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54900000060

第60章 还乡记(1)

每次乘车路过黄陵庙和岭子湾,都觉得是两个适合拍照的地方。朝西,朝西南——当然是拍我的老家桂香楼。六重山是屏障,匹匹卷起,一直延伸到老团山,看上去又与腰磨坪衔接着。主题是“四川”:我们村子背后的梁包,安场坝背后的障子崖,黄陵庙和长渠坝背后的山。涪江比一个倒放的“W”要多,准确地说是一个手写体的行草的“W”。安昌河上次来,对这个独特的“四川”地理赞不绝口。当然,他是把它当成拍片的外景看的。小时候在梁包上,王金勇指着一道道川,真是这样告诉我“四川”的由来的。

乘车到岭子湾下,站在公路边瞄,发现地势还是低了点。阴天,又是早晨,光线有些昏暗,六重山泊着淡淡的雾霭。旧时的岭子湾是一个与平驿倒马坎齐名的路段,松林茂密,土匪出入。小时候常听父亲提起岭子湾,且把抢人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如何五花大绑,如何松毛塞嘴,如何腐烂如何白骨。

随一个给玉米施肥的人走岭子湾爬山,很快就找到了需要的高度。那个地方叫中坝沟,是一个人畜饮水工程。满山坡的玉米长势好。顺着阶梯爬上梁,居然被风光打湿了眼睛。盛夏的南方,葱茏,潮湿,层次分明。我也注意到阶梯边地里的迟玉米和黄豆苗,感性得就像早晨洒在记忆里的扁谷草上的沾了露水的阳光。

下到公路,出了昏昏太阳,渐渐热起来。步行往回走。很熟悉的地方,多少年不曾走的路。从14岁起就骑自行车。早晨坐车路过东皋湾和大坪,迷恋乡村的绿和盎然,心想回去就走路。没有拦到车,也无心等车,一个人沿着公路走,在自己的家乡,又被当成外地人,感觉多少有些美妙。何况还有不同地势不同角度呈现给你的景色。“三湾三十里,两头送给你”,说的便是从县城到古城的三个湾:东皋湾、长河湾和车家湾。

走过车家湾,爬山黄陵庙,看见的便全是家乡的景子了:安场坝,长河湾,竹林盖,以及我老家背后的山。都是水绿。长河湾的水绿划出一道弧线,在每一件事物里。树木、田野、房舍。很熟悉。有十三四年吧,我就住在那些水绿里。睡在水绿里,走在水绿里,念书在水绿里,饥饿和阶级斗争也在水绿里,死亡也在水绿里。。枇杷树、河口、水井、打瓦坪、泥窝里、楼坎地、大队坝子、沟渠里、杨凤春家门上、竹林盖、中堰里、山边里、桅杆坪、楼坎底下、大盖头、崖子头、新路头头、幸福院、拱桥沟、桂香楼……这些像羊毛一样的地名编织了老家这幅地毯。

黄陵庙有两次记忆。一次是我们班开垦学大寨的基地。记得最清楚的是黄泥和扁谷草。抬粪水灌玉米,从学校抬到黄陵庙,76年的冬天,北风吹裂了手和脸。我从小就厌恶劳动。劳动不是本能,厌恶是本能。因为劳动压抑,劳动脏,劳动不是为自己。生产队集体劳动留下的后遗症。一桶粪水抬拢黄陵庙,一滴不剩。邓老师骂我们,冲我们咆哮,而我却静静地看她,她的草绿色灯心绒上衣,麦麸色的额头,起伏的胸脯。另一次记忆在19年之后,大嫂的四弟在小河沟翻车死了,埋在黄陵庙。我早上赶过去,很多人在抬棺材。大嫂的姊妹都在,看见我,叫我“金勇哥”。我当时已经叫现在的名字了,他们还叫我金勇哥,我的眼泪唰地一下就出来了。上坡去看埋坟、烧纸,在一种沉默与会意里做事,感情一直保持着上升态。坟里的人才二十多一点,结婚不到两年,婆娘刚生下小孩。

