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100000008

第8章 机智篇(7)

为了“追捕”竟连裤子都没穿……

当这首歌谣传到宗本的耳朵里以后,他简直是羞怒交加,无地自容!心想:如不及早干掉阿古顿巴,甭说丑已丢尽,无脸见人,更可怕的后果会不堪设想。于是派出大批人马,分头追捕阿古顿巴。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明侦暗察,阿古顿巴终于被他们逮捕了。

阿古顿巴见了宗本老爷,饶有风趣地说道:“您干吗还要费这么大的神呢!其实只要通知一声,我不就来了么!”接着,又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问道:”您找我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宗本冷冷一笑,说:“嗯,不‘要颈’,而是要头!”

阿古顿巴自知事情不妙,心想:这下非遭他的毒手不可了!于是,就索性开玩笑似地说:“啊呀!要头哇!我可忘了带啦!那得回去拿啰!”说着说着,他真的转过身去,装作要走的样子。

“站住!”宗本一声令下,当即唤来数名卫士把阿古顿巴捆起来,连推带拖地给绑架走了。

卫士们在宗本老爷授意下,把阿古顿巴带到河边,两脚悬空吊在桥下,等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杀人不眨眼的宗本要来亲自“执刑”。

太阳下山的时候,有个看来颇为英武的骑士,打桥头经过。阿古顿巴认识这位祸害乡里、草菅人命的骑士,心想:何不使个脱身之计把这个坏蛋给处置掉!阿古顿巴为了惹他注意,口里不断哼着“嘿——哟,嘿——哟!”一边哼着,一边使劲将身子在空中悠荡起来。果然,这位骑士一见便好奇地问道:“你这是在干什么呀?”

阿古顿巴装作没听见,照旧在那儿边哼边荡,显出一副专心致志的样子。那位骑士紧跟着又问:“喂!你怎么不理人?我说,你究竟在干什么呀?”

“喔,您是问我呀?我这是在练功呐。”阿古顿巴回答道。

“练什么功?”

“练腰功。”骑士一听说是练腰功,连忙跳下马来,对阿古顿巴说:“让我练一会儿好吗?我正缺乏腰功呢!”

阿古顿巴装出不愿意的样子说:“练这种功,可真是费劲儿啊!我看您恐怕吃不消吧?”接着他又说道,“不过,若能咬紧牙关,把它练到手,对于一个弄武行术的人,好处确实太大啦!”

一听他这么一说,这位英武的骑士显得越发“英武”起来。瞧他一边扭扭腰杆,一边抖抖胳膊,神气十足地说道:“你下来,我非得练练不可!”

阿古顿巴见他练功心切,故意拒绝着:“不行。我怎能随便让给你呢?”

“老兄,讲点情面,让给我练练吧,我用我的金嘎乌,作为交换的礼物,好吗?”只见他真的把系在腰带上的光赤赤的金嘎乌取了下来。

阿古顿巴这才答应下来:“那么,你帮我解下来吧。”

骑士在解下阿古顿巴之后,接着就请求阿古顿巴帮助把他吊上去。阿古顿巴一边忙着吊他,一边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说:“练这种功啊,得猛中有巧才成。”

骑士问道:“如何巧法?”

“其实,也无所谓巧。”阿古顿巴说,“只要你把眼睛闭起来,别东张西望;还有——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张嘴说话,你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当这位骑士闭上两眼开始“练功”的时候,阿古顿巴骑着骑士的马走了。

夜,黑漆漆的,四周的山峦、旷野一片沉寂,只有奔腾的河水在喧闹、咆哮着。宗本老爷在几个粗壮随从的拥陪下,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钢刀,到桥下吊着阿古顿巴的地方执刑来了。

宗本老爷举起钢刀,往吊索上一砍,只听“喀哧”一声,绳索断了,“练功”的骑士被咆哮的河水吞没了!这时,宗本瞅着河里溅起的浪花,得意洋洋地说道:“这辈子,你阿古顿巴甭想再来捉弄我了!让你捉弄龙王去吧!”

