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63500000013

第13章 动物之谜(7)

在西双版纳有一个村子叫刮风寨,寨子边有一条小河。有一天,一只母象带着一只小象到河里洗澡,小象见到水特别高兴,撒起欢来。当大象母子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被寨子里的几个猎人发现了,端起猎枪就打,可怜的小象刚爬上河岸,就被打倒了。母象立刻狂怒起来,嗥叫着跑上岸来,用鼻子抚摸着小象的伤口,悲愤极了。它一会儿又跑又跳,高声咆哮着,一会儿又用鼻子把小树拱倒,直到精疲力尽才依依不舍离开小象,一步一回头地向密林深处走去。

两天以后,这只母象带着十几头大象复仇来了,象群冲进刮风寨的时候,寨子里的青壮年人都到山上干活去了。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只好四处逃命。大象也不追赶,却把寨子里的竹楼拱了个天翻地覆,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森林。等村民们回到寨子里之后,都责怪那些偷猎大象的猎人。

在印度,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群经过驯化的大象驮运货物进城,卸下货物之后,其中一只大象在路边散步。当路过一家裁缝店的时候,大象好奇地把鼻子伸进窗口。一位正在做衣眼的缝纫工人随手扎了象鼻子一针。大象急忙缩回鼻子走了。没想到几个月以后。这只大象又来了,它在街心喷水池吸足了一鼻子水,来到这家裁缝店窗前,把那个缝纫工人喷成了个落汤鸡,然后扬长而去。

在印度,还发生过豹子报复猎人的事件。居住在卡查尔大森林的一个猎人,在上山打猎的时候,杀死了两只还在吃奶的小豹子。这下激怒了母豹,它偷偷地跟在猎人后边,记住了他的住处,等待机会报复。两天以后,这个猪人的妻子到靠近森林的田里干活,还带着一个两岁的儿子。正当猎人妻子低头干活的时候,忽然听到孩子的呼叫声。抬头一看,只见一只豹子叼着她的孩子,飞快地向森林跑去,她拼命地又叫又追,也没追上。

三年过去了,那个猎人在山上打死了一只母豹,在豹穴里有两只幼豹和一个活着的男孩。仔细一辨认不要紧,这个“豹孩”就是他三年前被母豹抢走的儿子。这是母豹对他的报复。

在动物世界里,野牛的报复心理也很强。在非洲的肯尼亚,有个土尔坎族的居民,名叫阿别亚,他刚学会使用猎枪就去打猎。他躲在山坡的灌木林里伏击野牛,等啊等啊,果然发现了一头,他举枪就打,击中了野牛的肚子。受伤的野牛逃走了,阿别亚在后面紧紧追赶,但野牛还是躲进了森林。阿别亚还是不死心,就沿着野牛的血迹跟踪,边追边看地上的血迹,有时候看不清楚,他就弯下腰在地上仔细寻找。正在这时,受伤的野牛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从背后冲了过来,阿别亚还没来得及直起腰来,就被撞倒在地,野牛用头死死地顶着他,直到把他顶死才罢休。

在沙特阿拉伯,有个油坊老板,养了一头老骆驼。有一次,老板做生意赔了本钱,满肚子怨气,回到家就用鞭子抽打骆驼撒气。几个月后的一天夜里,那头挨打的骆驼走出骆驼棚,悄悄来到主人的帐篷外,站了一会儿以后,就突然冲进帐篷,向主人的床铺扑去,幸好当时油坊老板不在家。老骆驼愤怒极了,就把主人的被子撕咬成碎片,这还不解气,又把主人用的餐具踏得粉碎,这才心满意足地出走了。

动物的报复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的报复行为又怎么解释呢?这都需要科学家们继续研究和探讨。

动物的第六感之谜

安东尼非常喜欢布制玩具动物,每到圣诞节和6月25日生日的那天,大家都会送它这种玩具,它会把玩具爱护得很好。可是一到圣诞节和生日的前几天,它就会把玩具撕成碎片,满脸渴望地等待新礼物的到手。听起来很奇怪。但如果安东尼不是小孩,而是一只狮子狗的话,是不是就更奇怪了?的确,安东尼真是一只狗,它和主人约翰·曼弗夫妇住在美国的福吉尼亚州。

