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65400000014

第14章 管理的生存捷径:企业旧有成效的改革(1)

1.企业要生存,改革必不可少

在一个小山村,有一个靠种地为生的农人。有一天,这个穷人会锄完地坐在树下休息时,他觉得身上很痒,伸出手从身上一摸摸到一个虱子,他盾到虱子瘦瘦的,心中对它充满怜悯,觉得它比自己还惨,就不想捏死它。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虱子用一张纸裹起来,然后把它塞在树窟窿里就走了。

过了两三年,他又经过那个地方,忽然想起了这件事,一看树窟窿里的纸包还是那样,就拿出打开来观看,虱子已薄得像一层麸皮了。

他把虱子放在手掌里仔细观看,一会儿,觉得掌心痒得很厉害,而虱子的肚子渐渐膨起来了。

他一生气,“啪”的一下拍死了虱子。回到家,手掌上起了一个大疱,肿了几天,这个人就死了。

农人很倒霉,他怜惜虱子,不愿杀死它,给它留下生存的空间,以致于虱子趁机长大,最后被虱子所害。

对一切害人的东西,不能姑息宽容,不彻底消灭会反受其害。

在企业管理中,有的时候,对企业的员工需要毫不留情的解雇,而且必须当机立断,果断下手。尤其对其中一部分敢于背叛领导的下属,更要毫不留情。否则就会养虱为患,最终被虱所害。解雇员工一般总是使领导心情沉重,但痛苦是非常必要的。不过解雇员工最好要用一些技巧,以致于不影响公司的发展。

1.解雇地点要选择好。

2.选择有利的时机。

3.暗示他们辞职。

4.让别人“挖走”他们。

5.进行隐蔽的降级。

6.必要时要用一些技巧。

【事典】IBM首席执行官郭士纳:痛苦,但很必要

1993年4月1日,郭士纳就任IBM首席执行官,任职后,他知道雇员们心里最急迫的是对自己职位的担心,怕自己这个新官上任后的三把火,把自己“烧”出IBM。

为了使雇员们不致惶恐不安,郭士纳刚上任五天就竭力向雇员们保证,虽然他的扭亏为盈计划难免会伤害一些人,但他会尽力缓解痛苦的。他知道每个首席执行官在动手裁员前都说这话,可是他在4月6日的一份备忘录中说的却是肺腑之言,备忘录中说:“你们中有些人多年效忠公司,到头来反被宣布为‘冗员’,报刊上也登载了一些业绩评分的报道,当然会让你们伤心愤怒。我深切地感到自己是在要大量裁员的痛苦之时上任的。我知道这对大家都是痛苦的。但大家都知道这也是必要的。我只能向你们保证,我将尽一切可能尽快地度过这个痛苦时期,好让我们开始向未来看,并期待着重建我们的企业。”

他用电子邮件把这份备忘录发给IBM的所有员工。这和IBM以前的领导人与雇员沟通的方式大相径庭。不再用约翰·阿克斯的正式电视讲话这一办法了,因为雇员们都知道不理睬他的讲话。而现在第一次有位IBM的首席执行官把电子邮件发给全公司的人。这是非正式的、个人间的和前所未闻的——而且很难避免。有谁能不打开公司的新首席执行官写给自己的电子邮件呢?

从一开始,郭士纳就试图突破传统,想表明IBM不必要那么一本正经,随和的方式也是很好的。

听了郭士纳的话,IBM的员工中很少有人会完全放心的。但是他知道自己真的别无选择。正如他所说:

“90年代的启迪就是,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公司都不能保证一个员工都不辞退。那是空头支票。”

但是,他知道要开通与员工交流的渠道。他希望大部分人都会理解他的坦诚态度。当然,会裁减更多人员,但是他也希望,那些有幸留下的员工会开始感觉到过了一关。因为他向他们许诺,一旦裁员结束,就不再裁员了。留下的人会觉得他们的工作在长期内是有保障的。他们能毫无忧虑地重新工作。他何时行动呢?在这个关头他还不知道。但是他决心已定,在不可避免的一次性裁员结束后,他要说:“我们可以对客户、雇员和股东说,我们公司不是一味裁员。裁员工作已经过去了。”