第三天,阿古顿巴骑着大马,带着金嘎乌去见宗本。当阿古顿巴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十分惊异地问道:“你怎么还活着呢?”

阿古顿巴挺自豪地回答:“我不仅活着,而且活得异常愉快和幸福。您瞧这个!”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金嘎乌来,故意在宗本老爷面前显示着。

“啊?金嘎乌!阿古顿巴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阿古顿巴看他像馋猫儿见到鱼肉似的,就故意编出这样一段颇为迷人的“故事”来:说他一掉进河里,马上就被龙王派出的虾兵蟹将带进龙宫里去了。龙王听说他来自人间,殷勤地接待了他,还大摆筵席,简直像款待贵宾似的。还说什么,龙王一定要他留下,多住些时候,但他想家心切,只得婉言谢绝。最后,龙王见挽留不住,就拿出许多珍珠宝玉相赠于他……说到这里,阿古顿巴露出后悔的神情叹道:“唉!真傻!我一时糊涂,只顺手拿回这只金嘎乌。”接着又以一种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宗本恳求道:“请您今晚再让我去一趟吧!”

贪心的宗本思忖了片刻,说道:“不成。你已经去过一次,又得了金嘎乌,应当知足了!今天晚上该我去了!”宗本老爷随即吩咐左右,为他奔赴龙宫做好准备。

黄昏时分,日下西山,夕阳的余辉映在奔腾的河面,像是涂上了一片血色。宗本老爷重复着阿古顿巴昨天的遭遇,悬吊在桥下。不知是因为忍受不了,还是因为急于奔赴龙宫,他竟一声接一声地催促他的手下,快点砍断绳索。“喀嚓”一声,贪财的宗本老爷应声坠入河中……

河水奔腾着、咆哮着,它既是在纵情地歌唱,也是在嘲笑这个贪婪而凶狠的宗本的可耻下场。

◎姜映芳的传说

由于清政府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用“折征”的办法,尽情搜刮百姓。所谓“折征”,即“如秋粮食,市价每石银一两,折钱二两,是加一倍也;复加以粮房票钱,催差杂费,又加一倍也”(见光绪《天柱县志·食货志》)。这样的“折征”,农民要用三石米才能完纳一石米的皇粮国税。为了完纳粮钱,不少人不得不去“挖出亲尸殉葬银器以输官者”(韩超:《苗变纪事》)。在今天的天柱和其他侗族地区流传下来的歌谣就是当时的写照。

欠官家粮,

欠财主债,

断头谷,生死债,

妻室儿女都得卖。

穷人欠下债,挖开祖坟揭开盖。

死人本无罪,

金银首饰不准戴。

钱加三,

谷加五,

九斗八年三十石。

钱粮倍加倍,

一石变三石。

地头蛇,

了不得,

打打利,

滚滚利,

利上利,

一年九个对本利。

利呀利,

富人得利,

穷人断气。

第一腊八犹自可,

第二腊八急如火。

一到年边三十夜,

第三腊八无处躲。

清官清到底,

要钱又要米。

“不酷不贪”,

一年三万。

清官下乡,

鸡鸭遭殃;

有吃有笑,

没吃变鬼叫。

官逼民反,

民不得不反,

若要不反,

钱粮皆免。

三十年一小反,

六十年一大反;

不到黄河心不死,

要到黄河心才甘。

姜映芳是天柱笨溪人,小时候读过两天书,后来父母相继早亡,加之家下贫寒,生活没有着落,只好到天柱胡家坪一带帮人家看牛。

一天,姜映芳正放牛到草地上吃草。有一个人讥讽地说:“人穷志不有,才跟牛屁股!”姜映芳顺口答道:“我牵牛,在前头;前头当大王,后头跟着走!”从那时,人们就称赞姜映芳说话风趣,天资聪明,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聪明的姜牧童。”长大以后,又从他祖父姜启践那里学到一身好武艺,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的侗家后生。