安东尼怎么会知道圣诞节和生日快到了呢?美国心灵学家苏珊·史密斯指出,一般的解释是,安东尼看到种种准备过节、或庆祝生日的迹象,而猜出圣诞节和生日快要来临,于是也做好了它的准备。安东尼懂得人语,经常与曼弗夫妇交流。彼此谈话时,它吠一声表示“是”,吠两声表示“不同”,吠三声表示“不知道”。有一次,约翰发现它的声音有点嘶哑,便问它:“你是不是喉咙痛?”安东尼吠了一声——是。“一直都痛吗?”吠两声——不是。“是不是只是叫的时候痛?”——吠一声——是。于是约翰带它去看兽医,诊断结果是,安东尼喉咙发炎,只有叫的时候才会痛。

苏珊去曼弗夫妇家拜访时,女主人玛丽安要安东尼做了示范表演。她先对它说:“我念的这串数字中漏掉了哪一个?”接着她很快地从一数到十,故意省掉了六。没等主人念完,安东尼就迫不及待地,像放炮似的连吠了六声。据苏珊仔细观察,认为安东尼是抓住提问者无意中流露出来的面部表情变化,从而正确地回答问题的。

下面这个例子要寻求答案或解释,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早在约翰与玛丽安相识之初,玛丽安经常夸赞她的小狗安东尼如何不一般,约翰却不太相信。有一天晚上,玛丽安说安东尼不但能表达意思,还能看出别人的心思。说着让他把自己的年龄写在纸上,交给别人拿着。约翰写的数字是33,可安东尼却吠了36声。玛丽安微笑着对安东尼说:“你猜错了,再试一次吧。”安东尼第二次还是多叫了三声。约翰大吃一惊,没等玛丽安说话,他自己很难为情地说:“我撤了谎。安东尼是对的,我的确是36岁。”

像安东尼这样能与主人进行心灵沟通的狗并不是少数。俄国的训狗专家弗拉基米尔·杜诺夫就曾和他的一只叫马斯的狗一起完成了一项心灵感应的实验。在一个房间里放置几张桌子,上面分别摆上许多种物品。杜诺夫要做的是,在另一个房间里,以心灵感应方式要马斯把其中一张桌子上的电话簿拿来。实验开始了。只见杜诺夫把马斯放在椅子上,双手握住它的嘴和鼻子,专心一意地凝视着它的眼睛,把他脑子里的命令无声地传达给它。马斯两次走到门口,又两次返回杜诺夫身边,表示它已经忘记了主人的指示。杜诺夫再一次重复他无声的命令,第三次马斯终于走出房门,进入另一个房间,不一会儿,嘴里叼着那本电话簿回到主人身边。显然,杜诺夫不在现场,因而马斯不可能是受到主人某种暗示才完成任务的。

还有一位叫贝卡特洛夫的科学家曾邀请杜诺夫到列宁格勒做实验。这回与主人合作的是一只叫比基的狗。总共做了六项实验。在做第五项实验时,贝卡特洛夫忽然提出要代替杜诺夫来做。按预先计划,贝卡特洛夫要叫狗跳到一张圆桌上坐着。下面这段话是他当时的实验记录:“我全心全意地想着圆桌的形状,同时注视着狗的眼睛。没过一会,它便冲向圆桌,拼命地绕着它转圈。实验虽然失败,但我反醒后找到了原因:我当时专心想的不是圆桌,而是狗跑向圆桌,然后跳上去坐着的整个过程。这个原因相当关键。第二次经过修正,狗果然完全照我的意愿去做。”总之,最后贝卡特洛夫完全信眼了。

