛起益州

    “公子,今天起得可真早,您确定不再睡会了吗”“不睡了,帮我梳洗下,然后把我的盔甲拿过来,本公从今天起就开始混军营了”刘瑁今天起个大早斗志昂扬的准备去接收他人生中的第一支军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文物守护兽奇闻簿

    文物守护兽奇闻簿

    几千年的光辉晕染,造就了惊艳世界的美。紫禁城,长城,颐和园,天坛,他们不仅守护了我们,也有神灵在庇护他们。紫禁城——青龙/混沌长城——白虎/穷奇颐和园——朱雀/梼杌天坛——玄武/饕餮文物被接二连三的人偷盗,是有人故意引诱,还是有人暗箱操作着一切?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沙丘的故事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沙丘的故事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