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66600000018

第18章 赋闲的农具(2)

近些年,乡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已经很少见到还有哪些人家的门前,还是一块泥土的稻场。所有的泥土稻场都已被沙石和水泥所覆盖,是既干净工整,又结实耐用,就连乡村的道路也都水泥了。早些年那些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石磙和磙板,也就自然而然地歇了菜,被闲置了起来。磙板被挂在牛栏边的墙上成了“古董”,石磙被浇筑在水泥的稻场边变成了石凳。只是我很难想象,待若干年之后,当我们的那些后辈们,突然有一天指着石磙,问我们“那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还怎么说得清?

蓑衣.斗笠

庄户人家的雨具,伞是奢侈之物,用得仔细,且使用起来还得占用一只手,拿着它,根本就无法放开手脚去干活,不是遇到赶街走亲戚,平常便很少拿出来一用。

伞,在庄户人家的眼里,只是一种纯粹好看的雨具!可蓑衣斗笠就不同了,它是雨具,但它更是人们在雨天下地干活时必不可少的两件农具。当然,它的主要功用还是遮风挡雨。因而,在我的老家,那时,家家户户的土墙上,就时常挂有几件毛绒绒的长蓑衣和几张黄亮亮的竹斗笠。

我说的蓑衣,全都是用棕片来制成,穿在身上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而且还结实耐用。下年里,山上的棕片割回了家,时逢家里的蓑衣也有些烂了,于是,就选上一个雨天闲暇的日子,把棕匠请进门,只需一天的工夫,就可“撬”成一件大蓑衣。

我老家的人们,总是习惯于把缝制蓑衣说成是“撬蓑衣”。我想,这或许是与棕匠们制蓑衣时,拿在手里的那根大“撬针”有关。棕匠一进门,总是要先选上几张上好的棕片,用一个装了无数铁钉的耙来将它抓成细细的棕丝,然后再搓成一段长了不能再长的细绳,最后才来将棕片一一重叠地摆在地上,缝制起来。有意思的是,棕匠的“撬针”,并不像缝衣服的衣针那样针眼在尾部,可以一针穿过去,再一针穿过来。“撬针”的针眼都开在针尖处,且都是一根带把的大弯针。缝制的时候,针眼穿上细棕绳,手握针把一针扎过去,只是轻轻用力再向上一翘,就又一针扎了过来。待将棕绳头送了过去,针就又便抽回来。如此往复,直至将一整件蓑衣“撬”完。

因为要挡雨,哪些蓑衣时常就做得十分的宽大,及至肩膀处,不仅要反转过来盖住整个肩头,而且还要向外伸展得更开。这样的蓑衣穿戴在身上,远远望去,简直就像古代武士披挂在身上的大铠甲。因而,在山里,穿着蓑衣来玩打仗,就时常成为了贪玩的孩子乐此不疲的一种经典游戏。

蓑衣再怎么地宽大,毕竟只能护着人们的后背和肩膀,可脑壳最终还得要靠斗笠来护着。在我童年的印象中,最原始的斗笠,还是那种用两层竹网、中间夹上片片寮竹叶的寮叶斗笠,不仅样子粗糙丑陋,戴在头上还时常“嚯嚯”直响,稍不留神,就会挂出一个大窟窿。后来,人们又尝试着在编好的斗笠竹网上糊上绵纸,刷上桐油。这样的斗笠好看倒是好看多了,可依旧还是一戳就破。再后来,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斗笠制作方式。那就是象编篾席簸箕一样地来编制斗笠,里面加上帽框,然后再来刷上桐油。这样的斗笠,看起来不但美观大方,而且还扎实耐用。雨天不干活的时候,顽皮的小孩子戴着去上学,放学的路上,站在高垱上,相互比赛旋转着斗笠“放风筝”,是一点都不会被摔坏。

其实,蓑衣和斗笠,除了平时雨天里,人们穿戴着到菜园里去掐把菜、到地里巡巡田开开田口子,或是到山上为老牛割捆嫩草外,更多的还是用以去栽苕。

山里的坡地总是有很多,因而,红苕的种植面积就很大。种苕,得趁着天晴,先在地里打上一垄一垄的苕行子,单等下雨了,地里有了足够的墒情,再来冒雨将种苕田里的苕秧子割下,剪成一截一截,一根一根地往地里插上。栽苕是一个在雨天里弯腰劳作的活,缺少了蓑衣斗笠,是什么都干不了。