东、西方科学家们以“特例式”域“代表群”式给动物做过无数次实验,用以证明人类可以通过心灵感应的方式把信息传给动物,动物也同时具备接收领会能力;另外动物本身也具有超感觉能力,并利用这种心灵力量去影响其他事物,以达到它的目的。里维先生在多克大学的人类天性研究基金会工作。他给出生仅二个星期的小鸡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一把一群鸡摆在灯下,将灯连通在一台不定时的发电机上。这台发电机正常工作时,每24小时之内亮12小时,不多也不少。而这点时间所供应的温度对小鸡显然不够,果真如此,必定会导致小鸡死亡。实验结果令人兴奋:小鸡运用心灵影响力,增加了机器的发电时间,从而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信心大增的里维决定用鸡蛋试一试。拿来24只还差七天便可孵化的鸡蛋,把其中12只煮熟,然后把两组鸡蛋轮流摆在灯下。结果又令人兴奋:灯下如果摆的是生蛋,灯亮的时间就比较长。这说明浮(生)蛋中会释放出某种力量,干涉发电机的正常运转。

这个实验结论引来了不少攻击,于是基金会又用老鼠做了一次实验。研究人员将电极装入老鼠大脑的娱乐中枢,然后经过反复训练,使它们知道,只要踩上一棍棒子,就可以获得快感。研究人员将电路接在一台不定时发电机上。实验结果是,老鼠遭到电击而获得快感的次数要比电机正常运转状态下遭电击的次数多。这表明:老鼠能凭藉心灵影响力于涉实验设备的运作而达到它们的目的。

人类的超感觉能力被称作“第六感”,所有的人都具有第六感。只是因为机械化、科学技术、以及现代思想文化观念、现代科技发展的局陷性等等诸因素,把人的这种能力压抑、忽略、隔制、掩盖,甚至否认了。鉴于动物不会因文化观念的限制,而在潜意识中压抑自己的心灵力量,所以最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从研究人而转至研究动物。

“动物语言”之谜

动物之间是怎样进行联络的?它们是以什么作为联络的信号?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已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几种联络形式。

有些动物会发音,它们以声音作为自己的语言。

马嘶、虎啸、狼嚎、狮吼、猿啼、犬吠,都是兽类的语言。在休息或睡眠的猴群,听到在树下放哨的猴发出的声音,就会马上跑得无影无踪。

鸟类的语言很是动听,种类也很多,据说共有二三千种,有些动物学家对鸟语进行了研究,编成了一本《鸟类语言辞典》。

虫也有虫语。蝉、蟋蟀、纺织娘、油葫芦都会鸣叫。黑艳蝉的幼虫无法单独觅食,可它腿上有一个发音装置,饥饿时只要“鸣号”,母虫便知该履行喂食的职责了。

有些动物是以气味语言进行联络的。

台湾省南投县铺里镇,每年7月下旬,南北各地的蝴蝶都来此聚会,形成极为瑰丽的自然景象;云南大理的蝴蝶泉边,每年5月15日这一天,数不清的蝴蝶“欢聚一堂”,构成一幅绚丽的画面。这是什么力量把蝴蝶们召集在一起呢?原来蝶蛾昆虫在性成熟期,雌虫会分泌出一种挥发性的物质,引诱雄虫;雄虫一嗅到这种气味,便不远万里地来了。

其他动物也有气味语言。被人抓住的老鼠会撒出尿来,如果你以为这是老鼠被吓得“屁滚尿流”,那就错了,其实这是老鼠向伙伴发出的信号:此地危险,尽快逃离!

