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59800000006

第6章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1)

世事纷繁,时光终是无言

既然去年的收成已成今年的定数

那么,当下的努力就是今后的储粮

与其怨天,不如修命

与其尤人,不如责己

珍惜今生,现在,此时

世界是自己的

快开学了,单位组织大家助学捐款。两位高中学生,一男一女,同着各自的奶奶。自我介绍时,男生较为坚强,女生泣不成声。父母不在或无力抚养,靠六十多岁的奶奶打工维持生活。家里无煤,只烧柴,煮粥喝,更别说学费,但是孩子们都想读书。坐在身后的奶奶情不自禁站起,痛哭失声,谢谢你们,难为你们------

在座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不少人拿起纸巾擦拭眼泪。我们微薄的善行感动了他人,同时他人的言行又感动了我们,善是能影响善、传递善的,在彼此间,良性循环。这一瞬间,我们的慈悲、同情心又被拨动了,在阿赖耶识里又种下了善的种子。我们以为是在帮助别人,其实,真正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朋友说,在一个单位久了,好多人劝她,该活动活动了,既可以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又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其实,她是明白的,功名利禄都是与自身的福德资粮息息相关,该来的自然会来,强求只会徒增烦恼。另外,用位子来赢得他人的尊重,来衡量自身价值,只会离本心越来越远,活得也就很累,这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最大的价值,生命最曼妙的风景,是心的平静、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些道理,朋友是清楚的,她说这些话,不过在反观自身,求得正解,让起伏的心境重回平静罢了。

喜欢一个人,或一件物,都是上了心的。因而痴恋、痴迷,甚而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自以为是伟大无私的爱。其实,这过程本身,终究为了自己,只有这样去做,心才喜悦、才舒坦。因此,不必说,我这么喜欢你,为你付出那么多,为什么得不到回报?

失恋的人,还在找借口,指责对方,其实,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人生哪有什么对与错啊,都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要问别人做的对不对,要多问自己做得好不好,心结才会由此打开,一切问题也就由此解决。

她说,在寺庙里拜菩萨,眼泪止不住流淌下来了。其实,她是在拜自己的慈悲心、同情心,拜佛即是拜自己。

带女儿放生,女儿面有难色,嗫嚅着:没用的,小时候我杀生了很多,踩死蚂蚁,打懒蛤蟆,捉蜻蜓蜜蜂-----我说,做吧,做了一定有用。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小时候的她很爱流泪,看不得杀生。长大了,和伙伴们一起玩,也会杀生,她的慈悲心渐渐地被世俗蒙蔽了。我让她亲手把黄鳝泥鳅倒入水里,黄鳝泥鳅欢快地游向深水去,她的脸上有了欣慰。放生,也许对对方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它们在河里一样要面对别的动物吞吃而死亡。但是,在放生的刹那,女儿生起的那点慈悲的柔软心才是重要的。

为着心的淡定与平静,而让善念升起,常行善事,也是修行。

很想很想,做一棵静立于风中,聆听天籁的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与人无爱亦无嗔”,只遵循着植物的习性,盛,衰,衰,盛,轮回,轮回------其实,好多人都想这样,世界是自己的,好好修炼吧,但愿能修炼到树的境界。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这句禅语出自《五灯会元》卷十八,“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绝毫绝厘。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填沟填壑。曰:出与未出,相去几何?师曰: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谓人心平气和就不必诉说,犹如水平了就不流动。

以前,我就很喜欢“沉默是金”这个成语,它的处事智慧是我敬佩而向往的,可惜自己很难做到。现在读了这句禅语,才懂得沉默与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清静平和。当一个人修为到家,心怀平常,自然就无闲话,无是非。而那些喜欢杂言碎聊的人,都是内心里贪嗔痴慢疑等烦恼习气太重的缘故。

大多时候,我们总要和人一起,找话题来消遣,家长里短,道听途说,人言亦言,不说话就难受,闲聊日子就过得快。其实,这是我们内心空虚荒芜愚昧的表现。闲聊的结果是我们的内心更加空虚无聊,甚至因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些闲聊还会误导人,伤害人。所以,一个内心充实智慧的人,绝不会因闲聊荒废光阴,一定会珍惜时间去学习去反省去修炼。

在很多聚会上,那些妙语连珠、高谈阔论,看似学识渊博、风趣幽默的人,似乎是大家关注的中心。但大声喧嚣的背后是内心的空洞虚无。所以,更引人注意的,往往是那些微笑不语,谦和平静的人。他们并不是腹中空空,粗浅无知,他们偶尔的只言片语,却有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智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面对一群夸夸其谈,争论不休的人,不争不辩,随顺恭敬,是因为懂得,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黑白对错,真理是不需要用言语来辩解的。