可栽苕又是一件很有趣的农活。天上在不停地下着雨,人们挽着裤腿,披挂着蓑衣斗笠,手里还握着一把形如手枪的“苕锥子”。撒苕秧子的顺着苕行子在前面一路撒过去,栽苕的就在后面一路栽过来。看准了苕行子,先一锥子下去,抽出,插上一根苕秧子,再斜插一锥子扳过来,苕秧子立马就被压了个结实。末了,再顺手用苕锥子在苕行子上猛地一敲,斜插的洞口就一下又得到了闭合。那些种田的老把式们,弯着腰,时常做得又快又好,干得很是干净利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街上时兴卖起了塑料雨衣。蓑衣斗笠虽然经久耐用,可干起活来,毕竟不及塑料雨衣穿着轻便利索。有了塑料雨衣,蓑衣斗笠再用烂了,便再也懒得去管。再后来,栽苕的方式也慢慢地被压苕所取代。只要地里还有着墒情,掏出一条沟来,放上苕秧子,返土压上就算成,大晴天里照样也可以干。于是,蓑衣斗笠也就在人们对新事物的不断好奇中,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束之高楼,落满了灰尘。直到近年有一天,一个兴办民俗旅游的老板进山来,高价收购这些已被人们淡忘的旧物,人们这才猛然记起,自家的阁楼里,也还有着几件这样的蓑衣和斗笠哩!

草鞋耙子

记得还是刚上小学的那时候,早春的一个假日雨天,邻家大哥骑坐在堂屋的板凳上,正忙碌着编织草鞋,见我从身边跑来跑去,就说:“上了学的人,打个谜语你猜猜看,‘丁字头上七点’是个什么?”正疯跑得起劲的我,立刻一下就被问住了。拿着树枝,抠着脑壳,在地上左划右划地划了好几遍,最终,还是没能认出它究竟是个什么字。邻家大哥见了,就在一旁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邻家大哥的谜语根本就打的不是一个字。直到后来,我一个劲地纠缠,反复地向他问结果,邻家大哥将手中的草鞋耙子用力一拍,说“你说这是个什么?”那时,我才一下恍然大悟。

“丁字头上七点”原来说的就是这农家不起眼的草鞋耙子呀!

草鞋耙子是山里农家闲来用着编织草鞋的一种专用工具。木头做成,横竖七弯八拐的,看上去甚是丑陋,也很粗糙。可就它那形如树蔸的每一弯、每一拐,却都有着它不同寻常的特殊功用。要编织出一双像样的草鞋,最基本的要领,就得必须扯紧纲绳。因而,草鞋耙子的一端,就常有一个粗壮的大木勾,用以勾挂在板凳头上,好方便向后用力。而另外一端,则是一根垂直于木勾的小横梁。木勾和横梁相接,就正好构成了一个带侧勾的大“丁”字。“头上的七点”则是那栽注在横梁上的七根朝天小立柱。有了这“七点”,编织草鞋时,纲绳就可根据鞋形收放自如、变化万千。

草鞋,草鞋,材料自然是以草为主。可那草也不是一般的草,得有韧性、柔性才行,还得光滑,穿着才会舒适。老家的人们总是时常把用以打草鞋的草,称之为“奇草”。究竟是哪两个字,到现在,我依然还是没弄清。但它绝对是稻草,那是可以肯定的。

收稻谷的时候,有人见到有哪捆稻谷的秸秆生得粗壮结实,于是便就顺手剔除。打下了谷粒,随后便提着稻草,在打谷场上一个劲地不停抽打,直抽得那稻草,秸秆破裂,脱去外皮,只剩下银亮亮的白,再才收拾到屋里去阴干。这就是老家人们所说的“奇草”。

打草鞋不光要草,还得有麻。苎麻最好,桐麻次之。那些麻,除了用以和“奇草”混在一起编织鞋底、增强韧性外,更多的还是用来搓成纲绳,编织鞋耳。遇到讲究一些的人家,有时也会在编织草鞋时加入一些适量的布条。当然,那布条是加的越多越好。加入了布条的草鞋自然就比纯草的穿着要舒适得多、耐用得多。即便是一双草鞋,也还分好坏哩!