当郭士纳下定决心重组IBM公司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进程。公司的创始人老托马斯·沃森和他的儿子早已去世,但他们的影响,尤其是老沃森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父子俩创立并设计的企业文化是IBM鼎盛时期的支柱;但也正是这种日益变形、扭曲了原意的企业文化使IBM最近几年日渐衰弱。郭士纳知道改变企业文化并非易事,因为它已经如强力胶一般使公司与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但他同时也知道,要想使IBM重振旗鼓,就得打破这种旧的企业文化。

不解雇政策是IBM企业文化的主要支柱,这可以让每个员工觉得安全可靠。从这方面来看,IBM与其他公司一样认为员工的利益高于一切。沃森不仅提供终身保障制,他还想让员工们觉得自己属于一个美满、富有成效的大家庭。作为“一家之长”,沃森承担起给工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尤其是生活环境的责任。IBM竭尽全力满足员工及其家属的各种需要:帮他们找房子,为他们的配偶找工作,给员工提供乡间俱乐部的会员资格。总之,沃森想确保每个IBM员工无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一心扑在公司业务上。

最后,在7月末,郭士纳动手了。7月27日,IBM宣布,它将再裁减35000名雇员,这是它想做的削减全球工薪名单的最后努力。被裁减的大部分人员都在美国之外。

那天上午10点,郭士纳在公司内部电视系统的直播节目上宣布了这个决定。一小时后,他在纽约市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也向雇员们直播了。IBM的雇员们称赞他预先向他们通报了紧缩举措。在以前的领导统治下,工人是最后才听到消息的。郭士纳说:“在过去几年中,公司的雇员们承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负担。但是我们必须把我们所遭受的折磨抛在身后。”

在当天写给雇员们的一份备忘录中,他颇为自豪地评论了作决策的方式:“像过去几年中那样零零星星地裁员是不公平的,它削弱雇员的意志。它使你们焦虑不安,让客户不知所措。”郭士纳以少见的袒露私情的口气承认,他刚采取的举措“确实使我夜不能寐。”

他在7月27日的那份备忘录中写道,精简机构是为了使IBM更能盈利。“我们没有盈利,不能对企业的未来进行再投资。再投资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资金来再投资——投资于技术、人才和新市场,那么IBM的任何人就都没有前途。盈利带来稳定;稳定带来增长;增长带来我们都想要的安全和福利。”

从那份备忘录里可以看出,郭士纳在此前的4个月中,从他与雇员的频繁谈话中了解了什么。他知道IBM的对处比错处多得多;公司的弱点能用其优势来克服;特别是公司的规模和全球范围使它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他确切地知道自己必须干什么:“我们必须把问题抛在身后,开始专注于再次增长。”

吉姆·卡那维诺到1995年为止一直担任IBM公司负责战略和开发的资深副总裁,他也附和了这种感觉,并评论道:“郭士纳上任前,IBM已经削减了自己80%的资源;但这是一种缓慢的折磨而不是大刀阔斧的举措。郭士纳很快结束了裁员。他一举成功。裁员结束后,他告诉雇员说:‘现在你能否留任就看你的表现了。’”

回顾过去,郭士纳本来想行动更快捷些。然而,他对紧缩措施却从未后悔过:“我们碰到了严重的财务难题。事实上,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历史上财务最困难的一年。我们的雇员吃亏最大,他们十分惊诧。而对于所有其他人来说——包括客户、股东、供应商和分析家——这就是红色警报。”

IBM的雇员人数从1986年顶峰时的406000人下降到1993年元月的301000人,而且预计到1993年底会再下跌25%,降到255000人;到1994年底降到225000人。与此同时,IBM公布了关于其创收情况更进一步的坏消息——1993年第2季度亏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80亿美元。这是与公司89亿美元的整顿费用相连的数额。整顿费是用于解雇安置费和缩减办公空间费的。这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财务费用。如果不算整顿费,IBM报告的第2季度亏损就是4000万美元,收入为155亿美元。1992年同一季度里,IBM报告的收入为162亿美元,盈利为7.34亿美元(解雇和相关的工厂关闭费用导致1993年亏损81亿美元,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亏损额)。