去公路边我的小学。水泥路,水泥楼,绿化树。“换了人间”——很反感的换了人间。还是喜欢记忆里的碎石路。雨季泥沙泛滥,一直流到枇杷树。尤其秋雨,地里的玉米也凄荒荒的。学校有了围墙、铁门和校牌。校牌上的几个字很难看,但我还是拍了下来,毕竟是我的小学校,在里面度过了5年,且是那个时代的5年,且是童年的5年。刚刚还在记学校里的老师,想见了怎么说话,怎么笑;看见铁门上的锁,才记起放暑假了。路边有个散披头发的女人在淘麦子,过去问,才知钥匙在她那里。

其实细想,除开地盘,小学已经不是我的小学了。老师不是,校舍不是,花草树木不是,空气味道都不是。然而,73-78年,我的的确确又是在这里度过的。王生茂,李晋平,邓小丽,又的的确确是在这里给我启蒙、给我审美、给我性意识的。批林批孔批《水浒》,反潮流学黄帅、张铁生,反击右倾翻案风,追悼毛,庆祝粉碎“四人帮”。唯一留下的见证是操场的那棵核桃树,依旧在,依旧茂盛。记得75年在它下面学元旦社论、学毛的《重上井冈山》,76年在它下面跟邓老师学跳舞。动作是政治的,身体是我们的。

上到台地拍了当年邓老师寝室的位置,拍了门前的花,拍了石榴。台地过去分两级,最高级是一排平房,正对阶梯上来是办公室,其余是老师寝室,东边当头是厨房——流传全县的老师吃豌豆数颗数事件就发生在这里。中间级是土台,有很多苹果树,开会就是主席台,演出就是舞台。我就是在这个土台上入红小兵、领奖状、演节目的。五年级的时候当上少先队大队长(77年,已经废除红小兵),也是在这台子上领操、领口令的。现在,土台已被铲除,苹果树一棵不剩。我在核桃树下呆坐,起身时抱了抱核桃树。我总觉得核桃树会对我说:“我认得你,你是胡家坝的。”

去走上学的路,才发现学校前面那段小路已经不在了,变成了玉米地和稻田。记得五年级第一次穿白网鞋,走过这段路,被在路边挖红薯的彭万金看见,他叫我“超哥”。从大队坝子里过,进到田间。大队坝子早已被各家分割。记得右手边是我大嫂的娘家,左手边是小学同学徐文家。田里秧苗长得好,绿油油的,挂满露水。田埂上的桑叶也沃若,翠绿墨绿都有。我拍了照。台湾一朋友喜欢,拿它做了桌面。走到大嫂娘家老房子背后,再也找不到路。走田埂,露水打湿了鞋。我是想要亲脚走一遍上学的路,所以在谢华先家房后看见玉米地边的路完全被茂盛的蒿草灌木遮掩,我也没有打退堂鼓。我怕蛇,我又很想走上学的路。我折了树枝赶蛇,好不容易才走过乱石窖。乱石,蒿草,灌木。想到毒蛇就藏在草丛和石洞里,一有响动就窜出来……看得出,很少有人再走我们上学的小路了。可以把鲁迅的那句话修过来: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正如地上的路;其实,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

在沟渠里看见淘金——从地下取沙,在沟渠里遛。我拍了淘金的照片,捡到三块怪石。70年代的夏秋,雨水多,拱桥沟发洪水,我们踩不过去,就走援路上公路过拱桥。淘金者都是竹林盖的人,有个亲戚,也是我小学同学。我说我们是同学,她说你还记得啊?意思是我早把她忘了。忘是没忘,只是不清楚她有什么能让我记得。她问我回家的路是走哪一条,我指了指玉米地边的草径。她笑着说,还记得到呢。我说,咋忘得了?她笑起来,我的记忆鲜活了一些。她和我父亲是一个辈分,我该叫她姑姑。走在大盖头,我还在记她的名字(是叫王生莉吗?)。