打草鞋,邻家大哥是把好手。每当雨天,邻家大哥将板凳往堂屋中间一架,再从里屋提出一个怪模怪样的草鞋耙子出来,我们就知道他又要开始打草鞋了。他总是要先将早就搓好的纲绳挽成两个圈,用细细的麻来编好“鞋鼻子”。然后,再将“鞋鼻子”留出的纲绳往腰间里一系,骑坐在板凳上,将两个环形的纲绳头往草鞋耙子上的小立柱上只是一挂,身子稍稍向后一仰,纲绳就立刻一下绷得紧紧的。他时常一边拾起身边的麻、草,夹在纲绳间不停地用手搓着上劲,忽上忽下地编织着草鞋,一边不停地和我们说着笑话、打着哈哈。草鞋耙子上的纲绳,就在他的手中不时地变换着立柱,时而散开,时而收拢,不一会,一只毛乎乎的鞋底就在不知不觉中编好了。待收拢残留的纲绳挽起缠成一个鞋后跟,又在鞋底周围分四处用细麻装上“鞋耳”,最后再才将“鞋鼻子”留出的纲绳,顺着“鞋耳”、后跟一一贯穿。穿好了纲绳,一只完整的草鞋就算彻底地做好了,往脚上一套,就立马可以上路。

草鞋,是那个贫困的年代,人们苦于生计的一种无奈之举。即便再好,也自然是,远远赶不上那些布鞋、凉鞋、球鞋、以及现在品种繁多的皮鞋等,穿着舒适。就其耐用的程度,也要差很多。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改善之后,草鞋,理所当然地也就一下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是,老家人对那七弯八拐的草鞋耙子,始终还是有些不忍丢弃,将它钩挂在阁楼的山墙上。说这样,也算是对逝去岁月的一种念想。

当然,老家人所念想的,绝对不是那样的一种“苦”,而是那样的一种“吃苦”精神!

同类推荐
  • 花知道,风来过

    花知道,风来过

    “微语校园系列”六册全套彩印,每册包含唯美手绘漫画、微博体哲思小语和精美原创散文,围绕青少年成长中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感悟,展现出青少年在困境中励志跋涉、怀揣感恩之心成长、尊重并善待万事万物等青春正能量。《花知道,风来过》通过精美图文展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周遭人、事、物的观察、经历和感受,通过一则则真实而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个人生感悟与哲思,图文并茂,文字精练,适合青少年阅读。
  • 低头会看到的美

    低头会看到的美

    这本书以亲情、师生情的故事为主。男孩的爱或许更内敛,他们不善表达,时常变成凶恶的小兽。但在每个男孩心里,都住着一位重要的人,他/她让他在最孤独的日子里,充满勇气。让他们能够对着手心呵一口气,掷下骰子,大或者小,对或者错,不去计较,然后昂首跟着暖暖的光线走去。是的,总会有收获会在旧日的时光里碰撞,总会有暖梦惊扰着屋檐下一节课的微酣。它告诉我们,花季的天空,不只阳光灿烂,也会有风雨阴霾。这是一个治愈系的故事,会有纠葛,会有退缩,但更多的,是大人对孩子们的宠爱,以及男孩儿们的勇往直前和女孩儿们的无往不胜。
  • 沈从文精读(全2册)

    沈从文精读(全2册)