有些动物则用色彩语言进行联络。

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以及昆虫都有自己的色彩语言。雄孔雀常在春末夏初开屏,以迷人的尾羽向雌孔雀“求爱”。刺背鱼平时体呈青灰色,在交配前,雄鱼腹部出现红色,以警告别的雄鱼,赶快逃避;当它追求雌鱼时,则腹部泛红,背呈蓝色,煞是好看;交配、产卵和鱼卵孵化后,其腹部又呈现红色,体色也恢复为青灰色。金翅雀的幼鸟在饥饿时会张口,露出嘴边4个发光的金属颜色的斑点,告诉母亲肚子饿了。

有些动物以动作作为联络信号,它们有一套自己的语言。

有一种黇鹿,它的尾巴的内面是白色的,当尾巴竖起来的时候,肛门的白色区域显得大起来。它的尾巴的每一种动作,都是向别的鹿表示一种特殊的信号。例如平安无事时,尾巴就垂下不动;表示警戒时,尾巴半抬起来;有危险时,尾巴就完全竖起来。

塘鹅和许多鸟都是以摇头表示善意;许多鱼以收缩鱼鳍以示友好,张开鱼鳍则是向对方发出警告;蜜蜂也有一套极为独特、严谨的动作语言。

螽斯、蝙蝠、海豚等却是用超声彼进行联系,它们有自己的超声语言。

海豚的超声语言比较复杂。1962年,有人曾记录一群海豚遇到障碍物时的情景:先只是一只海豚出去侦察了一番;然后,其他海豚听了侦察报告后,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当然都是用超声波;最后意见统一了,采取集体行动。

动物防震之谜

箭鱼是一种食肉性鱼类。这种鱼一般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地中海里,在我国东海和南海也有它们的踪迹。箭鱼的体形很大,身长约4米,体重达500千克。

箭鱼头前的上颌突出很长,骨质坚硬,好像一支锋利的长箭。箭的长度约有1.5米,几乎占了全身长度的1/3。科学家认为,箭鱼的锐利长箭并不是作为武器发展起来的,而是代表一种高速的流线形体,在海水里游泳,尖吻起了劈水破浪的作用,游速比普通轮船要快三四倍,每小时能前进120千米。

箭鱼游速快,冲击的力量也大。它在大海中横冲直撞,碰上巨鲸,能刺伤巨鲸;撞上船舰,能穿透甲板。在英国的博物馆里,有一个独特的陈列品。一艘捕鲸船的34厘米厚的木板中间,嵌着一根30厘米长和12.7厘米圆周经的箭鱼的“箭”;还有一块55.8厘米厚的木板,被箭鱼穿了个孔。

箭鱼头上的箭,为什么如此锋利呢?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发现箭鱼击穿轮船甲板时,它的箭受到的冲击力有150千克。船被戳破了,箭却完好无缺。原来,箭的基部骨头是蜂窝状的结构,孔隙中充满了油液,好像是多孔的冲击波吸收器。箭鱼的头盖骨结构相当紧密,又跟箭的基部连成一体,所以使箭鱼能够经受很强的冲击力。它真不愧是一个天然的防震器。

这种结构,使科学家得到借鉴,在设计制造航天飞机时得到了应用。

动物的天然防震器,不仅独此一家,啄木鸟那像钢凿一样的嘴壳,也是名副其实的防震装置。

据科学家调查,啄木鸟的嘴每天要敲打树干500~600次。近年来,有人通过高速摄影测算出,啄木鸟啄树木的冲击速度,是每小时2080千米;当啄木鸟的头部从树上弹回来时,它减速的冲击力大得惊人——约有1000个重力常数。要知道,一辆汽车如果以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撞在一堵砖墙上,其力量才不过是10个重力常数。奇怪的是,啄木鸟从来不会因此而发生脑震荡,头颈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科学家们除了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和测算外,还对啄木鸟进行了手术解剖。结果发现,啄木鸟的头部构造与众不同:脑子被细密而松软的骨骼包裹着;在脑子的外脑膜与脑髓之间,有一条狭窄的空隙,这样一来,通过流体传播的震动波,也就得到减弱;头部强而有力的肌肉系统,能起吸震和消震的作用。

此后,科学家又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啄木鸟的头部和这的“钢凿铁嘴”,是一前一后地直线运动,从不做侧向运动。

根据啄木鸟的奇特构造和运动方式,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安全帽和防撞盔。这种帽子正好套在人的头上,里层松软而外层坚固,帽子下部又有保护领圈,可以避免因突然而来的旋转运动所造成的脑损伤。经过试验,这种帽子比一般的防护帽要安全得多。