有时候,我们喜欢和人争执,为自己在唇枪舌战中占了上风而沾沾自喜,其实这是内心的“慢”在作怪,都是我们不智慧的表现。

有时候,我们看不惯别人的缺点,喜欢指责教训人,其实,这也是自己的嗔心作怪。因为“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只要心里平静,就不会被外境所转,渐渐做到“不见他人过,只见自己过”的境界。

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有种种不如意的地方,就会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其实这是我们心里不平衡,是内心“贪”的表现。而一个经常发牢骚的人,单位领导同事都不喜欢,最终会减损自己的福报的。所以凡事应先从自身找原因,保持一颗平常心,尽量做到少言多听,少说多做。

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恶意攻击、诋毁、侮辱自己的人。此时,千万不要生气,甚而拍案而起,反唇相讥。这样就是让对方的错误惩罚自己,扰乱内心的平静。佛经中曾经有一段关于一个农夫无端辱骂佛陀释迦牟尼的小故事,当农夫骂得口干舌燥的时候,佛陀亲手为他瓢了一碗凉水并和蔼的问道:“假如一个人送你一件礼物,你不接受,那么这件礼物应该属于谁?”农夫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当然是属于送礼物的人了。”佛陀笑着说道:“这就对了,那么如果一个人送你无数辱骂的语言,而你不接受,那么这些辱骂的语言应该归谁呢?”说到这里,农夫再也不吱声了,无地自容地走了。所以骂人即是骂自己,哪怕一时逞恶毒之语,最终也只能自食其果。

人前背后,喜欢说坏话的人,多是心怀嫉恨的人,容不得别人的好,说坏对方,以期心理平衡。更可怕的是有人来告状说某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种人,最好敬而远之,不然就会挑起矛盾是非,引起内心的不平静。

言为心声,境由心生。所以,每次说话前,时时关照内心,起心动念间,看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说话。如果是贪嗔痴慢疑等恶念,就及时制止修正,让心回归平静;如果是善念,也要想想,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修行,说出来的话是否对对方有益。

时时让自己心平气和,这才是善护口业的关键。

唯有心修好了,话自然就少了。

简单做人,朴实生活

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对我的评价:人简单,不计较。

我笑着默认了。

待人处事,总是不能察言观色,眼眨眉动,听不出对方的弦外之音,更不会揣摩人的心思,分析人,研究人,取媚于人。只会凭着一颗朴实真诚的心,如实地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总觉得,世间万事,皆有因缘,一个人的命运与境遇都是由前生修行得来的。若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所以凡事皆有定数,上天的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一个人,如果把精力和智慧,用在追名夺利,用在人与人之间的算计,甚至为了满足欲望,不惜伤害诽谤他人,最终,消了自己福分,反增自身恶业,在名缰利锁间枉费心机,身心俱疲,有的甚至连性命也搭上去了。

事久知人心,人们的眼睛雪亮着呢。一个城府颇深,擅用心机算计的人,人们自会远离他们,也防着他们呢。反而,简单的人,人们也会简单地对待他们,彼此在一起,轻松,安宁,愉快。虽然,我的简单,容易被人算计。但是人在做,天在看。如若,你得逞,是我命中的劫,我坦然接受,并感谢你让我明白事理,增我智慧;如若,我命中无此恶业,你算计不了我,反累了你的心智,增了你的恶业。

《菜根谭》有言曰:“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译文很简单,是说:一个阅历尚浅的人,受社会恶习的沾染自然比较少,而一个饱经世事的人,受社会阴谋巧诈等恶习的影响随之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凡事讲求谙练通达,不如保持直率不虚伪的个性;与其事事拘泥小节、谨慎小心,不如豪放而不随流俗。

固然,一个涉世不深心怀坦荡的人,那种朴实的状态很感动人。但是如果能永远保持那种抱朴守拙的状态,做到知机巧而不用的境界,这就是大智若愚的大智慧大胸襟,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方向。所谓“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生活里,处处有正面的、反面的事例,方正磊落为人,不见得比那些机关算尽的事故取巧者懂的少,得到的少。凭着醇厚善良真诚朴实的做人根本,踏踏实实地工作,生活,往往是成功之道。

所以,年岁渐长,我越遵循简单做人,认真做事。人生境遇,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一切顺其自然。每天,素面朝天,不在乎容貌是否对得起观众。相由心生,心境修好了,相貌自然可亲、和善。