    《沈从文精读》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一方面把注意力引向作品本身,发掘和探讨其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却并不孤立地看待作品,而是在写作活动的接续和变化中,勾勒出沈从文一生三个阶段的三种形象:“得其自”的文学家、痛苦的思想者和处在时代边缘却进入历史深处的实践者。通过作品的分析,揭示出这三种形象之间的过渡、转换和内在关联。作者立意不在重复和固化已有的关于沈从文的叙述模式,而试图拓展阐释的空间,重新认识沈从文的文学、思想和实践,重新认识沈从文和二十世纪的中国。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纯粹倾听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纯粹倾听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精)》摘录的是作者30年前的部分日记。这之后的30年间,随着胡世宗视野的开阔、阅历的增长、交际的扩大和思考的深入,编者胡世宗的日记更有大量对文坛人物和事件愈加丰富的记录,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文坛风云录(精)》编者将陆续把它们再行整理,继续公之于世。
热门推荐
  • 天幻塔

    天幻塔

    这里没有炫酷的斗气,没有传统的真气,这个世界却有着特殊的能量塔元素。主角天生体弱,不能修炼,惨遭迫害,家破人亡,面目毁容。幸遇良师,得以修炼,随着修为的不断增加,一个个惊天秘密慢慢的揭开!每天定期更新,欢迎大家收藏。
  • 双界之迷失人生

    双界之迷失人生

    这是个虚拟时代的世界,相信吗?这个世界里你可以自由往来于虚幻与真实。怎么才能找到自我?怎样才能分清虚幻与真实?
  • 多变总裁的复仇新娘

    多变总裁的复仇新娘

    当善解人意的灰姑娘慕容珂撞上有未婚妻的高富帅总裁炅佶锋,实实在在的爱情却在友情和亲情间频频接受考验!好不容易冲破了各种障碍,不想大喜当天,慕容珂却离奇失踪了,据说让她失踪的,还是炅佶锋的亲爷爷!三年后,她跟随英国贵族慕氏重归故土,毅然加入一直视炅家为眼中钉的Revenge公司,意为复仇,展开一轮轮匪夷所思的报复……
  •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身世

    守护甜心之亚梦的身世

    新来的同学、爱人的背叛、母亲的话、好朋友的话,究竟是怎么回事...
  • 明末之作死

    明末之作死

    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可穿越到明末后,秦慧却深刻的体会到,要想不死,只能不停的作死。
  • 华萤

    华萤

    阿若本想着二十五岁出宫后,找个老实人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便也是一生了。可事与愿违她摊上事了,无意中她招惹了东祁藏的最深的人!再后来闻名于世的大儒居然要收自己为徒,医圣竟然成了自己的师伯,无缘无故的自己还成了荣安郡主……
  • 天团皇妃驾到:朕的皇后太刁蛮

    天团皇妃驾到:朕的皇后太刁蛮

    江湖传言武林盟主家的女儿南宫瑾儿精通诗词,貌美如花。江湖传言谁若娶了南宫瑾儿,南宫老爷就将武林盟主之位让给他。可是江湖还传言,南宫瑾儿曾说,将来会娶上一房美相公和数房夫妾。虽然这些只是传言,却足以让世上的男人闻南宫瑾儿而丧胆,若娶了她那不就意味着以后会……去你的貌美如花,头上的帽子可要紧,千万不能让它变成绿色的。可是这世上就是有些不怕死的,而这些人中还有个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当今的皇帝,他胁迫南宫老爷娶了南宫瑾儿,还立她为了皇后。只是为什么这个皇后行为如此乖张,就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 南山南北海北

    南山南北海北

    一共有八个主角,女主角有米若欣,范晓萱,威雪莹,欧阳茜茜。男主角有文亚俊,王嘉毅安宇辰,张亚磊。他们在同一所大学,生活在一起,可大学毕业后,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都离对方很远。
  • 刀剑醉

    刀剑醉

    穿越到异世的一个孤独少年,因无助而堕落,因迷茫而妄行。最终,在孤独迷茫中独一无二。在怀疑自己中成为自己。丁翔说:“真正的孤独便是,穿越”
  • 豪门弃女:史上最强符箓师

    豪门弃女:史上最强符箓师

    重生到身无分文、刚被家族抛弃的豪门弃女身上,曲小宛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的身份。面对世人的诽谤与嘲笑,她要做的,无非就是成就娱乐圈天后,并挥洒笔墨,成为世间最强符箓师,让之前敢对她不敬的人通通付出代价!不过等等……这只跟在身后的总裁是怎么回事儿?求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