奇怪的“杀过”行为

在浩瀚的北冰洋,一头北极熊发疯似地袭击独角鲸群,20多头独角鲸竞无一幸存。雪白的冰原蒙上了血腥和疑问。这头北极熊到底想干什么呢?假如是为了猎取食物,它根本用不着费这么大的劲,杀死一头也就够了,为什么要杀死几十头独角鲸呢?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夜深沉·第三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第三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为张恨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是张恨水处于创作鼎盛期的作品。通过描写车夫丁二和与卖唱女王月容的情感纠葛,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挖掘人性,深刻透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刻划,尤为细腻。“夜深沉”原是戏曲《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一段曲牌名,张恨水匠心独运地将这二胡琴曲贯穿小说始终,成为牵系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纽带与情节发展的线索。不仅小说的多数场景都是发生在深沉的夜晚,而且小说的基调就是黑沉沉的清冷悲凉。“夜深沉”象征着丁二和与王月容命运的悲惨,揭示着社会的冷酷黑暗,对社会各层嫖赌吃喝玩种种罪恶,极力暴露。于男女间爱嗔贪欢等艳闻趣事,写来尤见细腻。文情相生,情节极紧张热烈,人物各色俱全。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师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逸芷柔风

    逸芷柔风

    这是一篇关于一代才女兼美女穿越千年,意外发现了她的那个他,内容温馨甜美,稍稍有一点小虐,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希望大家会喜欢。
  • 后来时间都与我无关

    后来时间都与我无关

    人的一生会遇见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骆一禾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骆一禾诗选

    《骆一禾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共分为短诗、中型诗、“祭祀”系列诗三辑。通过“深意象”模式,将两种不同的比喻对象以同一节奏、同一行动的合一关系展现出来,翻新了固有的诗歌“意象论”。
  • 制作人日常手札

    制作人日常手札

    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是个乙女游戏是什么感受?而且自己取代的还是女主角?!性别男的慕云揉着太阳穴,只觉得自己异常头疼。莫名其妙的梦境游戏,一群不靠谱的攻略对象,看来只好随遇而安了。游戏攻略只有两条,第一,保命,第二,远离那位【世界中心】的美少女!(其实是非常欢脱偶尔有些小严肃的清水日常文)
  • 残明再起

    残明再起

    五千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面对大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着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征战四方;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五千年来我们一直都在世界的牌桌上,而我们的对手却已经换了好几轮。生生流转的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的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 千古虐情:秦楚歌

    千古虐情:秦楚歌

    一对在现代越行越远的夫妻,一朝穿越为帝为后。大晋朝——历史遗忘的角落。外有强敌随时辱国,内有后宫波澜不断。且看,夫妻之心,是其利断金,还是各自飞向新的一端生活?再看我秦楚歌,三立三废,依旧不改金戈铁马,方能扬袖天下!
  • 一场毫无准备的旅行

    一场毫无准备的旅行

    我们很想到达终点,然而当去到终点的时候,我们又很怀念寻找终点的过程,人生不是以终点为主要的旅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后的冒险家

    最后的冒险家

    哦~哈哈,朋友你一定知晓大名鼎鼎的断空山的秋雨落吧!什么!你竟然不知道?我跟你说你实在是太孤陋寡闻了,你知道是谁发现了南离遗迹的宝藏吗?你难道没听说过当年他与北方巨人族的那一战么?你可曾.....哎,哎您别走啊,我这还没说完呢,你就没个什么想要探索的宝藏吗?您就不想一夜发家致富?!跟您打个折行不行,现在淡季全套1200古特币啊!亲!别走啊!不买您也来店里看看啊~您跑什么呀~!哎,青年人叹了口气,回头略有些看了眼背后有些破旧的招牌,但其上苍劲有力的大字仍透漏出一股不凡《段空山》...断字写错了啊,无奈的摇了摇头,青年阑珊的走进了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