清道光年间,天柱县邦洞上边赖洞地方有一个人叫张记,又叫张二王,或叫霸山王。

赖洞有条河,流经邦洞、天柱,注入清水江大河。河上有座桥,叫赖洞桥。张二王是个恶棍,认为他有几手武艺,就天天睡在桥上,凡是过桥的人他都要收过桥钱。没钱的,不是被骂就是被打,还要搜身上,卡东西。大家对这个恶棍,敢怒而不敢言,连官府也睁只眼闭只眼。后来,有人跟姜映芳说。希望他去治服一下张二王,为大家出口气。姜映芳答应了人们的请求,说:“等明天我去看看。”

第二天,一伙人正要过赖洞桥。张二王拦桥大声嚷道:“丢下过桥钱!”那些人,有些丢了过桥钱,有些手中无钱,只好苦苦哀求。张二王哪里肯依,不是骂这个,就是揪那个。正在这时,后面来了一个年轻汉子,和和气气对张二王说:“哎呀,大哥,不要打他们了,放行吧!”张二王从鼻缝里哼了一声说:“哼!放行,没有这样便宜的事!”青年汉子又说:“他们的过桥钱,统统包在我身上!”张二王打量了一下青年,见他赤手空拳,就揪住姜映芳的衣领骂道:“你这小杂种,说话是放屁还是算数?!”姜映芳又和气地说:“男子汉讲话,说到哪里,做到哪里!”张二王听姜映芳这么一说,信以为真,说:“老弟,那说拿钱来!”姜映芳见张二王一松手,便伸出一个拳头,说:“钱有的是,在身上,只是这个(拳)不答应!”于是二人扭打起来。他们从早上一直打到太阳落坡,张二王虽然输了几次,但嘴巴还硬,说明天到邦洞街牛场坝去打。

第二天,正逢邦洞赶场,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这一天,赖洞凡是会打的师傅,几乎都被张二王请去了,大约有二三十人;而姜映芳呢,只是一个人。张二王他们搞车轮战,轮番来战姜映芳:结果还是战不过姜映芳。特别是张二王,几次被姜映芳打翻在地,只要稍许用力,一拳一脚便可结束他的狗命。但是姜映芳考虑到张二王家有老父老母,家里一贫如洗,便手下留情,没有打死他。张二王见姜映芳智勇非凡,又不伤害他的性命,就拜姜映芳为师,结为至交,并决心改邪归正。

官府闻姜映芳治服了张二王,就想出了一条借刀杀人的毒计让他带领兵丁到天柱渡马去,搞所谓“剿灭盗贼,为民除害”。

同类推荐
  • 会唱歌的橡皮擦

    会唱歌的橡皮擦

    这本书里一共汇编了147个寓言,为了方便阅读,分为智慧篇、情感篇、哲理篇、幽默篇、友谊篇和知识篇等六个篇章。在选编中,尽量考虑青少年朋友的阅读习惯,力争启发性与可读性的完美结合。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天气和气候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天气和气候

    本书从天气气候的成因说起,涉及它的各个类型、分类以及各地的特征等,而最后介绍的有关天气气候的小知识。
  • 放飞想象的翅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故事全集)

    放飞想象的翅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故事全集)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安徒生童话精选(英文版)

    安徒生童话精选(英文版)

    如果我们从世界范围来点数被最多世人所熟知和喜爱的文学大师,安徒生肯定会首当其冲,因为自其童话问世以来,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层次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有过童年、只要童年时代受过些许教育,那么他们几乎都会知道“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童话故事,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长,我们甚至可以说,安徒生的出现是个奇迹,安徒生本人就是一个不老的童话。“最经典英语文库”在第三辑里,将安徒生最精彩童话,包括上述精彩童话,统统收集成册出版。页面达900来页。价钱也最便宜。用纸也很讲究,是国际上最流行的轻型纸。开本属于国际流行开本。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收集的英译本,是在西方英语世界里最受欢迎,可读性最高的版本。
  • 男孩最喜欢读的108个好故事