每天下班,只想一个人呆在家里,洗衣,做饭,读喜欢读的书,写喜欢写的文字,听喜欢听的音乐,衬尘世光景,一点一滴,流过。

文字写到后来,也是删繁就简,不渲染,不媚人,只想本真地记录心情。能一句话说清的,绝不多写一个字。朋友发来信息说:荷儿,读了你的文字,用“三实”概括,即朴实、真实、诚实。

我欣慰,为我能保持的朴实本真。

简单做人,朴实生活,这才是生命的真迹和福报。

黄昏去买菜

不知什么时候起,习惯了黄昏去买菜。

满载而归的时候,总有小菜从手里提着的塑料袋里探出头来,露出翠绿的一角。散步的同事遇见了,就打趣道:“怎么选择黄昏买菜呀,黄昏的菜是不是便宜呀?呵呵。”

黄昏的菜到底便宜不便宜,倒是没有考证。后来我在买一位老农的白菜时,他很自豪的说:“上午买还要贵两毛呢……”原来,黄昏买菜真的划算,无意间占了便宜,很开心。

记得最初于黄昏买菜,是在晚饭后的散步期间。一天的工作已经完成,或者告一段落,该是放松的时刻了。此时的阳光也变得温柔而美好,风也善解人意。在校园里悠闲漫步,不自觉地出了校门。抬眼一望,最吸引人的就是斜对面的菜卖市场了。

菜卖场的进口处,总有夺人眼目的绿色菜蔬,虽无清晨露水的滋润,却一样的娇嫩欲滴,逗引得人不忍离去。仔细瞧过去,除了这个季节最常见的辣椒、茄子、豆荚外,还有大肚的水瓜、条形的丝瓜、胖嘟嘟的土豆——各种菜蔬,品种齐全,白天有的,黄昏也有。

小菜的主人,大都是郊区的农民。他们下午挑来小菜,一直守到很晚才回家。他们默默地守着菜摊,任你挑选。你不用担心他们像菜贩子那样吆喝叫喊破坏你的好兴致。他们的眼神也淳朴单一,你也不用去设防什么,可以尽情地在小菜摊前流连欣赏。

每一种菜,都呈现一种诱人的情态。恨不得全都买了,回去好好消受。饱满滑亮的茄子最好红烧,多皱的辣椒适合油淋,晶莹的西红柿宜做三鲜汤……有时候,还会看到几样菜,如南瓜花,薯藤,馒头菜等,很是惊奇。在我的记忆中,它们只是儿时打猪草的对象。而今却是城里人的座上宾。诸多感慨,涌上心头,容易让人陷入遥远而熟悉的回忆中。有了这多种多样的小菜,我的黄昏也显得意蕴隽永了。

天色向晚之时,夜幕给黄昏涂抹了几笔朦胧。这样的情景似在提醒人们该回家了。于是,陆陆续续地,卖完的,没卖完的小菜主人,都担着簸箕箩筐四处散了。

最先卖完的,总是那位皮肤黝黑的老汉。他很勤劳,种作的菜总比别人的鲜嫩。记得去年冬天,雨水很少,但他每天都能守着满满一担菊花菜。那种菜,外在整体形象像牙白,但叶面颜色更绿青,叶片皱得更厉害,拿在手里,摊开着像朵菊花。那个雨水少的冬天是很难看到这么鲜嫩美丽的菊花菜的,也很难想象这样的美丽会出自眼前这位皮肤黝黑的老汉之手。而你买他的菜,多兜少兜也不和人争执。于是大家都爱买他的菜。

老汉走的时候,大家都爱开他的玩笑,他听了,只淳朴地微微笑了,眼角绽开着的皱纹也像菊花般,在旁人心中温暖地荡漾。

该回去了,手里提满了各种菜蔬。明天上午再不用顶着烈日匆匆忙忙地赶往菜市场了,再不用和许许多多的人拥挤一起,把买菜这种在我看来是享受的事情变得毫无趣味了。想起这些,内心便欣慰多了。日子有了空闲,就会从容出诗意。

某些东西,一旦带有某种目的去做,便有了完成任务似的匆忙。而黄昏买菜,是在散步的过程中,无意间获得的一份欣喜,一种心情。是把上午的那份有目的性的任务化为了黄昏时的一份随意。

于是,我迷上了黄昏买菜。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少君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少君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烟雨醉双城

    烟雨醉双城

    本书是一本爱情诗集,是以诗和散文诗的形式写的情书,是一个中年人的爱情童话,在作者的浅唱低吟中,表现出了一种态度,一种幸福,一种对未来的祝福,作者以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表达爱人之间两间的相思与牵挂,对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感怀。
  • 巨浪下的小学

