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12100000030

第30章 宋(1)

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方,建都开封,历史上叫北宋。北宋从公元960年至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后,赵构逃到南方重建宋朝,建都临安,历史上叫南宋。南宋从公元1127年至1279年。与北宋对峙的有契丹族的辽朝,从公元916年至1125年。灭北宋而与南宋对峙的有女真族的金朝,从公元1115年至1234年。还有一个地处西北的西夏,从公元1032年至1227年。

宋辽金并存时期,政治上的特点是: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军权、政权、财权都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中。科举制度更完善了。朝廷设置了很多冗官闲吏。南宋偏安江南,先后有奸臣把持朝政,政治十分腐败。辽朝政治制度实行双轨制,北面官统治契丹人,南面官统治管区内的汉人。金朝用女真族的猛安谋克制度进行统治,把民众按生产兼军事的需要组织起来。后来,契丹族和女真族都吸取了汉人的经验,实现了封建化。

经济上,北宋的农业生产有发展,农具有了改进,粮食的优良品种得到推广,北方也开始大量种植水稻。纺织业和造纸业发展得很快,南宋已有棉纺织业。商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市场上开始出现纸币。辽朝农牧并重,制造的瓷器很精美。金朝大量开垦荒地,开采铁矿,生产的瓷器也很精美,造纸业和印刷业兴起得很快。

科学文化上,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罗盘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沈括的《梦溪笔谈》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学以诗词的成就最大,两宋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词人。金朝也有驰誉文坛的诗人和词人。宋的话本,金的杂剧,都有不少优秀作品。南宋时出现了融合儒佛道为一体的理学,是我国思想史上的大事。两宋的史学很兴旺,产生了《资治通鉴》这样的名著。绘画、书法、建筑艺术都有较大发展。辽朝的木结构建筑有的保存至今,十分精致。黄袍加身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病故,他年仅7岁的幼子即位,是为恭帝。这年的冬天,忽然从后周北部边境传来契丹兵和北汉兵合兵入侵的消息。转年正月,恭帝派赵匡胤率兵出征。

在赵匡胤的带领下,秩序井然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丝毫也没有兵变的迹象,当晚,军队在距开封四十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陈桥镇)宿营。

宋太祖当天晚上,赵匡胤让人在将士中散布议论:“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道返回以后如何,不如先拥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被煽动起来。赵匡胤的亲信赵光义和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刚刚睡醒的赵匡胤身上。接着众人一齐跪倒,高呼“万岁”。面对眼前的形势,赵匡胤定了定心神,他略一思索,朗声说道:“你们今日强立我为天子,大家都知道,这是要灭九族的事。不过,念在和诸位的交情上,我也只有勉为其难了。但是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如果能听从,我纵然舍了性命,也心甘情愿!”众将士齐声回答:“愿听号令!”于是,赵匡胤带着将士们一起发誓,一定要善待少帝和太后,决不抢掠府库,劫夺路人。誓罢,大队人马向京城进发。

与此同时,朝廷那边也得到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消息,他们想把赵匡胤的家人抓起来做人质,结果没有抓到,而此时赵匡胤派来的使者潘美已经到达了朝堂。朝中大臣大多心归赵匡胤,再加上五代时期天子更迭十分频繁,谁掌兵权,又得人心,就能做皇帝,大家对此早已司空见惯了。不过,朝廷中还是有一心忠于周朝的大臣,像范质、韩通就是这样的人。然而少数人又怎么能扭转局势呢?结果韩通被杀,范质也迫于将士的威胁,改变初衷。

赵匡胤进城后,在众人的簇拥下至崇光殿行代禅礼。赵匡胤坐上了皇帝宝座,封周恭帝为郑王,太后符氏为周太后,并迁往西京居住。因为赵匡胤以前是宋州节度使,所以定国号为宋。这一年是建隆元年,公元960年。