    男孩最喜欢读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为男孩们展示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故事世界,其中不乏世界著名童话故事、进取故事、励志故事等。好故事犹如一杯陈年的老洒,愈久弥香。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伴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好故事是孩子手中的花盆,用勤劳、善良把自己的生话美化;好故事是旅行者的背囊,承載着对美好旅程的梦想和希望;好故事是男孩脚下的皮球,如影相随,亲密无间,伴随男孩快快地长大。
热门推荐
  • 快穿攻略之女配逆袭手册

    快穿攻略之女配逆袭手册

    人生总有主角,而配角始终被笼罩在主角的光环之下。但配角凭什么要甘愿臣服于主角。人生重来,配角也要做自己人生的主宰。时一:为什么我总是没有节假日?付莲生:配角太多,她们都需要你。ps:各种配角,坐等逆袭。
  • 论语

    论语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的很重要的资料。“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论语》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
  • 情空之下

    情空之下

    那一年他们遇到了她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爱情故事呢?(剧情纯属虚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河文明之英雄志

    星河文明之英雄志

    这是一部独特的小说人与虫族的终究对决。在大义之下,纪司如何舍去一切毅然踏上战场。而围绕着他展开的家族情仇又将何去何从。一切尽在《星河文明之英雄志》
  • 那些年我们一走过的时光

    那些年我们一走过的时光

    俗话说,鱼的记忆有三秒,有盲脸症的她,对他也只有见过一次就忘了,可是他对她的爱,胜过其他人,他可以为她死,可是她却因为自己的盲脸症,对他毫无感觉,她的心最终能属于他吗?
  • 机器恋人之原来爱你

    机器恋人之原来爱你

    客厅沙发上,两个人在安静的看着电视里的纯情少女电视。乔曦一脸羡慕看着电视里玩亲亲的男女,说:“好羡慕啊!”下一秒,她的头被一双手摸着,顺着手看向机器人,还没说话。他就靠近,在她的唇上留下了一个软软的吻。在乔曦还没反应过来,他眉头微皱,又再次靠近,将她嘴角的西瓜碎屑舔干净。机器人,眼睛眨了眨,另一边还有,在靠近。乔曦,伸手按住他的头。“我*你个西瓜!”……另一边,“你下来一点……”机器人说:“你好重啊!”“你说谁?”慢慢威胁的语气……小奶狗机器人&搞怪神经少女高智能忠犬机器人&腹黑霸道男警官
  • nana世界上另一个我

    nana世界上另一个我

    这是一本奉献给NANA迷们的书,也是一本LOVEFORNANA的书。这里面记录了热爱NANA的心声,一本漫画NANA给了我们无数个悲喜交织的日子,有欢笑有泪水,里面有我们自己的青春,我们自己的友情,也有我们自己的梦想。我们都记得在东京有两个NANA为了自己的生活走着自己的人生路,一路充满艰辛。有人说生活固然也难,可是唯其难也许才值得我们去过。携着NANA的手,就那样一步又一步地走过自己的年轮,仿佛我们之间都认识了好久。
  • 婚姻恐慌

    婚姻恐慌

    花花公子凌傲在追才女张黎的过程中遭遇家族变故,二叔三叔分刮了父亲的财产自立门户,害的凌家负债累累。张黎生在军人世家,父母都是高干,面对凌家的求亲,接受,代表张黎要走进关系极为复杂的家族火坑,拒绝,张黎还年轻。但是张黎的父母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了全新的判断!展开了张黎另类的婚姻生活!
  • 再造唐朝——郭子仪

    再造唐朝——郭子仪

    公元697年,一个可爱健壮的男婴诞生在华州郑县郭家老宅里,谁也没想到,四十年后,风雨飘摇的大唐帝国要靠他力挽狂澜!他就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