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49300000044

第44章 参考文献(2)

143.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45.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6.寿勤泽:《丹青圣手:黄公望、王蒙、吴镇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7.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91年版。

148.谭志湘、李一主编:《中华艺术通史》(元代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9.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150.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三联书店2002年版。

151.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152.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153.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一-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999年版。

154.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55.王卫民编:《吴梅全集》(理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6.王卫民编:《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157.王小舒:《中国文学精神·宋元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8.王星琦:《元明散曲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9.王学奇主编:《元曲选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60.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61.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162.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163.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164.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165.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66.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67.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16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69.徐子方:《关汉卿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170.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1.徐子方:《千载孤愤--中国悲怨文学的生命透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2.许金榜:《元杂剧概论》,齐鲁书社1986年版。

173.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

174.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75.阎步克:《阎步克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6.丛静文:《元代恋爱剧十种技巧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77.杨伯达主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篇6),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178.杨志玖:《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79.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180.么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1.姚大力:《天马南牧--元朝的社会与文化》,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

182.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4.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5.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86.张大新:《沉沦·忧思·求索--元杂剧时代意蕴的文化心理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7.张岱年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88.张法:《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9.张建军:《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齐鲁书社2004年版。

190.张淑香:《元杂剧中的爱情与社会》,台北长安出版社1988年版。

191.张维青、高毅清:《中国文化史(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2.张月中主编:《元曲通融》,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93.赵书廉:《中国人思想之源--儒释道思想的斗争与融合》,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

194.郑昶:《中国美术史》,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195.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

196.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97.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8.周来祥:《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9.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0.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02.宗白华:《意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03.宗典编:《柯九思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04.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05.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学位论文

206.邹跃进:《观念与艺术--论观念建构艺术的途径与方式》,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2年。

207.黎日晃:《元代雕塑艺术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学术论文

208.康保成:《试论戏剧的本质与中国戏曲的特色》,载《古典文学研究集刊》第一辑,南方出版社,1999年。

209.姚大力:《元代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六辑,1982年。

210.白巍:《从西方几种艺术史研究方法看中国绘画史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11.曹意强:《什么是观念史》,载《新美术》,2003年第4期。

212.储诚发:《元青白釉透雕人物瓷枕小考》,载《鉴藏》,2005年第6期。

213.高小康:《中国近古艺术观念:从有法到无法》,载《东方丛刊》,2001年第1期。

214.李宏图:《西方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演进》,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1期。

215.李日星:《论元代文人的异端性格及其文化底蕴》,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

216.陆建华:《元末东南沿海城市文化特征初探》,载《复旦学报》,1988年第1期。

217.任二北:《散曲研究续》,载《东方杂志》1927年第5号。

218.万良田等:《江西丰城发现元影青雕塑戏台式瓷枕》,载《文物》,1984年第8期。

219.徐建融:《文人画和士人画(上)》,载《国画家》,2008年第1期。

220.徐子方:《辽金元文学与文人境遇》,载《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21.徐子方:《艺术史三段论:原始、古典、现代》,载《艺术百家》,2008年第3期。

222.徐子方:《中国戏曲晚熟之非经济因素剖析》,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223.徐子方:《元代文化转型与古典文学》,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2期。

224.徐子方:《元代艺术与中国艺术》,载《艺术百家》2009年第5期。

225.余辉:《遗民意识与南宋遗民绘画》,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4期。

226.张岱年:《中国古代的人学思想》,载《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3期。

227.张燕:《21世纪艺术史研究走向》,载《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28.张晶:《“逸”与“墨戏”--中国绘画美学中的主体价值升位》,载《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

229.郑珉中:《朱碧山龙槎记》,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第2期。

230.郑珉中:《关于朱碧山银槎的辨伪问题--与台湾文物工作者曾堉商榷》,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3期。

231.朱良志:《论中国画的荒寒境界》,载《文艺研究》,1997年第4期。

232.周积寅:《倪瓒绘画美学思想》,载《艺苑》,1994年第2期。

233.徐子方:《从另一角度看文人境遇与辽金元文学》,载《光明日报》,2003年7月30日。

234.曾永义:《戏曲在当代因应之道》,“全球化格局中的戏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2008年10月。

学术译著

235.[意]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游记》,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版。

236.[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37.[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38.[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39.[法]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40.[法]谢和耐著,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1.[法]雅克·勒高夫等著,郝名玮译:《法国新史学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242.[俄]康定斯基著,查立译:《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3.[美]方闻著,李维琨译:《心印》,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244.[美]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年版。

245.[美]诺夫乔伊著,张传有、高秉江译:《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6.[美]洛夫乔伊著,吴相译:《观念史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7.[美]潘诺夫斯基著,傅志强译:《视觉艺术的含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8.[美]迈克尔·安·霍丽著,易英译:《帕诺夫斯基与美术史问题》,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249.[美]塔纳斯著,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西方思想史:对形成西方世界观的各种观念的理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250.[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原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51.[美]伊佩霞著,赵世瑜等译:《剑桥插图中国史》,山东书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252.[苏]莫·卡冈著,凌继尧、金亚娜译:《艺术形态学》,三联书店1986年版。