    巨浪下的小学

    当地表裂开,海水灌入,人间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狱。这是一次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福里奥文学奖得主,“灾难新闻写作未来的经典”(《卫报》评价)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与核泄漏,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灾难。当地震发生时,学校是全日本最安全的地方。他们有坚固的教学楼,演习向来一丝不苟,预警精准及时,完备的防灾系统让人们对学校充满信心。可是在3·11那天,大川小学的师生几乎全部遇难。悲剧本可以避免,但仅因微不足道的疏漏,让84名师生葬身于巨浪之下,严密的系统和秩序成为吞噬生命的怪兽。英国记者帕里花费6年追踪调查,还原这场令人心碎的灾难全过程,挖掘出日本秩序井然表象下暗藏的致命缺陷——海啸并不是问题所在,日本本身就是问题。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今年你再也不会读到比这本书更好的非虚构故事。——《经济学人》
  •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4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热门推荐
  • 一路求死

    一路求死

    一双云锦暗纹靴停在眼前,我扯下盖头跪在靴旁,轻声要求:“王爷,请赐我一死。”云锦暗纹靴主人微感诧异:“赐死,为何?”“生无可恋,但死仍有惧。”“那王尚书一家呢?”“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说,王爷不是嗜杀之人。”云锦暗纹主人奇道:“照你这么说,本王还和尚书联姻作何?”我扯了一下右嘴角:“暴毙的王妃能为王爷带来更多好处。”头上传来一声轻笑:“的确。你想要哪种方式?”我暗舒一口气:“我怕痛。”“好,就如你所愿。”
  • 九歌吟:倾城第一丑妃

    九歌吟:倾城第一丑妃

    五岁,她目睹父皇掐死自己的母妃,从此她便是皇城里最下等的奴婢,受尽蹊落。七岁,绵连大火灼伤她的脸,哭救嘶喊无人理会,毁了她半脸容颜。十六岁,姐姐不愿远嫁和亲,她替代远赴塞外,却因样貌奇丑,一道圣谕她被赐予无权无势的王爷。喜庆的新房,陌生的新郎,漆黑的夜,芙蓉帐内,夜夜暖……谁知当她见到她所谓的夫君时,他竟然是不良于行的残疾人。什么?他们从未洞过房?那夜夜热情如火与她抵死缠绵的男人——是个什么鬼?
  • 我有几百斤房产证

    我有几百斤房产证

    一本房产证约200克重量,而我有几百斤……我的生活每天都在枯燥而无趣的收租中度过。这辈子体会不到奋斗的乐趣了,失败![点进来看一看,如果不好看,我把手机屏幕吃了。]书友群:1056396786
  • 华娱小生日常

    华娱小生日常

    一个轻松的华娱小故事,一个小人物的快乐生活!
  • 重生似水青春

    重生似水青春

    回到2001年的高中时代,申大鹏再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 申大鹏只想享受这纯真而似水的青春。
  • 辛望家的塞班不是狗

    辛望家的塞班不是狗

    外星人塞班飞船失事肉体陨灭,灵魂寄生在一只哈士奇身体。抢婚失败的辛望被打成傻子跟着塞班混日子,被家人带回去后意外和塞班互换身体。塞班想要离开地球回母星球,辛望想要变回自己,在复杂的各式人物利益纠葛中,他们历尽艰辛……
  • 茗月伴浮生

    茗月伴浮生

    浮生少时路过江南,爱一女子,负一女子,穷极一生思念。看却花谢月圆,不如就此相忘于尘世间。
  • 恒溪茶舍

    恒溪茶舍

    我名唤长溪,住在忘川河边,千百年来我去过很多地方,我却忘了很多,只记得自己的名字,还有自己要等一个人,等一个叫恒的人,我不记得他的样子,只记得他叫恒,我想要是等到了他,我一定能一眼就认出他。千百年来路过我这的人很多,我也听说了很多行行色色的故事......
  • 九灵魂

    九灵魂

    一个一分为四的大陆,一个充满尔虞我诈,争权夺威的世界,一个充满显威的道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无意中卷入国家的尔虞我诈。因为缘更因为他是未来的王——
  • 天字第一号大炮灰

    天字第一号大炮灰

    我不过只是YY了下让几个传说中的天庭明星侍候嘛!咋滴还悲剧了呢?穿越了也罢了!反正我就是个闲着无聊码字让人穿越的写手,亲自去体念下穿越生活,也是一个未来大作家该做的事儿!但为毛要发配我去自己未完待续的书中做第一大炮灰呐?orz~!这可叫人怎么活?我这身体的对手——伟大的穿越女主英明神武,聪明绝顶,又心狠手辣演技一流,最关键滴是,她11啊!不行,不行,我要抢钱,抢师傅,抢宠物,抢男。。。。。。请收藏新书吧!完结老书网游《神农》穿越《笑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