我相当是放早学,走了大队、王兴志家房背后、乱石窖、沟渠里、杨凤春家门上、大盖头,在竹林盖上了大路。过去大路是土路,前几年打成了水泥路。大路和小路在竹林盖的晒坝边接上头,稍微往前便是养猪场(当时没有养猪场这个名字,叫猪圈)。冬天的早上路过,总能听见瓮子锅里煮猪食的声音,泊泊泊,推门进去,看见好几口大锅里都冒着气泡,不断地生出,不断地灭。里面煮的全是猪草。牛耳大黄(也是药),苦麻菜,刷把签,面蒿,麻鸡婆,水麻叶,九菱光叶子,水葵花,锯锯藤,鹅卵草,蒲公英,闷头花,桑叶。还有好多。灶孔里塞着湿木头,一头在锅底燃,边燃边滴着水,一头在灶门外大冒小烟。我们趁机把手板伸到灶门外烤火。负责养猪的是李光全,戴顶栽绒帽,个子瘦小,脸黢黑。接着是一长排高圈,栅栏和门都是木头块子装的,从宽宽的缝隙看得见猪拱圈、猪拱猪。那年代,猪也总是饿的,每次路过都能听见叫食的声音,哏,哏,哏。可怜的时代,可怜的猪。高圈下面是茅坑,石板面的边,三合土夯的坑。我看过打茅坑,挖土,然后拿木板架厢,往厢里灌三合土,很多人拿了木棒站着夯土,很少有加水泥的。我喜欢看“夯”实这道工序,有原始工业的味道。茅坑里总是清水,连猪粪也很少。即使偶尔漂浮有猪粪,也不见得臭。那个时代,猪最大限度地吸收食物里有机成分长肉去了,而我们人也最大限度吸收有机成分搞阶级斗争去了。

母亲坐在王生树家门前的板凳上等我,看见我,便起身来。李金莲姐姐背了背篼拄着锄头在屋檐下歇气。我喊了声姐姐,她没有马上应答,望着我像是不认得。她是我外婆第一个男人家的后人,与我们虽没一点血缘,但我们从来都是认的。很多时候,伦理比血缘一样更可靠。

和母亲走过三秦庙、曾家门上、金洞坡、赵家园园里,感觉像是被母亲在放学的路上接到。

每一个小地名里都有故事。三秦庙种过棉花,当时路也不在山边,现在的干茅坑是两座坟,一年里总有一两个时候会挂新纸。路下的石逢里有老哇蒜,挖出来一瓣一瓣,茎和叶像美人蕉,花像鸢尾花。我挖过很多老哇蒜,晓得不能吃也挖。听说挖了老哇蒜天要打大雷才没再挖的。可还是经常听见打大雷——哐啷,哗啦啦……像倒核桃,又像垮干岩。曾家门上最早有个石灰窑,在烧石灰,那时候曾家还没有搬过来,自然还不叫曾家门上。记得两件事,可算我最早的记忆。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石灰窑前面哭,一把手胡玉元惹我说:“这娃儿鼻子吊起紧哭,长大莫得啥出息”。好像很冷,天已经下麻影子。另外一件,就是跟了父亲在岩方前头的杉树林边划疙瘩柴。我背了小背篼。大哥二哥也在。很多年之后我问过父亲,那个疙瘩柴是66年涨大水捞的,一直划到68年才划完。记忆可能就是67年68年,我两三岁。我搜索过,仿佛没有比曾家门上这两个记忆再早的记忆了。我拍了张金洞坡,树木已经很葱茏,不像小时候抬眼就能望见坡上的两道堰和金洞子。我钻过金洞子,和玉儿子、林犬娃、犬娃子几个。好像不止一次。深处有个水塘,崖巴上有水往下滴,回音很空。不知金洞子是哪朝哪代开的,也不知可以通往哪里。修堰时挖到过蛮坟,晚上便有人看见穿白裙子的女鬼在灌木丛翩翩其舞。也有人连续三个晚上都看见女鬼坐在岩方前头的岩堰上,拿了银亮的木梳梳头,不时露出白脸。从记事起,赵家园园就没一户姓赵的,全村姓赵的也只有我祖母一人,但自从嫁过来就叫王赵氏了。可见,赵家园园这个地名是很古老的,古老得像冰川纪之前的侏罗纪。赵家园园有很多从来没人挂纸的老坟,它们或许就是消失的恐龙。很多的想象,在消失的时间里,却又是同样的泥土、阳光、雨水和植物。很快很快,我们也要成为恐龙,我们个体,我们整个人类(看你今天如何纷争)。这样想其实很好,有这么一天其实很好,内心的冰川才会融化,我们才会珍惜现在的“在”,珍惜“在”里的爱与忧愁、爱与温暖。