陈桥兵变以比较平稳的方式灭亡了后周,因此对老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伤害。赵匡胤治军严整,军队进城时秋毫无犯,市民不惊。他即位后,又开仓放粮,以安民心。过了不久,镇州守将上疏,入侵的北汉兵也撤退了。说起来很奇怪,北汉兵并没有占领后周的土地,而且赵匡胤忙于登基,似乎早已忘记了北汉兵入侵这回事,而北汉兵竟然在无人攻打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退兵了。北汉兵入侵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后周灭亡,宋朝建立。因此也有史书认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为篡权一手策划的,他假借镇、定二州守将之名,谎称契丹兵和北汉兵入侵,然后主动要求率兵御敌,以实现陈桥兵变的计划。不过,赵匡胤如何当上皇帝显然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赵匡胤称帝后,南征北剿,一统天下,终于结束了几十年来割据与混战的局面,使百姓脱离了战乱的苦海,得以安居乐业。宋朝的建立,使中国社会再次进入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新时期。

杯酒释兵权

唐代安史之乱后,藩镇拥兵割据现象日益严重,到了五代十国,政权的更迭更是如走马灯一般,重兵在握的大臣往往篡政夺权,赵匡胤本人也同样是通过兵变坐上皇帝宝座的。因此宋朝建国以后,赵匡胤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能使天下长治久安,如何能够避免大臣篡权的现象重演等问题。他曾问计于赵普,赵普遂提出了削夺节镇权力的主宋太宗张。赵普认为,数十年来,天下纷争,战火不断,主要是因为节镇权力太重,如果削夺了他们的兵权,天下就会安定了。他的这一主张与赵匡胤的想法不谋而合,促使赵匡胤下定了削夺节镇兵权的决心。

然而,那时赵匡胤刚即位,他要平定叛乱,还要统一中国,很多事情还都要由节度使去做,正是用人之际,怎可夺其兵权?所以赵匡胤明白,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要等待时机。

赵匡胤首先做的一件事是免除了慕容廷钊和韩令坤在禁军中的全部职务。在赵匡胤刚即位时,为了能得到这两员大将的支持曾将他们破格提升。特别是慕容廷钊还被授予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对这个职位是很敏感的,因为他就是从这个职位发动兵变做的皇帝,如今将此职位授予他人,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所以当建隆二年(961)李重进的叛乱被平定后,他就把这两个人改任他职了。从此,殿前都点检一职永不授人。

接下来,赵匡胤开始考虑他的两个亲信了。石守信和王审琦两人都是陈桥兵变的发动者,是他们拥立赵匡胤称帝的。也正因为如此,赵匡胤很信任他们,让他们执掌禁军兵权。赵匡胤最先对他们是非常信任的,但赵普却提醒赵匡胤说:“我也知道他们不会反,但是我觉得他们管理部下的能力都不强,一旦他们的部下逼迫他们叛乱,他们说不定就身不由己了。”这番话可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五代期间,这类事没少发生,后唐明宗李嗣源不就是被部下所追才造反做了皇帝的吗?而且远的不说,就是赵匡胤本人不也是被军士黄袍加身的吗?想到此,赵匡胤不再犹豫,决定首先收回禁军兵权。