华尔街为裁减成本的举措喝彩,因此IBM的股票在7月28日收盘价为45.62美元,上涨了3美元多。到了那个周末,又跌回44.5美元。两周后,公司股票下跌到空前的最低点40.625美元(直到1991年,IBM的股票售价都是135美元多)。华尔街喜欢郭士纳大胆地进行一次性内部财务整顿,这可以让他迅速地转向必要的重建程序。很久以来,分析家们都说IBM只是一季度一季度、一年一年地冲刺,只是对市场变化被动反应,而不是主动掌握变化。

又是这些分析家们感到担忧,恐怕郭士纳不能仅靠削减成本来完成IBM的转败为胜战略;他不仅要想出怎样削减成本(从而提高收入),而且要想出怎样使公司增长的办法来。因此那天下午分析家们见郭士纳时,他们逼他回答,但他还是不愿谈论详情。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的口气咄咄逼人而又乐观,他试图打消这个想法,即他能在一个简单的一揽子计划里给IBM的所有问题提供答案。

郭士纳说:“人们提了很多问题,问我什么时候为IBM提出一个宏伟蓝图,而我想说的就是,IBM最不需要的就是宏伟蓝图。它需要的是,它的每项业务都有果断、高效的战略。”

他争论道,他当前的目标就是止住公司的亏损,重鼓公司士气,恢复IBM在客户中的声誉,并且在个人电脑和大型机业务引进竞争性定价。

在郭士纳大刀阔斧进行裁员的过程甚至连他自己的兄弟也未能幸免。长久以来,IBM的管理人员一直在研究关于重组、降低成本的提议,启动了一个又一个计划,直到媒介和金融分析家们得出结论,公司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了。郭士纳对此表示不屑。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些问题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没人愿意正面解决这些问题。他在RJR纳贝斯克公司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如何转变一个大公司的问题,他自信对IBM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

郭士纳执意摧毁那些已在公司建立起来的势力范围和地盘。“不能有政治家,”他说,“应解雇政治家。”为了贯彻他的观点,郭士纳采用了另一种战术:“我们公开处理了不愿执行新计划的几个人。这是为了告诉每个人,我们是动真格的。”其中一位公开的靶子与这位新的首席执行官的关系很近:就是他的兄弟,迪克·郭士纳。迪克·郭士纳亲切、和善,人缘也好,是老IBM的缩影。人们一度以为也许该是迪克·郭士纳成为代替约翰·阿克斯的人。迪克由一名工程师起家,而后升至IBM亚太集团的负责人,1988年被任命管理有诸多麻烦的个人电脑、业务。任职以前,他生了一种怪病,三年没有工作。做了两次脊柱手术后,他被诊断为患了莱姆(Lyme)关节炎。迪克1992年11月离开IBM,第二年春季回来参加一个历时90天的咨询项目。这使他能比较靠近他的兄弟,并且欢迎他的到来。

兄弟俩都觉得处境尴尬:郭士纳领导着公司,而迪克有可能让IBM其他人知道这位新老板是什么样的人。郭士纳不喜欢他的兄弟在身边——不是因为迪克过分谈论这位新老板。郭士纳爱他的兄弟,但是他想有一个好的、没有障碍的开端,而迪阻碍记他的路。新官上任,郭士纳计划让IBM赶快行动起来。像迪克一样的人必须离开。可他们是兄弟,迪克和郭士纳。

尽管他决定裁掉成千上万的员工,但郭士纳或许可以让迪克成为例外;他或许可以让迪克继续在IBM做咨询工作。可郭士纳觉得一边使员工们相信IBM就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又把自己的兄弟留在身边,他会良心不安的。