253.[苏]叶·查瓦茨卡娅著,陈训明译:《中国古代绘画美学问题》,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254.[意大利]克罗齐著,田时纲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5.[英]鲍桑葵著,周煦良译:《美学三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256.[英]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57.[英]怀特海著,周邦宪译,陈维政校:《观念的冒险》,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58.[英]科林伍德著,王至元、陈华中译:《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59.[英]昆廷·斯金纳著,奚瑞森、亚方译:《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60.[英]以赛亚·柏林著,潘荣荣、林茂译:《现实感》,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261.[英]约翰·伯瑞著,范祥涛译:《进步的观念》,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园林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园林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本书对在全世界各地的晋江籍文化名人、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
  • 课外雅致生活-伦勃朗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伦勃朗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世界文明史简编

    世界文明史简编

    书稿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当今史学界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并从文明史本身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着手展开阐述。《世界文明史简编》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希伯来—犹太文明、古代美洲文明、西方中古文明、拜占庭与俄罗斯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印度中古文明、日本中古文明、科学革命、产业革命、走向全球化。
热门推荐
  • 逐戮天下

    逐戮天下

    忍受屈辱,被赶出家族,顶着废柴之名的萧子轩却不愿意承担废柴之实。神秘力量的出现,神秘人物的扶持,竟是因为他那不为人知的身份。俯视群雄,笑傲大陆,萧子轩一雪前耻,终为爱守护,缔造不朽传奇!
  • 永生诸天的行者

    永生诸天的行者

    一块神秘的水晶石,不仅可以拥有永生,还可行走诸天位面,就这样,得到水晶石的陈长歌在万界中留下了一个个传说。
  • 诸天劫匪

    诸天劫匪

    总之这就是一个在诸天万界抢钱抢粮,然后回到现实当富豪的故事。本文主角没什么野心。随遇而安。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新经济学

    新经济学

    《新经济学》上半部分探究人类起源,找到了人类进化的根本原因是“人是多种能量的使用者”;进而发现并讨论了财富的两种属性,即物质属性与能量属性。精准地指明财富与科学的实质和科学的定义;通过分析热力学三大定律,找到了科学是描述物质能量流动规律的学说;有效地分析了科学、技术、财富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耗散结构与人类社会运转的关系;介绍人类活动中各个概念在热力学定律中的联系和代表意义。最终把热力学引入经济学中来。
  • 圣尊法师

    圣尊法师

    本是嚣张皇子,却因兄弟算计落得流离失所,一个身为魔法师的皇子如何走完他的一生呢..
  • 重生之从校服到婚纱

    重生之从校服到婚纱

    一次意外使她回到十年前,前世糟糕的十年前让李苏苏以为这是上天对她的惩罚,可是看到还年轻的父母,肩上没有担子的哥哥,再未联系过的昔日好友,以及,爱而不得的司红良。这段随着长大逐渐记忆迷糊的青春又一次明朗地经历,李苏苏释然,既然重生这一世,那便活得温柔且坚定,让青春再不留遗憾。
  • 轮回魔心

    轮回魔心

    龙族王子凌空在与蛇龙族对战时死去,灵魂却降临在另外一个地方,这是一个神秘的大陆,这里有着神秘的力量——六道之力,在这里,每一个人从出生时便决定了他的能力。能力强的人可以为所欲为,甚至统领世界。弱者则任人宰割。当龙的气息与六道之力融合,当创造龙族的冥想之眼再次出现,在异界大陆的龙王子将怎样开始新的冒险。
  • 潘德的预言之伙伴

    潘德的预言之伙伴

    改编自游戏《骑马与砍杀之潘德的预言》。主角们为游戏当中可招募的二十位伙伴,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主题,本小说分为二十卷短篇故事,我将为你讲述这些伙伴们在加入队伍之前他们各自不同的经历。他们分别是……队伍中的医生——安森。流浪的骑士——雷恩。渴望着复仇的女战士——卡薇拉。蛇教的女祭司——艾莉莎。被放逐的精灵——里萨迪兰。优美的女诗人——“狐狸精”莎拉。手持大剑的骄傲老兵——佛雷德里。严格冷酷的教练——多诺万。菲卡维亚的女王——宝黛丝。被至亲所背叛的帝国女孩——茱莉亚。狂傲的黄昏骑士——阿里斯泰。正义的黎明骑士——罗兰。德夏部落中的勇士——卡西姆。精明的女商人——莱丝莉。优秀的凛鸦境弓箭手——迪耶夫。绝不会退缩的新加尔战士——艾迪兹。爱喝酒的雇佣兵——西吉斯蒙德。迷雾山的掠夺者——安冬嘉。自称贵族的勇敢女性——丽娃。逃离了黑暗的“爵士”——乔斯林。
  • 一吻成仙

    一吻成仙

    “吻我,我可以让你变成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文学家!”一个白衣少女站在秦璟的身边,一脸积极的对秦璟说道。“吻我,我可以让你变成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学家!”这时一个黑衣少女直接推开了白衣少女,凑到了秦璟的跟前说道!“吻我!”“吻我!”在两个女孩推桑当中,一个瘦弱的男子直接倒在了地上……“这……算是幸福的烦恼吗?”