同类推荐
  • 文化身份与现当代法国文学

    文化身份与现当代法国文学

    本书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了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玛格丽特·杜拉斯、米兰·昆德拉、勒克莱齐奥、埃利·维塞尔、让-克里斯托夫·胡方、程抱一等人的创作倾向,发现这些作家以及他们笔下人物的文化身份具有流动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法国作家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身处异质文化语境中的人物非同寻常的心路历程,深刻揭示了其内心的复杂矛盾,尤其是文化身份上的忧虑和困惑。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9卷2)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9卷2)

    本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编的现代文学论丛,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了不拘一格的探讨,从文学史、戏剧研究、博士论文选粹等主题选编了多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专业论文。
  • 聂绀弩诗全注全解

    聂绀弩诗全注全解

    聂绀弩,湖北京山人,我国著名诗人、作家、编辑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曾用笔名耳耶、二鸦、箫今度等。他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他的诗作新奇而不失韵味、幽默而满含辛酸,被称作“独具一格的散宜生体”。本书精选了聂绀弩的古体诗百余篇,并对每首诗进行了注释,同时还对诗词的出处及创作背景进行介绍,使读者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这些诗词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诗词的作者和他所处的时代。
热门推荐
  • 恨瑜生

    恨瑜生

    多年之前两个人的生活中莫名多出了宋瑜的存在,和两人一开始期望的好像并不一样,慢慢随着宋瑜长大……宋瑜慢慢从一个幼稚园的小女孩长大成一个略显稚嫩的成年人,她的生活会有转变吗
  • 妖之城

    妖之城

    我叫苏沐染,我从小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我是个平凡的女孩,可学校的那次比赛却彻底改变了我本该平凡的人生,身在陌生大陆的我又能做些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会经历些什么,我害怕.......
  • 姐妹花永不分离

    姐妹花永不分离

    步入初中的他们,从有缘相遇,到欧阳暮与赫连心闹绯闻,后来成为朋友,再遇到上官心怡与诺兰昕雅两位知心朋友,经历坎坎坷坷,走过了美好的初中
  • 弑君获宠:爱妃太撩人

    弑君获宠:爱妃太撩人

    暧昧版:当青楼女遇上腹黑男。某女,“你个下流无耻的大混蛋,吃干抹尽了就说我不行,你有本事以后就别再上我的床!”某男邪魅一笑,“昨夜好似是你主动爬到我的床,也好似是你扒了我的衣服。”某女默然无语……虐心版:烟花烂漫,唯独她,月下独酌,泪水满面,却不知心里该为那人的薄情而伤,还是该为自己的遭遇而怜悯。和亲路上,她于袖下藏了一把匕首,决定与敌国君主同归于尽。不料,盖头揭下,她看到的竟是他……刀子,陡然落到地上。他眸色暗沉,看着那掉在地上的那一把锋利匕首,冷声道,“原来,你此番过来竟要杀我?!”她惶恐摇头,不敢置信的看着他说道,“是你,为什么会是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亡者

    修仙亡者

    少年洪宇生于世外,长于深山,只欲做一凡人,奈何命途洪流将他推上了飘渺修仙路。
  • 霸主就是我

    霸主就是我

    林飞说这个时代不平凡,林云说这个时代太黑暗,这是候李天很是自恋的说了句‘这个时代由我说了算’!哈哈。。。。。。。。
  • 李嘉诚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李嘉诚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李嘉诚,这个名字已成为中国财富英雄的象征,他的人生充满了财富的魅力。但又有谁知道他是贫民出身,17岁出外闯荡,从打工仔做起,靠塑胶花起家的呢?他纵横商海数年,在激烈的商战中,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能鹤立群雄、叱咤风云,他凭借什么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多人希望能够拥有像李嘉诚一样成功的金钥匙,本书就是在为你解开李嘉诚财富王国的秘密。
  • 绝世倾城:此女要逆天

    绝世倾城:此女要逆天

    一朝穿越,身处异世,遇到一陌生重伤男子,救男子于危难之中,男主爱上女主,处处维护,很是宠溺。。而后经小人挑唆,众门派围困,单挑四大门派,恰恰这时,本来有事离开的男主赶上了。本以为即将殒命于此的凤浅歌,却在逃跑途中阴差阳错的寻得了帝鸿歌心法并得一上古神琴——绕梁...
  • 对你的心动已打烊

    对你的心动已打烊

    “陈楠楠,喜欢你不后悔”,“我也是。”他们终究还是背对背继续走着自己的路,我很爱你,但我只能陪你走到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