七月的一天,晚朝散后,赵匡胤把石守信等人留下来宴饮,饮酒间,赵匡胤忽然停杯不饮,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石守信等人见状,忙问原因。赵匡胤长叹一声,说:“你们扶我做了皇帝,你们的好处,我是终生难忘的。但是做了皇帝也并不舒服,我经常是夜不能寐啊!”石守信等人忙问:“什么事这么让您忧心忡忡啊?”赵匡胤说:“在众人眼中做了皇帝多风光啊,有谁不惦记着这个宝座呀!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只怕身家性命不保,我怎么能不担忧呢!”这话一出口,石守信等人可吓呆了,他们这才明白皇帝的真正意图,这要是被皇帝怀疑要造反,哪还有活路啊!于是,几个人一齐伏地磕头,连声说:“陛下即位是天命,谁敢违天命作孽啊!”赵匡胤一向标榜自己做皇帝是天命所归,所以石守信等人才这么说,但此时他却不想接这个茬,继续着他既定的话题:“我知道你们对我都是忠心耿耿的,但如果你们的部下将黄袍强披在你们身上,你们又能怎么办呢?”话说到这份上,石守信等人明白己很难再说什么,既然赵匡胤抛开“天命”不谈,必然已经打定主意。他们毕竟久为人臣,深知此时不宜争辩,于是再次磕头说道:“请陛下给我们指一条生路吧!”这才是赵匡胤真正想听的话,于是他不再拐弯抹角,索性直说了:“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富贵’二字,你们不妨解除兵权,找一个富饶的地方,多置田产,再买些歌伎舞女,既可安度晚年,又可给子孙后代留下大笔财富,而且咱们还可以结成儿女亲家,从此以后君臣之间互不猜忌,这多好啊!”听了这番话,石守信等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不过,这些人都追随赵匡胤多年,知道他的话既出口,便是板上钉钉,不会再收回了。既然已经如此了,谁还敢逆风行船呢!于是大家一起拜谢说:“多谢陛下为我们想得如此周到,我们愿听陛下吩咐!”转天,石守信等人一个个称病辞职,赵匡胤当然恩准了,随即石守信等人均被改授他职,或只保留一个空名。总之,禁军的兵权自此收归中央。

赵匡胤于杯酒之间解决了宿将主兵的问题,剩下的就是等待时机解决节度使的问题了。

开宝二年(969)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盛宴招待各藩镇守将。正当众人痛饮之时,赵匡胤从容说道:“你们都是国家的功臣,一生戎马奔波,出生入死,历尽多少艰辛,如今你们还为国家镇守大镇,实在是太辛苦了。我一直想厚待贤臣,但这一愿望始终无法实现,我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啊!”在座的守将自然听出了赵匡胤的弦外之音,不过这些人可不像石守信他们那么了解赵匡胤。当然有的人很识趣,忙说:“我本来也没什么功劳,能够担任此重任,都是皇上您的恩宠,所以一直以来,我也是于心不安。如今我岁数也大了,求皇上您恩准我回家享几年清福吧!”可是,也有人偏不识趣,竟在那争相夸耀自己的功劳,结果被赵匡胤一句“都是前朝的事,有什么可说的”给挡了回去。尽管有些人极不情愿就这样交出兵权,但也无可奈何,连石守信那样的开国功臣都被解除了兵权,他们这些人又能怎么样呢?

转天,赵匡胤免去了众节镇原来的节度使职,全部留居京城,由此完成了他削夺节镇兵权的计划。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扼守边境的节度使,赵匡胤不仅没有削其兵权反而厚待他们,以保证边境无外患侵扰。

“杯酒释兵权”使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但赵匡胤也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作为让这些将军们交出兵权的条件,赵匡胤厚赠功臣,并允许他们多置田产,多买歌伎舞女,后来宋朝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不能说与此无关。同时,宋代后来的君主一直固守消除节镇兵权的先例,结果使军队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因此被大大削弱,所以后来宋朝在对辽、金、西夏的战役中,频频失利,这是赵匡胤所始料未及的。

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

杜太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她生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个早死,剩下的除赵匡胤外,还有赵光义和赵光美。在三个儿子中,杜太后最疼爱的是赵光义。杜太后临终之时,表示希望太祖百年之后由光义接替他做皇帝。经太祖同意,并由赵普署名藏之金匮。

杜太后撒手西去,而这份有赵普签名的誓书却被赵匡胤收藏了起来,他人也就无从得知了。不过几年后,赵普因有人告发他违法取利而被罢相。然而赵匡胤对赵光义却是不断地给他加官,当然加官是加宫,但却不许他出外领兵作战,阻断了他与武将的联系,然而赵光义怎肯任其摆布,他还是想方设法结交将帅。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匡胤病重。二十日夜,赵匡胤召见赵光义,在烛影下一夕长谈,而后赵匡胤又取下墙上挂着的柱斧,猛戳地面,咚咚作响。但二人究竟在说些什么,没有人知道。就在赵光义离去不久,赵匡胤暴死,给后人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不过,据史学家研究,赵匡胤很可能死于脑溢血。