迪克记起他们在IBM第一次遇见时,“我们俩都有点儿不安”,他承认,“郭士纳和我都觉得我再呆下去是不合适的。我身体不好,三年来,我没做过什么事情,那个团队把事情办砸了,我也是其中一员。郭士纳最不愿意看到老班子中的一员恰好是他兄弟。“不只因为这些,迪克说,他已准备离开IBM了。“每个人都问我,郭士纳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该如何讨好他。这太让人受不了。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自己三个月的任务就要结束了。”类似的话只出现在公开场合。尽管这样,郭士纳的做法仍使很多员工感到他至少是不讲兄弟情谊的。

一句话点评:对害群之马一定要下狠手裁除。

2.企业要新生,变革要进行

在一片大森林里,有一个很大的洞,洞里住着一只体格庞大的凶猛狮子。他年轻时威名在森林百兽中很有影响。

很多年后,这保狮子老了,经常感到自己觅食越来越吃力,决心改变方式,运用计谋取食。于是它整天躺在洞里装病,大声呻吟着,让野兽们听见。百兽前来探望它,走进洞中的都成了狮子的腹中餐,来一个吃一个。后来一只狐狸识破了狮子的阴谋,它来探望狮子,远远地站在洞口,说什么也不肯靠近。狮子便装作和善的样子,劝狐狸进洞里和它聊聊天。狐狸一口拒绝了狮子,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看我就不必了,因为我很为自己担心。看看地上就明白了,这里有许多走进你洞里的脚印,可怕的是,没有出来的脚印。”

这个寓言里,动物们一个接一个地到狮子那里送死,这种亦步亦趋地跟从,只会加速行事,这是它们灭亡的主要原因。相反,细心的狐狸,很好地观察利用了前者留下的脚印,有了这些前车之鉴,狐狸及时反省,立即紧急刹车,知道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很聪明地保全了自己。

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就应记取前人失败的教训,吸收他们成功的经验,这样才会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前辈留下的东西看来不容忽视,因为此乃无价之宝。

管理也如此,特别是在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如果不能充分发现失败的原因,盲目跟进,一味地守着老思想不变,那只能是越陷越深。企业要想新生必须面对现实,针对企业的蔽病进行改革。进行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刹车是退出,是不为,是抛弃沉重的负担;加速是挺进,是有为,企业有了发展的方向战略。这就是遵循变革规律的过程。以下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对企业进行改革的几点建议:

1.视变化为机遇而不是威胁,要直面现实,认识到变化永远存在,做好有为的打算。

2.建议召开一次非正式的会议,管理者和公司的员工一起坐下来讨论变革所面临的问题。

3.考虑短期变化和长期变化,制定出一年计划和三年计划。

同类推荐
  •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开展的旨在改善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质量,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一系列投资活动。本书主要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力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学的工具手段来对微观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内在衍生机理、风险识别、综合评价与预警控制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与规避策略及措施。
  • 营销,男女有别!

    营销,男女有别!

    这是“女超人”的时代,也是“都市玉男”的时代。看性别做营销,赚钱变得更简单。营销也有性别之分?那当然!
  • 赢在销售力

    赢在销售力

    1996年,黑立言先生将美国的优势销售课程引进到台湾卡内基训练之中,学员包括高科技、金融业、保险公司等各行各业的业务人员与主管。多年来,该课程成功结合了销售的理论与实务,帮助许多人提升了销售能力,肯定自已、成就价值。
  •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讲述摩根财团的发家史,就是皮尔庞特的成神史。乔治·皮博迪,这个伟大的吝啬鬼,他做为罗斯柴尔德的秘密合作者为摩根财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朱尼厄斯让“摩根”成为了这个伟大财团的名字,绅士的他却因一局豪赌,给摩根插上了飞翔之翅。皮尔庞特不是一个遵规蹈距的继承者,他率性而自由,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突破的,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直觉。凭借他的“鲁莽”,摩根财团成为华尔街的当然王者,成为众多行业的规则制定者,成为金融风暴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那一刻,政府只是一个背景,总统只是一个仆人……
  • 小店经营的190个制胜细节

    小店经营的190个制胜细节

    《小店经营的190个制胜细节》有两大特点:首先,内容全面,涵盖了经营制胜的各种细节,指导创业者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经营一家赚钱的店铺;其次,实用性强,不仅配有小店经营的各种案例,而且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旨在切实提高开店者的综合经营水平。阅读本书,会让准备开店者的开店之路走得更加顺利,让那些困境中的经营者得到灵感,从而轻轻松松赚大钱。
热门推荐
  • 暗香来袭