赵匡胤一死,赵光义抢先即了皇帝位,是为太宗。从这时起,宋朝似乎要一改嫡长子继承制,而改为兄终弟及制。太宗即位后,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把他的弟弟光美封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这个官职与太宗即位前的官职一模一样,这表明他将来也要传位于光美。同时,他又加封赵匡胤之子德昭、德芳,以官职暗示光美之后是德昭,德昭之后是德芳,以此消除朝中大臣对他非礼即位的不满。不过,太宗是否真的有诚意传位于光美就不得而知了。

无论怎么说,这三个继承人最终都与皇位无缘。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伐北汉,赵光美、赵德昭随驾前往。北汉平定后,太宗一意孤行,欲乘胜进攻幽州,结果大败而归。混乱中,众人不见了太宗,以为凶多吉少,这时竟有人提议立赵德昭为帝,不过很快大家就发现太宗乘坐一辆驴车逃了回来。虽然没有立赵德昭为帝,但太宗听说这件事后心里特别不痛快。恰在此时,赵德昭来催促太宗尽早给平定北汉的有功之士颁赏,太宗正在气头上,气哼哼地说:“你要奖赏他们是吧,等你自己做了天子,你随便赏去!”这句话给了赵德昭致命一击,他觉得太宗分明是在怀疑他图谋不轨,情急之下,竟自杀身亡了。两年后,年仅二十三岁的赵德芳也死了。这样一来,三个继承人中只剩下光美一个人了。

赵光美似乎已经预感到厄运将临,惶惶不可终日。果然,不久朝中就有人告发赵光美将要作乱,当然,告发他的几个人都是太宗的心腹爪牙。既然有人告发,就得有人审理,才能定罪呀!此时,太宗竟然想到了赵普。当初太祖在位时,因赵普学识甚浅又结党营私,当然还因为他和皇位继承的事有牵连,所以把他贬出了京城。但太宗却看重赵普办事干练老辣,重新起用了他。赵普见到太宗后,密奏了当年杜太后让他记录的传位誓书的事。据说太宗找到了誓书,立刻觉得自己做皇帝理直气壮了,自然十分感激赵普,即刻重用赵普。当然这份誓书只是这几个相关的人知道,是否真的存在,已无从查考。

赵光美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几个月,但最终还是被莫名其妙地免去了开封府尹,改任西京留守。本来赵光美被赶出了京城,此事应该告一段落了,但已升任宰相的赵普因一直被宰相卢多逊压制,便想借赵光美案的机会挤垮卢多逊,一件本已平息的案件被他越搞越大。他抓住卢多逊与赵光美交往的事大做文章,审讯结论是赵光美与卢多逊诅咒皇帝,大逆不道,其结果可想而知。卢多逊及其家属被流放,由此案牵连的数人也是贬的贬,罚的罚,死的死。赵光美也从秦王降到涪陵县公,迁到偏远的房州(今湖北房县)居住。心惊胆战的赵光美到房州以后,一病不起,不久便死在了房州。至此,杜太后一手设计的皇位继承链条被彻底割断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崛起西凉

    三国之崛起西凉

    汉失其鹿,群雄逐之。谁说,东汉末年非要三分天下,西凉崛起,平定三辅,定都长安,跨关中八百里秦川,降西域三十六国,得河套沃野千里,收张鲁奠定汉中,有如此方敢与三皇并立称雄。且看不一样的三国乱世,谁主沉浮?
  • 重生人祖

    重生人祖

    华夏文明始自黄帝,长于夏,成于周,兴于汉。四千年前的古中国,正处于夏王朝统治时期,一个酷酷的帅哥司机,带着三个爱做白日梦的小鬼,莽莽撞撞地闯入了这个世界,为蒙昧之气还未褪尽的中华文明带来了一股清新的人文之风。人祖者,人文之祖也……
  • 擎国

    擎国

    穿越不可怕,穿越后从零开始也不可怕,但如果有个前辈比你早穿越,而且人家还当上了皇帝,你说这可怕不可怕?
  • 边城往昔

    边城往昔

    回望时,那暮色萧索中透着凄凉的古城,踏上未知的旅行时,以为就能远离当下硝烟纷扰的际遇。殊不知,又迈入了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更为复杂的南城。面对这交织着感情,兄弟,亲情以及各方势力之间那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他该何去何从……
  • 我真的不是君子

    我真的不是君子

    怀君子之心,行小人之事,假君子也;怀小人之心,行君子之事,真君子也。这是一个自称君子又自称小人的主角,在动荡的国乱下,且看他如何解局破局!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皇后彩霞

    穿越之皇后彩霞

    十六岁的小女孩许云霞生活在大别山区,在一个小镇上初中,有一天她回家的时候,过河时山洪暴发,她被河水冲走了。当她醒来时,她已经身处一个不知名的朝代,故事就这样展开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降临之电影世界

    无限降临之电影世界

    恐怖片,战争片,灾难片,人类面临对自己面临和想像的威胁用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不知道多少人幻想过自己化身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一个特别的日子,在冬明生日这天,许了个愿望,意外间来到一个莫名的空间,开始了他一步一步挣扎,为了活下去,为了救更多的生命,他训练,强化,只为了一次又一次的拯救,和每次回归营地,和兄弟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然后开始下一次的跳伞,然而,并不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可能是冰封大陆,火山爆发,台风海啸,外星人进攻,怪兽,鬼怪,枪林弹雨………影院的放映机亮了,电影开始了……
  • 在在传召

    在在传召

    在在的无限魅力吸引着周边的人为其倾倒,似乎大家都在潜意识中等待他的传召...
  • 南明风雨

    南明风雨

    当,大厦将倾、玉柱顿陷,华族上下,血海茫茫,看我横空出世,车碾山林清匪,轮压东海倭贼,怒把红毛踏脚下,烈似闪电震乾坤,还我大汉骄容!原始战车对战八旗铁骑,铁血柔情尽在本书。
  • 人无完美

    人无完美

    苏若失恋后急欲寻觅一位男士伴侣陪同回家过中秋,相亲未果后果断决定找一位临时演员扮演自己的未婚夫,这个时候被家里赶出来一贫如洗的蒋彦南出现在了她的视线里。
  • 夜幕门徒

    夜幕门徒

    当夜幕降临,秩序重新洗牌。这是妖魔的盛宴,只有开启天门才会拥有消灭妖魔的力量。开启天门的人被称之为门徒。他们拥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只有这种力量才能消灭妖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俄罗斯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俄罗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宇兮源

    宇兮源

    本人学生,写给大众娱乐,不太喜欢所有的小说都是主角从头开始修炼,特写此书
  • 在漫威组建联盟

    在漫威组建联盟

    某天晚上,沈烨走在街上,被歹徒抢劫歹徒:交出钱来沈烨一脸古怪:确定要抢我?歹徒:少废话,快交出来沈烨耸耸肩,对天大喊:有人要抢劫我下一刻,一道巨大的光束落下奥瑞利安:吼?有人想要欺负我的后辈?凯尔和莫甘娜:敢欺负我们的弟弟,迎接审判吧/感受痛苦吧黑狼:我要撕碎他白羊:狼,我们不能这么粗暴,应该用【羊灵生息】慢慢来基兰:如果挂了,我用【时光倒流】索拉卡:迎接彗星的洗礼吧奥恩:看我锤爆他脑袋还有众多的英雄跃跃欲试沈烨耸耸肩:已经问过你是否确定了,既然……说完,转身就离开了不再看那歹徒的凄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