    暗香来袭

    本小说:一分科幻,二分柔情,三分推理,四分侠义,五分搞笑。在西南边陲,有一座大山,叫刀山。那里生活
  • 九鼎帝业

    九鼎帝业

    帝体存亡,朝代更迭,夏皇铸鼎,永镇神州。剑铳双修,天生异象,九国纷争,周皇衰微。九鼎之秘,天帝化仙,剑战帝路,铳狙邪魔,仙道征途,且看今朝!
  • 穿越末世之生存游戏

    穿越末世之生存游戏

    2075年,天行探测器自HR星球带回一神秘陨石回天启空间站,就在这时,陨石神秘能量爆发,天启空间站与地面失去联系。同时,彼岸爆发,末世开启。随着末世的逐渐进行,有人发现,天蓝星的末世,就像一款正在开发的游戏。秘匣内能开出改变基因,使得人体进化的药剂。秘匣内能开出超文明基地图纸。秘匣内还能开出一箱可乐…伏念带着超强武艺穿越而来,成为这末日游戏里的一个bug。
  • 蛮荒帝国

    蛮荒帝国

    一只手遮不住苍穹大地,一只脚踏不平高山长河,无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下,陆狼挣扎着拼命的去汲取那一缕并不明朗的光线,努力的成长,壮大。死亡阴影若隐若现,算计和阴谋此起披伏,陆狼左右逢源,纵横辗转,伤痕累累却屹立不倒。陆狼在阴暗的天地间偶尔会驻足仰望,视线看向前方,他久久注视,然后低语:那就是我的路?他默默探索着大道,在迷茫中,那孤独的背影无意间回头,却愕然发现,身后千万里乃至更远的荒野早已尽是尸骸!原来,那只手已经被挪开,那只脚也已不见,而他,终于无敌天下!
  • 中国人文思想

    中国人文思想

    “生存竞争如此激烈,而我又是如此普通,我注定了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这是挫败者的哲学。“成功的快乐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我应该勇敢地面对希望的阳光。”这是成功者的哲学。作者在这本书里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主张现代人要洗净种种文明带来的污染,恢复人性的光彩,过一种更加符合人性的生活。现在我们常说回归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在哪里,就深藏在我们的人性之中,就是我们自然的未受污染的人性。怎样充分完美地实现人性,是人生哲学的任务。人生哲学是什么?作者不希望大家把它理解成枯燥的课本中的文字。在作者看来,哲学就是关于生活的道理、想法,聊哲学,读哲学,就是探询生活的意义。
  • 悠悠熏衣,淡淡草

    悠悠熏衣,淡淡草

    有没有一双手,握住了就不轻易放开。有没有一个肩膀,可以依靠一辈子都有安全感。有没有一场拥抱,紧紧的让两个人再也不分开。有没有一句誓言,就算两鬓斑白,步履蹒跚也要携手共度。有没有一种约定,相约每一个来生都要和你相遇。有没有一个人,用尽了一生的力气还舍不得将他遗忘。
  • 退散吧恶魔之白龙再现

    退散吧恶魔之白龙再现

    有点西化,寻找西方维多利亚时期的感觉。跟随一吊郎当的主角凯尔大声说出咒语:邪灵退散!每个人心中都有驱魔梦...
  • 异界魅影邪君

    异界魅影邪君

    明玄大陆,一名穿越者以地狱杀神的身份悄然降临。从无到有,看他怎样一步一步化平凡为不朽,叱咤风云,笑傲群雄,踏上世间的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飞跃星海

    飞跃星海

    无尽的星空中拥有着许许多多的星系,每一个大星系中又有着许许多多的小星系。联盟是以银河系为中心包含着九个大星系和无数个小星系的人类联盟。联盟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国家,有些国家很强大,有些国家比较弱小,而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的执政区,执政区的存在让国家及联盟都能过更好的治理这个无尽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